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第五师八十九团医院,833400
摘要:本文观察血常规检验过程中末梢采血与静脉采血两种方法的区别,并探讨其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支持。
关键词:血常规;末梢采血;静脉采血
在临床各项化验检查中,血常规检查是其中最为基础的一项,同时也是全身体检项目中最为基本的一项。血常规检验能够查明早期全身性疾病的相关征象,诊断病人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是否贫血以及骨髓造血功能是否良好等等,其检查项目主要包括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等。临床通常以末梢血为检验标本,例如耳垂、指尖等部位血液标本,通过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查,并由电脑生成检测报告,末梢采血方法有其自身的优点,采集标本相对较为简单,病人痛苦较小,由此易于接受。而在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在血常规检测中,静脉采血标本各项指标更符合病人临床实际情况,基于此,本文观察血常规检验过程中末梢采血与静脉采血两种方法的差异性,探讨其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支持。
一、血常规检验过程中末梢采血与静脉采血两种方法的差异性
1、末梢采血和静脉采血的检验对象: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查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4例,女46例,年龄27~54岁,平均年龄(31.4±5.8)岁。采用血常规检测仪器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采用原装配套试剂为本次试验试剂,同时严格遵循仪器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检测,所用采血管为真空采血管,血液标本抗凝管为成品管,所用抗凝剂浓度保持为1.4mg~2.0mg/ml。
2、末梢采血和静脉采血的采集方法:标本采集当日清晨8时所有病人空腹接受血液标本采集,采集方法为末梢采血和静脉采血两种:(1)静脉血采集。采用真空采血法抽取病人肘静脉血,血样采集量为2ml,取血常规检测常用抗凝管两支用于保存血液标本,保持轻柔动作将其颠倒混匀,防止发生溶血现象。(2)末梢血采集。自病人左手无名指或者食指内侧面采集末梢血50μl,颠倒混匀。本组全部标本均在采集完成后1h内进行检测,采用血细胞质控物(订制)检测20次,测定结果与各项参数变异系数均未超出可控范围,同时检测精密度与准确度均未超出仪器要求范围。对两组标本检测报告进行观察,并对比其HGB、RBC、WBC以及HCT等各项指标变化。
3、末梢采血和静脉采血差异性:90例患者中,与末梢采血标本相比,静脉采血标本中HGB、RBC、HCT三项指标明显更低,WBC计数更高,组间差异显著,据相关研究表明,试验所用标本的差异性与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可重复性与正确性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末梢采血法所得血液标本均来自毛细血管,出血不畅,血量较少,采集工作具有一定难度,与静脉相比,其循环畅通性较低,因而在末梢采血过程中经常出现采血人员挤压病人采血部位的情况,这样会导致血液标本中渗入组织,从而导致标本稀释,此外挤压还会导致白细胞发生破裂,进而使白细胞计数降低,其HCT、RBC、HGB也随之下降。与静脉采血相比,末梢采血所用时间也较长。同时,末梢采血所得血液标本温度比静脉采血标本更低,同等环境条件下前者出现溶血的时间会比静脉血更早,其WBC计数会因出现血液成分沉淀而相对较高,所以末梢采血无法对病人全身血液循环情况予以真实反映,对检验报告正确性造成严重影响。而静脉采血通常取肘前静脉血,其血液样本成分很少受到环境影响,能够对病人全身血液循环情况予以良好反映,同时不会因病人过于紧张、进针深度不足而导致血液采样效果受到影响的情况。血常规检测中,以静脉血样采集为标本具有重复性好、结果稳定、避免交叉污染等优点,同时还能够复查标本,从而最大化减少检测误差,使其与真实情况更为接近,从而有力支持临床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由此可见,末梢采血标本与静脉采血标本中HGB、RBC、WBC以及HCT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
二、静脉血和末梢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差异性。
1、采用方法:选取在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来我院接受血常规检测的100名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静脉血组和末梢血组,每组各50人,对静脉血组的患者通过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测,末梢血组的患者通过采集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测,对两组患者的血样在0min、10min和30min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2、比较结果:经检测发现,静脉血组中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在各时间段上的差异不明显,各时间段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末梢血组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在0min和30min的差异明显,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末梢血组中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b)检测值明显高于静脉血组,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3、得出结论:通过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测既可以重复检测又能保证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经末梢血的检测结果会因检测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所以静脉血在血常规检测中应用价值较高。对血液中的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计数和各种相关数据的检测称为血常规检测,其在临床检验中有重要作用,是临床上常见的检验方法。血常规检测结果是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依据,特别对血液病的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4、临床应用:在临床上,血常规检测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随着医疗和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血常规检测的效率和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血常规的检验结果会因采血方式的不同而变化,这是临床医师一直重视的问题。血细胞分析仪具有重复性好、检测结果准确等优点,是血常规检测的主要设备,血常规检测的主要标本来源是末梢血和静脉血,血细胞分析仪在检测末梢血时会因血液样本放置较长时间而出现血小板和白细胞数量不准确的情况,其检测结果与静脉血的检测结果有明显差异,为了进一步探讨静脉血和末梢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意义起到重要作用。
三、静脉血和末梢血临床应用的差异性
现在,临床医学检验学正在朝着高度自动化、特异化、快速、准确和超微量的方向发展。统计学中发现,在所有住院病人中,大约有65%左右的患者必须通过血液检验才能达到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目的,所以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情况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血液检验的准确性与否。临床上对各种疾病的诊断,与血常规的检验结果有密切关系,目前血常规检验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是,如何才能保证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人体各器官和组织的病变会表现于血液中各组成成分的变化,因此,通过采集血液标本并进行血液常规检验是临床诊疗工作的重点,也是最重要和最常见的检验项目。静脉血、末梢血和动脉血是较常见的血液标本的来源,其中在血气分析中较常用动脉血,而静脉血和末梢血最常用于血常规的检验。耳垂和指尖通常用于末梢血采集,肘静脉常用于采集静脉血,末梢采血由于操作方便、简单、快速且采血量少而在临床上有较广的应用,但末梢血由于血液循环较慢,容易受采血时间和温度的影响,在利用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时会产生不确切的数据,最终造成临床诊断的误差。
综上所述,采血方法不同必然导致检测结果存在差异性,与末梢采血方法相比,静脉采血血液标本应用价值更高,其检测结果各项数据更符合病人临床实际情况,因而认为静脉采血取样方法应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丁原芳.血常规检验中采血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34):262-263.
[2]袁立彦.两种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性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13,34(18):3669-3670.
[3]陈丽芳.末梢血和静脉血血常规检测结果对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8):2462-2463.
[4]李洁平.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在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中结果的稳定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17):19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