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涂料用新型增滑剂的成分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中武[1](2021)在《环氧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其在玄武岩纤维浸润剂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新资源绿色材料,玄武岩纤维及其增强聚合物(BFRP)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和环境友好等特性而被应用于土木建筑、军工、船舶等领域。但玄武岩纤维增强聚合物水热老化性差已成为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国内外纤维用成膜剂技术研究进展和玄武岩纤维自身表面特性,以解决水热老化性差与绿色制造的需求,分别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嵌段共聚物,F108)和硅烷偶联剂(γ-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对亲水性气相Si O2进行表面改性,制得系列双酚F环氧Pickering乳液,并对其在玄武岩纤维浸润剂中应用进行了研究。本论文先对玄武岩水拉丝的表面特性进行了表征,发现玄武岩裸纤为极性,且表面带负电荷。因此,以微量的阳离子型、非离子型表面改性剂或硅烷偶联剂处理气相Si O2作为乳化剂以制备双酚F环氧Pickering乳液,并期望制得的Pickering乳液不仅能最大幅度地降低对环境和界面粘接性能存在不利影响的乳化剂用量,还能向纤维表面均匀地引入大量的纳米Si O2颗粒,最终提高玄武岩纤维与基体树脂的界面结合和湿热老化性。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C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108都实现了对气相Si O2进行表面润湿性和絮凝改性,使之成为Pickering乳化剂。当CTAC或F108分别为0.004 wt%和0.16 wt%时,制得的PE阳离子型或PFE非离子型Pickering乳液的平均粒径较小,静置6个月未见分层,然后分别在玄武岩纤维生产线上成功地进行了浸润剂涂覆试验。与添加4.5 wt%F108,采用相反转法制得乳液相比,两种Pickering乳液配制浸润剂处理的玄武岩纤维及其BFRP的性能都得到了提升;但PE阳离子型Pickering乳液配制浸润剂处理玄武岩纤维制得Uni-BFRP的吸水率仅降低了21.1%;PFE非离子型Pickering乳液配制浸润剂处理玄武岩纤维制得Uni-BFRP的吸水率仅降低了0.9%,水热老化处理后Uni-BFRP的弯曲强度仅提高了8.8%。PE阳离子型和PFE非离子型Pickering乳液都未能全部满足论文要求的三项目标值。此外,还发现乳化温度对采用粘度仍较高的双酚F型环氧树脂制备Pickering乳液不容忽视,最佳的乳化温度为60 oC,气相Si O2的饱和含量为4.0 wt%。使用硅烷偶联剂KH-560改性气相Si O2制备环氧Pickering乳液时,发现单独增加KH-560用量不能制得适合玄武岩纤维浸润剂用环氧Pickering乳液,其原因是硅烷偶联剂KH-560分子链太短不能使气相Si O2发生絮凝。而使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108或非离子型润滑剂NBR-1090作为絮凝剂与KH-560改性气相Si O2协同稳定环氧Pickering乳液时,发现F108与KH-560改性气相Si O2表现出显着的协同稳定作用。当KH-560和F108分别仅为0.05 wt%和0.06 wt%时,制得的PKFE复合型Pickering乳液的平均粒径最小,且静置6个月都未见分层。PKFE复合型Pickering乳液配制的浸润剂全面地提升了玄武岩纤维及其BFRP的性能,并实现了论文要求的三项目标值,Uni-BFRP的吸水率降低了33.7%,水热老化后纤维束丝浸胶纱的拉伸强度和Uni-BFRP的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67.6%和19.7%。综上,使用能与气相Si O2形成化学键的硅烷偶联剂并具有较低吸水率的嵌段共聚物协同稳定的复合型环氧Pickering乳液性能最优。该复合型环氧Pickering乳液配制浸润剂进行了玄武岩纤维小批量试生产,由其试制的新型BFRP导弹贮运发射箱完成了首件鉴定。作为纤维浸润剂用成膜剂,Pickering乳液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赵帆,赵乙丞,齐鹏,张志豪[2](2021)在《锆合金热挤压用防护润滑剂的试制与性能》文中研究指明为满足锆合金热挤压时的润滑与防护需求,试制了一种锆合金热挤压用防护润滑剂,主要成分包括有机硅树脂、低软化点玻璃粉、氧化铝粉、二硫化钼、石墨粉、滑石粉、云母粉等.实验温度为700~800℃时,采用圆环压缩法测得涂覆有润滑剂的Zr-4合金摩擦因子为0.19~0.25,润滑效果良好.将有润滑剂防护的锆合金分别加热至700、800和900℃并保温1 h,未发生明显氧化,热防护性能良好.测定了有、无润滑剂条件下Zr-4合金和H13模具钢的界面接触温度随接触时间的变化曲线.当Zr-4合金和H13钢的初始界面温度分别约为700℃和350℃时,无润滑剂时Zr-4合金表面温度达到稳定的时间为7.7 s,界面换热系数由250 W·m-2·℃-1增大至2700 W·m-2·℃-1;有润滑剂时Zr-4合金表面温度达到稳定的时间延长至12 s,界面换热系数由131 W·m-2·℃-1增大至1900 W·m-2·℃-1.这表明该润滑剂具有较好的高温热障性能.
戴文亭,安胤,郝如意,郭威,孙明志[3](2020)在《疏水性纳米白炭黑对沥青胶结料低温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研究疏水性纳米白炭黑对沥青胶结料低温性能的影响,应用常规沥青低温性能试验和胶浆小梁弯曲试验对比评价疏水性纳米白炭黑改性沥青、纳米白炭黑改性沥青和90#基质沥青的低温性能,通过扫描电镜分析两种改性材料的特点与改性机理,基于微观分析结果,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改性材料对沥青低温性能的增强机理。结果表明,疏水性纳米白炭黑改性沥青的针入度指数PI值最大,其低温脆点比纳米白炭黑改性沥青低80%,-15℃时最大弯拉应变比基质沥青高350%,比纳米白炭黑改性沥青高80%。-15℃时极限弯拉强度比基质沥青高69%,低温性能优异;疏水性纳米白炭黑颗粒尺寸比纳米白炭黑小11%,粒径分布更均匀,颗粒表面为有机性且更粗糙,拌合不易聚团,改性颗粒与沥青构成三维网格型受力结构,改善了沥青低温受力特性;疏水性纳米白炭黑与沥青之间生成了C—O化学键,增强了改性材料颗粒与沥青的粘结,强化学粘结缩短了沥青拉伸链长度使变形能力增加。
王林[4](2020)在《多功能化核壳有机硅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在塑料改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通过物理或化学改性的方法,赋予已有聚合物材料新的性能与功能,是目前高分子材料的发展方向之一。其中,聚合物材料的增韧改性是一个重要方面。与刚性粒子、橡胶弹性体和热塑性弹性体相比,核壳聚合物将弹性体与刚性粒子的优点结合起来,可以获得“刚韧并存”的高性能材料。核壳有机硅改性剂具有优异的低温韧性,并且兼具良好的耐紫外老化性能和耐热性等优点,不但可以在提高塑料韧性的同时保持其刚性,而且可以利用有机硅的特殊性赋予材料特有的性能,获得性能优良的改性塑料。本论文采用乳液聚合的工艺,制备了聚丙烯酸酯为壳、有机硅为核的核壳结构有机硅改性剂,研究了有机硅改性剂在低噪音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以及免喷涂聚碳酸酯(PC)材料方面的新应用,通过优化其结构,引入特殊耐候基团,获得具有特殊性能的改性剂,并将其应用于制备耐候高韧性PC材料和耐候阻燃聚氯乙烯(PVC)木塑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核壳有机硅改性剂在不同塑料中的应用,建立起有机硅改性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扩展有机硅改性剂的应用,为开发新型的有机硅改性剂产品及改性塑料提供方案和思路。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有机硅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核层单体,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AA)为壳层单体,采用核壳乳液聚合工艺,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有机硅-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poly(D4-MMA-BA))。优化合成工艺条件,研究有机硅单体比例和核壳单体比例对单体转化率、乳液粒径、形态、凝胶率、成膜性以及韧性的影响,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动态光散射粒径仪(DLS)和透射电镜(TEM)等进行表征。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获得了目标产物。当D4与KH-570的比例为41.5:3.5,核层单体与壳层单体的比例为5:4时,所制得的乳液转化率高于98%,凝胶率低于0.5%,且乳液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韧性;热失重(TG)结果显示,poly(D4-MMA-BA)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起始热分解温度较高(>300℃),透射电镜显示所制备的乳胶粒子具有核壳结构,粒径约为150nm。(2)采用喷雾干燥工艺,制备核壳结构的有机硅改性剂,以核壳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物、硅酮树脂、聚乙烯蜡和乙撑双硬脂酰胺作为改性剂,制备了低噪音ABS材料。通过摩擦系数测试仪器和自主搭建设计的噪音测试方法,研究了润滑剂种类和用量对ABS材料摩擦噪音的影响。与其他改性剂相比,聚乙烯蜡可以提高材料的表面摩擦性能,减小动静摩擦系数差△F,减缓粘-滑现象的产生,改善摩擦噪音。当聚乙烯蜡用量为4%时,其摩擦噪音仅有58d B。这是因为聚乙烯蜡润滑剂会迁移到材料表面形成一层低表面能物质,不仅降低了材料的表面张力,还使得ABS的动、静摩擦系数以及△F下降,防止材料表面出现粘-滑现象,从而降低摩擦噪音。Poly(D4-MMA-BA)改性剂的引入可以有效提高ABS的韧性和热稳定性,但是会降低其拉伸强度。同时,poly(D4-MMA-BA)改性剂还可以降低材料表面的摩擦系数,提高其抗磨损性能,降低摩擦噪音,但对摩擦力变化值△F的降低有限。采用摩擦测试仪、噪音测试仪、FTIR和扫描电镜(SEM)等对材料进行表征测试,探究摩擦噪音的产生机理和控制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证明,ABS材料摩擦噪音主要是由粘-滑现象产生的,相对滑动时产生的噪音与两制件发生相对滑动时的摩擦力变化值△F有明显的相关性,降低△F可以降低摩擦产生的噪音。(3)以铝银浆为金属光泽材料,核壳有机硅乳液作为包覆材料,采用喷雾干燥工艺,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制备了有机硅包覆铝银浆的铝粉微球,并将得到的铝粉微球用于制备具有金属光泽的免喷涂PC材料,解决免喷涂材料低温韧性差和流痕问题。研究了铝粉微球在PC中的分散情况及其用量对免喷涂PC材料力学性能、外观流痕、热稳定性以及熔体流动性等的影响,采用TG、差示扫描量热仪(DSC)、SEM和元素分析(EDS)等进行表征。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喷雾干燥工艺,有机硅-丙烯酸酯聚合物发生了固化反应,并成功包覆了水性铝粉,形成了微球状或片状结构。包覆后的铝粉微球能够大幅度提高PC的冲击韧性,尤其是材料的低温冲击强度。与PC/Al材料相比,PC/包覆铝粉微球材料的常温冲击性能提升了47.2%,低温冲击性能提高了48.8%。对铝粉进行包覆后能够明显降低铝粉的片状结构所带来的取向流动,从而改善聚合物表面的熔接线与流痕。(4)通过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UV-P)与丙烯酰氯(AC)的酯化反应,制备具有抗紫外基团和双键的2-(2’-丙酰氧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AMB)功能性单体,将其引入到乳液聚合体系中,采用喷雾干燥工艺,合成具有耐候基团的功能化核壳有机硅改性剂poly(D4-MMA-BA-AMB),并将其添加到PC中,制备高韧性耐候PC材料。系统研究AMB用量对有机硅乳液聚合稳定性和粒径的影响,分析了AMB的老化机理,探讨耐候有机硅改性剂对PC力学性能以及耐老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FTIR、核磁(1H-NMR)、TG、TEM、DLS和紫外吸收仪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功能化AMB单体。AMB通过断链反应产生苯并三唑(UV-P),因此具有良好的紫外吸收作用。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将AMB与有机硅和丙烯酸酯单体共聚,成功的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改性剂poly(D4-MMA-BA-AMB)。AMB的引入会降低体系聚合的稳定性,但有助于提高改性剂的热稳定性,所制备的含AMB的有机硅改性剂具有很强的紫外吸收能力。有机硅改性剂的引入会降低PC的拉伸强度,但可以大幅度提高材料的低温缺口冲击强度,同时改善紫外光照后PC产品的韧性和黄变性能。与纯有机硅改性剂相比,含有AMB基团改性剂的PC具有更好的抗紫外效果,经过1000h的紫外光辐照,PC/poly(D4-MMA-BA-AMB)在拉伸强度以及冲击强度(常温、低温)等方面都有较高的保持率,且色差变化较小。此外,与直接添加poly(D4-MMA-BA)和UV-P的PC混合物相比,PC/poly(D4-MMA-BA-AMB)在水煮后具有更好的耐老化性能。(5)将核壳有机硅改性剂poly(D4-MMA-BA-AMB)添加到PVC木塑复合材料中,以改善木塑PVC材料的耐候性、阻燃性和韧性,考察了有机硅改性剂对PVC制品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及抗老化性能的影响,采用锥形量热仪、光学显微镜、色差测试仪、老化测试箱等对制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剂poly(D4-MMA-BA-AMB)的引入可提高PVC木塑复合材料(PVC-WPC)的缺口冲击强度,且增韧效果优于其他有机硅改性剂产品。通过调节白木粉、改性剂和三氧化钼(Mo O3)的配比可以获得性能优良的阻燃耐候PVC-WPC材料,其中最优配比为:白木粉5份,有机硅改性剂2.5份,Mo O3 1.5份。改性剂poly(D4-MMA-BA-AMB)和Mo O3复配可以降低PVC-WPC烟释放及热释放速率,提高残炭率,形成致密的碳层,显着地提升材料的阻燃性能。改性剂的引入还可以提升制品的耐候性能,添加量在3.5%时,制品即可表现出优异的耐候性,在1000小时的加速老化后外观无明显色差变化。Poly(D4-MMA-BA-AMB)还可以提升PVC-WPC制品挤出过程中的熔体粘度,优化发泡工艺,当其添加量为2.5%时,制品呈现出最优的力学性能及泡孔尺寸。
房禹[5](2019)在《延长油田年产1.5万吨钻井泥浆材料工业转化工程工艺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延长石油”)是我国唯一拥有油气探采、加工、储运、销售资质的大型省属国有企业。其所属的油田公司拥有资源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探明含油面积3500平方公里,探明地质储量16亿吨,从2007年起,年产原油超过1000万吨,成功跨入了千万吨级大油田行列。延长油田的资源区块主要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而该区域的储油地质结构属于低渗透致密地层,单井产油量极低,所以在鄂尔多斯盆地只有靠多打井才能提高产油量。根据延长油田公司“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计划勘探探井928口,资源井钻井合计237口;计划开发常规井17961口,水平井872口,注水井4796口,投注4104口,转注3884口,平均年使用钻井泥浆材料约1.5万吨左右,目前消耗的泥浆材料全部由钻井工程公司外购。为了降低原料成本、提高钻井泥浆材料的质量和针对性、统一管理,延长石油钻井公司决定建立自己的泥浆材料生产、科研、检测基地,除满足延长油田油气井钻井施工的需要,还可服务于周边市场。基于此,钻井公司与西北大学签订了《钻井泥浆材料技术工艺及生产设计服务》产学研合作项目。本课题即为该项目的一部分工作内容,旨在解决生产车间的工艺工程设计。主要完成的工作有:(1)依据钻井公司提供的泥浆材料现场使用的品种和年消耗量,结合投资规模及投入产出比,确定了一期项目产品结构为高温高压降滤失剂、丙烯酰胺-丙烯酸钾共聚物、两性离子聚合物强包被剂、乳液包被抑制剂、增粘降失水剂、油基润滑剂、无荧光防塌润滑剂、乙烯基单体单体共聚物8种自主生产类和磺化沥青、磺化褐煤、磺化酚醛树脂、腐殖酸钾、固体润滑剂(石墨)5种配套外购类。(2)在工艺组确定生产配方和工艺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了性能评价。(3)将8种泥浆材料的生产车间分为液体产品车间和固体产品生产车间,分别进行了工艺设计。在液体产品生产中,确定了以反应釜、产品储罐、原料储罐、泵及自动灌装线为主的生产工艺,经过计算确定反应釜容积为5m3、原料储罐容积10m3、成品储罐容积8m3,并确定了生产设备的具体数量和型号。在固体产品生产中确定了以混合机、螺杆上料机、皮带传送机和自动包装机为主的生产工艺,并确定了各设备的具体数量和型号。(4)根据现有厂房条件,对生产设备进行了布置,在设备布置中提出了“横断式”设计,能够实现高效生产。设计了生产设备的控制方案。并对原料库房和成品库房进行了布置。(5)以本初步设计为基础形成的《定边泥浆助剂厂钻井泥浆材料技术工艺报告》已通过延长集团组织的专家评审;《陕西延长石油钻井工程有限公司定边15000吨/年泥浆助剂厂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陕西延长石油钻井工程有限公司定边分公司建设定边延长石油泥浆助剂厂一期工程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陕西延长石油钻井工程有限公司定边泥浆助剂厂一期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等也通过了相关政府机构的评审,工程建设进入了招投标阶段。
李文强,张爱霞,曾向宏,胡娟[6](2018)在《2017年国外有机硅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公开发表的相关资料,综述了2017年国外有机硅行业的发展概况及有机硅产品的研发进展。
田程程[7](2018)在《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负载型催化剂的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羧酸酯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类化工原料,可以用在多种产品的生产中,包括增塑剂、化妆品、防腐剂、医药、涂料等,它通常是通过酯化反应来制备的。传统酯化反应的催化剂是浓硫酸,作为一种均相催化剂,虽然它的催化性能较好,但是存在着易腐蚀设备、污染环境等问题。而负载型离子液体催化剂是一种新型的非均相催化剂,它不仅具有离子液体催化剂的优良性能,还能解决离子液体粘度大难分离回收等问题。本论文用功能化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BS)与H2SO4反应,制备出了催化活性较好的新型负载型离子液体催化剂[PVPP-BS]HSO4。通过傅立叶红外(FT-IR)、热重分析(TGA)和场发射电镜扫描(FE-S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催化剂结构,并将该催化剂用于丁酸丁酯、柠檬酸三丁酯(TBC)、苯甲酸甲酯的合成中。该催化剂催化合成丁酸丁酯的研究表明,在反应条件为:醇酸摩尔比1.7:1,催化剂的加量8wt.%,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3h时,正丁酸的转化率高达95.9%。用该催化剂催化合成丁酸丁酯经过6次循环使用后,催化剂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该催化剂催化合成TBC的单因素实验反应研究表明,该反应的较佳条件为:醇酸摩尔比5:1,催化剂的使用量为6wt.%,反应温度115℃,反应时间5h。在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以TBC的收率为响应值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工艺优化。优化结果表明,柠檬酸和正丁醇酯化的最佳条件为:醇酸摩尔比5.2:1,催化剂的使用量6.6wt.%,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5.5h。在该优化条件下,柠檬酸转化率和TBC收率分别达到97.5%和92.9%。同时催化剂能够重复使用5次活性没有明显的降低。该催化剂分别在常规和微波辐射两种条件下催化合成苯甲酸甲酯反应的研究表明:在常规条件下,醇酸摩尔比为4:1,催化剂的用量为4wt.%,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2h下,苯甲酸的转化率可达到64.2%。在微波条件下,随着醇酸摩尔比的增大,苯甲酸的转化率也随着增加,当醇酸摩尔比为4:1时苯甲酸的转化率最大;在一定的范围内,反应的温度越高,苯甲酸的转化率越大,当反应温度为130℃时,苯甲酸的转化率达到最大值。当催化剂用量为4wt.%时,生成的苯甲酸甲酯最高,当反应时间为60min时,苯甲酸的转化率可达85.5%。
潘小波[8](2018)在《环保型铝合金热模锻润滑剂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热模锻工艺作为锻压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80%的锻件是由模锻工艺生产的。而在热模锻工艺中所使用的润滑剂是影响锻件质量、生产效率以及成本的关键技术之一。传统所用石墨系润滑剂由于具有摩擦系数小、承压能力高、易清除等优点,因而在铝合金热锻模上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但同时由于石墨型润滑剂具有较差的隔热性、石墨脏、黑且在使用中产生粉尘易导电等缺点,容易导致机器短路、不具有环保特性而限制了石墨型润滑剂更进一步应用。针对石墨系润滑剂在环保和安全方面的缺点,本文致力于研究开发一种以高分子有机材料为主体,再辅助以合适的润滑材料和其他助剂而组成的一种水溶性新型环保型润滑剂,分析新型环保型润滑剂的机理,并同石墨润滑剂等对比分析,以及应用于实际应用的效果验证。首先,本文以ENFL有机材料为主体材料,通过添加合适的润滑材料和乳化剂等其他助剂以及优化乳化工艺,进而研发出一种新型的水溶性型环保润滑剂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实验结果表明,当乳化剂含量控制在0.2%,温度控制在80℃以上、时间控制在25min时,其润滑效果最佳;当硬脂酸盐B和D混合添加ENF溶液中时,其摩擦系数最小,可以达到0.05左右。其次,本文采用制备的新型润滑剂同石墨润滑剂及3种市场上使用的润滑剂进行了成膜性、悬浮性、摩擦系数以及用圆环镦粗后圆环试样表面的对比分析。对比结果显示,ENFL润滑剂采用圆环镦粗法测得的摩擦系数优于其他几种润滑剂,并采用ABQUAS进行圆环镦粗的模拟验证,成膜性和悬浮性性能优秀,且圆环表面质量好,容易清洁。同时对ENFL润滑剂的微观结构分析,润滑剂中新型网状多孔结构和相对容易滑动的硬脂酸盐分子层降低了横向的剪切应力,增加了其润滑能力。最后,本文通过设计实验用小模具验证ENFL润滑剂在不同压缩量、液压力和温度下进行了实际的验证,试验结果显示ENFL型润滑剂在实际的使用中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且对环境无污染。
吴彦芬[9](2013)在《耐高温耐磨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实验旨在研制一种适用于发动机零部件之间的耐磨涂层,这种涂层不像其他保护层仅仅是通过隔离互相摩擦的表面来减少磨损,它主要是通过降低摩擦系数,这样不但增加了部件的可靠性并且对部件提供了腐蚀防护。它的应用可对大部分部件减摩涂层提供终身润滑。首先,通过基团贡献法计算出环氧树脂6101的溶解度参数,结果与文献查得的环氧树脂的溶解度参数相近。采用乌氏粘度计法,根据聚合物溶解度参数相近相溶原理,测定了不同溶剂中环氧树脂6101的特性粘度值,再将其与对应溶剂的溶解度参数作图,综合溶剂毒性、价格、挥发性等考虑,确定乙酸丁酯作为环氧树脂的良溶剂。其次,采用单因素实验,通过测定耐磨涂层的附着力、硬度、耐热性等性能,结合TG、DTA等手段,得到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环氧树脂的较佳配方(包括有机硅的种类和用量、去离子水的用量、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用量、反应时间与反应温度)。再次,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石墨、二硫化钼填料对耐磨涂料耐磨性、耐热性等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石墨与二硫化铝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两者一定的比例混合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涂料的耐磨性能,减小磨损失重及摩擦系数。同时在涂料中加入一定量的三氧化二锑,可有效增强涂层的硬度,并提高涂层的耐磨性。最后,采用5种固化剂体系分别对涂层进行固化反应研究,固化剂体系分别为二乙烯三胺、间苯二胺、引发剂DMP-30/聚酰胺650、酚醛改性胺、二氨基二苯基甲砜DDS。经过实验研究表明,固化体系DMP-30/聚酰胺650的耐热性能最佳,经过320℃和450℃的高温灼烧,质量损失率及硬度、附着力的变化最小。DMP-30/聚酰胺650、酚醛改性胺固化剂的耐酸碱盐、耐燃油性能相对较优。通过对固化体系涂料的固化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DMP-30/聚酰胺650的表观活化能最低,反应速率方程为K=8.606×106exp(7958.3/T)(1-α)0.871,反应产物试用期较长,体系在低温区的反应速率仍较快,获得的涂层综合性能最佳。因而,DMP-30/聚酰胺650最适合用作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涂料的低温固化剂。
张旭茗[10](2013)在《具有微相分离结构防污涂层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海洋生物污损能够带来的巨大损失,防污涂层的研究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尤其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对海洋生物污损过程的深入了解,对于新型仿生防污涂层要求越来越多,进而开发了具有微相分离结构的仿生防污涂层。研究表明,具有微相分离结构的表面可以防止蛋白吸附,进而可以用来进行海洋生物防污。由于具有微相分离结构的共聚物体系较少,这种防污涂层尚处于研究阶段,对防污涂层制备技术和防污机理研究也不足。本文的基本思想是选用几种常见并且比较廉价的聚合物为链段模型,设计出不同体系的共聚物,并采用模拟方法预测各种共聚物涂层的微相分离结构;同时,利用化学方法合成所设计的共聚物,并对其进行微相分离结构以及防污性能研究。首先,本文选用几种常见廉价并且对海洋环境没有污染的共聚物为链段,分别设计了PDMS/PS嵌段共聚物、PMMA/PS随机共聚物及PMMA/PEG接枝共聚物,并利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对不同成分含量的三种共聚物分别进行了涂层表面微相分离结构的预测。对PDMS含量分别为10%、20%90%的PDMS/PS嵌段共聚物涂层,PMMA含量分别为10%、20%90%的PMMA/PS随机共聚物涂层,以及PMMA含量分别为10%、20%50%的PMMA/PEG接枝共聚物涂层的微相分离结构预测结果均表明,随着共聚物中某一成分含量的增加,共聚物涂层的微相分离结构呈现从这一成分的颗粒状,到岛状,到双连续状,再到另一成分的岛状,颗粒状的变化规律。其次,根据所预测的涂层表面的微相分离结构,经过多次试验,制定了合理的化学合成工艺,并选用合适的原料成功地合成了PDMS含量分别为32%、41%和50%的PDMS/PS嵌段共聚物,PMMA含量分别为19%、62%、69%和84%的PMMA/PS随机共聚物,以及PEG含量分别为8%、10%和12%的PMMA/PEG接枝共聚物,并利用FT-IR、1H-NMR、UV和DSC等方法对所合成的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同时利用旋转涂膜方法对各共聚物表面进行成膜,并利用轻敲模式AFM方法观察了涂层表面的形貌。结果表明,三种共聚物涂层表面的微相分离结构均与所预测的表面结构一致,均是以相对亲水的相为凸起的分散相,相对疏水的相为连续相形式分布,并且随着共聚物中相对亲水成分含量的增加,凸起的相区的尺寸有所增加。再次,对于所制备的共聚物涂层分别进行了润湿性和防污性能的研究。PDMS/PS、PMMA/PS及PMMA/PEG三种共聚物涂层的接触角测量的结果表明,共聚物涂层的润湿性主要取决于涂层的组成;其中PDMS/PS涂层的疏水性最强,PMMA/PS涂层次之,而PMMA/PEG具有亲水性;并且在每种共聚物涂层中,疏水性均随着疏水性强的链段的增加而增加。通过牛血清蛋白吸附试验及小新月菱形藻吸附试验,对PDMS/PS、PMMA/PS及PMMA/PEG三种共聚物涂层的防污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三种共聚物涂层具有不同的表面疏水性及微相分离尺寸,但三种共聚物涂层均具有良好的防蛋白和藻类吸附的性能,并且防污性能相当。研究结果说明了三种涂层的防污性能不仅与涂层的亲疏水性有关,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涂层表面的结构。最后,为深入研究共聚物涂层中微相分离结构与防污性能之间的关系,本文根据所测试的共聚物涂层的防污性能,从吸附物尺寸小于和大于材料表面微相分离结构两个角度,系统的研究了共聚物涂层的防污机理。揭示了本文中的三种共聚物表面结构与防污性能的关系,为其它具有微相分离结构材料的防污机理研究提供了依据。
二、涂料用新型增滑剂的成分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涂料用新型增滑剂的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环氧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其在玄武岩纤维浸润剂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玄武岩纤维浸润剂研究进展 |
1.2.1 复合材料界面的物理和化学作用 |
1.2.2 玄武岩纤维浸润剂的研究进展 |
1.2.3 环氧成膜剂的研究进展 |
1.3 Pickering乳液基础 |
1.3.1 Pickering乳液的影响因素 |
1.3.2 Pickering乳液在浸润剂中的应用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实验原料及实验设备 |
2.1.1 实验主要原料及试剂 |
2.1.2 实验主要仪器 |
2.2 环氧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
2.3 玄武岩纤维浸润剂处理 |
2.4 性能表征 |
2.4.1 乳液的性能表征 |
2.4.2 玄武岩纤维的性能表征 |
2.4.3 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表征 |
第3章 阳离子型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其应用 |
3.1 引言 |
3.2 玄武岩水拉丝表面特性研究 |
3.2.1 水拉丝的化学成分 |
3.2.2 水拉丝的表面形貌 |
3.2.3 水拉丝表面的电性能 |
3.2.4 水拉丝的表面能 |
3.3 阳离子型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
3.3.1 乳化温度对Pickering乳液的影响 |
3.3.2 CTAC含量对Pickering乳液的影响 |
3.3.3 气相SiO_2 含量对Pickering乳液的影响 |
3.3.4 CTAC含量对Pickering乳液的影响机理 |
3.4 阳离子型Pickering乳液在浸润剂中的应用 |
3.4.1 玄武岩纤维的表面形貌及表面能 |
3.4.2 玄武岩纤维的界面剪切强度 |
3.4.3 玄武岩纤维的力学性能 |
3.4.4 Uni-BFRP的吸水率 |
3.4.5 纤维束丝浸胶纱的拉伸强度 |
3.4.6 Uni-BFRP的弯曲强度及断口形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非离子型环氧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其应用 |
4.1 引言 |
4.2 非离子型环氧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
4.2.1 F108 含量对乳液离心稳定性的影响 |
4.2.2 F108 含量对粒径、粘度和静置稳定性的影响 |
4.2.3 F108 含量对Pickering乳液的影响机理 |
4.3 非离子型Pickering乳液在浸润剂中的应用 |
4.3.1 玄武岩纤维的表面形貌及表面能 |
4.3.2 玄武岩纤维的界面剪切强度 |
4.3.3 玄武岩纤维的力学性能 |
4.3.4 Uni-BFRP的吸水率 |
4.3.5 纤维束丝浸胶纱的拉伸强度 |
4.3.6 Uni-BFRP的弯曲强度及断口形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复合型环氧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其应用 |
5.1 引言 |
5.2 硅烷改性环氧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
5.2.1 硅烷型环氧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
5.2.2 复合型环氧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
5.2.3 硅烷偶联剂和絮凝剂对Pickering乳液的影响机理 |
5.3 复合型Pickering乳液在浸润剂中的应用 |
5.3.1 玄武岩纤维的表面形貌及表面能 |
5.3.2 玄武岩纤维的界面剪切强度 |
5.3.3 玄武岩纤维的力学性能 |
5.3.4 Uni-BFRP的吸水率 |
5.3.5 纤维束丝浸胶纱的拉伸强度 |
5.3.6 Uni-BFRP的弯曲强度及断口形貌 |
5.4 Pickering乳液在贮运发射箱中的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疏水性纳米白炭黑对沥青胶结料低温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 |
1.1 沥青 |
1.2 沥青改性剂 |
1.3 改性材料的制备 |
2 实验方法 |
2.1 沥青低温性能试验 |
2.2 沥青胶浆低温性能试验 |
2.3 SEM微观形貌表征 |
2.4 FTIR红外光谱 |
3 实验结果及低温性能机理分析 |
3.1 改性沥青低温性能分析 |
3.2 改性沥青胶浆低温性能分析 |
3.3 SEM微观表征分析 |
3.4 FTIR红外光谱分析 |
4 结论 |
(4)多功能化核壳有机硅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在塑料改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聚合物增韧 |
1.2.1 弹性体增韧 |
1.2.2 刚性粒子增韧 |
1.2.3 核壳结构聚合物增韧 |
1.2.4 协同增韧 |
1.2.5 其他增韧方法 |
1.3 有机硅核壳结构聚合物 |
1.4 有机硅核壳结构聚合物在塑料中的应用 |
1.5 塑料功能化改性研究进展 |
1.5.1 低噪音改性 |
1.5.2 免喷涂改性 |
1.5.3 耐候改性 |
1.5.4 阻燃改性 |
1.6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1.6.1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 |
1.6.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3 本论文的特色与主要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核壳结构有机硅-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合成与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核壳结构聚硅氧烷-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制备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有机硅单体配比对聚合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
2.3.2 有机硅单体配比对核乳液成膜性能和韧性的影响 |
2.3.3 核/壳比例对成膜性能和膜韧性的影响 |
2.3.4 核/壳比例对乳液粒径的影响 |
2.3.5 核/壳比例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3.6 傅里叶转变红外光谱(FTIR) |
2.3.7 热失重分析(TGA) |
2.3.8 透射电镜(TEM)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机硅改性剂在低噪音ABS中的应用及低噪音机理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3.2.3 低噪音ABS材料的制备 |
3.2.4 测试和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ABS材料摩擦噪音和粘-滑现象关系研究 |
3.3.2 Poly(D4-MMA-BA)改性剂对ABS性能的影响 |
3.3.3 ABS材料表面摩擦特性与摩擦噪音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机硅改性剂包覆铝粉微球的制备及其在免喷涂PC中的应用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4.2.3 有机硅改性剂包覆铝粉微球及免喷涂PC材料的制备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进风温度和转速对微球粒径和形貌的影响 |
4.3.2 FTIR |
4.3.3 粒径 |
4.3.4 SEM及元素分析 |
4.3.5 力学性能 |
4.3.6 外观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功能化有机硅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在PC中的应用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5.2.3 功能化有机硅改性剂的合成及耐候PC材料的制备 |
5.2.4 测试和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AMB结构与性能 |
5.3.2 AMB紫外吸收机理 |
5.3.3 AMB含量对其聚合及聚合产物紫外吸收性能的影响 |
5.3.4 Poly(D4-MMA-BA-AMB)的结构与性能 |
5.3.5 Poly(D4-MMA-BA-AMB)对PC耐候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有机硅改性剂在阻燃PVC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 |
6.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6.2.3 PVC-WPC的制备 |
6.2.4 测试和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PVC-WPC缺口冲击强度 |
6.3.2 PVC-WPC阻燃性能 |
6.3.3 PVC-WPC热稳定性 |
6.3.4 PVC-WPC木塑制品耐候性能 |
6.3.5 PVC-WPC木塑制品断面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5)延长油田年产1.5万吨钻井泥浆材料工业转化工程工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钻井泥浆概述 |
1.2.1 水基钻井泥浆 |
1.2.2 油基钻井泥浆 |
1.2.3 合成基钻井泥浆 |
1.2.4 泡沫基钻井泥浆 |
1.3 钻井泥浆材料概述 |
1.3.1 有机高分子钻井泥浆材料 |
1.3.2 无机钻井泥浆材料 |
1.3.3 表面活性剂 |
1.4 工作内容及意义 |
1.4.1 工作内容 |
1.4.2 工作意义 |
第二章 工艺配方设计及产品性能评价 |
2.1 工艺配方确定 |
2.1.1 产品生产结构方案确定 |
2.1.2 产品配方确定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乳液包被抑制剂性能测试 |
2.3.1 基浆配置 |
2.3.2 基浆检测 |
2.3.3 乳液包被抑制剂的制备 |
2.3.4 乳液包被抑制剂性能测试 |
2.4 油基润滑剂性能测试 |
2.4.1 基浆配置 |
2.4.2 基浆检测 |
2.4.3 油基润滑剂制备 |
2.4.4 油基润滑剂性能测试 |
2.5 无荧光防塌润滑剂性能测试 |
2.5.1 基浆配置 |
2.5.2 基浆检测 |
2.5.3 无荧光防塌润滑剂制备 |
2.5.4 无荧光防塌润滑剂性能测试 |
2.6 乙烯基单体共聚物性能测试 |
2.6.1 基浆配置 |
2.6.2 基浆检测 |
2.6.3 乙烯基单体共聚物制备 |
2.6.4 乙烯基单体共聚物性能测试 |
2.7 高温高压降滤失剂性能测试 |
2.7.1 基浆配置 |
2.7.2 高温高压降滤失剂制备 |
2.7.3 高温高压降滤失剂性能测试 |
2.8 丙烯酰胺-丙烯酸钾共聚物性能测试 |
2.8.1 丙烯酰胺-丙烯酸钾共聚物配置 |
2.8.2 丙烯酰胺-丙烯酸钾共聚物性能测试 |
2.9 两性离子聚合物强包被剂性能测试 |
2.9.1 基浆配置 |
2.9.2 基浆检测 |
2.9.3 两性离子聚合物强包被剂配置 |
2.9.4 两性离子聚合物强包被剂性能测试 |
2.10 增粘降滤失剂性能测试 |
2.10.1 基浆配置 |
2.10.2 基浆检测 |
2.10.3 增粘降滤失剂配置 |
2.10.4 增粘降滤失剂性能测试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钻井泥浆材料生产工艺设计 |
3.1 引言 |
3.2 液体产品生产工艺设计 |
3.2.1 液体产品生产工艺设计 |
3.2.2 液体设备选型 |
3.3 固体生产生产设备选型 |
3.3.1 固体产品生产工艺设计 |
3.3.2 固体产品生产设备选型 |
3.4 生产设备预算 |
3.4.1 产品生产设备汇总 |
3.4.2 设备功率预算 |
3.4.3 设备投资预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产车间设备布局 |
4.1 引言 |
4.2 液体产品生产布置设计 |
4.2.1 液体产品生产设备布置 |
4.2.2 液体产品生产设备分配设计 |
4.2.3 液体产品生产设备控制方案设计 |
4.2.4 液体生产车间耗材计算 |
4.3 固体产品生产布置设计 |
4.3.1 固体产品生产设备布置 |
4.3.2 固体产品生产设备分配设计 |
4.3.3 固体产品生产设备控制方案设计 |
4.3.4 固体生产车间耗材计算 |
4.4 库房布置设计 |
4.4.1 原料库房布置设计 |
4.4.2 成品库房布置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设计特点和展望 |
结论 |
设计特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6)2017年国外有机硅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市场动向 |
2 行业动向 |
3 产品研发动向 |
3.1 瓦克产品研发动向 |
3.2 陶氏产品研发动向 |
3.3 迈图产品研发动向 |
3.4 埃肯产品研发动向 |
3.5 信越产品研发动向 |
3.6 其它 |
4 结束语 |
(7)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负载型催化剂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非均相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1.2.1 分子筛催化剂 |
1.2.2 离子交换树脂 |
1.2.3 杂多酸 |
1.2.4 酸性金属氧化物 |
1.3 离子液体 |
1.3.1 离子液体的定义 |
1.3.2 离子液体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
1.4 负载型离子液体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1 负载型离子液体的概述 |
1.4.2 负载型离子液体的分类 |
1.4.3 负载型离子液体在催化不同反应中的应用 |
1.5 研究思路 |
第2章 PVPP负载型催化剂催化合成丁酸丁酯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负载型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 |
2.2.4 分析方法 |
2.2.5 酯化反应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负载型离子液体催化剂的表征结果 |
2.3.2 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比较 |
2.3.3 酯化反应的单因素研究 |
2.3.4 催化剂的循环性 |
2.3.5 产物分析 |
2.3.6 不同醇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PVPP负载型催化剂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 |
3.2.4 柠檬酸三丁酯(TBC)的合成与分析方法 |
3.2.5 响应面分析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比较 |
3.3.2 酯化反应的单因素研究 |
3.3.3 制备TBC的反应条件的优化-响应曲面法(RSM) |
3.3.4 催化剂的循环性 |
3.3.5 产物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VPP负载型催化剂催化合成苯甲酸甲酯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负载型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 |
4.2.4 酯化反应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常规法酯化反应的单因素研究 |
4.3.2 微波法酯化反应的单因素研究 |
4.3.3 产物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8)环保型铝合金热模锻润滑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热模锻润滑技术及研究概述 |
1.3 水溶性非石墨润滑添加剂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
1.4 本课题的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实验条件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ENFL型润滑剂的制备 |
3.1 ENFL的介绍及溶液制备 |
3.2 润滑机制 |
3.3 热模锻润滑剂的主要组成成分 |
3.4 热模锻润滑剂配制 |
3.5 热模锻润滑剂的成分设计及制备工艺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4 新型润滑剂的润滑机理的分析和对比 |
4.1 新型润滑剂和石墨润滑剂、白色润滑剂的对比 |
4.2 新型润滑剂的润滑机理 |
4.3 本章小结 |
5 新型润滑剂的实际验证 |
5.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5.2 实际试验过程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耐高温耐磨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环氧树脂的组成、分类、性能、发展概况和应用特点 |
1.2.1 环氧树脂的组成与分类 |
1.2.2 环氧树脂的发展概况 |
1.2.3 环氧树脂的性能特点 |
1.2.4 环氧树脂的应用特点 |
1.3 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结构与性能特点 |
1.3.1 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结构特点 |
1.3.2 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性能特点 |
1.4 有机硅的结构特性和发展历程 |
1.4.1 有机硅的结构特性与分类 |
1.4.2 有机硅化学的发展历程 |
1.5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 |
1.5.1 共混改性 |
1.5.2 共聚改性 |
1.5.3 分散聚合 |
1.6 耐磨润滑涂层填料的分类及研究进展 |
1.6.1 耐磨填料的分类 |
1.7 环氧树脂涂层固化剂研究进展 |
1.7.1 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发展历程 |
1.7.2 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分类 |
1.7.3 适用于室温固化的环氧树脂固化剂的研究进展 |
1.8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
1.9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9.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9.2 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9.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9.4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环氧树脂溶剂的选择 |
2.1 环氧树脂种类的选择 |
2.2 环氧树脂溶剂种类的选择 |
2.3 环氧树脂溶解度参数的测定 |
2.3.1 摩尔基团加和原理计算环氧树脂溶解度参数(基团贡献法) |
2.3.2 环氧树脂的可溶性实验 |
2.3.3 溶剂实验法测定环氧树脂的溶解度参数 |
2.4 溶剂的确定 |
2.5 小结 |
第三章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材料 |
3.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
3.2 实验方案与主要内容 |
3.2.1 实验反应方程式 |
3.2.2 实验流程及步骤 |
3.2.3 实验主要内容 |
3.3 性能测试 |
3.3.1 涂层表观 |
3.3.2 涂层附着力测试(划格试验) |
3.3.3 涂层的硬度(铅笔硬度测定法) |
3.3.4 涂层耐热性测试 |
3.4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配方的确定 |
3.4.1 有机硅种类和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3.4.2 水的加入方式和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3.4.3 反应温度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3.4.4 催化剂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3.4.5 反应时间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3.4.6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测试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耐磨涂料的制备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原材料 |
4.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
4.2 实验方案与主要内容 |
4.2.1 实验方案与流程 |
4.2.2 实验主要内容 |
4.3 性能测试 |
4.3.1 涂层耐磨性测试 |
4.3.2 涂层耐液体性能测试 |
4.3.3 涂层非等温DSC固化动力学测试 |
4.4 耐磨填料种类和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4.1 耐磨填料种类的选择 |
4.4.2 石墨与二硫化钼质量比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4.3 石墨与二硫化钼涂料的SEM电镜结果 |
4.4.4 石墨与二硫化钼总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5 三氧化二锑用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6 固化剂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6.1 固化剂对涂层耐热性的影响 |
4.6.2 固化剂对涂层耐液体性能的影响 |
4.6.3 固化剂对涂层耐盐、酸、碱性能的影响 |
4.6.4 固化剂的动力学分析 |
4.7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具有微相分离结构防污涂层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海洋污损生物的危害及防污涂层研究的重要性 |
1.2 防污涂层的发展现状 |
1.3 新型防污涂层的分类及研究现状 |
1.3.1 生物仿生防污涂料 |
1.3.2 低表面能防污涂料 |
1.3.3 结构仿生防污涂料 |
1.3.4 导电防污涂料 |
1.3.5 其它防污涂料 |
1.4 具有微相分离结构仿生防污涂层的研究现状 |
1.4.1 材料的微相分离结构与防污性能 |
1.4.2 具有微相分离结构仿生防污涂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3 微相分离结构及防污性能的研究方法 |
1.4.4 对具有微相分离结构防污涂层的展望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材料的设计、制备及表征方法 |
2.1 聚合物涂层微相分离结构的预测方法 |
2.1.1 模拟方法及软件的选择 |
2.1.2 耗散粒子动力学(DPD)原理 |
2.1.3 模拟参数的设定 |
2.2 实验材料及制备方法 |
2.2.1 实验所用试剂及提纯 |
2.2.2 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
2.2.3 共聚物涂层的制备方法 |
2.3 共聚物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方法 |
2.3.1 共聚物结构的表征方法 |
2.3.2 共聚物的热分析 |
2.4 共聚物涂层的表面形貌及性能研究方法 |
2.4.1 共聚物涂层表面形貌的研究方法 |
2.4.2 共聚物涂层性能的研究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PDMS/PS 嵌段共聚物涂层的设计、制备及表面结构 |
3.1 引言 |
3.2 模型的选择 |
3.3 PDMS/PS 共聚物微相分离结构的预测 |
3.3.1 模型的建立及参数的选择 |
3.3.2 PDMS/PS 共聚物微相分离结构的模拟结果分析 |
3.4 含 PDMS 链段大分子偶氮引发剂的合成及结构分析 |
3.4.1 大分子引发剂的合成 |
3.4.2 大分子偶氮引发剂的结构分析 |
3.5 PDMS/PS 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结构分析 |
3.5.1 PDMS/PS 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
3.5.2 PDMS/PS 嵌段共聚物的结构及热分析 |
3.6 PDMS/PS 嵌段共聚物涂层的表面结构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PMMA/PS 随机共聚物涂层的设计、制备及表面结构 |
4.1 引言 |
4.2 模型的选择 |
4.3 PMMA/PS 共聚物涂层的微相分离结构预测 |
4.3.1 模型的建立及参数的选择 |
4.3.2 PMMA/PS 共聚物涂层的微相分离结构模拟研究 |
4.4 PMMA/PS 随机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
4.4.1 PMMA/PS 随机共聚物的合成 |
4.4.2 PMMA/PS 随机共聚物的合成及结构分析 |
4.5 PMMA/PS 随机共聚物涂层的表面结构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PMMA/PEG 接枝共聚物涂层的设计、制备及表面结构 |
5.1 引言 |
5.2 模拟及试验模型的选择 |
5.3 PMMA/PEG 共聚物涂层的微相分离结构的模拟 |
5.3.1 模型的建立及参数的选择 |
5.3.2 PMMA/PEG 共聚物涂层微相分离结构的模拟研究 |
5.4 PMMA/PEG 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
5.4.1 PMMA/PEG 接枝共聚物的合成 |
5.4.2 PMMA/PEG 接枝共聚物的表征及分析 |
5.5 PMMA/PEG 共聚物涂层的表面结构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具有微相分离结构防污涂层的防污性能 |
6.1 防污涂层的润湿性能研究 |
6.1.1 PDMS/PS 嵌段共聚物涂层的润湿性研究 |
6.1.2 PMMA/PS 随机共聚物涂层的润湿性研究 |
6.1.3 PMMA/PEG 接枝共聚物涂层的润湿性研究 |
6.2 防污涂层表面的蛋白吸附性能研究 |
6.2.1 PDMS/PS 嵌段共聚物涂层的蛋白吸附性能研究 |
6.2.2 PMMA/PS 随机共聚物涂层的蛋白吸附性能研究 |
6.2.3 PMMA/PEG 接枝共聚物涂层的蛋白吸附性能研究 |
6.2.4 共聚物涂层蛋白吸附性能的讨论 |
6.3 防污涂层表面的藻类吸附性能研究 |
6.3.1 PDMS/PS 嵌段共聚物涂层的藻吸附性能研究 |
6.3.2 PMMA/PS 随机共聚物涂层的藻吸附性能研究 |
6.3.3 PMMA/PEG 接枝共聚物涂层的藻吸附性能研究 |
6.3.4 共聚物涂层藻类吸附性能的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涂料用新型增滑剂的成分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环氧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其在玄武岩纤维浸润剂中的应用研究[D]. 陈中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锆合金热挤压用防护润滑剂的试制与性能[J]. 赵帆,赵乙丞,齐鹏,张志豪. 工程科学学报, 2021(02)
- [3]疏水性纳米白炭黑对沥青胶结料低温性能的影响[J]. 戴文亭,安胤,郝如意,郭威,孙明志.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4]多功能化核壳有机硅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在塑料改性中的应用研究[D]. 王林.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5]延长油田年产1.5万吨钻井泥浆材料工业转化工程工艺设计[D]. 房禹. 西北大学, 2019(12)
- [6]2017年国外有机硅进展[J]. 李文强,张爱霞,曾向宏,胡娟. 有机硅材料, 2018(04)
- [7]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负载型催化剂的性能研究[D]. 田程程. 沈阳工业大学, 2018(01)
- [8]环保型铝合金热模锻润滑剂的研究[D]. 潘小波.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6)
- [9]耐高温耐磨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吴彦芬. 南昌大学, 2013(02)
- [10]具有微相分离结构防污涂层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旭茗.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