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仕斌(水利部海委漳卫南运河卫河河务局河南濮阳457000)
摘要:随着水管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对维修养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当前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现状的分析,就完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物业化管理体制和推进维修养护物业化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
1.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现状水管体制改革后,工程管理体制理顺,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来源渠道畅通,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和工程面貌得到极大的改善与提高。
但管理与养护人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还没有真正改变,养护市场不成熟,操作行为不规范,养护机械化水平低,工作思路、管理方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更高的要求。
1.1基层水管单位技术力量薄弱随着水管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水利工程管理的技能要求与能力建设不足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基层水管管理单位条件有限,人员少,亟需的人才引不进,职工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导致工程日常巡查、巡堤查险面临缺位,特别是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岗位责任和目标管理制度不能有效实施。
1.2养护公司缺乏竞争机制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思维方式和习惯做法一时难以改变,不能及时适应新的体制,给维修养护制度的执行带来一定的阻力和消极影响。缺乏竞争机制,维修养护公司实力不足,难以达到水管单位的要求,管养双方矛盾不断发生,有的甚至出现关系倒置,从而导致工程完成质量和进展速度无法令人满意。
1.3维修养护机械化程度低堤防工程战线长,日常养护工作面大,工作任务分散,日常维修养护手段徘徊于临时组织人海战术的模式,效率低,成本高,现代化设施普及程度低,维修养护缺少专业的机械化设备。
1.4维修养护日常化不能保证维修养护的实施在时间上不连续,多数是阶段性的实施,短时间突击完成后,其余时间基本空白在空间上不全面,部分工程没有进行及时养护。
1.5维修养护定额标准低维修养护实施方案使用的维修养护定额是水利部和财政部2004年颁布实施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点)》,随着近些年人工、机械、材料价格上涨加剧,定额一直维持出台时的标准,与实际实施有偏差,出现严重偏低情况,远不能满足实际要求。
2.推进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物业化管理的思考2.1健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物业化管理机制随着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正在形成,水利工程“管养分离”(运行管理与维修养护分离)的管理模式深入推行,向市场采购维修养护服务或通过公开招标方式择优确定企业进场负责运行管理及维修养护工作,水利工程将由符合资格的企业进行物业化管理。因此,积极推行维修养护招标投标,严格市场准入管理,着力规范市场秩序,不断强化市场监管,培育维修养护市场主体,促进维修养护市场健康有序发展,逐步推行工程维修养护向社会购买服务,实现对水利工程的专业化维护和物业化管理。
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还属于新事物,缺乏规范性文件指导。应对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的合同签订、发包人和承包人的权利和义务、合同执行、合同验收以及合同争议处置等内容都进行明确规定,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物业化管理合同范本》。同时,要明确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物业化管理的工作内容、标准、目标和考核标准,完善《水利工程物业化管理技术标准》,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物业化日常管理、考核所需要的表格、技术标准进行规范。
2.2推进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物业化管理打破传统的养护作业组织方式,实行作业工区的物业化管理,逐步建立系统性、全面性、可控性强的维修养护管理体系,真正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在工区设置上本着"工区与养护作业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作业特点,养护工区一般以每2-5公里为养护作业范围。工区定位在以实现维修养护目标和机械化手段的相互协调为目的,以提高养护生产的综合效益为前提,以建设标准化养护工区为手段,逐步使养护工区的机械设备系列化、管理规范化、人员专业化,确保日常维修养护的常态化、日常化。
加强物业化管理队伍自身建设,以适应现代化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的需要。一是制订人才计划,通过多种渠道逐步改善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二是加大对现有职工的培训力度,特别是业务骨干的培训,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内容,可以组织专业技术干部编制规范合理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用手册》,明确养护程序、养护流程、职能划分、资料文本等内容,提高维修养护物业化管理水平。
三是利用信息化全面实施之机,在养护工作中引进计算机自动化管理,开展养护文件、制度、规定、方案、资料收集整理活动,制作养护文件和制度汇编,对维修养护工作的实施、经费使用情况、效果进行专项检查、总结及下年度编制维修养护预算报告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四是完善奖罚机制,在保证养护人员一定收入水平的前提下,可考虑拿出一部分作为绩效工资,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体系,保证考核科学公正,使养护人员逐步认识到绩效工资对公司发展和对职工个人收入所起到的作用,随后逐步加大绩效工资施行的力度,使其管护工作与收入挂钩,稳定队伍,提高管理水平,促进良性运行。
2.3加强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物业化管理的检查考核完善维修养护检查、考核办法,强化管理考核,引进竞争机制和奖惩措施,逐步建立维修养护的长效机制,巩固和保持维修养护成果。
根据工作要点要求,进一步细化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明确各时间节点的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落实工作内容和检查评比手段,使方案更具操作性。完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物业化考核标准,明确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检查的内容、频次、方式、检查人员职责等,规范日常检查、管理等行为,避免流于形式、走过场。及时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进行考核情况通报,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有关单位进行整改,促进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的开展。通过日常管理与年度考核相结合,落实奖惩机制,明确工程管理考核结果与年度工作考核有必然联系,加强考核指标设置的科学性探讨,采取年度考核+季度考核+月度考核+养护队考核办法,直接反映投资效率。通过考核建立激励与奖罚并重的良性机制,调动积极性,确保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到位,促进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2.4提高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物业化管理机械化水平加强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手段的创新,大力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加大小型机械的推广应用,探索和研发适合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际需要的施工机械,鼓励养护机械的发明创造,加快维修养护的机械化进程。制定维修养护机械化配置的中、长期计划,注重机械设备的实用性,有计划地配置维修养护机械,实行维修养护连续作业,实现维修养护的机械化。逐步成立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专业养护队伍,提高日常养护效率,不断提高维修养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结语: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物业化管理是进一步深化水管体制改革的有效手段,是“管养分离”在新时期的新方法,是符合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要求和集规范化、信息化、物业化为一体的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新模式。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物业化管理的推行,必将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保证工程的良性运行。
参考文献:[1]张志刚,王吉文,刘其勇.水管体制改革的实践与认识[J].科技信息.2011(21)[2]王海龙.关于深化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的几点建议[J].《山西水利科技》2012(03)[3]梁佳春.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物业合同模式探讨[J].《水电与新能源》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