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核辐射探测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探测器,核辐射,电子学,晶体,半导体,测量,方法。
核辐射探测器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陈春梅,田树盛,黄子鹏,邵会民[1](2019)在《用于辐射探测器的低Fe掺杂半绝缘InP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半绝缘InP衬底的辐射探测器在X射线成像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半绝缘InP衬底中Fe的掺杂量对InP基辐射探测器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液封直拉(LEC)法和垂直梯度凝固(VGF)法生长了掺Fe半绝缘InP单晶,并对普通Fe掺杂(0.3 g/kg)和低Fe掺杂的InP单晶的电参数特性、光学特性及辐射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测试数据表明VGF生长的InP单晶的位错密度小于500 cm~(-2),缺陷非常少。但VGF必须使用多晶InP作为原料,Fe的掺杂量不能低于0.3 g/kg,造成晶体中的杂质含量较高。低Fe掺杂LEC生长的InP单晶的掺杂量只有普通掺杂的一半,经过退火,低Fe掺杂LEC生长的InP的电阻率达到4.9×10~7Ω·cm,迁移率达到4 410 cm~2·V~(-1)·s~(-1),位错密度小于1×10~4 cm~(-2),显示出了较好的半绝缘特性且晶体质量良好。使用低Fe掺杂半绝缘InP制成的辐射探测器显示出了良好的性能。(本文来源于《半导体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孙涛,唐开勇,周红召,刘海侠,李坚[2](2019)在《掺Ag~+硫化锌制备与辐射探测器热压成型工艺参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将激活剂Ag~+掺杂于ZnS材料中制备了粒径更小的闪烁材料,进一步提高了该闪烁材料的发光效率。将新制备的闪烁材料用于辐射探测器的设计并对热压成型工艺进行优化,以模压温度、模压压力、模压时间为影响因素设计了系列对比实验并将探测效率和外观两个指标作为判断探测器品质的依据。引入外观评分方法,有效解决外观指标的量化问题并获得了最优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重新制备的Ag~+掺杂ZnS闪烁材料,其平均粒径为几十纳米,其发光强度相比普通商用ZnS∶Ag~+粉末得到明显提升。当温度为200℃、压力为7 MPa、时间为10 min时,利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的闪烁体探测效率和外观均达到最优,辐射探测器的综合性能和成品率也得到较大提升。(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7期)
郑伟,吴召平[3](2019)在《碲锌镉室温核辐射探测器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碲锌镉室温半导体晶体用于核辐射探测器的器件制备过程及其性能与工艺参数的相关性。在探测漏器电的流研,制提过高程探中测,器发性现能晶。体载的流表子面迁化移学率抛和光寿对命探的测乘器积特为性1.有0 E较-3大V的/c影m响2,,由它此能晶有体效制降备低的碲探锌测镉器探有测器效的地探测了Co-57 122 keV的能谱,满足核辐射探测器的应用要求。(本文来源于《集成电路应用》期刊2019年04期)
王盛茂,彭俊波,朱志甫,汤彬,彭新村[4](2018)在《半绝缘GaAs核辐射探测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电阻率高和电子迁移率好的半绝缘GaAs制备了核辐射探测器,并对其电学特性以及探测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探测器具有较好的电学特性以及时间分辨率。(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0-15)
刘翀翀[5](2018)在《《核测量系统用辐射探测器通用规范》等四项国军标审查会圆满结束》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7月23日至26日,受中核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在威海组织召开了GJB 3613《核测量系统用辐射探测器通用规范》等四项国家军用标准审查会。来自海军标准化研究中心、中船重工719所和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13家单位的20多位专家参加了会议。标准编制组首先汇报了《核测量系统用辐射探测器通用规范》等四项国家军用标准(本文来源于《核标准计量与质量》期刊2018年03期)
Arie,Ruzin[6](2018)在《半导体辐射探测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探测器领域,半导体材料的重要性有叁个:(i)可以充分利用辐射的贯穿性;(ii)能检测辐射对生物的有害性;(iii)是我们周围信息的有效载体.目前有以下几种探测器:(1)粒子计数探测器;(2)粒子能量探测器;(3)粒子与物质作用时间探测器;(4)粒子单位体积单位时间能量探测器.有多种被探测的电离粒子和能量范围,因为不同的粒子与探测器物质的相互作用不同所以需要不同的探测器.该文综述了不同的探测器种类(包括不同的材料和结构),它们的应用和面临的挑战.(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马骏[7](2018)在《大面积金硅面垒型核辐射探测器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核科学技术和核物理实验的研究日趋深入,核科学技术研究和公共安全都对核辐射探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辐射探测器在生活中已经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份子。金硅面垒型核辐射探测器具有结构简单、窗薄、线性响应好、成品率高,操作方便等优点,在核辐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金硅面垒型核辐射探测器很早就是科研人员所研究的重点对象,由于这种类型的核辐射探测器具有诸多方面的优势,所以国内外早在70年代就存在它的研究资料。但经过整理后发现,之前国内外所研究的探测器,具有面积较小、漏电流偏大、制作和测试工艺都偏老化的缺点,同时,对于改变温度对电学特性的影响也鲜有涉及,并且没有较为系统完善的总结。所以基于已知的研究成果,深入研究大面积金硅面垒型核辐射探测器的性能与器件制备工艺很有必要。本文完成了金硅面垒型核辐射探测器的制备与封装,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主要工作如下:1.实验研究出了利用纯机械手段切割硅片的方法,既可以在实验条件相对简单的环境下制备出,又可以保证探测器器件的优秀性。2.根据实验条件,基于微电子工艺,制备了直径为22mm和26mm两种面积较大的探测器器件。3.自主设计了一种便于测试以及保存运输的封装结构,并对自主设计的封装结构和传统的封装结构进行了对比。4.对器件进行了电学测试,在15℃的工作温度和100V的反向偏压下,直径22mm的器件漏电流大小为1.2μA、直径26mm的器件漏电流大小为1.3μA,击穿电压均大于200V。讨论了器件电学性质与温度改变的关系,发现了探测器在-5℃的工作温度下,漏电流最佳。同时对器件进行了α粒子响应的分析,在20V反向偏压下,直径22mm器件的能谱峰值为1101.7keV,FWHM为54.82keV,能量分辨率为4.97%;直径26mm器件的能谱峰值为939.1keV,FWHM为55.1keV,能量分辨率为5.86%。(本文来源于《东华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5)
杨存[8](2018)在《SiC辐射探测器的读出电子学设计及其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第一代(Si、Ge)和第二代(GaAs)半导体探测器具有能量分辨高、电荷收集时间快、探测效率高等优良特性,在诸多核探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禁带宽度较低,极端环境下耐高温和抗辐照能力较弱,不能应用于高温度、强辐照等恶劣环境下,所以新型的半导体材料成为了必要且迫切的选择,而SiC材料因其宽禁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根据空间天文观测的需求,对肖特基型SiC探测器的电学特性偏压特性进行测试分析,设计制作测试了SiC探测器的读出电子学,并测试分析了强辐射环境对SiC探测器性能的影响。首先,对肖特基型SiC探测器电学特性进行测试分析。常温下,通过正向I-V和C-V特性得到了肖特基型SiC探测器的理想因子和势垒高度,通过反向I-V特性测试结果表明肖特基型SiC探测器漏电流小,为pA量级,而Si探测器的漏电流为nA量级。然后,测试了探测器的偏压特性,逐渐改变探测器偏置高压(0V-100V),步长10V,得到不同偏压下探测器能量分辨率,研究了偏置电压与探测器能量分辨率之间的关系,并发现探测器在30-40V左右时能量分辨率最好,工作在全耗尽状态。接着设计了基于AMPTEK公司的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A225F和A250的读出电子学电路,并且测试了SiC探测器的α粒子能谱响应;基于A225F的电路测得的α粒子(5.15M)能谱分辨率为4.8%,基于A250的电路测得的α粒子(5.15M)能谱分辨率为4.6%,分辨率差别不大,但对于电路设计的灵活性上A250比较好。最后,对SiC探测器和Si探测器连续辐照1000KGyγ射线,测试分析了辐照前后SiC探测器和Si探测器的反向I-V特性和α粒子能谱响应,结果表明SiC探测器耐辐照性能优于Si探测器。未来,SiC探测器可替代Si探测器用于空间探测。(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余俊豪[9](2018)在《结合SiPM器件的空间辐射探测器的电子学系统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航天活动的深入开展,对空间环境探测提出更高的要求。空间辐射环境是空间环境中的核心要素,辐射环境不仅对在轨航天器的电子系统造成破坏,在恶劣环境下的辐射更会威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对空间辐射环境的探测,是了解观测空间辐射环境,建立辐射环境模型的先行条件,也是确保航天器在轨正常工作,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的辐射防护技术的依据。空间辐射探测不仅为航天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技术支撑,也为对宇宙深空观测提供重要手段。对空间辐射环境的分析包括建模分析和探测分析,其中利用探测器进行探测分析是一种直接可靠的手段。闪烁体探测器是空间辐射探测器的一种。闪烁体探测器的电子学主要完成信号的采集、转换、放大、传导、记录和分析处理等工作。其中前端电子学的主要作用是完成光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以及为提高信号信噪比的无失真放大。使信号在传输中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同时信号幅度与后端数字化系统匹配。本论文设计了塑料闪烁体探测器的前端电子学系统。主要结合SiPM作为光电转换的核心器件,构建设计了光电转换单元,并测试了光电转换单元各工作点情况,确定了合适工作点的选取;根据光电转换单元输出信号的特点,选择电流反馈运放,设计制备了跨阻放大的前置放大单元。前放的带宽约为100MHz,足够满足信号频带需要;功耗极低,约为18mW。根据光电转换单元和前置放大单元的电源需求,选择LDO和DC-DC的电源转换方案,设计构建了电源管理单元。电源管理单元的稳压输出纹波噪声约为6mV,正负电源对纹波噪声约为4mV,静态功耗约为328mW。由光电转换单元、前置放大单元和电源管理单元构成探测器的前端电子学系统。本论文还研究了部分电荷读取探测技术。部分电荷读取探测技术对光电转换单元进行了改进,从SiPM的快信号输出端读取快信号进行探测。光电转换单元与闪烁体构成探测器探头。与标准信号相比,快信号的定时精度更高,恒比定时精度从标准信号的2.91ns提高到了快信号的1.45ns;峰值定时从8.96ns提高到了2.66ns。同时快信号保留了n/γ甄别能力。针对快信号的信号特点,研究了4种信号分析方法,其中两种分析方法能进行n/γ的PSD甄别。对部分电荷读取探测技术进行了能量刻度和PSD甄别能力计算。在1MeVee的能量阈值下品质因素FOM达0.61。(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8-03-01)
苏慧雯[10](2018)在《空间辐射探测器离线数字脉冲信号处理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辐射环境是引起航天器材料以及器件性能退化甚至失效的主要环境因素,空间辐射效应可引起深层充放电效应、单粒子效应等多种效应。对电子器件以及控制系统乃至整个航天器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空间辐射也威胁着航天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展开空间辐射探测的研究对提高航天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保障航天器的正常运行很有必要。首先,对探测器信号采集原理以及信号的整个获取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探头和电子学部分对最终采集到的信号产生的影响。分析表明,闪烁体探头部分会使得采集到的信号中存在干扰信号;电子学部分会使采集到的信号产生不可避免的噪声影响;这时就需要去除干扰信号和降低噪声。其次,针对输出信号的特征,对信号进行了平滑、非对称高斯拟合、傅里叶滤波处理。平滑处理可降低脉冲波形中的一部分噪声,使得脉冲波形变的平滑;将平滑处理应用于n/γ粒子鉴别中,可提高鉴别性能,得到n/γ鉴别能力品质因子可达1.087。为了更加精确的拟合信号,将平滑处理作为拟合处理的预处理,运用平滑之后的脉冲信息再进行拟合,则最终拟合得到的拟合曲线更加接近原有的脉冲波形,提高了拟合结果的准确性。傅里叶变换与低通滤波相结合,降低了信号中迭加的高频噪声,并使得脉冲波形更加平滑。再者,在固定阈值和相对阈值两种不同的阈值设置方式下,研究了TOT与脉冲能量的关系;当固定阈值设置为5 mV时,TOT与脉冲能量存在着线性关系,但是随着阈值的提高,会逐渐偏离这种线性关系,而相应的非线性关系可通过拟合得出。在相对阈值设定下,通过取平均值的方式,得出TOT与脉冲能量也同样存在着线性关系。因此可利用TOT来测量脉冲能量。最后,对PSD脉冲波形甄别法的长短门积分进行了重新定义,使得积分时间长度随脉冲波形的变化而变化,可更好的适应脉冲波形。但是脉冲波形筛选算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以摒除掉事件迭加的波形。(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8-03-01)
核辐射探测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将激活剂Ag~+掺杂于ZnS材料中制备了粒径更小的闪烁材料,进一步提高了该闪烁材料的发光效率。将新制备的闪烁材料用于辐射探测器的设计并对热压成型工艺进行优化,以模压温度、模压压力、模压时间为影响因素设计了系列对比实验并将探测效率和外观两个指标作为判断探测器品质的依据。引入外观评分方法,有效解决外观指标的量化问题并获得了最优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重新制备的Ag~+掺杂ZnS闪烁材料,其平均粒径为几十纳米,其发光强度相比普通商用ZnS∶Ag~+粉末得到明显提升。当温度为200℃、压力为7 MPa、时间为10 min时,利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的闪烁体探测效率和外观均达到最优,辐射探测器的综合性能和成品率也得到较大提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核辐射探测器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丽,陈春梅,田树盛,黄子鹏,邵会民.用于辐射探测器的低Fe掺杂半绝缘InP材料[J].半导体技术.2019
[2].孙涛,唐开勇,周红召,刘海侠,李坚.掺Ag~+硫化锌制备与辐射探测器热压成型工艺参数优化[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3].郑伟,吴召平.碲锌镉室温核辐射探测器性能的研究[J].集成电路应用.2019
[4].王盛茂,彭俊波,朱志甫,汤彬,彭新村.半绝缘GaAs核辐射探测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C].第十九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5].刘翀翀.《核测量系统用辐射探测器通用规范》等四项国军标审查会圆满结束[J].核标准计量与质量.2018
[6].Arie,Ruzin.半导体辐射探测器(英文)[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8
[7].马骏.大面积金硅面垒型核辐射探测器制备工艺及其性能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8
[8].杨存.SiC辐射探测器的读出电子学设计及其特性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8
[9].余俊豪.结合SiPM器件的空间辐射探测器的电子学系统研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10].苏慧雯.空间辐射探测器离线数字脉冲信号处理技术[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