双氯芬酸钠栓用于妇产科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双氯芬酸钠栓用于妇产科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王利霞(河南省南阳市南石医院河南南阳473065)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4-0153-02

【摘要】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栓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15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ASAI-Ⅱ级,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5例。观察组: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结束后送回病房,麻醉作用消失,感觉切口疼痛时,将双氯芬酸钠栓50mg食指戴指套塞入肛门深度约为2cm处,每日2粒或视患者疼痛情况酌情再次应用。对照组: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结束返回病房时麻醉师已将一次性镇痛泵与硬膜外导管连接,药物是芬太尼0.3mg+0.75%罗哌卡因150mg+生理盐水至100ml以2ml/小时匀速硬膜外间隙给药。结果镇痛效果,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恶心,呕吐明显减少。结论双氯芬酸钠栓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镇痛操作简便、安全、经济、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双氯芬酸钠栓芬太尼术后镇痛不良反应

术后镇痛具有极重要的生理学意义,它可以消除或减轻痛苦和不适,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我院采用双氯芬酸钠栓肛门塞入,用于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其效果安全可靠,未发现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130例,妇科手术后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选用双氯芬酸钠栓,对照组选用芬太尼0.3mg+罗哌卡因150mg+生理盐水至100ml。

1.2方法观察组在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结束后送回病房,麻醉作用消失,感觉切口疼痛时,用将双氯芬酸钠栓50mg以少量温水湿润后,食指戴指套塞入肛门深度约为2cm处,每日2粒或视患者疼痛情况酌情再次应用。对照组手术结束返回病房时麻醉师已将一次性镇痛泵与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药物为芬太尼0.3mg+0.75%罗哌卡因150mg+生理盐水至100ml以2ml/小时匀速硬膜外间隙给药。两组患者回病房后常规吸氧,术后均用多功能监护仪进行监测。记录术后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如:表情、体位、自诉症状等进行镇痛效果评价,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

疼痛评定标准:疼痛程度分级[1]:①0级:无痛;②Ⅰ级(轻度):轻微疼痛,可以忍受;③Ⅱ级(中度):明显疼痛,影响生活及睡眠;④Ⅲ级(重度):剧烈疼痛,难以忍受,严重干扰生活及睡眠。

疗效的评定标准:①完全缓解(CR):治疗后完全无痛;②部分缓解(PR):疼痛较给药前明显减轻,睡眠基本上不受干扰,能正常生活;③轻度缓解(MR):疼痛较给药前减轻,但仍感明显疼痛,睡眠仍受干扰;④无效(NP):与治疗前比较无减轻。

2结果

两组手术患者在疼痛效果上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75例中CR37例,PR33例,MR5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75例中CR38例,PR34例,MR3例,总有效率为96.00%。

观察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较少,用药后出现腹泻2例。对照组出现嗜睡11例,恶心14例,呕吐23例,肛门排气较晚者9例,镇痛泵不慎脱落者1例。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

3讨论

双氯芬酸钠栓的主要成分是双氯芬酸,是一种新型强效消炎镇痛药,是前列腺素合成酶强有力的抑制剂,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作用,减少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从而使疼痛得以缓解和消失。双氯芬酸钠栓直肠给药,直接通过粘膜吸收而不通过肝脏进入体循环,避免了胃肠反应及肝脏的首过效应,血中药物浓度是口服给药浓度的2倍,且较恒定,疗效好,镇痛作用快,持续时间长[2]。多数患者术后每日2粒或视患者疼痛情况酌情再次应用,是一个最佳的镇痛效果,其应用方便,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芬太尼为高脂溶性阿片类药,主要通过再分布入脑和吸收入体循环而产生全身性镇痛效应[3]。双氯芬酸钠栓替代芬太尼等用于术后镇痛,预防或减少了芬太尼等药物硬膜外镇痛所致的恶心及呕吐,肛门排气晚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双氯芬酸钠栓因其固有的化学和物理特性,在妇产科镇痛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其直肠给药可作为妇产科手术后简单、安全、方便、价廉、行之有效的镇痛方法,既解除患者的痛苦,又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冠青,孙燕.盐酸二氢依托啡片对癌症疼痛的镇痛[J].中华肿瘤杂志,1991,13(1):64.

[2]江明性.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6.

[3]周脉涛.术后硬膜外阿片类药镇痛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9,20:101.

标签:;  ;  ;  

双氯芬酸钠栓用于妇产科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