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师资源共享

论高校教师资源共享

一、论高校间教师资源的共享(论文文献综述)

李朝(王献)[1](2020)在《政府在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校持续扩招以及对高质量教育水平的长期追求,高校教育资源开始呈现出越来越紧张的趋势,人们对于高校教育资源的需求与高校自身教育资源拥有量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缓解高校教育资源短缺、缓和不同地区不同高校间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矛盾,政府逐渐开始重视并着手推动以大学城模式为代表的高校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因此,本文将以西安南郊大学城中的五所高校为例,对政府在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中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力求从政府层面为更好地推动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提出科学依据和有效参考。本文以公共物品理论和政府职能理论为基础,首先论述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政府在教育资源共享中的功能和作用,对国内和国外各地方政府在推动高校教育资源共享过程中的做法予以总结;其次本文以西安南郊大学城五所高校作为个案进行调研,采用访谈法和个案研究的方法,从高校课程资源、师资资源、图书馆资源、教室资源以及实验室资源共享五个方面出发,论述西安南郊大学城五所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现状以及在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过程中地方政府所发挥的具体作用,发现其中的不足并总结原因,提出优化建议。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地方政府在推动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仍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地方政府在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管理缺位,政府参与度不高;第二,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履行不足,推动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的配套服务不完备;第三,地方政府在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缺乏适当的监督,监管效果较差。而导致以上不足的原因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现行管理体制的影响以及地方政府行为目标的偏差、公共服务意识缺失以及政府对于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现存监督体系的不健全。针对现存的不足,文章的最后也分别从提高政府对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的管理水平、强化政府服务意识、规范政府在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监督工作三个方面出发,为政府推动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提出了具体的优化对策和新的思路。本文对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过程中地方政府作用发挥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很多方面还需要改进。一方面,本次调研从管理、服务、监督三个方面出发评价政府在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的作用发挥,缺少从市场层面对于地方政府作用发挥的评价,未来的调研应当增加对市场作用的分析。另一方面,本文最后所提出的提升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政府作用发挥的优化路径,只是部分理想化建议,还需不断地实践检验。

毛天颂[2](2020)在《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学分互认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手段的进步与丰富,建设跨校选课、学分互认机制已成为高校间合作、教育资源共享的必然趋势。我国高校在过去的几年中对学分互认机制的构建和运行有了一定的发展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虽然越来越多的地区高校间开展了跨校选课合作并已经建立了校际学分互认机制,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黑龙江省教育厅计划到2020年要初步建成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机制。从而实现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认定机制,建立符合本黑龙江省特色的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体系,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横向沟通、纵向衔接,推动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本文先着手于黑龙江省建立学分互认机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对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制定了相关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路线;选用了机制设计理论、战略联盟理论和系统管理理论三大理论基础,对黑龙江省四所“双一流”高校的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和办学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对比和分析,讨论四所高校建立学分互认机制的基础和现状,进而分析出当前黑龙江省学分互认机制建立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平台选择不统一、课程种类不充分、课量分布不均衡、教师职责不明晰、宣传力度不够大。并对黑龙江省不同层次的十所院校的老师和学生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对学生参与学分互认机制的意愿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出70%左右的学生有兴趣参与学分互认机制以及影响学生参与学分互认机制较大的因素为平台操作因素和政策制度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学生参与学分互认机制的分析,进而对参与调查的四所学校的了解程度、参与程度以及参与兴趣度进行评分和排序,得到结果与四所学校的实际发展水平基本吻合。接下来对欧美高校学分互认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广州、武汉、江西以及河南四个学分互认发展较为完善的四地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特点,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对黑龙江省建立和发展学分互认机制提供相关借鉴。进而总结出促进黑龙江省学分互认机制建设与发展的对策: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合理的校际间战略联盟、构建不同层次高校间的战略联盟合作、构建严谨的高校战略联盟规则体系、建立统一的组织统筹委员会、选择统一的授课平台、增加每种学科门类的课程数量、制定统一、科学、合理的学分互认折算规则、对教师进行统一培训、做好宣传与细致服务。

李蓉芳[3](2020)在《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张,高等教育的质量发展也亟待全新的突破。高校将科研成果转化成技术生产力已拥有成熟的转化机制,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机制却仍处于萌芽阶段。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内容,既为本科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建设输送源源不断的知识资源,也使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有效利用科研成果建设一流本科。大学的科研与教学密不可分。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是“高深学问”传承与创新的主要形式,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关键环节,也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制度保障。“科教融合”与“教学学术”为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提供理论基础;科研与教学作为师生共同活动,共享大学平台资源并交汇于学科知识系统,为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提供现实可能性。实践中,科研成果转化成本科教学内容主要有三种形式:科研成果转化成“成文型”教材内容,科研项目转化成“活动型”实践教学内容,科研过程转化成“过程型”研究性教学。同时,通过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优化程序、循环程序以及渗透程序,实现教材体系的优化升级,学科知识系统的周期性更新,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我国“双一流”高校的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取得一定成效,同时也存在转化机制不完善的相关问题。研究中,通过比较分析5所“双一流”高校的教授给本科生授课情况、实践教学项目以及科研课程群建设情况,发现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高校师生已初步形成成果转化的认知和需求,优势学科平台与教学平台互促发展,逐步形成以研促教的本科教育生态系统。但高校也面临着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机制性困境,集中表现为科研成果实际转化率总体偏低,激励机制不到位;成果转化绩效考核不规范,评价机制不完善;科研成果转化资源不足,保障机制不健全;学科间科研成果转化水平悬殊,协同机制不完善。高校需要探索创新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机制的理论模型和实际对策。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存在三种可推广模式:“科教互动圈”、“课程压缩柱”、“成果知识库”;实践机制中,典型代表是日本大学的讲座制、小班研讨教学制、高校机构知识库机制。创新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机制,要从转化体系、转化环境、转化资金保障及社会支持力量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同时构建科研助推教学的本科生科研参与机制,建立科研反哺教学的教师评价与发展机制,打造科研与教学并重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颜佳华,高超[4](2020)在《长株潭城市群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长株潭一体化深入推进的历史节点上,需要构建长株潭城市群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增强高校合作意愿,推进高等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为区域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长株潭城市群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应当包括合作动力机制、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利益补偿机制、持续激励机制、协调统筹机制和控制管理机制。长株潭城市群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首先要从建立省级专门协调机构和健全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开始,依靠现有高校合作机制和合作经验,以地方优势和战略性高校及专业为试点,由点及面,逐步推开。同步健全高校资源的产权登记和使用制度、资源共建共享激励和补偿制度。在建设过程中协调机制建设和地方发展之间的关系,厚植湖湘文化,加强合作驱动力。通过各子系统和各主体的相互协作,最终实现长株潭城市群高等教育资源潜力的充分发挥,推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

戴雅莹[5](2020)在《学生需求视角下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可分为校内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和校际精品课程资源共享。校内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相对来说较为常见和可实现,校际精品课程资源往往因为地域、技术限制等方面的原因无法实现共享。本文所研究的精品课程主要指的是未能实现社会共享的精品课程。在进行调查分析前,利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的环境进行分析;以2019年QS世界百名之内的6所中国高校为对象,研究这几所高校精品课程资源的现状,发现目前高校在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在网站建设、平台管理与维护、开放程度以及受众范围方面存在问题;在分析的基础之上,分别选取大一至大四学生代表进行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学生对高校精品课程资源的了解程度、使用情况、学习时存在问题以及相关的建议与及意见;根据研究结果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面向多所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学生对高校精品课程认知率较低、系统管理平台建设不完善、课程资源展现形式单一、学校身份限制等问题;结合以上调查总结出学生需求的具体体现:资源信息的顺利获取、资源平台的简易操作、资源内容的丰富充实、学习交流的快速及时、用户身份的限制解除。以MIT OCW课程共享建设为例,分析其运行特点,探索出可供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建设的经验启示。结合以上内容的研究分析,为了有效实现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应利用学生组织,做好推广宣传;优化资源平台,提供技术支撑;保留学生权限,实现社会共享;创新课程资源,接受多元评价;采用现代科技,促进互动交流;接受用户捐赠,减轻学校压力。

李颜如[6](2020)在《我国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加快高校人才流动频率是实施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需要。近年来,国内高校间以重金“挖、抢”有“帽子”和“头衔”的人才,形成人才流动失序的乱象,同时,又存在一般教师人才难以流动的现象。因此,人才流动的管理需要遵循学术市场规律,应该以市场主导而不是行政管理对人才流动的规制。本课题确立流动绩效的新理念,旨在有效遏制高校人才流动的功利化倾向,通过改造高校传统绩效评价手段,尝试以科学的人才流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促进高校人才流动,助推高等教育走上内涵式发展道路。相关学者关于高校人才流动趋势、影响高校人才流动的多方因素、高校人才绩效评价、高校人才流动与绩效评价关系等大量文献,成为我国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分析与探究,找出传统绩效管理对高校人才评价的不足之处。以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场动力理论、群体知识创新理论以及有限理性理论建立“理论束”,作为本文的理论指导。在对已有的绩效内涵研究进行辨析的基础上,界定和描述人才流动绩效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法,具体研究分析了我国高校人才流动的相关现状,寻找目前高校人才流动和绩效评价中存在问题的根源。结合高校人才流动的现状调查结论,提出构建我国人才流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教育、社会和经济三个维度划分,确立人才流动绩效评价的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经济成本收益三个一级指标,特别是将人才发展潜力指标独立出来,作为对潜力绩效的考察,形成了有限理性主导下的绩效管理和评价新范式。同时,遴选、建立起三级指标库。通过AHP层次分析法得出评价指标权重。本文建议,要充分认识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的意义,在实施流动绩效评价中,注意把握三条原则,完善评价的机制,处理好四个问题,以人才流动绩效评价统筹高校组织的多元主体利益。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能够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效率,对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体现多元主体的绩效治理,因而能够统筹高校相关各方的利益以及落实各自绩效责任。从教育、社会和经济维度设计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全面、科学、客观评价绩效和推动高校人才流动奠定基础。同时,本文提出以发展潜力指标作为对流动人才潜力绩效的评价,体现出有限理性的追求。本文建议有效实施高校人才流动绩效指标体系,需要在政府主导下,形成高校人才流动绩效合作治理局面。该论文有图22幅,表47个,参考文献253篇。

罗顺绸[7](2019)在《转型发展下民办高校教师资源共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师资源是民办高校人力资源中的一种稀缺资源。提高现有教师资源的利用率,不仅能解决当前民办高校教师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且有助于实现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文中从民办高校教师资源共享的现状出发,提出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共享策略。

李晓楠[8](2019)在《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尤其是辅导员,在世界各国高校学生工作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高校教育质量要求的提升、学生工作评估的兴起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对高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辅导员等的伦理、知识、技能的预期逐渐上升。鉴于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对提升从业者伦理和胜任力水平发挥了引导、评估、规范、监督等重要作用,本文以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化标准为题进行专题研究,以期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尤其是辅导员的专业伦理标准及胜任力标准的构建,提供新的视角和有益借鉴。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首先,运用历史分析法,研究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的历史沿革;其次,运用文献分析法,探讨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的理论基础;再者,运用语篇分析法,解析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伦理与专业胜任力标准的代表性文件;随后,运用问卷调查法,对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最后,运用比较分析法,论述了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对我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尤其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启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本章阐述了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概念界定、主要功能及指导思想;选取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作为数据源,以Cite Space为分析工具,分别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国家(地区)分析等,更为系统客观地梳理国内外文献,归纳总结出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热点议题、演化路径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对二次检索发现的关键性文献进行细致解读,提出国内外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确定本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的历史沿革。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发展历程与美国的政治格局、经济发展状况、高等教育政策、学生事务发展进程等密切相关。本章从这种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去考察,深刻理解和把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萌芽、探索、发展与成熟阶段的具体措施和未来发展趋势,更好地揭示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与历史意义。第三章,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的理论基础。本章从成人学习理论尤其是诺尔斯的成人教育学理论、麦兹罗的嬗变学习理论,职业发展阶段理论,胜任力理论等不同角度,研究了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的理论基础。上述理论回答了学生事务从业者的学习特点、学习动机、学习步骤及角色嬗变的过程是什么,如何确定学生事务从业者在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需求与问题,如何科学地制定各职能等级学生事务从业者的专业胜任力标准等问题。第四章,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伦理标准的核心内容解析。本章分析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伦理标准的制定主体之一CAS的成立过程、使命、愿景、影响等,将其伦理标准的制定基础归纳为两个互补的道德框架,即研究伦理和学生事务从业者的通用伦理。随后,以《CAS共享伦理原则声明》、《伦理原则和标准声明》(ACPA)这两个代表性文件为例,对其概念界定、基本结构、基本原则、伦理指标等核心内容进行解析。并且,借助Ant Conc软件对两份文件的关键词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这两份文件的目的基本一致,都是为了构建从业者专业伦理原则和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但是,其侧重点不同,CAS更注重推动学生事务从业者共享的通用伦理标准,而ACPA注重学生事务从业者的具体伦理标准,更加侧重于维护学生的权益和发展。同时,两份伦理标准文件呈现出以下几点特征:基于相同的研究基础和伦理原则、伦理标准具体化且可操作性强、制定主体广泛且定期更新完善、伦理标准与胜任力标准相统一、自我约束与团体监督双重机制。然而,也应该辩证的看到:其伦理标准是美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运用与拓展延伸,具有隐性的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政治目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还有待探究等,存在固有的局限性。第五章,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胜任力标准的核心内容解析。在2010年、2015年、2016年,ACPA联合NASPA陆续颁布了《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胜任力范畴》、《学生事务教育工作者专业胜任力范畴》、《ACPA/NASPA专业胜任力标准》,使得从业者专业胜任力标准不断完善。本章首先分析了制定主体ACPA、NASPA的成立过程、使命、愿景、影响等,并以2016年最新颁布的《ACPA/NASPA专业胜任力标准》为例,研究了其联合工作组成员构成、胜任力标准主体框架、使用胜任力标准的原因和方法、胜任力十项范畴等。随后,运用Ant Conc软件,对其文本进行词频、词簇和关键词分析,客观验证了以下几点:专业胜任力标准是从业者开展评估的依据;评估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以及从业者专业化发展;评估内容是从业者的胜任力,包括知识、技能、性情(Disposition),其中技能与伦理备受关注;评估过程需要从业者认同专业标准,掌握如何使用专业标准,再根据现实情况和职位需要制定适当指标,进而推动评估开展和获取数据。专业胜任力标准文件呈现出以下几点特征:主题范畴明确、层次结构清晰、参与主体广泛、资源定期更新、国家意识凸显等;也存在以下局限性:其是提升高校隐性公民教育的实效性的工具、国际性有待加强、缺乏配套的操作指南和最佳案例、胜任力标准类型有待扩展等。第六章,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的应用现状研究。本章运用Google Form(s)制定调查问卷,对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进行在线调研,探索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的应用现状,例如从业者对专业标准的制定参与状况、熟悉程度、使用频率、满意度等,以及高校对专业标准的培训和使用状况等,并结合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归纳出其已取得的成就: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权威性较高,从业者对专业标准的熟悉程度与使用频率较高,从业者对专业标准的认同度提升,专业标准对提升从业者专业水平具有较大帮助等;同时,发现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现有专业标准及其配套资源有待完善、专业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有待加强、从业者的参与意识和自我评估意识有待提高、高校对专业标准的培训和使用状况有待改进。第七章,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对我国的启示。本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中美两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论述了两者在产生背景、标准内容、标准功能的相似之处,以及在价值本位、制定主体、划分依据和表达方式的不同之处。随后,根据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的经验与不足,总结了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颁布的意义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价值本位有待优化,自我评估意识有待提升;缺乏专业标准学术共同体,制定主体不够广泛;标准尚需具体化,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有待提高;缺乏配套资源,标准使用频率较低;标准统一性有待提升,审查修订有待跟进。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对我国的启示:树立发展本位价值观念,提升从业者自我评估意识;组建专业标准研究共同体,确保参与主体的广泛性;采用多元化研究方法,加强标准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制定配套资源和团队,增强标准的推广与应用;注重胜任力标准和伦理标准的统一,定期审查修订。

王馨[9](2019)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大学生的培养不仅要求其具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与法治素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在高校中的实践要求高校要重视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一体化建设。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在不断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凸显出许多现代性社会问题,虽然我国历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对于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法治教育素养的整合与培养较欠缺,大学生涉世未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容易丧失信仰与理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易受影响,因而如何促进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所在。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交叉研究法、辩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论述大学生道德教育、大学生法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相关基础上,分析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实效性存在问题与影响因素,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实效性的路径。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方法、创新点与不足等等。第二章在分析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辩证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并指出一体化实效性建设理论与现实依据。第三章是对现状的考察和分析,介绍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目前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分析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效性影响因素。第五章是文章的重点,探讨新时代增强大学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实效性的途径,针对各影响因素的不完善之处提出优化建议。突出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优势,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希望能为高校整合相关教育资源,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张凯[10](2019)在《新乡市普通高校“共享式”体育课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研究意义上看,“共享式”体育课有助于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升级,促进高校之间体育教学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以及其他各种资源之间的共同享用。同时,共享式体育课能够提升体育功能,充分发挥高校体育课程的作用与优势,达到高校之间强强联合并实现优势互补的目的。所以应当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促进高校间体育教学资源的共建与共享。为了更好地研究“共享式”体育课,本文以新乡市大学城四所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融合为研究内容,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分析法等为研究方法,分六部分对“共享式”体育课实施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描述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介绍研究课题选用的方法以及课题的创新点,梳理了国内外共享式体育课的研究成果,厘清了共享式体育课的概念和特征。其次,基于新乡市四所高校的调查,通过实证调查,揭示出当前新乡市大学城四所高校当前体育课现状,并对共享式体育教学的推行提出了对策建议。在对共享式体育教学进行研究后,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从体育教学视角看,体育课程的设置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体育课程的资源不能达到合理化配置、体育课程的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等问题;从体育课程改革看,过于强调理念转变的课程改革难以奏效、单独依靠高校自身的力量改革效果不佳、当下体育课程改革的效益不高等问题;“共享式”体育课可以投入较少的成本获得更好的效果、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对体育课的需求、能够增加校际间的合作交流提升教学质量,因而具有推行的必要性。从可行性视角看,国家政策对共享式教育资源的支持和鼓励,各院校的场馆资源、人力资源、独特的区域性资源以及内在需求为新乡市大学城四所高校“共享式”体育课的开展提供了可行性。最后,本文通过对“共享式”课程现有模式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确立明确的共享理念的具体途径,以及共享式体育课的制度设计策略。比如共享模式的构建是新乡市大学城四所高校资源互补,实现教育水平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应该在准确把握共享课程特征的基础上,加强四所高校校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信息共享、课程选修、教学培养制度等方面着手,构建共享式体育课的制度体系以及课程评价机制,建立共享式体育课的经济、场地、安全等保障机制。

二、论高校间教师资源的共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高校间教师资源的共享(论文提纲范文)

(1)政府在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6.1 可能的创新点
        1.6.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高校教育资源
        2.1.2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
        2.1.3 大学城
    2.2 相关理论梳理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政府职能理论
    2.3 政府在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中的作用及机理分析
        2.3.1 政府在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中的作用分析
        2.3.2 政府在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中作用的机理分析
    2.4 国内外政府推动高校资源共享的经验及启示
        2.4.1 国内政府推动高校资源共享的经验及启示
        2.4.2 国外政府推动高校资源共享的经验及启示
第三章 西安南郊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现状与政府作用发挥现状分析
    3.1 西安南郊大学城教育资源概况
        3.1.1 课程资源丰富,慕课和精品课程建设成为趋势
        3.1.2 师资实力雄厚,但总量分布不均
        3.1.3 图书文献资源专业性强,可以形成学科互补
        3.1.4 实验室资源丰富,但分布明显不均
        3.1.5 教室资源数量充足,满足教学和学生自习需求
    3.2 调研基本情况概述
        3.2.1 调查对象及目的
        3.2.2 访谈提纲的设计
        3.2.3 访谈具体情况
    3.3 西安南郊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现状
        3.3.1 跨校选修逐步开放,网络课程资源共享门槛较高
        3.3.2 大学城校际间师资互聘难度大
        3.3.3 实现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缺乏统一的图书资源共享平台
        3.3.4 不限制教室资源共享,学生参与意愿不高
        3.3.5 实验室资源校内共享较多,校际间实验室资源共享逐步开启
    3.4 地方政府在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作用发挥现状
        3.4.1 履行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的管理职能
        3.4.2 完善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的配套服务
        3.4.3 发挥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的监督评价作用
第四章 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政府作用发挥不足及原因分析
    4.1 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政府作用发挥存在的不足
        4.1.1 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政府管理缺位
        4.1.2 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配套服务欠缺
        4.1.3 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监督不力
    4.2 政府未有效发挥管理职能的原因
        4.2.1 高等教育现行管理体制及政府利益目标导致管理行为偏差
        4.2.2 服务意识缺失导致配套保障不足
        4.2.3 监督体系不健全导致管制效果差
第五章 优化政府在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中职能的路径
    5.1 提高地方政府对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管理水平
        5.1.1 做好职能定位,坚持适度管理
        5.1.2 改变政绩观念,确保各方主体权益
        5.1.3 加强顶层设计,重视政策引导
    5.2 强化地方政府在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中的服务意识
        5.2.1 树立服务理念,注重角色归位
        5.2.2 加大专项资金投入,提升保障水平
        5.2.3 加强技术引导,提高共享效率
    5.3 规范地方政府在大学城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中的监管工作
        5.3.1 及时更新共享进展,加强对共享活动的绩效考核
        5.3.2 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维护教育资源共享质量
        5.3.3 加强内部监督,完善内控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学分互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2.3 述评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学分互认
        2.1.2 学分银行
        2.1.3 高校联盟
        2.1.4 利益机制
    2.2 理论基础
        2.2.1 机制设计理论
        2.2.2 战略联盟理论
        2.2.3 系统管理理论
3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学分互认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学分互认的现状
        3.1.1 校际间网络在线课程的学分互认
        3.1.2 黑龙江省学分互认机制初步建设
        3.1.3 校内的学分转换
    3.2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学分互认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平台选择不统一
        3.2.2 课程种类不充分
        3.2.3 课量分布不均衡
        3.2.4 教师职责不明晰
        3.2.5 宣传力度不够大
4 黑龙江省高校学生参与学分互认的意愿及影响因素
    4.1 评价指标体系及问卷的设计
    4.2 高等学校学分互认意愿及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1 学分互认的意愿
        4.2.2 学分互认课程的领域
        4.2.3 学分互认的影响因素
        4.2.4 构建学分互认机制的意愿调查分析
    4.3 高等学校学分互认意愿及影响因素的数理统计分析
        4.3.1 信度检验与相关性分析
        4.3.2 高等学校学分互认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5 国内外高等学校学分互认的经验借鉴
    5.1 国外高等学校学分互认的经验借鉴
        5.1.1 欧洲高校学分转换经验
        5.1.2 美国高校学分转换经验
    5.2 国内高等学校学分互认的经验借鉴
        5.2.1 广州大学城学分互认经验
        5.2.2 武汉高校学分互认经验
        5.2.3 江西14所高校学分互认经验
        5.2.4 河南5所高校学分互认经验
        5.2.5 学分互认特点比较
    5.3 对黑龙江省学分互认建设的启示
6 推进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学分互认的对策
    6.1 构建合理的校际间战略联盟
    6.2 构建不同层次高校间的战略联盟合作
    6.3 构建严谨的高校战略联盟规则体系
    6.4 建立统一的组织统筹委员会
    6.5 选择统一的授课平台
    6.6 增加每种学科门类的课程数量
    6.7 制定统一、科学、合理的学分互认折算规则
    6.8 对教师进行统一培训
    6.9 做好宣传与细致服务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学分互认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文献综述
        1.2.2 研究述评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科研成果
        1.3.2 教学内容
        1.3.3 转化机制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内在逻辑分析
    2.1 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必要性分析
        2.1.1 “高深学问”传承与创新的主要形式
        2.1.2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关键环节
        2.1.3 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制度保障
    2.2 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可行性分析
        2.2.1 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的相容性
        2.2.2 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的相交性
第3章 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实践运行机制
    3.1 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主要形式
        3.1.1 “成文型”转化——科研成果向教材内容转化
        3.1.2 “活动型”转化——科研项目向实践教学内容转化
        3.1.3 “过程型”转化——科研过程向研究性教学转化
    3.2 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动态程序
        3.2.1 优化程序——科研成果推动教材内容体系的优选升级
        3.2.2 循环程序——基于知识周期的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循环转化
        3.2.3 渗透程序——基于人才培养的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渗透转化
第4章 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实证分析——以5 所“双一流”高校为例
    4.1 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现状分析
        4.1.1 高校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现状对比
        4.1.2 高校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特征分析
    4.2 高校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成效
        4.2.1 主体意识:高校师生初步形成成果转化的认知和需求
        4.2.2 平台建设:优势学科平台与教学平台互促发展
        4.2.3 转化环境:以研促教的本科教育生态系统建设
    4.3 高校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机制性困境
        4.3.1 科研成果实际转化率总体偏低,激励机制不到位
        4.3.2 科研成果转化绩效考核不规范,评价机制不完善
        4.3.3 科研成果转化的资源支持不足,保障机制不健全
        4.3.4 学科间科研成果转化水平悬殊,协同机制不完善
第5章 建构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可推广模式
    5.1 科教互动圈模式
        5.1.1 科教互动圈的理论模型
        5.1.2 科教互动圈拟解决的问题
        5.1.3 科教互动圈模式的实践——日本大学的讲座制
    5.2 课程压缩柱模式
        5.2.1 课程压缩柱的理论模型
        5.2.2 课程压缩柱拟解决的问题
        5.2.3 课程压缩柱模式的实践——小班研讨教学制
    5.3 成果知识库模式
        5.3.1 成果知识库的理论模型
        5.3.2 成果知识库拟解决的问题
        5.3.3 成果知识库模式的实践——高校机构知识库机制
第6章 推动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机制创新
    6.1 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机制的优化设计
        6.1.1 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体系建设,为成果转化提供全程保障
        6.1.2 营造开放包容的转化环境,鼓励转化形式多元化
        6.1.3 强化转化资金保障,提倡多学科成果转化资源共享
        6.1.4 吸纳社会支持力量,提高多元主体的重视度和参与度
    6.2 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机制创新的基本对策
        6.2.1 构建科研助推教学的本科生科研参与机制
        6.2.2 建立科研反哺教学的教师评价与发展机制
        6.2.3 打造科研与教学并重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长株潭城市群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区域性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及其分配效应
    (二)长株潭城市群高等教育资源概况
    (三)建设长株潭城市群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面临的挑战
二、长株潭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
三、长株潭城市群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
    (一)合作动力机制
    (二)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三)利益补偿机制
    (四)持续激励机制
    (五)协调统筹机制
    (六)控制管理机制

(5)学生需求视角下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有关开放课程资源共享的研究
        1.2.2 国内有关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1.4.1 论文的创新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的概念界说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精品课程
        2.1.2 共享
        2.1.3 学生需求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2.2 无边界高等教育理论
        2.2.3 共享发展理念
第三章 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的现状分析与学生需求体现
    3.1 问卷调查前准备
        3.1.1 我国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环境分析
        3.1.2 平台网站调查
        3.1.3 访谈统计
    3.2 问卷调查具体过程
        3.2.1 调查方法与路径
        3.2.2 样本选取
        3.2.3 问卷发放情况
    3.3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
        3.3.1 认知程度与学习频率
        3.3.2 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3.3.3 高校精品课程资源使用情况
    3.4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4.1 学生对高校精品课程的认知程度不高
        3.4.2 精品课程资源平台技术限制
        3.4.3 精品课程展现形式单一
        3.4.4 未实现真正的交流互动
        3.4.5 限制外校学生学习
    3.5 学生需求的具体体现
        3.5.1 资源信息的顺利获取
        3.5.2 资源平台的简易操作
        3.5.3 资源内容的丰富充实
        3.5.4 学习交流的快速及时
        3.5.5 用户身份的限制解除
第四章 国外开放课程资源共享建设的经验借鉴——以MIT OCW为例
    4.1 基本情况
    4.2 运行特点
        4.2.1 课程资源全球共享
        4.2.2 高校全权管理课程
        4.2.3 课程版权归属明确
        4.2.4 统一课程资源平台
        4.2.5 面向社会募集资金
    4.3 经验启示
第五章 学生需求视角下实现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的对策
    5.1 利用学生组织,做好推广宣传
    5.2 优化资源平台,提供技术支撑
    5.3 创新课程形式,接受多元评价
    5.4 采用现代科技,促进互动交流
    5.5 保留学生权限,实现社会共享
    5.6 接受用户捐赠,减轻学校压力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A:问卷详情
附录 B:访谈详情

(6)我国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2.1 高校人才流动的相关研究
    2.2 高校人才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
    2.3 高校人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相关研究
    2.4 高校人才流动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间关系的相关研究
    2.5 文献评述
3 高校人才流动绩效的理论基础及运用分析
    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3.2 社会网络理论
    3.3 群体知识创新理论
    3.4 场动力理论
    3.5 有限理性理论
    3.6 高校人才流动绩效研究理论基础的运用逻辑及推演
4 我国高校人才流动绩效的内涵、本质特征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探
    4.1 关于绩效的内涵
    4.2 高校人才流动绩效内涵及其解析
    4.3 高校人才流动绩效的本质特征
    4.4 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探
5 我国高校人才流动及其绩效评价的现状分析
    5.1 有关调查的说明
    5.2 高校人才流动的相关数据分析
    5.3 高校人才流动及其绩效评价的调查结论
6 我国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
    6.1 高校人才流动绩效的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
    6.2 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的维度划分
    6.3 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
    6.4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6.5 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路径
7 我国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的相关建议
    7.1 充分认识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的意义
    7.2 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的原则把握与互动机制构建
    7.3 流动绩效评价需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7.4 以人才流动绩效评价统筹多元主体利益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转型发展下民办高校教师资源共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民办高校教师资源共享发展现状
2 民办高校教师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3 当前民办高校教师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3.1 传统的人事管理分配制度制约教师资源共享
    3.2 共性课程缺乏整合制约教师资源共享
    3.3 各民办高校之间缺乏流畅的沟通渠道
    3.4 教师资源共享问题还体现在校企合作上
4 促进民办高校教师资源共享的策略
    4.1 提高共享意识,建立、完善共享师资机制
    4.2 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实现高校内院系专业间的教师资源共享
    4.3 实现高校间优质教师资源共享,需突破校际的“院墙”约束
    4.4 加强校企合作,共享“双师型”教师资源
    4.5 打破时空的界限,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教师资源共享

(8)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选题的政策背景
        1.1.2 选题的国别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与指导思想
        1.3.1 概念界定
        1.3.2 主要功能
        1.3.3 指导思想
    1.4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4.2 境外研究文献综述
        1.4.3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1.5 研究方案与创新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的历史沿革
    2.1 萌芽阶段(19 世纪中期-20 世纪40 年代)
        2.1.1 萌芽阶段的社会背景
        2.1.2 高等院校数量增多,研究型大学出现
        2.1.3 教师专业化增强,学生组织大量建立
        2.1.4 学生事务部门独立,学生人事运动兴起
        2.1.5 专业协会陆续涌现,专业标准开始萌芽
    2.2 探索阶段(20 世纪40 年代-20 世纪70 年代)
        2.2.1 探索阶段的社会背景
        2.2.2 高等教育大众化,院校认证的实施
        2.2.3 言论自由运动兴起,学生服务理念盛行
        2.2.4 从业者专业化发展,专业标准初步探索
    2.3 发展阶段(20 世纪70 年代-20 世纪末)
        2.3.1 发展阶段的社会背景
        2.3.2 院校认证逐渐系统化,学生事务评估运动兴起
        2.3.3 从业者问责压力增大,学生事务管理方式改革
        2.3.4 标准研究共同体成立,专业标准快速发展
    2.4 成熟阶段(21 世纪初-至今)
        2.4.1 成熟阶段的社会背景
        2.4.2 学生群体更复杂化,以学生发展为目的
        2.4.3 学生事务支出猛增,评估组织蓬勃发展
        2.4.4 指标体系构建与修订,专业标准趋于成熟
第三章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的理论基础
    3.1 成人学习理论
        3.1.1 诺尔斯的成人教育学理论
        3.1.2 麦兹罗的嬗变学习理论
    3.2 职业发展阶段理论
        3.2.1 职业概念研究
        3.2.2 职业发展研究
        3.2.3 学生事务职业发展阶段理论
    3.3 胜任力理论
        3.3.1 胜任力概念研究
        3.3.2 胜任力模型及构建方法
        3.3.3 学生事务从业者胜任力标准研究
第四章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伦理标准的核心内容解析
    4.1 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伦理标准的制定主体
    4.2 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伦理标准的制定基础
    4.3 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伦理标准的文本解析
        4.3.1 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伦理标准的核心内容
        4.3.2 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伦理标准的文本解析
    4.4 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伦理标准的特征与局限性
        4.4.1 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伦理标准的特征
        4.4.2 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伦理标准的局限性
第五章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胜任力标准的核心内容解析
    5.1 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胜任力标准的制定主体
    5.2 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胜任力标准的核心内容--基于 2016 年《ACPA/NASPA 专业胜任力标准》
        5.2.1 《专业胜任力标准》的简介
        5.2.2 《专业胜任力标准》的主题范畴
    5.3 对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胜任力标准的文本解析--基于2016年《ACPA/NASPA 专业胜任力标准》
        5.3.1 研究方法
        5.3.2 结果分析
    5.4 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胜任力标准的特征与局限性
        5.4.1 《专业胜任力标准》的特征
        5.4.2 《专业胜任力标准》的局限性
第六章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的应用现状研究
    6.1 研究设计和人口统计
        6.1.1 研究设计
        6.1.2 人口统计
    6.2 对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的知晓与应用程度
        6.2.1 对专业标准的价值分析
        6.2.2 对专业标准的参与状况与熟悉程度
        6.2.3 从业者和高校对专业标准的使用状况
        6.2.4 专业胜任力标准的使用频率及障碍
        6.2.5 专业伦理标准的作用
    6.3 对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的使用评价与建议
        6.3.1 各类专业标准的重要程度与总体满意程度
        6.3.2 未来的挑战与改进方向
    6.4 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应用中取得的成就与不足
第七章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7.1 中美两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比较分析
        7.1.1 中美两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的相似之处
        7.1.2 中美两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的不同之处
    7.2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颁布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7.2.1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颁布的意义
        7.2.2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存在的问题
    7.3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7.3.1 树立发展本位价值观念,提升从业者自我评估意识
        7.3.2 组建专业标准研究共同体,确保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7.3.3 采用多元化研究方法,加强标准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7.3.4 制定配套资源和团队,增强专业标准的推广与应用
        7.3.5 注重胜任力标准与伦理标准的统一,定期审查修订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效性相关概述
    2.1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效性相关概念界定
        2.1.1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大学生法治教育
        2.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2.2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辩证关系
        2.2.1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差异性
        2.2.2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互补性
        2.2.3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一致性
    2.3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效性研究理论依据
        2.3.1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2.3.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3.3 协同学理论
    2.4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效性研究现实依据
        2.4.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的重要环节
        2.4.2 高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
        2.4.3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
第3章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效性现状分析
    3.1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成效
        3.1.1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主要形式
        3.1.2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初步成果
    3.2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2.1 内生动力不足,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
        3.2.2 教育观念偏差,教育方式有待改善
        3.2.3 协同教育不足,教育者之间缺乏互动
第4章 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4.1 顶层设计对一体化建设实效性的影响
        4.1.1 顶层设计的影响
        4.1.2 组织机制的影响
    4.2 思政课教材对一体化建设实效性的影响
        4.2.1 教材体系的影响
        4.2.2 教材运用程度的影响
    4.3 课堂环境对一体化建设实效性的影响
        4.3.1 教学模式先进性的影响
        4.3.2 课堂内容吸引力的影响
        4.3.3 课堂教学亲和度的影响
    4.4 实践对一体化建设实效性的影响
        4.4.1 实践运作模式影响
        4.4.2 实践平台建设的影响
        4.4.3 实践监督评价的影响
    4.5 考评方式对一体化建设实效性影响
        4.5.1 考核内容的影响
        4.5.2 考核方式的影响
    4.6 育人主体对一体化建设实效性的影响
        4.6.1 校内育人主体参与度的影响
        4.6.2 家庭、社会重视程度的影响
        4.6.3 高校间资源流动的影响
第5章 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效性的路径
    5.1 加强一体化顶层设计
        5.1.1 加强一体化建设顶层设计
        5.1.2 构建齐抓共管的组织机制
    5.2 促进教材编写一体化
        5.2.1 完善一体化教材体系
        5.2.2 丰富一体化教材内容
    5.3 加强课堂教学一体化
        5.3.1 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
        5.3.2 探索生动的教学方法
        5.3.3 探索丰富的教学内容
    5.4 推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5.4.1 构建一体化实践多元运作模式
        5.4.2 打造一体化立体化实践育人平台
        5.4.3 创新一体化实践监督与激励机制
    5.5 增强教学考评一体化
        5.5.1 制定“知行合一”的考核目标与内容
        5.5.2 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一体化考评系统
        5.5.3 建立多层次的考核评价体系
    5.6 推进育人主体一体化
        5.6.1 推进校内教育主体协同育人
        5.6.2 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
        5.6.3 推进一体化建设校际资源共享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新乡市普通高校“共享式”体育课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前言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资料法
        1.3.2 问卷调查法
        1.3.3 数理统计法
    1.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共享式”体育课的概念及特征
    2.1 “共享式”体育课的概念
        2.1.1 共享的内涵
        2.1.2 “共享式”体育课的释义
    2.2 “共享式”体育课的特征
        2.2.1 开放性
        2.2.2 合作性
        2.2.3 互补性
第3章 “共享式”体育课的必要性分析——基于新乡市四所高校的调查
    3.1 新乡大学城四所高校当前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3.1.1 体育课程的设置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3.1.2 体育课程的资源达不到合理化配置
        3.1.3 体育课程的效果能达不到预期目标
    3.2 目前四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3.2.1 过于强调理念转变的课程改革难以奏效
        3.2.2 单独依靠高校自身的力量改革效果不佳
        3.2.3 当下体育课程改革的效益不高
    3.3 推行“共享式”体育课的价值
        3.3.1 可以投入较少的成本获得更好的效果
        3.3.2 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对体育课的需求
        3.3.3 增加校际间的合作交流提升教学质量
第4章 “共享式”体育课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4.1 政策的支持
    4.2 完善的硬件资源
    4.3 丰富的人力资源
    4.4 便利的地域资源
        4.4.1 距离与交通
        4.4.2 区域网络信息
    4.5 主观基础——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共同愿景
        4.5.1 学生有自我提升的需求
        4.5.2 高校有提高教学质量的需求
        4.5.3 高校有增进校际交流的需求
    4.6 客观基础——高校教学资源的互补性
        4.6.1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单一性
        4.6.2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学科偏重不同
        4.6.3 体育课管理制度的相似性
第5章 “共享式”体育课的模式选择
    5.1 “共享式”课程的现有模式及分析
        5.1.1 网络共享模式
        5.1.2 集中统筹模式
    5.2 确立明确的共享理念
        5.2.1 高校校际管理者之间的沟通
        5.2.2 高校校际教师之间的交流
        5.2.3 高校校际学生之间的需求调研
    5.3 共享式体育课的制度设计
        5.3.1 建立四校联盟,确立高校间的信息共享机制
        5.3.2 建立高校间的课程选修制度
        5.3.3 完善高校间的教学培养制度
        5.3.4 确立高校间的课程评价机制
    5.4 共享式体育课的保障
        5.4.1 高校的经济保障
        5.4.2 学生授课场地保障、师资保障
        5.4.3 学生的人身安全与交通保障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 新乡市高校“共享式”体育课可行性调查问卷
附件2 新乡大学城体育课程资源共享的教师访谈提纲
附件3 高校管理层电话访谈记录

四、论高校间教师资源的共享(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在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中的作用研究[D]. 李朝(王献). 西北大学, 2020(07)
  • [2]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学分互认研究[D]. 毛天颂.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3]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机制研究[D]. 李蓉芳.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4]长株潭城市群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研究[J]. 颜佳华,高超. 城市学刊, 2020(02)
  • [5]学生需求视角下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策略研究[D]. 戴雅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6]我国高校人才流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李颜如.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7]转型发展下民办高校教师资源共享研究[J]. 罗顺绸.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9(06)
  • [8]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从业者专业标准研究[D]. 李晓楠.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9]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效性研究[D]. 王馨.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
  • [10]新乡市普通高校“共享式”体育课的可行性研究[D]. 张凯.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论高校教师资源共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