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伦理建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伦理,乡绅,精神,德性,新闻,公共卫生,英语。
伦理建构论文文献综述
马维振[1](2019)在《政治伦理的价值意蕴及建构路径——基于“四风”问题展开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政治伦理是规范政党行为的道德机理。透视新时期党内政治生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一度严重影响政治伦理维度所追求的生活与秩序,同时也败坏了党员的德性义务。因此,加强党的政治伦理建设不仅是巩固执政党基础与强化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政治团结与凝聚人心的迫切要求,更是强化集体主义与为人民服务的现实需要。因此,加强政治伦理建设必须坚持从严治党,强化党员法治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改革精神,提高党员道德水平,促进党员的能力建设。(本文来源于《理论导刊》期刊2019年12期)
张立群[2](2019)在《“新时代”诗人主体的自我建构——兼及写作的道德伦理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代"为当代诗歌写作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自然也为诗歌创作主体提供了许多新的课题。当代诗人应当适应时代的需要,成为"新时代"的歌者,并以此完成主体的自我建构。对比此前诗歌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新时代"诗人可以通过认知时代、观念转变,书写时代主题、艺术技法的重塑,融入时代、树立诗歌理想。"新时代"诗人的主体自我建构,可以引申出诗歌道德伦理这个未竟的话题。而重释诗歌的道德伦理问题,不仅有助于"新时代"诗人的创作、丰富"新时代诗歌"的理论体系,而且还有助于当代诗歌的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吴悦,肖萍,胡逸欢,庄宇,刘览[3](2019)在《公共卫生伦理认知偏差的路径建构与治理方向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卫生是覆盖全人群健康的社会活动,既要着眼于科学研究,又要立足于社会实践,而公共卫生伦理则用以规范公共卫生从业人员的科研与实践活动。在宏观环境与组织环境的影响下,从业人员对公共卫生伦理的认知影响着其公共卫生科研与实践中的决策与行为,因此以"环境与个人特征—认知偏差的形成—对决策与行为的影响"为逻辑框架,详细构建并阐释公共卫生伦理认知偏差的路径。最后,以相关变量的可干预程度、基于信息学视角的认知偏差形成过程为基础,提出公共卫生伦理价值的组织制度重建、教育与宣传、制定规范化可操作文件等公共卫生伦理认知偏差的治理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伦理学》期刊2019年11期)
林爱珺,张博[4](2019)在《规范建构与学科建设:新中国新闻伦理研究70年(1949-2019)》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变迁及媒介技术的迭代发展,新闻的政治生态和媒介生态也在不断变化。新闻伦理研究的跨学科特征更加显着,研究对象、理论框架、学科范畴等基本学科建制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论文围绕新中国新闻生产与传播实践中的失范问题、价值冲突、道德选择、伦理困境等核心议题,研究70年来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与新闻伦理关系在不同政治环境、媒体生态下的变迁脉络,并从行为规范、关系调整、价值取舍、伦理建构四个方面探索新时代、新业态下新闻伦理研究的可能路径,以期促进新闻伦理的规范建构与新闻伦理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本文来源于《新闻与传播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肖祥[5](2019)在《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精神:期许、问题与理路——新中国70年精神激励的伦理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社会基本实现了伦理"制度秩序"和"心灵(心理)秩序"的建构,而如何建构伦理"精神秩序"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观照"伦理现实"以协调伦理与道德的矛盾、眷注"现实的人"以化解人之目的与工具的悖论、建造"真实集体"以消弭现代性群己矛盾,这是马克思主义伦理精神的价值期许。当前,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精神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是如何实现问题意识、思维方式和理论主题的"伦理转换",要解决的现实难题是如何对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面临的道德问题挑战。为此,建构面向未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精神的基本理路是:直面伦理与道德的矛盾,构筑实践伦理精神;直面人之目的与工具的悖论,构筑仁爱伦理精神;直面现代性群己矛盾,构筑责任伦理精神。(本文来源于《天津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沈思涵[6](2019)在《乡绅形象建构及其伦理纠结——何存中《最后的乡绅》论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着名作家何存中的长篇近作《最后的乡绅》有着浓厚的大别山历史印痕,作者以作为国家治理基础的"乡村治理"为关注对象,刻画出了古敬之等乡绅形象。首先,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沿袭传统套路,将古敬之定位为"伪儒"来进行丑化,而是将"乡绅"提升到"士绅"高度进行描绘,以赋予其全新内涵。其次,作者并不在意宏大历史本身,而倾心的是历史进程中作为"士绅"这一特殊个体的古敬之的"灵魂"(精神)纠结。再次,作者通过对混沌历史的复活,力图创造出独特的"那一个"乡绅形象。然而,由于作家过于强调历史理性中的个人伦理,而遮蔽了历史理性中的社会伦理,因之,某种程度上说古敬之又是一个"可疑的"乡绅(士绅)形象。(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动态》期刊2019年11期)
方艳,袁誉慧[7](2019)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周边传播的伦理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全球传播格局中,周边传播因为历史和现实的多重因素影响存在着关系不平衡等问题。这些问题很多时候需要法律、规则之外的伦理来解决,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周边传播亟须正确、先进理念的指导,在特定的周边传播伦理空间中确定其伦理价值目标,进而思考周边传播策略的伦理选择,以凸显周边传播的伦理意蕴和丰富周边传播的理论内涵,明确周边传播主体的道德地位,以期对周边传播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价值理念指导。(本文来源于《新闻爱好者》期刊2019年11期)
蔡梦虹[8](2019)在《技术化时代信息传播失范与媒介伦理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媒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在带来社会传播形态深刻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信息传播失范现象。自媒体和智媒化时代信息传播失范现象在表征、内因以及信息传播效果上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新的传播生态对传统媒介时代的媒介伦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故关于技术化时代媒介伦理道德建构的思考迫在眉睫。我国古代哲学着作《易传》中"继善成性""天人合一"等思想,为技术化时代人与技术的关系问题、媒介伦理道德的建构问题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本文来源于《青年记者》期刊2019年32期)
王佳华[9](2019)在《新媒体传播伦理问题透视与伦理规范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媒体环境下,部分专业媒体和自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表现出一些伦理失范问题,其成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为应对新媒体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挑战,应建构适应新媒体自身特征和发展的伦理规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加强新媒体使用者道德自律,建立与实施新媒体伦理规范,建立与完善新媒体法律法规,开展并加强新媒体伦理教育。(本文来源于《南通职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立群[10](2019)在《我国大规模英语测试的伦理体系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测试伦理体系的建构既关乎测试活动的伦理,又关乎测试相关者的伦理,更在于问责制的推行。我国大规模英语测试伦理体系的构建应该包括2方面:一是健全测试实施过程中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推行依法治考;二是制定测试相关者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提升其伦理素养。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测试问责机制,确保测试伦理价值的充分展现。(本文来源于《中国考试》期刊2019年11期)
伦理建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时代"为当代诗歌写作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自然也为诗歌创作主体提供了许多新的课题。当代诗人应当适应时代的需要,成为"新时代"的歌者,并以此完成主体的自我建构。对比此前诗歌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新时代"诗人可以通过认知时代、观念转变,书写时代主题、艺术技法的重塑,融入时代、树立诗歌理想。"新时代"诗人的主体自我建构,可以引申出诗歌道德伦理这个未竟的话题。而重释诗歌的道德伦理问题,不仅有助于"新时代"诗人的创作、丰富"新时代诗歌"的理论体系,而且还有助于当代诗歌的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伦理建构论文参考文献
[1].马维振.政治伦理的价值意蕴及建构路径——基于“四风”问题展开的分析[J].理论导刊.2019
[2].张立群.“新时代”诗人主体的自我建构——兼及写作的道德伦理问题[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
[3].吴悦,肖萍,胡逸欢,庄宇,刘览.公共卫生伦理认知偏差的路径建构与治理方向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9
[4].林爱珺,张博.规范建构与学科建设:新中国新闻伦理研究70年(1949-2019)[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
[5].肖祥.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精神:期许、问题与理路——新中国70年精神激励的伦理逻辑[J].天津社会科学.2019
[6].沈思涵.乡绅形象建构及其伦理纠结——何存中《最后的乡绅》论略[J].社会科学动态.2019
[7].方艳,袁誉慧.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周边传播的伦理建构[J].新闻爱好者.2019
[8].蔡梦虹.技术化时代信息传播失范与媒介伦理建构[J].青年记者.2019
[9].王佳华.新媒体传播伦理问题透视与伦理规范建构[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9
[10].王立群.我国大规模英语测试的伦理体系建构[J].中国考试.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