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掺氧化物论文_周枫

导读:本文包含了外掺氧化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氧化物,生料,动力学,氧化钙,参数,论文,易烧性。

外掺氧化物论文文献综述

周枫[1](2011)在《外掺氧化物对熟料烧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烧成温度高,熟料烧成能耗大。因此,提高水泥熟料易烧性是降低水泥烧成能耗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研究各种外掺氧化物对生料易烧性的影响,旨在寻找能够显着改善生料易烧性的元素。本文以CaCO_3、SiO_2、Al_2O_3、F_e2O_3为空白生料(熟料率值为KH=0.9,SM=2.6,IM=1.6),分别掺入不同百分含量的10种氧化物,在1250℃、1300℃、1350℃、1400℃、1450℃下煅烧,研究其对水泥熟料中f-CaO含量,烧成活化能和C3S形成率动力学的影响,通过试验以求发现规律,找出影响熟料易烧性的有效元素,指导实践。首先对V_2O_5、TiO_2、MoO_3、CuO在不同掺量及不同煅烧温度条件下对熟料f-CaO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掺杂V_2O_5对生料易烧性有稍微的改善效果,最佳掺量为0.4%左右,但是对烧成活化能和C3S形成率的影响不大。②TiO_2对生料易烧性改善效果显着,TiO_2的加入使试样的烧成活化能和C3S形成率有明显的下降。③掺杂MoO_3对生料易烧性改善不明显,并且对烧成活化能和C3S形成率的影响不大。④掺杂适量CuO能在低温煅烧条件下能更好的改善生料易烧性,并且随着掺入量的增加烧成活化能逐渐下降。在此基础上,对V_2O_5、TiO_2、MoO_3、CuO、Co_2O_3,ZrO_2,BaO,La_2O_3,MnO_2,CdO十种氧化物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煅烧温度不同,外掺氧化物对易烧性的作用效果差异很大,根据影响作用可分为叁类:在低温煅烧条件下改善易烧性效果明显,但煅烧温度较高时易烧性改变效果不明显甚至变差,如CuO,BaO,Co_2O_3;在低温煅烧条件下不能有效的改善易烧性,但在煅烧温度较高时效果显着,如TiO_2,ZrO_2,CdO,La_2O_3;无论煅烧温度高低,对易烧性均无明显的改善效果,如MoO_3,MnO_2,V_2O_5。②同一族或者相近的元素影响易烧性的效果相似:ⅠB、Ⅷ元素:低温下效果明显,高温下效果不明显。ⅢB、ⅣB元素:低温下效果不明显,高温下效果明显。ⅤB、ⅥB、ⅦB:低温或者高温下效果均不明显。(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期刊2011-04-01)

高建荣,李辉[2](2007)在《外掺氧化物对高C_3 S水泥生料易烧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钙生料(潜在熟料矿物C3S=75%,C3A=7%,C4AF=18%)为基准,分别掺入2%的Li2O、CuO、TiO2等13种微量组分氧化物,在1300℃和1400℃下煅烧,通过测定熟料的fCaO,研究了外掺各种氧化物对高钙生料易烧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各种氧化物对生料易烧性的影响在高温煅烧和低温煅烧条件下有很大差异。部分氧化物在较低温度(1300℃)下能明显改善易烧性,而在较高温度(1400℃)下则作用不明显甚至会使易烧性变差;部分氧化物在较低温度下改善易烧性的作用不明显,高温下则效果显着;个别氧化物在较低温度下对易烧性的改善效果不突出,而在高温阶段会使易烧性明显变差;还有部分氧化物在较高温度或较低温度下,对改善生料易烧性均无突出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建材技术与应用》期刊2007年02期)

傅蓉[3](2006)在《外掺氧化物对高C_3S熟料烧成及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高C_3S水泥熟料突破了传统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组成局限,要求熟料中C_3S含量由50~60%提高到70%左右。这种熟料不仅本身具有很高的胶凝性,同时还有助于粉煤灰、矿渣粉等各种性能调节型辅助胶凝材料活性的发挥。此外在保证相同熟料用量的条件下,能显着提高水泥强度标号和在相同水泥强度标号的条件下,使水泥熟料用量大幅度减低,最终达到显着降低水泥生产综合能耗和环境负荷的总体目标。 提高熟料中C_3S含量,是获得高胶凝性硅酸盐水泥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同时提高了熟料的烧成温度,也即存在易烧性与高胶凝性之间的矛盾。所以,在提高熟料中C_3S含量的同时,而不提高熟料的烧成温度,更或者使烧成温度有所降低成为了高C_3S熟料制备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主要研究了叁种有代表性外掺氧化物TiO_2、CuO、BaO对高C_3S生料易烧性以及他们对高C_3S熟料中C_3S的晶型晶貌的影响,旨在为寻找在能显着改善高C_3S生料易烧性的物质提供依据。(1)通过对掺杂试样进行f—CaO测定和XRD分析发现:TiO_2、CuO分别可以降低高C_3S生料的烧成温度50℃、100℃左右;且最佳掺量为1%左右;掺杂BaO不利于高C_3S生料的烧成。(2)对试样进行XRD、SEM分析发现:少量掺杂对熟料中的晶型变化的影响不明显,但是对熟料中的C_3S晶体的大小有明显的影响。在掺量为1%左右时,C_3S晶体比较细小;掺量大于1%时,C_3S晶体会比较粗大。 本文还初步探讨了外掺氧化物TiO_2、CuO对高C_39生料反应动力学机制的影响,以获得高C_3S熟料形成的动力学数据。在0-40min是生成C_3S反应的初期,反应速率变化很大,掺杂对这一阶段的反应动力学参数有很大影响,40min之后反应速率变慢,可能是因为该阶段反应主要受晶体生长速度和影响。 本文另外还研究了外掺氧化物TiO_2、CuO对高C_3S水泥强度的影响,通过分析试样水化样解释了它们在强度表现上的差异。由于叁个试样的C_3S含量比较接近,因此28天龄期水泥强度将趋于一致,但是在早期强度表现上,由于掺杂1%左右的水泥中C_3S晶体相对比较细小,从而使得掺杂水泥试样强度高于不掺杂的试样。(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6-05-01)

外掺氧化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高钙生料(潜在熟料矿物C3S=75%,C3A=7%,C4AF=18%)为基准,分别掺入2%的Li2O、CuO、TiO2等13种微量组分氧化物,在1300℃和1400℃下煅烧,通过测定熟料的fCaO,研究了外掺各种氧化物对高钙生料易烧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各种氧化物对生料易烧性的影响在高温煅烧和低温煅烧条件下有很大差异。部分氧化物在较低温度(1300℃)下能明显改善易烧性,而在较高温度(1400℃)下则作用不明显甚至会使易烧性变差;部分氧化物在较低温度下改善易烧性的作用不明显,高温下则效果显着;个别氧化物在较低温度下对易烧性的改善效果不突出,而在高温阶段会使易烧性明显变差;还有部分氧化物在较高温度或较低温度下,对改善生料易烧性均无突出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掺氧化物论文参考文献

[1].周枫.外掺氧化物对熟料烧成的影响[D].河南科技大学.2011

[2].高建荣,李辉.外掺氧化物对高C_3S水泥生料易烧性的影响[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7

[3].傅蓉.外掺氧化物对高C_3S熟料烧成及性能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

论文知识图

电炉1400℃煅烧不同重金属氧化物掺杂...各试样在1 300℃煅烧下的fCaO含量8 Zeta 电位绝对值经时变化曲线7 净浆流动度经时损失曲线取代和Cu、W联合取代样品跟Cu电极...紫外辐照前后薄膜发射率随温度的变化...

标签:;  ;  ;  ;  ;  ;  ;  

外掺氧化物论文_周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