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扰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理论,核子,相移,相互作用,微扰论,介质,重子。
微扰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易江,谢思甫,陈飞武[1](2019)在《单参考态微扰理论发散问题的理论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闭壳层和开壳层分子系统由于加入弥散函数导致的单参考态微扰理论的发散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对开壳层系统,微扰能量的振幅随体系自旋多重度的增加而增加.本文利用Feenberg变换来处理微扰理论的发散问题.通过调节Feenberg变换的参数λ来加速微扰序列的收敛性.数值计算表明,存在一个λ值,微扰序列收敛最快.还发现该λ值随着自旋多重度增加而增加.(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期刊2019年05期)
陈新岗,李昌鑫,冯煜轩,赵唐,余兵[2](2018)在《基于二阶微扰理论的油中溶解气体拉曼检测数据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变压器油中特征气体拉曼光谱数据的定量分析,文中基于二阶微扰理论(MP2)在6-31G(d)的基组上针对油中溶解的7种特征气体分子进行了结构优化,建立了分子拉曼简振模型,并得到了7种气体分子优化后的键长、键角和谱峰归属信息;通过拉曼光谱实验平台,在同一条件下对相同浓度的7种特征气体样本和不同浓度的多组CH4气体样本完成拉曼检测,得到H_2、C0、CO_2、CH_4、C_2H_2、C_2H_4和C_2H_6的实测光谱数据;结合分子拉曼仿真结果,确定了7种气体的实验参考拉曼频移并提出了基于多原子分子不同频移处多个拉曼谱峰数据在定量分析中应用的方法;通过多参数回归方式得到了CH_4在2 878 cm~(-1)和2 982 cm~(-1)频移处谱峰面积同气体体积分数之间的关系方程式,结果验证了分子理论模型仿真以及多参数回归方式的可靠性,为变压器故障诊断中拉曼光谱数据定量分析方法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高压电器》期刊2018年09期)
袁成卫,陈明,罗伟峰,张强[3](2018)在《双模介质谐振器测量介电性能的微扰理论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降低双模介质谐振器用于测量介质介电性能时数据处理方法的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谐振腔微扰理论的分析方法。将双模介质谐振器中的定位台阶看作微扰结构,综合应用谐振腔结构微扰理论和材料微扰理论,提出了双模介质谐振器中介质材料介电常数和损耗角正切的近似计算方法,对一组介质样品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基于模式匹配理论的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所获得的结果与较为精确的模式匹配法计算结果相比,介电常数偏差小于0.5%,介电损耗最大偏差约5%.(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黄柏林[4](2018)在《手征微扰理论中的介子—重子散射》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色动力学被公认为是处理强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但是由于它的渐近自由、夸克禁闭等性质,直接应用这个理论研究低能强子相互作用是非常困难的。而手征微扰论作为量子色动力学的一个有效场论,具有模型无关性。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利用重重子手征微扰论研究了赝标介子-八重态重子的散射,扩展了利用重重子手征微扰论在低能强子物理中的应用。由于在物理区域里分波相移包含了一个散射过程的完整信息,因此计算散射的分波相移是有必要的。首先,我们利用重重子手征微扰论把KN和(?)N散射振幅计算到了单圈阶,然后通过拟合KN散射的经验分波相移确定了由高阶拉氏量带来的低能常数,由这些低能常数我们预测了(?)N散射相移,并得到了一个合理的结果。我们还预测了KN和(?)N的散射长度,在误差范围内,除了同位旋为0的(?)N散射长度外(这个道由Λ(1405)共振态主导着,可以用非微扰重求和的方法解决),其他叁个散射长度都与实验结果一致。在计算KN和(?)N散射取得了一些成功后,我们继续在重重子手征微扰论中把赝标介子和八重态重子的散射振幅计算到了单圈阶。通过同时拟合πN和KN的经验分波相移数据,确定了散射振幅中的低能常数。为了得到一个更好的拟合结果,我们在拟合πN散射相移时,加上了第叁阶的抵消项。然后使用这些低能常数,我们预测了其他耦合道的散射相移和散射长度。我们获得πΛ散射的强相移差在Ξ质量时为8.8±0.2度,这与实验结果一致。我们发现相移在S_(01)(πΣ)、S_(01)(KΞ)、S_(01)((?)N)和S_(11)((?)Σ)分波时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以致于在这些分波上可以产生共振态。事实上,S_(01)(πΣ)、S_(01)(KΞ)、S_(01)((?)N)和S_(11)((?)Σ)可以分别对应于共振态Λ(1405)、Λ(1670)、Λ(1405)以及Ξ(1690)。我们也预测了散射长度,并且把这些结果与通过协变正规化方法得到的散射长度作了对比,其结果是协变的散射长度并没有比我们预测的散射长度好,都需要进一步计算到高阶。我们还详细地讨论了收敛性的问题,发现必须至少计算到第四阶才有可能获得一个好的收敛性。(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8-06-01)
张金省[5](2018)在《利用重重子手征微扰理论研究弹性π-N散射》一文中研究指出手征微扰理论(ChPT)是量子色动力学在低能领域的有效场论,当手征微扰理论涉及重子时将会出现计阶规则破坏(PCB)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有叁种修正方案,即:重重子(HB)方案、红外正规化(IR)方案和Extended-On-Mass-Shell(EOMS)方案。在本文中,我们利用重重子手征微扰理论(HBxPT),分别在SU(2)v群和SU(3)v群中计算弹性π-N散射的散射振幅到第叁阶,其中SU(3)v群的第叁阶散射振幅贡献只包含圈图部分。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弹性π-N散射做了相关的数据分析。首先,在SU(2)v群中,我们分别采用保留散射振幅中的Inm/λ项和吸收散射振幅中的Inm/λ 项两种方法来确定有效拉氏量中的低能常数,然后利用这两组低能常数拟合分波相移。结果证明,保留散射振幅中的lnm/λ项所得的低能常数能够更好的描述分波相移。其次,在SU(3)v群中,我们选择保留散射振幅中的lnm/λ项确定低能常数,利用该组低能常数拟合分波相移并且与SU(2)v群的结果相比较。结果证明,在SU(2)v群中分波相移的理论计算更加吻合实验数据。最后,本文在SU(2)v群中讨论了收敛性问题,并且计算了弹性π-N散射的S波散射长度。(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8-06-01)
任玉彬[6](2018)在《基于微扰理论的药物活性定量预测平台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组合化学技术以及高通量活性测定技术的飞速发展,小分子结构与生物活性数据呈现出爆炸式增长趋势。然而,对于不同实验条件下测定出的生物活性数据,仍然缺乏有效的数据整合与分析方法。例如传统定量构效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通常局限于相同或相近实验条件下,针对同一生物靶标而进行的结构-活性关系研究,从而导致其应用范围受到很大制约。因此,对于这些来源和检测方法不同的生物活性数据,如何有效分析并加以运用,从而指导生物学、化学以及药学等领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微扰理论(Perturbation Theory,PT)是指将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接近真实问题的“可解”部分和微小“扰动”部分的加和,是寻求一个复杂问题近似解的数学方法。在PT与QSAR理论方法指引下,论文基于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在J2EE体系结构和技术规范下,采用MVC(Model-View-Controller)Web开发模式,结合开源框架Struts2及MySQL数据库,构建基于微扰理论的药物活性定量预测平台(PT-QSAR)。经开发环境搭建、系统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系统实现等关键环节,成功构建了可满足用户主要需求的PT-QSAR预测平台,可实现数据预处理、变量筛选、定量构效关系建模、模型验证与评价、结果与分析等主要功能。在此基础上,利用该平台对组胺H3受体抑制剂、碳酸酐酶Ⅳ抑制剂以及腺苷A1受体拮抗剂进行了实例研究。研究结果显示:PT-QSAR平台可有效解决不同实验材料或条件下的数据整合和利用难题,且取得优于传统QSAR方法的预测性能,因此有望在生物活性数据整合与利用以及转化医学研究领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4-01)
胡柏山,许甫荣[7](2017)在《Hartree-Fock基矢下第一性原理的多体微扰理论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现实核力出发(手征有效场论N~3LO),应用多体微扰理论对一些双幻核进行计算。借助相似重整化群理论对手征有效场论核力进行"软化"处理。在Hartree-Fock基矢下对有效哈密顿量进行多体微扰理论计算,对能量的修正计算到第叁阶,对波函数微扰修正到第二阶。利用反对称化的Goldstone图对波函数进行展开,进而对单体密度进行修正,从单体密度出发对原子核半径进行计算。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给出了很好的计算结果。(本文来源于《原子核物理评论》期刊2017年03期)
任修磊,李凯文,耿立升[8](2017)在《基于手征微扰理论构建相对论重子-重子相互作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两个近期基于协变手征微扰理论构建领头阶核子-核子和超子-核子相互作用的工作。理论中未知的低能常数通过拟合核子-核子和超子-核子散射实验数据确定。分析发现,在对散射数据的描述上,领头阶相对论手征力可以媲美次领头阶非相对论手征核力。研究表明,构建相对论手征重子-重子相互作用技术上是可行的。得到的相互作用不仅可以为相对论核结构及反应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输入,而且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低能强相互作用的认识。(本文来源于《原子核物理评论》期刊2017年03期)
邹竞祥,沈军,许恩华,方涛,黎书华[9](2017)在《基于块相关框架的多参考微扰理论和多参考耦合簇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单参考电子相关方法已经发展成熟,但很多时候无法正确描述共价键解离、双(多)自由基和激发态等电子之间相关性非常强的体系。近年来发展的多参考微扰理论和多参考耦合簇理论以多个行列式的线性组合为参考波函数,采用不同的方式有效考虑电子之间的动态相关,对强关联体系的描述取得了显着的改进。但根据理论出发点和精度要求的不同发展出了许多多参考理论,仍无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方案。本文将结合与常见电子相关方法在理论框架和计算精度上的比较,详细阐述块相关理论的基本原理,并介绍基于块相关的"另类"多参考电子相关方法。最后本文还简单展望了多参考电子相关方法今后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物理化学学报》期刊2017年07期)
易江,谢忠甫,任庆,陈飞武[10](2017)在《微扰理论的收敛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原子和分子体系中,多体微扰序列(如MP2,MP3,MP4等)在如下叁种情况下可能出现发散:(1)分子发生离解,(2)计算激发态能量时非占据分子轨道出现简并或准简并,(3)原子或分子体系加上弥散函数。前两种情况时,微扰序列在低阶如二阶时就出现发散。第叁种情况时,微扰序列在高阶时才出现发散,很难发现。对前两种情况,一般寄希望多参考态微扰理论能解决。针对第叁种情况,目前文献中还没有好的办法。这里我们提出一种办法来加速第叁种情况时微扰序列的收敛性。对我们所研究的闭壳层体系和开壳层体系,采用6-31G、cc-pVDZ和cc-pVTZ时,微扰序列都是收敛的。如果采用6-31+g、aug-cc-pVDZ或aug-cc-pVTZ时,微扰序列是发散的。如果采用我们提出的方法,微扰序列都有较好的收敛性,不出现发散的现象。另外,我们还将讨论课题组最近提出的多参考微扰理论和约化密度矩阵理论。(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报告集》期刊2017-06-08)
微扰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实现变压器油中特征气体拉曼光谱数据的定量分析,文中基于二阶微扰理论(MP2)在6-31G(d)的基组上针对油中溶解的7种特征气体分子进行了结构优化,建立了分子拉曼简振模型,并得到了7种气体分子优化后的键长、键角和谱峰归属信息;通过拉曼光谱实验平台,在同一条件下对相同浓度的7种特征气体样本和不同浓度的多组CH4气体样本完成拉曼检测,得到H_2、C0、CO_2、CH_4、C_2H_2、C_2H_4和C_2H_6的实测光谱数据;结合分子拉曼仿真结果,确定了7种气体的实验参考拉曼频移并提出了基于多原子分子不同频移处多个拉曼谱峰数据在定量分析中应用的方法;通过多参数回归方式得到了CH_4在2 878 cm~(-1)和2 982 cm~(-1)频移处谱峰面积同气体体积分数之间的关系方程式,结果验证了分子理论模型仿真以及多参数回归方式的可靠性,为变压器故障诊断中拉曼光谱数据定量分析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扰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易江,谢思甫,陈飞武.单参考态微扰理论发散问题的理论研究(英文)[J].ChineseJournalofChemicalPhysics.2019
[2].陈新岗,李昌鑫,冯煜轩,赵唐,余兵.基于二阶微扰理论的油中溶解气体拉曼检测数据分析研究[J].高压电器.2018
[3].袁成卫,陈明,罗伟峰,张强.双模介质谐振器测量介电性能的微扰理论分析方法[J].兵工学报.2018
[4].黄柏林.手征微扰理论中的介子—重子散射[D].云南大学.2018
[5].张金省.利用重重子手征微扰理论研究弹性π-N散射[D].云南大学.2018
[6].任玉彬.基于微扰理论的药物活性定量预测平台构建[D].重庆大学.2018
[7].胡柏山,许甫荣.Hartree-Fock基矢下第一性原理的多体微扰理论计算[J].原子核物理评论.2017
[8].任修磊,李凯文,耿立升.基于手征微扰理论构建相对论重子-重子相互作用(英文)[J].原子核物理评论.2017
[9].邹竞祥,沈军,许恩华,方涛,黎书华.基于块相关框架的多参考微扰理论和多参考耦合簇理论[J].物理化学学报.2017
[10].易江,谢忠甫,任庆,陈飞武.微扰理论的收敛性研究[C].第十叁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报告集.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