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认知因素论文_曾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认知因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认知,因素,动机,评价,水球,信息技术,体育课。

非认知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曾静[1](2019)在《关于非认知因素的培养对水球运动员参训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76名女子水球运动员在训练中关于非认知因素的培养与参训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非认知因素的培养对运动员参加训练具有重要作用。运动员在训练中,非认知因素方面的得分与该运动员的参训态度显着相关。因此,探讨非认知因素与水球运动员参训的关系,可为水球运动队中"软实力"建设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四川体育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周成,周立君,周立强[2](2019)在《论非认知因素与有效学习》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学习行为的激发、维持和推进的非认知因素,与学习的认知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应该引起学习者的高度重视。教师从分析非认知因素对学习成功的影响入手,深入探究如何培养好学生的非认知因素,以促进有效学习。(本文来源于《学周刊》期刊2019年08期)

高秀丽,王矗,曲铭欣,张淑娟[3](2018)在《非认知因素对翻转课堂效果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互联网+背景"下,以微课、慕课为主导的翻转课堂模式广泛应用于高校。此模式实施前提是激发学生自学主动性,非认知因素决定翻转课堂效果。为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效果最大化,采用理论假设——实证检验研究方式,建立非认知因素影响翻转教学过程的等级模型,结合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通过定量和定性两种分析方法交互验证此理论框架。利用SAS软件统计测算动机、性格、意志、兴趣、情感五量表主体问题,分析非认知因素对翻转课堂效果的影响。证实非认知因素与学习效果存在显着相关性及培养非认知因素必要性,为翻转课堂课程设计者和实施者提供理论参考,以期实现教学流程规范化、最优化和高效化设计。(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郝连明,綦春霞,李俐颖[4](2018)在《项目学习对学生非认知因素的影响研究——以初中数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习兴趣和自我效能感是与学生学业成绩密切相关的重要的非认知因素,很多研究都致力于提高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在初中数学项目学习短期实验中发现,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学习自我效能感普遍得到提高,对于低水平学生也同样有很好的效果;实验前后男女生表现的各项得分没有出现显着性差异,可推测项目学习对不同性别学生均存在较好的成效。在对数学知识的检测中发现,学生对于叁角形、多边形方面的知识掌握得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现代教育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吴希[5](2017)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非认知因素的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能为多方面的非认知因素评价给予科学支持。在监测评价阶段,信息技术能够对学生的非认知因素进行嵌入式评价和隐形性评价;在数据和分析阶段,信息技术能为非认知因素评价提供大量的数据支持,和及时与可视化的反馈;另外,信息技术环境也能推动对非认知因素的长期跟踪评价。(本文来源于《上海课程教学研究》期刊2017年11期)

李立国,薛新龙[6](2017)在《非认知因素对大学毕业生起薪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研究计划"(CEPS)中,"首都大学生成长跟踪调查"课题组2009-2012年对北京市部分高校毕业生起薪的相关调查数据,以"五因素模型"为理论框架选择回归变量,分析了非认知因素对大学毕业生起薪的影响。研究发现,非认知能力确实对大学生求职者的工资收入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并非所有的非认知能力都会对大学生求职者工资收入存在显着影响。本文建议:提高包括非认知能力在内的高等教育质量,为大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多元的学习空间,形成注重能力提升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和体系。(本文来源于《中国高等教育评论》期刊2017年02期)

冯世豪[7](2017)在《从折纸活动中浅谈学生非认知因素的培养——基于“角平分线的性质”的教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角平分线是初中数学一个重要的概念.本文通过设计一堂折纸活动课来探索角平分线的折迭方法,发现角平分线的性质,并在此过程中浅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非认知因素的培养.(本文来源于《数学教学通讯》期刊2017年11期)

吕坤[8](2015)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非认知因素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国内文献资料以及实践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分析,得出高校体育教学中非认知因素的重要性,并总结出高校体育教学中应明确学习动机,锻炼促进人体的美,运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克服困难的能力,运用鼓励法培养意志品质,激发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从这六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非认知因素。(本文来源于《文体用品与科技》期刊2015年15期)

李晓巍,刘艳,曾荣,王英芊[9](2015)在《非认知因素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影响个体创造力表现的非认知因素主要包括情绪、动机和人格特质叁个方面。积极和中等激活水平的情绪有利于个体创造力的发挥,在某些情境下消极情绪也可能会起到促进作用。内部动机是促进创造力表现的重要心理动力,而外部动机、尤其是奖励是否会削弱个体创造力仍存争议。在5因素人格模型中与创造力有明确积极相关的是开放性维度,部分研究表明创造力可能与外向性存在正相关,与谨慎性、宜人性、神经质存在负相关。最后文章还介绍了情绪、动机和人格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创造力的影响,并在趋近—回避系统框架的整合下分析了叁者与创造力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2期)

王发昌[10](2014)在《非认知因素视角下的体育课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认知因素是学生学习和将来步入社会,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非认知因素发展应引起体育教师的重视,针对非认知因素的体育课堂教学控制管理是完成教学任务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点。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分析与归纳统一等方法,结合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具体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对学习时机、学习兴趣、意志力、情感交流的管理,加强目标导向,促进学生非认知因素发展。为学生步入社会取得成功奠定基础,有效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和学校育人目标。(本文来源于《长春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12期)

非认知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学习行为的激发、维持和推进的非认知因素,与学习的认知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应该引起学习者的高度重视。教师从分析非认知因素对学习成功的影响入手,深入探究如何培养好学生的非认知因素,以促进有效学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认知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1].曾静.关于非认知因素的培养对水球运动员参训的影响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9

[2].周成,周立君,周立强.论非认知因素与有效学习[J].学周刊.2019

[3].高秀丽,王矗,曲铭欣,张淑娟.非认知因素对翻转课堂效果的影响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4].郝连明,綦春霞,李俐颖.项目学习对学生非认知因素的影响研究——以初中数学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8

[5].吴希.信息技术环境下非认知因素的评价研究[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7

[6].李立国,薛新龙.非认知因素对大学毕业生起薪的影响[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17

[7].冯世豪.从折纸活动中浅谈学生非认知因素的培养——基于“角平分线的性质”的教学设计[J].数学教学通讯.2017

[8].吕坤.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非认知因素的培养[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

[9].李晓巍,刘艳,曾荣,王英芊.非认知因素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10].王发昌.非认知因素视角下的体育课管理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4

论文知识图

教师课堂教学方式认知的同化举例第一批入选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思维的叁棱结构一2:知识型员_l二与非知识型员工的精神...1 数学解题过程结构框图

标签:;  ;  ;  ;  ;  ;  ;  

非认知因素论文_曾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