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幕上室管膜下静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静脉,造影,脑血管,脑室,数字,论文,技术。
幕上室管膜下静脉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华,贺能树,孙建中,李云生[1](2003)在《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大体解剖标本的制作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幕上室管膜下静脉作为大脑深静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外学者 [1~7]使用各种方法进行过研究 ,但对其具体制作步骤描述较少。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实际制作5例头颅标本的经验 ,对其制作步骤详细介绍如下 ,以供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大体解剖研究参考。1材料(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02期)
李建华,贺能树,孙建中[2](2003)在《幕上室管膜下静脉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正常情况下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中的显示率、位置、走行、归流的正常及变异表现 ,为脑内病变累及静脉的诊断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 脑血管造影诊断未见异常 36例 ,男 13例 ,女 2 3例 ,年龄 18~ 6 9岁 ,平均 5 1岁。观察幕上室管膜下静脉的显示率、位置、走行及归流。结果 除海马静脉 ,多数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中的显示率较高。幕上室管膜下静脉表现典型 ,易于识别。多数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回流位置和丘纹静脉、脑室下静脉起始位置变异较多。结论 通过熟悉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中的显示率及正常表现 ,有利于发现静脉异常 ,协助诊断疾病(本文来源于《临床放射学杂志》期刊2003年01期)
李建华,贺能树,孙建中,李云生[3](2002)在《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大体解剖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观察幕上室管膜下静脉的大体解剖 ,为其在脑血管造影中的表现提供血管形态学资料。方法 :解剖观察5例成人头颅标本 ,2例灌注钡剂和明胶液 ,2例灌注墨汁明胶液 ,1例未灌注。记录幕上室管膜下静脉位置、走行及汇入部位。结果 :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大体解剖标本多数制作成功。幕上室管膜下静脉位于侧脑室壁内室管膜下 ,包括透明隔静脉、隔后静脉、房内侧静脉、海马静脉、尾状核前静脉、尾状核横静脉、丘纹静脉、直接外侧静脉、房外侧静脉和脑室下静脉。静脉位置、走行及汇入部位各具特征。尾状核横静脉、隔后静脉、房外侧静脉、尾状核前静脉回流位置和脑室下静脉起始位置可出现多种。结论 :观察结果为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在脑血管造影中的表现提供形态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02年04期)
李建华[4](2002)在《幕上室管膜下静脉解剖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幕上脑的静脉分为浅、深两组,浅静脉组走行于脑表面,深静脉位于大脑半球深部正中、中线旁核心结构及脑干上面。其中,深静脉系统中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因位于特殊的位置—侧脑室壁内(这些静脉无相应的动脉伴随),在血管造影图像中提示侧脑室壁的位置,曾在诊断脑深部占位性病变中起过重要作用。随着CT、MRI的应用,幕上室管膜下静脉的定位诊断价值渐消失,但作为脑深静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显示或异常改变,对颅内某些疾病能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对于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国外学者从解剖、脑血管造影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国人在脑血管造影影像的研究报道少见。为此,通过制作幕上室管膜下静脉的大体解剖标本,研究其位置、走行及汇入部位,并研究其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中的显示率、位置、走行、归流及显示起止时间,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第一部分: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大体解剖研究 目的:研究幕上室管膜下静脉位置、走行及汇入部位,为静脉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影像研究提供解剖学依据。 材料和方法:5例成人头颅标本中,灌注组4例,分墨汁组2例、钡剂组2例;非灌注组1例。肉眼观察幕上室管膜下静脉位置、走行及汇入部位。 结果:灌注组仅钡剂组1例,静脉灌注成功。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多数制作成功。静脉位于侧脑室壁室管膜下,沿侧脑室壁走行,进入大脑内静脉或基底静脉。静脉位置、走行及汇入部位各具特征。尾状核横静脉、隔后静脉、房外侧静脉、尾状核前静脉 硕十研究生学广论文 回流位置和脑室下静脉起始位置变异较多。 第二部分:幂上室管膜下静脉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研究 目的:研究正常情况下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在数字减影脑血管 造影的显示率、位置、走行、归流、起始位置的正常、变异表现 及显示时间,为脑内病变累及静脉的诊断提供依据。 材料和方法:147例脑血管造影诊断为颅内动脉瘤127例,脑 血管造影未见异常20例,男69例,女78例,年龄15刁7岁,平 均50.62岁。以大体解剖幕上室管膜下静脉特征性表现为依据, 对幕上室管膜下静脉的显示率、位置、走厅及归流进厅观察c以 侧位颈内动脉虹吸部显示、至透明隔静脉显示定为幕上室管膜下 静脉显示起始时间;静脉晚期幕卜室管膜下静脉消夫定为显示终 止时间,对n例即侧幕上室管膜下静脉的显示起止时间进行观 察统计,并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除海马静脉,多数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在数字减影脑血 管造影显示率较高。幕上室管膜下静脉表现典型,易于识别。多 数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回流位置变异和丘纹静脉、脑室下静脉起始 位置变异较多。幕上室管膜下静脉的显示起始时间平均6.%秒士 l.m秒,显示终止时间平均*.m秒土l.跟秒。 第叁部分:幕上室管膜下静脉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中 显示时间及形态的异常表现,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材料和方法:20例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诊断大脑深静脉血栓 形成、幕上脑发育性静脉异常、幕上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其中男 12例,女S例,年龄范围1卜61岁,平均32.93岁。以数字减影 脑血管造影幕上室管膜下静脉的显示时间、形态的异常,分为四 组。幕上室管膜下静脉显示时间付.OS秒者为早显组;幕上室管膜 下静脉显示时间旧.62秒为延迟或不显示组(简称延显组八 幕上 室管膜下静脉显示异常增粗者为增粗组;幕上室管膜下静脉于 4.08住.62秒间显示且形态正常为正常组。对各组的幕上室管膜下 静脉进行统计。 结果:在这 20例 40测别中,早显组 3测别门.5%),为 3例 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延显组 5侧别O.sryo厂 为 2例大脑深静脉血 栓形成和 1例幕上脑发育性静脉异常患者。增粗组 2侧别 5.0们, 硕十研究生学位论文 为2例幕上脑发育性静脉异常患者。正常组30侧别门5.0℃。 结论:本文经由解剖基础到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表现的研究 发现,得出以下结论: 乙为国内首次提出以钡剂做为静脉填充剂的幕上室管膜下静 脉大体解剖标本的制作方法。 2.为国内首次通过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影像系统研究幕上室 管膜下静脉显示率、显示起止时间及变异表现。幕上室管膜下静 脉显示起始 时间 范围4.OS—8.62秒。 3.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在DSA早显、晚显或增粗,对大脑深静 脉血栓形成、幕上?(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02-06-01)
幕上室管膜下静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 研究正常情况下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中的显示率、位置、走行、归流的正常及变异表现 ,为脑内病变累及静脉的诊断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 脑血管造影诊断未见异常 36例 ,男 13例 ,女 2 3例 ,年龄 18~ 6 9岁 ,平均 5 1岁。观察幕上室管膜下静脉的显示率、位置、走行及归流。结果 除海马静脉 ,多数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中的显示率较高。幕上室管膜下静脉表现典型 ,易于识别。多数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回流位置和丘纹静脉、脑室下静脉起始位置变异较多。结论 通过熟悉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中的显示率及正常表现 ,有利于发现静脉异常 ,协助诊断疾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幕上室管膜下静脉论文参考文献
[1].李建华,贺能树,孙建中,李云生.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大体解剖标本的制作技术[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3
[2].李建华,贺能树,孙建中.幕上室管膜下静脉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3
[3].李建华,贺能树,孙建中,李云生.幕上室管膜下静脉大体解剖观察[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2
[4].李建华.幕上室管膜下静脉解剖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