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沟通对患儿注射依从性的影响

语言沟通对患儿注射依从性的影响

(荥经县严道镇中心卫生院四川雅安625200)

摘要:目的研究在儿科护理中强调语言沟通对对患儿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位收治的注射治疗病患,随机分组后分别实施基础护理与强化语言沟通护理,对比两组患儿依从性及穿刺成功性差异。结果强调了语言沟通的观察组依从性达到92%,远高于对照组的76%;且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4%,对照组仅为66%。结论语言沟通可显著减轻患儿的抵触情绪,提升依从性。

关键词:注射;语言沟通;依从性

儿科属于较特殊的科室,由于病患年龄偏低且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无法对自己的感受及想法准确表达,在诊治难度上较大[1]。加上绝大多数患儿对注射操作存在严重恐惧情绪,导致一次穿刺成功性较低,影响了患儿的情绪控制及注射依从性[2]。本文通过对比观察了强化语言沟通护理的应用意义。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门诊接受注射治疗病患共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2:28;年龄区间处于2-9岁,平均年龄(4.28±0.85)岁;注射病因:18例腹泻、21例发热、11例呼吸道感染。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3:27;年龄区间处于2-10岁,平均年龄(4.71±0.65)岁;注射病因:16例腹泻、22例发热、12例呼吸道感染。两组患儿家属均自愿接受研究,患儿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应用基础护理,包含注射前向患者家属讲解药物名称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注射过程中取得患儿家属理解与配合;注射后注意观察针头是否存在脱落、松动现象[3]。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强化语言沟通护理。

1.2.1肢体语言沟通

面带微笑,轻轻揉捏患儿双手并抚摸额头,缓解患儿紧张情绪与不安情绪,促使其与医护人员拉近距离,提升配合程度。针对治疗及护理操作中表现较好的患儿应给予大声表扬,让其起到模范作用,以便于让就诊室和病房内其他患儿产生羡慕感,同样提升依从度。对于注射药物或服药后存在肢体挣扎哭闹等情况的患儿,应轻轻抚摸患儿后背,缓解其呼吸紧张感,以温柔的语言及亲切的态度安抚患儿。

1.2.2面部表情护理

面部表情同样属于语言沟通的一种,可通过和蔼的表情,面带微笑,让患儿感受到亲切与温暖。由于儿科面对的患儿大多存在焦躁、不耐烦、恐惧、紧张等情绪,护理人员不应有此产生厌烦感,必须仪表整洁、稳重大方、积极应对。对于紧张的患儿,可通过做鬼脸方式让其产生笑容,缓解情绪。在与患儿交流过程中,应目光与患儿平视,传递赞许、高兴、友善、真诚等真实情感,尽量消除其负面情绪。

1.2.3注射护理

在为患儿注射前,首先应确保患儿肢体被控制或情绪处于稳定状态,必要时可蹲下,视线保持与患儿平视,鼓励患儿积极面对注射操作并告知其注射后疾病便会康复。鼓励患儿对注射操作加以配合,抚摸换额头给与鼓励。若患儿情绪明显紧张,可紧握住其小手。护理人员在注射操作上必须做到快、准、轻、稳,尽可能一次穿刺成功,避免重复穿刺加大其紧张情绪。

1.3观察指标[4]

可配合——可配合注射各项流程,或仅在注射结束后哭闹;需协助——需通过家属控制肢体完成注射,存在哭闹情绪;严重抗拒——严重哭闹、挥舞肢体,无法正常注射。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工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依从性

比较患儿对注射的依从性,显示对照组为76%,观察组为92%(p<0.05),详见表一。

2.2穿刺成功性

比较两组患儿穿刺成功性,结果显示:对照组一次性成功穿刺33例,占比66%;观察组一次性成功穿刺42例,占比84%;对比可见,观察组穿刺成功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肢体语言指的是在特定环境下对语言沟通的一种补充性动作,主要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传达想要表达的内容[5]。针对儿童实施的语言沟通应考虑到儿童的年龄以及理解能力。在视线与儿童保持平视的状态下,通过抚摸其额头、轻拍后背、紧握小手等方式缓解其紧张感。

儿科护理特殊性显著,主要表现为患儿的不配合性上,从而造成服药无法严格遵医嘱,注射操作受阻等。患儿表现出的哭闹、挣扎等不仅会造成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显著下滑,还可能由于其情绪上的剧烈波动造成其生理不适应性,对侵入性治疗的恐惧导致其严重不配合。此时部分患儿家属由于心疼孩子,可能会将怨气发泄到医护人员身上,造成护患矛盾的加剧。

根据本次研究数据对比,两组内均出现了对注射操作严重抗拒的病患。对照组占组内24%,观察组仅为8%。依从性对比下,对照组为76%,观察组达到92%。穿刺成功性方面,由于观察组强化了语言沟通护理,因此患儿的配合性更高,注射操作前挣扎幅度更小、哭闹程度更低,因此观察组一次成功率达到84%,远高于对照组的66%。综上所述,对患儿注射前实施语言沟通有利于依从性的显著提升,对一次穿刺成功性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严春梅,柯伟群,冯春玲.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肺炎护理工作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与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6,v.36;No.16903:299-300.

[2]黄秋菊,黎菁,陈文君,符青巧,符徵,魏欣.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儿依从性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3,v.2405:770-771.

[3]刘昕玲.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v.509:92-93.

[4]陈晞.非语言性沟通应用于儿科患儿护理中的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v.208:112.

[5]王爱珍.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实施的效果评价[J].甘肃科技纵横,2015,v.44;No.24511:91-92+8.

标签:;  ;  ;  

语言沟通对患儿注射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