啮合误差论文-周璐,巫世晶,李景,王晓笋,朱伟林

啮合误差论文-周璐,巫世晶,李景,王晓笋,朱伟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啮合误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复合行星轮系,均载特性,安装误差,偏心误差

啮合误差论文文献综述

周璐,巫世晶,李景,王晓笋,朱伟林[1](2016)在《啮合误差及相位角对复合轮系均载特性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复合行星轮系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含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和传递误差的复合行星传动系统平移-扭转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安装误差和偏心误差及其相位角对系统均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心构件的安装误差和偏心误差对各行星轮产生均等的周期性影响;行星轮的安装误差会导致行星轮出现持续偏载,但是其偏心误差会使均载系数出现周期性变化;当行星轮的安装误差相位角朝同等方向以及分布在相啮合的行星轮对上时,均载系数较小;偏心误差分布在齿数相差较大的齿轮上时,系统均载性能较好;行星轮误差对称分布能有效降低误差对均载系数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6年03期)

巫世晶,彭则明,王晓笋,朱伟林,李洪武[2](2015)在《啮合误差对复合行星轮系动态均载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Ravigneaux式复合行星轮系为研究对象,基于集中参数理论,建立采用中心浮动构件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传动系统的均载系数,获得各齿轮啮合误差与均载系数的关系曲线,进而分析安装误差和偏心误差对系统均载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行星轮的安装误差会导致行星轮出现持续的"偏载",而行星轮的偏心误差则会导致相应啮合副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冲击;如果合理布置行星轮的误差,使得其相对于系统的旋转中心呈辐射状对称,将能大大降低行星轮的误差对系统均载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常乐浩,刘更,吴立言[3](2015)在《齿轮综合啮合误差计算方法及对系统振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将轮齿变形分为线性宏观变形和非线性局部接触变形两部分,建立齿轮承载接触分析修正模型,并利用两层迭代将非线性接触问题转化为多个线性代数方程组进行求解。根据各接触点变形关系,提出已知齿面误差分布时啮合刚度和综合啮合误差的确定方法。通过引入刚度激振力将参变的运动微分方程组化为定常微分方程组,并利用傅里叶级数法求解其稳态解。以一对斜齿轮副为例,分析了齿轮误差在不同扭矩和转速下对系统振动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由于轮齿误差的存在,齿轮副啮合刚度在轻载时会减小,从而导致系统共振转速降低;受重合度和轮齿变形的影响,综合啮合误差的幅值远小于齿面原始制造误差幅值。此方法可用于分析不同误差类型及分布形式对系统振动的影响规律,为进一步建立齿轮误差控制原则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张慧[4](2008)在《啮合误差状态下渐开线圆柱齿轮接触应力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啮合原理和坐标变换理论,求解出误差状态下的齿轮啮合位置。在齿轮接触应力的计算中,有限元方法有着快速准确的优点。利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分别从静态接触和动态接触两个方面,计算了在啮合误差状态下齿轮接触应力的分布情况,从而验证了ANSYS在啮合误差状态下齿轮接触应力分析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期刊2008年07期)

郭泗昌,郑涛[5](2007)在《在普通检测仪器上检测镶片大模数齿轮滚刀啮合误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是讲述如何采用普通仪器,普通方法以及通用工具来解决镶片大模数齿轮滚刀啮合误差的难题。(本文来源于《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期刊2007年04期)

石照耀[6](2003)在《渐开螺旋面啮合误差的广义圆柱坐标测量原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渐开螺旋面啮合误差测量的新方法——广义圆柱坐标法,给出了测量原理与实现方法、数学模型和数据处理算式;同时,指出了迄今一些文献中论述啮合误差测量时存在的错误。(本文来源于《航空精密制造技术》期刊2003年02期)

石照耀[7](1999)在《论齿轮滚刀的啮合误差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机械》杂志1997年第4期刊登了“应用复合坐标法测量齿轮滚刀啮合线误差的微机处理程序设计”(以下简称《应用》)一文。该文介绍了复合坐标法测量齿轮滚刀啮合误差的原理,给出了阿基米德齿轮滚刀(直槽和螺旋槽)的复合坐标计算公式及啮合误差的数学模型,并列出了以此为基础的程序设计框图。笔者认为由于该文作者对齿轮滚刀啮合误差概念的误解,所述内容与滚刀啮合误差的原理并不相关。在此,本文就齿轮滚刀啮合误差的概念与测量阐述笔者的观点,并就此与《应用》一文的作者进行商榷。(本文来源于《机械》期刊1999年01期)

幸发芬[8](1996)在《牙轮钻头叁维啮合设计与二维啮合误差》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牙轮钻头最新的叁维啮合设计法与传统的二维啮合设计法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二维啮合设计所存在的误差及其变化规律。指出随着啮合关系的变化,啮合误差会发生质的变化。所创造出的啮合间隙裕量图和干涉图,可用于辅助啮合设计。它消除了二维啮合设计的盲目性,避免了叁维设计的复杂性,使直观、传统的二维啮合设计与科学、精确的叁维啮合设计之间达到有机的、完美的结合。(本文来源于《石油矿场机械》期刊1996年01期)

Castellani.G.Moretti.G.,肖大准[9](1985)在《齿轮传动齿向啮合误差的计算和齿厚公差的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直接获得导致轮齿对中失准的参数,对齿轮轴的变形计算建立了特殊的规范。同时,考虑了滚动轴承的间隙或滑动轴承的动压特性。对于齿向修正量和齿厚公差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表示。(本文来源于《齿轮》期刊1985年02期)

孙玉麟[10](1985)在《圆柱齿轮的顶刃啮合误差及其修缘(下)》一文中研究指出二、主动齿轮基节小于从动齿轮基节时的顶刃啮合误差 1.顶刃啮合现象若主动齿轮基节小于从动齿轮基节,存在实际基节差-(△F_b)c时。主动齿轮第一齿尚未在C点脱离啮合时,第二齿在啮合线外A点就开始进入接触。这样造成主动齿轮齿根和从动齿轮齿顶进行“推刮”。由于这时被动齿轮是齿顶尖角接触,而主动齿轮在顶刃啮合角φ_2处的齿面法线与中心线交于P″。从图4(本文来源于《机械工艺师》期刊1985年03期)

啮合误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Ravigneaux式复合行星轮系为研究对象,基于集中参数理论,建立采用中心浮动构件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传动系统的均载系数,获得各齿轮啮合误差与均载系数的关系曲线,进而分析安装误差和偏心误差对系统均载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行星轮的安装误差会导致行星轮出现持续的"偏载",而行星轮的偏心误差则会导致相应啮合副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冲击;如果合理布置行星轮的误差,使得其相对于系统的旋转中心呈辐射状对称,将能大大降低行星轮的误差对系统均载性能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啮合误差论文参考文献

[1].周璐,巫世晶,李景,王晓笋,朱伟林.啮合误差及相位角对复合轮系均载特性的影响分析[J].机械传动.2016

[2].巫世晶,彭则明,王晓笋,朱伟林,李洪武.啮合误差对复合行星轮系动态均载特性的影响[J].机械工程学报.2015

[3].常乐浩,刘更,吴立言.齿轮综合啮合误差计算方法及对系统振动的影响[J].机械工程学报.2015

[4].张慧.啮合误差状态下渐开线圆柱齿轮接触应力有限元分析[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8

[5].郭泗昌,郑涛.在普通检测仪器上检测镶片大模数齿轮滚刀啮合误差[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07

[6].石照耀.渐开螺旋面啮合误差的广义圆柱坐标测量原理[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3

[7].石照耀.论齿轮滚刀的啮合误差测量[J].机械.1999

[8].幸发芬.牙轮钻头叁维啮合设计与二维啮合误差[J].石油矿场机械.1996

[9].Castellani.G.Moretti.G.,肖大准.齿轮传动齿向啮合误差的计算和齿厚公差的确定[J].齿轮.1985

[10].孙玉麟.圆柱齿轮的顶刃啮合误差及其修缘(下)[J].机械工艺师.1985

标签:;  ;  ;  ;  

啮合误差论文-周璐,巫世晶,李景,王晓笋,朱伟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