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拾全[1]2008年在《皖西南方言语音研究》文中认为皖西南方言的东、北、西叁面受江淮官话包围,东南面与江西赣语隔长江相望。目前学术界倾向于将皖西南方言划归赣语。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皖西南方言与江淮官话的语音接近度大于与赣语的语音接近度。全文由叁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前言。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包括第1章、第2章、第3章、第4章和结语。前叁章概况介绍了皖西南方言声韵调特征,并对其部分特征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探讨。第4章重点将皖西南方言与赣语代表点南昌话及周边江淮官话代表点安庆话进行了语音比较,揭示出皖西南方言语音上更接近于江淮官话的特点。第叁部分由参考文献、附录组成。
吴波[2]2004年在《合安方言音韵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对今合肥以南、安庆以北的皖中江淮方言的一次整体性的研究。在进行共时音系描写的同时,对合安方言的历史变迁的相关情况也作出了浅析。 全文共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和第2章,简述了写作的意义及目的,对以往有关合安方言的研究情况作出了回顾,以及对这一区域主要的方言点的历史、地理概况给予相关的介绍。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包括第3章和第4章,即对合安方言的音系特点进行细致的描写,结合了结构主义与历史比较的方法,分述合安方言的声韵调的共时特征,对声母、韵母的一些特殊现象随文或专题作出了一定的讨论,运用历史层次的方法,试图解释一些音变现象。 第叁部分是文章的难点所在。在第5章中,我们试图运用移民、考古、词汇比较、行政区划等相关资料对合安方言的历史变迁进行探索性的讨论,提出合安方言由古楚语到吴语再到北方话的这种纵向交替的观点。 第四部分由附录、参考资料、索引所组成。 合安方言地处江淮方言洪巢西片,西邻赣语,东接吴语,南壤徽语,北临中原官话,在汉语方言的发展史中起到了重要承北接南的过渡作用,对合安方言的研究不仅对江淮方言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对整个汉语史的研究而言,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汪萍[3]2012年在《枞阳方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枞阳县隶属安徽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的长江北岸。在枞阳方言的归属上,曾有过不同的意见。《中国语言地图集》把枞阳方言划分为江淮官话的洪巢片,孙宜志《安庆叁县市江淮官话的归属》和刘祥柏《江淮官话的分区》认为枞阳方言属于江淮官话的黄孝片。本文也认为枞阳方言隶属于江淮官话的黄孝片。本文是对枞阳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叁个方面做一次系统的描写。在进行共时描写的同时,也对枞阳方言的语音情况做了一些历时的比较。以期对枞阳方言的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论文主要由前言、四章内容和结语构成。引言部分主要简单介绍了枞阳方言的研究现状和对其进行研究的理论价值。第一章是概述,主要介绍枞阳的地理位置、建置沿革和枞阳方言的使用及归属情况。第二章是语音部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从共时层面上分析描写枞阳方言的声、韵、调系统,以及声、韵、调相互之间的配合关系和语音变化的规律。另一方面是从历时层面上将枞阳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和中古音系进行比较,揭示枞阳方言的音韵特点。第叁章是词汇部分,按照分类列举了枞阳方言的基本词汇。第四章是语法部分,从词法和句法两方面对枞阳方言的一些特色语法现象进行描写。词法部分主要涉及到代词、形容词和一些助词,句法部分涉及到“把”字句、表示被动的句子、否定句和疑问句等。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并指出文章的不足和应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方言是一个自足的开放的系统,枞阳方言也是一样。尽管本文不能穷尽枞阳方言的全部特色,但从整体上,勾勒出枞阳方言的基本面貌,这将对汉语方言学研究和地方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邓楠[4]2006年在《祁门军话语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祁门位于皖南黄山市,其北部的安凌镇有军话、民话两种方言,其中军话是处在徽语包围中的官话方言岛。本文对祁门军话的语音系统作了较为详尽的描写,找出祁门军话与中古切韵音系之间的声母、韵母及声调的对应规律。在此基础上,对祁门军话与周边方言进行比较分析,揭示祁门军话的性质。
李永泉[5]2011年在《《儿女英雄传》考论》文中研究表明《儿女英雄传》是一部诞生在晚清的重要小说,孙楷第先生誉之为“清代小说的后劲”,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第一章绪论,分析了研究现状,归纳了版本情况,探讨小说的类型归属,并用大量例证,论证小说对后世的影响。第二章,考察作者文康的家世与生平。此问题有许多空白点尚待填补,笔者根据切实材料,得出文康生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的结论。对一些争论不休的问题详加考察。认为文康确实曾“出为郡守”,晚年并没有做过荣昌知县。对文康任职理藩院、松江知府、福建盐法道、天津兵备道期间的事迹等问题提出新见。第叁章,考察《儿女英雄传》人物原型、情节本事的来源。运用多种文献细致考察穆彰阿的生平,发现与《儿女英雄传》的记载惊人吻合,从而证实“乌明阿”的原型是“穆彰阿”。笔者发现署名“观鉴我斋”的《儿女英雄传序》,明显有对署乾隆甲午九秋种木居士陈守诒题撰之《香祖楼后序》的改造痕迹。通过对人物原型、情节本事的考察,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第四章,探讨《儿女英雄传》的主题。第一节,首先挖掘文康“情理观”理论来源,继而指出文康的性情观实际上是一种既重理也重情,呈现出调和特点的“情理观”。表面上《儿女英雄传》是一部宣扬忠、孝、节、义的小说,实际上是一部宣扬“感恩”、“报恩”思想的小说。第二节,谈文康的“儿女英雄观”,首先探讨了中国文化中“儿女情”与“英雄气”的融合趋势,进而指出小说主要写的是“十叁妹由英雄向儿女的演变,和安骥由儿女而英雄的成长”过程。第五章,分析《儿女英雄传》的思想内蕴。第一节,探讨小说描写的官场黑幕的思想内涵。小说对官场黑幕的描写,被誉为启晚清谴责小说之先河。文康是、唯一对河工进行揭露的小说家,这与他的官场经历息息相关。第二节,探讨文康对安氏父子参加科举描写的思想价值,认为这些描写是关于晚清科举的珍贵材料,反映了时人的心态,有重要的认识意义。第叁节,指出《儿女英雄传》描绘的是一幅晚清社会的风俗图画,从京城风物、乡野风情两方面对其涉及到的社会生活各方面展开探讨。第六章,研究小说的满族文化内蕴。第一节,从服饰、语言、礼俗叁方面梳理了小说中体现的旗风旗俗。第二节,分析八旗子弟汉化与堕落的历史趋势及其表现。第叁节,先对太田辰夫提出的五条“挽救八旗之道”进行补说,并新归纳出提倡勤俭家风、娶妻不择门第、善待奴婢叁条。第七章,分析书中叁主角——安学海、何玉凤、安骥。从践行忠恕、迂腐与通达、文化意义叁方面论述了安学海的形象内涵。十叁妹形象则是继承古代侠女形象上的自创,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侠女形象的集大成者。安公子以文庆为原型,是文康理想的寄托。第八章,探讨《儿女英雄传》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第一节,谈到对文康所谓“西洋法子”的理解问题,借鉴叙事学理论,并结合中国古典文论探讨文本的叙事时间技巧问题。第二节,探讨文康在小说中展现的高超语言艺术。包括方言与修辞的运用,以及游戏笔墨的价值和意义。第叁节,探讨董恂为《儿女英雄传》所作评语的得失。第九章,《儿女英雄传》与《红楼梦》关系的比较研究。第一节比较研究概述,梳理研究现状。第二节,集中探讨文康对《红楼梦》的评论。第叁节,分析《儿女英雄传》对《红楼梦》借鉴,以及针对《红楼梦》做的反向调节。
参考文献:
[1]. 皖西南方言语音研究[D]. 黄拾全. 暨南大学. 2008
[2]. 合安方言音韵研究[D]. 吴波. 上海师范大学. 2004
[3]. 枞阳方言研究[D]. 汪萍. 上海师范大学. 2012
[4]. 祁门军话语音研究[D]. 邓楠. 北京语言大学. 2006
[5]. 《儿女英雄传》考论[D]. 李永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1
标签:中国语言文字论文; 方言论文; 儿女英雄传论文; 官话论文; 枞阳县论文; 安徽方言论文; 江西话论文; 福建方言论文; 文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