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标准站建筑设计探析卞文婧

地铁标准站建筑设计探析卞文婧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43

摘要:地铁标准站设计分为主体建筑设计及附属建筑设计,主体建筑分为公共区及设备管理用房区,附属建筑设计包括出入口、安全出口、风亭及冷却塔设计。文章介绍地铁标准站建筑设计的思路,并通过南京以往地铁线路的标准设计为案例进行比较,展示了整个方案优化过程,为以后的线网标准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地铁;标准站;建筑设计

1导言

在轨道交通迅猛发展的今天,为了有利于建设较高服务水平的绿色公共交通环境,进而保证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地铁标准化设计日趋重要。文章以南京地铁3、5、10号线为例进行分析,提出方案优化。

2车站划分

2.1地铁车站按站台层所处空间位置可分为高架站、地下站及地面站;

2.2按车站站台型式划分,主要有以下三类(如图1-1):

图1-1车站站台形式

岛式站台:站台位于上、下行行车线路之间的为岛式站台;岛式站台能承载的客流量较大,能有效的缓冲潮汐客流,是较常采用的车站站台形式。周边环境有限制时岛式站台又有分离岛式及叠岛式。

侧式站台:车站站台位于上、下行行车线路的两侧的为侧式站台;侧式车站站台之间联系不便、对潮汐客流的缓冲不及岛式站台,但有造价低,改建容易等优点,所以侧式站台车站多用于客流量不大的车站或者高架车站。

岛、侧混合式站台:岛、侧混合式站台是将岛式站台及侧式站台同设在一个车站内,可布置成一岛一侧式、一岛两侧式等。

2.3车站建筑分为主体建筑及附属建筑。

车站主体建筑按功能划分为:站厅层、站台层及设备层。站厅层:由公共区及设备管理用房区组成,公共区设置安检机、售检票机、楼扶梯及客服中心等供乘客进出站使用;设备管理用房区供工作人员使用,主要是地铁车站运营所需的设备房间及人员房间。

站台层:由公共区、设备管理用房区及轨行区组成,公共区为供乘客候车使用的,设备管理用房区为工作人员使用,轨行区为行车区域。

设备层:整层为工作人员使用,为地铁车站运营所需的设备房间及人员房间。附属建筑为车站出入口、安全出口、风亭及冷却塔。

3标准化的设计优化前提条件

3.1设计优化前提条件

前提条件:①车辆系统选型:6A;②车站形式:地下两层岛式车站,有效站台宽11m,长140m;③系统形式:通风空调系统的冷冻系统采用分站供冷,通风空调设置大系统、小系统和区间隧道通风、车站隧道通风共4个系统,空调大系统、隧道排风系统采用双端设置,隧道通风系统按双活塞系统设置;④供电系统:牵引降压变电所形式,不考虑能量回馈装置;降压变电所形式;⑤人防标准:设防标准抗力等级按6级人防设防,防化等级丁级,按次要车站设防,车站一端设置区间人防隔断门;⑥过街功能:非付费区考虑满足过街功能;⑦区间接口:车站两端按连接盾构区间考虑,两端均考虑盾构始发条件。

3.2车站设计标准化思路

车站设计标准化应符合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定位及南京地铁线路的功能定位。车站站台宽度应综合考虑客流、规划等多方面因素,且全线基本统一。公共区布置应形成统一的一套模式,合理计算竖向交通工具及售检票设备的数量,自动售票机、进出闸机、预留安检机、客服中心的布置均应顺应进、出站流线,并应考虑过街功能。

4车站设计影响因素

4.1周边环境

管线情况:车站所处站位附近是否有影响车站埋深的重力管线,或者较难改移的电力隧道的。周边建筑:明确周边是否有居民区、加油站、军产、政府、学校等,车站与建筑物的距离应满足环评要求,明确周边建筑附近是否有条件设置出入口。构筑物:桥梁、电线杆、高压塔等地面构筑物影响车站出入口、风亭及冷却塔等地面建构筑物的设置。用地情况:明确周边用地性质、明确现状及规划的道路红线、蓝线及绿线等,明确车站主体及附属所处地块是否为可建设用地。

4.2地铁站建筑设计所涉及到的专业

车辆、限界、线路、轨道、结构、通风空调、供电、给排水、动照、人防、经济、通信、信号、站台门与楼扶梯、AFC、交通接驳等。车辆及限界:不同的车型及编组形式有效站台长度不同,车站规模也会不同。不同车型的限界的差别对车站的宽度及高度有影响。线路:车站配线的设置情况影响车站的长度,根据配线设置情况的不同车站一般分为:无配线的标准站、带渡线的车站、带停车线的车站。通风空调:不同通风制式车站内部的规模及设备布置不同;同一种通风制式下,风道有设置在主体内部顶出及主体外部侧出两种,风道的两种方式也影响车站的规模。

5地铁标准站建筑设计

5.1站台宽度

站台宽度早期线路以10m居多,新线以11m居多,中心城区站点的站台宽度适当放大,采用双柱站台宽度采用12m、12.5m、13m不等。南京轨道交通标准车站站台宽度各线以11m居多,并无统一的标准。受城市化高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车站客流上升很快,现阶段不少车站的公共区已无富余空间,甚至较为拥堵,因此考虑中心城区的站点规模留出一定的余量。研究结论:南京地铁一般单柱车站站台宽度按不小于11m;地下三层岛式车站站台宽度按不小于13m,站台采用双柱;节点换乘车站站台宽度市按不小于14m,通道换乘车站站台宽度不小于13m,站台采用双柱。

5.2楼扶梯、电梯布置

布置原则:本线站台长度140m,明确站台需设置3个竖向交通点通往站厅,且电梯应位于付费区。综合周边城市新建线路的标准车站的竖向交通工具设计标准,建议按照4台扶梯、1部T型楼梯、1部电梯的标准进行楼扶梯设置。南京市轨道交通大部分采用A型车6节编组,车站有效站台长140m。受到站台长度控制,付费区长度有限,采用中间进站两端出站的方案,能够保证足够的蓄客缓冲空间。自动扶梯的上下行方向与进出站客流方向相配合,付费区内避免客流交叉,两端非付费区都有两跨,满足客流集散需求。这样的布局使车站公共区功能分区明确,客流流线顺畅,整个公共区的进出站客流尽量少了交叉,折跑楼梯:公共区中部设置“T”型梯一部,梯段宽1.8m。

无障碍电梯:为方便乘客使用,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在车站付费区中部设置无障碍电梯一部,并临近无障碍电梯设置宽通道闸机或疏散门。优点:布置紧凑。两端楼扶梯在站台层前方有3跨,分别照顾一节半车厢的乘客;中部3节车厢的乘客行走距离最短,站台客流流线清晰、便捷。南京的旅游资源资源丰富,T型楼梯布置可以更好地利用T型楼梯产生的站厅对景墙进行文化墙设计,展现南京窗口。

5.3防灾设计

防火设计:防火分区、防烟分区地下车站和站台设于站厅上面的地上车站,站厅及站台应该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站台设置在站厅下面的车站,站台和站厅应该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车站设备管理用房区应与公共区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设备管理用房区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1500m²。防烟分区:车站公共区内每个防烟分区面积不宜超过2000m²,且防烟分区不得跨越防火分区。车站管理和设备用房区的防烟分区面积亦不应超过750m²。人防设计:人防门设置在出入口、安全出口、风道、车站端头处,不同地区车站的人防等级不同,人防要求也有差异。防洪设计:车站地面出入口及电梯厅的地坪应高出室外地坪450mm,风亭进出风口下沿以及能够通到车站内部的其他开口处均应考虑防洪水位高度的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标准站的设计,重要的是保证车站功能的前提下,控制好车站规模;充分考虑车站公共区的服务标准及客流流线。文章通过分析既有标准站的方案,提出优化标准站的设计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程造价,因此文章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案可为对类似工程有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DB11/995-201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S]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3版)[S].GB50016-2014.

标签:;  ;  ;  

地铁标准站建筑设计探析卞文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