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2001年住院患者十大疾病动态分析

1999-2001年住院患者十大疾病动态分析

一、1999年~2001年住院病人前十位疾病构成动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彭丹[1](2021)在《基于宜昌市健康大数据平台的皮肤病流行特征与费用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利用 GBD 2019(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 of 2019)数据估算中国人群皮肤病疾病负担,了解皮肤病疾病负担概况;以湖北省宜昌市为典型地区,描述2017-2019年宜昌市医疗机构皮肤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及费用特征,并对重点皮肤病进行分析,为宜昌市皮肤病防控提供基础参考信息。方法利用GBD 2019研究结果,估算1990年至2019年中国人群皮肤病分年龄、性别的发病、患病、死亡、DALY(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YLL(Years of Life Lost)和 YLD(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的分布及变化情况,了解中国人群皮肤病疾病负担概况;依托湖北省宜昌市健康数据大平台开展典型调查,对宜昌市2017-2019年所有医疗机构门诊、住院皮肤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人群、时间、就诊科室、皮肤病病种)和直接医疗费用进行描述分析。结果(1)利用GBD 2019估算中国皮肤病疾病负担概况利用GBD估算2019中国人群皮肤病发病人数为7.84亿,患病人数为3.69亿,死亡人数为5393例。DALY为8,264,702人年,YLL为97,024人年,YLD为8,167,678人年,标化DALY率592.08/10万,标化YLL率为5.77/10万,标化YLD率586.31/10万。DALY、YLD最高为15-49岁年龄组,DALY率、YLD率最高为5-14岁人群,YLL和YLL率最高的为70岁以上人群。1990年至2019年中国皮肤病DALY和YLD缓慢上升,DALY率和YLD率变化趋势不明显,女性高于男性。15岁以下病毒性皮肤病DALY、DALY率、YLD、YLD率最高,15岁以上年龄组皮炎的DALY、DALY率最高,低年龄组感染性皮肤病DALY、DALY率、YLD、YLD率最高,50岁以上人群真菌性皮肤病与银屑病DALY、DALY率排位上升明显。(2)宜昌市皮肤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费用分析2017-2019年宜昌市门诊皮肤病就诊人次、就诊人数及医疗总费用呈现升高趋势,人均就诊2次,就诊次均费用为115.85元。就诊高峰期为5-8月,2月最低,不同疾病就诊高峰不同,荨麻疹夏季就诊人数最多,冬季最少,痤疮春季就诊人次最低,夏秋季较高。男女就诊人次比为0.73:1,女性就诊费用比男性高36.62%,15岁以下及70岁以上人群中,男性就诊人次多于女性,其他年龄组中男性低于女性。痤疮在15-49岁年龄组顺位第二,瘙痒症在50岁以上人群就诊人次顺位上升明显。次均费用,以5岁以下人群最低,15-49岁年龄组最高。其它皮炎、荨麻疹、痤疮、其它皮肤和皮下组织局部性感染、慢性单纯苔藓和痒疹、接触过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瘙痒症、牛皮癣及未特指的接触性皮炎是就诊人次排名前十的皮肤病,而多毛症、顶泌汗腺疾病、其它色素沉着病、白癜风、牛皮癣位居次均费用前五。2019年与2017年相比,瘙痒症、其它皮肤和皮下组织局部性感染、牛皮癣、痤疮、荨麻疹、脂溢性皮炎的就诊人次增幅均超过了 20%。2017-2019年宜昌市住院皮肤病患者4325例,平均年龄44.83岁,平均住院天数12.12天,次均住院费用为9151.85元。男性住院人次及费用均高于女性。夏季皮肤病住院患者最多,冬季最少,6-9月是住院的高峰期。从年龄分布看,15-49岁的住院患者最多,总费用最高的为50-69岁人群,住院人次及费用最低的为5-14岁年龄组,次均费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住院次数前十的皮肤病分别为其它皮肤和皮下组织局部性感染、荨麻疹、其它皮炎、皮肤及皮下组织毛囊囊肿、皮肤脓肿、疖和痈、蜂窝织炎、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其它疾病、因摄入物所致的皮炎、牛皮癣和皮肤萎缩疾病。褥疮性溃疡、下肢溃疡三年总住院费用及次均费用均位居前十,但其住院总费用顺位下降明显,而蜂窝织炎和牛皮癣住院费用顺位上升明显,应予以重点关注。结论(1)2019年与1990年相比,中国人群皮肤病的疾病负担稳步增长,中青年的痤疮以及老年人群的银屑病疾病负担增长明显。(2)2017-2019年,宜昌市皮肤病患者就诊量和直接经济负担逐年递增,痤疮、牛皮癣、瘙痒症和蜂窝织炎是宜昌市应关注的重点皮肤病。

王燕[2](2020)在《新疆地区变应性鼻炎吸入变应原谱及相关拷贝数变异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新疆地区近13年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回顾性分析及对变应性鼻炎家系的全基因组测序和变应性鼻炎病例对照组拷贝数变异分析,了解了本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谱的分布及变化情况,探讨了基因拷贝数变异与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方法: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1月-2019年12月间5019例患者的皮肤点刺试验结果,研究分析了不同变应原在13年间的分布情况及变化规律以及在不同性别、年龄、族别患者中的分布情况。第二部分:对1个新疆地区汉族家系(3个变应性鼻炎样本,2个正常样本)进行了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并采用了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及拷贝数变异片段区域的基因功能寻找筛选候选拷贝数变异;第三部分:收集汉族变应性鼻炎患者696例,汉族对照528例,对其外周血提取DNA后,采用AccucopyTM拷贝数检测技术对13个候选基因拷贝数变异进行检测:8_1、8_2、9_1、9_2、ADAM8、CCL3L1、IL1RL1、MUC5B、MUC5AC、NME7、ORMDL3、SERPINA1_1、SERPINA1_2。分析13个候选基因拷贝数变异在病例对照组中的分布情况及其与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结果:第一部分:1)14种变应原在不同时间的分布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原阳性率随年份不同而变化,但藜属在13年间基本处于本区变应原的首位。14种变应原总体阳性率分别是藜属48.2%、车前草33.2%、艾蒿33.1%、豚草32.7%、刺槐32.1%、梯牧草32%、粉螨31.5%、杨树30.3%、尘螨29.6%、蟑螂26.9%、猫上皮11.6%、特异青霉菌9.4%、狗上皮8.5%、交链孢霉7.7%;2)不同性别间的比较,男性2140例(42.6%),女性2879例(57.4%)。艾蒿、藜属、豚草、车前草、梯牧草、刺槐、交链孢霉、特异青霉、尘螨、粉螨、蟑螂、杨树、猫上皮的男性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狗上皮的阳性率在男性女性之间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不同年龄之间的比较,除狗上皮阳性率在不同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8)外,其余13种:艾蒿、藜属、豚草、车前草、梯牧草、刺槐、杨树、交链孢霉、特异青霉、猫上皮、尘螨、粉螨、蟑螂在不同年龄间变应原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民族间的比较,汉族3850例、维吾尔族694例、哈萨克族270例、回族113例、其他民族92例,交链孢霉、特异青霉、猫上皮、尘螨、粉螨、蟑螂阳性率在不同民族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蒿、藜属、豚草、车前草、梯牧草、刺槐、杨树、狗上皮在不同民族间变应原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通过对家系全基因组测序后,总共发现了1360个拷贝数变异,其中3个变应性鼻炎样本携带而2正常个体未携带,筛选出62个拷贝数变异,将测序质量低、结果不可靠;拷贝数变异片段范围内没有功能基因的以及拷贝数变异内基因与变应性鼻炎没有明确关系的剔除,最终得到与变应性鼻炎相关的候选拷贝数变异;第三部分:8_1、8_2、9_1、9_2、ADAM8、CCL3L1、IL1RL1、MUC5B、NME7、ORMDL3、SERPINA1_1、SERPINA1_2的拷贝数在病例对照组的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MUC5AC在病例对照组中差异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第一部分:新疆地区变应原分布随时间不同在不断变化,主要变应原以草本类为主,变应原在不同性别、年龄、族别变应性鼻炎患者中的分布不同。第二部分:经过测序筛选共得到13个候选拷贝数变异,分别是8_1、8_2、9_1、9_2、ADAM8、CCL3L1、IL1RL1、MUC5B、MUC5AC、NME7、ORMDL3、SERPINA1_1、SERPINA1_2;第三部分:MUC5AC基因拷贝数变异与变应性鼻炎存在相关性。同时CCL3L1在新疆汉族人群中的拷贝数范围是1-10。

张伟志[3](2020)在《秦皇岛市某二甲医院2013-2018年住院死亡病例死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推进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使居民的健康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总的死亡率也在逐年降低,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也随之发生变化。通过描述秦皇岛市某二甲医院2013年至2018年住院死亡患者的疾病构成及其分布规律,找出严重影响住院病人健康的主要疾病。分析2013-2018年住院病例的死因构成和死因顺位的变化趋势,了解住院病人死亡谱的变化情况。分析2013-2018年住院病人病死率的动态变化。为医院加强诊疗工作,科学管理,合理医疗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以某二甲医院2013-2018年住院患者及住院死亡患者病例资料为样本,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从病案室病人信息查询系统和死亡病例登记上报系统及死亡统计报表收集近6年住院死亡患者病历资料,并与死亡病案逐一审查核实。死因分类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进行分类,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诊断以出院第一诊断作为死因统计。用Microsoft 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并利用此软件对该院死因构成,死因顺位及病死率统计描述分析。结果在1691例住院死亡患者中,死亡原因前五位分别是肿瘤(33.47%)、循环系统疾病(30.40%)、呼吸系统疾病(16.44%)、消化系统疾病(5.91%)、内分泌系统疾病(2.78%),共占全部死亡原因的89.00%。肺癌、肝癌、胃癌是肿瘤的主要死亡原因,脑梗塞、脑出血、冠心病是循环系统的主要死亡原因,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2013年至2018年该医院的死亡原因顺位发生了改变,2013年死亡原因顺序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2018年死亡原因顺序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肿瘤上升至第一位,内分泌系统疾病上升至第五位,泌尿系统疾病退出前五名。但是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一直是该医院的前三位的死亡原因。各年龄组死亡原因中,因该医院无新生儿科,仅有儿内科的特点,0-14岁死亡患者较少,无法进行统计分析。15岁~组、45岁~组、60~105岁以上组前三位死亡原因均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仅在第四、第五位上存在差别。从2013年至2018年的住院患者病死率为1.59%,2013年住院患者病死率为1.84%,2018年住院病死率为1.56%,总体来看是呈下降趋势。城镇居民住院患者病死率为2.01%,农村居民住院患者病死率为1.01%,城镇病死率高于农村。病死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0~4岁组病死率最低为0.06%,60岁以上组病死率最高为2.83%。总的病死率为1.60%。病死率最高的一类疾病是肿瘤,高达8.84%,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病死率为3.38%,次之是循环系统疾病,其病死率为1.73%。虽然传染病和寄生虫这类疾病在死因顺位上排在第十位,但是在病死率中已高居在第五位。结论1 2013年至2018年该医院的住院患者病死率呈下降趋势。2死亡原因顺位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死亡原因顺位发生变化,均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3在前三位死亡原因中,肿瘤中肺癌为主要死亡原因,循环系统疾病中,脑梗塞为主要死亡原因,呼吸系统疾病中肺炎为主要死亡原因。4年龄、性别、季节、住院天数的变化引起住院死亡患者死亡原因顺位及构成也随之变化。年龄越大,病死率越高,60岁以上死亡人数占全部人数的83.92%。在所有住院死亡患者中仅内分泌系统中男性少于女性,其余各系统疾病中男性均多于女性。住院天数分组中,大于20天的住院死亡患者人数较多,1天之内住院死亡患者人数次之。冬季患者的病死率比春、夏、秋均高。表20个;参52篇。

方娴[4](2020)在《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面临着突发事件严峻的威胁和挑战,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于其偶然性和巨大的破坏力,导致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巨大损失。紧急医疗救援是应急管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医疗机构迅速高效开展医疗救援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新疆地处祖国西北部,周边与八国相邻,特殊的地缘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得其发生突发事件风险较高,时刻考验着政府及各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由于新疆三级综合型公立医院承担着地区医疗救援的重任,因此研究其医疗救援应急管理具有现实意义。目的:本研究以承担新疆各地州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应急主要任务的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为研究对象,从入院救治患者伤害特征、医务人员应急救援及管理认知和医院风险事件识别综合分析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的现状和不足:首先回顾性分析既往救治的突发事件住院患者的伤害情况,分析伤害所造成的医疗救援压力和社会经济损失;其次,医务人员是医院开展紧急医疗救援的核心力量和专业人员,分析医务人员医疗救援综合能力和对医院应急管理的认知情况,寻找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能力不足;再次,对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内外环境进行突发事件和内部脆弱性风险评估,帮助医院确定医疗救援和应急管理的优先干预重点,做好医院自身灾害防范能力建设。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构建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对乌鲁木齐市、北疆地区和南疆地区的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救援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最终为全面提高新疆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提供“政府-社会-医院”无缝隙衔接策略和政策建议。方法:(1)通过乌鲁木齐市5所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病案系统收集2011-2018年收治的因交通事故、职业灾害事故、火灾事故和社会安全事件住院治疗的29595例患者病历信息,分析其社会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伤害特征(伤害部位和伤害性质)、临床特征(入院情况、住院天数、手术情况、转归情况)及住院费用。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住院费用采用CPI指数进行贴现标化。(2)对新疆21家样本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相关科室的5022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人口学基本情况、应急培训演练及救援情况(次数及级别)、医疗救援应急能力认知(包括突发事件认知、医疗救援角色认知、医疗救援工作能力认知和急救知识技术掌握情况四方面)和对医院应急管理认知(包括承担应急任务、明确各级职责、应急培训演练、应急物资保障、应急经验总结和应急信息沟通六方面)。分类变量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连续性变量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医务人员对医院应急管理认知的影响因素。(3)运用风险矩阵法和Borda序值法对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外部环境即新疆地区4类突发事件的风险可能性和严重性两方面进行评估并确定其风险等级;再运用Kaiser模型风险评估矩阵对医院内部环境可能发生的4类致灾因子从其发生可能性和严重性(包括人员、财务、运营影响和应急准备、内外部应急响应6方面)进行灾害脆弱性风险分析,确定其相对风险值(R%)并进行排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自然灾害和技术事故两种致灾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德尔菲法构建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对新疆21家(全疆合计23家)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的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后,结合该指标体系最后确定新疆整体(21家医院)、乌鲁木齐市(包括7家医院)、北疆地区(包括8家医院)和南疆地区(包括6家医院)的医疗救援应急能力得分。结果:2011-2018年收治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患者29595例,(1)社会人口学特征中,男性占75.0%,年龄主要集中在1935岁(35.3%)和3645岁(24.1%)年龄段,职业以工人(26.9%)、自由职业者(18.1%)和农牧民(17.5%)居多。(2)伤害特征:事件类型中交通事故患者最多占50.6%,社会安全事件占24.1%,职业安全事故占23.3%;伤害部位,上下肢受伤占39.6%,头颈部位占34.8%。(3)临床特征:入院患者入院时病情以急危重为主占78.3%,患者多集中在骨科、急诊创伤科和神经外科,住院天数较长,60%需要手术治疗,90%以上患者治愈或好转。死亡例数共计861例,其中交通事故占66.43%,职业安全事故占31.4%。(4)直接经济负担,29595例患者共产生住院费用8.0亿元,交通事故占比最高达到62.5%,住院总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9%。社会安全事事件人次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2%。样本医院的5022名医务人员中,(1)近三年接受应急培训人员仅占59.3%,参加应急演练人员仅占60.8%,并且培训和演练次数较少级别较低;但有20.3%的人参与应急救援,救援次数较多且级别较高,地区间也存在差异(P<0.05)(2)医疗救援应急能力认知方面,一是突发事件分类回答错误率高,达到25.7%;二是医疗应急救援能力认知中安全防护(85.4%)、健康教育(62.2%)、心理支持(76.0%)、公共卫生防疫(64.0%)应答率低于急救技能(94.7%)和急救知识(95.3%)。三是50.7%的医务人员认为自身应急知识不能满足救援需要,掌握的急救技能中现场灾情评估(33.4%)、心理危机干预(33.4%)、健康教育(36.9%)和生物性致病因素防护(19.4%)的应答率低于其他急救技能。(3)医务人员对医院应急管理的认知水平基本在3.0分上下,属于一般熟悉水平,其中承担应急任务和明确职责两部分评分较高为3.08±1.02和3.09±1.04,其他部分认知评分低于3.0分,应急培训、演练和救援是应急管理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南疆地区除个别条目外对医院应急管理认知整体高于其他两个地区。医院外部环境突发事件风险等级中,地震和道路交通事故为极高风险事件,暴雪、生物灾害、极端温度、企业安全事故、火灾事故、环境灾害、传染病暴发流行、“苯中毒、铅中毒和尘肺”以及经济安全事件为高风险事件。医院内部风险事件相对风险度较高的依次是火灾(48.72%)、暴力型医疗纠纷(47.60%)、医院感染暴发(46.65%)、地震(45.40%)、电力故障(44.94%)、流行病暴发(41.44%)、信息系统故障(41.25%)、电梯故障(40.23%)等,部分自然灾害因子和技术事故因子间相关性高于0.4。其次构建的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8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以及76个三级指标,对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后结合该指标体系确定其应急管理能力得分,其中医疗救治能力、应急保障、培训演练和考核能力得分较高,分别为0.23806、0.13622和0.10355,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制度和监测预警系统得分较低,分别为0.00134、0.00106和0.00091。乌鲁木齐市、北疆和南疆地区的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与新疆整体的应急医疗救援情况近似。结论: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现状存在不足:(1)突发事件伤害导致医疗救援压力大,人群健康损伤严重,医疗急救需求增多,直接经济负担严重;(2)医务人员存在应急培训演练机会较少,与现实医疗救援工作形成矛盾。医疗救援应急能力认知不够综合全面,突发事件认知不足,对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公共卫生防疫、安全防护方面认知低于临床急救技能和知识。对医院应急管理的认知水平普遍不高,可通过综合规范的应急培训演练体系提高其认知水平。(3)医院应明确将地震和道路交通伤害极高风险事件作为医疗救援优先目标,重点关注暴雪、传染病流行、企业安全事故等高风险事件救援,持续关注中低风险事件,定期采取风险评估的防控与救援措施。在内部加强对火灾、暴力型医疗纠纷、医院感染爆发等高风险事件的抗灾能力建设,明确自身脆弱性,完善高风险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强化部门防控,提高应急救援水平。从整体看,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的医疗救治、应急保障、培训演练和考核能力相对较好,而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制度和监测预警系统的能力相对较弱,应重点建设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制度和监测预警系统。乌鲁木齐市、南疆和北疆地区应急管理能力与整体相似。综合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管理的不足,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通过发挥政府应急医疗救援管理体系的支撑作用和社会网络应急救援体系的辅助作用,综合提升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应急救援管理能力。

刘翔翔[5](2019)在《基于两阶段灰色聚类模型的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健康管理是以预防和控制疾病发展、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活动,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结合形成的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为社区居民健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管理与服务平台,在促进社区医疗、预防疾病、保障健康方面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是在武汉市黄陂区健康管理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横断面调查,探讨健康管理背景下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水平。目的:本研究拟提出并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揭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前沿热点,找到社区卫生服务研究的集中领域及空白领域,找出具有标志性和创新性的文献,以期为相关学者开展研究提供方向。(2)通过对武汉市黄陂区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水平进行评估,揭示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水平、优劣及存在的问题,为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及政府决策提供依据。(3)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居民满意度调查,探讨影响居民接受社区卫生服务的因素和居民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1)通过检索1998-2018年的国内发表的社区卫生服务主题的科研文献,研究国内社区卫生服务领域研究热点和应用领域,了解社区卫生服务领域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使用Cite Space软件,对社区卫生服务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及知识图谱绘制。(2)采用普查的方式对黄陂区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综合评估,选择6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来构建社区卫生服务指标体系,根据全区19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专家评估数据,运用基于改进的中心点混合三角白化权函数把黄陂区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划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采用综合测度决策模型计算19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灰度聚类系数,从而确定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整体服务水平。(3)通过多阶段分层抽样和PPS的方法抽取10个社区的2475名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其人口学、健康行为、健康素养、健康指数、社区卫生服务和居民满意度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探讨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同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居民满意度进行评估,探索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及居民满意度的方法和策略。结果:(1)本研究共筛选出2871篇研究性文献。自2006年起,社区卫生服务研究的文章呈波浪式增长趋势。主要发文地区从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较少。社区卫生服务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而临床医学学科相关高质量文献数量较少。(2)在第一阶段灰色聚类分析中,武汉市黄陂区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2个处于弱(差)类,3个处于中等灰(中)类,4个处于较强类(良)、10个处于强灰(优)类,说明在聚类分析的第一阶段,仅依据灰色聚类系数向量的各分量最大值对社区卫生服务水平进行分类,武汉市黄陂区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整体处于上等水平。在经过第二阶段的综合测度决策后,武汉市黄陂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1个处于弱(差)类、3个处于中等灰(中)类、6个处于较强灰(良)类、9个处于强灰(优)类。由此可以看出武汉市黄陂区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教育水平、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收入来源及医疗保险形式是影响居民接受社区卫生服务的影响因素。构建社区居民满意度的结构方程模型“健康素养—健康行为—健康状态—社区卫生服务—居民满意度”,其中KMO值为0.875,说明模型拟合较好。模型结果显示,健康素养、健康行为、社区卫生服务水平都与居民满意度有直接效应关系。健康素养、健康状况与满意度有间接效应关系。与健康状况和健康行为相比,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素养对居民满意度的影响更大。结论:(1)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发展趋势研究、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分析、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影响因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健康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医院双向转诊制度、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这些研究是当前社区卫生服务研究领域的热点,也是今后社区卫生服务研究领域的主要方向。(2)武汉市黄陂区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有个别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水平偏低,要加大对弱类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使更多的弱类机构上升到强灰类或较强灰类机构。(3)政府要加强基层卫生机构的投资和监管力度,加大对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才配置,提高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将来的干预可通过提高健康素养、改变健康行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及改善健康状况的方式来提高居民满意度。

路艳霞[6](2018)在《新疆某三甲医院高龄老年住院患者疾病谱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新疆某三甲医院高龄老年住院患者疾病谱情况,为老龄化相关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同时指导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方法:收集2010年01月01日2015年12月31日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高龄(年龄≥80岁)患者病案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入院/出院时间、出院前十位诊断等。根据年龄划分为“8084岁,8589岁,≥90岁”三个年龄组,统计住院人次、患病种类数目、住院人次较高的前四位民族、患病构成比较高的前十位疾病等,分析住院人次随年份的变化情况,患病种类数目与性别、年龄间的关系,前十位疾病患病构成比在性别、年龄及民族间的差异等。结果:共纳入16606例高龄住院患者,年龄80114岁,平均年龄(83.35±3.31)岁,男女性别比为2.17:1。研究显示,六年间高龄患者住院人次逐年增多,主要集中在8084岁年龄段,占住院总人次的75.15%。人均患病(4.08±2.15)种,患者患病病种数在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90岁年龄段患者,患710种疾病的构成比(22.76%vs 13.28%、15.88%,P<0.05)、46种疾病的构成比(43.42%vs 43.38%、39.87%,P<0.05)明显高于8084岁、8589岁人群。住院人次数前四位的民族依次为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前十位疾病依次为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脑梗死、恶性肿瘤、肺部感染、慢性胆囊炎、慢性支气管炎,其中高血压的患病构成比超过50%,冠心病患病构成比超过30%,心律失常、慢阻肺、糖尿病患病构成比均超过20%,脑梗死、恶性肿瘤、肺部感染、慢性胆囊炎、慢性支气管炎患病构成比均超过10%。六年间,高血压疾病顺位均位居首位,随年份的增加,患病构成比增加(P<0.05),冠心病疾病顺为均居第二位,患病构成比无差异(P>0.05),心律失常疾病顺为有所上移,患病构成比无差异(P>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顺为有所下移,患病构成比下降(P<0.05)。男性高龄住院患者中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脑梗死、恶性肿瘤、肺部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患病构成均比高于女性(P<0.05),女性高龄住院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构成比高于男性(P<0.05),慢性胆囊炎患病构成比在性间无差异(P>0.05)。随年龄段的的增加,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患病构成比均逐渐下降(P<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患病构成比逐渐上升(P<0.05)。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梗死、慢性胆囊炎、慢性支气管炎患病构成比在四个民族间存在差异(P<0.05)。高血压在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中疾病顺为均位居首位,哈萨克族族高龄住院患者高血压患病构成比依次高于回族、汉族、和维吾尔族人群(P<0.05);冠心病在四个民族中疾病顺为均位居第二位,汉族高龄住院患者冠心病患病构成比依次高于回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人群(P<0.05)。心律失常、糖尿病、恶性肿瘤、肺部感染患病构成比在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间无差异(P>0.05)。结论:高龄患者住院人次呈逐年增多趋势;高龄住院患者常多病共存,患者患2种及其以上疾病的患病构成比为89.21%。威胁高龄住院患者健康的前三位病种均为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为危害高龄住院患者健康的首位单病种疾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梗死、慢性胆囊炎、慢性支气管炎患病构成比在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间存在差异。

王晶晶[7](2016)在《某地区部队官兵住院疾病谱调查分析及预防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某地区部队现役官兵住院疾病谱特征规律,找出官兵暴露的疾病危险因素,进一步探讨部队官兵疾病预防策略。最终为促进广大军队指战员的身心健康,提高部队战斗力,完成好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加强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服务。方法第一部分采取回顾性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某地区N个省共X所军队医院中,通过随机数字表,从每个省随机抽取1所军队医院,最终共N所军队医院,然后汇总整理这N所医院的官兵住院病历数据,包括性别、年龄、职级、入院时间、出院时间、入院第一诊断等信息。时间从2009年01月01日-2013年12月31日,年龄在18-60岁,并且均为现役官兵(包括非高原官兵和高原官兵),将数据录入至Excel表格,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和卡方检验对不同性别、年龄和职级官兵的主要住院系统疾病和住院疾病构成比分析;对主要系统疾病和主要住院疾病各年度人数构成比变化采用SAS9.0软件进行Coachran-Armitage趋势性检验分析。检验水准取α=0.05。第二部分采用现况研究。基于第一部分住院官兵系统疾病排序结果,结合部队官兵实际患病情况,自行设计住院官兵疾病危险因素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某地区n个省共x所军队医院中,通过随机数字表,从每个省随机抽取1所军队医院,最终共n所军队医院,再在每个抽取的医院中,在有军人患者的科室发放问卷,被调查者均为18-60岁的现役军人。收集问卷时间为2014年10月15日-2015年12月31日,最终获取有效问卷382份。将回收问卷信息数据双人核查录入至excel表格中,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分别以第一部分官兵疾病谱居排名前三的系统疾病包括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官兵为病例组,其余系统疾病官兵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探讨这三种系统疾病住院官兵暴露的疾病危险因素。随后,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分析疾病相关危险因素,检验水准取α=0.05。第三部分为疾病预防策略研究。基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结合相关疾病预防策略参考文献,探讨适合本地区部队官兵的疾病预防措施和策略,为下一步制定官兵健康维护计划和卫勤保障措施提供参考,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结果1、官兵住院疾病谱情况1.1非高原官兵住院疾病谱情况非高原住院官兵主要以18-40岁的男战士为主;2009年-2013年住院人数总体呈增长趋势;前五位住院系统疾病依次为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以及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主要住院疾病为感染性疾病和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分别以上呼吸道感染和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代表;近5年,系统疾病中,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单病种中,急性胃肠炎构成比呈上升趋势。不同性别、年龄和职级官兵疾病谱不同;1.2高原官兵住院疾病谱情况高原官兵主要以18-40岁的男战士为主;2009年-2013年住院人数总体呈增长趋势;前五位住院系统疾病依次为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是最主要的住院疾病,其次为胃溃疡、结肠炎和高原综合征等;近5年,系统疾病中,眼和附器疾病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单病种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和结肠炎构成比呈上升趋势。不同性别、年龄和职级官兵疾病谱不同;2、住院官兵疾病危险因素问卷调查情况基于第一部分官兵住院系统疾病谱排序情况,通过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官兵疾病谱的前三位系统疾病(依次为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患消化系统疾病官兵暴露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P<0.05,OR>1);饭前洗手、睡前刷牙和所在单位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分别为患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官兵的保护因素(P<0.05,OR<1)。3、官兵疾病预防策略研究基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研究数据结果,结合部队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策略建议:(1)紧抓官兵常见病、多发病预防工作不放松,提高疾病预防手段和方法;(2)依据官兵性别、年龄和职级不同特征,制定个性化疾病预防措施;(3)重视官兵健康行为方式养成,培养良好生活习惯;(4)重视高原官兵营养搭配,倡导健康饮食习惯;(5)重视高原官兵眼部保护,重点控制有上升趋势的疾病;(6)重视官兵训练伤健康教育,注重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结论:1、该地区部队疾病预防控制的重点首先仍应放在常见病和多发病上;其次重点关注呈逐年上升趋势的系统疾病和单病种。2、高原官兵要特别注意眼部疾病的预防和健康饮食营养搭配。3、疾病预防措施应根据官兵不同性别、年龄和职级制定,体现出个性化和实用性。同时,倡导官兵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如饭前洗手和睡前刷牙。在原有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官兵训练伤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湘宁[8](2016)在《酒钢医院2006-2015年住院患者死因分析及疾病负担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统计一定时期内的死亡人数及其死因,并分析判断各种疾病及损伤对人群所造成的影响,是评估一个国家卫生保健系统效率最重要的手段。通过对死亡原因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一个国家或某一地区内人群基本死亡状况是非常重要且十分必要的,是防控各类疾病的基础性工作。而作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指标,疾病负担分析对于某种疾病造成的人群健康损害、过早死亡对人群期望寿命的影响则能够进行更加全面准确的评价。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得到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交通出行、通信联络方式都有了极大不同,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不相适应,导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社会发展带来人群心理压力陡然剧增,这都影响着人群疾病谱、死因谱的变化。不同地区社会经济状况不一致,居民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也都不尽相同,导致不同地区疾病谱的差异。通过对各地区人群死因的统计分析及疾病负担状况的考察,能够确定对该地区人群危害程度较大的疾病或其他伤害,筛选可能的影响因素,以便相应的政府机构制定决策,保障人民健康。嘉峪关市多个机构都进行了死亡登记工作,但针对死亡原因的记录并不详细,直到近两年嘉峪关市才开始系统、全面的死因监测工作。目前,嘉峪关市还未进行过较为系统的死因分析工作,而酒钢医院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多年来较为完备,因此选取酒钢医院十年间所有住院死亡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对嘉峪关市居民的死因谱有一定了解。目的了解酒钢医院住院死亡患者的基本情况及死亡水平,全面掌握其死因构成、死因顺位及其变化趋势,评价所造成的相应疾病负担及其影响,为明确威胁住院患者生命的主要疾病,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依据。同时,本课题研究也有助于全市疾病防控和医疗卫生部门制定行之有效的疾病防控和治疗措施,对制定合理的医疗卫生政策、实行系统的卫生保健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调取酒钢医院2006-2015年住院死亡病例资料,应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相对数、率、动态数列对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进行统计描述,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对住院死亡患者特征进行分析,按照ICD-10分类方法分析十年间住院死亡患者死因构成及其顺位,并通过计算潜在减寿年数、潜在工作损失年对住院死亡病例疾病负担进行研究。以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1.2006-2015年,酒钢医院住院死亡病例共1323人,其中男性占70.1%,女性占29.9%,男性死亡人数远远高于女性。随年龄的增长,死亡人数也随之上升,近60%的死亡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上。2.不同季节死亡人数差别不大,春、夏、秋、冬四季的死亡人数分别为340人(25.7%)、310人(23.4%)、319人(24.1%)、354人(26.8%)。不同年龄组死亡人数在不同季节间的分布存在差异(Fisher精确检验,P<0.001),低年龄组人群的死亡时间基本集中在冬、春季,高年龄组人群在不同季节的死亡人数分布较为均匀。入院到死亡时间间隔为16天、713天、1429天的住院死亡病例分别占总人数的31.0%、28.3%和27.3%。66.4%的女性死于入院后两周以内,而男性死者的入院到死亡时间间隔在一周内、两周内、一月内3个时间段的人数差距不大。3.2006-2015年酒钢医院住院患者十年住院病死率为1.02%,病死率与年份存在显着相关性(rs=-0.895,P<0.001),呈下降趋势。4.酒钢医院十年住院死亡病例死因顺位前四位为肿瘤(31.6%)、循环系统疾病(21.3%)、呼吸系统疾病(18.5%)和消化系统疾病(8.0%)。不同性别住院死亡病例死因顺位前四位与总体相同。低年龄组损伤中毒和其他外因是死因顺位的前三位,高年龄组死因顺位与总体基本一致。十年间酒钢医院住院死亡病例基本死因构成变化不大,近两年呼吸系统疾病代替肿瘤成为死因顺位的第一位,肿瘤降至第三位。5.住院死亡患者不同死因的季节构成差别不大(Fisher精确检验,P=0.768)。不同死因死亡患者在入院到死亡的时间间隔构成上存在差异(Fisher精确检验,P<0.001)。肿瘤死亡患者的住院天数多为729天,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其他外因导致死亡的患者住院时间相对较短,在入院后一周内死亡的人数在半数左右。6.肿瘤死亡患者主要死于消化系统癌症和肺癌,循环系统疾病死亡患者主要死于脑血管病和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病例主要病因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死因主要为肝疾病和消化道出血。7.酒钢医院十年住院死亡病例PYLL为14580.8年,APYLL11.0年/人,WPYLL7250年,AWPYLL为5.5年/人。男性APYLL、WPYLL、AWPYLL与年份相关(rs=-0.863,P=0.001;rs=-0.685,P=0.029;rs=-0.745,P=0.013),呈下降趋势。肿瘤导致的PYLL、WPYLL最高,APYLL、AWPYLL最高的是损伤、中毒和其他外因。结论1.酒钢医院住院死亡病例男性远多于女性,住院死亡患者人数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低年龄组人群死亡时间多处于冬、春季,可能与该人群免疫力较低有关。女性的入院到死亡时间间隔相对男性较短。2.住院患者病死率与年份有显着相关,呈明显下降趋势。住院死亡病例死因顺位前五位依次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其他外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低年龄组中损伤、中毒和其他外因的死因顺位在前两位。近两年呼吸系统疾病代替肿瘤成为了酒钢医院住院死亡病例的首位死因,可能与人口老龄化、吸烟、环境污染有关。3.死亡人数越多的疾病造成的疾病负担越严重。虽然因传染病和损伤中毒死亡的人数不多,但其造成了人群的过早死亡,同样加重了疾病负担。

陈娜[9](2012)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02-2011年住院死亡病例死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居民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住院病人的病死率不断下降,死亡谱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描述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02年-2011年住院死亡病人的死因顺位及死亡水平的变化趋势和分布,探讨引起住院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了解医院死亡疾病构成及其分布规律,找出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让居民了解所在地区的主要健康状态,加强卫生健康宣传,改变个人不健康生活方式,降低病死率,提高广大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并为医院的科学管理提高诊疗技术,进一步合理的配置医疗资源,创造更好的医疗环境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病案室2002年—2011年住院死亡病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从病案室病人信息查询系统收集近10年死亡病例资料,与死亡统计报表和死亡病案一一核对。死因分类根据《国际疾病分类》(CID-10)标准分类,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诊断以出院第一诊断作为死因统计。用Microsof Excel2007建立数据库,SPSS18.0统计软件对该院死因构成,死因顺位及病死率进行统计描述分析。结果:在1246份住院死亡病例中,构成死因前5位的疾病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22.6%)、损伤与中毒(19.3%)、肿瘤(16.7%)、消化系统疾病(10.4%)、呼吸系统疾病(9.2%),前五大系统疾病占全部死因构成的78.2%。脑出血、冠心病、脑梗塞是循环系统疾病死因的主要构成;交通事故、坠落、烧伤;是损伤与中毒的主要死因构成;肝癌、肺癌、白血病是构成肿瘤的主要死因。10年间该院的死因顺位及构成发生了变化,虽然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仍占据前五的位置,但循环系统疾病和损伤与中毒已超过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跃居到了前两位,成为该院死因构成的主要两大类疾病。男性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损伤与中毒、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女性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各年龄组死因顺位及构成有一定差异。0~4岁组以围生期疾病、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先天性疾病为主,损伤与中毒位居5岁组及15岁组死因构成的第一位,而45岁以上人群的则以肿瘤、循环系统疾病为主。从2002年到2011年的平均住院病死率为3.81‰,平均发展速度87.81%,平均增长速度-12.19%,总体呈下降趋势。男性平均住院病死率5.45‰,女性平均住院病死率2.18‰,男性高于女性。城市与农村的病死率分别为4.49‰和3.01‰,城市病死率高于农村。各年龄组的病死率比较60岁及以上组最高(5.26‰);44-59岁组次之,最低为15-44岁组。住院病死率最高的三类疾病分别是损伤与中毒(9.81‰)、循环系统疾病(8.58‰)、传染病和寄生虫病(7.72‰)。结论:危害该院住院病人健康和生命的主要死因构成是: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病人死亡谱有了明显变化,呼吸系统疾病死因顺位稍有下降,损伤与中毒呈上升趋势,超越肿瘤位居死因顺位的第二。住院病人死因顺位及构成随年龄,性别,城乡差异而位次不同,但总的仍是前面所提的五大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损伤与中毒是导致该院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年龄,性别不同死因构成及病死率差异较大。儿童(O-4岁组)病死率高,进入青壮年期后(5-岁、14-岁组)病死率呈下降趋势,中年(45-59岁组)病死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老年(60岁以上)病死率最高。损伤与中毒是青壮年人口的主要死因。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是中老年人口的主要死因。医院应加强老年人医疗保健工作,对不同年龄段的主要死因疾病进行健康教育,预防慢性病及其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2002年-2011年住院患者人数逐年增加,住院病人病死率逐年下降。住院病人病死率有明显的性别和城乡差异。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城市人口病死率高于农利‘人口。医院应有针对性的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中毒的主要死因构成的健康宣教,提高医疗质量,合理医疗资源配置,降低疾病的死亡风险。

李雅立[10](2011)在《1993—2010年某院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动态变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某院住院病人疾病构成,为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院1993—2010年住院病人疾病分类构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为主要病种。结论应加强对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诊治;加大科研及临床新业务、新技术的投入,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二、1999年~2001年住院病人前十位疾病构成动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9年~2001年住院病人前十位疾病构成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宜昌市健康大数据平台的皮肤病流行特征与费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背景
    1.1 皮肤病疾病负担现况
        1.1.1 皮肤病流行现况
        1.1.2 皮肤病直接经济负担现况
    1.2 宜昌市健康大数据平台介绍
2. 研究目的
3. 研究内容
    3.1 利用GBD 2019估算中国皮肤病疾病负担概况
    3.2 宜昌市皮肤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费用分析
        3.2.1 宜昌市门诊皮肤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费用分析
        3.2.2 宜昌市住院皮肤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费用分析
4. 资料与方法
    4.1 数据来源
        4.1.1 GBD 2019
        4.1.2 宜昌市健康大数据云平台
    4.2 分析指标与方法
        4.2.1 指标及定义
        4.2.2 分析方法
    4.3 技术路线
5. 结果
    5.1 GBD 2019数据估算中国人群皮肤病疾病负担分析
        5.1.1 不同性别皮肤病发病、患病、死亡和疾病负担及变化情况
        5.1.2 不同年龄组人群皮肤病发病、患病、死亡、疾病负担及变化情况
        5.1.3 1990年至2019年中国分性别人群皮肤病DALY、YLD情况
        5.1.4 不同年龄组皮肤病的疾病负担及变化情况
    5.2 2017-2019年宜昌市皮肤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费用分析
        5.2.1 2017-2019年宜昌市门诊皮肤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费用分析
        5.2.2 2017-2019年宜昌市住院患者皮肤病流行病学特征及费用分析
6 讨论
    6.1 中国人群皮肤病疾病负担情况
    6.2 宜昌市就诊患者皮肤病流行情况
    6.3 宜昌市就诊患者皮肤病医疗费用情况
    6.4 宜昌市重点皮肤病情况分析
    6.5 宜昌市皮肤病门诊患者就诊科室情况
7 结论
8 创新
9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9.1 研究局限性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皮肤病流行病学与疾病负担研究进展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
简历
致谢

(2)新疆地区变应性鼻炎吸入变应原谱及相关拷贝数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新疆地区5019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变应原谱分析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皮肤点刺试验)
        1.3 技术路线图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筛选致变应性鼻炎的拷贝数变异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技术路线图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13个基因拷贝数变异与新疆地区汉族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技术路线图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拷贝数变异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3)秦皇岛市某二甲医院2013-2018年住院死亡病例死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资料来源及调查方法
        1.1.3 相关指标的操作性定义
        1.1.4 资料处理与分析
        1.1.5 质量控制
    1.2 结果
        1.2.1 医院概况
        1.2.2 住院死亡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
        1.2.3 住院死亡患者付费方式
        1.2.4 住院死亡患者时间分布特征
        1.2.5 住院死亡住院天数分布特征
        1.2.6 病死率变化情况
        1.2.7 住院死亡患者死因构成及顺位
        1.2.8 住院死亡患者死因前三位的病因构成及顺位
        1.2.9 各年度住院死亡患者死因构成及顺位
        1.2.10 不同年龄住院死亡患者死因构成及顺位
        1.2.11 不同性别住院死亡患者死因构成及顺位
        1.2.12 不同居住地住院死亡患者死因构成及顺位
        1.2.13 住院死亡患者前10位死因的病死率
        1.2.14 住院死亡患者前10位死亡原因住院时间病死率比较
        1.2.15 循环系统死亡患者病死率变化
    1.3 讨论
        1.3.1 住院死亡患者分布及病死率分析
        1.3.2 死亡原因构成及顺位分析
        1.3.3 死亡原因病死率分析
        1.3.4 建议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我国居民死亡原因的变迁
    2.1 概述
        2.1.1 分析死亡原因的意义
        2.1.2 国外死亡原因分析概况
        2.1.3 国内死亡原因研究现状
    2.2 死亡疾病谱的变化
        2.2.1 第一次卫生保健革命
        2.2.2 第二次卫生保健革命
    2.3 我国居民主要死亡因素及顺位
        2.3.1 我国城镇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顺位
        2.3.2 我国农村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顺位
        2.3.3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我国人民的主要死亡因素
        2.3.4 意外伤害也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
    2.4 影响疾病死因变化的因素
        2.4.1 自身因素
        2.4.2 外部因素
        2.4.3 其他因素
    2.5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4)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各类突发事件不断频发
        1.1.2 我国面临突发事件严峻挑战
        1.2 国内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论研究
        1.2.1 国外应急管理理论研究
        1.2.2 我国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1.3 国外医疗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1.3.1 国外公共卫生处置研究
        1.3.2 国外医院医疗应急管理研究
        1.4 我国医疗应急管理研究及现状
        1.4.1 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现状
        1.4.2 我国医疗机构应急管理研究现状
        1.4.3 医疗机构应急管理能力研究现状
        1.5 研究不足
        1.6 理论研究基础
        1.6.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1.6.2 风险管理理论
        1.6.3 系统管理理论
        1.6.4 无缝隙政府理论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1.8 研究内容
        1.8.1 主要研究内容
        1.8.2 几个概念
        1.9 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基础
    第2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救治患者特征研究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病例信息质量控制
        2.1.3 研究方法
        2.1.3.1 文献研究法
        2.1.3.2 贴现法
        2.1.3.4 数据分析方法与统计软件
        2.1.4 相关内容界定
        2.1.4.1 住院病例伤害类别界定
        2.1.4.2 住院病例创伤部位界定
        2.1.4.3 住院病例损伤性质界定
        2.2 结果
        2.2.1 应急救治住院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
        2.2.2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患者伤害特征
        2.2.3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患者临床特征
        2.2.4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时间分布
        2.2.5 突发事件伤害住院费用分析
        2.3 讨论
        2.3.1 突发事件导致社会危害性严重
        2.3.2 突发事件导致社会直接经济负担严重
        2.3.3 应用事件规律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季节性防控
        2.4 小结
    第3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研究
        3.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2 结果
        3.2.1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结果.
        3.2.2 不同地区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结果
        3.3 讨论
        3.3.1 医务人员培训演练机会少,与现实医疗救援工作形成矛盾.
        3.3.2 医务人员医疗救援能力认知缺乏综合性
        3.3.3 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水平不高,且存在地区差异
        3.3.4 构建规范综合的应急培训演练体系
        3.3.5 医院针对医务人员应急管理认知不足提升医院应急管理水平
        3.4 小结
    第4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风险分析
        4.1 研究对象与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研究方法
        4.2 结果
        4.2.1 专家情况
        4.2.2 新疆突发事件风险分析
        4.2.3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HVA)
        4.3 讨论
        4.3.1 借助科学方法确定新疆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优先目标.
        4.3.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明确自身脆弱性,强化灾害风险防控
        4.4 小结
第三部分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评价
    第5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及能力评价
        5.1 研究对象与方法
        5.1.1 研究对象
        5.1.2 研究方法
        5.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情况
        5.2.1 基本情况
        5.2.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情况
        5.3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应急管理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5.3.1 德尔菲法筛选指标
        5.3.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5.4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分析
        5.4.1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情况统计
        5.4.2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综合分析. ..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四部分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策略
    第6章 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策略及建议
        6.1 完善政府医疗救援应急管理体系
        6.1.1 制定专项法律法规明确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组织机构职责.
        6.1.2 构建高级别合作协调联动机制
        6.1.3 借助应急管理平台,建立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6.1.4 建立财政补偿机制和应急物资动态管理机制
        6.1.5 打造地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提升区域医疗救援能力
        6.1.6 组合各类救援队伍,打造地区综合紧急医疗救援队伍
        6.1.7 建设医疗救援学科,培养专门人才队伍
        6.1.8 打造立体救援模式,增加高技术含量应急救援设备
        6.1.9 加强突发事件高危行业针对性监管,从源头降低事件风险
        6.2 发挥基层组织职能,构建社会网络医疗救援应急体系
        6.2.1 制定基层医疗救援应急预案
        6.2.2 集合和调配基层辖区内医疗救援应急资源
        6.2.3 针对高风险行业及人群开展医疗救援应急教育和培训. . . . . .
        6.2.4 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救援功能
        6.2.5 组建基层医疗救援志愿者团队
        6.3 综合提升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应急救援管理能力
        6.3.1 医院应急管理组织层级扁平化
        6.3.2 医院脆弱性风险防控
        6.3.3 做好紧急医疗救援队建设
        6.3.4 应急医疗救援队员素质和能力要求
        6.3.5 应急预案制定修订
        6.3.6 医院建立综合性应急培训演练体系
        6.3.7 院前及院内应急救援流程衔接
        6.3.8 建设医疗救援重点科室
        6.3.9 后勤物资设备保障
        6.3.10 信息通讯系统保障
        6.3.11 灾后身心康复支持
    第7章 结论与创新
        7.1 结论
        7.2 创新
        7.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基于两阶段灰色聚类模型的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概念
        1.1.2 社区卫生服务兴起与发展
        1.1.3 国外发展现状
        1.1.4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
        1.1.5 健康管理背景下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1.2 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2.1 研究的必要性
        1.2.2 研究的可行性
    1.3 研究目的
    1.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社区卫生服务研究的知识图谱---基于Cite Space文献计量学分析
    2.1 Cite Space方法简介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数据来源
        2.2.2 文献计量学分析
        2.2.3 构建社区卫生服务研究的知识图谱
    2.3 结果
        2.3.1 社区卫生服务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
        2.3.2 社区卫生服务研究的文献可视化分析---基于Cite Space Ⅲ软件
    2.4 讨论
第三章 基于两阶段灰色聚类模型的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评价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3.1 抽样方法
        3.3.2 资料来源
        3.3.3 评估指标体系
        3.3.4 数据处理及分析
    3.4 结论与建议
第四章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及结构方程模型在居民满意度评估中的应用
    4.1 研究背景
    4.2 研究目的
    4.3 研究对象和方法
        4.3.1 抽样方法
        4.3.2 调查对象
        4.3.3 样本量计算
        4.3.4 调查内容
        4.3.5 主要测量指标及定义
        4.3.6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4.3.7 质量控制
    4.4 结果
        4.4.1 抽样人群基本人口学特征
        4.4.2 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影响因素
        4.4.3 居民满意度的结构方程模型
    4.5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研究总结
    5.1 社区卫生服务研究的知识图谱
    5.2 基于两阶段灰色决策模型的社区卫生服务评价
    5.3 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影响因素及社区居民满意度
第六章 局限性
第七章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附录

(6)新疆某三甲医院高龄老年住院患者疾病谱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内容与方法
3 质量控制
4 统计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7)某地区部队官兵住院疾病谱调查分析及预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国内外疾病谱现状及防治进展
    三、军内外疾病谱现状及防治进展
第一部分 某地区部队官兵住院疾病谱调查分析
    1 资料来源
    2 方法
        2.1 建立数据库
        2.2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非高原官兵住院疾病谱调查分析
        3.2 高原官兵住院疾病谱调查情况
        3.3 非高原现役官兵、高原现役官兵和国内医院前十位住院系统疾病比较
    4 讨论
        4.1 非高原官兵住院疾病谱讨论
        4.2 高原官兵住院疾病谱讨论
        4.3 非高原官兵、高原官兵和我国城市医院前十位住院系统疾病构成比比较
第二部分 某地区部队官兵住院疾病危险因素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1 资料来源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方法
    2 调查问卷质量控制
        2.1 调查问卷效度检测
        2.2 问卷预调查
        2.3 问卷调查工作人员培训及调查现场控制
        2.4 问卷数据录入质量控制
    3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问卷调查官兵基本特征
        4.2 官兵前三位住院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5 讨论
第三部分 某地区部队官兵疾病预防策略研究
    1.紧抓官兵常见病、多发病预防工作不放松,提高疾病预防手段和方法
    2.依据官兵性别、年龄和职级不同特征,制定个性化疾病预防措施
    3.重视官兵健康行为方式养成,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4.重视高原官兵营养搭配,倡导健康饮食习惯
    5.重视高原官兵眼部保护,重点控制有上升趋势的疾病
    6.重视官兵训练伤健康教育,注重健康教育质量和效果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8)酒钢医院2006-2015年住院患者死因分析及疾病负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1.1 死因监测与分析研究进展
        1.1.1 国外死因监测工作的开展
        1.1.2 我国死因监测与分析研究进展
    1.2 全球人群死因基本概况
    1.3 我国居民死因构成及其变迁
    1.4 甘肃省居民死因构成现状
    1.5 嘉峪关市及酒钢医院概况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资料来源
    2.3 研究内容及方法
    2.4 死因分类及相关指标的界定
        2.4.1 死因分类方法
        2.4.2 指标释义
    2.5 数据统计分析
        2.5.1 统计描述
        2.5.2 χ~2检验
        2.5.3 相关分析
        2.5.4 疾病负担分析
    2.6 质量控制
三、结果
    3.1 住院死亡病例基本情况
        3.1.1 人口学特征
        3.1.2 死亡季节分布
        3.1.3 入院到死亡时间间隔
    3.2 住院患者病死率
    3.3 住院死亡病例死因构成特点及其顺位
        3.3.1 总体情况
        3.3.2 不同年份死因构成及其顺位
        3.3.3 死亡患者不同死因的时间分布特点
        3.3.4 前四位死因的分类死因构成及其顺位
    3.4 住院死亡病例疾病负担
        3.4.1 总体概况
        3.4.2 近十年疾病负担变化趋势
        3.4.3 不同死因疾病负担分析
四、讨论
    4.1 酒钢医院住院死亡病例总体特征
        4.1.1 住院病死率变化
        4.1.2 住院死亡病例的人口学特征差异
        4.1.3 住院死亡患者死亡时间分布的探讨
    4.2 住院死亡患者死因构成及其顺位的探讨
        4.2.1 总体情况分析
        4.2.2 酒钢医院十年死因构成的变迁
        4.2.3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构成情况
    4.3 疾病负担相关分析
五、结论
六、论文存在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6.1 存在的不足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和主要科研活动
致谢

(9)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02-2011年住院死亡病例死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居民死亡原因分析的重要性与意义
    1.2 国内外死因分析现状
    1.3 我国人口死因构成
    1.4 研究目的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2.1 住院死亡病例的一般情况
        2.2.2 住院死亡病例的死亡顺位与构成
        2.2.3 住院死亡病死率构成
    2.3 资料分析与处理
    2.4 质量控制
    2.5 相关指标的操作性定义
第三章 结果
    3.1 住院死亡病例的一般特征
        3.1.1 住院死亡病例的年龄和性别构成
        3.1.2 婚姻状况
        3.1.3 职业状况
        3.1.4 居住地来源
        3.1.5 付费方式
    3.2 住院病人死因顺位与构成
        3.2.1 总体情况
        3.2.2 住院病例死因顺位前三位的病因及顺位
        3.2.3 2002~2011各年住院病例死因顺位及其构成比较
        3.2.4 住院病例死因顺位及其构成的年龄分布
        3.2.5 城市与农村死因顺位及其构成比较
    3.3 住院病死率
        3.3.1 2002~2011年住院病死率动态变化及男女比较
        3.3.2 城市农村患者住院病死率比较
        3.3.3 各年龄组患者住院病死率比较
        3.3.4 住院死因构成前十位疾病住院病死率比较
    3.4 住院死亡病例的时间分布
        3.4.1 入院到死亡的时间分布
        3.4.2 入院后前十位死因的死亡时间病死率
第四章 讨论
    4.1 死因谱的变迁
    4.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健康的影响
        4.2.1 循环系统疾病对健康的危害
        4.2.2 损伤与中毒死亡日趋增高
        4.2.3 肿瘤已成为威胁城乡居民的主要死因
    4.3 住院病死率的构成分析
        4.3.1 总体情况
        4.3.2 病死率构成的性别差异
        4.3.3 病死率构成的年龄差异
        4.3.4 病死率构成的来源差异
        4.3.5 前三位死因住院病死率分析
    4.4 建议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1999年~2001年住院病人前十位疾病构成动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宜昌市健康大数据平台的皮肤病流行特征与费用分析[D]. 彭丹.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2]新疆地区变应性鼻炎吸入变应原谱及相关拷贝数变异分析[D]. 王燕.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3)
  • [3]秦皇岛市某二甲医院2013-2018年住院死亡病例死因分析[D]. 张伟志.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4]新疆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医疗救援应急管理研究[D]. 方娴. 吉林大学, 2020(08)
  • [5]基于两阶段灰色聚类模型的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评价研究[D]. 刘翔翔. 武汉大学, 2019(03)
  • [6]新疆某三甲医院高龄老年住院患者疾病谱临床分析[D]. 路艳霞. 新疆医科大学, 2018(02)
  • [7]某地区部队官兵住院疾病谱调查分析及预防策略研究[D]. 王晶晶. 第四军医大学, 2016(03)
  • [8]酒钢医院2006-2015年住院患者死因分析及疾病负担研究[D]. 湘宁. 兰州大学, 2016(02)
  • [9]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02-2011年住院死亡病例死因分析[D]. 陈娜. 中南大学, 2012(02)
  • [10]1993—2010年某院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动态变化分析[J]. 李雅立.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1(05)

标签:;  ;  ;  ;  

1999-2001年住院患者十大疾病动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