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布格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格局,空间,畲族,尺度,唐山市,因素,植物。
分布格局论文文献综述
贾垚焱,胡静,刘大均,刘怡然[1](2020)在《中华老字号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老字号是我国传统商业文化的象征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运用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分析、重心分析、历史时间断面分析法等空间分析及数理统计方法,对商务部公布的1128家中华老字号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中华老字号总体呈现"南多于北,东部密集,中西部稀少"的区域分布特征;2)中华老字号空间分布密度差异性明显,存在"江浙沪、京津"两大高密度区;3)中华老字号涉及食品加工、医疗、零售等七大行业类型,不同类型的老字号在数量结构与空间分布上呈现不同的特征;4)清代及民国是老字号创立的主要时期,时空分布呈现由东部向中西部扩散的特征;5)中华老字号空间分布受到历史文化、人口与社会经济、旅游活动等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20年03期)
刘帆,操瑜,王伟,孙君瑶,江红生[2](2019)在《乌江梯级水库水陆交错区湿地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多样性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库修建对湿地植物多样性和分布格局的影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梯级水库由于开发时间的不同而成为理想的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研究平台,即可以通过不同开发时间水库植物群落结构的横向比较,从时间尺度上评估水电开发对水陆交错区湿地植物分布格局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乌江上游代表性的8座梯级水库,在其水陆交错区通过建立3条不同样带,比较分析不同水库间以及不同样带间湿地植物多样性和分布格局,探讨水库修建对湿地植物格局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乌江干流8个水库湿地植物共84科199属247种,其中物种最多的科为禾本科(Gramineae),共计24种,物种最多的属为蓼属(Polygonum)共计6种,优势物种分别为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盐肤木(Rhus chinensis)、金樱子(Rosa laevigata)、小白酒草(Conyza canadensis)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就湿地植物分布格局而言,乌江梯级水库植物群落呈现出明显的带状分布格局,第一条样带即水库消落区植物多样性与非消落区(第二、第叁条样带)差异明显,消落区不同样点间多样性与水库海拔、水库修建时间、水库坡度密切相关,后续湿地植物的研究将重点关注梯级水库的消落区。(本文来源于《地球与环境》期刊2019年06期)
汤浩藩,许彦红,艾建林[3](2019)在《云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云南省第4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生物量扩展因子法及平均生物量法,结合各树种不同龄级的计算参数,估算了云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并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云南省森林植被总碳储量为892.596 Tg,平均碳密度为39.260 t/hm~2。其中:乔木林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95.67%;乡土树种云南松和栎类碳储量占乔木林总碳储量的58.34%;幼、中龄林碳储量占乔木林总碳储量的49.97%;碳密度与年龄成正比;天然林的碳储量、碳密度均高于人工促进林和人工林。云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总体上为西部高、东部低。研究认为,地质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干扰是造成全省碳储量和碳密度差异的重要因素。通过严格保护和恢复石漠化区域森林植被,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加强人工造林、抚育和封山育林管理等,是提高全省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的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林业资源管理》期刊2019年05期)
许光耀,李洪远,莫训强,孟伟庆[4](2019)在《中国归化植物组成特征及其时空分布格局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入侵植物是归化植物的子集,归化是植物入侵的基本前提,完整的归化植物清单有助于预测和预防植物入侵。该文基于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对中国归化植物种类及分布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共有归化植物112科578属1 099种,约70%为人为引入,而美洲是其最大原产地,植物生活型以草本为主,分类学组成中菊科、禾本科、豆科最多。在空间尺度上,物种多样性及密度均呈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趋势,纬度和国内生产总值是其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驱动因素,被殖民史、植物园分布及调查次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空间分布格局;在时间尺度上,归化植物物种多样性当前正处在快速增长阶段并可能持续20–30年,社会经济发展、人为干扰、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及全球变化是其主要驱动因素。该研究丰富了中国归化植物的本底资料,有助于了解外来植物入侵的形式与威胁,并为外来植物综合管控或本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李璐佳,张俊霞[5](2019)在《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四川省82处冰雪旅游景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空间分析相关模型,利用ArcGIS 10.2空间分析工具,从空间的分布类型、分布核心和分布成因3个方面对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细致探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呈凝聚型分布,空间分布高密集区在川西山地与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总体空间格局表现为环四川盆地西北缘核密集带,是中国地形一二级阶梯在四川省分界处,且与中国人口密度对比线"胡焕庸线"四川段相吻合;地形条件和气候制约、四川盆地城市圈经济辐射、交通设施系统建设是影响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空间格局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空间优化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建议。(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2期)
郭力娜,王奉林,刘明月,姜广辉,曲衍波[6](2019)在《市域休闲农业分布格局特征及影响要素研究——以唐山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尺度唐山市为案例区,选取190个样本园区,基于GIS平台,采用核密度估计、样方分析、最近邻分析等方法,对全市休闲农业园区分布格局及影响要素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唐山市49.47%的休闲农业园区分布在北部山区;中部城区园区数量次之,且多为普通园区;滨海地区园区数量最少,且多为以政府主导的省级示范园区;整体园区呈较为明显的聚核状聚集发展特征.同时,唐山市休闲农业发展与空间分布受经济水平、客源市场、交通区位等因素影响,总体上具有比较明显的近城和沿路集聚态势.目前唐山市休闲农业已初步实现聚集,但聚集程度不高,建议重点建设以丰润区为核心的"十字带状"休闲农业旅游走廊,同时在原有聚集区基础上大力开发周边资源,不断推动唐山市南部和东部休闲农业的发展,以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刘婷玉[7](2019)在《元明军屯制度与畲族分布格局新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明代初年畲族族谱的分析,结合对明初福建闽东军屯卫所的研究,试图重建畲族由元代"汀漳屯田"的"屯军",在明初被吸收进入闽西的军屯卫所,又因为闽西卫所大量屯田分布于闽东而进入该区的历史进程,它是今日闽东浙南沿海地区畲族分布格局的重要成因。(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刘帅,李建军,李丹,朱凯文,郭瑞[8](2019)在《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比较及其适应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研究各类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及其对不同应用场景的适应性,为选取最适宜的空间分布格局方法提供参考。【方法】以模拟样地和实际调查样地为数据源,采用MATLAB和R语言工具,对比分析最近邻体法、角尺度、Voronoi变异系数法、Ripley’s L函数和双相关函数5种方法在工作原理、使用方式和评价标准上的异同以及各方法对不同样地条件的适应性。为便于比较,按照是否依赖于空间尺度将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分为固定尺度型和可变尺度型两大类。【结果】研究区阔叶林具有显着的空间分布规律,以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为常见格局。固定尺度型方法依赖空间邻域,适用于小尺度,在林分经营和林分微结构调控中应用广泛。可变尺度型方法与空间尺度密切相关,能提供更为丰富的空间信息,适合复杂条件下对森林进行长期监测。角尺度和Voronoi变异系数法对空间分布格局的判断较为一致,实际应用中可互相验证或替代,而最近邻体法对空间分布格局则可能产生误判。多数情况下,概率密度函数(双相关函数)比累计分布函数(Ripley’s L函数)更易于解释和分析,双相关函数优于Ripley’s L函数。角尺度与双相关函数和Ripley’s L函数的性能优劣尚存争议,每种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均有其适用前提和条件,性能优劣只是相对而言。固定尺度型和可变尺度型两大类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均受林木样本量、样地大小、林分密度等因素影响,样地越大、样本越多,评价结果越准确,但也会增加样地调查和分析计算的工作量。【结论】各类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有其自身特点及适用前提,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具体样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林木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对整体数据是聚集分布、均匀分布或随机分布的简单描述上,还应将其应用于优化和调节森林结构以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为林业数据精准分析以及林业生产经营实践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曾琨,翟有龙,陈洋东,唐菡,苟锐[9](2019)在《仪陇县保平镇撂荒地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航拍影像图、社会经济数据、实地调查的图斑和解译等数据,利用撂荒率、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等分析方法,研究了保平镇撂荒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撂荒地的有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①撂荒地各村均有分布,撂荒率普遍高于10%,高值区出现在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地理集中指数显示区域内部的撂荒地分布差异明显;②撂荒地面积空间分布呈现出东多西少、北多南少的特征,大体呈现出4个高密度集聚片区,1个中低密度区、中密度区和中高密度区片区;③撂荒地主要分布在大于15°和小于6°、道路100m缓冲区以外和水源因素200m缓冲区以外的地区,坡向对撂荒地的分布影响不明显。(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期刊2019年20期)
白雪悦,郦大方[10](2019)在《元阳哈尼族聚落分布格局探究——以胜岩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乡土聚落是乡村保护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滇南地区哈尼族聚落因其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受到了大量学者的关注。本文选取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梯田遗产区范围内胜岩段12个聚落宅院聚集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ArchGIS、globalmapper、AutoCAD等软件对聚落的构成分布、聚落选址和聚落空间形态加以分析,同时量化分析了聚落离散度、建筑密度及形态指数,对滇南地区哈尼族聚落的保护与规划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住区》期刊2019年05期)
分布格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水库修建对湿地植物多样性和分布格局的影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梯级水库由于开发时间的不同而成为理想的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研究平台,即可以通过不同开发时间水库植物群落结构的横向比较,从时间尺度上评估水电开发对水陆交错区湿地植物分布格局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乌江上游代表性的8座梯级水库,在其水陆交错区通过建立3条不同样带,比较分析不同水库间以及不同样带间湿地植物多样性和分布格局,探讨水库修建对湿地植物格局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乌江干流8个水库湿地植物共84科199属247种,其中物种最多的科为禾本科(Gramineae),共计24种,物种最多的属为蓼属(Polygonum)共计6种,优势物种分别为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盐肤木(Rhus chinensis)、金樱子(Rosa laevigata)、小白酒草(Conyza canadensis)和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就湿地植物分布格局而言,乌江梯级水库植物群落呈现出明显的带状分布格局,第一条样带即水库消落区植物多样性与非消落区(第二、第叁条样带)差异明显,消落区不同样点间多样性与水库海拔、水库修建时间、水库坡度密切相关,后续湿地植物的研究将重点关注梯级水库的消落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布格局论文参考文献
[1].贾垚焱,胡静,刘大均,刘怡然.中华老字号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
[2].刘帆,操瑜,王伟,孙君瑶,江红生.乌江梯级水库水陆交错区湿地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多样性初探[J].地球与环境.2019
[3].汤浩藩,许彦红,艾建林.云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格局[J].林业资源管理.2019
[4].许光耀,李洪远,莫训强,孟伟庆.中国归化植物组成特征及其时空分布格局分析[J].植物生态学报.2019
[5].李璐佳,张俊霞.四川省冰雪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9
[6].郭力娜,王奉林,刘明月,姜广辉,曲衍波.市域休闲农业分布格局特征及影响要素研究——以唐山市为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刘婷玉.元明军屯制度与畲族分布格局新探[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8].刘帅,李建军,李丹,朱凯文,郭瑞.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比较及其适应性[J].林业科学.2019
[9].曾琨,翟有龙,陈洋东,唐菡,苟锐.仪陇县保平镇撂荒地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
[10].白雪悦,郦大方.元阳哈尼族聚落分布格局探究——以胜岩段为例[J].住区.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