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卫星不稳论文-崔海宏,韩英,王继恒,曹建彪,李恕军

微卫星不稳论文-崔海宏,韩英,王继恒,曹建彪,李恕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卫星不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肠癌,线粒体,微卫星不稳定

微卫星不稳论文文献综述

崔海宏,韩英,王继恒,曹建彪,李恕军[1](2009)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微卫星不稳在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及两者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细胞核和线粒体DNA微卫星不稳在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及两者的关系.方法:直接测序法检测大肠癌线粒体控制区DNA微卫星不稳定位点(mitochondrial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tMSI);微卫星扫描方法检测细胞核BAT25、BAT26微卫星位点不稳定性(nucle-ar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nMSI).分析大肠癌mtMSI发生率在性别、年龄、部位、分级各组间以及与nMSI的相关性.结果:40份大肠癌组织检出mtMSI11例(27.5%),其中仅1个微卫星位点mtMSI阳性者11份(17.5%),有2个微卫星位点mtMSI阳性者2例(5%).有9份于BAT25或BAT26位点检出nMSI,阳性率为22.5%.大肠癌mtMSI发生率在性别、年龄、部位、分级各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与nMSI有显着相关性(P<0.05).结论:mtMSI在部分大肠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大肠癌mtMSI与nMSI有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世界华人消化杂志》期刊2009年04期)

万顺梅[2](2008)在《胃癌hPOT1、hTERTSNP及蛋白表达与H.pylori感染和微卫星不稳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胃癌发病率也是全球最高的国家之一。胃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参与的过程,其发生涉及到多种基因的异常改变,归因于环境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Hp)是胃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被WHO列为第一类致癌原。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是指基因组中单个碱基的变异而导致的核苷酸序列多态性,是继微卫星之后的第3代遗传性标志。对SNPs数据库进行大范围评估结果显示,SNPs能够为研究多基因复杂疾病及个体间、不同群体或个体对肿瘤患病风险以及对药物反应的不同提供新的方法。已有对端粒相关基因(TERT、TERC、TERF1、TERF2、TINF2、TERF2IP、POT1和TNKS)共同的SNPs研究认为,这些变异对研究遗传相关疾病如癌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染色体和端粒酶的异常都有重要意义。人端粒保护蛋白1(human protection of telomeres 1, hPOT1)基因是一种端粒单链DNA的结合蛋白,是端粒家族的成员之一,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被称为真核细胞看家基因。其主要作用是维护端粒的功能,调控端粒的长度,保护染色体的稳定。基因组不稳定伴随着端粒功能的异常,端粒功能异常可能促进胃癌的发生。hTERT( 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是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是端粒酶的调节亚单位,依赖于端粒酶的活性而发挥调节端粒的作用,它能诱发细胞无限增殖及参与肿瘤发生,在肿瘤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端粒酶具有很高的肿瘤特异性,在85%-90%的肿瘤细胞中可以检测到端粒酶活性,而与肿瘤相邻的正常组织或良性病变几乎没有端粒酶活性。目的本研究检测了甘肃西部汉族人群胃癌hPOT1IVS13-98G/T及hTERT Ex2-659A/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hPOT1、hTERT蛋白表达、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微卫星不稳,探讨hPOT1和hTER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患者发病风险的关系,并探讨以上二种基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微卫星不稳的关系。方法168例胃癌患者来自于甘肃西部叁家医院外科手术切除胃的患者,所有病例均经组织病理学确诊,术前未行放疗和化疗。取癌组织及手术切缘的正常组织(距癌5cm以上),立即置于-70℃的冰箱冻存备用。156例正常对照为同期在叁家医院查体并行胃镜检查,在胃镜下均排除慢性胃炎、肠化、增生、溃疡和癌变。年龄性别与胃癌组匹配。两组均征得患者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胃癌临床分期按2003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TNM标准分期,组织病理按2000年WHO胃癌新的分类标准。全部检查对象均抽静脉血5ml,分离淋巴细胞,-70℃冰箱冻存备用。然后采用常规酚/氯仿/异戊醇抽取法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进行SNP基因型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PCR-SSCP)检测微卫星不稳。取部分组织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HE染色病理证实,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表达,PCR检测尿素酶基因结合Warthin-Starry银染确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结果研究显示,胃癌组hPOT1IVS13-98 T/G位点TT、GG、GT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36.90%、41.67%、21.43%, T、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7.74%、42.26%;对照组TT、GT、GG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24.36%、51.92%、23.72%,T、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9.68%、50.32%。两组T、G等位基因型频率比较无显着性差异(χ2=3.5853,P= 0.0583)。以T/T基因型作为参照基因型,G/T和G/G两种基因型OR值分别为0.439(95%CI: 0.251-0.767,P=0.004)、0.514(95%CI: 0.264-0.999,P=0.050)。胃癌组hTERTEx2-659A/G位点GG、AG、AA型的频率分别为41.88%、47.5%、10.63%,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5.62%、34.38%,对照组GG、AG、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28.29%、56.58%、15.13%,G、A等位基因的频率为56.58%、43.42%,两组G、A等位基因型频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χ2=5.3734,P=0.0204)。以G/G基因型相比,A/G和A/A两种基因型OR值分别为0.519(95%CI:0.310-0.870,P=0.013)、0.550(95%CI: 0.255- 1.188,P=0.128)。hPOT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在胃癌、异型增生、肠化生、正常胃粘膜分别为:91.33%、80.00%、55.00%、28.00%,在胃癌、异型增生、肠化生与正常胃粘膜组织相比差异有显着性( P<0.01)。hPOT1蛋白的表达在浸润较深、分化差的、Ⅲ/Ⅳ期胃癌中显着增高( P <0.05)。hTERT蛋白的阳性率在胃癌、异型增生、肠化生、正常胃粘膜分别为:76.67%、60.00%、25.00%、0.00%,胃癌中hTERT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胃癌分期相比差异无显着性(P>0.05),但在低分化胃癌表达的阳性率显着高于高中分化胃癌(P<0.05)。在胃癌、异型增生、肠化生、正常胃粘膜H.pylori的检出率分别为:54.00%、70.00%、55.00%、20.00%。在hPOT1IVS13-98 G/T叁种基因型中,H.pylori检出率,GG型为51.52%,GT型为45.16%,TT型为65.45%,叁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4.937,P=0.085),提示胃癌患者hPOT1IVS13-98G/T多态性与H.pylori感染无关;在hERTEx2-659A/G叁种基因型中,AA型为66.67%,AG型为52.86%,GG型为50.88%,叁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15,P=0.545),提示胃癌组hERTEx2-659A/G多态性与H.pylori感染无关。H.pylori阳性患者中hPOT1蛋白的表达率为96.30%, H.pylori阴性患者中hPOT1蛋白的表达率为85.51%,二者之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H.pylori阳性患者中hTERT蛋白的表达率为85.19%, H.pylori阴性患者中hTERT蛋白的表达率为71.01%,二者之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75例胃癌进行MSI检测,75例胃癌中两个位点MSI阳性29例,检出率为38.67%,其中BAT26位点MSI阳性率为12.00%;D5S346位点MSI阳性率为26.67%。MSI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及浸润深度无关(P>0.05),在无淋巴结转移及I、II期胃癌中检出率显着高于有淋巴结转移和III、IV期胃癌(P<0.05)。胃癌组hPOT1IVS13-98 G/T位点TT、GT、GG基因型在MSI组和MSS组中的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ERTEx2-659 A/G位点GG、AG、AA基因型在MSI组和MSS组中的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ylori感染在MSI组和MSS组中的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POT1IVS13-98 G/T及hTERTEx2-659A/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甘肃西部汉族人群的胃癌有关,为胃癌的保护因素。2. hPOT1表达水平随着胃癌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检测胃癌中hPOT1蛋白的表达可判断胃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3.hTERT表达水平随着胃癌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检测胃癌中hTERT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4. H.pylori感染与hPOT1IVS13-98 G/T和hTERTEx2-659A/G单核苷酸多态性无关;H.pylori感染与hPOT1、hTERT蛋白表达密切相关,在hPOT1、hTERT阳性表达的患者H.pylori的感染率较高。5. MSI与hPOT1IVS13-98 G/T和hTERTEx2-659A/G单核苷酸多态性无关,与H.pylori感染也无关。(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期刊2008-05-01)

刘丽红,胡义德,钱海洪,钱频,张国强[3](2007)在《肺鳞癌mtDNA D-环序列微卫星不稳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肺鳞癌患者癌组织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非编码D-环区序列的微卫星不稳(mitochondrial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tMSI)现象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改良一步法制备15例肺鳞癌患者癌组织mtDNA,PCR产物直接测序,对比分析D-环区序列mtMSI情况。结果15例肺鳞癌患者癌组织mtDNAD-环区中,全部出现了mtMSI(100%),在3个不同位点上共发现30个mtMSI。结论肺鳞癌患者mtMSI发生率高,D环区碱基序列的mt-MSI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10期)

徐烨,蔡叁军,孙孟红,莫善兢,施达仁[4](2006)在《检测微卫星不稳在中国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与目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 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国外报道90%的HNPCC肿瘤表现为微卫星不稳(m icrosatellite instab ility,MSI),可作为筛查HNPCC的金标准。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国HNPCC肿瘤MSI发生率以及可疑HNPCC患者大肠癌肿瘤中的MSI发生率,由此探讨大肠癌患者家族中的胃癌等HNPCC相关肿瘤对发现HNPCC患者的意义。方法:选择符合Am sterdam标准的HNPCC组大肠癌标本18例,和不符合Am sterdam标准、但高度怀疑为HNPCC的可疑HNPCC组大肠癌标本16例,检测BAT26、D2S123、BAX、IGFIIR、hMSH3和hMSH6 6个微卫星位点的微卫星不稳在两组中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微卫星不稳频率的差异。结果:上述各微卫星位点在HNPCC组和可疑HNPCC组标本中均显示较高的突变率。高度微卫星不稳肿瘤在两组标本中的检出率分别为94.4%和93.7%,差异无显着性。BAT26对高度微卫星不稳肿瘤敏感度高。结论:MSI在中国HNPCC患者中的发生频率与国外类同。仅用BAT26可发现大部分高度微卫星不稳肿瘤。将胃癌等HNPCC相关肿瘤纳入临床诊断标准,可能有助于避免在中国大肠癌人群中漏诊HNPCC患者。(本文来源于《中国癌症杂志》期刊2006年02期)

房殿春,汪荣泉,杨仕明,彭贵勇,肖天利[5](2005)在《大肠癌错配修复基因hMLH1突变与微卫星不稳二维DNA电泳及DNA测序技术的意义(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微卫星不稳是一种重要的基因改变方式,在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其发生是由于错配修复基因发生缺陷所致。错配修复基因hM LH1突变在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中的作用已有报道,但在散发性大肠癌的作用尚缺乏深入的研究。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 LH1突变在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及与微卫星不稳的关系。设计单一样本实验。单位解放军第叁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消化科。材料76例大肠癌及相应正常组织均为2001-01/2003-12西南医院外科手术切除标本,所有患者均无肿瘤家族史,并未接受过放疗和化疗,对实验知情同意。方法采用二维DNA电泳和DNA测序技术检测hM LH1突变;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为基础的方法检测微卫星不稳。主要观察指标①大肠癌hM LH1突变及微卫星不稳检出率。②微卫星不稳与hM LH1突变的关系。结果①76例大肠癌中检出hM LH1基因突变8例,突变率为10.5%,检出微卫星不稳20例,检出率为26.3%。右侧大肠癌hM LH1突变和微卫星不稳的检出率显着高于左侧大肠癌(6/26比2/50,χ2=4.739,P=0.029;11/26比9/50,χ2=5.212,P=0.022),hM LH1突变和微卫星不稳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无显着相关。②将微卫星不稳分为高频率微卫星不稳(≥2个位点)10例、低频率微卫星不稳(仅为1个位点)10例和微卫星不稳阴性56例3组,8例hM LH1基因突变均发生于高频率微卫星不稳组,而低频率微卫星不稳和微卫星不稳阴性组未见有突变者。结论hM LH1基因突变与微卫星不稳多发生于右侧大肠癌,hM LH1突变与高频率微卫星不稳大肠癌的发生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康复》期刊2005年47期)

司佩任,房殿春,张浩,杨柳芹,罗元辉[6](2005)在《胃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微卫星不稳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胃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微卫星不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22例胃癌和101名正常对照的MTHFR 基因C677T和A1298C多态性;采用PCR为基础的方法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结果MTHFR C677T多态性可分为677CC、677CT和677TT叁种类型。胃癌组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7.5%、39.3%和13.1%;对照组分别为48.5%、42.6%和8.9%,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以677CC基因型做为参考,胃贲门癌677CT基因型OR值为0.38,95%CI:0.15-0.98;TT 基因型OR值为0.26,95%CI:0.03-2.18;677CT+TT基因型OR值为0.36,95%CI:0.07-0.98。胃体癌677TT基因型OR值为3.03,95%CI:1.07-8.65。MTHFR A1298C多态性可分为1298AA、1298AC和1298CC 3种类型。胃癌组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9.8%、36.1%和4.1%;对照组分别为57.4%,37.6%和5.0%,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1298AA基因型的OR值为1.00,胃窦癌AC基因型的OR值为0.87,95%CI:0.42-1.82,CC基因型的OR值为0.41,95%CI: 0.05-3.72。MTHFR 677TT基因型胃癌与微卫星不稳显着相关(P<0.05),而MTHFR A1298C多态性与微卫星不稳无关(P>0.05)。结论重庆地区人群中MTHFR C677T多态性是胃贲门癌的保护因素,是胃体癌的危险因素;MTHFR A1298C多态性可能是胃窦癌的保护因素;677TT基因型胃癌的发生可能涉及到MSI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期刊2005年10期)

颜坤,王明荣,房殿春,罗元辉[7](2004)在《食管癌线粒体DNA微卫星不稳与核DNA微卫星不稳相关性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食管癌线粒体DNA微卫星不稳与核DNA微卫星不稳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检测食管癌及正常组织细胞mtMSI与nMSI。结果:45例食管癌检出mtMSI9例(20.0%),检出nMSI10例(22.2%)。mtMSI主要发生于D-loop区。mtMSI与nMSI两者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存在mtMSI,mtMSI的发生可能通过nMSI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临床》期刊2004年14期)

颜坤,王明荣,房殿春,杨康[8](2003)在《食管癌BAT-26位点微卫星不稳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食管粘膜BAT 2 6位点微卫星不稳定性 (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 ,MSI)及其单态性的情况。方法 组织DNA提取后PCR扩增 ,扩增产物行 9%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最后银染等方法 ,分析 45例食管癌及正常切缘组织BAT 2 6位点微卫星不稳的情况。结果 所有正常组织在BAT 2 6位点DNA电泳条带长度无明显改变 ,45例食管癌中有3例MSI改变。结论 食管粘膜BAT 2 6具有较好的单态性 ,食管癌细胞BAT 2 6位点对识别高频率MSI不十分敏感(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23期)

房殿春,杨仕明,杨建民,刘海峰,彭贵勇[9](2003)在《大肠癌组织微卫星不稳与hMLH1和hMSH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微卫星DNA不稳与hMLH1和hMSH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PCR为基础的方法检测微卫星DNA不稳;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hMLH1和hMSH2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结果:正常大肠黏膜未见hMLH1和hMSH2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76例大肠癌中检出hMLH1高甲基化8例,占10.5%,而且均为去甲基化和高甲基化并存,未见有hMSH2高甲基化者.检出MSI20例,检出率为26.3%.将MSI分为高频率MSI(MSI-H,≥2个位点)10例、低频率MSI(MSI-L),仅为1个位点10例和MSI阴性(MSS)56例叁组,结果右侧大肠癌hMLH1高甲基化检出率(23.1%)显着高于左侧大肠癌(4.0%,P<0.05).MSI-H组hMLH1高甲基化的检出率(8/10)显着高于MSI-L(2/10)和MSS组(6/56,P<0.01-0.001).结论:hMLH1高甲基化与右侧大肠癌的发生有关,可能参与了MSI病理途径,而hMSH2甲基化状态可能与MSI途径无关.(本文来源于《世界华人消化杂志》期刊2003年03期)

房殿春,罗元辉,刘为纹[10](2001)在《胃癌错配修复基因hMLH1突变与微卫星DNA不稳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胃癌错配修复基因hMLH1突变与微卫星不稳 (MSI)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为基础的方法检测MSI ;采用二维DNA电泳和DNA测序技术检测hMLH1突变。结果  6 8例胃癌中检出hMLH1基因突变 3例 ,突变率为 4.4%。hMLH1突变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和临床病理分期无显着相关。至少有 1个位点发现MSI者 17例 ( 2 5 .0 % )。将MSI分为高频率MSI(MSI H ,≥ 2个位点 ) 8例、低频率MSI(MSI L ,仅为 1个位点 ) 9例和MSI阴性 (MSS) 5 1例 3组 ,4例hMLH1基因突变均发生于MSI H组 ,而MSI L和MSS组未见有突变者。结论 hMLH1基因突变仅是部分MSI发生的原因 ,MSI的发生可能还涉及到hMLH1以外错配修复基因改变。(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9期)

微卫星不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前言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胃癌发病率也是全球最高的国家之一。胃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参与的过程,其发生涉及到多种基因的异常改变,归因于环境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Hp)是胃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被WHO列为第一类致癌原。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是指基因组中单个碱基的变异而导致的核苷酸序列多态性,是继微卫星之后的第3代遗传性标志。对SNPs数据库进行大范围评估结果显示,SNPs能够为研究多基因复杂疾病及个体间、不同群体或个体对肿瘤患病风险以及对药物反应的不同提供新的方法。已有对端粒相关基因(TERT、TERC、TERF1、TERF2、TINF2、TERF2IP、POT1和TNKS)共同的SNPs研究认为,这些变异对研究遗传相关疾病如癌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染色体和端粒酶的异常都有重要意义。人端粒保护蛋白1(human protection of telomeres 1, hPOT1)基因是一种端粒单链DNA的结合蛋白,是端粒家族的成员之一,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被称为真核细胞看家基因。其主要作用是维护端粒的功能,调控端粒的长度,保护染色体的稳定。基因组不稳定伴随着端粒功能的异常,端粒功能异常可能促进胃癌的发生。hTERT( 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是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是端粒酶的调节亚单位,依赖于端粒酶的活性而发挥调节端粒的作用,它能诱发细胞无限增殖及参与肿瘤发生,在肿瘤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端粒酶具有很高的肿瘤特异性,在85%-90%的肿瘤细胞中可以检测到端粒酶活性,而与肿瘤相邻的正常组织或良性病变几乎没有端粒酶活性。目的本研究检测了甘肃西部汉族人群胃癌hPOT1IVS13-98G/T及hTERT Ex2-659A/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hPOT1、hTERT蛋白表达、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微卫星不稳,探讨hPOT1和hTERT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患者发病风险的关系,并探讨以上二种基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微卫星不稳的关系。方法168例胃癌患者来自于甘肃西部叁家医院外科手术切除胃的患者,所有病例均经组织病理学确诊,术前未行放疗和化疗。取癌组织及手术切缘的正常组织(距癌5cm以上),立即置于-70℃的冰箱冻存备用。156例正常对照为同期在叁家医院查体并行胃镜检查,在胃镜下均排除慢性胃炎、肠化、增生、溃疡和癌变。年龄性别与胃癌组匹配。两组均征得患者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胃癌临床分期按2003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TNM标准分期,组织病理按2000年WHO胃癌新的分类标准。全部检查对象均抽静脉血5ml,分离淋巴细胞,-70℃冰箱冻存备用。然后采用常规酚/氯仿/异戊醇抽取法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进行SNP基因型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PCR-SSCP)检测微卫星不稳。取部分组织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HE染色病理证实,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表达,PCR检测尿素酶基因结合Warthin-Starry银染确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结果研究显示,胃癌组hPOT1IVS13-98 T/G位点TT、GG、GT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36.90%、41.67%、21.43%, T、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7.74%、42.26%;对照组TT、GT、GG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24.36%、51.92%、23.72%,T、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9.68%、50.32%。两组T、G等位基因型频率比较无显着性差异(χ2=3.5853,P= 0.0583)。以T/T基因型作为参照基因型,G/T和G/G两种基因型OR值分别为0.439(95%CI: 0.251-0.767,P=0.004)、0.514(95%CI: 0.264-0.999,P=0.050)。胃癌组hTERTEx2-659A/G位点GG、AG、AA型的频率分别为41.88%、47.5%、10.63%,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5.62%、34.38%,对照组GG、AG、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28.29%、56.58%、15.13%,G、A等位基因的频率为56.58%、43.42%,两组G、A等位基因型频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χ2=5.3734,P=0.0204)。以G/G基因型相比,A/G和A/A两种基因型OR值分别为0.519(95%CI:0.310-0.870,P=0.013)、0.550(95%CI: 0.255- 1.188,P=0.128)。hPOT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在胃癌、异型增生、肠化生、正常胃粘膜分别为:91.33%、80.00%、55.00%、28.00%,在胃癌、异型增生、肠化生与正常胃粘膜组织相比差异有显着性( P<0.01)。hPOT1蛋白的表达在浸润较深、分化差的、Ⅲ/Ⅳ期胃癌中显着增高( P <0.05)。hTERT蛋白的阳性率在胃癌、异型增生、肠化生、正常胃粘膜分别为:76.67%、60.00%、25.00%、0.00%,胃癌中hTERT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胃癌分期相比差异无显着性(P>0.05),但在低分化胃癌表达的阳性率显着高于高中分化胃癌(P<0.05)。在胃癌、异型增生、肠化生、正常胃粘膜H.pylori的检出率分别为:54.00%、70.00%、55.00%、20.00%。在hPOT1IVS13-98 G/T叁种基因型中,H.pylori检出率,GG型为51.52%,GT型为45.16%,TT型为65.45%,叁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4.937,P=0.085),提示胃癌患者hPOT1IVS13-98G/T多态性与H.pylori感染无关;在hERTEx2-659A/G叁种基因型中,AA型为66.67%,AG型为52.86%,GG型为50.88%,叁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15,P=0.545),提示胃癌组hERTEx2-659A/G多态性与H.pylori感染无关。H.pylori阳性患者中hPOT1蛋白的表达率为96.30%, H.pylori阴性患者中hPOT1蛋白的表达率为85.51%,二者之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H.pylori阳性患者中hTERT蛋白的表达率为85.19%, H.pylori阴性患者中hTERT蛋白的表达率为71.01%,二者之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75例胃癌进行MSI检测,75例胃癌中两个位点MSI阳性29例,检出率为38.67%,其中BAT26位点MSI阳性率为12.00%;D5S346位点MSI阳性率为26.67%。MSI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及浸润深度无关(P>0.05),在无淋巴结转移及I、II期胃癌中检出率显着高于有淋巴结转移和III、IV期胃癌(P<0.05)。胃癌组hPOT1IVS13-98 G/T位点TT、GT、GG基因型在MSI组和MSS组中的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ERTEx2-659 A/G位点GG、AG、AA基因型在MSI组和MSS组中的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ylori感染在MSI组和MSS组中的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POT1IVS13-98 G/T及hTERTEx2-659A/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甘肃西部汉族人群的胃癌有关,为胃癌的保护因素。2. hPOT1表达水平随着胃癌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检测胃癌中hPOT1蛋白的表达可判断胃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3.hTERT表达水平随着胃癌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检测胃癌中hTERT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4. H.pylori感染与hPOT1IVS13-98 G/T和hTERTEx2-659A/G单核苷酸多态性无关;H.pylori感染与hPOT1、hTERT蛋白表达密切相关,在hPOT1、hTERT阳性表达的患者H.pylori的感染率较高。5. MSI与hPOT1IVS13-98 G/T和hTERTEx2-659A/G单核苷酸多态性无关,与H.pylori感染也无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卫星不稳论文参考文献

[1].崔海宏,韩英,王继恒,曹建彪,李恕军.细胞核和线粒体微卫星不稳在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及两者的关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

[2].万顺梅.胃癌hPOT1、hTERTSNP及蛋白表达与H.pylori感染和微卫星不稳的关系[D].第叁军医大学.2008

[3].刘丽红,胡义德,钱海洪,钱频,张国强.肺鳞癌mtDNAD-环序列微卫星不稳的研究[J].第叁军医大学学报.2007

[4].徐烨,蔡叁军,孙孟红,莫善兢,施达仁.检测微卫星不稳在中国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癌症杂志.2006

[5].房殿春,汪荣泉,杨仕明,彭贵勇,肖天利.大肠癌错配修复基因hMLH1突变与微卫星不稳二维DNA电泳及DNA测序技术的意义(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5

[6].司佩任,房殿春,张浩,杨柳芹,罗元辉.胃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微卫星不稳的关系[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

[7].颜坤,王明荣,房殿春,罗元辉.食管癌线粒体DNA微卫星不稳与核DNA微卫星不稳相关性探讨[J].中国肿瘤临床.2004

[8].颜坤,王明荣,房殿春,杨康.食管癌BAT-26位点微卫星不稳的分析[J].第叁军医大学学报.2003

[9].房殿春,杨仕明,杨建民,刘海峰,彭贵勇.大肠癌组织微卫星不稳与hMLH1和hMSH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3

[10].房殿春,罗元辉,刘为纹.胃癌错配修复基因hMLH1突变与微卫星DNA不稳的关系[J].第叁军医大学学报.2001

标签:;  ;  ;  

微卫星不稳论文-崔海宏,韩英,王继恒,曹建彪,李恕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