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生虫源论文_潘蕾,吴秋琳,陈晓,姜玉英,曾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发生虫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粘虫,发生,害虫,种群,轨迹,世代,低空。

大发生虫源论文文献综述

潘蕾,吴秋琳,陈晓,姜玉英,曾娟[1](2014)在《华北叁代粘虫大发生虫源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我国3代粘虫的种群构成还少有研究,华北3代粘虫的虫源问题也不清楚。为此,需厘清3代粘虫发生区的风场动态和迁出种群的去向,为明确各地的虫源关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国家气象局的高空气象记录,分析高空风场;利用HYSPLIT平台模拟华北粘虫夏季迁出种群的迁飞轨迹和落点分布。【结果】在夏季风盛行的背景下,3代粘虫主要来自于与其发生区相邻的偏南地区(约占45%),如鲁东、苏皖鄂、浙北、赣北、湘北等;另一个主要来源是西北区(包括晋陕甘宁,约占10%)和华北北部(内蒙古及以北区域,约占7%);在某些年份,西南地区也会提供约6%的虫源。另外,还有约30%的虫源来自于发生区域内的相邻地方,属于当地前代滞留虫源的近距离迁飞;而东北区对华北3代粘虫的虫源构成则只有极微的贡献(约0.2%)。从山西和陕西起飞的1代成虫则主要是北迁,有将近30%的个体迁入了华北3代粘虫发生区,约23%迁入内蒙古及以北地区,还有约4%迁入西北的甘肃宁夏、约5%迁入东北区,另有27.5%的个体近距离迁飞落在本省境内。晋陕种群南向迁飞的比率不大,只有大约10%的个体迁入3代粘虫发生区的南邻区域。【结论】华北3代粘虫的暴发属于小概率事件,如此大范围的潜在虫源和如此局部的发生区,以及复杂的天气系统给我国华北地区3代粘虫的预测预警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需要研究部门与推广部门通力合作,做更多的实证研究和个例分析,逐渐深化对3代粘虫暴发机制的认识。(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潘蕾,翟保平[2](2009)在《2002年我国华北叁代粘虫大发生的虫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北平原地区叁代粘虫的大发生是一小概率事件,对其虫源问题尚无确切回答。应用HYSPLIT4.8轨迹分析平台对2002年华北平原地区叁代粘虫主要迁入峰期进行轨迹回推以确定此次迁入的虫源区,同时对东北地区虫源在迁出期的去向进行了模拟;并运用GrADS气象图形软件对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迁飞期天气学背景和风场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华北平原地区大发生的叁代粘虫主要虫源来自陕西、山西二省;东北地区虫源对本次华北平原地区的迁入无影响。(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09年11期)

肖满开,何木兰,余夕辉,徐进才,方向群[3](2008)在《安庆褐飞虱近叁个大发生年虫源和气候条件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并分析安庆市1997,2005年和2006年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hs(Stal)大发生的虫源、气候条件。1997年,迁入期偏早,初迁虫量大,到7月26日止,单灯累计诱量为1228~8698头;7、8月份气温比历史均值低0.2~1.3℃,导致单季稻上基数适温协同暴发型;再迁补充虫源峰次较多,但9月份气温比历史均值低1.0℃,抑制了双季晚稻褐飞虱发生。2005年,迁入期较早,但初迁虫量低,到7月26日止,单灯累计诱量为200~3334头;7月中旬至8月份气温比历史均值低0.4~0.8℃,9月至10月中旬气温比历史均值高1.8~2.2℃,有利褐飞虱发生的气候条件长达3个月;同时,夏、秋季台风暴雨频繁,再迁补充虫源丰富,8月16日~9月25日每侯灯下≥1000头的回迁峰次多达5个,分别比1997年和2006年多1个和2个,导致多代连续重发。2006年,迁入期早,6月底以前的早迁虫量分别是1997年和2005年同期的6.4倍和2.1倍,初迁虫量大,到7月26日止,单灯累计诱量为1595~7181头;虽然7、8月份气温比历史均值高1.0~2.0℃,但单季稻田间小气候适宜,构成单季稻基数暴发型;再迁补充虫源峰次较少,但8月底~9月初短期内大量集中迁入,9月下旬至10月份气温异常偏高,高于历史均值1.5~3.0℃,引起晚稻持续重发。(本文来源于《昆虫知识》期刊2008年01期)

陈晓,陈继光,薛玉,郝丽萍,张友[4](2004)在《东北地区草地螟1999年大发生的虫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草地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迁飞性害虫 ,对其虫源地及迁飞路线尚缺乏全面的认识。本文分析了 1999年各地草地螟主要迁入峰期的天气学背景 ,并对风场的时空分布及草地螟迁飞轨迹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 :1999年东北地区大发生的草地螟只有少部分来自以往认为的“主要发生基地” ,其主要虫源来自蒙古共和国东部及中蒙边境地区 ;草地螟盛发期东北地区气旋性天气系统对草地螟的迁入和扩散有密切的关系 ,据此提出可将“东北低压”、“东北低涡”的发生、发展趋势与虫源地的情况结合起来作为监测草地螟迁入的预警指标。(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04年05期)

封传红,翟保平,张孝羲,汤金仪[5](2002)在《我国北方稻区1991年稻飞虱大发生虫源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北方稻区在一般年份只有少量稻飞虱 (褐飞虱 N ilaparvata lugens,白背飞虱 Sogatella fercifera)迁入 ,而与虫源区相隔千余公里的沿渤海湾稻区却在 1 991年稻飞虱暴发成灾。通过分析 1 991年各地稻飞虱主要迁入峰期的天气学背景和低空急流的时空分布及我国东部稻作区各地虫源的对应关系 ,表明大尺度低空急流的时空动态与南方 (江岭区 )大发生虫源的迁出期 (区 )相吻合的程度及维持时间乃北方稻虱大发生虫源得以形成的关键因子和暴发成灾的触发机制 ,其北上前缘左侧的暴雨区即远迁种群的集中降虫区。是否存在与南方大发生虫源时空同步且贯通南北的大尺度低空急流及其前缘的暴雨区可作为北方稻虱暴发的预警指标(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02年08期)

董大獒,戴淑兰,许凤忱[6](1982)在《锦州地区粘虫发生世代、虫源性质及大发生因子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粘虫是辽宁省重要害虫之一,主要为害小麦、谷子、玉米、高粱等,个别年分也为害水稻。常因其突发性和暴食性,造成严重减产。本地区周年发生两次为害,第一次(二代)系常发世代,发生频率约占72%,第二次(叁代)系偶发世代,发生频率约占20%。为准确地做好二代、叁代预测预报,以本所1951~1980年粘虫消长资料为依据,试将锦州地区粘虫发生世代、虫源性质及大发生因子进行探讨,供粘虫预测预报工作参考。一、发生世代(一)成虫消长依据本所1951~1980年粘虫消长资料。本地区最早始见成虫于3月25日(1959年),最晚终见成虫于11月16日(1961年)。周年出现4次成虫峰期,分布于4月中旬,6月上旬,(本文来源于《辽宁农业科学》期刊1982年05期)

旷昌炽,李世才[7](1981)在《凉山州粘虫大发生世代(二代)虫源初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凉山州立体气候的特点和粘虫发生为害情况,结合多年的实地调查、诱蛾观察和标记回收试验,初步明确了粘虫大发生世代有本地和外地两种虫源。本地一些低山地区终年都有粘虫存生。海拔1400公尺以下偏东南的部分地区有少量粘虫越冬,海拔2000公尺以下地区的小春作物上有零星的一代粘虫发生。二代粘虫大发生时,低山的一代粘虫可垂直飞往高山繁殖为害,成为大发生时部分虫源;高山二代粘虫发生为害后,又垂直飞往低山繁殖为害,在州内及其附近地区形成互为虫源,辗转为害的小循环。二代成虫大发生时有两个蛾峰,雌蛾卵巢发育级别和交尾情况很不一致。据资料分析和实地调查,粘虫大发生时蛾量的大小、时间的早迟,直接与我国东部地区江淮一带一代发生区粘虫的发生为害有密切关系。外来虫源主要来自江淮一带,这是决定大发生世代发生为害程度的主要成分。通过标记回收试验,使这两种虫源都得到了初步证实,从而为提高预测预报水平与防治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1981年03期)

赵奇峰[8](1965)在《河南许昌地区粘虫大发生虫源问题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我国粘虫的发生规律问题,近年来发表了不少研究成果,特别是大发生虫源问题,引起了争论。陈瑞鹿(1962)、张彤文(1962)、林昌善(1963)、马世骏(1963)、邬祥光(1963)、陈永林(1963)、李光博(1964)等分别提出了东北、南方等地的虫源系自外地远距离迁飞而来的说法,但张履鸿(1961)、吴荣宗(1963)、石毓亮(1963)等则认为大发生的虫源来自当地。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仅就河南许昌地区粘虫发生的情况及作者1957—1964年的试验调查结果,作为讨论资料,提供商榷。 一、粘虫在河南许昌地区越冬的可能性 根据历年调查试验资料说明如下。 1.少数蛹可能越冬 1956年冬和1957年春在郾城东关外河堤、公路两旁、荞麦、红薯地以及侧柏根际(本文来源于《昆虫知识》期刊1965年04期)

安玉山,张彤文,罗瑞梧,毕可信[9](1964)在《粘虫大发生虫源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探讨粘虫大发生虫源方面所取得的主要结果。并根据本省野外越冬调查、室外人工接虫越冬试验和参加全国组织的南方粘虫越冬调查及多次标放囘收工作所获得的数据,阐明粘虫不可能在本省越冬,每年早春所由现的大量成虫是由南方迁飞而来,肯定粘虫蛾确具有远距离迁飞的能力。(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1964年04期)

常荣振[10](1963)在《冀中南部地区粘虫大发生的虫源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粘虫俗名叫棉虫、虸蚄、耗粒虫、五色虫、五花虫等。为害谷子、玉米、小麦、黍稷、陆稻、高梁等禾本科作物,是河北省中南部地区粮食作物的大害虫。从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二年十四年中大发生就有五年,中等发生叁年。以上八年每年受害面积均在(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1963年04期)

大发生虫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华北平原地区叁代粘虫的大发生是一小概率事件,对其虫源问题尚无确切回答。应用HYSPLIT4.8轨迹分析平台对2002年华北平原地区叁代粘虫主要迁入峰期进行轨迹回推以确定此次迁入的虫源区,同时对东北地区虫源在迁出期的去向进行了模拟;并运用GrADS气象图形软件对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迁飞期天气学背景和风场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华北平原地区大发生的叁代粘虫主要虫源来自陕西、山西二省;东北地区虫源对本次华北平原地区的迁入无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发生虫源论文参考文献

[1].潘蕾,吴秋琳,陈晓,姜玉英,曾娟.华北叁代粘虫大发生虫源的形成[J].应用昆虫学报.2014

[2].潘蕾,翟保平.2002年我国华北叁代粘虫大发生的虫源分析[J].生态学报.2009

[3].肖满开,何木兰,余夕辉,徐进才,方向群.安庆褐飞虱近叁个大发生年虫源和气候条件的比较分析[J].昆虫知识.2008

[4].陈晓,陈继光,薛玉,郝丽萍,张友.东北地区草地螟1999年大发生的虫源分析[J].昆虫学报.2004

[5].封传红,翟保平,张孝羲,汤金仪.我国北方稻区1991年稻飞虱大发生虫源形成[J].生态学报.2002

[6].董大獒,戴淑兰,许凤忱.锦州地区粘虫发生世代、虫源性质及大发生因子的探讨[J].辽宁农业科学.1982

[7].旷昌炽,李世才.凉山州粘虫大发生世代(二代)虫源初步探讨[J].植物保护学报.1981

[8].赵奇峰.河南许昌地区粘虫大发生虫源问题的探讨[J].昆虫知识.1965

[9].安玉山,张彤文,罗瑞梧,毕可信.粘虫大发生虫源的探讨[J].山东农业科学.1964

[10].常荣振.冀中南部地区粘虫大发生的虫源问题[J].华北农学报.1963

论文知识图

2002年7月18日20时850hPa水平风场(...2002年7月20日02时850hPa水平风场(A)...2009年1代幼虫发生危害区分布预测5 2008—2010 年最大迁入峰期的日降雨量...2000-2007年稻纵卷叶螟田间科技成果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5)

标签:;  ;  ;  ;  ;  ;  ;  

大发生虫源论文_潘蕾,吴秋琳,陈晓,姜玉英,曾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