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系民族论文-李彪

胡系民族论文-李彪

导读:本文包含了胡系民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东胡系民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文化生态保护区,可持续发展

胡系民族论文文献综述

李彪[1](2015)在《东胡系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历史上是我国北方东胡、鲜卑、契丹、蒙古等东胡系民族重要发源地,相对完整保留至今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成为我们研究东胡系民族及开展文化旅游的宝贵遗产。但是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原因,持续推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工作面临着极大的难题。基于文化生态保护区与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理念上的一致性,构建文化生态保护区,从文化、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探索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发展,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陈玮[2](2013)在《中古胡系民族之流动——对公元5~10世纪宁夏区域粟特人的历史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粟特人沿丝绸之路入华后在北中国形成了大批聚落,宁夏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境内曾有粟特人频繁活动,时间长达七百余年。自公元5世纪至公元7世纪,大批粟特人由于战争、仕宦、经商等原因沿丝绸之路进入今宁夏地区,在原州、灵州、鲁州叁地聚族而居。本文在爬梳史籍和墓志的基础上,结合近二十年来宁夏境内考古出土粟特人墓葬及文物对粟特人在宁夏的聚落﹑迁徙及其宗教信仰等进行了细致研究,力图勾勒中古时期宁夏区域粟特人的历史发展过程,复原其生活面貌。(本文来源于《历史学的省思与展望——第叁届清华青年史学论坛论文集》期刊2013-11-23)

栾凡[3](2008)在《东胡系民族及其终结民族——蒙古族的民族性格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东胡系民族是东北古民族之一,其终结民族是蒙古族。东胡系民族是以游牧和狩猎为主要生计的民族,长年的游牧生活,不仅磨砺了他们的意志,强壮了他们的体魄,而且铸就了他们崇尚勇武、积极进取的民族性格。这种性格成就了大元帝国的辉煌,也决定了蒙古族的命运历程。(本文来源于《东北史地》期刊2008年01期)

曾现江[4](2005)在《胡系民族与藏彝走廊:以蒙古族为中心的历史学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藏彝走廊的形成及其历史演变,北方欧亚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古代中国惯称之为胡系民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3世纪初崛起于北方蒙古高原的蒙古族不但袭承了以前诸胡系民族与藏彝走廊的历史联系,而且将之推向深入。 在蒙古族由北方高原南下的军事扩展过程中,为了突破黄河、长江这样横亘南北的天堑以征服金、南宋等中原政权,成吉思汗等蒙古统治者相应提出了“先取西南诸蕃,以图天下”的战略,即绕道中原侧翼,借助“西南诸蕃”的人力、物力,配合正面战场出其不意的夹击中原政权。作为沟通西北与西南的重要交通孔道的藏彝走廊地区因此而进入了蒙古的军事征服视野,成为实施“先取西南诸蕃,以图天下”战略的关键所在。从公元1227年开始,蒙古就不断向藏彝走廊地区用兵,并随着蒙古对金、南宋以及吐蕃的军事征服形势的发展而深入,并发展到公元1253年忽必烈沿藏彝走廊南下,远征大理。随着蒙古“先取西南诸蕃,以图天下”战略的完成,藏彝走廊地区也基本上为蒙古所征服。在此基础上,蒙元在藏彝走廊地区划分行政区划、分官设治,并根据藏彝走廊地区的实际情况,因俗以治,参用土人,将藏彝走廊地区首次完全纳入了大一统的中央政权。 元明易代,蒙元对藏彝走廊地区的统治向明朝转移,但退回北方草原的蒙古族仍然对明朝在藏彝走廊地区的统治保持着充分的压力,迫使明朝在西北采取以“隔绝蒙番”为目的的边防政策,相应地调整对藏彝走廊地区的统治政策。公元16世纪初,随着明朝国力的衰退以及边防的松弛,蒙古人终于突破明朝(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5-09-30)

林树山[5](1990)在《东胡系民族的族缘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早在战国时代东胡人即已相当活跃。后为匈奴单于冒顿(公元前209—174年)所破,余类被迫离开蒙古草原,一支保乌桓山,一支保鲜卑山,故以为号。乌桓臣伏匈奴约百年,岁输牛马羊皮(见《后汉书·卷九十》)。直至公元前119年,汉将霍去病击破匈奴左地,因徙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为汉侦察动静(同上)。以乌桓为代表的操蒙古语的东胡人又重新出现在靠近中国的故地。 鲜卑人的命运则稍有不同。他们出现在今蒙古境内和中国边境地区,并不是通过暴力途径,而是采取逐渐自然迁徙的办法。自从在鲜卑山定居以后,鲜卑一直与乌桓为邻,很少与中国交往(见《后汉书·卷九十》)。可见,鲜卑人当时居住在黑龙江上游地区。后来,鲜卑人逐渐南移,并在光武帝统治时期(公(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民族丛刊》期刊1990年02期)

胡系民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粟特人沿丝绸之路入华后在北中国形成了大批聚落,宁夏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境内曾有粟特人频繁活动,时间长达七百余年。自公元5世纪至公元7世纪,大批粟特人由于战争、仕宦、经商等原因沿丝绸之路进入今宁夏地区,在原州、灵州、鲁州叁地聚族而居。本文在爬梳史籍和墓志的基础上,结合近二十年来宁夏境内考古出土粟特人墓葬及文物对粟特人在宁夏的聚落﹑迁徙及其宗教信仰等进行了细致研究,力图勾勒中古时期宁夏区域粟特人的历史发展过程,复原其生活面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胡系民族论文参考文献

[1].李彪.东胡系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发展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2].陈玮.中古胡系民族之流动——对公元5~10世纪宁夏区域粟特人的历史考察[C].历史学的省思与展望——第叁届清华青年史学论坛论文集.2013

[3].栾凡.东胡系民族及其终结民族——蒙古族的民族性格浅析[J].东北史地.2008

[4].曾现江.胡系民族与藏彝走廊:以蒙古族为中心的历史学考察[D].四川大学.2005

[5].林树山.东胡系民族的族缘关系[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0

标签:;  ;  ;  ;  

胡系民族论文-李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