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酸性菜园土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酸性,菜园,土壤,莴笋,甜椒,硝酸盐,氨基。
酸性菜园土壤论文文献综述
李洁[1](2014)在《不同施肥结构对酸性菜园土铝结合形态的影响及对土壤酸性的修复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测定,采用邵宗臣等改进的土壤铝形态的连续分级提取法,研究了我国南方不同母质发育的酸性菜园土铝的结合形态以及与土壤酸性之间的关系;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测定,探讨了不同施肥结构对酸性菜园土铝的结合形态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转化机制以及对土壤酸性的修复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母质发育的菜园土壤六种可提取形态铝的总和(∑Al)差异极显着。其中,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菜园土高活性铝及其各组分含量最高;河流沉积物发育的菜园土吸附态羟基铝(Hy-Al)和层间铝(In-Al含量处于较高水平;板岩风化物发育的菜园土六种可提取形态铝的总和(∑Al)和全Al含量最低;花岗岩风化物发育的菜园非晶质态铝硅酸盐及叁水铝石(Nc-Al)含量显着高于其它母质发育的菜园土。(2)大田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土壤交换态铝(Ex-Al)与土壤pH达极显着负相关,而土壤吸附态羟基铝含量(Hy-Al)与土壤pH均成极显着正相关。土壤交换态铝(Ex-Al)含量与土壤交换性Ca2+和Mg2+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当土壤pH值升高,土壤酸性减弱时,可导致土壤交换性ca2+和Mg2+转化成碳酸钙镁沉淀。氧化铁结合态铝(DCB-Al)是低活性铝中最活跃的铝形态,它能与交换态铝(Ex-Al)和吸附态羟基铝(Hy-Al)进行相互转化,而土壤In-Al也可以老化成非晶质态铝硅酸盐及叁水铝石(Nc-Al),从而减低土壤铝的活性。(3)大田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结构对酸性菜园土各结合形态铝的影响明显。NPK+CaO和NPK+MgO处理能显着降低土壤交换态铝(Ex-Al)含量,而显着提高土壤吸附态羟基铝(Hy-Al)含量。各施肥处理对有机络合态铝(Or-Al)占六种可提取形态铝(∑Al)的比例以及非晶质态铝硅酸盐及叁水铝石(Nc-Al)占六种可提取形态铝(∑Al)的比例均无显着差异,前者约为38.9%,后者约为61.1%,占六种可提取形态铝总量(∑Al)的比例最高。NPKSR2处理能显着降低红菜园土氧化铁结合态铝(DCB-Al)和层间铝(In-Al)含量。(4)大田小区试验结果还表明,NPK+CaO处理还能显着提高土壤CEC和ECEC以及交换性Ca2+的含量。不同施肥处理均能显着提高蔬菜作物的生物产量,其中以NPK+CaO处理效果最佳,而NPK+OM增产效果最低。NPK、NPKSR1和NPKSR2处理均能缓慢提高蔬菜作物生物产量,但在改良酸性土壤的过程中要准确控制碳酸镁等石灰性物质的施用量。(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胡小凤,李文一,王正银[2](2011)在《缓释复合肥料对酸性菜园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缓释复合肥料(SRF)对酸性菜园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的影响。两次测定(35d和45d)结果表明,在各处理中,SRF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含量、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为最高,其中SMBC达到显着;SRF处理微生物量氮(SMBN)含量显着高于普通复合肥(CCF)处理(分别提高25.8%和38.6%),真菌数量低于包膜缓释肥(CRF)处理,高于CCF处理;与施用普通复合肥(CCF)处理相比,SRF能够显着提高白菜产量(分别提高16.4%和13.9%),而与包膜肥料CRF处理无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1年08期)
李会合,王正银[3](2008)在《不同施肥对酸性菜园土壤莴笋产量和叶片氮代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对酸性菜园土壤莴笋产量、叶片硝态氮、氨基态氮、全氮、蛋白氮和非蛋白氮含量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莴笋产量以微酸性土(S3)>酸性土(S2)>强酸性土(S1),且产量间比值YS3/YS1>YS2/YS1>YS3/YS2.莴笋产量强酸性土壤以HNP处理最高,BNPK最低,酸性土壤上则相反;微酸性土壤BNPK处理莴笋产量最高,HNK+C2处理最低.HNK配施硝态氮复合控制剂使强酸性和酸性土壤莴笋显着增产6.2%~16.7%.莴笋叶片硝态氮含量以酸性土壤>微酸性土壤>强酸性土壤.强酸性和酸性土壤莴笋硝态氮含量均以HNK处理最高,HNK配施硝态氮复合控制剂处理降低这2种土壤莴笋叶硝态氮含量3.1%~27.7%,以HNK+C2处理效果最好,微酸性土壤上则使硝态氮含量显着提高10.9%~38.1%.莴笋氨基态氮含量以酸性土壤>微酸性土壤>强酸性土壤,HNK配施硝态氮复合控制剂处理显着提高酸性和微酸性土壤莴笋氨基态氮含量31.9%~33.1%和25.6%~38.4%,以HNK+C3处理增幅最大.莴笋叶片的全氮、蛋白氮和非蛋白氮含量以强酸性土壤>微酸性土壤>酸性土壤,氮素形态以PN为主.莴笋叶片的硝态含量与氨基态氮含量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全氮、蛋白氮、非蛋白氮含量间呈极显着的正相关,硝态氮、氨基态氮含量与全氮、蛋白氮、非蛋白氮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11期)
张冲,王纪阳,赵小虎,刘文清,罗红辉[4](2007)在《土壤改良剂对南方酸性菜园土重金属汞、砷有效态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石灰、钙镁磷肥和有机肥对酸性土壤中汞、砷有效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石灰对土壤中的有效态汞有明显抑制作用,但用量过多则改良效果降低;钙镁磷肥和有机肥对土壤中的有效态砷抑制作用明显,但施用时要注意有机肥本身的重金属含量,以免造成二次污染。(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07年11期)
李会合[5](2005)在《氮钾对酸性菜园土壤莴笋品质的效应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植物性食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的无污染、安全优质得到研究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重视。重庆郊区蔬菜生产中依然存在氮肥用量普遍偏高、磷钾肥用量不足、有机肥施用减少诸问题,菜园土壤酸化现象十分明显,导致土壤性质劣化、蔬菜产量下降、品质变差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针对酸性菜园土壤养分状况进行科学合理施肥,对提高蔬菜产量,改善品质,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莴笋营养价值高,可一年四季栽培,是我国南北地区广泛栽培的蔬菜品种。莴笋对氮、磷、钾叁要素的吸收量中以钾最大,氮次之,磷最小,氮和钾是莴笋生长的营养限制因子。氮和钾的合理配施将促进莴笋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但是目前这方面的研究甚少,特别是针对氮和钾对不同品种莴笋产量、品质的效应及机理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重庆市冬春多雾少光,季节性光照不平衡,影响蔬菜生长和品质。光照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然而有关光照对蔬菜(莴笋)品质影响,尤其是不同施肥量比条件下光照与养分对蔬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耦合效应尚无系统研究。 本研究以不同品种莴笋为供试材料,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盆栽试验和人工气候室培养试验以及实验室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氮磷钾组合量比对莴笋品质的影响、不同酸性菜园土壤氮磷钾组合对莴笋品质的效应、不同品种莴笋对氮钾组合的响应、氮钾特别是氮钾和光照对莴笋品质的效应及机理,探讨不同品种莴笋对氮钾的响应、光照与养分(氮钾)的耦合作用对莴笋品质的效应及机理,以期为重庆地区酸性菜园土壤蔬菜高产优质的营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1 不同氮磷钾组合量比对莴笋品质的影响 1.1 不同氮磷钾组合处理间莴笋产量有显着差异,莴笋产量以N3P21>N3P1K2>N2P2K2>N2P3K1>N2P1K3,中量供N水平下高量配施P或K均表现为低产效应。 1.2 莴笋叶硝酸盐含量以N2P3K1处理最高,N3P1K2和N3P2K1处理最低,茎的硝酸盐含量以N2P1K3>N3P1K2>N2P2K2>N2P3K1>N3P2K1,在叁要素组合处理中,钾有利于降低叶片硝酸盐含量,而磷有利于控制茎中硝酸盐累积。 1.3 莴笋营养品质中,Vc含量以叶>茎,还原糖和氨基酸含量则茎>叶。氮磷钾组合处理(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大学》期刊2005-05-15)
李会合,王正银,李宝珍[6](2004)在《施肥对酸性菜园土壤莴笋硝酸盐和叶片养分形态的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3种酸性菜园土壤(强酸性、酸性和微酸性土壤)不同氮磷钾配比及其与硝酸盐复合控制剂配施对莴笋产量、硝酸盐及叶片养分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莴笋产量以微酸性土>酸性土>强酸性土,酸性和强酸性土壤上配施硝酸盐复合控制剂可使莴笋显着增产(达6.2%~18.2%),而微酸性土壤则相反。HNK配施硝酸盐复合控制剂在3种土壤上分别降低莴笋茎和叶硝酸盐含量25.1%~76.3%和3.1%~27.7%(微酸性土除外),降低作用以茎>叶,以HNK+C2处理效果最好。莴笋叶片硝酸盐含量以酸性土壤>微酸性土壤>强酸性土壤,茎中硝酸盐以酸性土壤为最高。莴笋叶片氮、磷、钾形态分别以蛋白氮、非蛋白磷、非蛋白钾为主,HNK配施硝酸盐复合控制剂(HNK+C3除外)提高莴笋叶片蛋白氮占全氮、蛋白磷占全磷和蛋白钾占全钾的比例。莴笋叶片硝酸盐含量与全氮、蛋白氮、全磷、蛋白磷和蛋白钾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04年05期)
叶学见[7](2001)在《酸性菜园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和甜椒营养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实验室化学分析、吸附试验、温室盆栽和大田试验系统方法(即Porch氏的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研究了强酸性(pH 4.0)、酸性(pH 5.0)和微酸性(pH 6.3~6.4)菜园土壤两种指示植物(高粱和甜椒)的养分限制因子及其营养特性,以及两种栽培方式(盆栽和田间)下不同施肥处理对甜椒的生长和生理效应、生物量、产量、叶片营养特性、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4个酸性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极低(≤10g/kg),氮、磷(强酸性土壤除外)、钾、硫(酸性土壤除外)、钼养分严重缺乏,而钙含量极为丰富,镁、硼含量较丰富,强酸性和酸性土壤铁、锰含量高,铜、锌总体上不足。 供试酸性菜园土壤中,养分吸附以微酸性土壤对K、Zn、Cu和酸性土壤对P、B的吸附固定量大,而强酸性土壤对P、Zn的吸附固定量小。 2、不同指示植物的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不尽相同,而同一指示植物在相同酸性菜园土壤上表现出一定共性。以高粱为指示植物,强酸性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为磷、氮,酸性土壤上为硼、磷、铜、氮,2个微酸性土壤(S_3和S_4)均为硼、氮;甜椒作指示植物,酸性菜园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分别为磷、硫(强酸性土壤S_1),硼、磷、钼、锌、铁、钾(酸性土壤S_2),硼、钾(微酸性土壤S_3)和硼、磷(微酸性土壤S_4)。4个酸性土壤上高粱养分限制因子均为氮,甜椒则以磷、硼为主。 3、不同指示植物在相同土壤上,盆栽植株N、P、K含量以甜椒大于高粱,而同一指示植物高生物量与低生物量处理植株养分含量差异不明显。以高产处理养分比例为参比标准时,各土壤的低产处理大部分偏离参比标准值。高粱植株氮素吸收量以酸性土>强酸性土>微酸性土,与其盆栽生物量变化趋势相似;磷素除S_3土壤略高外,其余土壤间差异较小;钾素含量以强酸性土和酸性土高于微酸性土。甜椒氮磷钾叁要素养分吸收量均以微酸性土壤S_3>微酸性土壤S_4>酸性土壤>强酸性土壤,与相同盆栽试验下的高粱养分吸收量变化特点不同。 4、甜椒生物量较高的各处理以强酸性土(0.631~0.950g/盆)最低,酸性土O.124叶.739 g/盆)次之,微酸性土(l.548J.191 g/盆)最高。初步拟定各土壤施肥,强酸性士壤以钾氮为主,其次为磷;酸性土壤以硼为主,磷其次;微酸性土壤则以氮磷组合效应为主。 5、田问试验中,各处理甜椒株高和开展度差异不显着,但微酸性土壤缺铬处理植株株高和开展度均较OPT降低明显;叶绿素含量则以施高氮、高氮钾处理为高,表明氮素对叶绿素形成有重要作用;部分处理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植株抗逆性增强,为高产打下物质基础。 6、田间试验研究初步确定出3种酸性菜园土壤甜椒高产处理:强酸性土壤为ZN、十PIO、2KI.SN、1.SN处理,酸性土壤为OPT、+B、ZNI.SK处理,微酸性土壤为ZpePu.SK、ZP、0.SK、2则P)处理。 7、酣椒叶片花蕾期氮素养分含量以酸性上>强酸性土>微酸性土,磷素含量以微酸性土>酸性上>强酸性土,钾素含量以强酸性土最低,其余2种土壤差异不明显;盛果期,叶片氮素含量在3种土壤上差异较小,磷、钾素含量均以微酸性土壤最高,酸性土壤次之,强酸性上壤最低。叶片养分比例N/P、N/K、KjP以花蕾期的变化范围小于盛果期,相同土壤各处理养分比例变化趋势相似,花蕾期可作为甜椒营养诊断的最宜采样期。 8、甜椒果实品质综合比较以强酸性土壤 l.SN处理、酸性土壤 ZNI.SK处理、微酸性土壤ZpeP)处理的VC、氢基酸、还原糖和固形物含量较高,硝酸盐含量为低,为高产优质组合。3种酸性土甜椒施肥利润和产投比最佳的处理分别为:强酸性土壤 ZN处理施肥利润 15467元i‘,产投比 7.4卜酸性土埂 OPT处理施肥利润为5867元八产投比为2.5* 微酸性上壤Zpen1.SK处理施肥利润为 601元ban‘,产投比为 2.2:1。(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大学》期刊2001-04-01)
酸性菜园土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缓释复合肥料(SRF)对酸性菜园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的影响。两次测定(35d和45d)结果表明,在各处理中,SRF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含量、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为最高,其中SMBC达到显着;SRF处理微生物量氮(SMBN)含量显着高于普通复合肥(CCF)处理(分别提高25.8%和38.6%),真菌数量低于包膜缓释肥(CRF)处理,高于CCF处理;与施用普通复合肥(CCF)处理相比,SRF能够显着提高白菜产量(分别提高16.4%和13.9%),而与包膜肥料CRF处理无显着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酸性菜园土壤论文参考文献
[1].李洁.不同施肥结构对酸性菜园土铝结合形态的影响及对土壤酸性的修复效应[D].湖南农业大学.2014
[2].胡小凤,李文一,王正银.缓释复合肥料对酸性菜园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
[3].李会合,王正银.不同施肥对酸性菜园土壤莴笋产量和叶片氮代谢的影响[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4].张冲,王纪阳,赵小虎,刘文清,罗红辉.土壤改良剂对南方酸性菜园土重金属汞、砷有效态含量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07
[5].李会合.氮钾对酸性菜园土壤莴笋品质的效应及机理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
[6].李会合,王正银,李宝珍.施肥对酸性菜园土壤莴笋硝酸盐和叶片养分形态的效应[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
[7].叶学见.酸性菜园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和甜椒营养调控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