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蘸黄土画蓝图——山西省土地勘测规划设计院工作一览(论文文献综述)
吴凌志[1](2019)在《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文中提出钱正英是我国着名的水利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为新中国水利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钱正英在抗日战争时期治理淮河洪涝灾害的实践中与水利结缘,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水利部副部长、部长长达三十余年,投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水电建设。她参与了淮河、黄河、长江、海河、珠江等大江大河的流域治理规划,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水利建设的方针、政策、法规,并认真付诸实践。参与了许多重大水利工程的论证、设计和建设,特别是在解决葛洲坝工程技术问题和主持三峡工程论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长期水利实践中,钱正英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水利思想,内容涵盖水利决策、水利建设、水利管理等方面,如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大江大河的治理是我国水利建设的重点,水利建设的主力军是人民群众,水利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决策要做到科学化和民主化等等。钱正英的水利思想影响了新中国各个时期的水利建设,其中的许多观点和论述,对当前我国水利建设实践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钱正英水利思想的研究,可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治水方略的发展变化,治水事业取得的成就和水利工程科技精英的卓越历史贡献。
张一龙[2](2018)在《中国特高压(上)——来自山西的追寻与眺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你是谁?一块乌黑的煤炭,还是一朵雪白的浪花?一缕金色的阳光,还是一阵浑黄的狂风,抑或一股琥珀般的油液?这些都不重要,你终究是一道激射的电流,仿佛锃亮的钢鞭截断黑暗,从此百川归海,千万里追寻澄澈初心。——题记第一章决战前后持续多日的攻击之后,终于迎来决战时刻。一轮冷月高挂空中,寒风凛冽。附近村庄的百
李婧[3](2015)在《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文中提出建筑遗产测绘是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中国建筑遗产测绘事业已经过80年发展历程,由于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诸如管理机制不完善、标准要求缺失、专业人才匮乏等大量瓶颈性问题,严重制约着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广泛查阅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主要学术团体、科研机构的测绘成果及相关历史文献、访问专家学者与技术人员,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和信息。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自中国营造学社开创性引入西方测量方法调查古建筑以来,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实践与理念发展的历史进程,全面考察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实践成果、理论与技术发展,尽可能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建筑遗产测绘的发展变化脉络,对于解决测绘领域的发展瓶颈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本文按照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历史的时间顺序为主线进行论述。首先回顾了西方和日本学者在中国进行的建筑调查测绘实践,分析了中国营造学社系统开展建筑遗产测绘的背景和条件,进而对民国时期中国营造学社、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等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活动进行考察,分析了上述活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建筑遗产测绘对于古建筑维修向文物保护工程转化的作用。其次,将1949年以后文物建筑测绘的历程以198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对文物测绘的实践历程、管理体制、技术理念、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展开论述。然后,对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史进行个案研究,作为共和国建立之后高等院校从事建筑测绘遗产活动的缩影。最后,就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存在误区、争议或长期忽视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试图审视因果,以史为鉴,在已有的宏观建筑史学研究领域中进一步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推动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刘慧[4](2014)在《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教育研究 ——以南京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门历史悠久、关乎国计民生和人类生存的学科,地球科学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有着其显着的生存性需求和战略性地位,但是由于作为传统艰苦专业的特殊性,其日益增长的高素质人才需求与逐步降低的专业社会认可度之间的矛盾却在近些年愈演愈烈,主要体现在招生环节的人才吸引不力、培养环节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就业环节的人才选留困境等。本文在呼吁更具自主性的招生政策和提升专业社会认可度同时,重点聚焦现行的招生和就业制度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实践环节,运用职业规划的教育理念,从职业兴趣引领、职业技能提升、职业价值观的树立等角度,对研究型大学地球科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历史演进、当前现状和职业价值观进行历史性、现实性的分析和研究,从职业规划的视角探索艰苦专业的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和教育体制,一方面帮助地球科学专业的大学生及早和有效开展职业规划并付诸行动,另一方面也为学科发展在现阶段的人才培养困境提供数据和信息,以期主管部门和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更为贴近当代大学生特征和现实,为学科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后备人才。本研究以地球科学领域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及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职业规划理论为研究理论框架,以不同时期的价值观演变作为研究背景,客观理解和认识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现状,探索地球科学专业领域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期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机制。本研究重点解决的问题在于:1、当前地球科学专业社会认知和认可度不高的历史性根源是什么,该如何客观理解?2、当前大学生对于地球科学领域的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体现如何,职业规划教育可以从哪些方面更好的服务于人才培养工作?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和历史研究相结合、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文献分析寻求艰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理论基础,以历史研究阐述学科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以问卷调查分析的量化研究探索艰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以对不同时期典型人物和当代大学生代表进行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探索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规律和价值观要素的形成机制。对于专业的历史角度的理解和现实角度的质性、量化分析,都旨在为地球科学专业的大学生提供更具有专业特色和意义的职业规划教育和指导工作。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从学科发展的需要角度阐述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系统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对职业规划相关理论、地球科学学科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对国内外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有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从地质学专业的起源和历史发展、学科内涵的演进、我国地球科学学科的发展现状和战略地位等方面,分析和阐述学科发展对于人才综合技能、全局眼光、学科交叉能力等方面的素质需求。对应这样的需求,阐述当前我国学科发展存在的科研思维和质量、理论创新和交叉融合、高新技术与开发、人才质量、平台构建等方面的差距。学科的差距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差距,本文就此提出职业规划教育对于优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第三章从个人发展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和促进的角度出发,以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专业的30届校友毕业去向为数据支撑,分析建国以来地球科学专业人员职业发展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职业分布及变化规律、职业价值观呈现,发现研究型大学学生在本专业就业以及在基础科研方向就业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基于典型人物访谈阐述地学人才的成才因素并从中获得“名人效应”对于专业兴趣引领的积极作用、应用地质学前景和地质学的自由职业市场分析等方面的启示。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地球科学专业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对于专业的认可度堪忧,职业规划进展较为滞后,职业价值观呈务实和自我倾向,大学生专业认识、择业要素、职业期待、价值体现等诸多职业规划要素与学生个人属性呈显着相关性;第五章通过深入的学生访谈,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探索教育方式、成长环境、职业指导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表明提升地球科学专业的本专业就业率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强学生的专业兴趣引领工作,社会实践的缺失成为阻碍大学生职业规划进程的重要因素,揭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尚未固化,需要更具有实效的教育手段的介入,激发大学生的积极价值观念。第六章在文献和历史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量化和质性研究的结果,针对地球科学专业职业规划指导教育机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提出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开展科普创作来弘扬地学文化;通过新生导学、名师引领来提升专业兴趣;探索以实践为主导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思路;完善地学领域职业规划指导教育机制;以霍兰德职业兴趣六边形为蓝本,提出地球科学专业的职业世界六边形模型,用于开展更符合国情和贴近时代的职业规划指导;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职业规划理论的本土化两个方面阐述本次研究对于大学生教育的普遍意义。
秦岭[5](2013)在《在水一方——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文中研究表明前言:一次宿命的行走我穿行在荒山枯岭之中,却恰似一叶小舟,独行水上。水在哪里?抬望眼,到处都是旱地。安全的行走,却在考察中国农村饮水的安全与不安全。水,生命之源,它是在呼唤我吗?我宁可相信,给我安排这样一次行走的,是水,更是命运。二者必然是兼而有之的。水既然能成为生命之源,必然与命运有关。我的行走,由北国到江南,由内地到边陲,因水而来,为水而去。中国农民与安全的饮用水之间,撼动我的,是缺一口水而遭遇的死亡、流血以及满脸泥石流一样的眼泪;是得到一口水
汪峰[6](2010)在《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 ——脉络梳理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探索》文中研究说明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在经济大开发的同时,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这一时期也呈现出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历史文化遗存遭到破坏和城乡地域文化特征丧失的问题。长江中游地区(指长江从宜昌至九江的流域范围)是我国国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同时自然生态还未严重退化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处于中游,极具发展潜力,其历史文化遗产是万里长江流域中的精华。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已开始呈现出环境承载力不堪重荷的迹象,需要加强规划控制和引导。在我国面积最大、经济和自然生态地位最重要的长江流域,根据发展的态势和生态环境特征分为三大段:上游、中游和下游。作者从本人的出生地和多年规划工作所在地形成的关注中心出发,鉴于上游(大西南)和下游(长三角)地域人居环境已有众多学者从事富有成果的研究,从本专业的角度选择,本文研究长江中游的人居景观问题。近两百年洪灾出现的频度和危害性迅速增长和加大,表明了长江中游城乡生态系统失衡逐渐加快。与此同时,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考察,长江中游人居景观丰富的地域历史文化如何传承和演进,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持自身的特色,也是规划建设实践中一项迫切的课题。论文通过对长江中游的历史和当(现)代人居景观的分析研究,从两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地域人居景观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中,总结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的文化特征。并结合长江中游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人文条件,分析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形成的原因。梳理人居景观源流,研究长江中游城乡景观形态与文化景观特征,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探索人居景观的保护和科学发展的新路径。论文主要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对“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这一课题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进行限定,简要介绍了文化景观的内涵与外延及其分类,对人居景观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内容。并根据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课题的创新点和研究框架,认为历史景观和当代景观的关系应是辨证统一的,是延续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最后走向多姿多彩而又和谐统一的人居景观结构。第二部分,从纵向梳理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的历史演进过程及面临的问题。阐述了自然地理背景是人居景观形成的基础,地域文化背景是人居景观形成的重要原因。第三部分,横向论述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自然及经济文化背景、文化区系特征,对保护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即从文化的深层结构来考察其人居景观的特征,充分挖掘其价值内涵。第四部分,对长江中游人居景观体系进行架构和整合研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及各主要沿江城市人居景观,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第五部分,对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文化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进行研究。提出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文化解码与整合途径,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路径。第六部分,对长江中游和谐人居景观体系进行研究。提出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规划理念与方法以及创造人居景观地域特色的途径。第七部分,论文结论:构建和谐的人居景观——和谐社会的实体空间显现。
王丽洁[7](2008)在《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的深刻认识、国家一系列鼓励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出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小城镇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在小城镇快速发展的背后,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原本紧张的人地矛盾更是雪上加霜。一方面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后备力量不足;另一方面建设用地扩张严重,土地粗放利用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势在必行,对其研究更是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从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城市规划学等多学科角度出发,在对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一般性问题分析的前提下,着重对个性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在调查分析小城镇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及阐述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理论的基础上,对小城镇土地利用存在问题的深层内因、小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动力、土地集约优化影响因素及技术指标等展开系统分析,进而构建不同类型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综合评价体系,为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研究提供决策依据。其次,提出了利用片区规划、生态规划、动态规划等新的规划方法实现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的新思路。然后探讨了城市边缘地区、城镇密集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等不同类型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对策以及小城镇内部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绿化用地等各类用地的集约优化利用模式。同时在对天津、唐山、张家口市小城镇实地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把新方法与策略运用到实践中,提出三地市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途径。最后,文章从保护生态环境景观、继承文化传统、加强城镇体系规划、提高公共参与程度以及小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五个方面,探讨如何真正实现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为以后的研究工作开启了新的方向。
李建伟[8](2005)在《城市滨水空间评价与规划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中极具活力的经济社会载体和独具吸引力的环境载体正成为全世界规划设计和城市建设的热点。其开发建设不仅为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而且也为城市特色风貌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契机。在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滨水空间以其良好的城市形象、怡人的人居环境、巨大的经济价值、优越的建设用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成为城市规划研究中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 本文针对城市滨水空间这一特殊场所,从空间的理念出发,运用系统学的思想,通过理论分析与个案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宏观分析与微观规划等方法进行评价与规划两方面的理论探讨。其主要内容包括: (1) 在对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人居环境学、景观生态学、人文地理学、景观建筑学和设计艺术学是研究城市滨水空间的理论基础。 (2) 在分析城市滨水空间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开发模式、规划设计、管理决策和实施建设等层面对我国城市滨水空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在此基础上,借用系统学方法提出城市滨水空间是一个由自然生态、社会人文、人工物质三大子系统组成的开放复杂系统,并提出系统集成方法的运作模式和规划的一般分析流程。 (3) 选取水体特征、河岸特征、滨水绿化、文化品位、休闲娱乐、管理机制、滨水用地、道路交通、建筑空间、环境设施10大类28项指标因子构成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建立评价模型并对延安南关街小区进行实证评价。 (4) 针对滨水空间的三大要素提出生态廊道、景观序列、历史文脉三种整体规划分析方法,同时对水体环境、河流护岸、滨水用地、交通空间、建筑空间、绿地空间等客体要素进行具体设计探讨,最后提出复合开发和综合管理是城市滨水空间开发管理的有效模式。
马巨革[9](2002)在《手蘸黄土画蓝图——山西省土地勘测规划设计院工作一览》文中认为山西省土地勘测规划设计院是1988年成立的以土地勘测、规划、设计、科研等为主要职能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该院有高级技术人员5名(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名,山西省优秀专家1名),中级技术人员10名,具有硕士学历的工作人员4名。12年来,全院干部职工艰苦奋斗,求实创新,圆满完成了山西省政府交给的各项大型技术工作任务,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创造了土地勘测、规划、科研事业的辉煌。如今该院已成为全省土地战线上
二、手蘸黄土画蓝图——山西省土地勘测规划设计院工作一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手蘸黄土画蓝图——山西省土地勘测规划设计院工作一览(论文提纲范文)
(1)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钱正英从事水利事业的历程 |
第一节 战争年代钱正英初涉治水(1944—1949 年) |
第二节 钱正英投身大江大河的治理和农田水利建设(1950—1965 年)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中钱正英在艰难条件下继续治水(1966—1976 年)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钱正英对水利事业的进一步探索(1979—2012 年) |
第二章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关于水利建设的基本观点 |
第二节 关于水利规划、决策的观点 |
第三节 关于水利管理的观点 |
第三章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基本特点与历史作用 |
第一节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基本特点 |
第二节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历史作用 |
结语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当代启示 |
附录 钱正英治水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3)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已有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范围 |
四、论文结构 |
五、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
第一章 中国建筑遗产测绘活动的先导 |
第一节 域外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活动 |
一、欧洲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
二、日本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
第二节 近代学术与技术的发展 |
一、近代学术思潮 |
二、测绘技术的近代化 |
第三节 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
一、朱启钤创立中国营造学社 |
二、中国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考察 |
三、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 |
第一节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历程 |
一、初肇——以清代官式建筑研究为“前理解” |
二、发兴——实物调查测绘的初步展开 |
三、拓展——紧凑密集的大规模调查测绘 |
四、尾声——战时的考察与总结 |
第二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学术思想 |
一、实物调查测绘的方法论来源 |
二、田野调查测绘的研究思路 |
三、明清官式建筑测绘的研究思路 |
第三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技术路线 |
一、调查测绘程序 |
二、调查测绘等级划分 |
三、田野考察调查测绘方法 |
四、明清官式建筑测绘方法 |
五、修缮勘察测绘方法 |
六、评析与启示 |
第四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研究的成就及影响 |
一、奠基中国建筑史学治学方法 |
二、奠立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基础 |
三、解读宋《营造法式》 |
四、辅助图解古代建筑典籍 |
五、推动建筑遗产保护实践 |
六、促进建筑创作 |
七、培养专门人才 |
八、古建筑测绘研究的社会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 |
第一节 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测绘 |
一、清末民初的文物保护思想与实践 |
二、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修缮工程 |
第二节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实施事务处的建筑遗产保护测绘 |
一、文整会与文整工程沿革 |
二、文整工程中测绘的作用和意义 |
三、文整会技术力量的发展与保护职能的完善 |
第三节 1941-1945年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 |
一、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缘起与概况 |
二、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的详细情形 |
三、测绘工具和成果 |
四、测绘方法和要求 |
五、中轴线建筑测绘成功的条件 |
六、中轴线建筑测绘的意义和影响 |
第四节 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活动 |
一、国立北平研究院对北平寺庙的调查测绘 |
二、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对西北建筑的调查测绘 |
三、西北史地考察团与敦煌艺术研究所对敦煌莫高窟的测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扩展(1949年-1980年代) |
第一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步入正轨 |
一、文物保护管理体系的建立 |
二、共和国初期以专家为主力的古建筑调查测绘 |
三、文物保护单位制度与全国文物普查 |
四、古建筑测绘人才培养 |
第二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全面深入 |
一、文整会的勘察测绘 |
二、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的古建筑调查研究 |
三、其他机构的古建筑调查测绘研究 |
第三节 古建筑测绘技术方法的总结 |
一、《勘查山西古建筑的工作方法》(1954年) |
二、《建筑纪念物的测量方法》(1955年) |
三、古建筑测绘培训教材(1976年) |
第四节 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测绘 |
一、文物保护工程的发展概况 |
二、文物保护工程的图纸要求和具体程序 |
三、测绘与文物保护工程各环节的关系 |
四、这一时期文物保护工程及测绘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遗产测绘的全面发展(1980年代至今) |
第一节 高等院校古建筑测绘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
一、人才培养的促进与合作 |
二、条块分割式管理体制的突破 |
三、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测绘研究重点科研基地的建立 |
四、高校古建筑测绘的发展 |
第二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管理体系的发展完善 |
一、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的深化 |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法制化建设 |
第三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一、建筑遗产测绘的数字化发展 |
二、建筑遗产测绘的信息化发展 |
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
第四节 建筑遗产测绘规范化建设 |
一、文物保护标准化建设 |
二、文物建筑测绘规范化研究 |
三、《文物建筑测绘技术规程》的编写 |
第五节 建筑遗产测绘对建筑史学研究的影响 |
一、实物测绘与学术研究的相互促进 |
二、古代建筑尺度规律研究 |
第六节 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
一、个案分析——独乐寺观音阁维修工程 |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个案研究——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程 |
第一节 发轫(1953-1964年) |
一、古建筑测绘实习开设的背景 |
二、古建筑测绘实习历程 |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的管理与教学 |
四、古建筑测绘与建筑教育思想 |
五、古建筑测绘与建筑历史研究 |
第二节 继承(1976-1989年) |
一、回顾传统 |
二、重要测绘项目 |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危机 |
四、古建筑测绘教学思路 |
五、古建筑测绘的收获与对外交流 |
第三节 突破(1985-1997年) |
一、重要测绘项目 |
二、古建筑测绘教学与改革 |
三、古建筑测绘成果转化 |
四、培养综合素质 |
第四节 拓展(2004-2014年) |
一、古建筑测绘直接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
二、古建筑测绘的全面发展 |
三、重要测绘项目 |
四、对外交流与合作 |
五、影响与荣誉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建筑遗产测绘发展历程综述 |
二、相关问题探讨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教育研究 ——以南京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源起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概念界定 |
二、相关理论背景 |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一、国外职业生涯教育现状 |
二、国内职业生涯教育及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职业规划教育研究的启示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力求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地球科学学科发展背景及人才需求 |
一、地质学的起源与发展背景 |
二、现代地球科学学科内涵发展历程 |
三、我国地球科学学科的发展与战略地位 |
四、我国地球科学学科发展现状 |
五、学科发展需求对于地学人才职业规划教育的启示 |
第三章 建国后我国地球科学专业人员职业生涯发展演变---基于数据统计和典型生涯人物访谈的研究 |
第一节 地球科学学科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地球科学专业毕业生职业分布——以南京大学为例 |
第三节 建国后地球科学专业人员就业价值观的演变 |
一、建国初期:一元化的传统职业价值观 |
(一) 建国初期地球科学人才的社会价值观 |
(二) 典型生涯人物分析——中国科学院院士W院士 |
二、改革开放后:务实求真的现实主义价值观 |
(一) 改革开放后的地球科学人才的社会价值观 |
(二) 典型生涯人物分析—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S教授 |
三、新世纪以来:个体幸福最大化的后现代价值观 |
(一) 后现代价值观体现 |
(二) 典型生涯人物分析—地质学家、自由职业者B先生 |
第四节 数据分析和启示 |
一、就业市场不断扩大和专业社会认可度之间的矛盾分析 |
二、典型人物职业生涯发展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启示 |
(一) 名人效应在专业兴趣引领中的作用 |
(二) 应用地质学的职业前景 |
(三) 地质学领域的自由职业市场分析 |
(四) 地球科学人才的成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分析——基于调查的数据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工作设计 |
第二节 调查数据分析 |
一、地球科学专业社会认可度分析 |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进展分析 |
三、职业期待 |
四、职业价值观分析 |
五、农村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各要素对比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一、综合性大学地球科学专业学生专业认可度堪忧 |
二、职业规划进展不尽如人意 |
三、职业价值观呈现自我倾向和务实趋势 |
四、大学生职业规划要素随个人属性呈现差异性 |
第五章 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分析——基于访谈的质性研究 |
第一节 大学生职业规划个案访谈 |
一、A同学 立志科研,取法乎上 |
二、B同学 心系小家,胸怀大家 |
三、C同学 酷爱文学,取道地学 |
四、D同学 步步紧扣,精心规划 |
五、E同学 日行三省,孜孜以求 |
六、F校友 勇于挑战,敢于担当 |
七、X&Y校友 比翼双飞,各司其职 |
第二节 个案分析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启示 |
一、专业的内在吸引构成职业选择的根本动力 |
二、社会实践缺乏成为职业规划滞后的广泛因素 |
三、中美比较视角的启示 |
四、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深层次体现 |
第六章 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特点及教育机制探索 |
第一节 地球科学专业职业规划教育特点(实证总结) |
第二节 提升艰苦专业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 |
一、弘扬地学文化 |
二、专业兴趣培养 |
三、行业就业政策的鼓与呼 |
第三节 地球科学领域的霍兰德职业世界探索模式 |
一、霍兰德职业兴趣角度的职业世界探索分析 |
二、职业世界六边形模型在职业规划指导中的应用 |
第四节 开展以实践为核心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
一、职业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根本 |
二、价值追求是个人发展的需要 |
三、职业市场均衡发展有赖于职业价值观教育 |
四、以实践为核心的职业价值观教育途径 |
第五节 构建全方位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
一、确保组织机构人力保障 |
二、职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
三、完善职业规划课程体系 |
四、全员参与职业规划教育 |
五、全程开展职业规划指导 |
六、建立就业实习评估机制 |
七、关注特殊人群职业辅导 |
第六节 地球科学专业职业规划教育对于高等教育的普遍意义 |
一、价值观教育的时代性和紧迫需求 |
二、职业规划教育的中国本土化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地质学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近30年校友职业分布 |
附录4 图表目录 |
致谢 |
(6)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 ——脉络梳理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图表目录 |
1 导论 |
1.1 关于选题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1.4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
1.1.5 重要概念界定 |
1.1.6 研究范围 |
1.1.7 研究内容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1.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及研究框架 |
2 长江中游地域人居景观历史演进 |
2.1 早期聚居景观 |
2.1.1 原始聚居文化 |
2.1.2 两湖平原城镇聚落的发展 |
2.1.3 历史渊源与地域文化 |
2.1.4 聚落类型 |
2.1.5 聚落形态与结构 |
2.1.6 聚落组成要素 |
2.2 历史时期开发建设概况 |
2.2.1 两湖地区江河湖泊演变 |
2.2.2 江汉平原垸田大开发 |
2.2.3 洞庭湖地区垸田大开发 |
2.2.4 鄱阳湖历史演变及其开发 |
2.2.5 荆江与洞庭湖关系演变 |
2.3 历史时期建设成果与生态环境演化趋势 |
2.3.1 历史时期人居景观建设成果 |
2.3.2 生态环境演化趋势 |
2.3.3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演进规律 |
2.4 本章小结 |
3 长江中游城乡人居景观现状与发展分析 |
3.1 长江中游概况 |
3.1.1 长江流域自然背景 |
3.1.2 长江中游概况 |
3.2 山水景观大系 |
3.2.1 水景观概览 |
3.2.2 山景观概览 |
3.3 人居景观文化区系特征 |
3.3.1 语言区系特征 |
3.3.2 宗教区系特征 |
3.3.3 民俗区系特征 |
3.3.4 人居景观文化区系特征 |
3.4 传统村镇山水人居景观 |
3.4.1 地理环境与聚落分布 |
3.4.2 婺源民居及环境特点 |
3.4.3 张谷英村形成及特点 |
3.4.4 通山民居环境及特点 |
3.5 城镇景观物质空间特征 |
3.5.1 主要城市概览 |
3.5.2 街道景观特征 |
3.5.3 滨水景观 |
3.5.4 广场景观特征 |
3.5.5 历史遗存 |
3.5.6 名楼景观 |
3.6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建设问题分析与研究的基本思路 |
3.6.1 问题分析 |
3.6.2 研究的基本思路 |
3.7 本章小结 |
4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系统架构与整合 |
4.1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系统架构 |
4.1.1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建设面临的挑战 |
4.1.2 区域自然景观网络结构——山水骨架,生态为核 |
4.1.3 区域城镇人居景观网络——一带三圈:都市文明,层次互补 |
4.1.4 区域乡村人居景观网络——传统之旅,文化之魂 |
4.2 武汉都市圈人居景观体系 |
4.2.1 武汉都市圈 |
4.2.2 特大城市武汉:“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
4.2.3 大中型城市:黄冈、鄂州、黄石 |
4.3 长株潭城市群人居景观体系 |
4.3.1 长株潭城市群概况 |
4.3.2 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特点 |
4.3.3 长株潭新区规划建设 |
4.3.4 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区的空间结构框架 |
4.4 昌九景城市群人居景观体系 |
4.4.1 江西省准城市群构想:群雄逐鹿 |
4.4.2 江西省城市群形成过程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
4.4.3 昌九景城市群人居景观系统发展战略 |
4.5 洞庭湖、鄱阳湖湖口城市人居景观分析与整合 |
4.5.1 岳阳——环洞庭湖中心城市 |
4.5.2 九江——昌九工业走廊鄱阳湖湖口中心城市 |
4.6 三国古战场历史文化名城人居景观特征 |
4.6.1 宜昌:三国古战场、现代水利枢纽城市 |
4.6.2 荆州:“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4.7 本章小结 |
5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文化生态保护 |
5.1 文化对城乡人居景观规划建设的影响 |
5.1.1 文学艺术与景观规划 |
5.1.2 宗教建筑与城镇特色 |
5.1.3 民俗景观与城镇形态 |
5.2 文化与城乡人居景观规划建设的互动 |
5.2.1 人居景观建设的人文关照 |
5.2.2 文化与城乡人居景观规划的互动 |
5.3 人居景观文化解码与整合途径 |
5.3.1 文化解码与转译 |
5.3.2 人居景观文化整合途径 |
5.4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
5.4.1 传统城市与现状城市格局 |
5.4.2 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利用 |
5.4.3 荆州历史文化保护案例 |
5.4.4 历史文化的解码与再生:以荆州市九龙渊公园为例 |
5.5 地域景观多样性建设 |
5.5.1 生物的多样性与城市景观的多样性 |
5.5.2 保持景观与文化的多样性措施 |
5.5.3 人居景观生态控制与文化引导 |
5.6 生态环境保护利用 |
5.6.1 生态环境保护利用 |
5.6.2 区域生态空间管治 |
5.7 本章小结 |
6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规划理念与方法 |
6.1 价值观念演进 |
6.1.1 环境概念辨析 |
6.1.2 价值观念演进 |
6.2 和谐人居景观体系架构 |
6.2.1 和谐社会与和谐人居景观 |
6.2.2 和谐人居景观体系架构 |
6.3 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规划理念 |
6.3.1 适应性发展——自组织与他组织 |
6.3.2 建设控制论——规划干预与协调 |
6.3.3 科学保护观——遗产继承与发展 |
6.3.4 效率与公平——包容性增长与发展 |
6.3.5 不确定性与稳定性并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图景 |
6.4 人居景观三层次规划要点与措施 |
6.4.1 宏观层次——省际区域协调整合:宏观调控、整体联动 |
6.4.2 中观层次——省域城市整合:各显其能、彰显特色 |
6.4.3 微观层次——城市内部整合:以人为本,生态宜居 |
6.5 地域景观空间形态塑造 |
6.5.1 标志性的节点景观 |
6.5.2 主导型的轴线景观 |
6.5.3 强化型的面域景观 |
6.6 地域景观特色塑造手法 |
6.6.1 外科手术式——拼贴与缝合 |
6.6.2 中医国术式——针灸与植入 |
6.6.3 化学反应式——触媒与催化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小城镇的战略意义 |
1.1.2 小城镇的政策方针 |
1.1.3 小城镇的发展状况 |
1.1.4 小城镇的土地利用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3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3.3 国内外研究趋向与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注释 |
第二章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理论研究 |
2.1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研究的学科定位 |
2.1.1 与本研究相关的多学科概述 |
2.1.2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研究的学科定位 |
2.2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研究的有关概念 |
2.2.1 城镇化与小城镇 |
2.2.2 土地与小城镇土地 |
2.2.3 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 |
2.2.4 土地利用与土地集约优化利用 |
2.3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研究的相关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生态学理论 |
2.3.3 系统学理论 |
2.3.4 经济学理论 |
2.3.5 区域整体发展理论 |
2.3.6 城市规划理论 |
2.3.7 城乡一体化理论 |
2.4 国外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有关政策与概况 |
2.4.1 国外土地集约利用立法和制度 |
2.4.2 国外小城镇土地利用概况 |
2.5 我国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有关法规与政策 |
2.5.1 我国土地利用有关政策 |
2.5.2 我国小城镇有关政策 |
2.5.3 我国小城镇土地利用有关政策 |
第二章注释 |
第三章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相关问题分析 |
3.1 小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1 小城镇土地利用现状 |
3.1.2 小城镇土地利用问题分析 |
3.2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
3.2.1 人地关系与自然地理环境 |
3.2.2 土地使用制度 |
3.2.3 土地利用规划与小城镇规划 |
3.2.4 小城镇规模 |
3.2.5 科学技术水平 |
3.2.6 经济发展水平 |
3.2.7 用地结构 |
3.3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动力机制分析 |
3.3.1 产业结构的转换 |
3.3.2 人口的加速流动 |
3.3.3 思想的转变 |
3.3.4 政策的导向 |
3.4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技术指标分析 |
3.4.1 用地规模 |
3.4.2 建筑容积率 |
3.4.3 人均建设用地 |
3.4.4 用地结构 |
第三章注释 |
第四章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综合评价研究 |
4.1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综合评价的目的 |
4.2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综合评价的原则 |
4.3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4.3.1 新城型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评价指标 |
4.3.2 城市边缘型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评价指标 |
4.3.3 中心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评价指标 |
4.3.4 一般建制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评价指标 |
4.4 基于集对论的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综合评价方法 |
4.4.1 不确定性研究与集对论 |
4.4.2 集对论与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综合评价 |
4.4.3 基于集对论的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综合评价方法 |
第四章注释 |
第五章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策略研究 |
5.1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新规划方法研究 |
5.1.1 基于区域整体发展观念,传统规划需向片区规划转变 |
5.1.2 基于“不定性”的存在,传统规划需向动态规划转变 |
5.1.3 基于土地资源环境恶化,传统规划需向生态规划转变 |
5.2 不同类型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策略研究 |
5.2.1 大中城市边缘地区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策略 |
5.2.2 城镇密集区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策略 |
5.2.3 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策略 |
5.3 小城镇镇区各类用地集约优化利用策略研究 |
5.3.1 工业用地集约优化利用策略 |
5.3.2 居住用地集约优化利用策略 |
5.3.3 绿化用地集约优化利用策略 |
第五章注释 |
第六章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案例分析 |
6.1 天津市、唐山市、张家口市小城镇土地利用现状概述 |
6.1.1 天津市小城镇土地利用现状 |
6.1.2 唐山市小城镇土地利用现状 |
6.1.3 张家口市小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以蔚县为例) |
6.2 天津市、唐山市、张家口市小城镇土地利用问题剖析 |
6.2.1 小城镇土地利用面对的人地矛盾透析 |
6.2.2 小城镇土地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 |
6.3 天津市、唐山市、张家口市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策略 |
6.3.1 加强城镇体系规划 |
6.3.2 注重景观生态 |
6.3.3 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适应性 |
6.3.4 加强村镇居住用地的集约利用 |
第六章注释 |
第七章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相关问题的创新思考 |
7.1 保护生态环境景观与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 |
7.1.1 生态环境景观与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 |
7.1.2 景观生态学与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 |
7.1.3 集中与分散论与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 |
7.1.4 空间管制与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 |
7.2 继承文化传统与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 |
7.2.1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保护策略 |
7.2.2 小城镇发展中的保护策略 |
7.2.3 迁村并点中的保护策略 |
7.2.4 旧城改造中的保护策略 |
7.3 透析城镇体系与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 |
7.3.1 城镇体系与城镇体系规划 |
7.3.2 小城镇与城镇体系 |
7.3.3 村镇体系与城镇体系 |
7.3.4 科学城镇体系与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 |
7.4 加强公众参与与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 |
7.4.1 公众参与的概念 |
7.4.2 公共参与的必要性 |
7.4.3 公众参与的层次性 |
7.4.4 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理论 |
7.4.5 公众参与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的调控机制 |
7.5 协调小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与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 |
7.5.1 “两规”的联系 |
7.5.2 “两规”的差异 |
7.5.3 “两规”的协调 |
第七章注释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城市滨水空间评价与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子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3.3 国内外研究总结 |
1.4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5.1 理论分析和个案研究相结合 |
1.5.2 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
1.5.3 宏观分析和微观规划相结合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空间 |
2.1.2 城市滨水空间 |
2.1.3 城市滨水空间评价 |
2.1.4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 |
2.2 城市滨水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人居环境学 |
2.2.2 景观生态学 |
2.2.3 人文地理学 |
2.2.4 景观建筑学 |
2.2.5 设计艺术学 |
本章小结 |
3 城市滨水空间发展解析 |
3.1 城市滨水空间的发展历程 |
3.1.1 形成阶段 |
3.1.2 繁荣阶段 |
3.1.3 衰退阶段 |
3.1.4 复兴阶段 |
3.2 城市滨水空间的发展趋势 |
3.2.1 城市空间的发展趋势 |
3.2.2 城市滨水空间的发展趋势 |
3.3 我国城市滨水空间发展的主要问题 |
3.3.1 开发模式 |
3.3.2 规划设计 |
3.3.3 管理决策 |
3.3.4 实施建设 |
本章小结 |
4 城市滨水空间系统分析 |
4.1 城市滨水空间系统论 |
4.1.1 系统思想 |
4.1.2 城市滨水空间系统研究的意义 |
4.1.3 城市滨水空间系统在城市巨系统中的位置 |
4.2 城市滨水空间结构模型 |
4.2.1 结构模型 |
4.2.2 城市滨水空间结构的特点 |
4.3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系统集成方法论 |
4.3.1 从定性到定量的规划系统集成方法 |
4.3.2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系统集成方法的运作模式 |
本章小结 |
5 城市滨水空间的目标价值与评价体系 |
5.1 城市滨水空间的目标价值取向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5.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 建立评价模型 |
5.3.1 评语集合的确定 |
5.3.2 评价因子权重的求取 |
5.3.3 指标的分级标准 |
5.3.4 隶属度的确定 |
5.3.5 模糊评判计算 |
5.4 案例综合评价——以延安南关街小区为例 |
5.4.1 延安南关街小区概况 |
5.4.2 延安南关街小区综合评价 |
本章小结 |
6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方法 |
6.1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原则 |
6.1.1 遵从自然与适度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
6.1.2 文脉延续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原则 |
6.1.3 多目标兼顾与整体把握相结合的原则 |
6.2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方法 |
6.2.1 生态廊道 |
6.2.2 景观序列 |
6.2.3 场所文脉 |
6.3 案例分析 |
6.3.1 渭河咸阳湖生态环境景观规划 |
6.3.2 吴堡县商贸区街景设计 |
6.3.3 绥德县千狮桥景观 |
本章小结 |
7 城市滨水空间客体要素规划设计 |
7.1 水体环境 |
7.1.1 河流水质 |
7.1.2 河流水量 |
7.2 河流护岸 |
7.2.1 护岸类型 |
7.2.2 生态驳岸 |
7.3 滨水用地 |
7.4 交通空间环境 |
7.4.1 滨水车行道 |
7.4.2 滨水步行道 |
7.5 建筑空间环境 |
7.6 绿地空间环境 |
7.7 其他人工环境设施 |
本章小结 |
8 城市滨水空间开发管理模式建构 |
8.1 复合开发模式 |
8.1.1 实施复合开发的意义 |
8.1.2 复合开发模式的内涵 |
8.2 综合管理模式 |
8.2.1 三种开发管理模式的比较 |
8.2.2 综合管理模式的建构 |
8.3 公众参与 |
8.3.1 公众参与的必要性 |
8.3.2 城市滨水空间公众参与的实施对策 |
本章小结 |
9 结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9.1 结论 |
9.1.1 主要结论 |
9.1.2 创新之处 |
9.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表 |
二、层次分析法专家名单一览表 |
三、延安南关街小区滨水空间环境质量居民问卷调查表 |
四、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规划设计项目 |
致谢 |
四、手蘸黄土画蓝图——山西省土地勘测规划设计院工作一览(论文参考文献)
- [1]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D]. 吴凌志.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2]中国特高压(上)——来自山西的追寻与眺望[J]. 张一龙. 黄河, 2018(01)
- [3]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D]. 李婧. 天津大学, 2015(08)
- [4]地球科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及教育研究 ——以南京大学为例[D]. 刘慧. 南京大学, 2014(05)
- [5]在水一方——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J]. 秦岭. 中国作家, 2013(06)
- [6]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 ——脉络梳理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探索[D]. 汪峰. 重庆大学, 2010(07)
- [7]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研究[D]. 王丽洁. 天津大学, 2008(07)
- [8]城市滨水空间评价与规划研究[D]. 李建伟. 西北大学, 2005(03)
- [9]手蘸黄土画蓝图——山西省土地勘测规划设计院工作一览[J]. 马巨革. 科学之友,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