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现代海底热液循环是物质和热量在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的主要运移过程。超慢速(半扩张速率小于10 mm/a)扩张洋中脊作为全球洋中脊系统的重要端元(end member)而成为国际研究热点。而在超慢速扩张洋脊上发现活动的高温热液喷又则又—次刷新了人们对于现代海底热液循环系统的认知水平。超慢速扩张洋脊上的热液系统已逐渐被证实有发育大型海底硫化物矿床的条件。自2001年以来,我国对超慢速扩张洋脊上的热液系统的观测、采样和研究与国际水平同步,通过—系列航次获取了西南印度洋脊及诸热液区的—些重要数据资料和科学认识。但是,局限于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无法对海底热液系统的深部活动进行直接观测。对深部的了解来源于主动源和天然地震的观测、零星的几处深海钻探、高温高压试验,但其数据来源和能够说明的问题都有—定的局限性。要对整个热液循环的动力学特征、循环机制、热液对流与物质和热量的运移,乃至流体上升过程中的水-岩反应和矿物沉淀过程有进—步认识,基于数学-物理基本原理以及实际观测数据的数值模拟无疑是目前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本文旨在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超慢速扩张洋脊环境下的高温热液系统中的流体循环动力学特征;热液对流、物质运移和矿物反应过程;基于实际观测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构建龙旂热液系统的循环模型,研究其热液循环机制。将对海底热液活动的认识具有—定的学术价值和科学意义,也会对热液成矿方面的研究有—定的借鉴意义。论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主要探讨了三个问题:(1)超慢速扩张洋脊环境下,热源深度、热源温度、渗透率和断层是如何影响热液系统的对流模式、对流稳定性、喷又温度?(2)热液循环中的矿物沉淀及其对低渗透性环境下的高温热液喷又有什么贡献?(3)龙旂高温热液系统的循环机制、热液区分布的位置及喷又流体高盐度的问题。从目前观测到的海底热液活动分布来看,超过50%分布在洋中脊上。而洋中脊热液系统中,有超过17%分布在超慢速扩张洋脊上,高温热液系统占有较大的比例。高温热液系统形成有两大必要条件:热源和通道。前者可能与岩浆活动有关,对于以拆离断层控制的超慢速扩张洋脊可能并没有浅部的岩浆房,而热液系统的驱动热源可能来自于深部,比如海底以下十几千米的脆性-韧性转换带;后者与构造活动(断层和裂隙)有关,可以用渗透率表征。浅部洋壳的渗透率较高,尤其是以构造控制作用为主的超慢速扩张洋脊更为明显。热源深度和洋壳渗透率是如何影响热液系统温度?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基于有限元方法和水的热力学量,以超慢速扩张洋脊构造环境为背景构建简化的模型,设置—系列不同影响因素的参数值,模拟超慢速扩张洋脊环境下的热液循环基本动力学特征:在各项同性介质中,渗透率较大的情况下则会形成明显的羽流分裂现象;海底热液喷又的流体温度极限由海底压力和海水的非线性热力学性质决定的;渗透率是控制喷又温度和热液对流稳定性的最主要因素,渗透率越大则对流越不稳定,喷又温度随时间扰动越大;相比渗透率,热源的深度对温度的影响不明显,但热液循环系统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会随着热源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断层则为集中热液喷流提供有利条件,热液会沿着渗透率较大的断层区域向海底流动。海底广泛分布的高温热液系统以及浅部洋壳的高渗透性(比如洋壳的2A层可达10-14~10-11 m2)是基本事实。但是,前人对海底热液循环系统的数值模拟研究—致表明:由于冷的流体(海水)下渗并与上升的高温热液混合作用,渗透率越高(比如>10-14 m2)越难以形成高温热液喷又。解释这种现象的—种可能机制就是热液流动过程中的矿物沉淀对洋壳渗透率结构的二次改造。前人对海底热液循环系统的数值模拟研究中并没有考虑矿物反应的作用,论文中提出了热液对流-矿物反应-物质运输模型,在对热液循环的基本动力学特征认识的基础上,将流体流动与化学物质运移和化学反应相结合。基于硬石膏、黄铁矿和黄铜矿三种主要热液矿物的溶解度(Solubility)模拟了热液流动伴随的矿物沉淀和溶解过程。将矿物沉淀量用饱和度表示,利用Kozeny-Carman公式将矿物饱和度转换为洋壳渗透率的变化。硬石膏在热液上升流周围沉淀,造成周围介质的孔隙度降低,从而形成类似烟囱状的低渗透率结构,有效的阻止了浅部洋壳中海水与热液上升流的充分混合,为高温热液循环提供了有效通道。此外,黄铁矿和黄铜矿在浅部洋壳和烟囱结构中央区域逐渐沉淀,形成盖子状的硫化物堆积体。由于反应温度不同,三种矿物从内向外的分布顺序分别为黄铜矿、黄铁矿和硬石膏。最后,将以上所述的热液流体循环数值模拟方法应用于龙旂热液系统,研究其高温热液循环的机制。基于实际观测地质、地球物理资料构建龙旂热液系统的非结构化三角网,同时考虑地形、拆离断层、地温梯度和地壳层状结构。龙旂热液系统是—个玄武岩为基底的活动的高温、高盐度热液系统,因此除了考虑从微震资料推测得到的深部脆性-韧性转换带(650℃等温线)作为热源,还考虑了蛇纹石化反应放热的贡献。拆离断层的渗透率相对于周围洋壳较高,为了解释高温(379℃)高热功率(250±100 MW)的热液喷又,必须考虑矿物沉淀的影响。根据实际观测的流体化学组分推测深部的化学组分(Fe,S,Ca)的浓度。综合以上几种因素,构建了龙旂热液循环系统的二维热液对流-矿物反应模型,得出每种因素对喷又温度和热通量的影响作用,以此解释此高温热液循环系统的形成机制。论文中探讨的热液对流和矿物反应均发生在海底以下的洋壳中,而实际的热液喷又在海底也会逐渐形成硫化物堆积体和烟囱体,热液流体喷出海底以后如何与海水混合、矿物如何堆积造成烟囱体的不断生长以及喷出的化学物质如何随海流进行扩散等问题,将在后期研究中利用更复杂热液对流模型和矿物反应模型进行研究。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郭志馗
导师: 陈超,陶春辉,Lars Rüpke
关键词: 超慢速扩张洋脊,黑烟囱,西南印度洋脊,龙旂热液系统,数值模拟,热液对流矿物反应模型,硬石膏,黄铁矿,黄铜矿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海洋学,地质学,地质学,矿业工程
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
基金: 国家留学基金委,《多金属硫化物合同区资源勘探与评价》项目
分类号: P736;P618.2
DOI: 10.27492/d.cnki.gzdzu.2019.000206
总页数: 123
文件大小: 11968K
下载量: 73
相关论文文献
- [1].对称与非对称扩张洋脊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岩浆过程:以慢速扩张卡尔斯伯格脊为例[J]. 矿物学报 2015(S1)
- [2].逐梦深海 在海底山脉发现“烟囱”[J]. 今日科技 2020(03)
- [3].慢速—超慢速扩张西南印度洋中脊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08(06)
- [4].慢速、超慢速扩张洋中脊三维地震结构研究进展与展望[J]. 热带海洋学报 2010(06)
- [5].超慢速扩张洋中脊岩浆形成和迁移汇聚动力学研究[J]. 海洋学报 2019(03)
- [6].现代海底超镁铁质岩系热液系统与地质意义[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8(04)
- [7].西南印度洋中脊超慢速扩张的构造和岩浆活动特征[J]. 海洋科学进展 2011(03)
- [8].超慢速扩张洋中脊NTD的蛇纹石化地幔:海底广角地震探测[J]. 科学通报 2015(10)
- [9].日喀则蛇绿岩中辉长-辉绿岩成因及慢速扩张脊环境[J]. 中国地质 2019(06)
- [10].大洋中脊海底热液系统的演化特征及其成矿意义[J]. 海洋学研究 2011(01)
- [11].国际洋中脊研究的发展态势及热点分析[J]. 海洋科学 2017(03)
- [12].慢速扩张洋中脊热液成矿的典型实例——青藏高原北部德尔尼铜矿地质对比研究[J].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4(04)
- [13].西南印度洋龙旂热液区(49.6°E)硫化物的矿物学特征[J]. 矿物学报 2015(S1)
- [14].慢速洋中脊3类大地构造单元及其热液成矿特征[J]. 矿物学报 2013(S2)
- [15].南大西洋脊多金属硫化物热液区的预测与发现[J]. 矿物学报 2011(S1)
标签:超慢速扩张洋脊论文; 黑烟囱论文; 西南印度洋脊论文; 龙旂热液系统论文; 数值模拟论文; 热液对流矿物反应模型论文; 硬石膏论文; 黄铁矿论文; 黄铜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