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艳鹏(天津商业大学,天津300134)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2-0037-02
摘要:文章将全球化、信息化、和谐化校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以四者的内在联系为研究的突破口,剖析了在全球化信息化大背景下构建和谐校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具体阐述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理想措施,以解决和谐校园构建中学生思想心里问题。
关键词:全球化;信息化;和谐校园;大学生;思想政治
在全球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也悄然的发生着改变,以适应当前大学生不断增长的思想政治要求。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是大学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灵魂、启迪智慧、培养才能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力量源泉,更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贯彻“三个代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指出加强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不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关系到国际民生的大计。
一、构建和谐校园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等教育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高素质建设者,他们是否具备和谐社会价值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前景。构建和谐的校园是为了给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人才和智力服务。
(二)构建和谐校园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客观需求。
学校是由学生、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辅人员组成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其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1]。传授知识、培养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和谐协调的环境和氛围。学校教育就是要创设教育情境,追求和谐发展为目标,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实现社会和个体的和谐。
(三)构建和谐校园是促进学校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构建和谐校园,关键是实现学校全方位、立体的发展。和谐校园是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构建和谐校园,在学科建设和人才上倡导融会贯通,使不同学科、专业及人才之间实现知识对流、理论交融、模式组合、方法互鉴。在多学科的自然融合和交流中,注重学科领域拓宽和文理渗透,打破学科藩篱,淡化专业界限,在有成效的交叉、渗透中培养新的学科生长点,使之形成特色明显、优势突出、多学科综合、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体系,日渐形成兼容并包、百花齐放,鼓励创新的宽松的开放式的科研学术氛围。
二、和谐校园构建进程中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的个性与传统教育理念不和谐。
个性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模式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个性品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良好的个性意识和个性特征强烈地影响着个人创造力的发展,是人才成功的关键素质之一。多年来,我们的德育教育实际上只有政治品质教育、思想品质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三方面内容。从内容的层次看,当前的道德教育主要是以政治观念为核心,思想内容作中介,并以道德品质为基础,政治思想教育在德育内容的比重中占绝对优势,教育管理相结合,以理论灌输为主,辅以严格的管理,忽略了个性心理品质教育。这种教育模式虽然说在育人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无庸讳言,这种教育模式还是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不能很好地和被教育者结合,以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传统教育理念脱离学生实际,不能以学生为本。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发生深层次变化的同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停留在原有的标准上,脱离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的需要实际。这种教育模式只注重强调管理的力度和措施,而没有切实考虑学生主体的需求,学生只能接受而不能质疑,其本身只是管理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有关工作由高校党委和学生工作部门包办。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校园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环境中,应培养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主体性,并将其纳入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体系。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完成从传统思想指导理念向以人为本思维观念的彻底转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尽管也强调对人的认识,但是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满足个体发展需要的功能与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确立大学生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大学生的需要出发,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从而进一步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二)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学校发展的矛盾。
近年来,高校在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上的变革把学校与学生推向了两个平等的主体,双方通过契约方式来构建并维持彼此的关系。事实上,随着学生主体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特别是在高校后勤化、学生自主择业后,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延伸出了新内涵,从一种简单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知识技能传授的关系,发展成一种建立在权利与义务基础之上的平等主体间的“契约”关系,整个学校实际已演变成一个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关系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契约体系。学校的各种举措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其活动既应合乎规范,又应引导规范。学校与学生无形中构建的“心理契约”,一方面能成为一种责任准绳,规范学校自身的行为,另一方面又能作为一种管理内容和手段,引导学生的发展。
作为契约的两个主体,大学生经过高考的煎熬所期望进入的大学一方面能够满足自己成才的渴望,期望大学的生活环境能够使自己学习到先进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展示个人才能、锻炼自己社会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期望学校能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舒适的生活设施、和谐的校园氛围。同时作为年轻成长中的大学生,更期望母校能够有着丰富的闪光点以满足自己虚荣心的需求。从这种意义上讲,高校为了使大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而不至于有很大精神落差,除了在日常管理与教学中及时向学生传达学校的各种信息外,更为主要的要抓好招生宣传与入学教育。
作为心理契约的另外一个主体,学校在心理契约贯彻实施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能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将关系到学生学习生活方向是否明确、学习积极主动性的高低。所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知识涵养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与学校构建有效的“心理契约”起着导向性作用。其次,管理者主要是通过思想教育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方面与学生接触,这就决定了他们在构建“心理契约”中的支柱性作用。对学习优异、社会工作突出的学生应及时给予表扬、培训和锻炼的机会,强化大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能够更好的服务社会,发展自己。再次,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因素。先进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设施、优良的师资队伍、和谐的校园环境、优质的后勤服务等都会使学生信赖、支持学校的工作,也有利于构建心理契约。同样,浓厚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很强的感召力,坚持“全员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方向,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构建和谐校园,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三)尚未形成合力,管理机制不协调。
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面,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构模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党团工作+辅导员工作”,大都是实行学校党委领导抓,学生工作部门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体制。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因素,相关部门对学生工作了解不够,思想上存在误区,参与度不够。齐抓共管只是停留在形式上,使得对人的全面教育变成了某一门课的任务和某些教师的任务,或者是某一个机构的任务,变成了在一个时段里集中进行的事情。这使得一些专业课教师放弃了本应该承担的“教书育人”的责任。党团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却往往偏重于政治价值观念的灌输,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成才教育。
四、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动性。
以人为本的理念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走出了传统片面的理性主义教育模式,使之在关注人的政治素养提高的同时,还着眼于人的情绪商数、人性品格、智力潜能的发展,注重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体现出人文关怀和人伦关怀[3]。这也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在和谐校园中得以更加充分地发挥,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手段,达到使人不断发展的目的。
(二)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心理敏感区”。
我们知道,每个学生都存在一个“心理敏感区”。无论是在做思想工作时还是在与同学们的交往中,教育者若有意无意触及到它,都会引起某些同学强烈的反应,从而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不应有的困难,甚至导致失败。因此,准确地把握大学生“心理敏感区”,对我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所谓“心理敏感区”,是指人最怕别人知道的事或埋在心里深处的隐痛,一旦有人提及或触及类似问题,都非常敏感。从心理学的角度和笔者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来看,大致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敏感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心理不健全。大学生中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为适应不良、与自我有关的不适应、人际交往障碍。在大学阶段,个体独立地进入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在这一阶段中,部分学生会遭受挫折,或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或焦虑。以上几种情况,都属于心理不健全。二是心理缺陷。如某些人先天的残疾,以及生理缺陷而形成的与一般人不同的生活习惯等。这些缺陷已成为他们的心理负担,别人一旦提及,其自尊心便会受到刺激和伤害。三是学习成绩差,曾出现过错误导致的心理脆弱。有的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或智力迟缓等原因,成绩不佳,而产生自卑感。还有的学生曾经犯过错误,受过处分,最怕人揭短。四是家庭问题。如学生家长名声不好,父母离异或家庭严重不和睦,教养态度严重偏离,家庭及本人长期处在严重压抑的环境,长期被伤害或迫害而缺乏被爱与同情,以及家庭经济状况长期严重困难等,都可能成为学生的“心理敏感区”。他们觉得比别人低一等,思想压力较重。教育者在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时,或者在和学生们接触时,如果不注意而提及此类问题,会使他们不同程度地产生厌烦、反感、憎恶等消极情绪,从而造成工作的被动。因此,认真把握学生的“心理敏感区”,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这是我们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前提。
(三)创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环境。
高校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发展和德育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它主要由学校的校园面貌、校园文化、校风、学术氛围等因素构成学校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其中,精神环境是指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体现学校特色的文化生活、价值观念和精神氛围。主要包括学校的文化环境、制度环境、人际环境和虚拟环境。精神环境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校园特征以及学校成员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体系、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与物质环境相比较,精神环境是校园环境的最高层次,是校园环境的核心和灵魂,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形成有着潜在的巨大影响[4]。环境对人的思想道德培养既有显性约束力,又具有隐性感染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互信互爱、谅解与宽容的和谐校园,可以激发学生追求正义,探索真知的积极性。
(四)构建和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形成了一定的体系结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不能局限于过去的惯性模式,而是要面对新的发展和变化,结合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实际,结合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约翰?威尔逊.道德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5.
[2]金良年.《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张淑华.试论和谐校园的构建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辽宁教育研究,2006(3):102-103.
作者简介:池艳鹏,男,天津商业大学学生处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