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等长收缩训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心肌,变异性,交感神经,心率,颈椎,动脉,血管。
等长收缩训练论文文献综述
姜峰,管骏涛,耿灿茹,宋佳成,严降雨[1](2019)在《等长收缩训练促进犬慢性心肌缺血侧支动脉生成的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等长收缩训练对慢性心肌缺血犬血压、血管壁剪切力及血流灌注的影响,探索等长收缩训练促进缺血心肌侧支动脉生成的机制。方法:制备犬慢性冠状动脉狭窄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心肌缺血组,被动等长收缩训练组。实验终点时,所有犬在DSA检查后检测血管壁剪切力(wall shear stress,WSS)及记录收缩压、舒张压的数值,记为基础值;PIE组除了测定基础值外,还使用电刺激诱发IE运动,测定IE开始前30s、开始后30s及停止后30s的收缩压、舒张压及WSS的值。检测缺血心肌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血流量(collateral blood flow,CBF)、单核细胞(mononuclear phagocyte,MP)及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MC)的数量。结果:6周IE后:(1)WSS:实验终点经过DSA造影发现,PIE组WSS的基础数值最高(P<0.05)。PIE组实验犬在DSA造影过程中行IE运动不同时间点的WSS值相比较,IE开始后30s的WSS值最高(P<0.05)。(2)血压:实验终点时基础血压值相比较,SO组的SBP值最低(P<0.05);PIE组的DBP值最高(P<0.05)。PIE组实验犬在DSA造影过程中IE运动不同时间点的SBP、DBP相比较,IE开始后30s的SBP值最高(P<0.05)。(3)心肌局部血流量及细胞学检测:PIE组的CBF、平滑肌数量、单核细胞数量最高(P<0.05)。(6)相关性分析发现:WSS与CBF呈中度正相关;WSS与SMC呈高度正相关;WSS与MP呈高度正相关。实验终点时PIE组犬不同时间点的WSS与SBP、DBP的相关性分析发现,WSS与SBP呈高度正相关;WSS与DBP呈中度正相关。结论:等长收缩训练可以通过升高血压,提高血管壁剪切力水平从而促进缺血心肌血流灌注。(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牛博真,张向宇,田恺,韩森森,宋华隆[2](2018)在《骨盆、髋关节周围肌群等长收缩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骨盆、髋关节周围肌群等长收缩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康复方法将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21例分为收缩训练组(11例)和对照组(10例)。两组均予常规脑卒中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收缩训练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仰卧位、侧卧位和俯卧位下的多组骨盆、髋关节周围肌群的等长收缩训练。两组均接受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采用下肢Fugl-Meyer量表(FMA)、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步态评估量表(TGA)和10 m最大步行速度(MWS)评价患者的步行功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收缩训练组及对照组治疗后下肢FMA、BBS及TGA评分均显着升高,MWS速度显着加快(P<0.05~0.01)。两组患者治疗前下肢FMA、BBS、TGA评分及MWS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收缩训练组治疗前后下肢FMA、TGA评分及MWS速度差值显着升高(t=2.28,P=0.04;t=3.85,P=0.00;Z=2.17,P=0.03),治疗前后BBS评分差值无统计学意义(t=-0.08,P=0.94)。结论仰、侧、俯卧位下骨盆、髋关节周围肌群等长收缩可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下肢运动和步行能力。(本文来源于《临床神经病学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郭永传,扈文海,张益宏,马守战,贾思明[3](2016)在《改良颈椎管扩大成形结合颈部肌肉等长收缩训练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4个月随访》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目前,保留C_7棘突及肌止对C_(2,7)椎板进行潜行减压的改良颈椎管扩大成形,能够将减压和保留稳定结构两方面兼顾,配合早期颈部肌肉等长收缩训练,能够增强颈椎的动力和静力平衡能力,维持颈椎的稳定性。目的:观察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改良术式行颈椎管扩大成形结合颈部肌肉等长收缩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14例分别实施传统椎管扩大成形(对照组)、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改良组)、改良椎管扩大成形后颈部肌肉等长收缩训练(联合组)干预,随访24个月。结果与结论:(1)颈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和轴性症状的发生情况:各组患者术后6,12,24个月同期颈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相比差异无显着性意义,改良组患者术后6,12,24个月同期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和轴性症状构成比均优于其他2组(P<0.05);(2)结果说明:改良术式结合颈部肌等长收缩肉训练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6年37期)
姜峰,管骏涛,宋佳成,严降雨,林松[4](2016)在《等长收缩训练促进犬慢性缺血心肌血流灌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主动等长收缩训练对犬慢性缺血心肌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应用Ameroid缩窄器制备犬慢性冠状动脉狭窄模型,造模成功后,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G组)(n=6),主动等长收缩训练组(AIE组)(n=6)。主动等长收缩训练:采用100%最大强度训练1min,休息1min,每日重复20次,每周训练5天,训练时程为6周。训练6周末,所有模型犬行心脏SPECT成像测定心肌缺血区域血流灌注,免疫组化法测定犬缺血心肌组织毛细血管密度。结果:AIE组缺血区域静息血流灌注心肌节段总评分(23.00±2.35)较CG组(46.4±8.88)明显降低(P<0.05),AIE组缺血心肌部位的毛细血管密度(22.40±2.07)显着高于CG组(15.20±5.40)(P<0.05)。结论:主动等长收缩训练可以增加慢性心肌缺血犬的心肌毛细血管密度,促进缺血心肌的血流灌注。(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06期)
姜峰[5](2016)在《等长收缩训练促进犬慢性缺血心肌侧支动脉生成的作用及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等长收缩训练(isometric exercise,IE)促进犬慢性缺血心肌侧支动脉生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比格犬,月龄10~15个月,体质量(10.0±2.0)kg,应用Ameroid缩窄器制备犬慢性冠状动脉狭窄模型,造模成功后,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4组:①假手术组(Sham-operated group,SO, n=6);②单纯心肌缺血组(Only myocardial ischaemia group, OMI, n=6);③被动等长收缩训练组(Passive isometric exercise, PEE, n=6);④主动等长收缩训练组(Active isometric execise, AIE, n=6). SO组进行开胸手术,不进行慢性心肌缺血造模,也不给予任何缺血刺激和运动训练,安静笼养;OMI组手术进行慢性心肌缺血造模,不进行任何运动训练;PIE组手术进行慢性心肌缺血造模,关胸后休息一周,后开始被动等长收缩训练,采用100%最大强度训练1分钟,休息1分钟,每日重复20次,每周训练5天,训练时程为6周;AIE组手术进行慢性心肌缺血造模,关胸后休息一周,后开始主动等长收缩训练,采用100%最大强度训练1分钟,休息1分钟,每日重复20次,每周训练5天,训练时程为6周。实验终点时,所有模型犬行影像学及取材进行实验室检测:心脏SPECT成像测定心肌缺血区域血流灌注;微球技术检测缺血区域心肌侧支循环血流量;冠状动脉造影法采用Rentrop评分系统对冠状动脉侧支情况进行评分,在DSA检查开始后即对4组实验犬采用计算机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CFD)的方法检测血管壁剪切力(Wall shear stress,WSS)及记录收缩压、舒张压的数值,记为基础值;PIE组除了测定基础值外,还使用电刺激诱发等长收缩运动,测定IE开始前30秒、开始后30秒及停止后30秒的收缩压、舒张压及WSS的数值。免疫组化法测定犬缺血心肌组织小动脉密度、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①心肌节段总评分:4组中SO组的静息血流灌注心肌节段总评分最低(P<0.05), AIE组的值显着低于OMI组(P<0.05),PIE组的值低于OMI组(P<0.05), AIE组的值(25.33±7.89)低于PIE组(26.83±5.47),但是与PIE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②Rentrop评分:4组中AIE组的心肌缺血区域Rentrop评分高于OMI组(P<0.05)及SO组(P<0.05), PIE组的Rentrop评分高于OMI组(P<0.05)及SO组(P<0.05) 。OMI组的值高于SO组(P<0.05)。AIE组的Rentrop评分(2.67±0.52)高于PIE组(2.50±0.55),但AIE组与PIE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③小动脉密度:4组中AIE组的AD值最高(P<0.05)。PIE组的AD值高于OMI组(P<0.05)和SO组(P<0.05)。OMI组的AD值高于SO组(P<0.05)。④心肌局部血流量:4组中AIE组的MBF值最高(P<0.05)。PIE组的MBF值显着高于OMI组(P<0.05)和SO组(P<0.05)。且OMI组的MBF值高于SO组(P<0.05)。⑤内皮细胞数量:4组中AIE组的缺血心肌内皮细胞数量最多(P<0.05)。PIE组的值明显高于OMI组(P<0.05)和SO组(P<0.05)。OMI组的值高于SO组(P<0.05)。⑥平滑肌细胞数量:4组中AIE组的缺血心肌平滑肌细胞数量最多(P<0.05)。PIE组的值明显高于OMI组(P<0.05)和SO组(P<0.05)。OMI组的值明显高于SO组(P<0.05)。⑦单核/巨噬细胞数量:4组中AIE组的缺血心肌单核细胞数量最多(P<0.05)。PIE组的值高于OMI组(P<0.05)和SO组(P<0.05)。OMI组的值显着高于SO组(P<0.05)⑧血管壁剪切力:实验终点经过DSA造影发现,4组中WSS的基础数值AIE组最高(P<0.05),而PIE组的值高于OMI组(P<0.05),OMI组的值高于SO组(P<0.05)。PIE组实验犬在DSA造影过程中行IE运动不同时间点的WSS值相比较,IE开始后30s的WSS值最高(P<0.05),IE停止后30s的WSS值高于IE开始前30s的值(P<0.05)。⑨血压:实验终点时4组实验犬的基础血压值相比较,SO组的SBP值最低(P< 0.05), OMI组的SBP值高于PIE组及AIE组,但与PIE组(P>0.05)和AIE组(P>0.05)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PIE组的SBP值高于AIE组,但与AIE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AIE组的DBP值最高(P<0.05),PIE组的DBP值高于OMI组(P<0.05)及SO组(P<0.05), OMI组的DBP值高于SO组(P<0.05)。实验终点时PIE组实验犬在DSA造影过程中IE运动不同时间点的SBP、DBP相比较,IE开始后30s的SBP值最高(P<0.05),IE停止后30s的SBP值高于IE开始前30s的值(P<0.05);IE开始后30s的DBP值最高(P<0.05),IE停止后30s的DBP值高于IE开始前30s的值(P<0.05)。⑩相关性分析:a.小动脉生成与血流灌注相关性分析:实验终点时通过对缺血心肌局部AD与CBF的相关性分析发现,AD与CBF呈高度正相关(r=0.8272,p<0.0001);通过缺血心肌局部AD和]Rentrop评分的相关性发现,AD与Rentrop评分呈中度相关(r=0.6723,p=0.002)。b.小动脉生成与细胞学指标相关性分析:通过对缺血心肌局部AD与EC的相关性分析发现,AD与EC呈高度正相关(r=0.8566,p<0.0001);通过对缺血心肌局部AD与SMC的相关性分析发现,AD与SMC呈高度正相关(r=0.8545,p<0.0001);通过对缺血心肌局部AD与MP的相关性分析发现,AD与MP呈高度正相关(r=0.8055,p<0.0001)。c.血管壁剪切力与小动脉生成及血流灌注相关性分析:通过对WSS与AD的相关性分析发现,WSS与AD呈中度正相关(r=0.6582,p=0.003)。通过WSS与CBF的相关性分析发现,WSS与CBF呈中度正相关(r=0.7112,p=0.0009)d:血管壁剪切力与细胞学指标相关性分析:通过WSS与缺血心肌局部EC数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WSS与EC呈高度正相关(r=0.8770,p<0.0001):通过对WSS与缺血心肌局部SMC数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WSS与SMC呈高度正相关(r=0.8717,p<0.0001);通过对WSS与缺血心肌局部MP数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WSS与MP呈高度正相关(r=0.8024,p<0.0001)。e.血管壁剪切力与血压相关性分析:通过对实验终点时PIE组犬不同时间点的WSS与SBP的相关性分析发现,WSS与SBP呈高度正相关(r=0.8389,p<0.0001);通过对实验终点时PIE组犬不同时间点的WSS与DBP的相关性分析发现,WSS与DBP呈中度正相关(r=0.7499,p=0.0003)。结论:等长收缩训练可以通过升高血压,提高血管剪切力水平从而促进犬慢性缺血心肌侧支动脉生成。与被动等长收缩训练相比,主动等长收缩训练促进作用更明显。(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16-05-01)
万盛成,姜南春,姜晓幸,施德源[6](2015)在《篮球运动员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原因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篮球运动员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原因,以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的作用。方法:选择上海市体育局有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篮球运动员20名为研究组,无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健康运动员28名为对照组,分析2组Q角及髌骨运动轨迹的差异。研究组采用股四头肌等张收缩+等长收缩的训练方式;对照组采用股四头肌等张收缩的训练方式,比较训练过程中2组髌股关节疼痛的发生率及2种训练方式对股四头肌的训练作用。结果:2组Q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髌骨运动轨迹异常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训练过程中2组髌股关节疼痛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训练前后股四头肌肌力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肌肉耐力改变较对照组下降(P<0.01)。结论:篮球运动员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发生与Q角没有明显的关系,但与髌骨运动轨迹异常有关。与等张收缩训练方式相比,等张收缩+等长收缩的训练方式对股四头肌肌力改变的作用相同,但在提升肌肉耐力方面有所不足。(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学》期刊2015年05期)
顾学艳,赵崇良[7](2015)在《超等长收缩训练在短跑力量训练中的应用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方法,结合运动生理学分析超等长收缩训练在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应用。超等长收缩方式无疑是短跑运动员消耗最少能量、发挥最大肌力和提高动作速度的最有效方式。合理运用超等长收缩训练是短跑力量训练的关键。(本文来源于《文体用品与科技》期刊2015年14期)
刘显东[8](2014)在《持续等长收缩训练在髌骨骨折术后康复中应用的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运用持续等长收缩训练在髌骨骨折术后康复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评价。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纳入观察范围的病例为90例,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21~77岁,平均约50岁。我们对纳入观察范围的患者,随机分成A、B、C组,均采用AO标准的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进行治疗,门诊复查骨折临床愈合后,A组行屈膝60°持续等长收缩训练,B组行屈膝30°持续等长收缩训练,C组平路行走练习,予以随(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亚洲运动医学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4-10-20)
郄淑燕,张夏琳,潘钰,马全胜,张丽华[9](2013)在《等长收缩训练治疗下颈椎失稳交感神经症状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颈部肌群等长收缩训练对下颈椎失稳交感神经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41例下颈椎失稳并发交感神经症状的患者分为试验组(n=21)和对照组(n=20)。两组均接受为期3周的手法治疗,试验组同时行颈部肌群等长收缩训练。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临床症状,采用短程频谱分析法检测心率变异性,包括总功率(TP)、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低频高频比(LF/HF)。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LF、LF/HF均下降(P<0.05);试验组VAS评分、LF、LF/HF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长收缩训练可改善下颈椎失稳患者交感神经症状。(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期刊2013年03期)
郄淑燕,张夏琳,张丽华,宁煜,杨智权[10](2010)在《颈部肌群等长收缩训练对下颈椎失稳合并交感神经症状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颈部肌群等长收缩训练对下颈椎失稳合并交感神经症状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北京康复中心康复科门诊接诊的27例下颈椎失稳(均经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证实)合并交感神经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3例和对照组1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3周的常规手法治疗,试验组在物理治疗基础上进行颈部肌群等长收缩训练,二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及心率变异性分析(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检查,临床疗效评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由患者自我评价症状轻重程度;HRV采用短程频谱分析法,比较两组患者之间及治疗前后的总功率(TP)、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低频高频比(LF/HF)。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VAS评分、TP、LF、HF、LF/HF相比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二组的自主神经异常检出率分别为85%和92%;经过为期3周的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试验组下降更显着(P<0.05);两组治疗后的TP、HF与治疗前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LF、LF/HF与治疗前相比均显着下降(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LF、LF/HF较对照组下降更多(P<0.05)。结论:颈部肌群等长收缩训练可以有效锻炼颈部肌群,对下颈椎失稳合并交感神经症状患者症状改善有显着疗效,同时可以显着改善患者HRV中的交感神经成分。(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0-08-21)
等长收缩训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骨盆、髋关节周围肌群等长收缩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康复方法将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21例分为收缩训练组(11例)和对照组(10例)。两组均予常规脑卒中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收缩训练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仰卧位、侧卧位和俯卧位下的多组骨盆、髋关节周围肌群的等长收缩训练。两组均接受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采用下肢Fugl-Meyer量表(FMA)、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步态评估量表(TGA)和10 m最大步行速度(MWS)评价患者的步行功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收缩训练组及对照组治疗后下肢FMA、BBS及TGA评分均显着升高,MWS速度显着加快(P<0.05~0.01)。两组患者治疗前下肢FMA、BBS、TGA评分及MWS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收缩训练组治疗前后下肢FMA、TGA评分及MWS速度差值显着升高(t=2.28,P=0.04;t=3.85,P=0.00;Z=2.17,P=0.03),治疗前后BBS评分差值无统计学意义(t=-0.08,P=0.94)。结论仰、侧、俯卧位下骨盆、髋关节周围肌群等长收缩可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下肢运动和步行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等长收缩训练论文参考文献
[1].姜峰,管骏涛,耿灿茹,宋佳成,严降雨.等长收缩训练促进犬慢性心肌缺血侧支动脉生成的机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
[2].牛博真,张向宇,田恺,韩森森,宋华隆.骨盆、髋关节周围肌群等长收缩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8
[3].郭永传,扈文海,张益宏,马守战,贾思明.改良颈椎管扩大成形结合颈部肌肉等长收缩训练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4个月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
[4].姜峰,管骏涛,宋佳成,严降雨,林松.等长收缩训练促进犬慢性缺血心肌血流灌注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
[5].姜峰.等长收缩训练促进犬慢性缺血心肌侧支动脉生成的作用及机制[D].南京医科大学.2016
[6].万盛成,姜南春,姜晓幸,施德源.篮球运动员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的原因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的作用[J].中国临床医学.2015
[7].顾学艳,赵崇良.超等长收缩训练在短跑力量训练中的应用探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
[8].刘显东.持续等长收缩训练在髌骨骨折术后康复中应用的分析研究[C].第十叁届亚洲运动医学大会论文汇编.2014
[9].郄淑燕,张夏琳,潘钰,马全胜,张丽华.等长收缩训练治疗下颈椎失稳交感神经症状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
[10].郄淑燕,张夏琳,张丽华,宁煜,杨智权.颈部肌群等长收缩训练对下颈椎失稳合并交感神经症状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C].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