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脲基团论文-杨璐,周振,何成,段春迎

硫脲基团论文-杨璐,周振,何成,段春迎

导读:本文包含了硫脲基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硫脲基,氢键作用,金属-有机大环,Michael加成

硫脲基团论文文献综述

杨璐,周振,何成,段春迎[1](2016)在《基于硫脲基团的金属-有机大环结构的构筑及催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有机大环体系(metal-organic macrocycles,MOCs)是一个新型的领域,由于其同时结合有金属离子以及有机配体的特点,因此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1]。通过对配体金属离子的选择以及对有机配体合理地设计和修饰,可以构造出丰富的结构构型,展现出多样的功能性[2,3]。而硫脲基团作为一类良好的氢键供体,其衍生物在有机催化以及识别等领域都具(本文来源于《全国第十八届大环化学暨第十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上)》期刊2016-08-25)

牛会君[2](2011)在《含吡唑基团的葡萄糖硫脲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糖类化合物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作为生命的内源物质,糖类化合物几乎参与了生命体内的所有生物过程。通过化学手段将糖基引入药物结构中,以糖为载体将药物靶向运送到作用部位,可达到改变化合物的溶解特性,降低毒性等目的。吡唑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杂环化合物,不仅在医药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农药上也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活性化合物。为了筛选高活性、低毒、环境友好的新型化合物,本文根据活性基团拼接原理,通过硫脲结构将吡唑与葡萄糖拼接在一起,设计并合成了20个含吡唑基团的葡萄糖硫脲类衍生物,并进行了杀虫、杀菌和除草活性测定。本文首先以葡萄糖为初始原料,经过乙酰化、溴化得到2,3,4,6-四-O-乙酰基-α-D-溴代葡萄糖,然后与硫氰酸铅反应生成相应的N-(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与水合肼反应得到N-(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氨基硫脲。糖基异硫氰酸酯和糖基取代的氨基硫脲分别与取代的吡唑甲酰肼和吡唑甲醛反应从而将糖基引入吡唑结构中,得到一系列含吡唑基团的葡萄糖硫脲类衍生物。同时,将硫脲基团环合得到一系列含有噻二唑基团的糖基吡唑衍生物。所有目标化合物都经IR、1HNMR、13C NMR及元素分析确证。采用平皿法测定了所有目标化合物对油菜(Brassia campestris)和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的除草活性。在浓度为100μg/mL下,各目标化合物对油菜根的生长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4a、4c、4f、6c、6g、6h和7d对油菜根生长的抑制率达到了70%以上。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所有目标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Thanateaphorus cucumeris)、蔬菜灰霉病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和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um)的杀菌活性。在浓度为100μg/mL下,部分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表现出较高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6g、6e和6h的抑制率达到了50%以上,6g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率达70.1%。采用浸叶碟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室内活性测定。在100μg/mL浓度下,目标化合物对小菜蛾基本没有活性。(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1-06-01)

黄巍[3](2011)在《氮杂环丙烷与水合羧酸铜的开环反应和含硫脲基团季铵盐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由两章组成。第一章主要研究四正丁基溴化铵催化的水合羧酸铜与氮杂环丙烷的开环反应;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含硫脲基团手性季铵盐催化剂的合成。本论文第一章分为两节。第一节是文献综述。在这一节里,我们概述了氮杂环丙烷开环反应的方法。其中,我们重点介绍了氮杂环丙烷经开环反应得到β-氨基酯的方法。最后,我们提出了本部分论文的设计思路。在第二节中,我们首先以N-对甲苯磺酰基-并-环己基氮杂环丙烷为底物,THF为溶剂,在回流的条件下,用Ni(OAc)2·4H2O和(n-Bu)4NBr来探索氮杂环丙烷的开环反应。我们得到了得到目标产物,但反应速度慢。随后,我们研究了不同水合羧酸盐、溶剂、反应温度、季铵盐催化剂、反应物料配比对该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优条件:溶剂为1,4-二氧六环,反应条件为回流,N-对甲苯磺酰基-并-环己基氮杂环丙烷、一水乙酸铜、四正丁基溴化铵的摩尔比为1:0.6:0.2。最后,我们拓展了反应底物氮杂环丙烷和水合羧酸盐。所有产物都用1H-NMR来表征。这种方法对于N-Ts活化的环状氮杂环丙烷,开环产物的立体结构为反式;对芳基和烷基取代的N-Ts活化的氮杂环丙烷,主要开环产物为端位开环产物。我们发现一种通过氮杂环丙烷开环得到β-氨基酯化合物的新方法。该方法与之前以氮杂环丙烷开环得到β-氨基酯化合物的方法相比,具有反应催化剂廉价易得、反应操作简单、反应底物适用范围广、立体区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好等优点。本论文第二章也分为两节。在第一节文献综述中,我们概述了各种不同结构的手性伯胺、仲胺、叔胺硫脲催化剂和手性季铵盐催化剂的研究成果,并将季铵硫脲催化剂这一研究空白作为本部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在第二节中,我们从(s)-1,1’-联萘-2,2'-二酚出发,经过七步反应合成了手性季铵硫脲催化剂。(s)-1,1’-联萘-2,2'-二酚先经过叁氟甲磺酸酐的活化,与CH3MgI反应引入甲基,再经过NBS侧链溴化,邻苯二甲酰亚胺选择性单边保护,与叁乙胺反应,然后用水合肼脱保护,最后与异硫氰酸酯反应得到目标产物。产物用熔点、IR、1H-NMR、13C-NMR来表征。(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期刊2011-05-01)

曹克广,王忠刚[4](2002)在《含葡萄糖基团缩氨基硫脲Schiff Base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 2 ,3 ,4,6-四 -O-乙酰基 -β-D-吡喃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为原料 ,制得了 8个未见报道的含葡萄糖基硫脲基 Schiff base(希夫碱类化合物 ) :芳香醛缩 N-氨基 -N′-2′,3′,4′,6′-四 -O-乙酰基 -β-D-吡喃葡萄糖基硫脲 ,所有目标化合物均经 IR,1 HNMR进行了表征。(本文来源于《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阎争亮,司宗兴[5](2001)在《含2-氯-5-亚甲基吡啶基团的硫脲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 10个结构新颖的 2 -氯 - 5 -亚甲基吡啶的硫脲化合物 ,用 IR、1H NMR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初步测定结果表明 :在 5 mg/ L时对水稻幼苗根的促生长率都大于 90 %。(本文来源于《农药学学报》期刊2001年03期)

陆忠娥,李凯[6](1990)在《基团电子效应对邻氯苯甲酰基取代脲及取代硫脲杀虫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昆虫几丁质抑制剂是1972年发现的一类新型杀虫剂,它奇特的杀虫机理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最早发现的DU19111以及作为此类药物的典型代表物PH6040,都是苯甲酰基取代脲的衍生物。(本文来源于《农药》期刊1990年03期)

硫脲基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糖类化合物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作为生命的内源物质,糖类化合物几乎参与了生命体内的所有生物过程。通过化学手段将糖基引入药物结构中,以糖为载体将药物靶向运送到作用部位,可达到改变化合物的溶解特性,降低毒性等目的。吡唑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杂环化合物,不仅在医药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农药上也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活性化合物。为了筛选高活性、低毒、环境友好的新型化合物,本文根据活性基团拼接原理,通过硫脲结构将吡唑与葡萄糖拼接在一起,设计并合成了20个含吡唑基团的葡萄糖硫脲类衍生物,并进行了杀虫、杀菌和除草活性测定。本文首先以葡萄糖为初始原料,经过乙酰化、溴化得到2,3,4,6-四-O-乙酰基-α-D-溴代葡萄糖,然后与硫氰酸铅反应生成相应的N-(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与水合肼反应得到N-(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氨基硫脲。糖基异硫氰酸酯和糖基取代的氨基硫脲分别与取代的吡唑甲酰肼和吡唑甲醛反应从而将糖基引入吡唑结构中,得到一系列含吡唑基团的葡萄糖硫脲类衍生物。同时,将硫脲基团环合得到一系列含有噻二唑基团的糖基吡唑衍生物。所有目标化合物都经IR、1HNMR、13C NMR及元素分析确证。采用平皿法测定了所有目标化合物对油菜(Brassia campestris)和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的除草活性。在浓度为100μg/mL下,各目标化合物对油菜根的生长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4a、4c、4f、6c、6g、6h和7d对油菜根生长的抑制率达到了70%以上。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所有目标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Thanateaphorus cucumeris)、蔬菜灰霉病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和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um)的杀菌活性。在浓度为100μg/mL下,部分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表现出较高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6g、6e和6h的抑制率达到了50%以上,6g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率达70.1%。采用浸叶碟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室内活性测定。在100μg/mL浓度下,目标化合物对小菜蛾基本没有活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硫脲基团论文参考文献

[1].杨璐,周振,何成,段春迎.基于硫脲基团的金属-有机大环结构的构筑及催化研究[C].全国第十八届大环化学暨第十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上).2016

[2].牛会君.含吡唑基团的葡萄糖硫脲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

[3].黄巍.氮杂环丙烷与水合羧酸铜的开环反应和含硫脲基团季铵盐的合成[D].湖北大学.2011

[4].曹克广,王忠刚.含葡萄糖基团缩氨基硫脲SchiffBase的合成[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5].阎争亮,司宗兴.含2-氯-5-亚甲基吡啶基团的硫脲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J].农药学学报.2001

[6].陆忠娥,李凯.基团电子效应对邻氯苯甲酰基取代脲及取代硫脲杀虫活性的影响[J].农药.1990

标签:;  ;  ;  ;  

硫脲基团论文-杨璐,周振,何成,段春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