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经典论文_李慧敏,周慧,隋宏利,张恒,姚翠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准经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经典,同位素,势能,截面,动力学,矢量,子波。

准经典论文文献综述

李慧敏,周慧,隋宏利,张恒,姚翠霞[1](2019)在《准经典轨线法在反应动力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反应"是如何发生的是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但是要想精确地研究反应发生的本质始终是一个挑战。准经典轨线法在经典轨线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既缩短了计算所需要的时间,又人为的引入了一些量子效应。所以该方法被广泛用于研究一些典型的小分子反应。(本文来源于《云南化工》期刊2019年02期)

平磊磊[2](2018)在《多原子分子反应的准经典轨线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反应动力学是一门研究化学反应微观机制的重要学科,对人类认识化学反应的过程和机理至关重要。势能面是理论研究化学反应的基石,以势能面为基础,通过计算反应速率、积分截面、微分截面、产物振转态分布等,可以得到反应体系的动力学信息。现在,量子动力学和准经典轨线动力学已经在叁原子和四原子体系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对于原子个数大于等于五的体系来说,由于体系自由度的增多使得计算量急剧增加,量子动力学计算极其困难。本论文从已有或新构建的势能面出发,通过准经典轨线动力学计算,研究多原子分子体系的动力学过程。本论文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介绍了势能面概念和构建方法以及准经典轨线基本理论。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在第叁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中。第叁章介绍了末态分析理论和新方法。第四章我们通过准经典轨线动力学研究了 CH3 + HBr → CH4 + Br反应中反应物HBr的振动激发、CH3的对称伸缩激发和伞形弯曲激发对体系反应性的影响,并分析了振动绝热模型失效的原因。第五章,我们使用新构建的OH + H2O →H2O + OH反应势能面,通过准经典轨线动力学计算,研究了不同初始态激发对体系积分截面、微分截面和产物振转态分布等的影响,追踪反应过程中能量的转移机制。发现OH在反应过程中只是作为旁观键存在,反应物H2O的对称伸缩和反对称伸缩都对反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反对称伸缩的效果更为显着,而弯曲振动对反应的促进效应较弱。第六章,我们用基本不变多项式-神经网络(FI-NN)方法拟合了约80000个UCCSD(T)-F12a/aug-cc-pVTZ 水平的从头算数据点,构建了 OH + H2S → H2O +SH反应全维势能面,拟合误差为4.72meV,并采用准经典轨线方法研究了该体系的动力学过程。发现积分截面随着平动能的增加而变大,微分截面有明显的后向和侧向散射分布。激发不同初始态的积分截面结果表明,H2S的对称伸缩和反对称伸缩对反应具有相同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曹剑炜,吴亚楠,马海涛,边文生[3](2017)在《典型势阱控速反应的准经典轨线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准经典轨线计算不仅可以提供各种宏观和微观的反应动力学信息,还可以为研究反应机理提供直观图像。电子激发态反应动态学和范德华相互作用力对反应的影响是化学反应研究的两个重要前沿。C(1D)+H2体系是研究势阱控速反应的模型体系,同时在烃类燃烧和天体物理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长期以来一直为实验和理论工作者所关注。所在课题组成功构建了C(1D)H2体系单重电子基态(?1A′)[1]和第一电子激发态(b?1A″)[2]的高精度全局从头算势能面(Zhang-Ma-Bian,ZMB势能面),首次正确描述了锥形交叉附近区域以及范德华作用区域。基于所构建的势能面,我们对C(1D)+HD及其同位素反应进行了详细的准经典轨线计算,得到了积分截面、微分截面、产物态分布和反应速率常数等动力学信息。我们的研究揭示了势能面的锥形交叉和范德华鞍的动力学作用,并在量子态层次发现了新的反应机理,同时也澄清了以前理论计算和实验的分歧,将有助于深化人们对势阱控速反应以及电子激发态反应的认识。(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08-18)

陈国萌[4](2017)在《S+SH→S_2+H反应的准经典轨线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大大提高,计算速度与计算资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实验技术也因为各种先进实验仪器的不断出现而有了长足的进步。分子反应动力学在两者的推动下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于原子分子碰撞反应的研究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反应的速率以及产物分支比等标量性质,而是越来越多的关注反应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矢量性质。在这样的背景下,韩克利等人提出的运用准经典轨线方法(QCT)来解决产物分子的矢量分布问题的瞬时碰撞理论也被广泛的运用在质量较大的反应体系的动力学计算。由于准经典轨线方法具有占用计算资源较少,结果较为精确等优点,所以时至今日,在进行质量较大的体系的计算时,准经典轨线方法仍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硫化氢(HS_2)是大气层中主要的含硫分子之一,而涉及HS_2的反应在大气化学和燃烧化学中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许多年以来HS_2基的结构和光谱性质已经被广泛的研究。然而相较于已经被广泛研究的HO2和HSO基,很少有对HS_2基的动力学性质的理论计算,所以本文基于Song等人构建的新的全维势能面,采用QCT方法研究了S+SH→S_2+H反应。计算了反应的积分散射截面、热速率常数、-′以及-′-′矢量分布以及极化微分散射截面(PDDCS)。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讨论结果表明,伴随着碰撞能的不断增大,反应的积分反应截面减小,产物分子趋于前向散射;产物分子的转动极化更趋向于面内反应机制。此外我们还考虑了S+SH→S_2+H反应的同位素效应,计算了其同位素取代后的积分截面,产物分支比以及部分矢量性质。论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分子反应动力学以及立体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和这些年来的发展;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本文中所采用的准经典轨线方法的简单介绍;第叁部分介绍了分子反应中研究反应物和产物各矢量相关的基本理论;第四部分是作者在研究生期间的主要工作成果,首先研究了S+SH→S_2+H反应的标量性质和矢量性质,其次,讨论了同位素效应对于反应动力学性质的影响;第五部分是对我们所做工作的总结以及对将要进行工作的计划。(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4-20)

陈国萌,高守宝,张媛,孟庆田[5](2016)在《S+SH→S_2+H体系动力学性质的准经典轨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并已经深入到态-态反应过程。随着实验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原子分子的碰撞反应,实验和理论研究的关注点从以前的标量性质,转换到了角动量等矢量性质;只有标量和矢量性质综合考虑,才能呈现完整的动力学信息。我们基于Song等人~([1])构建的精确的全维势能面,运用准经典轨线(QCT)方法研究了S+SH→S_2+H反应,获得了体系的反应截面等动力学信息,计算了反应矢量相关角分布的四个极化微分截面。结果表明(本文来源于《第六届全国计算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6-08-05)

李琦,王艳洁,刘新国,宋俊美,王田田[6](2016)在《H+HLi体系同位素取代反应准经典轨线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Li H分子在宇宙形成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少数参与整个气相化学反应的分子之一.H+HLi体系只有5个电子,是除了H3体系外最简单的中性的叁原子体系,但是具有许多复杂的性质.作者基于最新Li H2体系的高精度基态势能面,通过研究H+HLi反应的同位素替代来深入地了解它的反应特性.作者利用了准经典轨线方法计算了P(θr)、P(r)不同碰撞能下两种同位素替代反应D+HLi、H+DLi的反应特征.作者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发现碰撞能对上述两种替代反应都是有影响的,并且H+DLi替代反应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当碰撞能从10 kcal/mol逐步增加到40 kcal/mol时,产物的定向增强了、取向减弱了,且前向散射与侧向散射的强度都呈现无规律变化.(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田亚芳,翟红生,刘彦磊[7](2015)在《含时波包和准经典轨线法研究H(~2S)+NH→N(~4S)+H_2反应及同位素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Poveda和Varandas构建的4 A″态势能面上,使用含时波包量子方法对反应H(2S)+NH进行了动力学的研究.首先计算了不同振动态和总角动量下该反应的反应概率、积分反应截面.计算中考虑了离心突然近似(centrifugal sudden approximation)和科里奥利耦合(Corioli coupling effect).然后计对同位素反应进行了计算,分析对比该体系的同位素效应,并研究了科里奥利效应在同位素反应中的影响.最后用准经典轨线(QCT)法计算了反应H+ND和D+ND的矢量性质,分析了碰撞能和同位素对反应动力学性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曹剑炜,申志涛,边文生[8](2015)在《C(~1D)+H_2反应体系的准经典轨线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C原子插入反应的一个典型例子,C(~1D)+H_2及其同位素反应对于理解有机化学中C原子插入C-H或C-C键的反应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一直为实验和理论学家所关注。本课题组成功构建了关于C(~1D)H_2体系最低单重态(1~1A′)~([1])以及第一电子激发态(1~1A″)的新的高精度全局从头算势能面。该势能面的特色在于(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会议文集》期刊2015-08-21)

滕欣[9](2014)在《准经典轨线法计算化学反应Ba+CHCl_3,Ca+CF_3I,Ba+SiCl_4》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反应动力学,是从原子、分子性质出发,分析化学反应中分子间的相互运动及相互作用的学科。分子反应动力学建立在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基础之上,这两种方法带动了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快速发展。目前在化学反应研究领域中,主要的实验方法有交叉分子束方法、红外化学发光方法、激光诱导荧光方法和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方法等。主要的理论计算方法有准经典轨线方法、量子力学方法和半经典方法。本文中采用的是准经典轨线的理论计算方法。准经典轨线法符合经典碰撞理论,通过求解Hamilton运动方程来模拟原子核在势能面上的运动。此方法的优点在于,简化了计算过程且结果比较准确,避免了庞大的量子力学计算。因此,准经典轨线法正逐渐被接受,并大量应用于化学反应体系,最终成为微观化学反应的重要研究手段。本文构造了反应的London-Eyring-Polanyi-Sato(LEPS)“准叁体”势能面,并用准经典轨线方法研究化学反应Ba+CHCl3、Ca+CF3I和Ba+SiCl4。通过大量轨线计算,得到了与实验相近的振动分布图、反应截面、速率常数等分子动力学信息。对于叁个反应体系而言,势能面上均存在着势阱或者势垒。随着振动量子数的逐渐增加,叁个体系的振动分布结果均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振动分布的峰值分别出现在v=33、v=10、v=39处。速率常数均随着温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产物转动取向和碰撞能之间的关系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质量组合方式。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实验研究有助于了解反应机理。而理论计算则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整个反应体系的理解,有利于控制和利用化学反应。通过叁个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用准经典轨线方法模拟实验结果是可行的,并且还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4-11-02)

李玉山[10](2014)在《基于准经典近似研究幂函数势阱中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性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准经典近似方法,从理论上研究了幂函数势阱中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性质.得到了各热力学量的表达式,分析了幂函数势阱对系统热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玻色气体的热力学行为与外加势阱的类型密切相关,费米气体在低温极限时的行为并没有显着改变.最后,简单讨论了系统的密度分布和动量分布.(本文来源于《低温物理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准经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子反应动力学是一门研究化学反应微观机制的重要学科,对人类认识化学反应的过程和机理至关重要。势能面是理论研究化学反应的基石,以势能面为基础,通过计算反应速率、积分截面、微分截面、产物振转态分布等,可以得到反应体系的动力学信息。现在,量子动力学和准经典轨线动力学已经在叁原子和四原子体系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对于原子个数大于等于五的体系来说,由于体系自由度的增多使得计算量急剧增加,量子动力学计算极其困难。本论文从已有或新构建的势能面出发,通过准经典轨线动力学计算,研究多原子分子体系的动力学过程。本论文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介绍了势能面概念和构建方法以及准经典轨线基本理论。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在第叁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中。第叁章介绍了末态分析理论和新方法。第四章我们通过准经典轨线动力学研究了 CH3 + HBr → CH4 + Br反应中反应物HBr的振动激发、CH3的对称伸缩激发和伞形弯曲激发对体系反应性的影响,并分析了振动绝热模型失效的原因。第五章,我们使用新构建的OH + H2O →H2O + OH反应势能面,通过准经典轨线动力学计算,研究了不同初始态激发对体系积分截面、微分截面和产物振转态分布等的影响,追踪反应过程中能量的转移机制。发现OH在反应过程中只是作为旁观键存在,反应物H2O的对称伸缩和反对称伸缩都对反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反对称伸缩的效果更为显着,而弯曲振动对反应的促进效应较弱。第六章,我们用基本不变多项式-神经网络(FI-NN)方法拟合了约80000个UCCSD(T)-F12a/aug-cc-pVTZ 水平的从头算数据点,构建了 OH + H2S → H2O +SH反应全维势能面,拟合误差为4.72meV,并采用准经典轨线方法研究了该体系的动力学过程。发现积分截面随着平动能的增加而变大,微分截面有明显的后向和侧向散射分布。激发不同初始态的积分截面结果表明,H2S的对称伸缩和反对称伸缩对反应具有相同的促进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准经典论文参考文献

[1].李慧敏,周慧,隋宏利,张恒,姚翠霞.准经典轨线法在反应动力学中的应用[J].云南化工.2019

[2].平磊磊.多原子分子反应的准经典轨线动力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3].曹剑炜,吴亚楠,马海涛,边文生.典型势阱控速反应的准经典轨线计算[C].第十五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论文集.2017

[4].陈国萌.S+SH→S_2+H反应的准经典轨线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5].陈国萌,高守宝,张媛,孟庆田.S+SH→S_2+H体系动力学性质的准经典轨线研究[C].第六届全国计算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016

[6].李琦,王艳洁,刘新国,宋俊美,王田田.H+HLi体系同位素取代反应准经典轨线理论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7].田亚芳,翟红生,刘彦磊.含时波包和准经典轨线法研究H(~2S)+NH→N(~4S)+H_2反应及同位素效应[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8].曹剑炜,申志涛,边文生.C(~1D)+H_2反应体系的准经典轨线计算[C].第十四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会议文集.2015

[9].滕欣.准经典轨线法计算化学反应Ba+CHCl_3,Ca+CF_3I,Ba+SiCl_4[D].大连海事大学.2014

[10].李玉山.基于准经典近似研究幂函数势阱中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性质(英文)[J].低温物理学报.2014

论文知识图

2 准经典轨线与实验所得积分截面...准经典轨线结果比较2.4准经典轨线计算流程图3.9准经典轨线计算(0,10...反应物振动激发对反应O~++DH(v=0,1,2,...反应物振动激发对反应O~++DH(v=0,1,2,...

标签:;  ;  ;  ;  ;  ;  ;  

准经典论文_李慧敏,周慧,隋宏利,张恒,姚翠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