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二00一-二0二0年)(论文文献综述)
吕倩[1](2020)在《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及减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化石能源碳排放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的大国,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实现碳排放强度相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30年碳排放强度相比2005年下降60%-65%;以及到2030年左右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的目标。面对前所未有的减排压力和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压力,需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节能减排策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构建了基于校正后夜间灯光数据集的省级尺度碳排放估算模型,系统分析了 1995-2016年多尺度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构建了碳排放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关键因素对碳排放影响的共同特征和地区差异性。构建了碳排放预测模型研究未来中长期2017-2050年碳排放演变趋势,分析全国、三大地区和省级碳排放达峰路径和碳排放强度目标落实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差异化的减排策略。(1)在对DMSP-OLS数据和NPP-VIIRS数据分别进行校正的基础上,对二者进行融合校正,回归方程拟合优度为0.8354,拟合效果良好。由此构建了1992-2016年校正后DMSP-OLS尺度夜间灯光数据集。结合能源消费统计碳排放量,构建了基于校正后夜间灯光数据集的省级尺度碳排放估算模型,拟合精度R2达到了 0.7138,模型估算效果良好,估算精度达到要求。(2)利用省级能源消费统计碳排放量对初步反演出的栅格尺度碳排放量进行线性调整,生成省级尺度碳排放零误差的全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栅格图(1km×1km空间分辨率)。在此基础上统计市级和县级尺度碳排放量。通过趋势分析法、全局空间相关性和局部空间相关性,分别在省级、市级和县级尺度进行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分析。全国层面我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由1995年的18.89亿吨增长为2016年的46.83亿吨,年均增速为6.72%。三大地区呈现出与全国一致的增长趋势,其中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占比最高,中部地区最低。省级、市级和县级尺度高碳地区多集中在环渤海湾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河北和山东为碳排放迅猛增长型省份,全国有11个地级市和77个县域属于碳排放迅猛增长型。不同尺度能源消费碳排放和增长类型分布均存在胡焕庸线现象。省级、市级和县级三种尺度的全局Moran’s I指数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态势,市级尺度的碳排放全局空间相关性最强;省级、市级和县级尺度碳排放的局部相关性呈现扩大趋势,显着性类型以正相关集聚分布为主。(3)依据1995-2016年省级尺度能源消费碳排放数据,结合人口规模、人均GDP、能源强度、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等影响因素指标,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和STIRPAT模型,构建了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尺度的SDM-STIRPAT 模型,拟合优度 R2分别为 0.9894、0.9946、0.9938 和 0.9834,模型拟合精度良好。构建省级尺度GWR-STIRPAT模型,拟合优度R2均大于0.64,模型合理有效。在共同特征上,全国、东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口数量对本省碳排放呈现正向影响;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均GDP对本省碳排放呈现正向影响;能源强度对本省碳排放均呈现正向影响;全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对本省碳排放呈现正向影响;全国和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对本省碳排放呈现正向影响。从人口规模来看,中部地区的短期总效应最为显着,东部地区的长期总效应最为显着。从人均GDP和能源强度来看,东部地区的短期和长期总效应最为显着。从城镇化率来看,中部地区短期和长期总效应最为显着。从产业结构来看,中部地区短期总效应最为显着,东部地区长期总效应最为显着。碳排放与人均GDP在全国、东部地区均存在“库兹涅茨曲线”。碳排放与城镇化水平在全国、中部和西部地区均存在“库兹涅茨曲线”。在地区差异上,人口规模、能源强度、城镇化水平对碳排放影响最显着区域为西北省份;人均GDP对碳排放影响最显着区域为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影响最显着区域为东北三省和西北等能源省份。(4)运用情景分析法和STIRPAT模型,结合人口规模、人均GDP、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等碳排放影响因素,构建碳排放预测模型。拟合优度R2为0.9515,模型预测效果良好,相对误差满足精度要求。设定基准、低碳和强化低碳三种情景,对全国、三大地区和30个省市未来中长期2017-2050年碳排放趋势进行预测和展望。全国层面来看,强化低碳、低碳和基准情景分别于2032年、2037年和2039年达峰,碳排放峰值依次增加,三种情景下均可以实现碳排放强度降低的总体减排要求。地区层面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基准情景下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为993.80亿吨、528.63亿吨和593.96亿吨。东部地区最早达峰,西部地区最晚达峰。中部地区整体碳排放峰值最小,东部地区最大。三种情景下均可以实现碳排放强度降低的总体减排要求。省级层面来看,基准情景下,各省份达峰时间从2032-2046年不等。其中广东、天津和宁夏于2032年最早达到峰值;低碳情景下,各省份达峰时间从2028-2045年不等。其中天津和山东于2028年最早达到峰值;强化低碳情景下,各省份达峰时间从2022-2042年不等。其中河北和新疆于2022年最早达到峰值。三种情景下除福建、河南、湖南、广东和宁夏外,其他省份均可实现碳排放强度降低的总体减排要求。(5)从总体、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提出减排策略。总体而言,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选择低碳化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推动能源多元化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建碳排放统计体系,创建碳市场;培育全民节能减排意识。从东部地区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对东部地区碳排放影响显着,减排策略应侧重于优化产业布局,东部地区的重点减排县域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辽宁、山东半岛和福建。从中部地区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对中部地区碳排放影响显着,重点减排县域集中在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包括武汉县域、随州曾都区、湖南浏阳县、长沙县和望城县。从西部地区来看,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影响最为显着,因此优化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进行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重点减排区域县域集中在西北部的内蒙古、陕西、宁夏和新疆;以及西南的广西、重庆、四川和贵州。本文创新点归纳如下:(1)采用四步法对DMSP-OLS数据和NPP-VIIRS数据进行校正融合,构建了 1992-2016年校正后DMSP-OLS尺度的长时间序列夜间灯光数据集。基于校正后夜间灯光数据集和省级碳排放统计数据构建了省级、市级、县级和栅格级尺度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定量估算模型,多尺度视角下研究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精准化确定高碳区域和重点减排区域。(2)构建了 SDM-STIRPAT模型,从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析影响因素对碳排放影响的区域共同特征;构建了 GWR-STIRPAT模型,从省级尺度分析影响因素对碳排放影响的区域差异性。(3)构建碳排放中长期预测模型,多尺度确定碳排放差异化达峰路径和碳排放强度目标的落实情况,确定差异化减排策略。
王维[2](2019)在《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不仅关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优势互补,也关乎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协作互动。不仅标示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也表明协调发展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赋予长江经济带生态先行、创新驱动和协调发展的新型战略定位,经济发展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最终目的,能源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生态先行的必然要求,教育发展是创新驱动的智力源泉,5大要素之间相互支撑、协调共进,共同完成国家赋予长江经济带的历史使命。因此,有必要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生态、环境、能源、教育5大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把控现在、最终赢得未来。从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以往关于“5E”(经济Economic、生态Ecology、环境environment、能源Energy和教育Education,简称5E)协调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能源协调发展、经济—教育协调发展、能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教育—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生态环境—能源协调发展等方面,并无涉及经济、生态、环境、能源与教育5个要素间协调发展的研究,且研究尺度较为单一。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范围,以系统理论和协调发展理论为支撑,在政策解读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归纳法、基尼系数法、共线性检验和合理性检验等方法构建长江经济带“5E”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文献分析、数理分析、比较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进行区域尺度、城市群尺度、省级尺度和市域尺度等多尺度的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演化研究,并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拓展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研究尺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重点研究长江经济带“5E”系统发展时空特征、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时空演变以及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不断上升,高值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值区集中在四川省和云南省境内。2000-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均不断上升,下游地区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高于中上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显着高值区域;上游地区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均低于中下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显着低值区域。(2)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发展指数波动上升,高值区分布在江苏省和安徽省区域,低值区集中于云南省和贵州省境内。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生态建设指数快速提升,下游地区逐渐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生态压力指数逐渐增大,生态系统发展指数下降为长江经济带低值区域。(3)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阶段式上升,高值区由长三角地区向中游地区湖北省方向移动,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四川省境内向上海市周边转移。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环境保护指数快速上升,中游地区湖北省区域逐渐成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下游地区环境污染指数居高不下,逐渐下降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4)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平稳上升,高值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散。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能源总量指数快速上升,成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中上游地区能源结构指数低于下游地区,逐渐降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5)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发展指数阶段式波动上升,高值区由长三角地区向贵州省、重庆市区域扩散,低值区由四川省向云南省西南方向收缩。2000-2015年间上游地区贵州省区域教育投入指数快速提升,教育系统发展指数逐渐上升为长江经济带高值区域;上游地区云南省区域教育规模指数增长缓慢,处于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6)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稳步上升,高值区分布在长三角区域,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散。2000-2015年间长三角区域“5E”系统发展指数均高于其它区域,且发展趋势较为统一,成为长江经济带“S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中游地区生态系统发展指数弱于其它“4E”发展指数,上游地区经济系统发展指数和能源系统发展指数均低于其余“3E”发展指数,中上游地区大多为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低值区域。(7)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①2000年显着影响因素为经济结构、生态压力、环境污染、能源总量和教育质量5个准则层面。②2015年显着影响因素为经济结构、生态基础、环境保护、能源效益和教育投入5个准则层面。(8)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①提升策略: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严守生态底线、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区域治污能力,降低能源消耗、形成集约生产方式,重视教育职能、发挥智力驱动效益。②保障机制:绿色经济运营机制,生态保护法治机制,环境污染联控机制,能源安全管理机制,教育科技支撑机制等保障机制。
乔建军[3](2019)在《习近平关于文化扶贫重要论述的研究》文中提出贫困问题一直以来都严重制约着人类社会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在长期的反贫困实践中,人类对贫困的认知也日益深化,越来越认识到虽然贫困的直观表象是匮乏的经济物质状况,然而,病态的思想观念、低端的知识教育、落后的科学技术等文化因素是致贫的比较深层次原因。基于对贫困问题的深刻认识,为了帮助中国人民尽早摆脱贫困的束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扶贫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本文的研究认为,习近平文化扶贫重要论述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理论背景和实践背景。理论背景是马克思及中国化的反贫困文化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反贫困文化思想、国际反贫困文化理论。实践背景是中国脱贫进入攻坚拔寨时期,全球反贫困文化形势依然严峻。习近平关于文化扶贫的重要论述形成并非一日而就,经历了萌芽、确立、成熟三个阶段。本人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认为习近平文化扶贫重要论述的内容是由文化扶贫的内涵、战略地位、重要意义、途径、保障五个方面组成的科学体系。文化扶贫的内涵一方面包括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文化活动等形式建设,另一方面包括“扶志”、“扶智”为核心的内容建设;文化扶贫的战略地位是在扶贫方式当中处于优先位置,是促进贫困人口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文化扶贫的意义是有利于改善文化贫困的状况,有利于提升物质发展水平;文化扶贫的途径有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丰富文化设施和活动、创新文化产业;文化扶贫的保障有扶贫政策、文艺人才、基层党组织、各种社会力量。习近平文化扶贫重要论述和别的扶贫方式相比,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科学性、精准性。这些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是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扶贫理论;实践价值是反思中国文化扶贫,引导文化扶贫与经济扶贫实践;国际价值是为世界反贫困文化提供“中国方案”。
肖鹏南[4](2019)在《县域尺度下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与城镇化水平的时空耦合研究》文中指出耕地是人类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资源。我国目前的国情是耕地资源总数量大,但人均耕地占有量小,且空间分布不均匀和水热配合程度较差。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地向非农产业集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猛,人口和产业对粮食作物的需求在不断地增长。但是许多地方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不注重保护耕地资源,导致耕地数量和质量下降,粮食生产和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在我国后备耕地资源有限的背景下,改变现有粗放型耕地利用模式,转向耕地集约利用的道路,使耕地利用和城镇化达到耦合协调发展阶段,这样才能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本文以湖南省的101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在收集整理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湖南省各县市区的耕地利用效率数据和城镇化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构建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和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再利用Super-Efficiency DEA模型和综合水平指数法分别计算耕地利用效率值和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最后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和城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时空耦合协调关系。利用ArcGIS和Geoda软件分析耕地利用效率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得出以下结论:(1)从总体来看,在2000年-2015年间,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07、1.09、1.04、1.11,全省的耕地利用效率平均值为1.07,全省整体呈现出一个波动上升的趋势。从空间分布上来说,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处于DEA有效的市县区的空间差异较大,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平原区、湘西地区、湘南地区。(2)从测算结果来看,自2000年到2015年,湖南省综合城镇化指数分别为0.1698、0.1577、0.1651、0.1812,湖南省的综合城镇化水平呈现出一个波动上升的特征;人口城镇化指数自2000年到2015年的值分别为0.0462、0.0436、0.0511、0.0492;土地城镇化指数自2000年到2015年的值分别为0.0477、0.0398、0.0454、0.0606;经济城镇化指数自2000年到2015年的值分别为0.0485、0.0380、0.0388、0.0416;三者都处于一个波动上升阶段。而社会城镇化指数自2000年到2015年的值分别为0.0274、0.0364、0.0298、0.0298,湖南省社会城镇化水平处于一个停滞不前的阶段。湖南省各个市的主城区比一般的县、县级市有着较大的比较优势,城镇化水平要远远高于一般的地域单元。(3)在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的县市区数量为 46、51、43、39,分别占比 45.54%、50.50%、42.57%、38.61%。在 2000 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的县市区数量为55、50、58、62,分别占比54.46%、49.50%、57.43%、61.39%。湖南省城镇化水平与耕地利用效率之间的耦合程度不高,以低水平耦合阶段和拮抗阶段为主。大部分的县市区处于濒临失调阶段,处于中度失调、轻度失调、初级协调和勉强协调阶段的城市数量不多。2000-2015年湖南省大部分县市区的城镇发展以建成区面积扩张为主,城镇化水平和耕地利用效率发展水平不太协调。但在2010年以后,湖南省101个县市区中属于低耦合协调阶段的地区数量不断减少,耦合协调关系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最后,根据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结合湖南省的实际情况,尝试探讨湖南省耕地利用与城镇化之间协调发展的政策以及工程措施,以期缓和两者之间的矛盾,并为城镇化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赵子琪[5](2019)在《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个人行为原因及其关联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依然是煤矿安全生产中最严重的事故类型,预防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方法之一,是对已发生事故进行事故致因分析,通过对历年相关文献阅读发现,以往的学者通过对井下不同工种类型的不安全操作制定了针对一线员工不安全动作的预防方案,重点提出了管理层对一线员工不安全动作的决策性影响等。大多数研究虽然方法多,但是却缺乏深入研究导致瓦斯爆炸事故的某一层面原因,比如组织层面原因,或者个人层面原因。本文将重点深入研究导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个人层面原因分析,追溯每条一次性行为背后更深层次的习惯性不安全行为,运用统计学方法结合计算机软件找出企业员工安全作业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与相互影响关系,最后对其结果提出假设并进行科学验证,为预防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提供针对性的参考。(1)得到了建国以来我国发生的584起事故样本的宏观规律趋势图。依据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官方事故点评集与事故报告建立了我国建国以来煤矿发生的重大以及特别重大(死亡10人以上)瓦斯爆炸事故完整数据库,通过分析其信息可知:从时间上来看,每年的12月、2月、3月是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高发期;从空间上来看,事故集中发生在山西省,发生了 117起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占总事故起数的20%;乡镇煤矿发生了 350起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占总事故起数的60.3%;从煤矿合法运营性来看,非法经营的矿井有209个,占总事故矿井的35.79%,等相关结果;在584起事故样本中,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30人以上)共发生129起,占所有事故起数的22.09%。(2)构建了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流程图。以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为样本,运用事故致因“2-4”模型分析了样本的所有事故致因,以此验证了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与适用性,基于此构建了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流程图并以此为理论基础与分析工具。(3)识别出了个人层面原因中出现的不安全动作,找出了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不安全动作。基于事故致因“2-4”模型的定义,研究分析了 2007年至2016年间我国煤矿发生的63起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识别出了 76类不安全动作,追溯不安全动作的特征将其细化为了四级指标;并列出了违反的具体《煤矿安全规程》条目;根据统计不安全动作的发生频次,76类不安全动作共累计出现了 494次,并得到了关键不安全动作分别是违章操作的未检查瓦斯(32次)、违章行动的违规或未安置通风设施(23次)、违章指挥的超层越界开采(28次)。(4)分析了不安全动作间的相关性与影响关系。所选用的Pearson与Spearman相关系数法结合STATA 15.0软件分析的结果表明,违章放炮与安检作业不到位、通风系统管理混乱、人员的配备与管理均呈显着正相关;违规放顶与安检作业不到位、未检查设备设施、未完善建井生产系统与违法生产呈显着正相关等其他相关关系,并以此绘制了各类不安全动作间的影响关系图。(5)分析出了习惯性不安全行为原因与发生频次并对其进行了指标细分。基于“2-4”模型中对个人层面行为习惯性不安全行为的定义,结合第4章的四级指标下的所有不安全动作,共识别出了 178类习惯性不安全行为,其中,安全意识不高在所有不安全动作中出现了 71次,安全心理不佳出现了 44次,安全知识不足出现了 34次,安全习惯不佳出现了 29次;最后根据员工应具备的安全作业能力把习惯性不安全行为细分为了 14类表现形式。(6)分析了习惯性不安全行为因素间的相关性并得出了相关性图谱。运用Pearson与Spearman相关系数法结合STATA 15.0软件算出了习惯性不安全行为因素间的相关性,例如,混沌型与省能心理、自负心理、侥幸心理均呈现显着正相关;自恃型与侥幸心理、省能心理、专业知识呈显着正相关等其他相关性分析,并以此绘制了习惯性不安全行为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总结图谱。(7)提出假设并检验了一次性不安全行为与习惯性不安全行为之间的关联度,总结出了相应预防措施。基于识别出的不安全动作与习惯性不安全行为指标,利用卡方检验与SPSS分析软件对不安全动作指标A中每个指标与所有习惯性不安全行为指标B均建立了假设检验,10组指标间均证明了习惯性不安全行为可以影响不安全动作的发出状态,并且有可能是不安全动作的危险因素;根据所得结果提出了相应预防措施检查表,为预防同类事故发生的安全培训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邵子南[6](2018)在《江苏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特征、成因与效率提升研究》文中指出土地作为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其合理配置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以及耕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的“特征—成因—效率提升”为研究主线,结合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数据,描述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数量特征,计算了江苏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效率,然后从政府失灵角度探讨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成因,并构建指标配置策略偏好假说,利用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从土地发展权视角分析市场机制引入对提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效率的可行性,最后就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与土地资源管理等提出政策建议。全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存量)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方面,通过资源—消耗势计算可以发现,江苏省各地级市资源势普遍较小,即面临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控的风险,这表明各地级市建设用地配置数量过于超前。(2)从各地级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额来看,并没有发现行政等级与指标配额成正比的现象。理论上,为减少与市级政府之间摩擦,省级政府理应避免年度间配置数量出现较大变动(尤其是指标配额大幅减少),从而促使配置行为被处于行政等级较低的市级政府支持与接受,但事实情况却是各地级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额在年度之间变动较大。省级政府在辖区城市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方面似乎显得并无明显规律,配置行为显得尤为“随意”。此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额与人口分布、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资源禀赋的协调性也有待进一步改善。(3)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效率测度方面,研究表明指标空间配置效率依然有提升空间。理论上,计划管理者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计算出各地区最佳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数量。但现实中,由于计划管理者信息有限、自身局限性等难题,追求最佳配置规模临界点并非易事,配置扭曲似乎不可避免。(4)我国土地计划管理体制是造成指标分配利用低效的制度基础,尤其是在财政分权制度、对上负责的政绩考核激励、复杂的府际关系等作用下。通过江苏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实证分析发现,指标配额与经济增长率呈正相关。即基于GDP和财政收入等经济增长绩效为主的政绩考核体制,在对上负责的官僚体制和增长驱动目标约束下,省级政府将更多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在经济增长率高的城市,似乎是“明智之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江苏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效率较高的原因所在。耕地变量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即耕地资源禀赋较多的城市会配置多的指标,反之则较少;这说明同样作为“地方政府”的省级、市级政府在耕地保护策略与行动上有所不同。产业结构对指标配置具有正向影响,这与市级政府倾向于配置更多的土地用于工业发展的策略不同。人口变量未能通过显着性检验。(5)市场机制下的土地资源配置,实质上是土地发展权的有偿交易与转移(TDR)。基于土地发展权转移原理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与耕地异地占补平衡政策,基本达到了政策设计初衷,即改进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缓解地方政府用地计划短缺造成的经济发展瓶颈。然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却面临着部分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安置过渡期长,安置方式单一化,群众参与程度低,部分整理复垦耕地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耕地异地占补平衡政策面临着异地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堪忧,市场化交易平台不完善,政策持续性堪忧等问题。本文研究发现,TDR之所以成功的一些关键要素在我国土地发展权转移政策移植中出现遗漏。而在当前财政分权体制、官员晋升体制、补充耕地管理制度、补充耕地市场交易机制等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的前提下,盲目扩大土地发展权交易范围将不利于耕地资源保护。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最后就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倾向、补充耕地指标交易、挂钩指标交易和财政体制改革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杨晓敏[7](2018)在《浙江省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潜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健康旅游理念的兴起,中医药健康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模式正蓬勃发展,市场潜力巨大。现阶段,全国各地争相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但是并非所有地区都具备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的条件,为了避免无序开发,对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潜力的评价就变得尤为重要。对一个区域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潜力进行评价,有助于正确认识区域发展条件,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中医药健康旅游战略规划决策。本文首先梳理了健康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旅游发展潜力评价等相关研究以及资源禀赋理论、旅游区位论、产业融合理论等相关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健康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潜力等概念。其次,结合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实践,系统地分析了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潜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分析得出,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潜力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可归纳为三大方面:资源、市场、支撑系统。依据影响因素,按照一定原则建立了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之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值,并据此构建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模型。通过权重对比可知,资源因素对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潜力影响最大,市场次之,支撑体系最小。实证部分,运用所构建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模型对浙江省各个县域发展潜力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排序与分析。根据评价结果,将浙江省84个县域划分为4个类型区:杭州市区等7个县市区划分为最优发展潜力区,义乌市等14个县市区划分为重要发展潜力区,余杭区等41个县市区划分为一般发展潜力区,江北区等22个县市区划分为较差发展潜力区。通过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浙江省各县域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潜力差异显着,区域内部发展潜力分区的强弱分布呈现出不均衡的状况。最优发展潜力区和重要发展潜力区主要分布在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富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最后,根据发展分区的不同特点,选取了杭州市区、桐庐县、磐安县为典型案例地区,系统地分析了这三个案例地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潜力,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未来发展策略。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潜力评价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只是做了初步探索,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将进一步地横向优化,纵向延展。
唐雄[8](201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去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当前仍然还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形势。生态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也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当前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专题研究,对回答我国所面临的这一时代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是为了解决生态问题,使建设美丽中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对生态问题有充分认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认识生态问题的有力武器,为我们正确认识生态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生态问题不能只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去认识,还应该从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来认识。虽然生态问题是人直接对自然的过分征服和掠夺造成的,但促使人这种行为的背后却是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因素。因此,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来认识生态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只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认识生态问题,那么就显得比较片面。认识生态问题要克服片面性,尽可能全面把握。生态问题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从依赖自然发展到主导自然后,自然就成了表现和确证人类本质力量不可或缺的对象。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得到很大提高,科学技术的非理性使用,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断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相异化。资本家的贪婪,资本垄断从国内走向国际,使一切国家的生产都变成世界性的了。在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价值观的影响下,在征服和掠夺自然时资本家并不会考虑其承受力。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这些都是导致生态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其中根本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揭示生态问题的产生及其根源,有利于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能更好地对症下药和趋利避害。自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觉醒以来,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绿色思潮。在这一国际大背景下我国于一九七三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拉开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序幕。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能闭门造车,而应该具有国际视野,借鉴世界各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也要吸取别人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考察世界各国对生态问题的反思与合作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以开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视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较之国外起步较晚,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是从长远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自己的优势。马克思主义是为人类解放的先进理论,具有强大地生命力和远大前途,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后盾。作为一种更先进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限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等理念。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思路也越来越清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路,如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积极推动转方式和调结构建设、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在于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贡献,从世界意义来讲,更为全球生态安全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廖祯可[9](2018)在《乐至县实施“幸福喜羊羊”特色扶贫的案例研究》文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是要改善民生,消除贫困,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实现2020年全国实现同步小康社会的目标,难点要聚焦贫困地区,重点聚焦在农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下,四川省委、省政府聚焦脱贫攻坚,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全省头等大事,以“四个好”和“两不愁、三保障”作为目标,打出“3+10+N”脱贫攻坚组合拳。通过持续努力,全省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1.5%下降至2016年的4.3%。2017年,四川省委、省政府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实,实际减贫108.5万人,超出计划数3.5万人,完成率达103%,减贫人口全部达到国家“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但是,四川的农村贫困问题仍然具有“面宽、量大、程度深”等突出特点。我省丘陵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吃饭财政”,各项工作推动所需经费主要是靠转移支付。如何利用好有限的扶贫资金,将产业发展起来,并产生收益,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实现贫困群众收入可持续是丘陵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乐至县位于四川中部,是典型的川中丘陵地区。和大多数丘陵地区一样,乐至县农村劳动力流失现象明显,留守在家的基本是“老、弱、病、残”这一特殊群体,“插花式”贫困这一现象在乐至县很突出。乐至县非全省贫困四大片区,县级政府财力有限,支撑产业发展方面体现出财力不足、财力不够。针对这一情况,2015年,乐至县开创性实施“幸福喜羊羊”特色扶贫项目,采取“群团组织+龙头企业+保险+贫困户”模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围绕产业培育、关爱救助、创业就业、科技支持、志愿服务等五大重点领域,切实做到对脱贫项目、扶持对象、脱贫措施、资金使用、脱贫成效、联系帮扶等六方面开展工作,通过对全县选定的首批11个扶贫村44户贫困户开展“送羊返羊·返羊再帮扶”即“幸福喜羊羊”特色产业扶贫活动,为每户帮扶的贫困户送去3只小母羊,一年后每户帮扶户返3只小母羊进入下一轮周期的扶贫帮扶,通过项目不断循环实施,将帮扶资金和帮扶对象不断扩大,实现帮扶对象户年均增收15000元以上。实施“幸福喜羊羊”特色扶贫,借助乐至本地独有的黑山羊品种发展产业,不仅能够弥补西部“插花式”贫困地区财力不足的问题,同时还能壮大黑山羊养殖业,利用循环利用的特点,扩大贫困户帮扶范围,增加贫困户的人均收入,为乐至县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子。本文以“幸福喜羊羊”特色扶贫项目为例,从操作层面入手,探讨脱贫攻坚在财力不足、财力有限的丘陵地区,如何将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实现产业不断壮大,贫困户增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同时的得出了以下观点和结论:一是财政资金切实用到实处,产业发展选择上要因地制宜,助推本地特色优质种养业产业发展,要采取定期培训的方式,促进特色种养业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实现规模发展,推动产业发展聚集量变到质变;二是扶贫开发从输血到造,要结合当地特色推动产业发展,要专业化推动发展;三是产业发展实现可持续循环发展,要构建多方参与联动推进的工作机制,构建帮扶方式和成果应用机制。
刘旭[10](2017)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河南省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乡二元结构造成我国城乡发展失衡,引发“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掣肘之痛,解决好这一难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城乡一体化。要大力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清除城乡二元结构,扭转城乡发展失衡局面,促进乡村繁荣昌盛,保障乡村跟上现代化建设的脚步,实现乡村和城市的协调共进。河南省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农业大省,“三农”问题格外突出,城乡差距过大,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任务艰巨,具有代表性。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为指导,结合国外经典的城乡发展理论,整理分析中国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和实践经验,运用规范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实证分析法等方法来研究河南省的城乡统筹发展,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对策建议。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整理和回顾了城乡关系理论的国内外文献综述,指出了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对城乡关系的概念、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进行了解释,整理分析了国外经典的城乡关系建设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城乡关系的理论和历届党的领导核心对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的实践和发展,并分析相关理论的指导意义。第三部分简要回顾河南省城乡发展历程,整理了当前河南省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河南省做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以及从经济、文化、社会三个方面指出了当前河南省实施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城镇化效率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农村金融服务滞后、二元的户籍制度、不对等的城乡土地权能等等。第四部分就当前河南省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措施:依托中原经济区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扶持小城镇的建设;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合理规划城乡产业布局;以工业化、信息化带动农业发展;健全农村金融业务;大力扶持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大对于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扶持力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统一管理主体和标准,逐步对接城乡社会保障;鼓励农民创业。
二、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二00一-二0二0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二00一-二0二0年)(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及减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碳排放估算方法研究 |
1.3.2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碳排放估算研究 |
1.3.3 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
1.3.4 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
1.3.5 碳排放达峰路径与减排策略研究 |
1.3.6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理论与方法基础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低碳经济理论 |
2.1.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2.1.3 人地关系理论 |
2.1.4 “胡焕庸线”假说 |
2.2 相关方法基础 |
2.2.1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
2.2.2 3S集成技术 |
2.2.3 全局空间相关性 |
2.2.4 局部空间相关性 |
2.2.5 STIRPAT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能源消费碳排放估算模型构建 |
3.1 数据来源 |
3.1.1 DMSP-OLS数据 |
3.1.2 NPP-VIIRS数据 |
3.1.3 社会经济数据 |
3.2 长时间序列夜间灯光数据集构建 |
3.2.1 DMSP-OLS数据预处理 |
3.2.2 NPP-VIRS数据预处理 |
3.2.3 DMSP-OLS与NPP-VIIRS数据融合处理 |
3.3 基于校正后夜间灯光数据集的碳排放估算模型构建 |
3.3.1 估算模型的前提假设 |
3.3.2 基于统计数据的碳排放量测算 |
3.3.3 碳排放估算模型构建 |
3.3.4 碳排放估算模型精度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4 多尺度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
4.1 区域划分和研究方法 |
4.1.1 区域划分 |
4.1.2 研究方法 |
4.2 栅格尺度下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 |
4.3 省级尺度下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 |
4.3.1 三大地区碳排放时空分布特征 |
4.3.2 省级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 |
4.3.3 省级碳排放变化趋势 |
4.4 市级尺度下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 |
4.4.1 市级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 |
4.4.2 市级碳排放变化趋势 |
4.5 县级尺度下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 |
4.5.1 县级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 |
4.5.2 县级碳排放变化趋势 |
4.6 全局空间相关性 |
4.6.1 省级尺度全局相关性分析 |
4.6.2 市级尺度全局相关性分析 |
4.6.3 县级尺度全局相关性分析 |
4.7 局部空间相关性 |
4.7.1 省级尺度局部相关性分析 |
4.7.2 市级尺度局部相关性分析 |
4.7.3 县级尺度局部相关性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
5.1 模型和指标选取 |
5.1.1 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
5.1.2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5.1.3 指标选取 |
5.2 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共同特征 |
5.2.1 SDM-STIRPAT模型构建 |
5.2.2 碳排放影响因素共性分析 |
5.3 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 |
5.3.1 GWR-STIRPAT模型构建 |
5.3.2 碳排放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碳排放达峰路径及减排策略研究 |
6.1 省级碳排放预测模型构建及情景假设 |
6.1.1 省级碳排放预测模型构建 |
6.1.2 省级碳排放情景假设 |
6.2 碳排放情景参数设定 |
6.2.1 人口规模情景设定 |
6.2.2 人均GDP情景设定 |
6.2.3 能源强度情景设定 |
6.2.4 城镇化率情景设定 |
6.2.5 产业结构情景设定 |
6.3 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 |
6.3.1 全国层面碳排放情景分析 |
6.3.2 地区层面碳排放情景分析 |
6.3.3 省级层面碳排放情景分析 |
6.4 差异化减排策略研究 |
6.4.1 总体减排策略 |
6.4.2 东部地区减排策略 |
6.4.3 中部地区减排策略 |
6.4.4 西部地区减排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7.3.1 不足之处 |
7.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碳排放量增长类型 |
附录B 各参数情景设定 |
附录C 三种情景下碳排放达峰路径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尺度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尺度 |
1.5.2 数据来源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外研究 |
2.1.1 知识结构图谱 |
2.1.2 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3 关于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4 关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5 关于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6 关于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1.7 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 国内研究 |
2.2.1 知识结构图谱 |
2.2.2 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3 关于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4 关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5 关于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6 关于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
2.2.7 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3 基础理论与相关概念 |
3.1 基础理论解析 |
3.1.2 系统理论 |
3.1.3 协调发展理论 |
3.2 相关概念界定 |
3.2.1 长江经济带 |
3.2.2 城市群 |
3.2.3 经济系统 |
3.2.4 生态系统 |
3.2.5 环境系统 |
3.2.6 能源系统 |
3.2.7 教育系统 |
3.2.8 协调发展 |
3.2.9 时空格局 |
3.3 本章小结 |
4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 |
4.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1 全面性原则 |
4.1.2 简明性原则 |
4.1.3 客观性原则 |
4.1.4 可比性原则 |
4.1.5 可获得性原则 |
4.2 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
4.2.1 总结归纳法 |
4.2.2 基尼系数法 |
4.2.3 共线性检验 |
4.2.4 合理性检验 |
4.3 本章小结 |
5 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评价与分析 |
5.1 经济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5.1.1 经济系统的评价目标 |
5.1.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5.1.3 经济系统的评价结构 |
5.1.4 评价方法 |
5.2 经济规模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2.1 固定资产投资额时空变化特征 |
5.2.2 规模工业总产值时空变化特征 |
5.3 经济结构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3.1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时空变化特征 |
5.3.2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时空变化特征 |
5.4 经济质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5.4.1 人均GDP时间变化特征 |
5.4.2 人均GDP空间演化特征 |
5.5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5.5.1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5.5.2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5.5.3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6 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评价与分析 |
6.1 生态系统评价目标与体系构建 |
6.1.1 生态系统的评价目标 |
6.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3 生态系统的评价结构 |
6.1.4 评价方法 |
6.2 生态基础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2.1 人均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 |
6.2.2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时空变化特征 |
6.3 生态压力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3.1 人均年耗水量时间变化特征 |
6.3.2 人均年耗水量空间演化特征 |
6.4 生态建设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6.4.1 园林绿化建设支出时间变化特征 |
6.4.2 园林绿化建设支出空间演化特征 |
6.5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6.5.1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6.5.2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6.5.3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6.6 本章小结 |
7 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评价与分析 |
7.1 环境系统评价目标与体系构建 |
7.1.1 生态系统的评价目标 |
7.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7.1.3 环境系统的评价结构 |
7.1.4 评价方法 |
7.2 环境污染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7.2.1 工业废水排放量时空变化特征 |
7.2.2 工业烟尘排放量时空变化特征 |
7.3 环境保护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7.3.1 工业废水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3.2 工业烟尘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3.3 工业二氧化硫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
7.4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7.4.1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7.4.2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7.4.3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7.5 本章小结 |
8 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评价与分析 |
8.1 能源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8.1.1 能源系统的评价目标 |
8.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8.1.3 能源系统的评价结构 |
8.1.4 评价方法 |
8.2 能源总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2.1 电力消费量时空变化特征 |
8.2.2 液化石油气消费量时空变化特征 |
8.2.3 能源消费总量时空变化特征 |
8.3 能源结构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3.1 煤气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时间变化特征 |
8.3.2 煤气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空间演化特征 |
8.4 能源效益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8.4.1 单位GDP能耗量时间变化特征 |
8.4.2 单位GDP能耗量空间演化特征 |
8.5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8.5.1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8.5.2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8.5.3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8.6 本章小结 |
9 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评价与分析 |
9.1 教育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
9.1.1 教育系统的评价目标 |
9.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9.1.3 教育系统的评价结构 |
9.1.4 评价方法 |
9.2 教育规模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9.2.1 大学在校学生数时空变化特征 |
9.2.2 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时空变化特征 |
9.3 教育质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
9.3.1 万人拥有教育从业人员数时间变化特征 |
9.3.2 万人拥有教育从业人员数空间演化特征 |
9.4 教育投入准则层支出评价与分析 |
9.4.1 万元GDP教育事业费支出时间变化特征 |
9.4.2 万元GDP教育事业费支出空间演化特征 |
9.5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
9.5.1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9.5.2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9.5.3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9.6 本章小结 |
10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
10.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相互作用关系 |
10.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10.2.1 综合发展指数 |
10.2.2 耦合发展指数 |
10.2.3 协调发展指数 |
10.2.4 冷热点分析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10.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3.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3.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3.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4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4.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4.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4.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5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
10.5.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
10.5.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
10.5.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
10.6 本章小结 |
1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11.1 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的选择 |
11.1.1 最小二乘法 |
11.1.2 地理加权回归 |
11.2 影响因子的选择与处理 |
11.2.1 因子的选择 |
11.2.2 因子的处理 |
11.3 影响因素评价结果分析 |
11.3.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整体影响因素 |
11.3.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局部影响因素 |
11.4 本章小结 |
1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升策略和保障机制 |
12.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升策略 |
12.1.1 推动结构升级,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
12.1.2 加大建设力度,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
12.1.3 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区域治污能力 |
12.1.4 降低能源消耗,形成集约生产方式 |
12.1.5 提高教育支出,发挥智力驱动效益 |
12.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 |
12.2.1 绿色经济运营机制 |
12.2.2 生态保护法治机制 |
12.2.3 环境污染联控机制 |
12.2.4 能源安全管理机制 |
12.2.5 教育科技支撑机制 |
12.3 本章小结 |
13 结论、不足与展望 |
13.1 主要结论 |
13.2 研究不足 |
13.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习近平关于文化扶贫重要论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2.1 关于文化扶贫的研究 |
1.2.2 关于习近平文化扶贫重要论述的研究 |
1.3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其可行性分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可行性分析 |
1.4 课题的创新性 |
第2章 习近平关于文化扶贫重要论述的形成 |
2.1 习近平关于文化扶贫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背景 |
2.1.1 马克思及中国化的反贫困文化理论 |
2.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反贫困文化思想 |
2.1.3 国际反贫困文化理论 |
2.2 习近平关于文化扶贫重要论述形成的实践背景 |
2.2.1 中国脱贫进入攻坚拔寨时期 |
2.2.2 全球反贫困形势依然严峻 |
2.3 习近平关于文化扶贫重要论述的形成过程 |
2.3.1 萌芽阶段(1969 年—1982 年) |
2.3.2 确立阶段 |
2.3.3 成熟阶段 |
第3章 习近平关于文化扶贫重要论述的内容 |
3.1 文化扶贫的内涵 |
3.1.1 内容建设 |
3.1.2 形式建设 |
3.2 文化扶贫的战略地位 |
3.2.1 文化扶贫在扶贫方式中处于优先地位 |
3.2.2 文化扶贫是促进贫困人口全面发展的重要举错 |
3.3 文化扶贫的重要意义 |
3.3.1 有利于改善文化贫困状况 |
3.3.2 有利于提升物质发展水平 |
3.4 文化扶贫的途径 |
3.4.1 大力发展教育科技 |
3.4.2 深入推进移风易俗 |
3.4.3 不断丰富文化设施和活动 |
3.4.4 积极创新文化产业 |
3.5 文化扶贫的保障 |
3.5.1 依托合理的扶贫政策 |
3.5.2 依赖优秀的文艺人才 |
3.5.3 依附有力的基层党组织 |
3.5.4 依靠广泛的社会力量 |
第4章 习近平关于文化扶贫重要论述的特点及价值 |
4.1 习近平关于文化扶贫重要论述的特点 |
4.1.1 实践性 |
4.1.2 科学性 |
4.1.3 精准性 |
4.2 习近平关于文化扶贫重要论述的价值 |
4.2.1 理论价值: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扶贫理论 |
4.2.2 实践价值:反思中国文化扶贫,引导文化扶贫与经济扶贫实践 |
4.2.3 国际价值:为世界反贫困文化提供“中国方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县域尺度下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与城镇化水平的时空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耕地利用国内研究进展 |
1.2.2 耕地利用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城镇化与耕地利用的文献综述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和模型 |
2.1 相关理论 |
2.1.1 边际效用递减理论 |
2.1.2 协同发展理论 |
2.1.3 系统分析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计量方法模型 |
2.2.1 数据包络分析 |
2.2.2 超效率DEA(Super-Efficiency DEA) |
2.2.3 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 |
2.2.4 热点分析指数(Getis-Ord Gi~*) |
2.2.5 熵值法 |
2.2.6 耦合协调度模型 |
3 数据来源与区域概况 |
3.1 数据来源 |
3.2 湖南省概况 |
3.2.1 位置与行政区划 |
3.2.2 自然概况 |
3.2.3 社会经济概况 |
3.2.4 耕地利用特征 |
4 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特征 |
4.1 耕地利用效率概念内涵 |
4.1.1 概念内涵 |
4.1.2 耕地利用效率测算流程 |
4.2 耕地利用效率评价体系构建 |
4.2.1 构建耕地利用效率指标体系 |
4.2.2 耕地利用效率指标界定 |
4.3 耕地利用效率测算 |
4.3.1 耕地利用效率测算过程 |
4.3.2 耕地利用效率测算结果 |
4.4 耕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差异特征 |
4.4.1 全局空间分异格局 |
4.4.2 趋势面分析 |
4.4.3 局部空间分异格局 |
4.5 本章小结 |
5 湖南省城镇化时空演变特征 |
5.1 城镇化概念内涵 |
5.1.1 城镇化 |
5.1.2 城镇化体系 |
5.2 城镇化评价体系构建 |
5.2.1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5.2.2 指标体系的选取 |
5.3 城镇化的综合评价 |
5.3.1 城镇化综合评价 |
5.3.2 人口城市化子系统 |
5.3.3 经济城镇化子系统 |
5.3.4 土地城镇化子系统 |
5.3.5 社会城镇化子系统 |
5.4 湖南省综合城镇化的空间差异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6 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与城镇化的时空耦合分析 |
6.1 耕地利用效率与城镇化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
6.1.1 耦合度分析 |
6.1.2 协调度分析 |
6.2 本章小结 |
7 城镇化进程中保护耕地的措施和建议 |
7.1 湖南省城镇化与耕地利用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7.2 建立湖南省城镇化进程与耕地利用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
7.3 湖南省县域土地利用方向定位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湖南省县域耕地利用效率值(2000年-2015年) |
附录二: 湖南省县域城镇化指数数据(2000年-2015年)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5)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个人行为原因及其关联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瓦斯爆炸事故物理致因研究综述 |
1.2.2 瓦斯爆炸事故人因研究综述 |
1.2.3 研究综述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事故样本选取与宏观特性 |
2.1 事故样本选取 |
2.2 事故样本宏观特征分析 |
2.2.1 时间特征分析 |
2.2.2 空间特征分析 |
2.2.3 基本特征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事故分析方法研究 |
3.1 理论基础 |
3.1.1 事故致因模型综述 |
3.1.2 事故致因“2-4”模型 |
3.2 事故原因分析方法 |
3.3 一起瓦斯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
3.3.1 分析过程 |
3.3.2 分析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瓦斯爆炸事故一次性行为原因及特征研究 |
4.1 一次性不安全行为——不安全动作因素划分 |
4.2 样本统计分析结果 |
4.2.1 样本的不安全动作统计分析结果 |
4.2.2 违章操作不安全动作分析结果列举 |
4.2.3 违章行动不安全动作分析结果列举 |
4.2.4 违章指挥不安全动作分析结果列举 |
4.3 不安全动作的原因特征分析 |
4.3.1 违章操作的不安全动作原因特征分析 |
4.3.2 违章行动的不安全动作原因特征分析 |
4.3.3 违章指挥的不安全动作原因特征分析 |
4.4 关键不安全动作统计结果 |
4.4.1 违章操作关键不安全动作原因详述与预防措施 |
4.4.2 违章行动关键不安全动作原因详述与预防措施 |
4.4.3 违章指挥关键不安全动作原因详述与预防措施 |
4.5 不安全动作的指标与对事故重要程度的相关性以及预防措施 |
4.5.1 Pearson与Spearman相关性检验与结果分析 |
4.5.2 不安全动作相关性与对事故影响关系图谱 |
4.6 本章小结 |
5 瓦斯爆炸事故习惯性行为原因及特征研究 |
5.1 习惯性行为原因因素的识别与划分 |
5.1.1 习惯性行为原因因素的识别 |
5.1.2 习惯性行为原因因素的划分 |
5.2 习惯性行为原因具体结果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
5.2.1 安全意识不高分析结果及其预防措施 |
5.2.2 安全心理不佳分析结果及其预防措施 |
5.2.3 安全知识不足分析结果及其预防措施 |
5.2.4 安全习惯不佳分析结果及其预防措施 |
5.2.5 安全生理不佳分析结果 |
5.3 习惯性不安全行为的指标相关性分析 |
5.3.1 Pearson与Spearman相关性检验与结果分析 |
5.3.2 习惯性不安全行为因素间影响关系图谱 |
5.4 本章小结 |
6 瓦斯爆炸事故个人行为原因因素关联性研究以及预防建议 |
6.1 分析指标对象的选择与确立 |
6.2 卡方检验分析方法与数据准备 |
6.3 指标A与指标B的卡方检验结果具体分析 |
6.3.1 指标A1与指标B的卡方检验结果分析 |
6.3.2 指标A2与指标B的卡方检验结果分析 |
6.3.3 指标A3与指标B的卡方检验结果分析 |
6.3.4 指标A4与指标B的卡方检验结果分析 |
6.3.5 指标A5与指标B的卡方检验结果分析 |
6.3.6 指标A6与指标B的卡方检验结果分析 |
6.3.7 指标A7与指标B的卡方检验结果分析 |
6.3.8 指标A8与指标B的卡方检验结果分析 |
6.3.9 指标A9与指标B的卡方检验结果分析 |
6.3.10 指标A10与指标B的卡方检验结果分析 |
6.4 基于检验结果提出预防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6)江苏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特征、成因与效率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处理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土地要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2.2 土地资源配置与效率测度 |
2.3 土地资源错配与测度 |
2.4 建设用地优化配置与效率提升 |
2.5 文献评述 |
第3章 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
3.1 土地效率的内涵 |
3.2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 |
3.2.1 建设用地 |
3.2.2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
3.2.3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 |
3.3 逻辑思路与分析框架 |
第4章 江苏省城市建设用地分布与利用特征 |
4.1 城市建设用地空间分布特征 |
4.1.1 研究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1.3 结论 |
4.2 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
4.2.1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测度 |
4.2.2 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因素的计量分析 |
4.2.3 城市土地反弹效应的实证分析 |
4.2.4 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江苏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特征 |
5.1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计划配置结果 |
5.2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效率测度 |
5.3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与人口、产业、经济、耕地协调性评价 |
5.3.1 “两两”协调性 |
5.3.2 综合协调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江苏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成因分析 |
6.1 自上而下土地计划管理体制 |
6.2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成因理论分析 |
6.3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实证分析 |
6.3.1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的策略偏好 |
6.3.2 计量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江苏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效率提升研究 |
7.1 国外土地发展权运行机制 |
7.1.1 发展权转移理论基础 |
7.1.2 发展权转移运行机制 |
7.2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可行性 |
7.2.1 理论基础 |
7.2.2 可行性分析 |
7.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
7.3.1 政策背景 |
7.3.2 具体操作 |
7.3.3 成效与问题 |
7.4 耕地异地占补平衡 |
7.4.1 政策背景 |
7.4.2 具体操作 |
7.4.3 成效与问题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和建议 |
8.2.1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 |
8.2.2 补充耕地指标交易 |
8.2.3 挂钩指标转移 |
8.2.4 财政体制改革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与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7)浙江省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潜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综述与基础理论 |
2.1 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健康旅游研究 |
2.1.2 中医药健康旅游研究 |
2.1.3 旅游发展潜力评价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资源禀赋理论 |
2.2.2 旅游区位论 |
2.2.3 医学地理学的理论思想 |
2.2.4 产业融合理论 |
2.2.5 市场细分理论 |
2.2.6 旅游共生理论 |
3 概念体系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相关概念 |
3.1.1 健康旅游 |
3.1.2 中医药健康旅游 |
3.1.3 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 |
3.1.4 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潜力 |
3.2 影响因素分析 |
3.2.1 资源分析 |
3.2.2 市场分析 |
3.2.3 支撑系统分析 |
4 发展潜力评价模型构建 |
4.1 发展潜力评价模型构建思路 |
4.2 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3 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
4.3 发展潜力评价模型 |
4.3.1 层次分析法 |
4.3.2 确定指标权重 |
4.3.3 综合评价模型 |
5 浙江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潜力评价 |
5.1 浙江省概况 |
5.2 浙江中医药健康旅游质性分析 |
5.2.1 资源分析 |
5.2.2 市场分析 |
5.2.3 支撑系统分析 |
5.3 发展潜力评价与分析 |
5.3.1 研究的空间尺度 |
5.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3.3 发展潜力评价与分析 |
6 典型案例分析 |
6.1 典型案例地的选择 |
6.2 杭州市区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分析 |
6.2.1 发展潜力分析与评价 |
6.2.2 杭州市区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策略 |
6.3 桐庐县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分析 |
6.3.1 发展潜力分析与评价 |
6.3.2 桐庐县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策略 |
6.4 磐安县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分析 |
6.4.1 发展潜力分析与评价 |
6.4.2 磐安县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发展策略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指标设定专家意见征询表 |
附录2 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潜力评价因子重要性问卷调查 |
附表1 浙江省84个地区各指标原始数据 |
附表2 浙江省84个地区各指标标准化数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理由及意义 |
二、研究概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一) 主要内容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生态问题 |
一、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生态问题 |
(一) 马克思恩格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认识和理解生态问题 |
(二) 列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认识和理解生态问题 |
(三)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认识和理解生态问题 |
二、人与社会关系中的生态问题 |
(一) 马克思恩格斯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认识和理解生态问题 |
(二) 列宁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认识和理解生态问题 |
(三)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认识和理解生态问题 |
第二章 人类生态问题的产生及其根源 |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 |
(一) 人单纯地依赖自然的关系 |
(二) 人单向度主导自然的关系 |
(三) 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 |
二、影响生态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 |
(一) 生产力因素 |
(二) 人的认知因素 |
(三) 科学技术的非理性使用 |
(四) 人口因素 |
(五) 虚假的需要 |
三、生态问题产生的实质 |
(一) 生态问题是人与自然界相异化的体现 |
(二) 生态问题是人自我异化的体现 |
(三) 生态问题是人与社会相异化的体现 |
四、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 |
(一)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
(二) 资本的全球扩张 |
(三) 资本主义的价值观 |
五、生态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
(一) 资源逐渐减少 |
(二) 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
(三) 气候变化明显 |
六、生态问题的特点 |
(一) 从时间上来讲具有历史性 |
(二) 从空间上来讲具有区域性 |
(三) 从表现形式上来讲具有多样性 |
(四) 从治理上来讲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
七、生态问题对人类的影响 |
(一) 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
(二) 阻碍经济的发展 |
(三) 影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
第三章 世界各国对生态问题的反思与合作 |
一、主要发达国家对生态问题的反思 |
(一) 加强立法保护生态环境 |
(二) 政府鼓励对资源的回收利用 |
(三) 对安装节能环保设施的企业实行优惠政策 |
(四) 加大对生态能源的开发与推广 |
(五) 向落后国家转嫁生态污染 |
二、发展中国家对生态问题的反思 |
(一) 思想转换: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
(二) 实践提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三、世界各国应对生态问题的新走向 |
(一) 政治合作:加强互信 |
(二) 经济合作:实现共赢 |
(三) 文化合作:凝聚共识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南 |
(一) 正确生态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
(二) 正确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后盾 |
(一) 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
(二) 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三) 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三、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 |
(一) 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保障 |
(二)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保障 |
(三) 兼容并包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保障 |
(四)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功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保障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思路及贡献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 |
(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
(二)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
(三)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
(四) 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的理念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 |
(一)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 |
(二) 积极推动转方式和调结构建设 |
(三) 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 |
(四) 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
(五)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
(六) 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彰显大国担当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 |
(一)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 |
(二) 增强了人们的生态自觉 |
(三) 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 |
(四) 为建设美丽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
(五) 对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9)乐至县实施“幸福喜羊羊”特色扶贫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问题与目的 |
1.1.1 研究领域 |
1.1.2 研究的背景 |
1.1.3 研究问题 |
1.2 国内和国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技术路线和内容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以乐至县实施“幸福喜羊羊”特色扶贫为例的研究价值 |
2.1 当前我国特色扶贫发展的基本情况 |
2.1.1 当前我国特色扶贫发展的现状 |
2.1.2 目前我国的特色扶贫发展模式 |
2.2 四川省脱贫攻坚成效 |
2.3 四川省“插花式”贫困地区特色扶贫发展的主要问题 |
2.3.1 区位优势不足,生产生活条件恶劣 |
2.3.2 产业发展薄弱,农民增收困难多 |
2.3.3 脱贫意识较低,自我脱贫力不强 |
2.3.4 民生发展欠账多,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
2.3.5 地方财力不足,支农扶贫能力较低 |
2.4 乐至县实施“幸福喜羊羊”特色扶贫的具体效果 |
2.4.1 “幸福喜羊羊”特色扶贫项目含义 |
2.4.2 “幸福喜羊羊”特色扶贫项目的模式得到广泛好评 |
2.4.3 “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初步显现 |
2.4.4 以点带面树脱贫典范 |
2.4.5 凝聚合力助精准脱贫 |
第三章 乐至县实施“幸福喜羊羊”特色扶贫的案例描述 |
3.1 乐至县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
3.1.1 历史沿革及人口状况 |
3.1.2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
3.2 乐至县农业基本情况 |
3.2.1 农业基本情况 |
3.3 乐至县实施“幸福喜羊羊”特色扶贫的实施方案 |
3.3.1 “幸福喜羊羊”特色扶贫项目含义 |
3.3.2 确定示范项目 |
3.3.3 选准示范对象 |
3.3.4 制定工作方案 |
3.3.5 强化结对扶持 |
3.3.6 强化活动引领。 |
3.3.7 乐至县群团“幸福喜羊羊”精准脱贫“3+1”工程组织机构 |
3.4 乐至县实施“幸福喜羊羊”特色扶贫项目取得成效 |
3.4.1 从脱贫攻坚上看,凝聚合力助精准脱贫 |
3.4.2 从示范效应上看,以点带面树脱贫典范 |
3.4.3 从机制发展上看,可复制的“幸福喜羊羊”模式得到大力推广 |
第四章 财政资金使用“有效性”因素分析 |
4.1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率的作用 |
4.1.1 确保财政资源合理利用 |
4.1.2 降低财政运转负荷,避免浪费 |
4.2 有效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率 |
4.3 .聚集规模效应由量变到质变 |
第五章 扶贫与产业发展“紧密性”因素分析 |
5.1 推动扶贫与产业相结合的“紧密性”原因 |
5.1.1 降低产业发展成本 |
5.1.2 利于发展产业 |
5.1.3 提升贫困户收入 |
5.2 加强扶贫与产业发展“紧密性”的关键 |
5.2.1 避免扶贫上走形式 |
5.2.2 避免产业发展不接地气 |
5.3 加强扶贫与产业发展“紧密性”的经验 |
5.3.1 推动产业发展组织化 |
5.3.2 推动产业发展专业化 |
5.3.3 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体现精细化 |
第六章 扶贫可持续发展特点的因素分析 |
6.1 产业发展体现“循环性”特点的作用 |
6.1.1 产业成本越来越低 |
6.1.2 产业规模越来越大 |
6.1.3 产业特点日益鲜明 |
6.2 产业发展体现“循环性”特点 |
6.2.1 充分体现了产业发展的需要 |
6.2.2 充分体现了扶贫机制的作用 |
6.2.3 充分体现了多方结合的特点 |
6.3 产业发展体现“循环性”特点的经验 |
6.3.1 构建领导重视多方联动机制确保有求必应 |
6.3.2 构建比选机制确保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
6.3.3 构建督查考核机制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
第七章 乐至县实施“幸福喜羊羊”特色扶贫的启示 |
7.1 财政资金切实用到实处 |
7.1.1 产业发展选择上要因地制宜,助推本地特色优质种养业产业发展 |
7.1.2 采取定期培训的方式,促进特色种养业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
7.1.3 实现规模发展,推动产业发展聚集量变到质变 |
7.2 扶贫开发从输血到造血 |
7.2.1 要结合当地特色推动产业发展 |
7.2.2 要专业化推动发展 |
7.3 产业发展实现可持续循环发展 |
7.3.1 构建多方参与联动推进的工作机制 |
7.3.2 构建帮扶方式和成果应用机制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河南省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城乡关系的理论研究 |
1.3.2 西方学者对于城乡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 |
1.3.3 国内对于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的研究 |
1.3.3.1 我国城乡理论的发展与城乡统筹内涵 |
1.3.3.2 城乡统筹发展的意义 |
1.3.3.3 城乡统筹发展的困境 |
1.3.3.4 城乡统筹发展的建议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乡关系的概念 |
2.1.2 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2.2.1 国外学者对于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的研究 |
2.2.1.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2.1.2 舒尔茨农业发展和人力资本理论 |
2.2.1.3 钱纳里多国模型 |
2.2.2 马克思列宁主义有关城乡关系的理论研究 |
2.2.2.1 城乡从分离、对立走向融合 |
2.2.2.2 以城市为中心带动农村,实现城乡生活条件接近 |
2.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城乡统筹发展理论和实践 |
2.2.3.1 工农并举,城乡兼顾 |
2.2.3.2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以工促农 |
2.2.3.3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
2.2.3.4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 |
2.2.4 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的创新 |
2.2.4.1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
2.2.4.2 建设有独特地域文化气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2.2.4.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2.5 相关理论指导意义 |
3 河南省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重大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 |
3.1 河南省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 |
3.1.1 河南城乡统筹发展过程 |
3.1.2 河南城乡统筹发展取得的成效 |
3.2 河南省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意义 |
3.3 河南省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经济方面 |
3.3.1.1 城乡居民收入和支出差距较大 |
3.3.1.2 城镇化率低 |
3.3.1.3 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 |
3.3.1.4 农村金融组织支农服务滞后 |
3.3.2 文化方面 |
3.3.2.1 乡村人力资本匮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需求 |
3.3.2.2 城乡获取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
3.3.3 社会方面 |
3.3.3.1 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籍制度 |
3.3.3.2 城乡土地权能不平等 |
4 河南省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 |
4.1 经济方面 |
4.1.1 依托中原经济区战略,深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
4.1.2 扶持小城镇的建设 |
4.1.3 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 |
4.1.4 合理规划城乡产业布局 |
4.1.5 以工业化、信息化带动农业发展 |
4.1.6 健全农村金融业务 |
4.2 文化方面 |
4.2.1 大力扶持农村的职业教育 |
4.2.2 加大对于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扶持力度 |
4.3 社会方面 |
4.3.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
4.3.2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
4.3.3 统一管理主体和标准,逐步对接城乡社会保障 |
4.3.4 鼓励农民创业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二00一-二0二0年)(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及减排策略研究[D]. 吕倩.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5)
- [2]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D]. 王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3]习近平关于文化扶贫重要论述的研究[D]. 乔建军.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4]县域尺度下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与城镇化水平的时空耦合研究[D]. 肖鹏南.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个人行为原因及其关联关系研究[D]. 赵子琪.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2)
- [6]江苏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空间配置特征、成因与效率提升研究[D]. 邵子南. 南京农业大学, 2018
- [7]浙江省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潜力评价研究[D]. 杨晓敏. 浙江师范大学, 2018(03)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唐雄.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9]乐至县实施“幸福喜羊羊”特色扶贫的案例研究[D]. 廖祯可. 电子科技大学, 2018(11)
- [10]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河南省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D]. 刘旭. 兰州财经大学, 2017(02)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碳排放论文; 长江经济带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