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韶岭隧道6号斜井工作区反坡排水设计与施工

五韶岭隧道6号斜井工作区反坡排水设计与施工

一、乌鞘岭隧道6号斜井工区反坡排水设计与施工(论文文献综述)

鲜国[1](2020)在《成兰铁路跃龙门隧道动态施工组织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建成兰铁路跃龙门隧道穿越我国着名的龙门山,是全线控制工期性隧道工程。跃龙门隧道施工组织在实施过程中受内部高地应力、高岩温、高瓦斯及H2S、软岩大变形、活动断裂带、岩溶富水等不良地质和外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震后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多种因素影响,其中3号斜井工点隧道施工通风独头距离长达8 km,加之该区段受软岩大变形"洞群效应"调整增加外移平导形成"2+1+1"4洞并行的隧洞结构,高瓦斯通风及物流运输难度骤增,最终导致隧道施工组织动态控制难度极大,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高难度"的特点。为此,在隧道建设初期与施工过程阶段,跃龙门隧道建立了科学化的动态管控技术和管理研究,尤其是在软岩大变形、活动断裂带穿越,岩溶富水地质预报,特长隧道通风及物流组织运输方面开展了科研攻关,结合国内外已有成果基础上集成创新,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和优化,使得跃龙门隧道的工程进展可控有效。

王磊,于晨昀,吕刚[2](2020)在《京张高铁正盘台隧道立体式多径路排水方案研究》文中提出长大富水隧道施工过程中涌水风险高,工期紧张,对排水能力要求高,辅助坑道设置方案及排水方案对隧道施工及运营有着重要影响。根据正盘台隧道的工程特点及涌水涌渣情况,结合排水需求,合理地选择辅助坑道设置方案,采用辅助坑道为正洞,增开工作面,实现"长隧短打",同时充分利用辅助坑道进行可控式排水、洞内储水仓、中心排水管分流等创新设计。多辅助坑道与正洞排水系统一起形成了立体式多径路的排水系统,有效降低了涌水淹井风险,保障了隧道工期,减轻了正洞防排水压力,可为类似工程的排水设计提供参考。

薛正[3](2019)在《铁路隧道施工废水处理现状调研及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铁路建设项目的快速发展,隧道工程在山岭或重丘地区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隧道施工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铁路隧道施工废水被认为是对环境影响的污染源之一。如果隧道施工废水不经过合理处置而直接排放,势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开展隧道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是在总结、提炼国内外隧道施工废水治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在建和规划川藏铁路等隧道施工废水治理的需求,通过对我国西南、西北、华南、东北等地区的13个铁路项目278个典型铁路隧道相关资料的收集,选取其中17座隧道在施工现场进行了大量调研、监测、试验及分析,在污染物因子确定、水量计算、工艺设计等问题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为隧道施工期的废水治理作出了积极贡献,推动了铁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的进步。通过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隧道施工废水的水量可以分为施工废水及施工涌水,其中施工涌水占绝大部分。在目前“清污合流”的生产方式下,应综合考虑隧道防排水设计原则及相应防排水措施后,结合隧道预测正常涌水量并考虑相应水量折减(注浆防水或打泄水洞等)后,计算施工隧道废水处理水量规模。(2)典型铁路隧道的涌水水量波动大;涌水量与与隧道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构造特性、气候、降水条件等密切相关。(3)首次厘清了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因子为SS和pH值,SS浓度范围约73-6250mg/L,pH值介于7-13。其中施工废水中SS浓度与掘进段岩性、洞口类型(顺坡/反坡)、水量(流速)等有关,废水中pH为弱碱性或碱性,出水pH超标(pH>9.0)的问题较为突出。(4)结合现场试验研究及工艺优化验证,“气浮”单元对施工废水污染物去除贡献率较低,建议取消“气浮”单元并补充“沉砂”和“pH调节”单元。通过本文,以期铁路环保设计人员能从中找到更加合理与完善的设计方案,从而进一步研究从源头减少水量的“清污分流”方案在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

杨昌贤[4](2016)在《牡绥铁路双丰隧道辅助坑道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双丰隧道是牡绥铁路最长的隧道和重点控制工程,其辅助坑道设置对隧道建设本身及牡绥铁路整体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隧道开工后因施工组织受客观条件影响,先后将设计的2座斜井由单车道变更为双车道;在2号斜井工区率先进入第三系泥岩后,开挖变形大,易发生涌水涌泥,施工受阻,通过对比研究斜井、迂回平导方案,推荐增加迂回平导辅助1、2号斜井工区施工;详细介绍斜井断面的拟定及新增迂回平导平、纵断面设计及优化和内轮廓拟定等,最终有效保证了隧道的施工安全和顺利贯通。

李方东[5](2015)在《基于涌水量预估和动态监测的公路隧道长距离反坡排水施工技术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常规的隧道反坡排水方案都是基于设计涌水量制定的,往往由于对涌水量判断不准确而导致排水能力不足或过剩,造成涌水灾害或资源配置浪费。为此,在"提前整体配置,过程局部优化"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涌水量预估和动态监测的隧道长距离反坡排水技术。该技术采用瞬变电磁、激发极化超前探测技术,对掌子面前方含水区位置及水量进行较准确的定位和预估;提出成本最小化排水优化公式,优化泵站分级设计及水泵功率选择;同时,动态监测涌水量,根据监测结果进行排水设置,提出了增级截流集水坑技术,有效解决2级泵站之间的排水问题。在宁夏东毛高速公路六盘山隧道中对该技术进行了应用,通过对反坡排水方案的优化,较好地完成了反坡排水任务,节约了排水成本,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李占先[6](2015)在《公路隧道长距离反坡排水及其优化技术》文中指出对于较高突涌水风险的公路隧道,若采用长距离反坡施工方案,其突涌水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会大大增加。针对上述问题,以东毛高速六盘山隧道为依托,提出了"监测先行、动态调整、安全高效、经济环保"的长距离反坡排水原则,建立基于涌水量动态监测的长距离反坡排水设计与优化技术。技术成果应用于六盘山隧道,采用集水坑接力式排水和小型集水泵配合长距离管道结合的反坡排水方式,通过反坡排水优化具体示例,为长距离反坡施工提供技术保障。

王佐荣,刘倍利[7](2014)在《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出口段抽排水方案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引汉济渭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自然地理概况,从涌水量测算分析、排水方案比选与设计、抽排水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实施效果等方面介绍秦岭输水遂洞出口段抽排水方案研究与设计,以为秦岭输水隧洞下一阶段的施工积累经验。

万飞[8](2014)在《关角特长铁路隧道不良地质致灾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公路和铁路选线以长大隧道方式通过越岭地段越来越多,修建长大隧道往往要穿越复杂的地质条件。关角隧道是新建青藏铁路西格二线的重点、难点工程,长32.605km(进口高程为3378.72m,出口高程为3324.10m),是目前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隧道。关角隧道区内地下水发育,岩体节理、裂隙发育,穿越断层破碎带长度达2782m(单线),中等富水区17.760km,突水压力最高达2.6MPa,最大涌水量达9000~9500m3/h,施工中工作面坍塌、支护结构变形开裂、大规模突涌水现象等工程问题频发,施工非常困难和危险。本文深入研究关角隧道不良地质致灾机理及控制技术,得到以下研究成果:(1)从资料调研和工程实践入手,以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关角隧道的突涌水机理。采用流量测试、联通试验等手段,明确突涌水的水源补给。基于典型突涌水实例的地质资料、超前预报资料及设计施工情况,总结出关角隧道的水文地质模型。依据关角隧道地区岩溶发育特点和长距离反坡斜井的涌水、排水特点,提出了掌子面和洞身突涌水模式,并针对突涌水模式的机理,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方法,提出相应的处治对策,最终形成了一套适用于西北岩溶地区特长隧道的突涌水综合防治技术。(2)采用经验总结和现场试验方法,指出裂隙-溶隙水作用在二次衬砌上的水压力分布规律具有局部高压且长期增大的特点。采用ANSYS建立荷载-结构模型,研究局部水压力作用下铁路单线隧道标准设计图的直墙和曲墙形式衬砌的受力特征和安全性,并对衬砌安全系数提高措施的作用效果进行分析,提出了局部高水压作用下衬砌的设计参数,填补了目前在局部水压显现明显地层中衬砌设计依据的不足。(3)通过调研和经验总结,定性分析地下水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程度,对目前常用的规范中关于地下水对围岩等级的修正规定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了规范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推导得到了考虑渗流力时隧洞的弹塑性解。通过数值模拟,基于流固耦合理论,采用ABAQUS得到了地下水位、埋深、初期支护刚度和支护时机不同时围岩-支护结构的应力分布和变形规律,为围岩-支护结构的力学响应分析提供了依据。(4)采用现场试验,得到了富水破碎地层隧道的支护受力特征。基于松动圈理论,得到锚杆的设计长度。基于厚壁圆筒理论,得到喷射混凝土、格栅钢架、型钢钢架和组合支护体系的支护特征曲线。结合支护受力特征,提出了富水破碎围岩隧道的支护对策。(5)针对断层破碎带出现的失稳现象,采用现场试验手段,得到支护、围岩的力学特性。根据试验数据结合理论分析,对支护方案提出了改进措施。经过采用FLAC3D建立数值模型进行论证,表明改进方案可有效的限制围岩变形,降低围岩的损伤程度和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基于保证安全、节省成本、缩短工期的原则,对改进方案中的径向注浆方法进一步优化,提出了纵向分区径向注浆技术。通过数值模拟手段,采用FLAC3D建立三维弹塑性模型,对纵向分区的三个主要设计参数:注浆滞后掌子面距离、注浆段落长度、注浆段落间距进行计算,得到了满足不同变形控制效果的设计参数组合。

解师尚,梁世俊[9](2014)在《康家楼隧道1号斜井反坡排水施工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康家楼隧道1号斜井反坡排水的施工,1号斜井掌子面为反坡开挖,掌子面局部涌水量大,在放炮、出渣过程中掌子面会出现大量囤积水,反坡排水需采用施工机械排水,设置多级泵站接力排水,介绍了反坡排水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和效果。

路仕洋[10](2014)在《当金山特长隧道设计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高原、高寒地区修建单线单洞特长隧道,面临隧道勘察选线、施工方法选择、长距离通风、深竖井施工、生态脆弱区环境保护以及低氧环境下施工等一系列世界性技术难题。结合敦煌至格尔木铁路当金山特长隧道的设计全过程,对特长隧道的勘察设计进行全方位介绍。针对当金山特长隧道"三高(高海拔、高地应力、高地震烈度)"、"两低(气温低、气压低)"的地域特点,以及"三长(单面坡长、独头通风距离长、反坡排水距离长)"、"两多(断层破碎带多、不良地质多)"、"两大(埋深大、水量大)"等工程特点,对"钻爆法、TBM法、钻爆法+TBM法"3种施工方案进行系统的经济技术比选,最终确定大型机械配套的钻爆法施工方案。最后对单线铁路特长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出了一些建议:1)特长隧道选线时重视物探技术;2)处理好勘察与设计的关系;3)高海拔特长隧道应加大机械化施工;4)特长隧道应充分发挥平行导坑的作用;5)重视环境设计。

二、乌鞘岭隧道6号斜井工区反坡排水设计与施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鞘岭隧道6号斜井工区反坡排水设计与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1)成兰铁路跃龙门隧道动态施工组织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程概况
2 跃龙门隧道施工组织管控制约因素
    2.1 特长隧道、辅助坑道设置种类繁多且施工条件差
    2.2 隧道穿越活动断裂带,施工组织安全管控难度大
    2.3 隧道围岩复杂多变,软岩大变形显着,群洞效应明显
    2.4 复杂型高瓦斯隧道、独头掘进隧道施工通风难度大
    2.5 隧道线路结构复杂,多工作面隧道施工组织物流运输困难
    2.6 隧道机械化配置配套动态调整难度大,工期压力大
    2.7 隧道外部施工环境受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地质灾害影响严重
3 跃龙门隧道动态施工组织管控措施
    3.1 超前地质预报措施
    3.2 跃龙门隧道平导区段动态施工组织管控措施
    3.3 3号斜井至3号横洞区段大变形动态设计及施工组织
    3.4 高瓦斯隧道通风措施
    3.5 加强信息化管理,自主研发特长隧道无轨运输智能交通调度管控系统
4 解除施工组织动态管控边界约束管理措施
5 结语

(2)京张高铁正盘台隧道立体式多径路排水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工程概况
    1.1隧道概况
    1.2水文地质概况
2涌水涌渣情况
3立体式多径路排水方案研究
    3.1研究过程
    3.2设计原则
    3.3排水方案说明
        (1)施工期排水方案
        (2)运营期排水方案
4结束语

(3)铁路隧道施工废水处理现状调研及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铁路隧道施工废水来源及特点
        1.2.1 铁路隧道废水的来源及水量
        1.2.2 铁路隧道施工废水水质
        1.2.3 铁路隧道施工废水的排放影响
    1.3 隧道施工废水水量和水量预测研究现状
        1.3.1 简易水均衡法
        1.3.2 地下水动力学法
        1.3.3 其他方法
    1.4 隧道施工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关键技术及主要创新点
2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资料收集
    2.2 现场调研方法
    2.3 样品的处理及分析方法
        2.3.1 分析方法及主要仪器
        2.3.2 主要化学试剂、药品
3 铁路隧道施工废水现状调研与分析
    3.1 郑万线隧道施工废水特点调研
        3.1.1 隧道概况
        3.1.2 隧道施工废水水质及水量特征研究
    3.2 成兰线隧道施工废水特点调研
        3.2.1 隧道概况
        3.2.2 隧道施工废水水质及水量特征研究
    3.3 玉磨线隧道施工废水特点调研
        3.3.1 隧道概况
        3.3.2 隧道施工废水水质及水量特征研究
    3.4 丽香线隧道施工废水特点调研
        3.4.1 隧道概况
        3.4.2 隧道施工废水特征研究
    3.5 阳安二线隧道施工废水特点调研
        3.5.1 隧道概况
        3.5.2 隧道施工废水特征研究
    3.6 京张铁路隧道施工废水特点调研
        3.6.1 隧道概况
        3.6.2 隧道施工废水特征研究
    3.7 本章小结
4 铁路隧道施工废水主要污染物及水量预测研究
    4.1 铁路隧道施工废水主要污染物及浓度分析
        4.1.1 污染物因子来源及分析
        4.1.2 主要污染物因子筛选及浓度分析
    4.2 隧道废水水量和水量预测分析
    4.3 小结
5 隧道施工废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
    5.1 典型隧道施工废水处理工艺及说明
        5.1.1 沉砂池
        5.1.2 隔油沉淀池
        5.1.3 气浮工艺
        5.1.4 过滤工艺
    5.2 工艺优化分析
    5.3 现场试验
        5.3.1 混凝沉淀工艺试验
        5.3.2 气浮工艺试验
        5.3.3 过滤工艺试验
        5.3.4 工艺组合试验
    5.4 小结
结论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4)牡绥铁路双丰隧道辅助坑道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辅助坑道原设计方案及优化
    2.1 原设计辅助坑道设置
    2.2 原设计内轮廓形式
    2.3 辅助坑道方案优化
3 双丰隧道1、2号斜井工区增设辅助坑道方案研究
    3.1 DK466+608处涌水涌泥影响
    3.2 辅助坑道方案比选
    3.3 迂回平导方案比选和确定
    3.4 迂回平导平、纵断面设计及优化
    3.5 迂回平导断面形式及运输方式
    3.6 迂回平导内轮廓的拟定
4 施工效果分析
5结语

(5)基于涌水量预估和动态监测的公路隧道长距离反坡排水施工技术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常规的反坡排水技术
2 基于涌水量预估和动态监测的隧道长距离反坡排水技术
    1) 第1 阶段。整体配置设计。
    2) 第2 阶段。过程局部优化。
        2. 1 基于成本最小的反坡排水优化方法
        2. 2 涌水量预估技术
        2. 2. 1 TEM瞬变电磁技术
        2. 2. 2 激发极化技术
        2. 2. 3 超前钻探技术
        2. 3 动态监测涌水量的抽排水设置
3 宁夏东毛高速公路六盘山隧道反坡排水技术应用
    3. 1 工程概况
    3. 2 成本最优化的确定方法
    3. 3 抽排水方案设计
    3. 4 反坡排水布置
    3. 5 设备选型及配套
        3. 5. 1 选型原则
        3. 5. 2 水泵排水计算
        3. 5. 3 排水系统
    3. 6 优化排水方案
        3. 6. 1 瞬变电磁超前地质探测
        3. 6. 2 激发极化超前地质探测
        3. 6. 3 超前地质钻机探测
    3. 7 涌水量的动态监测
    3. 8基于涌水量预估和动态监测的反坡排水方案调整
4 结论与讨论

(6)公路隧道长距离反坡排水及其优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工程概况
3基于涌水量动态实时监测的长距离反坡排水技术
4公路隧道长距离反坡排水系统关键技术
    4. 1基于功率最优化的长距离反坡排水技术
    4. 2长距离反坡排水泵站功率分配与优化
5六盘山隧道反坡排水应用
    5. 1排水方案
    5. 2六盘山隧道排水系统
    5. 3六盘山隧道反坡排水优化具体示例
6结束语

(7)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出口段抽排水方案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工程地自然地理概况
3 涌水量测算分析
    3.1 涌水量设计
    3.2 施工实际涌水量
    3.3 结论
4 排水方案比选与设计
5 抽排水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5.1 抽排水系统方案设计
    5.2 抽水设备选型设计
        5.2.1 抽水设备型号选型原则。
        5.2.2 需要配用的设备及位置表。
    5.3 排水系统设计
        5.3.1 管路设计。
        5.3.2 集水坑设计。
        5.3.3固定泵站设计。
    5.4 排水供电设计
6 实施效果

(8)关角特长铁路隧道不良地质致灾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引起的工程问题研究现状
        1.2.2 围岩-支护结构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1.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关角隧道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2.1 关角隧道概况
        2.1.1 工程概况
        2.1.2 地质概况
        2.1.3 衬砌及支护形式
        2.1.4 防排水设计
        2.1.5 不良地质
    2.2 关角隧道施工中遭遇的主要地质灾害
        2.2.1 突涌水灾害
        2.2.2 富水破碎围岩失稳
        2.2.3 断层破碎带围岩失稳
        2.2.4 浅埋风积砂失稳
    2.3 小结
3 关角隧道突涌水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
    3.1 关角隧道突涌水机理
        3.1.1 突涌水形式
        3.1.2 涌水点分布规律
        3.1.3 突涌水水源调查
        3.1.4 突涌水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3.1.5 突涌水模式及机理
    3.2 关角隧道突涌水防治技术研究
        3.2.1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3.2.2 裂隙-溶隙型掌子面突涌水模式注浆技术
        3.2.3 构造带型掌子面突涌水模式注浆技术
        3.2.4 季节变动带洞身突涌水模式注浆技术
        3.2.5 地表引排水措施
        3.2.6 反坡隧道抽排水技术
    3.3 局部高水压力作用下衬砌合理设计参数研究
        3.3.1 衬砌结构水压力特征
        3.3.2 计算模型及工况
        3.3.3 局部水压作用下的衬砌受力特征
        3.3.4 安全性评价
    3.4 小结
4 富水破碎地层隧道失稳机理及支护对策研究
    4.1 地下水作用下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4.1.1 地下水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
        4.1.2 规范对地下水状态的考虑
        4.1.3 考虑渗流场影响的圆形隧洞的弹塑性解
        4.1.4 地下水作用对隧道稳定性影响的数值解
    4.2 现场试验内容及方法
    4.3 围岩压力特征分析
        4.3.1 围岩压力的分布特征
        4.3.2 围岩压力的时态特征
        4.3.3 围岩特征曲线
    4.4 锚杆作用效果分析
        4.4.1 锚杆受力特征
        4.4.2 锚杆合理设计长度分析
    4.5 钢架喷网组合结构作用效果分析
        4.5.1 型钢钢架应力分布及时态特征
        4.5.2 喷混凝土的早强试验
        4.5.3 施工步骤对支护结构受力影响
        4.5.4 喷射混凝土支护特征曲线
        4.5.5 支护压力、应力、位移相对发展趋势分析
        4.5.6 型钢钢架支护特征曲线
        4.5.7 格栅钢架支护特征曲线
        4.5.8 组合支护体系特征曲线
    4.6 小结
5 隧道过断层破碎带施工力学效应及处理技术研究
    5.1 支护结构受力特征分析
        5.1.1 试验断面及测点布置
        5.1.2 测试结果分析
    5.2 隧道支护方案的确定
        5.2.1 初期支护参数分析
        5.2.2 改进支护方案
        5.2.3 改进效果数值法论证
        5.2.4 工程应用
    5.3 隧道纵向分区径向注浆设计参数
        5.3.1 概述
        5.3.2 计算模型及参数
        5.3.3 注浆滞后掌子面距离
        5.3.4 注浆段落长度
        5.3.5 注浆段落间距
    5.4 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康家楼隧道1号斜井反坡排水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排水方案的选定
3 设备选型
    3.1 选型原则
    3.2 抽排水设备的选定
        3.2.1 排水设置
        3.2.2 参数计算
        (1)流量。
        (2)管径。
        (3)扬程。
    3.3 排水供电
        (1)负荷计算。
        (2)变压器的选择。
4 应急措施
5 排水管理和实施
6 结语

(10)当金山特长隧道设计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隧道概况
    1. 1 自然环境
    1. 2 工程地质
        1. 2. 1 勘察技术
        1. 2. 2 地质概况
2 越岭隧道方案研究
    2. 1 控制因素
    2. 2 选线原则
    2. 3 位置选择
    2. 4 隧道设计的难题
3 施工方案研究
    3. 1 方案研究原则
        3. 1. 1 机械化施工
        3. 1. 2 提高辅助坑道的利用率
    3. 2 钻爆法方案
    3. 3 TBM法方案
        3. 3. 1 适应性评价
        3. 3. 2 TBM + 钻爆法方案
        3. 3. 2. 1 方案1: 平导TBM + 正洞钻爆法方案
        3. 3. 2. 2 方案2: 正洞TBM + 钻爆法
        3. 3. 2. 3 方案3: 平导TBM、正洞TBM + 钻爆法
    3. 4 方案比选结论
4推荐方案主要工程情况
    4. 1 隧道主要建筑物
        4. 1. 1 正洞
        4. 1. 2 平行导坑
        4. 1. 3 斜井
        4. 1. 4 竖井
        4. 1. 5 横通道
        4. 1. 6 泄水洞
        4. 1. 7 避难所及救援站
    4. 2 施工机械化配套
    4. 3 不良地质应对措施
    4. 4 施工与运营安全措施
    4. 5 环保措施
5 设计体会

四、乌鞘岭隧道6号斜井工区反坡排水设计与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 [1]成兰铁路跃龙门隧道动态施工组织管理研究[J]. 鲜国.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20(03)
  • [2]京张高铁正盘台隧道立体式多径路排水方案研究[J]. 王磊,于晨昀,吕刚. 铁道勘察, 2020(01)
  • [3]铁路隧道施工废水处理现状调研及问题研究[D]. 薛正.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
  • [4]牡绥铁路双丰隧道辅助坑道设计研究[J]. 杨昌贤. 铁道标准设计, 2016(09)
  • [5]基于涌水量预估和动态监测的公路隧道长距离反坡排水施工技术及其应用[J]. 李方东. 隧道建设, 2015(12)
  • [6]公路隧道长距离反坡排水及其优化技术[J]. 李占先. 铁道建筑技术, 2015(12)
  • [7]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出口段抽排水方案研究与设计[J]. 王佐荣,刘倍利. 现代农业科技, 2014(16)
  • [8]关角特长铁路隧道不良地质致灾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D]. 万飞. 北京交通大学, 2014(12)
  • [9]康家楼隧道1号斜井反坡排水施工技术[J]. 解师尚,梁世俊. 公路, 2014(05)
  • [10]当金山特长隧道设计方案研究[J]. 路仕洋. 隧道建设, 2014(05)

标签:;  ;  ;  ;  ;  

五韶岭隧道6号斜井工作区反坡排水设计与施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