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频感应加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感应,应力,残余,温度,电源,力场,塑性。
高频感应加热论文文献综述
韩毅,肖瑶,闵祥玲,于恩林,李大龙[1](2019)在《焊接钢管高频感应加热的残余应力和组织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钢铁、冶金与电磁等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焊接钢管产量及质量日益提升。高频感应加热是生产焊接钢管的核心工序,获取更加精确的焊管高频加热过程的应力分布和微观组织演化规律,是进一步提升焊管品质的关键要素和学者们关切的问题。综合考虑热传导和微观组织转变对应力的影响,针对高频焊管特有的沙漏形热源形貌,定量分析了焊接热影响区微观组织演变过程和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获得了考虑热应力和组织应力的残余应力分布。发现该应力特点为在焊缝附近轴向残余应力较大,最大等效残余应力出现在距焊缝中心1/2壁厚处的热影响区,在壁厚方向管材内部的中间层的残余应力较大,且应力分布与反映高频焊接热源形貌特征的加热温度峰值和加热温度宽度相关。而在焊缝中心处,未考虑组织变化的等效残余应力值是考虑组织变化的1.3倍。掌握焊管高频焊接应力和组织演变的特点和规律,可为优化高频焊接工艺提供理论依据,对提升高频焊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钢铁》期刊2019年11期)
易斌,牛业兴,岳青,郑新建,周宏[2](2019)在《基于高频感应加热的船用钢板材弯曲成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船舶建造过程中,高频感应加热是实现船体板材高效高精度弯曲成形的重要方法。首先采用25 kW新型高频感应加热设备,进行不同感应加热过程及工艺的试验,得到典型弯曲形式的船体外板(马鞍型和帆型)。同时,采用叁坐标定位仪进行面外弯曲变形的测量和曲面重构,得到试验板材面外弯曲变形的分布和数值。通过热-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与弹性有限元分析两种方法,计算预测板材在高频感应加热作用下的面外弯曲变形,两种数值方法预测的板材面外弯曲变形趋势和数值与测量结果比较吻合,且在弹性有限元分析中,计算机资源消耗少,计算结果精度高。(本文来源于《船舶工程》期刊2019年07期)
郝博,韩丹锋,罗宏[3](2019)在《基于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的热装配人机交互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定合理的曲轴箱孔热装配工艺参数,减少大量的人工试验调试及手动计算工作。本文建立了基于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的热装配人机交互系统,运用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编写了曲轴箱孔的电磁-热-结构耦合命令流程序,采用可视化语言VB,设计了模块化的热装配人机交互界面,利用USB接口技术,实现了系统与高频感应加热电源温度控制模块的通信。由此,通过VB对ANSYS进行封装,可自动调用ANSYS对其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实现了曲轴箱孔在热装配过程中温度、变形量的直观化,而且还可以快速地完成其在不同参数下的分析计算,提高了热装配效率,保证了装配质量,人机交互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具有重大的工程实际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制造业自动化》期刊2019年05期)
樊喜明[4](2019)在《浅谈高频感应加热电源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感应加热技术会使相关企业在相同条件下节约用电量可达40%以上,能源节约量巨大,社会效益极高,对全世界来说,缓解能源危机都将作出贡献。(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产品与流通》期刊2019年06期)
王斌,刘含伟,李庆庆,朱亚蓉,张金[5](2019)在《高频感应加热处理对2219铝合金FS W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搅拌摩擦焊接工艺焊接8mm厚2219铝合金板材,自行研制设计了高频感应加热装置,对2219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接头进行了应力表征与高频感应加热去应力研究,试验温度分别为90℃、140℃、190℃,利用X射线衍射法测试了焊缝热处理前、后纵向和横向残余应力,分析了搅拌摩擦焊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高频感应加热处理后,焊接纵向残余应力峰值显着降低,经190℃感应加热处理后纵向残余应力峰值下降51.3%,残余拉应力区间变窄,随着高频感应加热温度的降低,去应力效果减弱。热处理前、后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不明显,显微硬度分布趋势相同,说明高频感应加热技术在有效降低焊接残余应力的同时不改变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本文来源于《电焊机》期刊2019年05期)
白炎[6](2019)在《高频感应加热结合高温自蔓延合成NiAl涂层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高频感应加热/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HFIH/SHS),在5CrNiMo钢表面制备了以Ni为过渡层的NiAl涂层,旨在提高压铸模的使用寿命。计算了合成NiAl的自由能和绝热温度并优化了NiAl涂层的制备工艺。分析了涂层微观组织结构和物相组成,研究了涂层形成机理以及连接界面的形成机理,通过铝合金溶液熔损实验研究了NiAl涂层耐铝合金溶液的熔损性能,摸清了扩散溶解层的组织结构及扩散溶解层厚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了扩散溶解层的形成机理,最后从理论上对NiAl涂层和5CrNiMo钢的耐Al液的熔损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主要结论有:(1)NiAl的标准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小于0,在298 K~700 K预热温度下,NiAl的绝热温度都是1912 K,达到NiAl的熔点,涂层合成为非全液相合成。(2)在连接压力为30 MPa、生坯压力为100 MPa、感应加热模拟电流为250A、保温时间为60 s、保压时间为120 s的工艺下,可以获得致密的、结合好的NiAl涂层。(3)涂层表面除了少数孔洞外,表面光滑平整,结构致密,成分为单一相NiAl。涂层断面连接界面组织依次为:NiAl/Ni3Al/Ni/基体,界面压痕完整无裂纹,涂层与基体结合良好。NiAl的形成机理属于溶解-析出机制。涂层孔洞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物理机制所决定的。(4)NiAl/Al液熔损界面扩散溶解层的形成机理符合溶解-析出机制,Ni_2Al_3为第一生成相,在一定时间内,NiAl/Al液熔损界面扩散溶解层结构为NiAl_3/Ni_2Al_3,随着熔损时间的增加,扩散溶解层结构为单相NiAl_3层,NiAl_3是在冷却过程中形成的。Ni_2Al_3厚度随时间的增长符合抛物线规律。理论上,NiAl涂层的耐Al液熔损性能比5CrNiMo钢基体好。(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徐昱,张继祥[7](2019)在《高频感应加热弯板成型加工参数与板材变形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ANSYS-APDL语言建立与实际工况相同的ANSYS有限元模型,通过大量有限元仿真计算,模拟研究了不同感应加热工艺参数对钢板弯曲变形的影响规律,并得到了相关加工工艺参数数据。最后运用MATLAB建立了高频感应加热钢板弯曲成型工艺参数与板变形间的关系函数,为后续钢板数字化成型制造的研究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机械》期刊2019年02期)
郝博[8](2019)在《基于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的热装配工艺参数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摩托车发动机曲轴箱孔与轴承一般采用小过盈量的过渡配合,通常采用人工敲打或机具进行装配,而采用高频感应加热技术的加热法是将曲轴箱孔膨胀达到装配条件,从而实现其无损装配的方法,由于具有高效、节能、无污染等优势,正逐渐受到企业的欢迎。但是,曲轴箱孔在高频感应加热装配时,缺少合理的热装配工艺参数(加热功率、电流频率、加热时间),无法判断曲轴箱孔温度、变形量的变化情况,使得装配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需要研究不同加热功率、电流频率、加热时间等热装配工艺参数对曲轴箱孔高频感应加热装配效果的影响,明确出合理的热装配工艺参数,可为日后不同装配工件的热装场合提供一定的数据指导。1.通过对电磁场、温度场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建立了曲轴箱孔高频感应加热装配电磁场、温度场的有限元数学模型;针对曲轴箱孔在高频感应加热装配过程中涉及到的多场耦合,简要介绍了耦合场实现的方法。2.确定了曲轴箱孔高频感应加热装配过程中多场耦合的分析方法:间接法(载荷耦合法),并利用APDL建立了曲轴箱孔高频感应加热装配电磁-热-结构耦合场的参数化模型。考虑到材料物理参数对温度的依懒性,采用查表法解决了材料物理参数随温度变化的问题。3.采用VB.NET开发了曲轴箱孔热装配分析计算界面,设有主界面、数据参数设置界面、ANSYS计算界面和计算结果显示界面等,详细的阐述了这些界面的开发方法、操作方法及具体功能。4.利用开发的曲轴箱孔热装配分析计算界面后台调用ANSYS,高效地分析了不同加热功率、电流频率、加热时间热装配工艺参数对曲轴箱孔高频感应加热装配过程中涡流、温度、变形量的影响。根据计算结果及相关经验,制定了一组合理的曲轴箱孔热装配工艺参数(加热功率、电流频率、加热时间),并在此合理热装配工艺参数下,分析了曲轴箱孔热装配温度与热变形之间的关系,得出在相同热变形量下,合理热装配工艺参数模拟分析出的曲轴箱孔热装配温度值与理论计算值几乎一致的结论,从而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合理热装配工艺参数模拟出的温度数据用于高频感应加热电源温度控制模块的合理性。5.为了把合理热装配工艺参数模拟出的温度数据从PC机传输给高频感应加热电源温度控制模块作为设定温度,利用串行通信技术,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入手,最后通过串行调试助手实现了温度数据的传输。本文根据高频感应加热技术在热装领域上的应用特点,通过曲轴箱孔热装配分析计算界面后台调用ANSYS,分析研究了不同热装配工艺参数对曲轴箱孔高频感应加热装配效果的影响,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及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期刊2019-03-25)
韩丹锋[9](2019)在《基于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热装配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频感应热装配是摩托车曲轴箱组装过程中重要工艺之一,其热装配温度直接影响着曲轴箱的装配质量、装配效率和生产成本。现有的曲轴箱过盈配合热装技术,企业利用高频感应加热电源对曲轴箱装配孔进行加热,达到消除装配工件过盈量的目的。因曲轴箱热装配加热的温度是开环控制,缺乏对曲轴箱热装配温度的监测与闭环控制,使得热装配加热温度控制精度不高进而不能保证曲轴箱的装配质量。因此,对曲轴箱热装配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是以摩托车制造生产企业曲轴箱高频感应热装配工艺系统中曲轴箱加热温度控制为研究背景。为解决曲轴箱热装配工艺系统因缺乏温度闭环控制,造成装配温度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对曲轴箱感应热装配工艺系统、加热工艺参数对感应热装配温度的影响以及模糊PID温度控制算法进行研究,设计出曲轴箱热装配闭环温度控制系统,使得曲轴箱热装配工艺系统提高了装配温度的控制精度和加热效率,对改善曲轴箱的装配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生产成本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包括以下内容:(1)对现有的曲轴箱热装配工艺系统进行研究,提出曲轴箱热装配工艺系统的闭环温度控制方案,并阐述了热装配加热温度的控制要点。(2)本文对曲轴箱加热过程中的电磁场、温度场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热装配的曲轴箱加热电-磁-热模型,并采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分析,进而总结出加热工艺参数(如功率、频率和线圈与工件间隙)对热装配温度的影响。(3)鉴于曲轴箱热装配工艺的装配温度控制系统具有非线性、时滞、时变等复杂特性,很难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本文对常规PID控制算法和模糊控制算法进行研究,采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对热装配工艺系统的装配温度进行控制,并通过MATLAB软件对其算法进行Simulink仿真验证。(4)设计了基于PLC的热装配温度控制系统。为解决下位机运算能力不足,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在上位机进行运算,将运算结果通过OPC的通讯方式传递给下位机PLC,实现热装配工艺系统中装配温度的实时在线监测与控制。(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期刊2019-03-25)
石新春,马莽原,付超,柴艳鹏[10](2019)在《基于SiC器件的固态超高频感应加热电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固态超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由于工作频率高,工作状态受到主电路结构和器件性能的影响,工作频率和输出功率难以提升。通过能量守恒和傅里叶分解的方法,分析了双开关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采用SiC器件和双开关电路制作了一台1 MHz/1 kW的实验样机,并给出了实验结果。结果表明该电路具有电压泵升作用;母线损耗减小,杂散电感无影响;设计的负载电路和采用的SiC器件减小了寄生参数;开关器件无需设置死区时间,可以提升工作频率,且工作于近似零电压的开关模式,降低了开关损耗。(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高频感应加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船舶建造过程中,高频感应加热是实现船体板材高效高精度弯曲成形的重要方法。首先采用25 kW新型高频感应加热设备,进行不同感应加热过程及工艺的试验,得到典型弯曲形式的船体外板(马鞍型和帆型)。同时,采用叁坐标定位仪进行面外弯曲变形的测量和曲面重构,得到试验板材面外弯曲变形的分布和数值。通过热-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与弹性有限元分析两种方法,计算预测板材在高频感应加热作用下的面外弯曲变形,两种数值方法预测的板材面外弯曲变形趋势和数值与测量结果比较吻合,且在弹性有限元分析中,计算机资源消耗少,计算结果精度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频感应加热论文参考文献
[1].韩毅,肖瑶,闵祥玲,于恩林,李大龙.焊接钢管高频感应加热的残余应力和组织演变[J].钢铁.2019
[2].易斌,牛业兴,岳青,郑新建,周宏.基于高频感应加热的船用钢板材弯曲成形[J].船舶工程.2019
[3].郝博,韩丹锋,罗宏.基于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的热装配人机交互系统[J].制造业自动化.2019
[4].樊喜明.浅谈高频感应加热电源技术[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
[5].王斌,刘含伟,李庆庆,朱亚蓉,张金.高频感应加热处理对2219铝合金FSW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影响[J].电焊机.2019
[6].白炎.高频感应加热结合高温自蔓延合成NiAl涂层性能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9
[7].徐昱,张继祥.高频感应加热弯板成型加工参数与板材变形关系研究[J].现代机械.2019
[8].郝博.基于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的热装配工艺参数分析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9
[9].韩丹锋.基于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热装配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9
[10].石新春,马莽原,付超,柴艳鹏.基于SiC器件的固态超高频感应加热电源[J].电力电子技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