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次剂量论文_张祥斌,李光俊,张英杰,柏森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次剂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剂量,放射治疗,内皮,电解质,锥形,胰腺,血清。

分次剂量论文文献综述

张祥斌,李光俊,张英杰,柏森[1](2019)在《基于形变配准算法评估前列腺癌分次间剂量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基于形变配准算法进行前列腺癌分次间剂量评估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锥形束CT(CBCT)形变配准到再计划CT,产生有明显配准误差的形变CBCT。分别结合频谱峰值转换法和逐层线性变换法,根据刚性盆部模体的噪声模型来修正形变CBCT,生成与再计划CT解剖结构基本一致的两组虚拟CBCT作为形变配准评估的"金标准"。以再计划CT为基准,评估计划CT形变配准到虚拟CBCT形成的虚拟CT的Gamma通过率。比较两组虚拟CT的评估系数,验证再计划CT转换为虚拟CBCT的可行性。评估基于形变场映射产生感兴趣区域(ROI)的dice系数,验证基于形变配准中产生形变场的半自动勾画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计划CT形变配准到两组虚拟CBCT产生的虚拟CT的1 mm/1%和2 mm/2%的Gamma通过率分别为(98.08±0.43)%/(97.95±0.37)%(P>0.05)和(99.53±0.08)%/(99.55±0.10)%(P>0.05)。基于形变场映射产生各个ROI的dice系数均值为0.78~0.95。结论:虚拟CBCT提供了一种解决形变配准算法缺少"金标准"的问题,并验证基于形变配准算法评估前列腺癌分次间剂量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王敏杰[2](2019)在《非均整(FFF)模式下脑转移癌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非均整(flattening filter free,FFF)模式与均整(flattening filter,FF)模式的治疗计划在脑转移癌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及治疗效率的差异,为FFF模式下进行脑转移癌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提供剂量学参考。材料与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间,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放射治疗科收治的全部实施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脑转移癌患者共17例,行CT模拟定位并统一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对每一名患者分别设计FFF及FF模式的计划,并进行模拟治疗。分析两种模式计划之间的5%靶区体积相对剂量(D_(5%));50%靶区体积相对剂量(D_(50%));95%靶区体积相对剂量(D_(95%));正常脑组织平均剂量(D_(mean-Brian));等效生物剂量超过12Gy的正常脑组织体积(V_(>12Gy-Brain));靶区非均匀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靶区适形指数(conformity index,CI);靶区梯度指数(gradient index,GI);治疗计划的总机器跳数(monitor unit,MU)和模拟治疗总治疗时间(treatment time,TT)。结果:1、FFF与FF计划相比,靶区外剂量跌落更快,GI分别为3.31±0.97和3.45±0.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FF及FF计划的D_(5%),D_(50%)和D_(95%)分别为117.83±2.83%vs.118.21±3.83%,112.63±2.32%vs.112.70±2.83%,101.81±4.16%vs.100.60±2.68%;HI分别为1.16±0.05 vs.1.18±0.04;CI分别为0.83±0.04 vs.0.83±0.05,两组之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相较于FF模式,FFF模式计划中D_(mean-Brain)及V>_(12Gy-Brain)均较小(648.39±411.86Gy vs.667.15±418.01Gy;43.55±35.72 cm~3 vs.47.75±38.79 c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FFF模式计划的MU高于FF模式计划(1320.46±354.99 vs.1220.74±26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分别为(157.35±68.39s vs.160.59±66.65s),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FF和FF模式计划均能满足临床需要,其靶区适形度和剂量均匀性相似,并且FFF模式计划靶区外剂量跌落更快,显着降低正常脑组织平均剂量及超过12Gy等效剂量的脑组织体积,有利于更好的保护正常脑组织内重要功能区。虽然FFF计划的MU高于FF计划,但两者总治疗时间无明显差异,说明FFF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输出剂量率。(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周少武,杨坤,刘宏强,刘克超[3](2019)在《小容量分次含服右美托咪定在小儿术前镇静的有效剂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测定小容量分次含服右美托咪定在小儿术前镇静的50%有效剂量(ED50)和95%有效剂量(ED95)。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级,年龄9月至5岁,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30例。术前1h,小容量分次含服右美托咪定:右美托咪定不稀释,每次用小匙含服0.1mL即10ug,1次/3min,不足0.1mL按一次含服,直至服完。按改良序贯法调整剂量:根据上一例患儿的镇静效果,下一例患儿增加或减少0.25ug/kg,采用概率单位回归分析法计算右美托咪定有效镇静的ED50、ED95及95%CI。结果:小容量分次含服右美托咪定术前镇静的ED50为2.295ug/kg,(95%CI:2.170~2.422 ug/kg); ED95为2.564,(95%CI:2.472~3.294 ug/kg)。结论:小容量分次含服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儿术前镇静,依从性更好,口腔黏膜吸收率更高,改良序贯法测定的ED50为2.295ug/kg,ED95为2.564ug/kg。(本文来源于《河北医学》期刊2019年03期)

黄文河[4](2019)在《大剂量呋塞米分次静脉注射与微泵持续静脉注射对早期肾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大剂量呋塞米分次静脉注射与微泵持续静脉滴注对早期肾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医院收治的早期肾衰竭患者76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大剂量呋塞米分次静脉注射治疗,试验组给予大剂量呋塞米微泵持续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4 h尿量及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24 h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1、2、3 d,两组24 h尿量逐渐增加,且试验组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24 h尿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BUN、Scr、24 h尿蛋白低于治疗前,Ccr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大剂量呋塞米微泵持续静脉滴注治疗早期肾衰竭患者较分次静脉注射治疗临床疗效更显着,能够改善患者肾脏功能,利于预后。(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9年04期)

赵淑芬,梁基韵,程皖琴,罗美华[5](2018)在《大剂量顺铂分次给药联合培美曲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大剂量顺铂分次给药联合培美曲塞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NSCLC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顺铂联合培美曲塞化疗,顺铂剂量为75 mg·m~(-2),培美曲塞剂量为500 mg·m~(-2),对照组顺铂第1天给药,观察组顺铂分3 d给药完毕。对比两组化疗后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35.00%)及疾病控制率(95.00%)与对照组的40.00%、95.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毒副反应并未增加,且在神经毒性(5.00%)、肌酐升高(1.52%)、恶心呕吐(40.00%)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6%、6.06%、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顺铂分次给药联合培美曲塞在治疗NSCLC中并未降低疗效,且安全性更高。(本文来源于《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8年14期)

鞠兴艳[6](2018)在《低剂量分次照射通过VEGF、mTOR逆转卵巢癌顺铂耐药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卵巢癌在妇科肿瘤中是多发癌症之一,在以往的10年中其发病率在我国增加了近30%,而死亡率也有近18%的增长。卵巢癌的临床医治多采取癌细胞减灭术结合以铂类为基本用药的化疗,但卵巢癌细胞对一线细胞毒性药物--顺铂,容易产生耐药性,致使70%的患者经过规范的治疗后仍会复发,其复发的首要原因就是化疗耐药,导致五年生存率在30%~50%的范围徘徊。因此,本实验采用卵巢癌荷瘤裸鼠为实验模型,开展研究,目的在于探究低剂量分次照射是否能够通过VEGF、m TOR改善卵巢癌的顺铂耐药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大量培养顺铂耐药的卵巢癌细胞(SKOV3/DDP),将该种细胞接种于BALB/C裸鼠,制造卵巢癌荷瘤裸鼠模型。成瘤后把所有的荷瘤裸鼠随机分成叁个组,即低剂量分次照射组、常规剂量照射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的裸鼠不给予照射。低剂量分次照射组的裸鼠在每周的第1、2天给予照射,一天分割2次照射,每次剂量0.5Gy,间隔6个小时;共照射4周,总剂量8.0Gy。常规剂量照射组的裸鼠仅于每周的第1天进行1次照射,每次剂量为2.0Gy,共照射4周,总剂量8.0Gy。隔天测量瘤体的最大长径(a)和垂直径(b),依据肿瘤的体积,制作其生长曲线。4周照射终止后,剥离裸鼠的瘤体,计算其抑瘤率。运用RT-PCR技术在基因水平检测VEGF和mTOR mRNA的相对表达量,借助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相应蛋白(VEGF,m TOR,p-mTOR)的表达量。结果:经过绘制肿瘤的生长曲线可知:低剂量分次照射和常规剂量照射均可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效果,二者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低剂量分次照射组抑瘤率(37.5603%)低于常规剂量照射组抑瘤率(47.4446%),二者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与对照组和常规剂量照射组相比,低剂量照射组中VEGF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而常规剂量照射组与对照组之间VEGF的mRNA表达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叁个组中m TOR的基因表达水平均无显着差异,但p-mTOR蛋白的表达在低剂量分次照射组中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ting技术从蛋白水平印证了上述结论。结论及意义:PI3K/AKT信号通路是国际公认的抗凋亡、促存活的信号通路,其上下游因子VEGF、mTOR在该通路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经本实验研究发现,低剂量分次照射能够对抗卵巢癌细胞的生长。此外,低剂量分次照射可以发挥逆转卵巢癌顺铂化疗耐药的作用,这与低剂量分次照射调节VEGF、mTOR的表达息息相关。该研究为耐顺铂卵巢癌患者的临床医治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8-05-19)

祁彩珍[7](2018)在《甲氨蝶呤单次肌内注射与小剂量分次肌肉注射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甲氨蝶呤单次肌内注射与小剂量分次肌肉注射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02例异位妊娠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甲氨蝶呤给药方式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多次小剂量甲氨蝶呤肌注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单次甲氨蝶呤肌注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血β-HCG下降率以及不良反应反应总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后第4、7、10 d血β-HCG下降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80%)明显低于对照组(29.41%)(P<0.05)。结论单次肌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使用方便,值得临床运用推广。(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8年10期)

郭宇[8](2018)在《血清CA19-9水平对胰腺癌高剂量、少分次放疗联合化疗的预后预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利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技术,高剂量、少分次放疗模式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前、后血清CA19-9水平动态变化,探讨其相应的预后、预测与疗效评价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1月至2017年07月收治的75例病理确诊的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均行TOMO高剂量、少分次放射治疗联合化疗,随访其生存、疾病进展及局部控制情况。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CA19-9水平。分析治疗前、后血清CA19-9水平及变化程度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全组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 time,MST)为13.8个月(2.0~58.0个月)。2.75例患者血清基线CA19-9中位水平为1 109 U/ml(4.70~70 000 U/ml),ROC曲线确定基线CA19-9水平截断值为357.9U/ml,≤357.9U/ml组与>357.9 U/ml组MST分别为17.5和10.5个月,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7.5和5.0个月,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3.放疗后4~6周患者CA19-9中位水平为397.7 U/ml(11.02~43 250 U/ml),38例(38/49,77.6%)下降,11例(11/49,22.4%)上升,下降组、上升组MST分别为14.0和8.0个月,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FS分别为5.5和4.0个月,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4.ROC曲线确定放疗后4~6周血清CA19-9下降程度截断值为60.9%,下降≥60.9%与<60.9%组MST分别为33.5和9.0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FS分别为11.0个月和5.5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TOMO高剂量少分次放疗联合化疗治疗胰腺癌患者中,血清CA19-9水平对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且能及时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基线CA19-9水平≤357.9U/ml和放疗后4~6周CA19-9水平下降且程度≥60.9%的患者治疗后短期内出现疾病进展可能性较低,总体生存预后较好。(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8-03-01)

秦青[9](2018)在《高剂量少分次放疗模式治疗胰腺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与目的胰腺癌位居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第叁位,每年死亡率基本等同于发病率,80%-85%病人诊断时已经到达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绝大多数患者伴有疼痛、乏力、食欲减退、失眠、焦虑等症状,严重地干扰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高剂量少分次放疗模式的应用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为了明确该放疗剂量模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更广泛地将高剂量少分次放疗应用于临床,拟采用国际通用量表评估高剂量少分次模式放疗对胰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前瞻性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肿瘤放疗科就诊的胰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螺旋断层调强放疗技术,PTV、CTV、GTV分别给予50Gy/60Gy/70Gy,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15-20次。分别在放射治疗前、放疗结束时、放疗后1个月及放疗后3个月向患者发放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的生命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和胰腺癌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EORTC QLQ-PAN26),评估患者这四个阶段的生活质量。将结果进行配对,采用SPSS17.0软件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放射治疗前后以及随访过程中生活质量间的差异。研究结果共收录我科胰腺癌患者50例,1个月随访率为94%,3个月随访率为72%。QLQ-C30量表中总体健康得分放疗结束时较治疗前无变化(P=0.33),放疗后1个月时较治疗前升高(P=0.000),3个月与1个月持平(P=0.665)。QLQ-C30中各功能得分放疗后1个月时除角色功能外较治疗后升高,其中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得分超过治疗前(P=0.045、P=0.002)。3个月时除社会功能得分降低(P=0.047)外,其余功能领域与1个月时持平。QLQ-C30症状领域中,疲倦在治疗结束时较治疗前有所改善,1个月时进一步好转,3个月平稳(P=0.703)。疼痛、失眠、食欲下降、腹泻治疗结束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1个月时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01、0.011、0.036、0.007)。恶心呕吐在放疗结束时加重(P=0.000),1个月时恢复到放疗前水平,3个月与1个月变化不明显(P=0.619)。经济困难在治疗结束时加重(P=0.046),1个月尚可,3个月再次加重。QLQ-PAN26表显示胰腺特殊疼痛(后背痛、夜间痛)放疗结束时症状好转(P=0.009、P=0.000),1个月时进一步改善,3个月与1个月持平。体重减轻放疗结束时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00),1个月时进一步好转(P=0.024),3个月同1个月无明显变化(P=0.226)。结论采用高剂量少分次放疗模式治疗胰腺癌,能够使总体生活质量得分短期内增高,同样,功能领域短期内有提升,症状领域也迅速得到改善,总体看来,高剂量少分次放疗模式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高剂量少分次模式放疗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8-03-01)

施茜,杨根源[10](2018)在《聚乙二醇溶液分次剂量法在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聚乙二醇溶液(PEG-ES)分次剂量法在结肠镜检测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9月的门诊及住院患者4000例,利用高清晰度电子结肠镜施行检查,结肠镜检查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等分为A组与B组,A组采用PEG-ELS大容量(4 L)分次剂量,B组采用PEG-ELS大容量(4 L)1次剂量,比较两组患者肠道准备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耐受性。结果:A组患者的左半结肠以及横结肠肠道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右半结肠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BBPS总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恶心、腹胀、腹痛、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肠穿孔、出血、心肺意外等结肠镜操作不良事件发生;且A组患者认为肠道准备容易完成患者及愿意再次进行肠道准备的患者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次剂量给予PEG-ES进行结肠镜准备,较单次给予能取得更满意的肠道清洁效果,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护理实践与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分次剂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非均整(flattening filter free,FFF)模式与均整(flattening filter,FF)模式的治疗计划在脑转移癌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及治疗效率的差异,为FFF模式下进行脑转移癌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提供剂量学参考。材料与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间,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放射治疗科收治的全部实施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脑转移癌患者共17例,行CT模拟定位并统一勾画靶区及危及器官。对每一名患者分别设计FFF及FF模式的计划,并进行模拟治疗。分析两种模式计划之间的5%靶区体积相对剂量(D_(5%));50%靶区体积相对剂量(D_(50%));95%靶区体积相对剂量(D_(95%));正常脑组织平均剂量(D_(mean-Brian));等效生物剂量超过12Gy的正常脑组织体积(V_(>12Gy-Brain));靶区非均匀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靶区适形指数(conformity index,CI);靶区梯度指数(gradient index,GI);治疗计划的总机器跳数(monitor unit,MU)和模拟治疗总治疗时间(treatment time,TT)。结果:1、FFF与FF计划相比,靶区外剂量跌落更快,GI分别为3.31±0.97和3.45±0.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FF及FF计划的D_(5%),D_(50%)和D_(95%)分别为117.83±2.83%vs.118.21±3.83%,112.63±2.32%vs.112.70±2.83%,101.81±4.16%vs.100.60±2.68%;HI分别为1.16±0.05 vs.1.18±0.04;CI分别为0.83±0.04 vs.0.83±0.05,两组之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相较于FF模式,FFF模式计划中D_(mean-Brain)及V>_(12Gy-Brain)均较小(648.39±411.86Gy vs.667.15±418.01Gy;43.55±35.72 cm~3 vs.47.75±38.79 c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FFF模式计划的MU高于FF模式计划(1320.46±354.99 vs.1220.74±26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分别为(157.35±68.39s vs.160.59±66.65s),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FF和FF模式计划均能满足临床需要,其靶区适形度和剂量均匀性相似,并且FFF模式计划靶区外剂量跌落更快,显着降低正常脑组织平均剂量及超过12Gy等效剂量的脑组织体积,有利于更好的保护正常脑组织内重要功能区。虽然FFF计划的MU高于FF计划,但两者总治疗时间无明显差异,说明FFF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输出剂量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次剂量论文参考文献

[1].张祥斌,李光俊,张英杰,柏森.基于形变配准算法评估前列腺癌分次间剂量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9

[2].王敏杰.非均整(FFF)模式下脑转移癌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9

[3].周少武,杨坤,刘宏强,刘克超.小容量分次含服右美托咪定在小儿术前镇静的有效剂量[J].河北医学.2019

[4].黄文河.大剂量呋塞米分次静脉注射与微泵持续静脉注射对早期肾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9

[5].赵淑芬,梁基韵,程皖琴,罗美华.大剂量顺铂分次给药联合培美曲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

[6].鞠兴艳.低剂量分次照射通过VEGF、mTOR逆转卵巢癌顺铂耐药机制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8

[7].祁彩珍.甲氨蝶呤单次肌内注射与小剂量分次肌肉注射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

[8].郭宇.血清CA19-9水平对胰腺癌高剂量、少分次放疗联合化疗的预后预测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8

[9].秦青.高剂量少分次放疗模式治疗胰腺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8

[10].施茜,杨根源.聚乙二醇溶液分次剂量法在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

论文知识图

(a)铱配合物26;(b)执行逻辑功能的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PK1的表达等【361模拟的获得某一TcP值时不...分次剂量间以等比K递增或递减时...整个疗程中各分次剂量间以等差...TCD50与不同的等差δ之间的关系曲线

标签:;  ;  ;  ;  ;  ;  ;  

分次剂量论文_张祥斌,李光俊,张英杰,柏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