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上位性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上位,效应,显性,水稻,籽粒,玉米,片段。
上位性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李灿东,蒋洪蔚,齐照明,李莹莹,郭泰[1](2019)在《大豆叁粒荚数QTL定位及上位性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的叁粒荚数与单株荚数密切相关,是重要的产量影响因素之一。为定位大豆叁粒荚数QTL位点及分析位点间上位性互作关系,本研究利用一套高世代重组自交系群体对叁粒荚数进行连续4年表型数据调查,结合SLAF-seq高密度遗传图谱对大豆叁粒荚数进行QTL分析及位点互作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共获得了17个QTL位点分布于GM02、17、18及19连锁群,其中位于GM02连锁群上有3个主效QTL,加性效应值为-7.02~-3.12,表型贡献率为11.03%~12.75%;GM17、GM18连锁群各有2个主效QTL、GM19连锁群有1个主效QTL;共检测到14对上位性互作QTLs,贡献率较高的互作对有QNThSP01-3和QNThSP15-1、QNThSP03-1和QNThSP05-1、QNThSP12-2和QNThSP15-1以及QNThSP15-1和QNThSP19-3,其中QNThSP15-1在所有互作对中参与互作的频率为50%,可能是影响大豆叁粒荚数的重要QTL位点。因此对大豆叁粒荚数进行QTL定位及上位性互作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9年09期)
王会涛,柳华峰,郑耀刚,赵帅帅,刘浩浩[2](2018)在《玉米叶型相关性状QTL定位及上位性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玉米叶型性状的QTL以及它们的上位性效应,本研究以豫82为母本、豫87-1为父本发展而成的一套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通过一年3点的表型鉴定,利用遍布玉米全基因组的SNP标记,对玉米叶向值、叶夹角、叶长、叶高点长和叶宽5个性状进行QTL定位及上位性效应分析。定位结果表明,5个性状共定位到24个QTL,贡献率6.89%~13.43%,所有主效QTL均与环境没有显着的互作效应。其中,q LA1-1、q LA8-1、q Lf2-1、q Lf5-1、q LOV3-1、q LL2-1、q LL4-1、q LW1-1和q LW3-1的贡献率均在10%以上,说明这些位点对叶型的影响较为重要。上位性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有15对上位性互作位点表现出显着性,并且所有的互作位点对都发生在不同染色体之间;多数互作位点对,均发生在未显着性效应的位点之间;所有的上位性互作位点对间的互作效应与环境也无显着的互作效应,这表明叶型相关性状的加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均不受地点间环境条件的影响。本研究为进一步图位克隆相关关键基因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改良玉米株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8年15期)
任照彬,王会涛,豆丹丹,任真真,柳华峰[3](2018)在《玉米叶高点长等叶型性状QTL定位及上位性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由综3×豫87-1衍生的一套包含223个家系的RIL群体为材料,通过3个地点的表型鉴定,借助由1 243个SNP标记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对玉米叶高点长、叶长、叶宽和叶面积进行QTL定位及上位性效应分析。结果表明,4个叶型性状共检测到10个显着的QTL,这些QTL与环境的互作均未达到显着水平。在这些QTL中,调控叶高点长的q Lf5-1,q Lf8-1和调控叶长的q LL8-1,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7.20%,6.06%和6.39%,说明这3个主效QTL是调控叶型性状的重要位点。上位性效应分析共检测到6对位点间互作,互作效应为2.30%~7.39%,属于非显着QTL位点对互作,其中2对位点互作的上位性效应与环境互作效应显着,说明上位性互作效应在叶型性状的遗传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宋晓恒,豆丹丹,柳华峰,刘浩浩,赵帅帅[4](2018)在《玉米穗部性状QTL定位及上位性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从分子水平上解析玉米穗长、穗粗和籽粒深度的遗传基础,以豫82×豫87-1衍生的一套重组近交系(RIL)群体为材料,通过多点的表型鉴定,采用SNP标记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进行QTL定位及上位性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穗部3个性状中共检测到的18个相关QTL,并且与环境的互作均不显着。在这些QTL中,位于第1染色体调控穗长的q EL1-1和第2染色体调控粒深的q KD2-1、q KD2-2,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6.21%和10.11%、8.90%。上位性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3对位点间互作,互作效应为1.23%~6.49%,其中有1对位点互作达到显着水平。本研究为进一步图位克隆相关关键基因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8年09期)
吴儒刚,陈广凤,李冬梅,田纪春[5](2015)在《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相关性状QTL加性及其上位性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小麦品种花培3号和豫麦57杂交获得了168个株系的DH群体为材料,分别用蒸馏水(对照)以及50、100mmol/L Na Cl溶液处理,对小麦幼苗的苗高、苗干重进行了QTL定位及效应分析。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16个加性QTL和17对上位性互作QTL。其中,检测到8个控制苗高的QTL,分布在小麦2A、2D、3B、4D、6B和7B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3.38%~22.96%的遗传变异,位于4D和7B染色体上控制苗高的QSH4D和QSH7B两个QTL位点在两个环境中均被检测到,QSH4D在两个环境里的遗传贡献率分别为17.9%和22.96%,为一主效QTL位点;检测到8个控制苗干重的QTL,分布在小麦1A、1B、2B、2D、4D和5B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4.53%~9.10%的遗传变异。在1A染色体上控制小麦幼苗苗干重的QDSW1A,在盐胁迫和非盐胁迫下均稳定表达,贡献率分别为7.78%和7.87%,可用于小麦耐盐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加性效应和上位效性均对小麦幼苗苗高和苗干重的遗传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赵芳明,张桂权,曾瑞珍,杨正林,凌英华[6](2012)在《利用单片段代换系研究水稻产量相关性状QTL加性及上位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如单株有效穗数、千粒重、穗实粒数、穗总粒数和结实率等是水稻重要的农艺性状,了解产量及其相关性状QTL的加性及上位性效应对以分子标记聚合育种改良水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6个单片段代换系及15个双片段代换系分析了水稻产量相关性状QTL的加性及上位性效应。共检出影响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13个QTL,包括产量性状1个、单株有效穗数1个、千粒重4个、穗实粒数4个、穗总粒数2个和结实率1个,分布于第2、第3、第4、第7和第10染色体上。此外,检出12对双基因互作。结果显示,2个正向(或负向)产量性状QTL聚合,往往会产生负向(或正向)的上位性效应,能否产生更大(或更小)的目标性状,取决于双片段遗传效应(加性效应与上位效应代数和)绝对值与单片段最大加性效应绝对值的差。本研究结果对实施高产分子标记聚合育种方法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2年11期)
赵芳明,张桂权,曾瑞珍,杨正林,凌英华[7](2011)在《基于单片段代换系的水稻粒型QTL加性及上位性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手段有目的地进行基因聚合育种,对于加快育种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基因的加性和上位性效应是决定基因聚合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以16个单片段代换系(SSSL)及15个双片段代换系分析了水稻粒型性状QTL的加性及上位性效应。共检测到9个水稻粒型性状QTL,包括4个粒长QTL、1个粒宽QTL和4个籽粒长宽比QTL,分别位于第2、第3、第4、第7和第10染色体上。此外,还检测出7对双基因互作,其中3对为有显着效应的两座位间互作,1对为两座位均没有显着效应的座位间互作,3对为1个有显着效应的座位与1个没有显着效应的座位间互作。本文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同一粒长QTL与不同单片段代换系聚合时会产生不同的互作效应,只有当上位性效应与目标基因的加性效应同向时,才可以达到明显改良粒长的效果。而且,2个长粒或2个短粒QTL聚合很难再产生更长或更短的籽粒。以上结果对于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手段改良水稻粒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郑建华,孙永建,唐清[8](2010)在《上位性效应等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探讨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杂种优势遗传学机理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其中,上位性等遗传效应在水稻等粮食作物的杂种优势形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杂种优势的重要遗传基础。笔者依据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的研究状况回顾入笔,阐述了这些观点的局限性;然后从上位性效应及杂种优势综合效应方面的研究进展展开论述,并简述了关于杂种优势理论的几种新见解,最后以杂种优势理论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了笔者对该领域前景的展望。笔者期望通过本研究为今后开展杂种优势基础理论尤其是上位性及综合效应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0年23期)
任德勇,何光华,凌英华,桑贤春,杨正林[9](2010)在《基于单片段代换系的水稻穗长QTL加性及其上位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穗长是影响水稻(Oryza sativa)产量的重要因子之一,研究水稻穗长QTL间的上位性效应对于发掘水稻产量潜力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16个单片段代换系(singl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SSSLs)和15个双片段聚合系(double segment pyramiding lines,DSPLs)为材料研究了水稻穗长QTL的加性及上位性效应。以P<0.01为阈值,共检测到6个穗长QTL和9对基因互作座位。其中2个(Pl-2和Pl-10)是尚未报道的穗长QTL。穗长QTL互作后,一些互作对的上位性效应与单个QTL的作用方式及效应大小各不相同,预示着基因聚合后会产生不同的互作效应。该研究结果对于通过分子聚合育种手段改良穗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植物学报》期刊2010年06期)
韩英鹏,縢伟丽,孙德生,杜玉萍,邱丽娟[10](2009)在《上位性效应和QTL与环境互作效应对大豆籽粒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籽粒发育既受遗传又受环境的影响。本研究以美国大豆品种Charleston为母本,东农594为父本及二者杂交所得F2所衍生143个F2:9,F2:10和F2:11重组自交系为研究材料,来研究不同(本文来源于《200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9-11-29)
上位性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玉米叶型性状的QTL以及它们的上位性效应,本研究以豫82为母本、豫87-1为父本发展而成的一套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通过一年3点的表型鉴定,利用遍布玉米全基因组的SNP标记,对玉米叶向值、叶夹角、叶长、叶高点长和叶宽5个性状进行QTL定位及上位性效应分析。定位结果表明,5个性状共定位到24个QTL,贡献率6.89%~13.43%,所有主效QTL均与环境没有显着的互作效应。其中,q LA1-1、q LA8-1、q Lf2-1、q Lf5-1、q LOV3-1、q LL2-1、q LL4-1、q LW1-1和q LW3-1的贡献率均在10%以上,说明这些位点对叶型的影响较为重要。上位性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有15对上位性互作位点表现出显着性,并且所有的互作位点对都发生在不同染色体之间;多数互作位点对,均发生在未显着性效应的位点之间;所有的上位性互作位点对间的互作效应与环境也无显着的互作效应,这表明叶型相关性状的加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均不受地点间环境条件的影响。本研究为进一步图位克隆相关关键基因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改良玉米株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上位性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李灿东,蒋洪蔚,齐照明,李莹莹,郭泰.大豆叁粒荚数QTL定位及上位性效应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9
[2].王会涛,柳华峰,郑耀刚,赵帅帅,刘浩浩.玉米叶型相关性状QTL定位及上位性效应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8
[3].任照彬,王会涛,豆丹丹,任真真,柳华峰.玉米叶高点长等叶型性状QTL定位及上位性效应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8
[4].宋晓恒,豆丹丹,柳华峰,刘浩浩,赵帅帅.玉米穗部性状QTL定位及上位性效应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8
[5].吴儒刚,陈广凤,李冬梅,田纪春.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相关性状QTL加性及其上位性效应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6].赵芳明,张桂权,曾瑞珍,杨正林,凌英华.利用单片段代换系研究水稻产量相关性状QTL加性及上位性效应[J].作物学报.2012
[7].赵芳明,张桂权,曾瑞珍,杨正林,凌英华.基于单片段代换系的水稻粒型QTL加性及上位性效应分析[J].作物学报.2011
[8].郑建华,孙永建,唐清.上位性效应等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探讨与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2010
[9].任德勇,何光华,凌英华,桑贤春,杨正林.基于单片段代换系的水稻穗长QTL加性及其上位性效应[J].植物学报.2010
[10].韩英鹏,縢伟丽,孙德生,杜玉萍,邱丽娟.上位性效应和QTL与环境互作效应对大豆籽粒发育的影响[C].200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