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乡土人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乡土,人生,小说,自传体,银鱼,现代性,人心。
乡土人生论文文献综述
李军,梁建功[1](2019)在《《生命册》:直视乡土人生》一文中研究指出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生命册》建构了一个混杂、粗糙、自然的乡土世界,这里的人们历经各种不幸,苦难是他们难以逃脱的人生宿命,与生俱来的阶层非理性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他们的命运遭遇,现代性进程摧毁了他们的精神家园,他们的未来充满焦虑与隐忧。(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刘志财[2](2013)在《发掘历史存在现场 探究乡土人生悲欢——冉正万长篇小说《银鱼来》略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冉正万新近推出的长篇力作《银鱼来》以其不拘一格的叙述笔法和乡土风格受到评论界的较高赞誉。《银鱼来》是一部关于宗族、人性、地域文化、乡村生态的扛鼎之作。文章从范孙两家恩怨的缔结与延续,人物悲苦命运的安排与诠释和"大团圆"结局的追问与反思叁个方面阐释四牙坝人的人生悲欢,探讨现代化车轮碾压后的乡村文明的命运。(本文来源于《南方论刊》期刊2013年11期)
俞世芬[3](2011)在《乡土人生的现代性叙事——论肖勤的小说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七十年代出生的仡佬族青年女作家肖勤以"踏实于泥土的写作"①劲头,流畅而生动的笔触,倾心抒写着她所熟悉与热爱的那片乡土以及乡土之上的父老乡亲。与传统的乡土书写不同的是,她的笔端更多地呈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乡土生活的复杂面貌。在对乡土人们生存状态的细致描摹中,她把对人性的永恒思考,置于现代化进程中人类关于自身的生存环境、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现代人文关怀中。(本文来源于《小说评论》期刊2011年05期)
赵修广[4](2011)在《凝重苍凉的淮北乡土人生写照——评沙玉蓉的中篇小说《红芋谣》》一文中研究指出《红芋谣》叙说淮北农家凄婉人生故事,在急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凸显乡土情怀与精神的弥足珍贵、其行将消逝的无奈,呼应世纪之交乡土文学悬置价值判断与理论预设、呈现还原乡村生活场景的美学新趋势,以温和笔触描述当代淮北乡土风物人情。叙述者淡化自身性别意识,从共通的人性、人情出发探究人的命运,人物心理情状描摹贴切到位,但对社会历史内容、人性深度的开掘有待深入。(本文来源于《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王方[5](2007)在《民族忧痛和乡土人生交织的歌谣——读《呼兰河传》有感》一文中研究指出“何人给得萧红影,望断青天一缕霞。”曾有一位作家这样描绘萧红,说她恰似旧中国黑暗夜空中的一抹明霞。她打破传统,异军突起,以独具风格的优美散文和散文(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通讯》期刊2007年08期)
尹农[6](2006)在《浩然的乡土人生——长篇自传体小说《乐土》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我自以为了解浩然,了解他的身世,了解他的为人,特别是熟稔他的作品。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就开始涉猎他的作品,他的短篇小说,我几乎都看过,他的长篇代表作《艳阳天》《金光大道》《苍生》,我也先后一一读过而记忆犹新。然而,当我翻阅了他的叁部长篇自传体小说《乐土》(本文来源于《文化月刊》期刊2006年10期)
董建雄[7](2004)在《楚韵吴语间的乡土人生——沈从文、汪曾祺小说比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乡土意识浓郁的作家 ,沈从文和汪曾祺都把故乡的自然与人事作为小说创作的母题 ,以强烈的人本精神从人性的层面抒写了别样的人生。在艺术方面 ,其散文化和诗意的特色及对传统文化的借鉴也有很大的可比性。沈从文和汪曾祺的小说在内在情绪上有明显的差异。(本文来源于《湖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5期)
王方[8](2004)在《民族忧痛交织和乡土人生的歌谣——读萧红的《呼兰河传》》一文中研究指出萧红(1911-1942),原名张西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为了逃婚出走,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萧红完成长篇《生死场》,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还有一部长篇《马伯乐》,但质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叁月》等。这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写作天才的女性命运悲凉,1942年1月22日死在香港时,她生命中的两个男人都不在身边。(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期刊2004年04期)
王老黑[9](2003)在《香吐岁月我乡土人生》一文中研究指出我把生活当书读,把读书当生活,进入天命之年才真正体会到写作的人生活不能浅薄,读书不能虚伪。论世片面,人道阻隔,断章起意,文理陡塞。生活浮躁的人,扎不进人心深处,书读表皮,一字半解,夹生饭难蒸熟。 我在灾荒与战乱的童年,盲撞地考进了民国时期的县立中学。在新中国天时地利的青年时代被派送进了文艺学府,两度进修,得益深造,那时期都不争文凭,也不讲学历。(本文来源于《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3年06期)
郭海军,李晓辉[10](2000)在《乡土人生的悲喜变奏——徐文海小说创作漫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分析徐文海小说创作叁种类型的基础上 ,论述了作家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期刊2000年S1期)
乡土人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冉正万新近推出的长篇力作《银鱼来》以其不拘一格的叙述笔法和乡土风格受到评论界的较高赞誉。《银鱼来》是一部关于宗族、人性、地域文化、乡村生态的扛鼎之作。文章从范孙两家恩怨的缔结与延续,人物悲苦命运的安排与诠释和"大团圆"结局的追问与反思叁个方面阐释四牙坝人的人生悲欢,探讨现代化车轮碾压后的乡村文明的命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乡土人生论文参考文献
[1].李军,梁建功.《生命册》:直视乡土人生[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刘志财.发掘历史存在现场探究乡土人生悲欢——冉正万长篇小说《银鱼来》略论[J].南方论刊.2013
[3].俞世芬.乡土人生的现代性叙事——论肖勤的小说创作[J].小说评论.2011
[4].赵修广.凝重苍凉的淮北乡土人生写照——评沙玉蓉的中篇小说《红芋谣》[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5].王方.民族忧痛和乡土人生交织的歌谣——读《呼兰河传》有感[J].语文教学通讯.2007
[6].尹农.浩然的乡土人生——长篇自传体小说《乐土》解读[J].文化月刊.2006
[7].董建雄.楚韵吴语间的乡土人生——沈从文、汪曾祺小说比较论[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
[8].王方.民族忧痛交织和乡土人生的歌谣——读萧红的《呼兰河传》[J].现代语文.2004
[9].王老黑.香吐岁月我乡土人生[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
[10].郭海军,李晓辉.乡土人生的悲喜变奏——徐文海小说创作漫评[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