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宝香(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三科江西抚州34400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6-0159-01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肿瘤病人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术后护理。方法通过收集2005年2月至2009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并做PICC置管的198例肿瘤病人作为观察对象。结果为病人提供了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输注高渗性、刺激性药物,胃肠外营养支持,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PICC置管术是一项安全方便、维护简单、感染机会小、置管成功率高、穿刺风险小、创伤小,是病人长期输液治疗的安全通道。
【关键词】肿瘤病人PICC术后护理
癌症是一种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治疗过程和康复过程相对较长,根据病情的需要,建立安全可靠、经久耐用的静脉通道显得十分重要。几年来,我科肿瘤病人在化疗或胃肠外营养支持时,应用PICC置管,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有效地降低了刺激性、高渗性药物对这类病人产生的局部毒副反应,减轻病人的痛苦,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周期。现将我科几年来应用PICC置管的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5年2月至2009年1月住院的肿瘤病人中应用PICC置管的共198例,其中男132例,女66例,年龄在26—77岁。导管留置时间平均为4个半月,最长的有10个月,最短的有9天。采用贵要静脉置管的有119例,正中静脉置管的有55例,头静脉置管的有24例。其中一次性穿刺成功的有194例,二次穿刺成功的有3例,三次穿刺成功的有1例。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的有1例,血检性静脉炎的有1例,穿刺点感染为零。
2置管方法
2.1置管前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
2.2评估患者局部皮肤、血管状况,选择血管,根据血管条件选择相应型号的PICC导管。
2.3备齐用物,推车至病床旁,严格无菌操作环境,测量定位(测量时手臂外展90°),建立无菌区,预冲导管。在局麻下行深静脉穿刺,置入PICC导管,退出导引套管,撤出导引钢针,确定回血和封管,清理穿刺点,固定导管,覆盖无菌敷贴,通过X线拍片确定导管尖端的位置,交待患者日常注意事项。
3置管后护理
3.1置管后24小时内更换敷贴,并观察局部出血情况,以后酌情每周更换1—2次,更换敷贴时护士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预防感染性并发症。如果护理不当,未及时更换敷贴或更换敷贴时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可引起细菌沿导管所在软组织隧道生长,侵入血液循环引起感染叮。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进行处理或拔管。
3.2定期检查导管位置、导管头部定位、流通性能及固定情况。防止导管滑脱和堵塞,对烦燥不安或意识障碍的病人更应加强护理。
3.3每次输液前要用生理盐水空针回抽,证实导管在血管内方能输液,每次输液结束时用5—10ml生理盐水进行冲管作正压封管,不可抽回血,保证导管内不含血液,GIL—LES1985年发现在静脉置管的封管过程中使用生理盐水封管不受病种限制,尤其对肝素钠禁忌的患者更合适。采用边退针边冲管的方法以保证导管内充满,阻止血液回流,保证再次输液时导管的通畅。
3.4治疗间歇期每周对PICC导管进行冲洗,更换敷贴,正压接头。
3.5输入高渗糖、脂肪乳、氨基酸等高能营养物质后,要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减少高能物质在血管内的残留和刺激,降低感染率。
3.6指导患者保持局部清洁干净,贴膜如有松动、卷曲或贴膜下有汗液时应更换。
4结果
我科从2005年2月至2009年1月施行PICC置管术的198例肿瘤病人,成功率为98%,出现机械性和血检性静脉炎各1例,穿刺点感染率为零。
5结论
应用PICC置管术治疗肿瘤病人优点在于安全方便,维护简单,感染机会小,置管成功率高,穿刺风险小,创伤小,病人生活不太受影响,可反复使用。另外,PICC导管管体长,尖端可抵达或接近上腔静脉,血流速度快,可将病人所需液体匀速送入体内,会很快稀释,迅速降低药液渗透压,不易造成药液外渗,大大地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是肿瘤病人长期输液的安全通道。
参考文献
[1]鲍家银,韩涛等.心内直视手术深静脉留置的细菌学分析与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1):824—825.
[2]尚晓霞.静脉穿刺置管用生理盐水封管的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2002,15(6):34.
[3]沈富女.中心静脉置管术后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1,15(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