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人工骨论文_李庆庆

导读:本文包含了活性人工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磷灰石,羟基,纳米,蛋白,形态,发生,磁性。

活性人工骨论文文献综述

李庆庆[1](2016)在《磁性纳米多孔活性复合人工骨修复大鼠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磁性纳米多孔活性复合人工骨修复大鼠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骨移植已经作为一种传统并且有效的骨缺损修复方法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公认,但由于目前尚未能制造出一种理想的人工材料作为骨移植完美的替代材料,研究制备一种理想的新型骨修复支架材料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将具有磁性纳米活性复合人工骨,以及不具有磁性的纳米活性复合人工骨,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复合材料植入实验动物体内后加入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于材料表面,通过动物实验对骨缺损的修复能力和效果进行考察,为新型纳米复合人工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方法】全骨髓贴壁法提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进行体外原代和传代培养。取生长良好的P3代细胞,调整浓度后复合于含和不含磁性纳米颗粒的支架上,并培养复合体1周。将27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对照组,实验组。骨缺损造模后,分别植入不同材料,在材料表面用注射器均匀加入浓度100-120ng/ml的rhBMP-2后于4周、8周、12周处死大鼠并行放射学及组织学检查以判断骨缺损修复效果。结果 1.大体观:实验组骨缺损愈合良好,皮质连续,稍增粗,少量骨痂形成,形成部分连接。对照组发现大量骨痂形成,大量纤维组织形成,大部分皮质连续,小部分皮质未连续。空白组可见两断端骨质硬化,髓腔完全封闭,部分与尺骨形成连接,骨缺损未能得到修复。2.X线照片:第12周时,实验组骨缺损得到完全修复,髓腔达到再通。对照组骨缺损部分修复,有新生骨皮质形成,但髓腔未再通。空白对照组在骨缺损区未见骨性愈合。采用Lane—Sandhu X线评分法对4,8,12周各组X线表现进行评分后发现:实验组,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各周分值差别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在第4,8周时分值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织学检查:实验组骨单位的排列和结果与正常骨组织切片无明显差别,可见部分骨髓组织生成,植入材料基本被吸收,并有大量新生骨形成。对照组可见植入材料也基本被吸收,可见大量成纤维细胞,但未见新生的骨髓组织。结论磁性纳米多孔活性复合人工骨材料适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生长和分化,对于骨缺损有良好的修复作用,并且可被机体完全吸收,在临床中将会得到广泛运用。(本文来源于《2016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6-09-08)

周朝玺[2](2016)在《晶须化的磷酸钙多孔生物活性人工骨修复犬股骨髁缺损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磷酸钙生物活性陶瓷主要包括磷酸叁钙(TCP)、羟基磷灰石(HA)、双相生物活性陶瓷(BCP),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性、骨传导性、生物活性已经得到得到广泛的证实。大量研究发现,磷酸钙多孔支架材料植入动物的肌肉或者骨缺损中模型随着时间的增长,根据X光、CT、病理组织切片等检测可以逐渐见到新骨的形成以及材料周围逐渐被新生的毛细血管包绕。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骨移植替代材料,磷酸钙生物活性人工骨的部分产品已经逐渐的开始应用于临床,并且在植骨融合、大块骨缺损修补、人工义眼等领域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该材料的力学强度目前来说比较差,难以单独应用于负重部位的骨缺损。本课题组最近通过水热法制备出晶须化表面改性的材料,在未掺杂任何其他物质的情况下让材料力学强度得到了提高,该材料的生物学活性及成骨能力有待于进一步观察。本课题组前期通过糖球占位法制作一批多孔磷酸钙生物活性人工骨,孔隙率约78%-80%,大孔直径在500μm左右,材料制作完成后,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备出晶须化的多孔支架。选取健康成年比格犬20只,年龄1周岁左右,雌雄不限,进行自身对照试验。所有动物在股骨髁外侧使用高速骨科电钻制造一深度约1cm,直径1cm骨缺损模型,左侧的骨缺损植入未晶须化处理的材料作为对照组,右侧植入晶须化处理的材料作为试验组。术后2、4、8、12周随机选取15只动物进行X光、骨密度检测,同时根据X光检测情况进行Lane-Sandhu评分。分别于6、12、18周时各处死动物5只,进行病理组织切片,同时进行标本的愈合情况大体观察,剩余动物进行长期饲养观察。所有动物术后一般情况良好,两周左右逐渐恢复正常走路步态,未见一例骨髓感染或者病理性骨折。X射线:随着时间的增加,两组骨缺损与正常骨质周围的界面逐渐模糊、消失,12周时两组骨缺损界面已完全融合,对照组材料部分溶解,实验组材料随着时间增长未见明显溶解,两组不同时间点的X射线评分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双能X射线:随着时间的增加,两组骨密度逐渐增加,但两组不同时间点的骨密度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病理组织切片:两种材料随着时间增长,洞壁及骨缺损外表面逐渐的被骨组织爬行替代,最后在骨缺损的外表面形成骨桥,在18周时均可见到哈佛氏系统形成;对照组的材料,植入体内后不断溶解最后消失;试验组的材料随着时间的增长,虽然有部分溶解,但是依然有少量未见明显吸收。各项试验检测数据表明,晶须化处理之后的材料,并没有对材料的生物活性构成影响,也没有诱发感染或者细胞毒性。晶须化处理的材料,成骨能力也未因为内部微结构的改变受到影响,具有良好的修复大块骨缺损的能力。随着磷酸钙生物活性陶瓷在临床应用的逐渐广泛,晶须化的材料微结构改性方案为能承受一定应力的骨移植替代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选择。(本文来源于《河北北方学院》期刊2016-05-01)

张睿[3](2014)在《超顺磁性纳米多孔活性复合人工骨修复兔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骨移植是一种传统并且有效的骨缺损修复方法。自体骨移植被认为是用于治疗骨缺损公认的“金标准”[1],但会造成采骨部位的破坏;异体/异种骨和各种人工骨移植材料也存在各自的不足之处。研发出理想的人工骨替代材料一直是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目前尚未能制造出一种理想的人工材料作为骨移植完美的替代材料,研究制备一种理想的新型骨修复支架材料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将具有超顺磁性纳米活性复合人工骨(PLGA-PEG/Nano-HA/γ-Fe2O3),以及不具有超顺磁性的纳米活性复合人工骨(PLGA-PEG/Nano-HA),分别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并将涂布了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的复合材料植入实验动物骨缺损部位,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骨缺损的修复效果,为超顺磁性纳米多孔活性复合人工骨的研发及临床应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方法】全骨髓贴壁法提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进行体外原代和传代培养。取生长良好的P3代细胞,调整浓度后复合于含和不含超顺磁性纳米颗粒的支架上,培养复合体1周后用CCK-8法检测兔BMSCs在两组材料表面的增殖情况。将27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对照组(PLGA-PEG/Nano-HA),实验组(PLGA-PEG/Nano-HA/γ-Fe2O3)。于桡骨中段采用线锯截骨后造成15mm骨缺损模型后,分别植入对应大小的不同类型材料,在材料表面用注射器均匀加入浓度100-120ng/ml的rhBMP-2后于4周、8周、12周处死兔子并行放射学及组织学检查以判断骨缺损修复效果。【结果】1.细胞与材料共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实验组材料表面的增殖与在对照组材料表面上的增殖无明显差别(p﹥0.05)。但从生长曲线上可以看出,实验组整体上测出的光吸收值要略高于对照组。电镜结果提示细胞在材料表面上生长良好,伪足伸展充分,并且相互连接成片。随着共培养时间的增加,材料上的细胞增多并逐渐融合。2.大体观:实验组骨缺损愈合良好,皮质连续,稍增粗,少量骨痂形成,与尺骨形成部分连接。对照组发现大量骨痂形成,大量纤维组织形成,大部分皮质连续,小部分皮质未连续。空白组可见两断端骨质硬化,髓腔完全封闭,部分与尺骨形成连接,骨缺损未能得到修复。3. X线照片:第12周时,实验组骨缺损得到完全修复,髓腔达到再通。对照组骨缺损部分修复,有新生骨皮质形成,但髓腔未再通。空白对照组在骨缺损区未见骨性愈合。采用Lane—Sandhu X线评分法对4,8,12周各组X线表现进行评分后发现:实验组,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各周分值差别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在第4,8周时分值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4.组织学检查:实验组骨单位的排列和结果与正常骨组织切片无明显差别,可见部分骨髓组织生成,植入材料基本被吸收,并有大量新生骨形成。对照组可见植入材料也基本被吸收,可见大量成纤维细胞,但未见新生的骨髓组织。【结论】超顺磁性纳米多孔活性复合人工骨材料(PLGA-PEG/Nano-HA/γ-Fe2O3)适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生长和分化,对于骨缺损有良好的修复作用,并且可被机体完全吸收,在临床中将会得到广泛运用。(本文来源于《广州医科大学》期刊2014-05-01)

朱美忠,李晓斌,陈滔[4](2014)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在肢体骨缺损应用87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在四肢骨缺损术中填充植骨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87例四肢骨手术后骨缺损,包括四肢松质骨暴力压缩骨折导致骨缺损和干骺端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患者,采用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填充植骨。术前、术后1周及3、6、12个月分别摄X线片及CT,观察骨缺损的修复生长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随访6~28个月(平均8个月),伤口均甲级愈合,无切口感染、非特异炎症反应和排斥反应;X线片和CT检查示:术后骨缺损区域填充良好,密度较松质骨稍低,材料与周围骨边界清楚;术后1个月,骨缺损区密度逐渐升高,可见植骨周围模糊,有少量新生骨痂形成;术后3个月,骨缺损区密度明显升高,植骨周围间隙开始向中心融合成片,更多新生骨痂影融合;术后6个月,骨缺损区密度明显升高,大量新生骨痂形成。临床骨愈合时间为术后3~7个月,平均3.8个月,愈合率为91.5%。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用于治疗四肢骨缺损,能与植骨区骨生长融合,无不良反应,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骨缺损植骨填充材料。(本文来源于《创伤外科杂志》期刊2014年01期)

周智优,何水连,孙莉,王丁丁,汪炬[5](2011)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肝素-人工骨复合材料的骨诱导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已有将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应用于骨再生及修复的报道,但由于其在生物体内半衰期短而导致诱导骨形成的能力受到限制。目的:制备具有较好缓释效果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肝素-人工骨复合材料,并检测其缓释性能及骨诱导活性。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肝素复合物对于酶解的保护作用。将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肝素溶液混匀后复合于人工骨材料表面,ELISA方法检测其体外释药性质,茜素红染色法检测其诱导成骨细胞的能力,应用小鼠体内实验评价其异位骨诱导能力。结果与结论:成功制备了具有良好缓释效果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肝素-人工骨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诱导骨钙蛋白及异位骨形成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期刊2011年34期)

王茂源,谢瑞莲,高辉,刘午阳,何春耒[6](2011)在《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在颈椎双开门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在颈椎双开门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脊髓型颈椎病11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7例,颈椎后纵韧带钙化症4例,术前JOA评分为(6.36±2.74)分。22例患者均行颈椎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术中于劈开的棘突之间填充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块。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术后束带感明显缓解。22例随访时间12~25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14.23±3.47)分,与术前相比,P<0.05。术后12个月CT扫描示颈椎管扩大良好,无"椎板关门"情况,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块与棘突融合良好。结论 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用于颈椎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术后显效快,无椎板"再关门"情况,人工骨块与棘突融合良好,近期疗效较好。(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1年30期)

段宏,严永刚,闵理,杨红胜,张斌[7](2011)在《新型活性纳米复合多孔人工骨修复肢体良性骨缺损临床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评估和分析新型活性复合多孔骨填充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77(na/ohydroxyapatite polyamide 66,n-HA/PA66)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并初步确定其适应证。[方法]2007年11月~2010年10月,应用n-HA/PA66骨填充材料修复138例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男95例,女43例;年龄18~65岁,平均37岁;骨巨细胞78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4例,骨囊肿20例,纤维结构不良10例,血管6例,骨盆10例,其他部位15例;肿瘤刮除、灭活及人工骨植入75例,34例加用内固定,29例加用异体骨板和内固定。肿瘤范围为1.0 cm×1.0 cm×1.5 cm~9.0 cm×3.0 cm×3.0cm,骨缺损范围为2.0 cm×1.5 cm×2.0 cm~11.0 cm×3.5 cm×3.5 cm。[结果]全部138例病人中,29例失访,10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38个月,平均10.2个月。伤口均Ⅰ/甲愈合,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非特异炎症反应和排斥反应;3例骨巨细胞瘤术后3个月复发。术前、术后的血常规和免疫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均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X线片和CT检查示:术后病灶区域填充良好,密度较松质骨稍低,材料与瘤壁边界清楚;术后1个月,病灶区密度逐渐升高,可见植骨周围与自体骨结合处模糊,开始有少量新生骨痂形成;术后3个月,病灶区密度明显升高,病灶区从颗粒植骨周围间隙开始向中心融合成片,更多新生骨痂影融合;术后6个月,病灶区密度明显升高,病灶区大量新生骨痂形成。临床骨愈合时间为术后2~6个月,平均2.8个月,愈合率为95.3%。[结论]n-HA/PA66骨填弃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无明显排斥反应和非特异炎症反应,修复囊性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第20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期刊2011-07-15)

林春阳[8](2011)在《组织工程人工骨成骨活性因子(BMP9,OPG)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是作为成骨因子最初在骨基质中发现的,BMPs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的成员之一,目前已经分离和鉴定的有20余种。BMP主要的生物学作用是诱导成骨潜能细胞,如结缔组织中的间质细胞、骨髓基质细胞、滑膜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在骨骼或骨骼外转化形成软骨和骨组织。除了促进成骨分化的作用以外,BMPs在很多组织和器官的发育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心,肺,肾,眼睛,生殖组织,神经系统,胎盘和胎盘连接,血管和血管生成,脂肪组织的形成。目前发现的具有诱导成骨分化能力的BMP主要有BMP2、4、6、7、9,其中rhBMP2和rhBMP7纯蛋白已经在国外临床上用于骨折延迟愈合、骨折不愈合、骨折骨不连、骨缺损、脊柱融合术的治疗,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C2C12、C3H10细胞以及裸鼠皮下注射的体外和体内实验对AdBMP2、4、6、7、9进行研究,结果提示BMP9诱导成骨能力远远强于传统应用的BMP2和BMP7。以往的研究已经在细胞和小动物水平证实了BMP9的成骨能力,但是BMP9在更接近于人类的大动物体内研究尚未有报道。进一步对BMP9和BMP2、BMP4、BMP6、BMP7之间的协同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BMP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其中BMP9和BMP2的协同作用最强。单独BMP9以及BMP9和其它BMP的协同运用为组织工程人工骨成骨活性因子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但是由于BMP9相关的大动物水平的研究相当缺乏,在大动物水平,特别是负重骨骨缺损模型上研究BMP9自身的成骨能力、BMP之间的协同作用已经十分必要。为了更好地研究BMP之间的协同作用,如何避免因为基因表达相互干扰和腺病毒滴度测定中的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使各种BMP的表达达到1:1的水平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骨保护素(OPG)也称为破骨细胞生成抑制因子,是一种分泌型糖蛋白,由401个氨基酸组成。OPG主要通过调节RANKL/RANK/OPG系统,促进新骨的生成,抑制骨的吸收,从而达到促进成骨的作用。RANKL是骨保护素的同源配基,主要表达于成骨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的表面,RANK主要表达于破骨细胞或其前体表面。RANKL与RANK结合后可以促进破骨细胞的活化、成熟,从而促进骨吸收。OPG是RANKL的诱饵受体,与RANK竞争性结合RANKL,OPG与RANKL的结合减少了RANKL与RANK的结合,从而抑制破骨细胞分化、成熟,减少骨吸收。另外OPG能够通过诱导碱性磷酸酶和钙化结节形成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可视为一种良好的骨诱导活性因子。骨活素胶囊系在护骨胶囊的基础上改良而得,是纯中药提取的,其主要成分淫羊藿苷可通过促进成骨细胞分泌骨保护素,调节RANKL/RANK/OPG的动态平衡机制,从而有效地减少骨吸收,间接地促进了骨生成。由于骨活素胶囊是纯中药提取,毒副作用小,可以有效地治疗骨质疏松症,而且骨活素胶囊促进了OPG的分泌,OPG又可以通过调节骨代谢和骨诱导促进骨再生,所以骨活素胶囊为骨折、骨缺损伴有骨质疏松症的病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目前尚未有这方面的研究报道。在对骨质疏松性骨折进行治疗时离不开手术对骨折部位的复位和固定,利用合理的手术方式既能对骨折进行良好的复位和固定,又能最大程度上对骨折部位及周围进行保护,将有利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本研究的目的:1、观察BMP9介导的人工骨在大动物负重骨骨缺损模型(山羊股骨中段临界骨缺损模型)中的促进成骨能力。2、构建双表达BMP2、9腺病毒载体,使BMP2和BMP9达到精确的1:1表达,进一步验证和研究BMP2和BMP9的协同效应。3、观察骨活素胶囊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兔桡骨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中的成骨情况,探讨OPG用于人工骨组成部分的可能性。4、介绍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方式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为人工骨治疗骨折疏松提供良好的复位和固定。文章第一部分:方法:12只12-18月龄中国青山羊,股骨中段建立临界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两组,缺损区域明胶海绵填充,实验组加入预先准备好的BMP9腺病毒感染的骨髓基质细胞悬液,对照组加入GFP腺病毒感染的骨髓基质细胞悬液,术后1天、2周、4周、8周、12周、20周行X片检查,20周时进行CT检查,处死动物,行大体标本、组织学染色和生物力学的检测。结果:X片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骨痂形成更早更多,大体标本、组织学染色显示实验组的新生骨更加成熟,CT显示实验组新生骨塑形更好,生物力学检测显示实验组新生骨痂的力学强度更强。结论:BMP9介导的组织工程人工骨可以有效地促进山羊股骨骨缺损的愈合。同时实验结果也发现BMP9在体内能够促进脂肪的分化。治疗五个月后BMP9人工骨治疗组与正常骨在形态和生物力学特性上仍有差距,如何避免脂肪分化,寻找更强的成骨活性因子组合有待进一步研究。文章第二部分:方法:自单一表达BMP2或BMP9 AdEasy质粒上扩增BMP2和BMP9片段,先后亚克隆至穿梭质粒pASG2,获得双表达穿梭质粒pASG2-BMP2、9,酶切及PCR鉴定确认、测序正确后同源重组获得双表达BMP2、BMP9腺病毒质粒,转染至HEK-293细胞中包装和扩增得到高滴度双表达BMP2、BMP9腺病毒,体外感染C3H10细胞RT-PCR鉴定其表达并观察其早期诱导成骨情况。结果:成功构建双表达BMP2、BMP9的腺病毒,滴度约为1010IU/ml,RT-PCR证实此腺病毒在C3H10细胞中表达,观察到绿色荧光,其感染C3H10细胞的早期碱性磷酸酶含量较感染单一表达BMP2或BMP9腺病毒的C3H10细胞增加。结论:成功构建双表达BMP2、9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初步验证了BMP2、9能够早期协同成骨,为进一步研究BMP2和BMP9的协同成骨作用和制备高效的组织工程人工骨提供了有利的工具。文章第叁部分:方法:40只8-12月龄雌性新西兰大耳兔,卵巢去势法10周得到Ⅰ型骨质疏松模型,再行桡骨骨折造模,从而建立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模型建立后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含1g/Kg·d骨活素胶囊的生理盐水和淀粉糊5ml灌胃,在2、4、8周随机选取动物行影像学、血液生化指标、HE染色、pcna免疫组化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骨活素干预的实验组动物较对照组骨痂、骨小梁形成增多增快,骨痂力学强度增强。结论:骨活素胶囊能使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时间缩短,强度增强。文章第四部分:介绍一种微创外科手术方式(椎体后凸成形术),为骨质疏松性骨折人工骨替代治疗提供新的选择。方法: 2006年3月- 2007年8月,收治6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其中40例选择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试验组),20例选择保守治疗(对照组)。试验组:男6例,女34例;年龄56~78岁,平均68.7岁。病程10~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涉及73个椎体。对照组:男5例,女15例;年龄57~80岁,平均70.1岁。病程9~16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涉及41个椎体。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欧洲脊柱骨质疏松症研究(EVOS)问卷评分,以及伤椎前中柱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骨水泥渗漏。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38个月。试验组治疗后1~3 d及12、36个月VAS评分、EVOS评分、伤椎前中柱椎体高度及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 0.05);对照组治疗后以上指标与术前比较无改善(P > 0.05)。治疗后12、36个月,试验组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36个月,对照组患者新发脊柱骨折发生率高于试验组(χ~2=16.347,P=0.01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后,疼痛症状可明显缓解,活动功能恢复,且新发脊柱骨折发生率较保守治疗低。综上所述,BMP9的诱导成骨能力在大动物骨缺损模型中得到证实,BMP2和BMP9具有协同效应,OPG能够促进OPF的愈合,PKP微创治疗也能促进OPF的愈合。BMP9、AdBMP2,9、OPG为人工骨成骨因子提供了新的选择,微创手术与人工骨移植的结合,将更好地治疗骨缺损、骨折不愈合、OPF等疾病。(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1-05-01)

王玮[9](2011)在《RhBMP-2壳聚糖纳米微球及复合人工骨的制备和成骨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随着现代工业、交通的飞速发展,各种外伤引起的骨缺损日益增多,另外骨肿瘤、感染以及畸形等疾病的治疗也需要植骨或骨替代物治疗。目前,自体骨移植仍是临床最常用的方法,但供体的有限性及供骨区的相关并发症限制了其应用,并且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异体骨具有较大的抗原性,特别是大型骨缺损需要较多骨量修复时,常因剧烈的免疫排斥反应导致植骨失败,且异体骨来源有限,尚存在潜在的疾病传播、医学伦理等问题,临床应用因而受到了限制。为了克服自体骨以及异体骨应用的诸多缺点和不利条件,寻找和开发能够替代自然骨的人工骨修复材料越来越成为日益迫切的要求。骨组织工程为当今骨科研究的热点。组织工程是应用工程学和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将种子细胞、特定组织的细胞因子与生物载体支架材料复合后进行培养,形成新的功能组织,来恢复和替代损伤组织的功能。这一概念是在1987年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Scienee Foundation, NsF)首次提出。1995年,Crane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提出骨组织工程的科学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和前景,引起了人们对骨组织工程研究领域的普遍关注。国际材料学会1996年秋季会议指出,骨组织工程应用的战略可分为两种:(1)将支架材料与细胞因子在体外组装后植入体内,诱导新骨形成;(2)将成骨细胞在体外种植于材料后植入体内。骨生长因子的研究一直是骨组织工程领域最热门的课题之一。外源性生长因子因其能显着促进效应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延缓细胞衰老、实现缺损组织修复再生,但体内直接应用生长因子,会很快被稀释代谢或酶的作用而失活。近年来不断有学者进行负载活性生长因子缓释载体的研究,从传统载体到各种载药微球载体,使生长因子的缓释时间不断延长,适用范围越来越广。随着控释给药、靶向给药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活性生长因子的缓释的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关注。将纳米控释系统应用于活性生长因子的缓释,为外源性生长因子的开发与利用开辟了新的研究空间,成为组织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特别是近年来纳米级微球控释技术的发展和人工可降解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不断涌现,为组织工程化人工骨的研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条件。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rc proteins,BMP)是目前研究最充分、成骨活性最肯定的骨生长因子,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也于2002年7月批准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应用于脊柱融合。rhBMP-2等外源性生长因子稳定性不好、体内半衰期短、生物膜透过性差,应用微球系统控制释放多肽是解决缓释的方法之一。高分子药物缓释载体分为合成高分子(聚乳酸、聚己内酯、聚丙烯酸酯等)和天然高分子(明胶、纤维素、壳聚糖等)。合成高分子载体常常生物相容性不好,有时还因有毒物残留、降解等作用产生毒性杂质等,例如在聚乳酸的一般生产方法中使用了有机锡催化剂等,会产生细胞毒性。而天然高分子没有上述缺点,其中壳聚糖的研究最为备受关注,这是因为壳聚糖作为为甲壳素脱乙酰基产物,是天然多糖中唯一的碱性多糖,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取材便利,生物相容性良好,可生物降解且降解产物无毒性,而且具有抗菌、止血、抑制癌细胞转移等作用。壳聚糖微球作为药物载体较其他材料制作的微球具有较明显的优势:(1)壳微糖微球表面有丰富的功能基团,可通过吸附或包裹两种方式灵活运载不同特性药物,这是其它微球载体所不能达到的功能;(2)壳微糖微球粘附性较好,在口、鼻、胃肠等粘膜给药时,特别是投递抗原和佐剂,具有其独特的优势;(3)壳聚糖微球表面有丰富的多糖链,能被某些特异性细胞(或组织)所识别,可靶向性投递药物至病灶部位贮存释放;(4)壳聚糖分子能作用于细胞间F-肌动蛋白,打开细胞通道,有利于提高药物在细胞间瞬间渗透的能力。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壳聚糖微球载体在药物新剂型中的研究,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壳聚糖微球在组织工程中,也可用于细菌培养与控释生长因子等。Jong等用乳化法交联制备TGF-β1壳聚糖微球,将其软骨细胞一同置入多孔的胶原-壳聚糖骨架中,体外培养3d后,其软骨细胞与粘多糖的量明显高于TGF-1的溶液组。说明TGF-1壳聚糖微球更有利于软骨细胞的形成。综上所述,壳聚糖作为理想的药物赋形剂,其微球与纳米粒作为各类药物的缓控释与靶向载体的研究,已在世界范围广泛展开。目前关于载骨生长因子壳聚糖微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载药微球本身的性质、释放规律及其对体外培养效应细胞的诱导及分化上,微球大小大多为微米级,而关于纳米级载骨生长因子的壳聚糖微球研究较少,且进一步将载药微球复合至人工骨并研究其成骨活性的研究少之又少,故本课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及研究意义。研究目的1、利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出粒径为纳米级的负载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壳聚糖微球,对载药微球理化特性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其载药率、包封率及缓释动力学等,分析其药理特性。2、采用国家标准中的植入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评估实验——体外细胞毒性性实验来评估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的生物安全性,为进一步的成骨活性研究奠定基础。3、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并将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加入培养体系,与加入相同剂量的单纯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比,分析载药微球对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诱导及分化作用,评估载药微球在体外对效应细胞的成骨诱导活性。4、行大鼠大腿肌袋异位成骨实验,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组与单纯植入同剂量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比,评估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的体内异位骨诱导活性。5、将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与珊瑚羟基磷灰石(Coralline hydroxyapatite, CHA)复合,制备新型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的CHA复合人工骨,植入大鼠脊柱融合模型中,研究其骨诱导效应。研究方法1、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壳聚糖纳米微球,行载药微球的电镜观察、激光粒径分析、降解性能、检测载药率、包封率并描述其缓释药动学。2、体外复苏、传代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按国家标准中植入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评估实验行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壳聚糖纳米微球及空白微球的细胞毒实验,设阴性及阳性对照组,评估其生物安全性。3、体外行SD大鼠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的传代培养,加入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及同剂量的单纯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通过MTT检测法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分析,研究体外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作用。4、将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与同剂量的单纯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冻干粉植入SD大鼠大腿肌袋中,4周后大体观察、X线检查、组织学检查、碱性磷酸酶活性分析、钙含量测定,与植入单纯同剂量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比并评估载药微球的异位成骨活性。5、利用低温负压冻干法将载药微球与CHA人工骨复合制备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壳聚糖纳米微球CHA人工骨,建立大鼠后外侧横突间脊柱融合模型,并将复合人工骨用于该模型。通过CT扫描、叁维重建以及手法触诊等检查融合率情况,对有融合的大鼠进行取材并行病理切片检查等研究复合人工骨在体内的成骨活性。结果1、离子交联法成功制备出负载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纳米级壳聚糖微球,微球的成球性良好、形态规整、分散均匀,平均粒径为230nm,包封率为(66.867±4.575)%,载药率为33.437±2.290μg/mg,45d时降解率为(57.567±2.759)%,释放为双相动力学,初相为突释相,后为缓释相,可继续释放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达30d,第30d释放率为(90.133±3.564)%。2、经小鼠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毒实验,空白壳聚糖纳米微球及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组叁种不同浓度浸提液反应等级为0或1级,均为合格。阴性对照为0级,阳性对照为5级。3、成功在体外行SD大鼠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的传代培养,MTT检测法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分析等提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可明显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且活性较单纯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为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植入SD大鼠大腿肌袋中4周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组及单纯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均成功诱导出异位骨组织,但载药微球组较单纯植入同剂量的单纯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异位成骨量多,碱性磷酸酶及钙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白微球组及阴性对照组无明显成骨。5、将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的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入SD大鼠右侧横突间融合模型,4周时复合rhBMP-2壳聚糖纳米微球的CHA人工骨组及复合rhBMP-2的CHA人工骨组全部融合,均获得了100%的融合率,但复合rhBMP-2壳聚糖纳米微球的CHA人工骨组的ALP活性及钙含量较复合rhBMP-2的CHA人工骨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组及阴性对照组未融合。结论1、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工艺制备的壳聚糖纳米微球可作为单纯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良好载体,工艺简便易行,载体外形及稳定性好,载药率及包封率较好,并具有良好的释药及降解等特性,这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进一步应用于骨组织工程修复骨缺损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2、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体外细胞毒性试验采用了医用有机硅材料生物学评价的国家标准,方法简单,结果准确,对植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结果表明空白壳聚糖纳米微球及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反应分级均为0-1级,即为合格,故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可作为一种较安全的植入材料进行进一步的骨组织工程实验。3、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与SD大鼠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的体外共培养结果提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可明显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且诱导活性强于单纯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故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在体外的对效应细胞的成骨活性良好,可作为骨生长因子载体继续进行进一步体内成骨活性研究。4、SD大鼠的大腿肌袋植入实验证实了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组及单纯单纯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均可成功诱导出异位骨组织,但载药微球组较单纯植入同剂量的单纯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异位成骨活性更强,空白微球组及阴性对照组无明显成骨,可见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的在大鼠体内的缓释效果良好,故同剂量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载药微球组可表现出更强大的异位骨诱导活性。5、SD大鼠脊柱融合实验显示出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的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具有很好的融合效果,表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与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复合后可继续发挥其缓释效应,提高骨诱导活性,也为进一步大动物研究及临床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1-03-30)

胡庆柳[10](2010)在《仿松质骨生物活性人工骨修复兔尺骨大段缺损的动态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由南京脉迪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仿松质骨生物活性人工骨(磷酸氢钙/胶原复合人工骨)诱导大段骨缺损的动态过程。方法使用5只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实验动物,所有动物被戊巴比妥钠溶液局部麻醉后在一侧尺骨造成1cm全缺损,在缺损处植入上述人工骨。在术后立即及0、7、14、21、35、42、49、55、62、69、76天拍X线照片,最后处死动物进行解剖观察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X线照片显示术后7天可见缺损处骨组织大量增生,至术后49天可见缺损处合拢但尚未完全愈合,术后49至55天出现明显的过度增生及与桡骨粘连,此后经历增生与吸收的过程直至完全愈合,术后76天可见完全愈合。处死动物进行解剖可见与桡骨粘连处已被吸收,缺损处修复与未手术部位外观接近。组织切片可见缺损处形成骨板并完全骨化、骨单位明显、尚未形成明显的层状骨板,散布的骨窝中有骨细胞、中央管可见新生血管,未见人工骨残留,人工骨被彻底降解吸收。结论本实验表明南京脉迪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仿松质骨生物活性人工骨可替代自体骨移植修复大段骨缺损,植入后3个月内即诱导自体骨再生而使缺损部位完全复原,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骨修复材料。(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工程》期刊2010年07期)

活性人工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磷酸钙生物活性陶瓷主要包括磷酸叁钙(TCP)、羟基磷灰石(HA)、双相生物活性陶瓷(BCP),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性、骨传导性、生物活性已经得到得到广泛的证实。大量研究发现,磷酸钙多孔支架材料植入动物的肌肉或者骨缺损中模型随着时间的增长,根据X光、CT、病理组织切片等检测可以逐渐见到新骨的形成以及材料周围逐渐被新生的毛细血管包绕。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骨移植替代材料,磷酸钙生物活性人工骨的部分产品已经逐渐的开始应用于临床,并且在植骨融合、大块骨缺损修补、人工义眼等领域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该材料的力学强度目前来说比较差,难以单独应用于负重部位的骨缺损。本课题组最近通过水热法制备出晶须化表面改性的材料,在未掺杂任何其他物质的情况下让材料力学强度得到了提高,该材料的生物学活性及成骨能力有待于进一步观察。本课题组前期通过糖球占位法制作一批多孔磷酸钙生物活性人工骨,孔隙率约78%-80%,大孔直径在500μm左右,材料制作完成后,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备出晶须化的多孔支架。选取健康成年比格犬20只,年龄1周岁左右,雌雄不限,进行自身对照试验。所有动物在股骨髁外侧使用高速骨科电钻制造一深度约1cm,直径1cm骨缺损模型,左侧的骨缺损植入未晶须化处理的材料作为对照组,右侧植入晶须化处理的材料作为试验组。术后2、4、8、12周随机选取15只动物进行X光、骨密度检测,同时根据X光检测情况进行Lane-Sandhu评分。分别于6、12、18周时各处死动物5只,进行病理组织切片,同时进行标本的愈合情况大体观察,剩余动物进行长期饲养观察。所有动物术后一般情况良好,两周左右逐渐恢复正常走路步态,未见一例骨髓感染或者病理性骨折。X射线:随着时间的增加,两组骨缺损与正常骨质周围的界面逐渐模糊、消失,12周时两组骨缺损界面已完全融合,对照组材料部分溶解,实验组材料随着时间增长未见明显溶解,两组不同时间点的X射线评分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双能X射线:随着时间的增加,两组骨密度逐渐增加,但两组不同时间点的骨密度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病理组织切片:两种材料随着时间增长,洞壁及骨缺损外表面逐渐的被骨组织爬行替代,最后在骨缺损的外表面形成骨桥,在18周时均可见到哈佛氏系统形成;对照组的材料,植入体内后不断溶解最后消失;试验组的材料随着时间的增长,虽然有部分溶解,但是依然有少量未见明显吸收。各项试验检测数据表明,晶须化处理之后的材料,并没有对材料的生物活性构成影响,也没有诱发感染或者细胞毒性。晶须化处理的材料,成骨能力也未因为内部微结构的改变受到影响,具有良好的修复大块骨缺损的能力。随着磷酸钙生物活性陶瓷在临床应用的逐渐广泛,晶须化的材料微结构改性方案为能承受一定应力的骨移植替代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选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活性人工骨论文参考文献

[1].李庆庆.磁性纳米多孔活性复合人工骨修复大鼠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C].2016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6

[2].周朝玺.晶须化的磷酸钙多孔生物活性人工骨修复犬股骨髁缺损的实验研究[D].河北北方学院.2016

[3].张睿.超顺磁性纳米多孔活性复合人工骨修复兔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广州医科大学.2014

[4].朱美忠,李晓斌,陈滔.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在肢体骨缺损应用87例[J].创伤外科杂志.2014

[5].周智优,何水连,孙莉,王丁丁,汪炬.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肝素-人工骨复合材料的骨诱导活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

[6].王茂源,谢瑞莲,高辉,刘午阳,何春耒.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在颈椎双开门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1

[7].段宏,严永刚,闵理,杨红胜,张斌.新型活性纳米复合多孔人工骨修复肢体良性骨缺损临床疗效分析[C].第20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2011

[8].林春阳.组织工程人工骨成骨活性因子(BMP9,OPG)相关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

[9].王玮.RhBMP-2壳聚糖纳米微球及复合人工骨的制备和成骨活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

[10].胡庆柳.仿松质骨生物活性人工骨修复兔尺骨大段缺损的动态实验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0

论文知识图

PLGA/TCP人工载体及仿生活性人工骨基于RP技术的仿生活性人工骨1 活性人工骨脊柱侧凸快速建模与矫正方案人工活性骨支架仿真CAD模型总体设计路...B1组术后12w植入部位主要是尚未降解的...

标签:;  ;  ;  ;  ;  ;  ;  

活性人工骨论文_李庆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