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道德氛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道德,氛围,伦理,崇德,学校,社会,铜川。
道德氛围论文文献综述
刘菁[1](2019)在《大力学习弘扬道德模范崇高精神 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良好氛围》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刘菁)9月9日,铜川市委书记杨长亚接见了载誉归来的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张水珍。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道德模范表彰活动的重要指示精神,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大力学习弘扬道德模范崇高精神,努力在全市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本文来源于《各界导报》期刊2019-09-10)
郝楠,张昊,许雅琼,张勇[2](2019)在《肿瘤科护士的道德困境、工作投入与组织伦理氛围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肿瘤科护士的道德困境、工作投入、组织伦理氛围的现状及叁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方便抽样,于2018年4-8月,选择陕西省西安市两所叁甲医院的232名肿瘤相关科室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组织伦理氛围量表、中文版护士道德困境量表和中文版工作投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的组织伦理氛围得分为(3.49±0.85)分。道德困境发生频率和困扰程度均分分别为(1.47±0.53)分和(1.56±0.60)分,总均分为(2.31±0.69)分。工作投入得分为(3.37±0.92)分。道德困境在肿瘤科护士组织伦理氛围和工作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327,且占总效应的52.8%。结论肿瘤科护理管理者应注意营造良好的组织伦理氛围,及时解决护士的道德困境,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伦理学》期刊2019年08期)
杜秀莲,高静[3](2019)在《初中生学校道德氛围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1148名初中生为被试,以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道德认同量表以及学校道德氛围问卷为工具,探讨初中生的学校道德氛围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以及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学校道德氛围、道德认同和亲社会行为存在两两正相关。即在良好的学校道德氛围中,初中生具有较高的道德认同与较多的亲社会行为;初中生的道德认同水平越高,越易表现出亲社会行为。(2)道德认同在学校道德氛围和亲社会行为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学校道德氛围通过影响初中生的道德认同而影响其亲社会行为。(本文来源于《中国特殊教育》期刊2019年08期)
高静[4](2019)在《初中生学校道德氛围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中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他们的思想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而影响其亲社会行为。中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是他们主要的活动场所,他们的道德和亲社会行为深受学校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以及隐性存在其中的道德氛围的影响。关于学校道德氛围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的研究很少。本文主要探讨学校道德氛围、道德认同对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旨在为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发展提供一些指导性建议。本研究以1148名初中生为被试,以寇彧,洪慧芳,谭晨,李磊(2007)修订的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万增奎,杨韶刚(2008)修订的道德认同量表以及胡慧颖(2010)编制的学校道德氛围问卷为工具,探讨初中生的学校道德氛围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以及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处于中等水平。亲社会行为在性别和出生地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在年级上存在显着差异,初一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显着低于初二学生和初叁学生,初二学生和初叁学生亲社会行为差异不显着。(2)亲社会行为、道德认同和学校道德氛围各维度及总分均存在显着相关。学校道德氛围、道德认同和亲社会行为两两正相关。即在良好的学校道德氛围中,初中生具有较高的道德认同与较多的亲社会行为;初中生的道德认同水平越高,其表现的亲社会行为也越多。(3)道德认同在学校道德氛围和亲社会行为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学校道德氛围通过影响初中生的道德认同而影响其亲社会行为。(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4)
王太新[5](2019)在《见贤思齐成风尚 凡人善举薪火传》一文中研究指出截至目前,我市共有4人获评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1人获评安徽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75人获评滁州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67人入选“中国好人”,117人入选“安徽好人”及提名,718人入选“滁州好人”。“4年前,李叔叔帮助了我,同时也把雷锋精神的种子(本文来源于《滁州日报》期刊2019-06-04)
仝晓晶[6](2019)在《学校道德氛围感知与高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中时代,美好却也充满未知。走过懵懂的初中,高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创造性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得到发展,高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成长和道德发展的关键期。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成为了重要的内容。近几年来,社会犯罪事件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加之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我们可以看到,亲社会行为的缺失在青少年身上依然非常严重,他们的亲社会行为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在高中阶段,与在家庭与社会中的时间相比,青少年在学校的时间最长,其言行举止和处世态度深受学校道德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关注学校道德氛围感知与高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为了探究学校道德氛围感知对高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本研究根据“学校道德氛围感知—公正世界信念—亲社会行为”这一思路,探索高中生学校道德氛围感知与其亲社会行为间的关系。以问卷法的方式对山西省太原市两所高中的621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进而考察学校道德氛围感知、负性生活事件、公正世界信念与亲社会行为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不同年级在亲社会行为的公开和依存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在亲社会行为总体水平以及公开、利他和情绪维度上均存在显着差异。(2)高中生的学校道德氛围感知正向预测其亲社会行为。(3)高中生的学校道德氛围感知可以通过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实现对亲社会行为的间接性预测。该中介效应的前半条路径即学校道德氛围感知对公正世界信念的直接效应受到负性生活事件的调节。(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9-06-01)
郭家钰[7](2019)在《目击职场不文明行为对第叁方援助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指的是,违反工作场所相互尊重的准则、伤害意图模糊的低强度的越轨行为。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在职场中非常普遍,给职场人士带来了众多负面影响,并且对组织有一定的危害。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涉及到实施者、受施者和第叁方。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受施者和第叁方经历了不文明行为之后产生了何种消极后果。对于第叁方在目击不文明行为会作何反应及其内在机制的研究较少。出于理论和实践运用的角度,非常有必要对第叁方目击不文明行为之后的心理机制和行为反应进行研究探索。本研究在道义公正理论和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以考察第叁方在见证不文明行为后,在什么条件下会对不文明行为的受害方会做出援助行为。初步假设在目击了职场不文明行为之后,第叁方可能出于道德愤怒做出援助行为。相较于低组织道德氛围的个体,处于高组织道德氛围的个体,更容易产生道德愤怒,也更容易做出援助行为。本研究采用情景模拟实验法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对模型进行检验。工具采用《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量表WIS》(Cortina,Magley,Williams,&Langhout,2001)、《道德愤怒量表》(Pagano&Huo,2007)、《组织道德氛围感知量表PEC》(Schwepker&Hartline,2005)、《Standup behavior》(Priesemuth,2012)、《状态愤怒》(Raver,Jensen,Lee,&O'Reilly,2012)。研究结果表明:1.道德愤怒在目击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与援助行为之间起正向的部分中介作用。目击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对道德愤怒的主效应显着,道德愤怒到援助行为的主效应显着,目击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对援助行为有间接的正向关系;2.道德氛围在目击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与道德愤怒之间起调节作用。与低道德氛围相比,在高道德氛围的情况下,目击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与道德愤怒的关系更强。3.道德氛围调节了道德愤怒在目击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与援助行为关系间的中介作用,表现为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式。即道德氛围高时,目击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与援助行为之间通过道德愤怒的间接关系的强度越强,反之,这一间接关系越弱。(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01)
王春梅[8](2018)在《营造道德与法治课堂氛围 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合理的教学策略,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一、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应(本文来源于《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期刊2018年S2期)
葛乙九[9](2018)在《领导底线心态、组织伦理氛围与员工非伦理行为: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提倡“文明、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环境下,人们普遍的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道德水平较高的人,希望自己不断趋近社会的要求,做一名有道德的合格公民。但事实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化竞争的日益激烈,组织往往会因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存在一些违反道德伦理的行为。因此,组织伦理问题又重新被学术界和实践界所关注。如何防范和控制组织非伦理行为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探讨组织非伦理行为的成因及其影响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共同关注的话题。经研究发现,非伦理行为更多取决于社会规范,在不同社会环境及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判断该行为是否属于非伦理行为可能存在不同。有研究者发现,中国人所说的非伦理行为更多指不文明行为,而西方人所说的非伦理行为更多指伤害对方的行为。从此观点可发现,非伦理行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探讨中国情境下的非伦理行为,一方面,可以丰富员工非伦理行为理论研究体系,进一步认识和把握非伦理行为在中国情境下的发展机制。另一方面,就中国的管理实践而言,对企业中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发生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更有利于企业认清引发企业伦理丑闻的症结,并为今后积极改善提供了方向。至今,基于中国情境的深入研究较少,员工非伦理行为的研究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本研究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探讨领导底线心态对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并构建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此外,本研究以道德认同为边界条件,探讨道德认同对领导底线心态与非伦理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首先,通过对非伦理行为、领导底线心态、组织伦理氛围和道德认同四个变量的研究成果及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回顾,构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其次,通过在多家企业发放调查问卷,收集相关数据,通过SPSS 23.0和Amos 17.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最后,对本研究的结论进行讨论,并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本研究结论如下:(1)领导底线心态对组织伦理氛围有显着的影响。其中领导底线心态正向影响自利型伦理氛围,而领导底线心态负向影响关怀型和规则型伦理氛围,这说明领导底线心态容易助长组织的自利型伦理氛围,抑制组织关怀、规则型伦理氛围的形成。企业需培养领导者建立有效的管理思维,进而对员工行为作出正确的引导,以此抑制员工非伦理行为。(2)组织伦理氛围在领导底线心态与员工非伦理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这一结论表明领导底线心态会通过形成某种伦理氛围,影响组织成员的道德判断,道德决策与道德行为,从而助长或抑制非伦理行为。(3)道德认同在组织伦理氛围对非伦理行为影响过程中起缓冲作用,且调节了组织伦理氛围在领导底线心态与非伦理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说明对于道德认同水平不同的员工来讲,领导底线心态通过组织伦理氛围对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强弱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8-12-01)
记者,陈洪,通讯员,秦爱军[10](2018)在《烈山区礼遇道德模范营造崇德向善社会氛围》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近年来,烈山区通过建立完善礼遇道德模范的常态长效机制,为道德模范提供多项礼遇政策,让“有德者有得,好人有好报”,充分发挥典型人物、典型事迹的带动作用,弘扬主旋律,传递真善美,有力地引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争当模范、争做好人,促进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本文来源于《淮北日报》期刊2018-11-19)
道德氛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肿瘤科护士的道德困境、工作投入、组织伦理氛围的现状及叁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方便抽样,于2018年4-8月,选择陕西省西安市两所叁甲医院的232名肿瘤相关科室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组织伦理氛围量表、中文版护士道德困境量表和中文版工作投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的组织伦理氛围得分为(3.49±0.85)分。道德困境发生频率和困扰程度均分分别为(1.47±0.53)分和(1.56±0.60)分,总均分为(2.31±0.69)分。工作投入得分为(3.37±0.92)分。道德困境在肿瘤科护士组织伦理氛围和工作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327,且占总效应的52.8%。结论肿瘤科护理管理者应注意营造良好的组织伦理氛围,及时解决护士的道德困境,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道德氛围论文参考文献
[1].刘菁.大力学习弘扬道德模范崇高精神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良好氛围[N].各界导报.2019
[2].郝楠,张昊,许雅琼,张勇.肿瘤科护士的道德困境、工作投入与组织伦理氛围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9
[3].杜秀莲,高静.初中生学校道德氛围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9
[4].高静.初中生学校道德氛围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9
[5].王太新.见贤思齐成风尚凡人善举薪火传[N].滁州日报.2019
[6].仝晓晶.学校道德氛围感知与高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19
[7].郭家钰.目击职场不文明行为对第叁方援助行为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9
[8].王春梅.营造道德与法治课堂氛围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
[9].葛乙九.领导底线心态、组织伦理氛围与员工非伦理行为: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D].浙江工商大学.2018
[10].记者,陈洪,通讯员,秦爱军.烈山区礼遇道德模范营造崇德向善社会氛围[N].淮北日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