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性与免疫原性论文_李琼,王凯航,周立志,陈婷婷,张晓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原性与免疫原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抗原性,免疫,病毒,原性,疫苗,蛋白,流感。

抗原性与免疫原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琼,王凯航,周立志,陈婷婷,张晓[1](2017)在《流感病毒M2e与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CRM197融合蛋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流感病毒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且流行株不断变化,传统疫苗对流感预防具有局限性。流感病毒M2蛋白胞外区(M2e)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可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是通用流感疫苗研究的主要靶标之一。白喉毒素突变体(CRM197)是一种理想的蛋白载体,可增强小分子抗原的免疫原性,商业化的肺炎球菌疫苗采用CRM197结合形式提高多糖分子的免疫原性。本实验通过重组蛋白融合的方式,将M2e与CRM197(aa 1~535)、CRM197-N190(aa 1~190)、CRM197-N389(aa 1~389)的C端或N端进行融合表达,并考察融合蛋白的反应活性以及免疫原性。融合蛋白中的M2e和CRM197均具有反应活性;超速离心分析和四聚体特异构象单抗反应均表明融合蛋白(CRM197-N190)-M2e及M2e-(CRM197-N190)主要以类似M2e天然构象的四聚体形式存在;融合蛋白可与多株流感M2e特异性单抗以及CRM197特异性单抗反应,M2e融合至CRM197N末端形成的重组蛋白的反应活性高于C端融合蛋白;相比融合GST,与CRM197-N190的融合显着增强了M2e蛋白的免疫原性,为流感通用疫苗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病毒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赵晓瑞,Barman,S[2](2017)在《H3N2v疫苗病毒的鸡胚适应性突变能提高病毒收量,而又不失去抗原性和免疫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发现的人畜共患H3N2型变异甲型流感病毒(H3N2v)已导致有记录的343例与猪接触相关的人类感染。需要研制针对病毒的有效疫苗,这些病毒可能获得了在人群中的遗传稳定性。然而,从人体中分离的病毒在鸡胚中不能良好复制,这构成了基于鸡胚的疫苗生产的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想得到表面蛋白的鸡胚适应性突变以在保留免(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期刊2017年02期)

吕其宁[3](2016)在《JEV-YFV嵌合病毒作为黄热病毒疫苗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乙脑疫苗株SA14-14-2的DNA-based复制子质粒和YF-17D prME基因为基础,构建新型人工JEV-YFV嵌合病毒,评价该嵌合病毒作为黄热病毒减毒活疫苗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利用DNA-based双质粒系统,把SA14-14-2的prM-E基因用YF-17D的prM-E基因进行替换,构建SA14-14-2和YF-17D疫苗株的嵌合型cDNA克隆,转染细胞获得JEV-YFV嵌合病毒。采用噬斑法、鉴定实验、免疫学实验、动物实验等对获得的拯救病毒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和疫苗有效性评价。JEV-YFV嵌合型cDNA转染Vero细胞后,获得拯救病毒,病毒滴度达到1.39×107PFU/mL,噬斑呈现“针尖”样,与YF-17D噬斑大小形态相近,但略小于SA14-14-2产生的噬斑。血清学方法鉴定证实为乙脑/黄热病毒嵌合病毒,命名为rYJ。通过免疫学实验、神经毒性实验、攻毒等实验,发现rYJ和YF-17D对3-4周龄Balb/c小鼠均无神经外毒性,有相似的神经内毒性。rYJ免疫后小鼠血清抗体阳转率达到100%,中和抗体滴度达到>1:40,与YF-17D基本相同,用100000 LD50 YFV进行攻毒,rYJ免疫组和YF-17D免疫组均达到100%的保护效力。rYJ嵌合病毒的成功构建进一步支持了SA14-14-2成为新型疫苗载体的可能性,作为YFV减毒疫苗株,其具有良好的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但是出于疫苗安全性考虑,我们可以对病毒的包膜E区进行改造,进一步降低对戒奶小鼠的神经内毒性,研制比现用疫苗YF-17D毒性更小的新型疫苗。(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6-06-05)

许斯筠[4](2016)在《不同长度戊型肝炎病毒ORF2截短蛋白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戊型肝炎(hepatitis E, H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引起的一种经消化道传播的传染病,常因粪便污染水源而引起暴发流行,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在孕妇中病死率高达20%,慢性肝病患者合并HEV感染易引发肝功能衰竭。此外,近年发现在器官移植和免疫缺陷患者中戊型肝炎可以慢性化并导致肝纤维化。戊型肝炎在发展中国家多见,但由于HEV的动物源性特点,近年在发达国家发病数也大幅增加,我国在2012年戊型肝炎发病人数已超过甲型肝炎发病人数,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加强戊型肝炎疫苗的研发并及时推广应用对预防和控制戊型肝炎意义重大。HEV是一种RNA病毒,无包膜,基因组含有ORF1、ORF2和ORF3叁个读码框架。其中ORF2编码的结构蛋白(pORF2)全长660个氨基酸(amino acid、aa),位于病毒表面,构成病毒的衣壳。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HEV ORF2基因编码蛋白C端452-617aa的重组蛋白(p166)含有HEV构型依赖性中和抗原表位,也是HEV的主要抗原表位,因此p166可作为包被抗原,应用间接法ELISA检测血清中抗-HEV。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大肠杆菌表达了含有HEV中和抗原表位的可溶性pORF2截短蛋白p179 (aa439-617),发现p179能够有效诱导机体产生高滴度的HEV中和抗体,能够保护动物抵抗HEV的攻击,可以用于戊型肝炎重组疫苗的研发。目前该p179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本论文是在p166,p179蛋白的研究基础上分别进行了N端和C端的延长,构建出了3个包含有更多抗原表位的新的HEV pORF2截短蛋白并对其免疫原性和抗原性进行研究,旨在为戊型肝炎重组疫苗的进一步研发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研究结果主要分为以下叁个部分:一. 截短蛋白pORF2aa439~660、PORF2aa422~637、pORF2aa430~660的原核表达及其特性分析由于蛋白质能否有效表达很难预测,实验早期以p179为基础共设计了20个不同长度的pORF2截短片段进行表达尝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含有HEV ORF2的pET28a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其中13个截短蛋白可以得到高效表达,并将这些蛋白分别命名为pORF2aa439~627、pORF2aa439~637、pORF2aa439~647、 pORF2aa439~660、pORF2aa422~617、pORF2aa422~627、pORF2aa422~637、 pORF2aa430~617、pORF2aa430~647、pORF2aa430~660、pORF2aa402~606、 pORF2aa410~606和pORF2aa419~606。在成功表达的13种蛋白中,我们选取了片段较长的3个重组蛋白pORF2aa439~660、 pORF2aa422~637和pORF2aa430~660进行蛋白质的可溶性分析,发现这3种不同长度的蛋白都可以在细菌裂解上清中存在,呈可溶性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pORF2aa439~660、pORF2aa422~637和pORF2aa430~660分子质量分别为24.4kDa、23.8kDa和25.4kDa,在天然状态下呈二聚体。最后根据表达蛋白所携带的His标签,利用镍离子金属螫合亲和层析技术获得了纯化蛋白。二.截短蛋白pORF2aa439~660、pORF2aa422~637、pORF2aa430~660与p179、p166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比较研究为了进一步研究3种不同长度的截短蛋白与p166、p179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差异,将纯化后的5种HEV重组蛋白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g/L,然后分别加入等体积铝佐剂(1g/L),颠倒混匀30mmin,即为制备的实验性戊肝疫苗。用皮内注射的方法分别免疫5组小鼠,每组6只,每只200μl(含抗原10μg),并于首次免疫后的第3周,第5周及第33周各进行1次加强免疫,免疫剂量和途径与首次免疫相同。定期采集小鼠血清,分别用p166、p179、pORF2aa439~660、pORF2aa422~637、pORF2aa430~660作为包被抗原来检测p166、p179、pORF2aa439~660、pORF2aa422~637、pORF2aa430~660免疫后血清中的抗-HEV IgG抗体,观察抗体滴度的升高、维持、下降等变化过程直至首次免疫后第35周,将同组小鼠的每一份血清在同一稀释度下所测OD值取平均值进行统计。结果如下:A.首次免疫后第3周、第5周、第7周、第15周、第31周和第35周,p166免疫小鼠所得血清用p166包被检测,抗-HEV IgG抗体滴度分别为1:1600、1:6400、1:51200、1:25600、1:3200和1:51200;用p179、pORF2aa439~660、 pORF2aa422~637、pORF2aa430~660包板检测,抗体滴度相同,分别为1:800、l:3200、1:25600、1:12800、1:3200、l:25600;B.首次免疫后第3周、第5周、第7周、第15周、第31周和第35周,p179免疫小鼠所得血清用p166检测,抗-HEV IgG抗体滴度分别为1:3200、1:12800、1:51200、1:25600、1:6400、1:51200;用p179、pORF2aa439~660、pORF2aa422~637、 pORF2aa430~660包板检测,所得抗体滴度相同,均分别为1:1600、1:12800、1:51200、1:12800、1:6400、1:51200;C.首次免疫后第3周、第5周、第7周、第15周、第31周和第35周,pORF2aa439~660免疫小鼠所得血清用p166检测,抗-HEV IgG抗体滴度分别为1:12800、1:409600、1:1638400、1:204800、1:204800、1:1638400;用p179包被检测,抗体滴度分别为l:3200、1:102400、1:819200、1:102400、1:204800、1:1638400;用pORF2aa439~660检测,抗体滴度分别为1:6400、1:102400、1:409600、1:204800、1:204800、1:819200;用pORF2aa422~637检测,抗体滴度分别为1:3200、1:102400、1:409600、1:204800、1:204800、1:1638400;用pORF2aa430~660检测,抗体滴度分别为1:3200、1:102400、1:409600、1:204800、1:204800、1:819200;D.首次免疫后第3周、第5周、第7周、第15周、第31周和第35周,pORF2aa422~637免疫小鼠所得血清用p166检测,抗-HEV IgG抗体滴度分别为1:6400、1:204800、1:819200、1:204800、1:204800、1:1638400;用p179检测,抗体滴度分别为1:3200、1:102400、1:819200、1:204800、1:204800、1:1638400;用pORF2aa439~660、 pORF2aa422~637、pORF2aa430~660检测,抗体滴度相同均分别为1:6400、1:204800、1:819200、1:204800、1:204800、1:819200;E.首次免疫后第3周、第5周、第7周、第15周、第31周和第35周,pORF2aa430-660免疫小鼠所得血清用p166检测,抗-HEV IgG抗体滴度分别为1:6400、1:409600、1:819200、1:204800、1:204800、1:819200;用p179检测,抗体滴度分别为1:3200、1:102400、1:409600、1:204800、1:204800、1:819200;用pORF2aa439~660、 pORF2aa422~637、pORF2aa430~660检测,抗体滴度相同均分别为1:6400、1:204800、1:409600、1:204800、l:204800、1:409600。F.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p166、p179、pORF2aa439~660、pORF2aa422~637、 pORF2aa430~660的中和抗原表位的突出情况作了分析,结果显示5种蛋白的中和抗原表位突出面积分别为12.93,12.01,9.681,11.24以及9.372,此数据说明五种蛋白天然二聚体状态下p166突出程度最明显,pORF2aa430~660突出程度最弱,可以部分解释p166的抗原性优于其他4种截短蛋白的原因。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我们发现在相同的免疫时间点,pORF2aa439~660、 pORF2aa422~637、pORF2aa430~660免疫小鼠的血清滴度明显高于p166、p179的血清滴度,说明长片段蛋白的免疫原性明显好于短片段蛋白。此外,同一份血清,在相同滴度下,用p166包被检测所得OD值的平均值大于其他4种蛋白所检测的OD值的平均值,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p166的抗原性强于其他4种蛋白。叁. p166、p179、pORF2aa439~660、pORF2aa422~637、pORF2aa430~660免疫血清的HEV中和作用本实验采用基于PCR的HEV体外中和试验,来评价p166、p179、pORF2aa439~660、 pORF2aa422~637、pORF2aa430~660免疫小鼠血清的中和活性。结果如下:A. p166、p179、pORF2aa439~660、pORF2aa422~637和PORF2aa430~660的小鼠免疫血清均有中和作用,其中和效价分别为1:8、1:8、1:80、1:80和1:4.pORF2aa439~660, pORF2aa422~637免疫血清中和效价最高,pORF2aa430~660免疫血清中和效价最低。结论:1.在p179的基础上进行N端和C端的延长,能够获得包含更多抗原表位的、具有良好可溶性的、并可以二聚体形式出现的HEV pORF2截短蛋白;2.新的截短蛋白pORF2aa439~660、pORF2aa422~637、pORF2aa430~660和p166、p179进行比较发现,5种蛋白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pORF2aa439~660、 pORF2aa422~637、pORF2aa430~660免疫原性优于p166和p179,而p166的抗原性优于pORF2aa439~660、pORF2aa422~637、pORF2aa430~660和p179;3. pORF2aa439~660、pORF2aa422~637、pORF2aa430~660诱导产生的免疫血清均具有中和活性,但pORF2aa430~660片段的免疫血清中和效价最低,pORF2aa439~660、 pORF2aa422~637免疫血清中中和抗体的效价较高,该两截短蛋白有可能作为戊型肝炎重组疫苗的候选片段,值得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6-06-01)

贺庆,高华,高蒙,戚胜美,王军志[5](2016)在《新型抗胃泌素17疫苗的体液免疫原性与抗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一种新型胃泌素17抗原表位结合破伤风类毒素蛋白载体疫苗的体液免疫原性与抗原性,为该疫苗的免疫学药效作用提供参考。方法:疫苗以方案(0.5 mg·只~(-1)×免疫1次·2周~(-1)×免疫3次,i.m)对新西兰大白兔(雌性,n=6)进行免疫,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免疫开始后第4、6、8周动物血清内Ig G抗体滴度;以竞争性ELISA法检测各类人源蛋白[酰胺化胃泌素17(amidated-G17)、甘氨酸延伸型胃泌素17(gly-G17)、酰胺化胃泌素34(amidated-G34)、血管活性肠肽(VIP)]对疫苗抗体结合抗原的抑制率。结果:免疫开始后第4周所有动物体内均可检测到抗体滴度,第6周抗体滴度达到最大值(P<0.05 vs第4周),第8周抗体滴度恢复至第4周水平(P>0.05 vs第4周);随上述蛋白浓度升高(10-4、10~(-3)、10~(-2)、10~(-1)、100、101、102μmol·L~(-1)),amidated-G17、gly-G17对抗体结合抗原的抑制率均显着升高,其抑制率分别为11.1%、14.8%、20%、26.5%、45%、74.5%、80.8%,11.6%、15.8%、19.1%、25.3%、45.3%、73%、78.2%;而amidated-G34、VIP对抗体结合抗原的抑制率均接近0%。结论:该新型抗胃泌素17疫苗(G17-TT)具有较好的体液免疫原性与抗原性。(本文来源于《药物分析杂志》期刊2016年02期)

何荣,崔燕平,戚凤春,周童,葛君[6](2015)在《狂犬病病毒PV-2061株基因序列测定及其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定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V)PV-2061株全基因组序列,并分析其抗原性及免疫原性。方法 RTPCR法对RV PV-2061株基因组进行分段扩增,分别克隆至p MD18-T Simple Vector,转化感受态E.coli TOP10,挑取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应用DNAstar Meg Align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拼接和分析;ELISA法检测PV-2061株的抗原性;用主种子批毒种制备的原疫苗免疫小属,检测PV-2061株的免疫原性。结果 RV PV-2061株的基因组全长11 932 bp,由3′端至5′端依次排列着N、P、M、G、L 5个结构基因,每个基因由3′端到5′端的非编码区及中间的编码区构成。与Gen Bank中已知全基因组序列的毒株比较,基因组前端3′先导序列和N基因的非编码区均无长度变化,从P基因开始,基因非编码区的长度开始出现差异,导致各毒株基因组长度不同。RV PV-2061株的抗原值为7.46 IU/ml;主种子批毒种制备原疫苗保护指数为1 585。结论确定RV PV-2061株全基因组序列为基因1型,且具有RV特有的抗原性和良好的免疫原性,为狂犬病疫苗的设计和毒株的筛选提供了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5年08期)

李黎,Martin,Javier[7](2014)在《Sabin-IPV抗原性及免疫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3个不同厂家的Sabin-IPV抗原性及免疫原性特点。方法采用ELISA方法,利用血清型和抗原位点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检测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D抗原含量,分析疫苗相对D抗原含量和单克隆抗体的相对反应性,评估疫苗抗原性;利用大鼠体内效力试验分析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的免疫原性,评估疫苗效力。结果与英国国家c IPV标准品Pu91相比,3个厂家的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相对D抗原含量存在差异,其中C厂家的相对D抗原含量最高;3个厂家的血清Ⅰ型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抗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Ⅱ型中,除B厂家的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的抗原位点1的抗原性较弱以外,A、C其2个厂家的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抗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Ⅲ型中,3个厂家的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与抗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种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的大鼠血清对Sabin株及Salk株病毒具有良好中和效力。结论除血清Ⅲ型外,血清Ⅰ型和Ⅱ型Sabin株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的抗原性与疫苗免疫原性一致。ELISA检测疫苗抗原性的方法有望替代疫苗动物体内效力评价试验。(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期刊2014年06期)

刘红莹[8](2013)在《空肠弯曲菌遗传特征及格林—巴利综合征相关菌株脂多糖免疫原性及抗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简称C. jejuni)为革兰染色阴性、微需氧的螺旋状弯曲杆菌。C.jejuni是主要的食源性病原菌,可以污染食物和水源,是目前发达国家食源性细菌导致腹泻的最主要的病原菌。发展中国家C.jejuni检出率夏秋季明显增高。C.jejuni感染导致的急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症状为腹泻、腹痛、发热等,多具有自限性,人群普遍易感。除肠炎外,该菌的感染还可导致菌血症、反应性关节炎、脑膜炎等并发症,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简称GBS)是C.jejuni感染后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虽然C.jejuni感染后导致GBS的概率只有0.1%-0.3%,但特异菌型菌株的感染,导致GBS的危险显着增加。以腹泻先驱症状的GBS患者中C.jejuni感染率高达85.0%。我国大部分GBS患者的发病与C.jejuni前驱感染有关,Ho TW等人报道在中国北方,76%的AMAN和42%AIDP患者血清中被证实存在C.jejuni近期感染。C.jejuni感染除了可以导致散发的GBS病例外,还可以造成GBS暴发,2007年和2011年分别在中国吉林省以及美国墨西哥的交界处发生了2起由C.jejuni感染造成的GBS暴发事件。故C.jejuni可以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给国家和个人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特异菌型及遗传特征的病原分析对于空肠弯曲菌感染导致GBS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是GBS大多在感染C.jejuni后10-14天后发病,这时分离培养出病原菌已经非常困难,因此血清学特异抗体的检测就成为诊断的主要策略之一。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获得GBS相关菌株的遗传特异性及其致病因子-脂多糖(lipopolysacchride,简称LPS)的相关致病机理分析,为C.jejuni导致GBS的诊断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国际上已经有多个关于C.jejuni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然而有关中国C.jejuni尤其是与GBS相关菌株的遗传特异性的研究却不多。多株菌株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及资源共享使得设计高通量的基因芯片对菌株进行基因组水平的比较分析成为可能。本课题根据前期基因组水平比对分析的结果,设计了Combimatrix tiling CustomArrayTM90K芯片,芯片中包含本课题组自主测序菌株ICDCCJ07001的1673个ORF,目前发现与空肠弯曲菌耐药及致病性相关2个质粒共包含80个开放阅读框架(ORF),已经完成基因组测序的5株菌与ICDC07001比,菌株特异基因1783个ORF,以及与脂寡糖(lipooligosacchride,简称LOS)的合成相关基因簇7种、荚膜多糖(capsular sacchride,简称CAP)合成相关基因簇16种。利用该芯片对不同宿主来源的27株中国C.jejuni菌株进行基因组水平ORF分布特征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菌株的主要变异区域主要存在于与LOS、CAP合成相关的基因簇,与鞭毛修饰相关的基因簇,DNA限制/修饰相关的基因簇以及空肠弯曲菌Mu样噬菌体(Campylobacter Mu-like phage,简称CMLP)基因簇。基因组水平不同来源菌株ORF分布的聚类结果没有发现显着的宿主归因特点,但编码LOS的基因组成分析发现GBS菌株LOS合成相关基因组成具有共性特征。C.jejuni感染导致GBS的致病机制的研究多集中在分子模拟学说,即C.jejuni细胞壁上的LPS结构与人神经细胞膜上的神经节苷脂结构类似,C.jejuni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抗体与神经节苷脂抗原表位发生交叉反应而导致神经组织损伤。为获得我国GBS相关菌株致病机理及致病因子的致病特征,本研究通过应用结构明确的中国GBS相关菌株及纯化的LPS免疫动物,通过特异抗体的检测,分析中国菌株LPS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特点,获得中国菌株感染产生抗体的种类、抗体水平及其随时间变化情况等信息,为研究我国C.jejuni感染导致GBS的致病机制以及相关诊断方法及诊断试剂的研制奠定基础。研究结果显示特异结构LPS免疫产生抗体与特异神经节苷脂抗原发生免疫反应,随着时间增加,抗体水平升高,在免疫后111天,抗体达到最高水平。对GBS患者及对照人群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提示,特异结构LPS抗体作为抗原与全菌裂解液抗原相比,患者血清中针对特异结构的LPS抗原的抗体检测更具有特异诊断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期刊2013-06-01)

王泽霖,王川庆,赵军,王新卫,陈陆[9](2012)在《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S145N变异毒株的致病性、抗原性、免疫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当前H9N2亚型禽流感在我国呈地方流行,持续存在。在大量使用疫苗的免疫压力和自然选择下禽流感病毒有可能进一步发生变异,有些突变毒株会逃逸现有疫苗诱导抗体的中和作用,而表现出更强的致病力,造成更大的危害,这为该病的防控提出了新的挑战。作者在研究1998~2008年中国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分离株HA基因的进化时,发现不同H9流行毒株的毒力有差异,呈多态性。有2个致病性最强的毒株因HA基因第145位氨基酸的突变导致产生一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从而使其不与单抗H6、F6等反应。本研究对12株具有上(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2-10-26)

王新卫,赵军,陈陆,姚惠霞,王川庆[10](2012)在《H9N2 AIV HA蛋白S145N变异毒株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研究1998-2008年中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分离株HA基因的进化时,发现在25个毒株中有2个致病性最强的毒株因HA基因第145位氨基酸的突变导致产生1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从而使其不与单抗H6、F6等反应。为进一步探究这类变异毒株HA基因变异对H9亚型AIV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的影响,本试验对12株HA蛋白S145N变异的H9N2AIV进行了交叉中和试验和交叉攻毒试验。结果显示,不同H9N2S145N变异株与疫苗株间在抗原性上变化不大,或无显着差异(0.5≤R≤0.67)。但参照现有的H9灭活疫苗效力检验方法对HP疫苗免疫鸡进行攻毒,用HP株攻毒对照组0/5保护,免疫组保护≥9/10,达到了H9灭活疫苗质量标准要求;但用S145N变异株N3攻毒,仅保护2/10~6/10,且随免疫量剂量的增加,抗体水平的提高,攻毒保护也依次升高。对H9变异株疫苗(N1、N2、N3、N8)免疫鸡用N3攻毒,仅保护2/5~4/5,N3同源抗体也不能有效地阻止其攻毒后的排毒。用N3、N6 2个变异株交叉攻毒,采用与疫苗株攻毒相同的剂量作攻毒试验也得到类似结果。表明高于6log2的抗体能抵抗疫苗株和大多数流行毒株攻毒后的排毒,但不能抵抗S145N变异株攻毒后的排毒。这类毒株免疫原性上的变化与病毒HA基因的变异密切相关。因HA基因145~147aa位增加了1个NGT,导致叁维空间构象的变化,并影响其邻近的受体结合位点,从而使这类毒株致病性提高,免原性发生改变。虽然这一类变异株或免疫逃逸毒株仅占当前流行毒株总数的5%~7%,但在强大的免疫压力和自然选择下有可能逐步成为优势毒株,造成更大的危害,这为该病的防控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抗原性与免疫原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最近发现的人畜共患H3N2型变异甲型流感病毒(H3N2v)已导致有记录的343例与猪接触相关的人类感染。需要研制针对病毒的有效疫苗,这些病毒可能获得了在人群中的遗传稳定性。然而,从人体中分离的病毒在鸡胚中不能良好复制,这构成了基于鸡胚的疫苗生产的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想得到表面蛋白的鸡胚适应性突变以在保留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原性与免疫原性论文参考文献

[1].李琼,王凯航,周立志,陈婷婷,张晓.流感病毒M2e与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CRM197融合蛋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分析[J].病毒学报.2017

[2].赵晓瑞,Barman,S.H3N2v疫苗病毒的鸡胚适应性突变能提高病毒收量,而又不失去抗原性和免疫原性[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7

[3].吕其宁.JEV-YFV嵌合病毒作为黄热病毒疫苗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

[4].许斯筠.不同长度戊型肝炎病毒ORF2截短蛋白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6

[5].贺庆,高华,高蒙,戚胜美,王军志.新型抗胃泌素17疫苗的体液免疫原性与抗原性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16

[6].何荣,崔燕平,戚凤春,周童,葛君.狂犬病病毒PV-2061株基因序列测定及其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分析[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5

[7].李黎,Martin,Javier.Sabin-IPV抗原性及免疫原性分析[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4

[8].刘红莹.空肠弯曲菌遗传特征及格林—巴利综合征相关菌株脂多糖免疫原性及抗原性分析[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

[9].王泽霖,王川庆,赵军,王新卫,陈陆.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S145N变异毒株的致病性、抗原性、免疫原性研究[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

[10].王新卫,赵军,陈陆,姚惠霞,王川庆.H9N2AIVHA蛋白S145N变异毒株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J].中国兽医学报.2012

论文知识图

各种用于基因治疗的载体的临床实验统计...正常Sf9细胞与转染Sf9细胞的形态对比(4...4种药物竞争抑制曲线DILI发病机制的叁个步骤工作模型一5CDS+T细胞与靶细胞之间的关系HEV 239或NE2抗原与中和单抗8C11和8H3...

标签:;  ;  ;  ;  ;  ;  ;  

抗原性与免疫原性论文_李琼,王凯航,周立志,陈婷婷,张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