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文艺学转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文艺学,人类学,空间,马克思主义,莎士比亚,文化,文论。
文艺学转向论文文献综述
冯毓云[1](2019)在《当代文艺学的“历史化”转向与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初至60年代,西方学术界兴起了一股去历史化、反历史化的思潮。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也呈现出倾向形式主义发展的轨迹。如何重新回归历史主义,恢复历史主义的生命力,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一条是返回传统的保守主义,即以历史的必然性、线性发展的因果式机械决定论、经济决定论、单一政治决定论为基础的历史方法;另一条则是以当代意识对历史化再创造。美国着名学者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立场、开放的学术视野、敏锐的当代意识和广博的知识涵养,开创并建构了一种新的辩证的历史主义方法。其特征一是将历史化作为元批评、作为文学研究的新的历史主义原则;二是建构具有当代意识和开放意识的历史主义方法;叁是主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方法"不取代其他方法成为独为一尊的方法",与各种阐释方法并置、竞争,消解它们的反历史主义的主张,保存它们的"区域合法性",显示出自己的包容性和优越性。(本文来源于《学习与探索》期刊2019年09期)
孙艳娜[2](2016)在《中国文艺学理论转向下的莎士比亚话剧演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文艺学自20世纪初形成之后经历了叁次理论大转换。理论的转变必影响其指导下的实践,莎士比亚在中国话剧舞台上亦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救亡图存的社会现实面前,古典文艺学转向现代形态文艺学,文艺审美性从属于社会性,莎士比亚被借用为宣传革命、激励国民的文化工具。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转向下,为铸就文化壁垒,防止西方意识侵袭,整个莎剧舞台出现了政治统一指令下斯氏体系独霸的局面,文艺本体的独立性丧失。现代、后现代文艺学转向下的莎剧演出呈现出开放性、审美性和多样性特点,同时存在着"求新求奇"的过分追求,使得莎剧演出流于形式,或成为个人情感宣泄的工具,极不利于莎氏经典的传承。以史为鉴,继往开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是宗旨。(本文来源于《戏剧艺术》期刊2016年05期)
汪亮[3](2014)在《文艺学转型思路与文化研究转向的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引起了国内学界的持续关注。面对当前文艺学转型的现状,很多研究者提出文化研究要成为未来文艺学发展的方向。笔者认为,文化研究固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多年的发展经验证明文化研究不能代替文艺学,否则,掏空原有精华的结果只会是产生新的更多的文化垃圾。文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可以借鉴文化研究的积极成果,但同时更要坚持自己的审美维度,踏踏实实做好文艺学这门学科的反思与建设。(本文来源于《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欧阳友权[4](2013)在《新媒体与中国文艺学的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是作为一个学科的知识生产、学理建构,还是作为一种理论的观念表征和方向选择,今天的文艺研究都处在新媒体语境延伸的"理论半径"上,由此引发的中国文艺学理论转向及其内涵转型已经开启了自己的历史性征程。(本文来源于《文学评论》期刊2013年04期)
刘泰然[5](2013)在《对文艺学教学模式的“视觉转向”的几点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艺学学科范式在当下已经出现了一种"视觉转向"的趋势,但当代文艺学教学模式却基本上还是依照传统模式,导致了两者之间的断裂。针对这种现状,有必要找准当下文艺学教学改革的着力点,确立研究的目的,最终实现文艺学教学模式的调整与优化。(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3年06期)
王伟[6](2012)在《空间转向与文艺学“重塑”》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转向弥补了传统社会理论的缺漏,凸显出地理学维度的重要性,使空间成为研究的核心议题。从时间、历史与社会转向空间,社会学无论是在研究范式上还是在所涉及的问题域上,都得以重新想象自我、洞察世界。 一般认为,空间转向始于1974年列斐伏尔的着(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2-11-23)
刘小新[7](2012)在《引言:文艺学的空间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理论是近年来人文学术中的一个热点。许多迹象表明,现代空间理论的引入有可能引发文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次革命,至少文学与空间的复杂关系将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与阐释。在国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个课题的研究已经产生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成果:例如《书写世界:地景再现里的论述、正文与隐喻》(Barnes&Duncan,1992)、《地方?文化?再现》(Duncan&Ley,1993)、《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DavidHarvey,1997)、《空间(本文来源于《学术评论》期刊2012年06期)
刘彩楠[8](2012)在《新世纪中国文艺学美学生活论转向讨论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世纪中国文艺学美学理论的生活话题开始于本世纪初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这次大的讨论是对大审美经济时代和体验经济时代的描述。但讨论重在描述社会现象而轻理论建构的缺陷使得讨论偏离了文艺学、美学自身的研究,而最终滑向文化研究方向。而基于30年来中国生活新的转型和世界美学发展趋势而提出的“中国文艺学美学的生活论转向”旨在从中国文艺学美学理论自身出发建构中国自己的生活论美学,可看作“日常生活审美化”讨论的继续。由于这两次讨论的广泛影响及出现的诸多问题导致学界“百家争鸣”的情况的出现。本文旨在梳理两者的渊源和他们内在的承续关系,廓清理论中的界限和盲点,并着重探讨“生活论转向”在理论层面和学术史层面的讨论展开情况。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和期刊文章,理清各家观点,做出自己的评点。本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内涵和理论渊源等方面比较“日常生活审美化”和“生活论转向”。第二部分主要对关于“生活论转向”理论层面的讨论做一下简单述评。第叁部分主要对关于“中国传统美学资源中的生活论阐释”,也即学术史层面的讨论情况做述评。第四部分则是从生活论转向的展开,也即生态美学和文化研究两个方面做述评。论文各个部分大多数都采用了一种历时的视角来论述,通过比较“日常生活审美化”讨论时的研究状况和“生活论”讨论时的研究状况,进而得出在“生活论”的维度里应如何理解和建构我们的文艺学美学理论。(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2-06-01)
代云红[9](2012)在《文艺学的人类学转向——来自中国视角与经验的理论探索及反省》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30年来文艺学的人类学转向的历史大致经历了叁个阶段:一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艺本体论讨论中出现了文学理论、文艺美学和文学批评的"人类学转向",由此促进了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发生及形成;二是从1996年始,重视东西方文化的内部对话,关注少数族裔和边缘的、弱势的族群文化及文学,它对文学的认识蕴含着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的两极性意识;叁是2005年之后,重审了中国文化的多源性构成,提出了重建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学观的设想,从整体上反映了中国30年来文艺学的人类学转向从"地方全球化"到"全球地方化"的本土文化自觉意识,显示出文化寻根和文化整合的新文学观。(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1期)
代云红[10](2011)在《文艺学的人类学转向——来自西方文艺学视域中的理论思考及反省》一文中研究指出文艺学的人类学转向是针对文学研究或文学理论的危机而产生的,它为文学研究带来了知识变革和理论视野的更新。西方文艺理论家在文艺学的人类学转向的问题上已做出了一些有益的理论探索,它对于推动中国文艺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探讨西方文艺学的人类学转向的原因、理论思考及学术启迪性,并反省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来源于《文艺理论研究》期刊2011年06期)
文艺学转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文艺学自20世纪初形成之后经历了叁次理论大转换。理论的转变必影响其指导下的实践,莎士比亚在中国话剧舞台上亦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救亡图存的社会现实面前,古典文艺学转向现代形态文艺学,文艺审美性从属于社会性,莎士比亚被借用为宣传革命、激励国民的文化工具。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转向下,为铸就文化壁垒,防止西方意识侵袭,整个莎剧舞台出现了政治统一指令下斯氏体系独霸的局面,文艺本体的独立性丧失。现代、后现代文艺学转向下的莎剧演出呈现出开放性、审美性和多样性特点,同时存在着"求新求奇"的过分追求,使得莎剧演出流于形式,或成为个人情感宣泄的工具,极不利于莎氏经典的传承。以史为鉴,继往开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是宗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艺学转向论文参考文献
[1].冯毓云.当代文艺学的“历史化”转向与创新[J].学习与探索.2019
[2].孙艳娜.中国文艺学理论转向下的莎士比亚话剧演出[J].戏剧艺术.2016
[3].汪亮.文艺学转型思路与文化研究转向的反思[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4].欧阳友权.新媒体与中国文艺学的转向[J].文学评论.2013
[5].刘泰然.对文艺学教学模式的“视觉转向”的几点探讨[J].大众文艺.2013
[6].王伟.空间转向与文艺学“重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
[7].刘小新.引言:文艺学的空间转向[J].学术评论.2012
[8].刘彩楠.新世纪中国文艺学美学生活论转向讨论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12
[9].代云红.文艺学的人类学转向——来自中国视角与经验的理论探索及反省[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10].代云红.文艺学的人类学转向——来自西方文艺学视域中的理论思考及反省[J].文艺理论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