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电力公司调度控制中心甘肃兰州73002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电能的需求量不断增多,人们不得不进行电力新能源的探索。甘肃省为了加快电力建设,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发电,有效的缓解了用电压力,但也带来了无法就地消纳和平衡的问题。本文就对甘肃新能源消纳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甘肃;新能源;消纳
近几年,甘肃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发展势头很猛,截止到2015年,甘肃风电装机达到了1700万千瓦,而太阳能发电装机也达到了500万千瓦以上。这些新能源发展事业的发展,给电能消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目前甘肃新能源消纳中面临的问题
现阶段,甘肃新能源消纳面临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电源电网建设存在不同步现象,甘肃新能源发电事业缺少有效的统筹安排。国家提倡新能源开发,对于新能源事业在审批流程、审核等都相对较快,新能源建设周期大大减少。但是电网配套工程周期较长,导致两者不同步,给新能源消纳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第二,电网调峰能力弱,很难导致电力平衡。在新能源大力开发与应用到发电事业后,增加了电网调峰的难度。光伏发电具有良好的特性,为正调峰,而风力发电属于反调峰特性,在并网后,电力很难达到平衡。甘肃省中风力发电规模和规划规模具有较大的差距,因此也无法全部在甘肃电网内进行消纳。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由于风电可控性差,且存在较多的不可预测性,导致风力发电波动较大,给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造成极大的影响。
第三,风电送出以及消纳经济效益较差。甘肃省风电上网价为每千瓦时0.3343元,比电网平均购电电价要高出许多,但是甘肃省电网企业购电,选择风电电量比较多,会大大增加购电费用。另外,在风电出力受限因素影响下,对风电开发经济效益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2.推进甘肃新能源消纳的几点建议
根据现阶段甘肃省新能源消纳所面临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现提出有关甘肃省新能源消纳的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对新能源发电补偿方式的研究。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等都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的特点,为了保证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还需要通过水利发电、火力发电等传统发电形式实施调频调峰,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水电厂、火电厂的经济成本。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探索,出台与之相匹配的政策条例,加强对计算机在线监测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运用,由新能源发电企业对传统发电企业一定的经济补偿。保证甘肃省电网运行的质量,实现电力用户和发电企业形成共赢的局面。
第二,积极推广就地消纳模式。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就地消纳模式在很多电力企业已经走向成熟,具备了大规模推广的条件。政府部门应该对纳税、电量统计、消纳流程等进一步明确,并出台详细的政策、细则。从目前甘肃省新能源就地消纳模式发展情况来看,这种模式不仅没有损害发电厂和制备发电厂的效益,反而让其获得了收益。因此,应该积极推广就地消纳模式,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为新能源消纳挤出更多的空间。
第三,建立有效的新能源消纳技术。从两会上甘肃省代表团提交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议案中可以看出,根据区域发展情况,区域内能源总量、污染物排放总量,制定可再生能源分配指标体系,这对于新能源外送消纳具有积极的意义。甘肃省新能源发电企业,也应该建立有效的能源配额消纳制度,根据企业用电量生产成本以及企业具体的规模等情况,确定年度消纳比例,逐渐提升新能源消纳的整体水平。
第四,对可中断负荷的推广。所谓的可中断负荷,就是指电网处于紧急状况或者在高峰时段,用户根据用电合同中断负荷,在负荷平稳后可以恢复负荷。可中断负荷推广过程中,首先面临的问题是中断期间电力企业经济损失补偿问题。利用新能源发电波动性、随机性较大,采用可中断负荷模式,能够促进就地消纳,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从优惠税收、完善协议制度等方面,对推广可中断负荷模式提供便利条件。
第五,加大对甘肃电网的改造力度。目前,甘肃省新能源发电主要集中在光伏发电、风能发电两个方面,且电网主网架以110千伏、330千伏为主,点对点就地消纳模式推广中还存在两边环节薄弱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强甘肃电网改造事业,不断的提升甘肃电网系统运行质量,保证电网供电能力,为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做出贡献。
3.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近年来,甘肃省积极响应新能源开发战略,大力推广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壮大甘肃省发电事业。然而,由于新能源发电存在间歇性、波动性、随意性等特征,给新能源消纳造成极大的困难,政府相关部门还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新能源外送服务,合理配置新能源及其消纳,推广就地消纳模式,促进甘肃省电力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连振祥,张玉洁.就地消纳,甘肃新能源实现多赢[J].半月谈.2015,14(8):144-145.
[2]杜宇.浅析新能源就地消纳的实践和思考[J].中国电业.2015,26(2):85-86.
[3]何世恩,靳丹,周强等.节能减排视角下的风电送出与消纳[J].甘肃省点击工程学会学术年会.2014,16(7):122-123.
【作者简介】宋建光,男,出生于(1980-3),毕业于东北电力大学,本科学历,主要从事于调度运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