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新世论文_赵建立,李庆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渐新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恩平,陆架,斑岩,文昌,双峰,青藏高原,铀矿。

渐新世论文文献综述

赵建立,李庆军[1](2019)在《渐新世-中新世过渡期全球环境变迁及其对生物演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渐新世-中新世过渡期(OMT)是指渐新世向中新世过渡的一个重要阶段,对该时期发生的环境变迁及其对生物演化的影响有大量的研究,但却缺乏深入系统的总结.本文通过分析地质学、地理学、天文学、古生物学、生物地理学等学科有关渐新世-中新世过渡期的研究成果,对这些文献资料系统分析后提出:根据晚渐新世到早中新世气候变化的趋势可将渐新世-中新世过渡期确定在约25~22 Ma;与渐新世-中新世分界线(OMB, 23.03 Ma)相比, OMT在生物演化研究中具有更显着的生物学意义;同时,推测OMT发生的各类气候环境变迁不是孤立的偶然事件,可能是受到地球轨道变化驱动的全球性共有事件;而区域性环境变迁事件,可能与全球性的气候变化相耦合,塑造了区域性的气候环境,进而深刻影响物种的演化历程和适应格局.因此, OMT是全球气候环境变迁及生物演化的重要阶段,深入研究该阶段的物种适应演化历史对于理解现代生物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孙潇,王国荣,王果,鲁克改[2](2019)在《东准卡姆斯特地区中侏罗—渐新世古气候环境分析及对砂岩型铀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砂岩型铀矿属沉积盆地内表生水渗入成矿类型,古气候条件、沉积环境对含矿建造的形成、后生改造及铀元素的富集成矿等具重要影响。本次研究主要对该区内多个钻孔不同层位、不同颜色岩石系统采样测试,据测试结果对卡姆斯特地区不同地质时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气候条件、沉积环境进行研究,并探讨古气候条件对该区铀元素迁移富集的影响。本次共采取234件侏罗—新近系岩石样品,开展常、微量元素分析、有机碳含量分析及粘土矿物相对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从中侏罗世西山窑期至古近纪中晚期研究区气候总体为温湿-干旱,中侏罗世头屯河期早期沿袭了温湿气候,后期逐渐向干旱转变,为一个气候过渡期,有利于卡姆斯特地区与氧化带相关铀成矿作用的发育。(本文来源于《新疆地质》期刊2019年02期)

李琪佳[3](2019)在《亚-印板块碰撞背景下的植物生存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亚欧与印度板块碰撞及伴生气候变化的研究是地学领域的探讨热点。然而,归因于该事件过程的复杂性,对其碰撞时限、影响程度等相关方面的讨论争议不断。植物化石作为地质时期重要的物质载体,见证了这次碰撞事件与气候变化的全过程,使得展开亚-印碰撞直接波及区域相关地质时段的植物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等方面研究,对充分理解亚-印碰撞及伴生的气候变化过程提供了古植物学视野下的揭秘窗口。本文以亚-印碰撞直接波及的东亚低纬度广西南宁、百色地区为研究区,以研究区内与该碰撞事件及气候变化时限密切相关的渐新世植物化石为研究材料,尝试解决以下问题:是否存在植物交流的化石证据可从侧面反映亚-印碰撞导致的古地理屏障消失的具体时限?亚-印碰撞时期的局部气候环境状态如何?亚-印碰撞事件背景下,局部地区的植被类型及其采取何种生态策略来适应相应的环境条件?植物系统分类方面的研究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基础。本文利用常规角质层处理法、石蜡切片法、Micro-CT技术获取了广西南宁晚渐新世番荔枝科植物化石果、种子及叶的宏微观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传统形态对比及主成分分析法,结合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共鉴定番荔枝科植物3属3种,含2个已发表新种。这是首例在东亚低纬度地区报道及详细描述的番荔枝科植物果、种子化石;同时,对瓜馥木属Fissistigma叶片表皮细胞及叶脉维管束形态的描述填补了该属叶化石微细构造研究的空白。此外,本文对广西百色早渐新世叶化石进行了分类,目前初步鉴定18种。基于上述系统分类基础,在植物古地理研究方面,将分子系统发育已有成果及世界范围内番荔枝科化石记录相结合,重建了番荔枝科植物的起源与地理变迁史。结果表明,亚-印碰撞造成的陆陆相连提供了“走出印度”这一东亚低纬度地区番荔枝科植物最可能经历的扩散迁移路径。在此基础上,通过总结亚-印碰撞相关地质时间内两大陆间已报道的相关科属的植物交流,认为两大陆间植物频繁交流的时限不晚于晚渐新世,这一现象亦与早渐新世百色植物群中缺乏印度来源成分的结果相一致,这种频繁的植物交流从植物地理的角度反映了植被对相关地质事件的自适应策略。而上述古植物地理方面的证据又从侧面说明亚-印碰撞过程中植物迁移地理屏障消除的时限,即两大陆间完全陆连的时间应不晚于晚渐新世。利用叶相分析法重建广西百色早渐新世气候的结果显示,早渐新世时期百色地区与现今相比略微温暖,降雨则更为丰富,季节性变化不明显。利用整合植物记录法(IPR)分析重建古植被类型的结果显示,百色早渐新世、南宁早、晚渐新世的植被类型均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相比南宁早渐新世来说,南宁晚渐新世常绿阔叶林中的落叶阔叶分子、硬叶类及豆型叶分子、草本类分子占比有所下降,而常绿分子占比明显增多,这种演替趋势与同时段全球气候演变趋势相一致,体现了亚-印碰撞背景下植被对环境的响应。此外,利用叶柄宽度-叶面积与比叶重的关系,重建了百色早渐新世共23种植物的化石比叶重,进一步基于重建的化石比叶重及叶经济谱系原理探讨了广西百色植物群的生态权衡策略。结果显示,早渐新世该植物群选择了以“缓慢收益”型物种为主,“快速收益”型物种占有一定地位的方式维持其生存稳定性。群落物种比叶重占比分布对比结果表明,这种生态策略与现今广西大明山亚热带近水常绿阔叶林相近,该策略的选择可能使得该植物群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增加其应对各类极端情况出现的能力,并利用叶功能性状层面上的分异减少对相同生态位的竞争,说明广西百色植被在亚-印碰撞时期已具较为完善的生态策略以适应相应的生存环境。(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张忠涛,张向涛,孙辉,石宁,张博[4](2019)在《珠江口盆地渐新世陆架边缘叁角洲沉积特征及其对成藏的控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陆架边缘叁角洲沉积是陆缘深水油气勘探中的重要储层类型,是深水沉积学和石油地质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结合高精度叁维地震资料和最新的钻井地质信息,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东部渐新世陆架边缘叁角洲的类型、沉积特征和控制因素,及其对成藏的控制作用开展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白云凹陷渐新统整体上为海侵退积型层序组,可划分为6个叁级层序;识别出5期坡折,各期坡折均属于沉积型坡折,受明显的波浪作用控制;陆架边缘叁角洲主要发育于强制性海退期,平面上呈平行于坡折带的"豆荚"状展布,其规模和形态受相对海平面变化、沉积物供给和海流活动综合控制;陆架边缘叁角洲是坡折下方深水重力流的"转运站",陆坡规模和沉积物供给速率分别控制了重力流沉积的类型和规模,影响了由陆架边缘叁角洲向深海的砂体搬运过程;陆架边缘叁角洲和重力流沉积在白云凹陷形成大量岩性圈闭和岩性+构造型圈闭,断裂和底辟是此类圈闭油气成藏的关键。总体上,白云凹陷东部具备形成大型陆架边缘叁角洲和重力流沉积的岩性圈闭条件,成藏条件优越,具有很大的油气勘探前景。(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期刊2019年S1期)

张丽丽,舒誉,蔡国富,龙祖烈,刘冬青[5](2019)在《珠江口盆地东部始新世—渐新世沉积环境演变及对烃源条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利用已钻井沉积物中的微体古生物化石(孢粉、藻类、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记录和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等,分析珠江口盆地东部始新世—渐新世海侵的历史过程及其对烃源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早中始新世文昌组沉积期(文昌期),盆地沉积以陆相湖泊—叁角洲沉积体系为主,沉积物中古生物以陆相孢粉、高含量的淡水藻类化石为主,但盆地南部荔湾凹陷和东部的韩江凹陷个别层段沉积物中出现海相标志的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说明该时期这两个凹陷遭遇过海侵,该时期烃源岩以中深湖—浅湖相泥岩为主,为湖生低等植物源、富含无定型有机质、Ⅰ-Ⅱ_1型干酪根;晚始新世恩平组沉积期(恩平期),盆地北部各凹陷仍以陆相浅水湖泊—河流叁角洲沉积体系为主,沉积物中古生物以陆相孢粉为主、含少量淡水藻类化石,但盆地南部的荔湾凹陷则以海相陆架沉积为主,整套地层中可见海相微体古生物化石,泥岩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含叁芳甲藻甾烷,白云凹陷在恩平期末遭受海侵影响,该时期烃源岩以陆源高等植物源、富含煤质、Ⅲ型干酪根为主;渐新世珠海组沉积期(珠海期),早期盆地北部珠一坳陷为剥蚀区,未接受沉积,珠二坳陷沉积以叁角洲—滨岸—陆架沉积体系为主,珠海期中—晚期,随着海平面上升,整个盆地沉没于海平面之下,接受古珠江叁角洲—陆架—陆坡沉积,此时期仅白云凹陷海相泥岩成熟,为有效的烃源岩,其余地区泥岩由于埋深和地温等原因,尚未成熟。沉积记录中微体古生物组合和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很好地记录了始新世以来构造活动强度影响下珠江口盆地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及对烃源条件的影响,对盆地东部、南部低勘探程度区的资源潜力有重要的类比分析意义。(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期刊2019年S1期)

张曼莉,林畅松,何敏,张忠涛,李浩[6](2019)在《珠江口盆地晚渐新世陆架边缘叁角洲沉积层序结构及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海北部上渐新统珠海组广泛发育外陆架-陆架边缘叁角洲和深水斜坡扇体系,它们构成了区内最为重要的油气储层。综合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研究了珠海组陆架边缘叁角洲及前叁角洲斜坡扇的层序结构、沉积成因类型、沉积演化及控制作用。珠海组为一个复合层序,其内可进一步分为4个层序。通过追踪坡折点变化建立了滨岸迁移轨迹,划分了各层序内的沉积成因单元(水进、略上行正常水退、明显上行正常水退、局部下行强制性水退等)。外陆架叁角洲以发育厚约100~150 m的前积层为特征,地震上多表现为切线型反射结构;而陆架边缘叁角洲前缘-斜坡复合前积层厚达200~1 000 m,具S型、切线斜交型等地震反射结构,以发育厚层的叁角洲前缘砂坝和大规模的滑塌变形堆积为特征,并与前叁角洲-斜坡扇共生。研究区可识别出6套叁角洲前积体,其面积具有逐渐变大、并沿走向扩展的趋势。区内晚渐新世层序的发育受到海平面变化的控制,区域性沉积旋回还受到构造沉降作用迭加的影响。大量沉积物的供给和区域性海平面下降是导致陆架边缘叁角洲和前叁角洲斜坡扇广泛发育的主控因素。(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2019年04期)

宫越,林畅松,何敏,张忠涛,张博[7](2019)在《中国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早渐新世末破裂不整合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珠江口盆地破裂不整合(T_7)是南海北部边缘海盆地内一系列重要不整合界面之一,界面上下的物源与沉积环境等都有显着变化,其形成与盆地的动力学演化、海平面变化及油气聚集具有密切的联系。本研究依托地震数据和井资料,对研究区早渐新世末期T_7(32~30 Ma)不整合的分布与结构特征,以及不整合分布进行了描述,对破裂不整合形成机制以及其体现的盆地演化过程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研究区T_7界面是具有破裂不整合面的明显特征,大部分断裂在T_7终止活动,或经过T_7界面后断距大幅度减小;而不整合面下伏的恩平组整体呈楔状,地层厚度明显受控于断裂活动。T_7不整合在珠江口盆地范围内的分布划分为3个区带,分别是北部的角度不整合带、局部不整合带和上超带以及整合带,并与强剥蚀带,弱剥蚀带和无剥蚀带相对应。3个区带内的不整合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角度不整合带主要以断块旋转、肩部削蚀为特征,局部不整合和上超带以珠海组上超和局部剥蚀为特征,且局部剥蚀面积与北部角度不整合带相比明显减少,整合带(南部隆起带以南)主要以整合和上超特征为主。这种展布模式说明不整合的分布样式与不同区带的构造作用和古地貌的差异有关。北部角度不整合带主要受控于断裂旋转和抬升作用,而在局部不整合和上超带内,剥蚀由底辟或局部隆起导致,整合带位于当时凹陷中心的水下环境。这样的模式反映破裂不整合面的形成与裂谷期盆地边缘的肩部隆起削蚀有关。(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2019年04期)

李珊珊,彭松,陈林,李胜勇,李连义[8](2019)在《珠江口盆地西部文昌B凹陷晚始新-早渐新世复杂储层沉积特征及低渗成因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珠江口盆地西部文昌B凹陷晚始新-早渐新世构造沉积充填演化复杂,受珠叁南断裂持续活动影响发育多期次、多点物源的扇叁角洲和辫状河叁角洲沉积,具有纵向频繁迭置、横向非均质性强的复杂特点。由构造-沉积演化历史研究入手,分析断裂活动时间和差异性对沉积格局、物源注入和储层展布的影响,从而与沉积内幕表现出的复杂性结合来分析垂向相序变化和平面储层展布规律,并开展低渗成因的定量化剖析与探讨,在此基础上对优质储层和有利勘探区带的预测促进了本区油气新发现,也进一步提升了中深层的评价价值。研究得出,文昌B凹陷在文昌组发育两大物源体系,分别形成陡坡带以酸性喷出岩为母岩的扇叁角洲和缓坡带以花岗岩为母岩的辫状河叁角洲沉积,且后者受母岩类型差异、牵引流为主的沉积机制以及构造挤压应力变弱等因素影响储层物性明显偏好。恩平组纵向上可识别出4期扇叁角洲,自下而上呈现多期朵叶体频繁迁移摆动迹象,其中沉积水动力条件和南断裂带差异活动是影响平面储层非均质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厘定沉积机制和岩相变化为储层物性影响的先决条件这一认识背景下,最终确定以地震相差异与沉积相、岩相的细致对比分析为核心来多角度深入剖析沉积内幕与低渗成因机制应是适合本区中深层的技术体系,并进一步精准预测了"甜点"储层的探寻方向。而在此认识基础上的油气成藏条件再认识,能更成功地指导珠江口盆地西部油气勘探新层系的发现,坚定了文昌B凹陷中深层继续向北拓展勘探的信心。(本文来源于《现代地质》期刊2019年02期)

袁晓博,方念乔[9](2019)在《叁水盆地中渐新世火山记录的新建与南海扩张》一文中研究指出叁水盆地是南海北部邻区陆域唯一具有新生代火山活动记录的盆地,最晚一期火山喷发时间是38Ma,也是南海北部陆域已知的在南海扩张之前最晚的火山喷发年代。应用K-Ar同位素年代测定方法,首次发现叁水盆地存在29.27±1.52Ma的玄武岩和28.25±1.14Ma的流纹岩,构造判别图解指示其产出环境是板内拉张,与盆地之前火山类型一致,为双峰式火山岩,玄武岩具有与洋岛玄武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流纹岩具有与A型花岗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且玄武岩与流纹岩均与其他地区地幔柱成因火山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这一代表板内破裂的双峰式火山记录将南海北部陆缘的火山喷发活动从早先已知的古新世—中始新世延续至渐新世中期,众所周知,南海的开裂起始时间约在32Ma,对于南海扩张期间周边陆域是否存在相关联的火山活动及建立南海早期开裂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19年04期)

黄景厚,周清,张锦让,王宏,王生伟[10](2019)在《四川盐源西范坪渐新世含矿二长斑岩成因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川盐源西范坪斑岩型铜矿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通过对含矿二长斑岩进行锆石U-Pb定年,获得年龄为31.68±0.28 Ma(MSWD=1.2;2σ),表明其形成时代为古近纪渐新世早期,与区内碱性斑岩岩浆活动的高峰期一致。岩石碱度率指数(A.R.)为3.59~3.69,K/N为0.89~1.11,A/NK为1.16~1.24,A/CNK为0.97~1.13,属准铝—过铝质碱性石英二长斑岩;岩石高度富集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δEu(0.80~0.85)异常不明显,并且富Sr贫Yb(Y),具高Sr/Yb和Sr/Y比值,系典型的埃达克岩。西范坪埃达克质含矿斑岩为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造山晚期远程压力释放环境下,拆沉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渐新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砂岩型铀矿属沉积盆地内表生水渗入成矿类型,古气候条件、沉积环境对含矿建造的形成、后生改造及铀元素的富集成矿等具重要影响。本次研究主要对该区内多个钻孔不同层位、不同颜色岩石系统采样测试,据测试结果对卡姆斯特地区不同地质时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气候条件、沉积环境进行研究,并探讨古气候条件对该区铀元素迁移富集的影响。本次共采取234件侏罗—新近系岩石样品,开展常、微量元素分析、有机碳含量分析及粘土矿物相对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从中侏罗世西山窑期至古近纪中晚期研究区气候总体为温湿-干旱,中侏罗世头屯河期早期沿袭了温湿气候,后期逐渐向干旱转变,为一个气候过渡期,有利于卡姆斯特地区与氧化带相关铀成矿作用的发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渐新世论文参考文献

[1].赵建立,李庆军.渐新世-中新世过渡期全球环境变迁及其对生物演化的影响[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9

[2].孙潇,王国荣,王果,鲁克改.东准卡姆斯特地区中侏罗—渐新世古气候环境分析及对砂岩型铀矿的影响[J].新疆地质.2019

[3].李琪佳.亚-印板块碰撞背景下的植物生存策略[D].吉林大学.2019

[4].张忠涛,张向涛,孙辉,石宁,张博.珠江口盆地渐新世陆架边缘叁角洲沉积特征及其对成藏的控制作用[J].石油学报.2019

[5].张丽丽,舒誉,蔡国富,龙祖烈,刘冬青.珠江口盆地东部始新世—渐新世沉积环境演变及对烃源条件的影响[J].石油学报.2019

[6].张曼莉,林畅松,何敏,张忠涛,李浩.珠江口盆地晚渐新世陆架边缘叁角洲沉积层序结构及演化[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9

[7].宫越,林畅松,何敏,张忠涛,张博.中国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早渐新世末破裂不整合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9

[8].李珊珊,彭松,陈林,李胜勇,李连义.珠江口盆地西部文昌B凹陷晚始新-早渐新世复杂储层沉积特征及低渗成因探讨[J].现代地质.2019

[9].袁晓博,方念乔.叁水盆地中渐新世火山记录的新建与南海扩张[J].地质通报.2019

[10].黄景厚,周清,张锦让,王宏,王生伟.四川盐源西范坪渐新世含矿二长斑岩成因浅析[J].地质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13公园及阿尔泰山南坡夷平面高度图(...年西吉县第叁系地下水流场分布图渭河断陷带横剖面图(据地质南宁盆地6种渐新世腹足类Fig.5...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花岗斑岩构造判别...西藏甲玛煌斑岩MgO-Sc/Y图解

标签:;  ;  ;  ;  ;  ;  ;  

渐新世论文_赵建立,李庆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