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异步转移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模式,交换机,系统,话务量,信元,技术,模型。
异步转移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陈晶晶[1](2014)在《电信交换技术、交换机与交换系统、异步转移模式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社会水平的提升,经济步伐的推进,我国的电信技术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其中,交换机与交换系统、电信交换技术以及异步转移模式的探索等技术都在我国的社会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同时也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需要我们能够对其引起充分的重视。在本文中,将就电信交换技术、交换机与交换系统、异步转移模式的探索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探讨。(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市场》期刊2014年06期)
范晨兴[2](2008)在《宽带广电网的异步转移模式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ATM是继时分交换和分组交换之后的将统计复用与时分交换融为一体的新一代信息转换方式,能实现人们长期追求的业务综合与高速传递的目标。ATM兼有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特点,支持多协议,既支持传统的电信业务(帧中继,租用专线),又支持IP新业务;保证QoS(服务质量);安全性好;配置灵活;链路可以用不同速率操作,伸缩性强,是较好的多业务承载平台。(本文来源于《商情(科学教育家)》期刊2008年02期)
张立志,赵志杰,杨龙[3](2007)在《异步转移模式(ATM)网络的业务类型及流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异步传输模式的基本原理.对ATM的业务类型及流量控制技术进行了探讨,对比分析了CBR、RT-VBR、NRT-VBR、ABR、UBR 5种业务类型的特点及其处理方式,探讨了CAC、UPC等流量控制技术及其适用场合.给出了PVC的流量参数配置及其测试方法,讨论了ATM技术的优点及其局限性,对实际工程组网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3期)
林小力[4](2006)在《异步转移模式ATM技术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ATM问世以来,以信元交换为特征的ATM网络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介绍了ATM的产生、概念、信元格式及速率,并分析了ATM交换原理、ATM的应用及其最新研究进展。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采用IP over ATM技术方案以及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技术挖掘纯ATM的潜力,大力降低成本。(本文来源于《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6-11-01)
[5](2006)在《通信 电信交换技术、交换机与交换系统、异步转移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0626341叁层交换机中的协议报文保护的实现〔刊,中〕/唐智//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6,(7).—146-147,150(L)在叁层交换机中正确及时地收发处理协议报文是交换机工作的关键。在某些情况下,协议报文会被淹没在大量的数据包中导致被丢失,(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文摘》期刊2006年10期)
[6](2006)在《电信交换技术、交换机与交换系统、异步转移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0623485 FIFO技术在SDH数字交叉连接芯片设计中的应用[刊,中]/刘钊远//电讯技术.—2006,46(3).—28-32 (G)首先介绍了数字交叉设备中SDH数字交叉连接芯片的位置及作用,简要介绍了SDH数字交叉芯片的基本结构,并讨论了采用FIFO技术来解决该结构中多条高速链路之间交叉所面临的问题,对FIFO基本电路给予描述。重点讨论了FIFO技术在SDH数字交叉连接芯片中的应用,最后给出了数字交叉连接芯片中FIFO技术的设计实现。参2 0623486基于DH~+网络的山梨醇生产线PLC控制系统[刊,中]/葛锁良//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6).—691-6,94(C)针对原山梨醇生产线控制系统的不足,进行了改造和扩建,通过现场触摸屏监控和就地手操相结合及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相结合,真正实现了对所有工艺段的全程监测和控制。文章以该系统实例阐述了一个基于DH~+网络技术的大型PLC控制系统设计和配置过程,并简单介绍了上位组态软件RSView32在PLC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参8(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文摘》期刊2006年09期)
骆峰[7](2006)在《异步转移模式(ATM)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ATM是具有独特性能,并且在LAN和WAN网络上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的快包技术。ATM网络技术利用短的、固定大小的信元作为传输单位,在光纤介质线路上传输,可以提供上百兆到上千兆位/秒的数据速率。除了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以外,ATM网络针对不同的传输应用的要求,可以提供多种服务品质(QOS)。(本文来源于《景德镇高专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8](2006)在《电信交换技术、交换机与交换系统、异步转移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0606356 标记交换网中标题重写用基于连续极化分集管理的平面独立强度调制=Planarisation independent intensity modulation setup based on serial polarisation diversity ar- rangement for header rewriting in label swapping net- works[刊,英]/D.Pastor,A.Martinez//Electronics Let- ters.-2003,39(20).-1461-1462(E)(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文摘》期刊2006年03期)
[9](2006)在《电信交换技术、交换机与交换系统、异步转移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0603926 软交换系统一般话务量模型的研究[刊,中]/康巧燕//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5).-46- 49(L) 分析了软交换的话务特性,建立了软交换的一般话务量模型,即分别考虑呼叫的到达服从Bernoulli分(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文摘》期刊2006年02期)
[10](2006)在《电信交换技术、交换机与交换系统、异步转移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IELDVD066:9807:30916-29 0601061 GENIUS:交互式用户媒介对话的发生器=GENIUS: a generator of interactive user media sessions[会,英]/ Costa,C.//Workload Characterization,2004.WWC-7. 2004 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29-36(A) 0601062 DDE技术及其在先进控制技术中的应用[刊,中]/赵明生//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6(9).-2546- 2549(L)(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文摘》期刊2006年01期)
异步转移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ATM是继时分交换和分组交换之后的将统计复用与时分交换融为一体的新一代信息转换方式,能实现人们长期追求的业务综合与高速传递的目标。ATM兼有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特点,支持多协议,既支持传统的电信业务(帧中继,租用专线),又支持IP新业务;保证QoS(服务质量);安全性好;配置灵活;链路可以用不同速率操作,伸缩性强,是较好的多业务承载平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异步转移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陈晶晶.电信交换技术、交换机与交换系统、异步转移模式的探索[J].科技经济市场.2014
[2].范晨兴.宽带广电网的异步转移模式的实现[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
[3].张立志,赵志杰,杨龙.异步转移模式(ATM)网络的业务类型及流量控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4].林小力.异步转移模式ATM技术及其最新研究进展[C].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
[5]..通信电信交换技术、交换机与交换系统、异步转移模式[J].电子科技文摘.2006
[6]..电信交换技术、交换机与交换系统、异步转移模式[J].电子科技文摘.2006
[7].骆峰.异步转移模式(ATM)技术研究[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6
[8]..电信交换技术、交换机与交换系统、异步转移模式[J].电子科技文摘.2006
[9]..电信交换技术、交换机与交换系统、异步转移模式[J].电子科技文摘.2006
[10]..电信交换技术、交换机与交换系统、异步转移模式[J].电子科技文摘.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