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7440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剂量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口服坦索罗辛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的口服剂量为每天0.2毫克,实验组患者的剂量为每天0.4毫克。对比两组患者的结石排出率和结石排出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结石排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结石排出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输尿管结石临床治疗过程中,为患者口服0.4毫克的坦索罗辛,患者结石排出效果更加明显,因此,应在临床中不断推广和使用该方法。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坦索罗辛;排石时间;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32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11-029-01
在泌尿外科临床中,泌尿系结石属于常见疾病,该疾病在欧洲和北美人群患病率为5%至10%。在所有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输尿管结石发病率约为20%,并且70%的输尿管结石均发生在输尿管下段[1]。在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保护肾功能、解除梗阻以及去除结石是重要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包括开放手术、腹腔镜下取石术、输尿管镜下碎石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碎石术以及药物保守治疗等。虽然手术治疗具有可靠的临床效果,但是,手术治疗费用高,风险大。相关研究认为[2],坦索罗辛能够有效治疗输尿管结石,为证实这一结论,本研究选取80例患者,对比分析不同剂量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80例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均经IVU、KUB、B超确诊为输尿管结石,结石直径均≤10mm。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为19岁至58岁;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为20岁至60岁。排除合并其他部位泌尿系结石患者,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既往前列腺、膀胱、输尿管手术史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在所有患者入院以后,均行影像学检查、血生化等相关检查,明确患者结石大小和部位等具体情况。为实验组患者口服坦索罗辛(安斯泰来制药,国药准字H20000681)进行治疗,患者于每日早餐以后口服,剂量为0.4毫克。对照组患者与实验组患者服药方法相同,但服药剂量为0.2毫克。所有患者服药以后均多活动和饮水,促进结石有效排出。患者排出结石以后停止服用药物,6周为研究疗程,于第2周、第4周、第6周对患者实施检查和随访。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以后结石排出情况,包括结石排出率和排出时间。随访过程中,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复查腹平片或者超声。若检查患者输尿管、肾、膀胱内没有结石,则结石已经排出。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来分析和处理研究数据,计数资料运用卡方检验,通过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通过平均数±标准差来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结石排出率比较
如表1所示,实验组患者结石排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第2周两组患者结石排出率比较,P>0.05,不具备统计学差异。第4周和第6周两组结石排出率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表1两组患者结石排出率比较[例(%)]
组别例数第2周第4周第6周
实验组406(15.0)18(45.0)26(65.0)
对照组402(5.0)6(15.0)14(35.0)
X22.2228.5717.200
P>0.05<0.05<0.05
2.2两组患者结石排出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结石排出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两组患者结石排出时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如表2所示:
表2两组患者结石排出时间比较(d,±s)
组别例数<5mm5-<8mm8-10mm
实验组406.32±2.3113.6±3.519.8±4.8
对照组408.73±4.6519.2±4.626.7±5.5
T2.9366.1275.978
P<0.05<0.05<0.05
3.讨论
输尿管结石是常见的疾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往往会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治疗的方法。目前临床上最为普遍的两种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和药物保守治疗。相关研究表明[3],为反复发作肾绞痛进行保守治疗,直径6mm以下的输尿管结石中,35%至45%可以伴随尿液自主排出。也有研究认为[4],对于直径<8mm的输尿管结石,应先实施保守治疗,在保守治疗无效或者失败的时候,再进一步采取治疗措施。坦索罗辛是一种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能够阻断两种受体亚型,包括α1A和α1D[5]。正因如此,坦索罗辛能够有效缓解输尿管平滑肌痉挛,进而促进排出输尿管结石。因为坦索罗辛并不具备阻断α1B的作用,因此,患者服用坦索罗辛的过程中,很少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也正因如此,坦索罗辛的副作用很少。有资料表明[6],并且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结石更加安全和有效。
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应用不同剂量的坦索罗辛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结石排出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第2周结石排出结果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此外,实验组患者的结石排出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为输尿管结石患者口服0.4毫克的坦索罗辛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口服0.2毫克坦索罗辛,服用0.4毫克坦索罗辛的结石排出率更高,结石排出时间更短。
参考文献:
[1]干雪峰,俞斌.坦索罗辛辅助上段输尿管结石排石疗效及预防肾绞痛效果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2):250-252.
[2]徐冬娥,张定国,林考兴等.坦索罗辛联合排石颗粒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前瞻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药业,2013,22(17):95-96.
[3]朱科,李昕,李炜等.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3,18(6):572-575.
[4]凌峰,石泽武,张睿等.坦索罗辛对输尿管下端结石ESWL术后排石的疗效观察[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1):61-63.
[5]吕共生.坦索罗辛联合冲击波体外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78例疗效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4,(5):566-567.
[6]杨明林,杨金土,罗华东等.坦索罗辛在输尿管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术后辅助排石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11):2076-2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