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喻构成中的类与语义区别(论文文献综述)
田煜[1](2019)在《现代汉语比较句研究及其二语教学》文中指出文章以现代汉语比较句为研究对象,以本体研究为主,附带考察比较句的对外汉语教学情况。全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总结比较句研究现状,分析归纳比较句现有研究成果和不足,明确本文的研究思路、语料来源及符号使用。第二章:明确比较句定义及其构成成分,并对构成成分进行探讨。比较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比较句只要句子表比较义即可;本文则从狭义角度来对比较句进行界定,认为比较句是指能够表明比较意义、由比较标记及其他比较参项构成的句子。比较句主要包括比较主体、比较基准、比较标记、比较点、比较结果五个构成成分,其中比较基准、比较标记和比较结果是比较句的基本构成成分。结合语料对构成成分的特征进行分析,明确各构成成分的特点。第三章:考察比较句的类型和句式的使用情况。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将比较分为“质”的比较和“度”的比较两种类型。由于“度”的比较较为常见,因此本章从意义角度和形式意义相结合的角度来重新对其分类。意义角度的分类除了传统的平比、差比、极比等类型以外,还增加了递比类型;同时根据比较是否实际进行将比较句分为据实比较和虚拟比较两种类型。形式和意义相结合角度的分类主要表现为对句式典型程度的分类。根据句式的典型程度的高低,我们将比较句分为核心句式和边缘句式两种类型。另外,对各句式在不同语体中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明确各句式的使用频率及分布特点并对各句式的用法进行总结。第四章:讨论比较句的肯定和否定形式。通过考察我们发现比较句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现象,否定句式的数量和句式的自身特点是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根据否定后句子意义是否需要其他成分补足将否定句式分为有标否定和无标否定两类。同时总结各构成成分在否定时的先后顺序,认为否定时大体遵循“比较结果>比较点>比较基准>比较主体”(“>”为“优先于”的意思)这一顺序。第五章:对“像……一样”句式进行个案考察。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文比较句的定义,提出了判定“像……一样”句式表比较的五个标准:相似度标准、比较基准是否特指、比较基准是否具有典型特征、“一样”后是否出现比较点和“一样”意义的虚实。对“像……一样”句式的两种具体形式“X像Y一样”和“像Y一样X”的特点进行探讨并进行对比考察,发现两种句式在形式、意义和功能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别。第六章:对“不比”句进行个案考察。“不比”在句中出现时,或以动词形式出现,或以短语形式出现。以动词形式出现时,“不比”主要表低于义和不同义;以短语形式出现时,“不比”本身并无意义,“不比”句可以表等同义、高于义或者极比义。“不比”句表不同义时,比较对象通常是两种具体行为且位置较为固定,比较点直接出现在句中的情况较为少见,通常需要根据语境中的客观描述性成分推知。第七章:对“一 X比一 X”句式进行个案考察。“一 X比一 X”结构在使用时既可以表周遍义,也可以表递比义,两种用法除了在时间范畴上有所不同以外,还可以通过比较是否客观存在以及形义角度来进行区分。“一 X比一 X”句式表递比义时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比较对象通常只有一个且比较结果难以明确。虽然“一X比一X”句式表比较时常常可以与“越来越X”句式互相替换,但在形式、意义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区别。第八章:对比较句的二语习得情况进行考察并提出教学建议。首先,我们从教材、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来对二语习得情况进行考察,教材考察主要表现为对《汉语教程》和《发展汉语》两套教材的分析;教师访谈主要围绕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学生习得情况调查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其次,在句式的本体使用情况、二语习得情况以及各类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比较句式进行重新选取和分级。最后,对教材、教师和学习者提出建议,认为教材应更具科学性和趣味性,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学习者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第九章:本文结语。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出研究展望。
陈晓薇[2](2017)在《比喻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文中提出在所有的修辞手法中,比喻是发展历史最悠久,同时也是最常用、最广泛的一个。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使文章语言趋向规范性、准确性,还能增强语言文字的生动性,为文章添色增彩。而在当前初中的语文写作教学中,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写作教学的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充分了解比喻修辞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探析应用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比喻修辞知识的内容和方法很有必要。本研究立足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当前实际,以比喻修辞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的现实状况为出发点,基于比喻修辞和初中语文写作的最新研究成果,探析比喻修辞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了解比喻修辞应用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价值意义,以期改变当前比喻修辞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的现状,充分发挥比喻修辞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将从三个方面来探析比喻修辞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其中,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需要运用到的比喻修辞知识;第二章主要论述的是比喻修辞应用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现状及其现状反思;第三章主要是提出比喻修辞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时需遵循的原则及如何有效应用的方法。
王冰[3](2016)在《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修辞格研究》文中提出修辞相对抽象、复杂,因此,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要想做好对外汉语的修辞教学,教学方法尤为重要。找到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解决修辞教学难题的关键。但在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从研究方法到教学理论和实践都存在缺陷。目前的研究多为针对本体的单辞格研究,从共同理据方面对修辞的研究鲜有相应的成果。本文以语义结构和词义范畴为基点,运用语义成分分析法,探讨了意义修辞格的产生机制,着重分析了比喻、比拟、夸张、拈连、通感、借代等六种意义化修辞格的语义机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本文的目的是力求从语义学角度为多种意义修辞格的教学设计提供统一的逻辑方法,使意义修辞格的分析与教学趋向简易,提高留学生理解和应用汉语意义修辞格的能力。本文共分五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意义修辞格进行界定,对现有意义修辞格本体研究的文献和教学文献进行的综合评述,介绍了研究的范围、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介绍了词语结构和词语组合的两种形态并给出了语义结构的逻辑图式。认为意义修辞格的共同理据是以词和语义结构为基点的词语之间语义关系的形态。不同的意义修辞格在共同理据下存在着不同的语义机制。第二章对比喻修辞格和借代修辞格的语义机制进行分析。认为比喻的语义机制是指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之间在某些范畴属性上的相似性;借代的语义机制是在本体和借体的词语之间的“对象-属性”关系的基础上,用属性指称对象。第三章和第四章对比拟、通感、夸张、拈连修辞格的语义机制进行分析。认为这几种修辞格具有的共同语义机制是词语之间语义关系的悖谬性。第五章在语义理论和修辞理论的框架下,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在共同理据下设计意义修辞格教学方法的建议,并以比拟修辞格为例来检验此种教学方法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最后是结语。提出了关于对外汉语意义修辞格以及其他修辞格教学的研究设想。
吴芳[4](2014)在《张晓风散文的比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取了张晓风的散文集《张晓风经典作品集》和《那夜的烛光》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出现的比喻进行了穷尽性数据统计并对其进行了分类,先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基本类型,除了这三种基本类型外,张晓风散文中还存在很多比喻的变式如:较喻、博喻、连喻、倒喻、引喻、约喻、缩喻等。其次本文对张晓风散文比喻的本体和喻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类整理了其比喻本体和喻体的类型,将其比喻本体分为人物本体和事物本体两类,其中人物本体细分为人称本体和名称本体两类,事物本体进而细分为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两类。喻体也分为人物喻体和事物喻体两类,其中人物喻体出现的较少无需再细分,事物喻体又分为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两类。通过对本体、喻体类型的整理分析总结出了张晓风比喻本体广泛多样、具有偏爱性以及本体的结构形式简单三方面的特点,喻体选择具有唯美通俗、抽象虚幻以及喻体选择的偏爱性这三方面的特点。第三章结合概念整合理论分析了张晓风散文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从认知的角度引入概念整合这一理论来分析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对概念整合这一理论做了具体的阐释。其次,根据概念整合理论对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转换进行详细的分析,分别从本体和喻体感觉之间的转换,本体和喻体动静之间的转换,本体和喻体抽象和具体之间的转换、本体和喻体有生命和无生命之间的转换以及本体和喻体人与物之间的转换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最后,根据概念整合理论结合具体的实例,分别从(一)通过抽象陌生事物设喻拉开本体和喻体的距离,(二)通过化抽象为具体拉开本体和喻体的距离这两方面分析了张晓风本体和喻体之间距离的疏远,通过对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转换和距离的疏远这两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张晓风散文比喻的新奇独特之处。最后,本文从语义方面进行探究,首先是结合张晓风散文的比喻实例对比喻的深层语义结构和表层结构作了分析,并分析总结出了比喻的深层语义特征。其次,总结了张晓风散文比喻的主要语义特点并举例加以说明,共总结出了四个语义特点分别是夸张性、多样性、局部性、矛盾性等等。
姜东林[5](2013)在《对钱钟书小说《围城》的修辞批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修辞是一门语辞加工艺术,这门艺术不仅是一种单纯提升表达效果的技术,更是在言语交际中对语辞全方位的加工与调试,修辞活动是与外部的交际语境、内部的言辞旨趣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语言加工过程。以修辞学的角度切入文学批评其实是一种非常接近文学本质的批评方式。文学是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文本构建与主观意识、情感态度的有机融合,文本研究是文学研究的基础。文学的修辞批评是一种以文本的修辞性解读为基础和核心的文学批评,是建立在文本语言、篇章结构、文体风格等纯语言层面上的修辞性解读与阐释。文学的修辞批评也借此区别于社会学批评、心理学批评、文化批评等批评模式。修辞批评不仅仅是一种形而下的技巧研究,更应该是具有逻辑性的修辞思想呈现,应该体现批评者的思维本性。在文学的表达与接受过程中,修辞能够达到逻辑所达不到的地方,与逻辑共同构成文学思维的二元对立。对钱氏《围城》的修辞批评研究即是对这一思想意识的实践操作本论文综合运用闸释分析、分类、比较、定性与定量等研究方法。首先在对修辞及修辞批评的标准进行分类概括的基础上做一个阐释定性,然后从修辞意识、修辞策略、修辞技巧三个方面进行批评研究,按照“提出一个问题,选择一个文本,选择一种分析工具,分析文本,撰写评论文章”的框架模式,最后对《围城》修辞方面的成就进行细化的考量和综合的认知。修辞批评的理论和实践要求我们不应仅局限于机械的涵义闸释,更应该注重身临其境的体验感悟,通过修辞批评完成对作品的再创作,这样修辞批评才能更好地弥补文学批评的某些不足。本论文将运用修辞批评的方式,以科学系统的修辞学理论为支撑,同时兼顾修辞的文化思维特性,以期对《围城》完成较深层次的体验解读。
马启红[6](2012)在《体词性俗语中的比喻构成初探》文中研究表明比喻作为最常用的修辞手法,在俗语的构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俗语结构的定型性,使得俗语中的比喻具有了独特性。文章以体词性俗语为考察对象,以比喻的"三要素、四成分"为标准,对体词性俗语中比喻的构成要素和结构形式进行分析,并对其比喻义的生成进行阐释。
张云[7](2012)在《中国古代檄文的修辞阐释》文中认为檄文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公文样式,曾发挥过重大的作用。由于檄文在实际运用中,往往具有“振此威风,曝彼昏乱”的作用,它们也就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军事斗争中的倚重对象。本文以檄文为研究对象,对檄文的话语、程式、辞格进行修辞分析,试图阐释檄文为何具有如此影响力。
管志斌[8](2011)在《比喻辞格的认知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比喻是一种用跟甲物有相似点的乙物来描述或说明甲物的语言表达方式,它一般由本体、喻体、相似点和比喻标记词四个基本要素构成。比喻的本体与喻体分属于不同的认知域,因此对比喻的理解通常是一个认知范畴的甲物向另一认知范畴的乙物的投射过程。比喻性表达具有形象、生动、化抽象为具体的修辞效果。比喻的次类(包括明喻、暗喻、借喻、比拟等)各自具有不同的认知机制,它一般以两种语言形式存在:即活比喻和死比喻。
陈昌宁[9](2011)在《从相似点看比喻与比较的区别》文中研究表明比喻本质上也是比较。它与一般比较的区别在相似点上。比喻时相似点是喻体事物的类的属性,而比较时喻体要么不是类仅是个体,要么虽是类相似点却不是类的属性。还有些个体事物,由于成了某种典型,代表一类事物,它们也可充当比喻的喻体。相似点还决定了喻体分类的角度。从相似点上看,所谓"同类相比的比喻"都是不同类的,因此,"凡喻必以非类"的原则是不错的。
陈娅美[10](2011)在《喻体特征的认知研究》文中提出传统修辞学将比喻定位为一种特定的修辞方式。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比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从认知的角度对比喻进行研究无疑能够促进比喻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喻体是比喻的构成要素,它对实现比喻形象性的终极追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对喻体进行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从认知的角度对喻体进行研究能够实现比喻构成成分研究的突破。作为比喻的构成要素,喻体本身具有许多特征。文章从喻体的典型性、主观性和时域性三个方面对喻体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喻体的典型性是喻体最本质的特征,文章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喻体的典型性,并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典型理论,对典型性喻体之所以典型的原因进行了语言学分析。喻体的主观性是从语言主观性研究的角度进行探讨,当前语言主观性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体现说话人的视角、表达说话人的情感、体现说话人的认识”三个方面,建立在认知经验基础上的比喻势必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因此文章从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喻体的主观性,最后也集中讨论了喻体主观性的典型表现形式,也即比喻的新异性。喻体的时域性即喻体具有历时方面的时间性和共时方面的地域性,喻体是时间与空间共同作用下的二维存在,因此,在时间性和地域性方面,喻体各有其发展演变形式和表现特色。同时,由于其在时间和空间范畴发展,所以喻体的时间性和地域性必然相互影响,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二者融合在一起,在时间的作用下,部分喻体由地域性喻体变为全民常用性喻体。
二、比喻构成中的类与语义区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比喻构成中的类与语义区别(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比较句研究及其二语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2.1 本体研究成果概述 |
1.2.2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成果概述 |
1.3 研究思路 |
1.4 两点说明 |
第二章 比较句的界定及构成成分 |
2.1 比较句的界定 |
2.1.1 相关概念说明 |
2.1.2 比较句的定义 |
2.1.3 比较句式的确定 |
2.2 比较句的构成成分 |
2.2.1 构成成分的确定 |
2.2.2 比较对象 |
2.2.3 比较标记 |
2.2.4 比较点 |
2.2.5 比较结果 |
第三章 比较句的分类与使用情况 |
3.1 已有研究概述 |
3.2 意义角度的分类 |
3.2.1 传统角度分类 |
3.2.2 虚实角度分类 |
3.3 形式意义相结合角度的分类 |
3.4 使用情况和基本用法 |
3.4.1 比较句式的使用情况 |
3.4.2 比较句式的基本用法 |
第四章 比较句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 |
4.1 比较句的肯定句式和否定句式 |
4.2 平比句的肯定否定形式考察 |
4.3 差比句的肯定否定形式考察 |
4.4 极比句的肯定否定形式考察 |
4.5 递比句的肯定否定形式考察 |
4.6 相关问题研究 |
4.6.1 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分析 |
4.6.2 否定形式的有标和无标问题 |
第五章 个案一:“像……一样”比较句式 |
5.1 已有研究概述 |
5.2 范围界定 |
5.2.1 句子本身不表比较义 |
5.2.2 句子用法存在争议 |
5.3 “像……一样”句式考察 |
5.3.1 “X像Y一样”句式 |
5.3.2 “像Y一样X”句式 |
5.3.3 “X像Y一样”句式和“像Y一样X”句式的关系 |
第六章 个案二:“不比”句 |
6.1 已有研究概述 |
6.2 “不比”句的表义情况 |
6.2.1 “不比”用法类型 |
6.2.2 “不比”以动词形式出现的表义情况 |
6.2.3 “不比”以短语形式出现的表义情况 |
6.3 表不同义的“不比”句 |
第七章 个案三:“一X比一X……”比较句式 |
7.1 已有研究概述 |
7.2 “一X比一X”句式表递比义和表周遍义的区分 |
7.3 “一X比一X”句式特征 |
7.4 “一X比一X”句式和“越来越X”句式比较 |
7.4.1 “一X比一X”句式和“越来越X”句式共同点 |
7.4.2 “一X比一X”句式和“越来越X”句式不同点 |
第八章 比较句的二语习得及教学建议 |
8.1 比较句二语习得情况考察 |
8.1.1 教材分析 |
8.1.2 教师访谈 |
8.1.3 学生习得情况 |
8.2 比较句式的选取和分级 |
8.2.1 比较句式的选取 |
8.2.2 比较句式的分级 |
8.3 比较句教学建议 |
8.3.1 教材要提升科学性和趣味性 |
8.3.2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
8.3.3 学习者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
第九章 结语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比喻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比喻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内容 |
第一节比喻的分类及其作用 |
一、比喻的定义 |
二、比喻的构成 |
三、比喻的分类 |
四、比喻“喻体”的选择 |
五、比喻修辞的作用 |
第二节比喻修辞与其他易混淆知识点的辨析 |
一、比喻与比拟的辨析 |
二、比喻与夸张的辨析 |
三、借喻与借代的辨析 |
四、借喻与双关的辨析 |
五、比喻与通感的辨析 |
六、比喻与象征的辨析 |
第二章 比喻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反思 |
第一节比喻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
一、学生运用的方面 |
二、教师传授的方面 |
三、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制定及考试要求方面 |
第二节比喻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反思 |
一、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树立正确的修辞观 |
二、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修辞学素养和改进教学方法 |
三、掌握全面的比喻修辞知识对于比喻在写作中的运用至关重要 |
四、教师应培养学生在写作中主动运用比喻修辞的意识 |
第三章 比喻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的原则及方法 |
第一节比喻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
一、立诚原则 |
二、符合语境原则 |
三、创新原则 |
第二节比喻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的方法 |
一、巧用多媒体,丰富语言资料库 |
二、讲练结合策略 |
三、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开展训练 |
四、多种练习方式有效结合 |
五、写作要充分利用课堂、课外教学 |
六、通过对比分析学习运用比喻修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修辞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对外汉语修辞格研究 |
二、意义修辞研究 |
三、对外汉语修辞格教学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研究范围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语义结构与词语组合的两种意义形态 |
第一节 词义范畴及语义结构 |
一、词义范畴 |
二、语义结构 |
第二节 词语组合的两种意义形态 |
一、基本概念 |
二、词语组合的两种意义形态 |
第二章 比喻、借代辞格的语义机制 |
第一节 比喻辞格的语义机制 |
一、比喻的定义及其分类 |
二、比喻辞格的基本语义机制 |
第二节 借代辞格的语义机制 |
一、借代的定义及其分类 |
二、借代辞格的语义机制分析 |
第三章 比拟、通感辞格的语义机制 |
第一节 比拟辞格的语义机制 |
一、比拟的定义及分类 |
二、比拟辞格的语义机制 |
第二节 通感的语义机制 |
一、通感的定义 |
二、通感辞格的语义机制 |
第四章 夸张、拈连辞格的语义机制 |
第一节 夸张的语义机制 |
一、夸张的定义和分类 |
二、夸张辞格的语义机制分析 |
第二节 拈连的语义机制 |
一、拈连的定义及其分类 |
二、拈连辞格的语义机制 |
第五章 意义修辞格教学方法设计 |
第一节 教学方法设计的语义理论基础 |
一、词和语义结构是对外汉语修辞格教学的基础 |
二、语义逻辑关系是构建意义修辞格的语义理据 |
第二节 各种意义修辞格的教学设计要点 |
一、比喻辞格的教学设计要点 |
二、借代辞格的教学设计要点 |
三、比拟辞格的教学设计要点 |
四、夸张辞格的教学设计要点 |
五、通感辞格的教学设计要点 |
六、拈连辞格的教学设计要点 |
第三节 意义修辞格教学方法的基本构想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张晓风散文的比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张晓风及其作品介绍 |
第二节 张晓风散文的研究意义和现状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语料来源、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语料来源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张晓风散文比喻的类型分析 |
第一节 张晓风散文比喻的基本类型 |
一、明喻 |
二、暗喻 |
三、借喻 |
第二节 张晓风散文比喻的其他变式 |
一、较喻 |
二、倒喻 |
三、博喻 |
四、连喻 |
五、引喻 |
六、约喻 |
七、缩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张晓风散文比喻的本体、喻体分析 |
第一节 张晓风散文比喻的本体分析 |
一、本体的类型 |
(一) 人物本体 |
(二) 事物本体 |
二、本体的特点 |
(一) 本体选择广泛多样 |
(二) 本体选择的偏爱性 |
(三) 本体结构形式简单 |
第二节 张晓风散文比喻的喻体分析 |
一、喻体类型 |
(一) 人物喻体 |
(二) 事物喻体 |
二、喻体的特点 |
(一) 喻体选择唯美通俗 |
(二) 喻体选择抽象虚幻 |
(三) 喻体选择的偏爱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张晓风散文比喻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一节 概念整合理论对比喻的阐释力 |
第二节 本体和喻体之间关系的转换 |
一、本体和喻体动静的转换 |
二、本体和喻体感觉的转换 |
三、本体和喻体有生命和无生命的转换 |
四、本体和喻体抽象与具体的转换 |
(一) 抽象的本体转换成具体的喻体 |
(二) 具体的本体转换成抽象的喻体 |
五、本体和喻体人与物的转换 |
(一) 人与植物之间的转换 |
(二) 人与动物之间的转换 |
第三节 本体和喻体之间距离的疏远 |
一、通过抽象陌生事物设喻拉开本体和喻体的距离 |
二、通过化抽象为具体拉开本体和喻体的距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张晓风散文比喻的语义分析 |
第一节 张晓风散文比喻的深层语义结构和表层结构 |
一、比喻的深层语义结构 |
二、比喻的表层结构 |
三、比喻的深层语义特征 |
第二节 张晓风散文比喻的主要语义特点 |
一、夸张性 |
二、多样性 |
(一) 一喻多物 |
(二) 一物多喻 |
三、局部性 |
四、矛盾性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对钱钟书小说《围城》的修辞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围城》研究综述 |
1.1.1 《围城》主题研究的深入 |
1.1.2 批评模式多样化 |
1.1.2.1 修辞批评模式 |
1.1.2.2 文化批评模式 |
1.1.2.3 心理学批评模式 |
1.1.3 《围城》作为钱学研究的一部分 |
1.2 从修辞批评角度看《围城》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钱钟书——修辞家和修辞学家 |
1.4 修辞与修辞批评 |
1.4.1 修辞 |
1.4.2 修辞批评与文学批评 |
1.4.3 关于文学修辞批评的几个问题 |
1.4.3.1 文学修辞批评研究的意义 |
1.4.3.2 文学修辞批评的标准问题 |
2 《围城》修辞意识研究 |
2.1 钱氏的修辞观及其修辞批评 |
2.1.1 钱氏的修辞观 |
2.1.2 钱氏的修辞批评 |
2.2 《围城》积极的修辞追求 |
3 《围城》修辞策略研究 |
3.1 修辞策略的影响因子 |
3.1.1 《围城》创作目的与内容的统一 |
3.1.2 《围城》的修辞表达——知识分子的话语表达 |
3.1.3 《围城》的受众预设 |
3.2 《围城》修辞策略的“三维”与“两端” |
3.2.1 适应型的修辞态度 |
3.2.2 高雅型的修辞格调 |
3.2.3 出奇型的修辞传达方式 |
4 《围城》修辞技巧研究 |
4.1 《围城》的语言特色 |
4.1.1 妙喻连珠新奇粘巧 |
4.1.2 风趣幽默机智诙谐 |
4.2 通感修辞技巧 |
4.2.1 通感在塑造形象上的功能 |
4.2.2 通感在增加文本容量和扩大受众方面的作用 |
4.3 讽刺修辞技巧 |
4.3.1 夸张讽刺 |
4.3.2 其他讽刺手法 |
5 比喻辞格研究 |
5.1 比喻研究综述 |
5.2 比喻的构成要素 |
5.2.1 本体 |
5.2.2 喻体 |
5.2.3 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 |
5.3 比喻的认知功能研究 |
5.3.1 比喻的认知基础 |
5.3.2 比喻的认知功能 |
5.4 比喻的修辞审美功能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体词性俗语中的比喻构成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关于比喻构成的要素与成分 |
二比喻型体词性俗语的比喻构成特点 |
(一)不出现比喻词 |
(二)不出现喻解 |
(三)喻体必出现,本体可出现 |
1. 暗喻 |
2. 倒喻 |
3. 借喻 |
三体词性俗语比喻意义的构成分析 |
(一)以人喻物 |
(二)以物喻人 |
(三)以物喻物 |
四结语 |
(7)中国古代檄文的修辞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本文研究之檄文 |
第一节 “檄”和“檄文” |
第二节 檄文与移文、露布 |
第二章 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檄文话语 |
第一节 檄文话语与传统文化准则 |
第二节 檄文话语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接受者 |
第三章 檄文的程式 |
第一节 檄文程式化的层次 |
第二节 檄文程式化的修辞动因 |
第四章 檄文的辞格 |
第一节 檄文的“引用” |
第二节 檄文的“夸张” |
第三节 檄文的“比喻” |
第四节 檄文的“借代” |
第五节 檄文的“对偶” |
第六节 檄文的“排比”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1 檄文研究成果 |
附录2 檄文篇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比喻辞格的认知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比喻的基本性质 |
二、比喻的修辞功能 |
三、比喻的认知机制 |
四、活比喻与死比喻 |
(9)从相似点看比喻与比较的区别(论文提纲范文)
一、 相似点是事物的属性 |
二、相似点是喻体的属性 |
三、相似点是喻体的类的属性 |
四、相似点与比喻、比较的区别 |
五、相似点与同类相比 |
六、比喻与比较区别的相对性 |
七、结语 |
(10)喻体特征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汉语比喻及喻体研究综述 |
二、主要内容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比喻形象性的追求及喻体的价值 |
1.1 比喻的追求——形象性 |
1.1.1 比喻作为修辞方式追求形象性 |
1.1.2 比喻作为思维方式追求形象性 |
1.1.3 比喻作为认知方式追求形象性 |
1.2 喻体的价值 |
1.2.1 喻体的结构价值 |
1.2.2 喻体的认知价值 |
第二章 喻体的典型性 |
2.1 喻体典型性概说 |
2.2 喻体典型性分析 |
2.2.1 通过统计词典看喻体的典型性 |
2.2.2 从“反客为主”的比喻看喻体的典型性 |
2.2.3 从喻展的有无看喻体的典型性 |
2.2.4 从转喻看喻体的典型性 |
第三章 喻体的主观性 |
3.1 语言的主观性 |
3.2 喻体的主观性 |
3.2.1 喻体体现说话人的视角 |
3.2.2 喻体体现说话人的情感 |
3.2.3 喻体体现说话人的认识 |
3.3 喻体主观性的典型表现形式——新异性 |
第四章 喻体的时域性 |
4.1 喻体的历时演变情况 |
4.1.1 从古延用至今的喻体 |
4.1.2 喻体的萎缩、消失 |
4.1.3 新事物、新现象作喻体 |
4.2 喻体地域性的表现形式 |
4.2.1 就近设喻 |
4.2.2 即景设喻 |
4.3 喻体在时间性和地域性上的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比喻构成中的类与语义区别(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比较句研究及其二语教学[D]. 田煜.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2]比喻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D]. 陈晓薇. 贵州师范大学, 2017(01)
- [3]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修辞格研究[D]. 王冰.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5)
- [4]张晓风散文的比喻研究[D]. 吴芳. 扬州大学, 2014(02)
- [5]对钱钟书小说《围城》的修辞批评[D]. 姜东林. 山东大学, 2013(10)
- [6]体词性俗语中的比喻构成初探[J]. 马启红. 语文研究, 2012(03)
- [7]中国古代檄文的修辞阐释[D]. 张云.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2)
- [8]比喻辞格的认知探析[J]. 管志斌.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04)
- [9]从相似点看比喻与比较的区别[J]. 陈昌宁.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 [10]喻体特征的认知研究[D]. 陈娅美. 河南师范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