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传统建筑——民居建筑符号及其生态性研究

湘南传统建筑——民居建筑符号及其生态性研究

石静[1]2003年在《湘南传统建筑》文中研究说明传统民居的研究对于我们来讲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它的数量多、分布广、形式丰富,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深厚的民间文化内涵,极为生动。我国传统民居遍及大江南北,其形式多种多样、特色各异。 作为中国传统民居的一部分,湘南民居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有着自己的特色。其使用功能经济合理、造型灵活朴实、紧密结合自然环境,同时在美学、环境地理学、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经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测绘,运用丰富的图片资料及手绘资料,试图从湘南民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着手,对民居的平面形制、空间处理、细部装饰、生态技术以及民居的保护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方面,通过湘南民居优美的艺术造型和装饰构造的研究,充分理解传统民居技术与艺术之间的互相结合、互相统一;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高新技术及材料的运用使得人们渐渐忽略了自然环境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从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研究湘南民居给我们带来了启示,为我们在如何巧妙地利用和顺应自然方面指出了一个方向;最后,提出了对民居保护的几点建议,试图在民居的保护和开发上寻找一个平衡点。 本文通过对湘南民居的建筑形式的精华及其精神内涵的研究,提出“岭北民居”的新概念,并试图把传统引向创新,从而在思想上发掘出传统民居对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创造出根植于当地传统文化的建筑,以自己的方式走向世界。

何峰[2]2012年在《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机制与适应性研究》文中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学术界开始从传统民居转向对传统村落的研究,其研究内容涉及聚落空间和形态、聚落区划和谱系、聚落演变、聚落保护与发展、民居更新、古村整治和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等方方面面。然而,自2006年起,基于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引领我国农村建设进入深化改革阶段的同时,也把传统村落推向保护与发展的两难境地。如何在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城乡统筹的同时又能保持传统村落的优质基因,是必须面对和尽快解决的问题。湘南地处湖南南部,独特的地理人文条件使得湘南遗存有大量的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丰富的汉族宗族传统村落。这些村落空间形态在古代自然环境、经济技术、社会文化和政治政策等深层结构的综合作用下呈现出封闭内敛、密集有序、丰富多变等特点。不仅如此,这些延续至今的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还留存着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技术、社会文化和政治政策的烙印。然而,在面对当今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化时,则往往呈现出巨大的不适应性,并由此导致传统村落空间肌理和整体风貌遭受严重破坏。因此,本文讨论了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形成、发展、繁荣到衰落的历史演变过程和演变动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新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适应性对策。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据粗略统计,目前湘南尚遗存近百座传统风貌和空间格局仍具特色、传统建筑集中成片的汉族村落。这些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古代交通要道,但近现代交通重心发生偏移的地区,或地域环境相对独立的地区;其微观环境普遍具有背山面水、田连阡陌的特点。遗存下来的湘南汉族传统村落主要为宗族村落,其中以单姓聚居村落为主。2、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不仅指一定时期内具体表现出来的空间结构和形式特征,而且是该历史时期自然环境、经济技术、社会文化和政治政策等深层结构的映射。因此,采用发生学方法,运用历时的、动态的、发展的观点,分析了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从古代(北宋-晚清)、近代(晚清-1949)、现代(1949-1978)到当代(1979-至今)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和具体的形态特征,并从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技术、社会文化、政治政策等方面深入剖析了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形成、发展、繁荣到衰落的演变动力机制。不仅如此,随着2003年我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制度的建立,以及由此带来的古村落旅游业的兴起,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出现了恢复型、控制型和突变型等外来干预型的演变类型,因此导致其空间形态的演变轨迹和形态特征也相应出现了分化。3、传统村落是一个复杂系统,其复杂性既体现在其内部子系统数量众多、层次丰富、类型多样且关联复杂上,同时也体现在其外部属性多样、运动状态和形状复杂等方面。因此,文中运用复杂系统自组织理论中的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理论,剖析了湘南汉族传统村落在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等不同历史时期演变的自组织性,认为除了现代社会中村落系统不存在耗散结构所具备的基本条件以外,其它叁个历史时期村落系统的演变都遵循自组织演变规律;同时,也分析了古代、近代和当代叁个历史时期村落系统负熵流的吸入和行动主体间的竞争与协同是自组织系统演变的动力。4、通过对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的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发现,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合理引导居民自建住房、配套村落基础设施、完善村内文化娱乐设施、满足居民精神性价值需求等成为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现实发展的内部需求。因此,在保护好这些传统村落整体风貌和空间格局的前提下,如何改善其人居环境和居住条件,并满足居民不断提升的精神性价值需求,成为当代湘南汉族传统村落适应性发展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5、根据当前传统村落面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消农业税和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制度的建立等新的发展机遇,以及湘南汉族传统村落中村民对村落建设的内在需求,提出了湘南汉族传统村落保护、旧区整治、新区规划等方面的适应性发展对策;认识到只有从村落系统内部如产业转型与升级、凸显传统村落自身资源优势等方面来加强村落建设,并通过培养新型农民、充分发挥村民保护主体地位等方面来全面提升村民的自组织能力,把外界干预行为最终转化为系统的自组织行为,才有可能实现传统村落的复兴和可持续性发展。

李曦燕[3]2017年在《湘南地区传统民居花窗的类型与特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湘南处于湖南的南部边陲地区,自古就是边郡地区,属南岭山脉水系,与广东以南岭为界,与广西山水相连,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自古以来,楚文化、粤文化和中原文化等多种文化对湘南的影响颇深。湘南地区遗留的众多古民居是湘南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民居装饰构件的重要元素之一的窗,既是物质文化的载体,又是精神文化的载体,集中体现了湘南传统建筑文化丰富的艺术性与思想性。本文以湘南地区传统汉族民居的花窗作为研究对象,以建筑历史理论为基础,多学科交叉研究,综合研究湘南地区传统民居花窗的类型与特点。本文的研究从以下几个层面出发:在宏观层面,从地理特点、自然资源、社会文化等方面对湘南地区的地理与人文环境进行详细的考察和研究;在中观层面,从花窗的发展演进过程、花窗类型等方面对湘南花窗的特点进行研究;在微观层面,从花窗的装饰图案、审美特征等方面对湘南花窗的特点进行分析,并与岭南民居花窗进行横向比较,探讨湘南民居花窗的地域特点。本文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上展开,研究花窗形成、发展的机理,在比较中体现湘南花窗的特性,提出现代湘南地域建筑窗户的设计建议,对今后相关的研究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郭春[4]2003年在《湘南传统公共建筑探析》文中认为在湖湘民俗建筑中,“湘南建筑”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传统形式而存在,它继承着湘楚文化的特性,同时也受外来岭南文化之影响,在建筑环境中表现出一种独特成熟的品质。 目前,国内外对湘南建筑研究尚不为多,本文在进行实地实测基础上,通过分析实测资料及整理大量相关文献尝试运用类型学、比较学的方法阐明以下几个问题: 1.湘南传统公共建筑的类型分析; 2.湘南传统公共建筑的特征; 3.湘南传统公共建筑对现代公共建筑的借鉴。 具体研究方法: ·注重多学科的融贯,整合研究,重视国内外人居环境科学研究成果、方法的借鉴,比较分析。 ·定性、定量的系统分析归纳研究。 ·静态结构与机理的研究,动态过程与发生机制研究。 ·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 ·概念与形态研究,空间形态模式研究。 ·物理环境研究,适宜技术的综合与应用研究。 作者希望通过对湘南传统公共建筑的分析研究,引发当前设计者们的思考:注重民族建筑的传承更新,创造民族性的建筑精品。

湛先文[5]2011年在《湘南古村落保护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古村文化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古村是国家、社会、公民共同的责任。湘南古村因其独特的地域性,而在选址、空间布局以及建筑形态风格等方面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在总结该地区传统建筑与聚居文化,寻求该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研究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保护价值和研究意义。本文以湘南古村落为研究对象,由里及外地进行分析研究。即通过对湘南特有的自然地理、传统人文、社会经济等背景环境的研究,分析了古村的选址、空间布局、公共空间、民居建筑等规划要素的特点,构建了湖南古村落保护的总体框架,提出了湘南古村的保护规划方法。本文具体内容如下:(1)第一章:阐述课题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综述,及本文的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等。(2)第二章:包括湘南古村落的地域背景概述及分析;湘南古村落的选址、历史沿革、空间布局、公共空间、民居建筑等影响较大的村落构成因素的调查和分析。(3)第叁章:以湘南具有代表性的龙溪古村为例,详细的阐述了古村保护与开发利用的体系与方法。(4)第四章:借鉴龙溪古村保护的实践经验,构建了包括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目标、原则,古村保护发展的基本定位,古村保护的体系与方法,古村的保护价值,古村发展的可行模式,古村落保护的主体与资金保障等湘南古村保护框架。(5)第五章: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王美群[6]2014年在《基于宗祠保护和利用的郴州乡村聚落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宗祠是传统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宗祠的现状令人堪忧,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很多宗祠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传统,郴州地区特别是汝城县境内至今仍完好保存着大量的宗祠,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乡村聚落环境中的宗祠,针对乡村聚落规划中宗祠保护和利用问题进行探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析城镇化对乡土建筑的影响,提出在乡村聚落规划中传统文化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等问题,在郴州地区,以宗祠为物质载体的宗族文化面临着同样的处境,宗祠建筑的破损及宗族文化认同的迷失等问题普遍存在。(2)通过实地调研郴州地区的宗祠,从数千年的时间跨度再现宗祠发展的历史脉络,在空间尺度上将郴州宗祠与徽州、岭南地区的祠堂进行对比研究,概括总结出郴州宗祠在空间布局、建筑形制、建筑装饰等方面的特点。(3)基于乡村聚落规划知识与相关原则,结合本人提出的设计理论对郴州汝城县先锋村进行实践案例规划,围绕宗族特色,对先锋村宗祠周边环境、相关遗址、中心广场进行了专项设计。本文旨在探索乡村聚落规划中如何实现宗祠的保护和利用,以实现传统建筑和现代文明的融合,保护和传承宗族传统文化,这能有效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熊莹[7]2014年在《基于梅山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乡村建筑环境研究》文中提出梅山文化是梅山地区人们世代创造、传承且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它以湖南湘中地区为核心,影响到四川、广西、贵州等中国西南地区。从严格意义上来看,梅山文化的本质是一种非物质意识形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大量的梅山非物质文化遗留在乡村,并且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乡村的传统建筑和环境。同时,乡村传统建筑环境作为承载梅山非物质文化的空间和场所,从村落的空间布局、建筑形态、细部装饰等诸多方面反映出非物质文化的特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建设时期,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推动梅山地区的乡村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可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大多数新农村建设只停留在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层面,而忽略了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乡村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建筑和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毁灭,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步消失。如果在新农村建设中,重蹈城市建设“千城一面”的老路,即是一种破坏性建设,将导致传统村落的建筑空间体系和整体风貌丧失,使当地非物质文化失去承载的物质载体和空间场所。如何用科学的方式与态度去进行乡村建筑环境的建设,如何对有着深厚历史文化沉淀的梅山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使非物质文化融入乡村建筑环境设计中,是我们面临的学术命题,也正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笔者在对梅山地区典型村落建筑环境和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梅山非物质文化传承为核心的乡村建筑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叁种模式:即整存型保护式、改造型保护式、新建型保护式。论文分理论基础和实践论证两大部分进行系统研究,全文共分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包括课题的提出、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第二章梅山地区的非物质文化理论综述,对非物质文化的内容、特征和价值进行阐述;第叁章梅山地区的传统乡村建筑环境解析,对乡村建筑环境的形成、特征、构成要素和空间形态进行论述与分析;第四章梅山非物质文化与乡村建筑环境的关系研究,是本文理论研究的核心部分,分析了梅山非物质文化与乡村建筑环境的相互关联,提出梅山非物质文化与梅山乡村建筑环境之间是统一协调的关系,非物质文化影响建筑环境,同时建筑环境是非物质文化的物质载体;第五章对梅山非物质文化与乡村建筑环境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并结合案例探求问题的根源。第六章梅山乡村建筑环境的保护与设计方法,在传承非物质文化的基础上,论述实现乡村建筑环境的保护和设计的方法。笔者提出梅山地区新农村建设在对农村物质环境条件更新和改善的基础之上,尽量保持传统乡村建筑环境的风貌特征,为非物质文化传承提供物质载体和空间场所,以满足乡村居民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并且分别对保护和更新建设提出了具体措施。第七章理论实证与案例分析,是以实际案例来论证以传承梅山非物质文化为核心的乡村建筑环境保护和建设模式的可操作性。结合梅山地区乡村建筑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存状况,将以非物质文化传承为核心的乡村建筑环境的建设模式分为叁种类型:即整存型保护式、改造型保护式、新建型保护式。论文从不同村落的背景情况、传统建筑环境的文化特征、非物质文化遗存的现状以及承载空间进行分析,提出乡村建筑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具体方法。

唐果[8]2012年在《基于生态性的衡山萱洲古镇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文化悠久,历史古镇众多。古镇是一个地区历史与文化的缩影,研究古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地域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脉络。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历史古镇正面临生态环境恶化、历史风貌丧失、居住功能退化等诸多问题。论文从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的角度分析古镇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色,从历史古镇的形成演变和形态特征研究入手,分析历史古镇与现代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分析历史古镇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历史古镇生态性环境艺术规划方法,提出历史古镇保护在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层面的原则和思想。最后通过具体案例研究提出衡山萱洲古镇的总体保护与发展规划构想,以促进萱洲古镇文化的传承。全文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为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的相关阐述。阐述了环境艺术设计、生态学的相关理念,以及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和原则。第叁章为衡山县萱洲古镇自然和人文环境分析。本章从萱州古镇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街巷空间、传统建筑等几个方面深入分析,归纳了萱洲古镇的历史沿革及其现状。第四章为衡山县萱洲古镇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本章从萱州古镇现存建筑风格、质量,环境卫生与绿化,配套公共设施及相关保护、规划政策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揭示古镇现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五章为衡山县萱州古镇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规划。本章提出萱州古镇的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和原则。并结合萱洲古镇实际规划方案给出了针对前文的解决方案。方案包括:1、古镇自然环境保护规划2、古镇历史街区格局规划。3、古镇建筑设计规划。4、古镇重要节点设计。5、古镇基础设施规划。6、古镇综合防火规划。7、古镇原生态文化保护规划8、古镇生态旅游规划等八个方面内容。

伍昭翰[9]2006年在《夏热冬冷地区(湖南)居住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与探索》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渐突出,世界各国都在加强对生态节能建筑的研究和建造,并设计和建造出许多优秀的生态节能建筑实例。我国对生态节能技术的研究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开始,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较落后,主要还停留在对理论的研究和学习上,成功实例较少。生态节能建筑设计和建造的关键在于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处理,例如:如何研究分析具体的自然条件;如何运用具体的生态策略;如何解决具体的技术细部问题等。因此,我国极需加强对生态节能建筑的技术运用研究,使理论走向实践,使生态节能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更具操作性、可行性。考虑到中国的国情,我国建筑更需要研究和探索一些,经济、可行、本土的生态策略和节能措施,而且还需要研究和探索如何在我国极具地域特色的地区进行生态节能建筑的设计和改造,探索在建筑中如何实现“现代”、“生态”、“地域特色”叁者的有机结合。本文以实现一幢生态、节能的居住建筑为目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设计过程为线索来研究和阐述各种生态节能技术在居住建筑中的具体运用。并结合夏热冬冷地区(湖南)的具体条件进行设计实践探索。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综述国内外生态建筑的相关研究和发展;第二章分析和研究国内外生态节能住宅的成功实例,并总结其常用的生态节能技术;第叁章研究和分析夏热冬冷地区(湖南)的自然条件以及湖南的传统民居建筑特点,并总结传统建筑中蕴涵的生态观念和技术;第四章具体阐述适合夏热冬冷地区(湖南)居住建筑的生态节能技术的具体运用;第五章结合夏热冬冷地区及湖南的具体条件,进行设计实践探索。

周敏[10]2017年在《景观人类学视角下的湘南地区历史村镇空间肌理保护研究》文中认为历史村镇是指保存文物较为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并能较为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的村镇。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正吞噬着历史村镇的原有风貌。历史村镇中的建筑形式、空间格局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矛盾被放大,使得伴随历史村镇自然演变而生的丰富的空间层次逐渐退化,地域特征逐渐丧失殆尽。因此,保护特色鲜明的历史村镇被提上日程。近年来,针对历史村镇的研究从单一学科的研究逐渐转变为与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学科相结合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成为建筑学理论研究的一大发展趋势。湘南地区的历史村镇从地理区位、气候条件、地质水文,到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中,都体现出因地制宜的人居空间环境,丰富多元的文化景观环境。本论文深入分析湘南地区历史村镇空间肌理的形成因素,主要包括以区域和资源为主体的自然因素、以技术、经济、制度为主体的人工因素和以风水理念、宗族制度、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变迁为主体的人文因素,对这叁个因素的研究也是景观人类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具有景观人类学特色的视角和田野调查法,对湘南地区的金山村、上甘棠村、勾蓝瑶寨和板梁古村等历史村镇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湘南地区历史村镇的整体形态、空间布局、街巷网络、建筑等四个层面的肌理脉络。对空间肌理的影响因素及形成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系统分析,以探讨景观人类学的各项研究要素在湘南地区历史村镇空间肌理演变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本文结合湘南地区的整体历史风貌对板梁古村这一典型性个例进行实践探索,以景观人类学叁个基本论点,即人类学的整体观、生态与可持续、“空间”与“场所”作为规划设计中的保护原则。希望对今后湘南地区历史村镇的保护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湘南传统建筑[D]. 石静. 湖南大学. 2003

[2]. 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机制与适应性研究[D]. 何峰. 湖南大学. 2012

[3]. 湘南地区传统民居花窗的类型与特点研究[D]. 李曦燕. 湖南科技大学. 2017

[4]. 湘南传统公共建筑探析[D]. 郭春. 湖南大学. 2003

[5]. 湘南古村落保护规划研究[D]. 湛先文. 中南大学. 2011

[6]. 基于宗祠保护和利用的郴州乡村聚落规划研究[D]. 王美群. 湖南农业大学. 2014

[7]. 基于梅山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乡村建筑环境研究[D]. 熊莹. 湖南大学. 2014

[8]. 基于生态性的衡山萱洲古镇环境艺术设计研究[D]. 唐果. 湖南大学. 2012

[9]. 夏热冬冷地区(湖南)居住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与探索[D]. 伍昭翰. 东南大学. 2006

[10]. 景观人类学视角下的湘南地区历史村镇空间肌理保护研究[D]. 周敏. 湖南师范大学. 2017

标签:;  ;  ;  ;  ;  ;  ;  ;  ;  ;  ;  

湘南传统建筑——民居建筑符号及其生态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