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释放论文_温宏炎,张光义,纪德馨,万利锋,张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控制释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净水厂,沸石,污泥,泥污,发酵剂,油泥,复合体。

控制释放论文文献综述

温宏炎,张光义,纪德馨,万利锋,张亮[1](2019)在《油泥焦流化床燃烧NO_x释放特性及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无害化处理油泥焦,采用小型流化床反应器,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颗粒粒径下油泥焦的燃烧氮氧化物释放特性,并借助空气分级燃烧技术降低NO_x排放。SEM电镜和物理吸附结果表明,油泥焦颗粒表面结构致密、孔道稀疏,不利于其内部有机质充分燃烧。燃烧实验结果表明,油泥焦燃烧产生的NO_x主要来源于焦炭氮,来自挥发性氮的较少。适当降低燃烧温度、减小颗粒粒径既能保证油泥焦充分燃烧,又能抑制氮氧化物排放。实施空气分级燃烧时,通过优化过量空气系数、二次风比例和二次风入口位置,能够获得显着的NO_x减排效果,同时可以有效抑制飞灰产生,有助于烟气终极处理。(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韩经纬[2](2019)在《从空间资源价值释放的角度看待叁条控制线——关于叁线内涵及政策的综述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区叁线"是空间规划中全域管控的重要抓手,叁条控制线更是刚性管控的主要方式。国内目前对于叁条控制线划定的技术方法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探索,但对于其内涵和政策的讨论尚不充分。本文结合国内学者关于叁条控制线的研究,聚焦叁线的内涵与政策,认为对于叁条控制线不应当单纯从控制的角度来看待,应当发掘叁线内的空间资源所能释放的价值,通过资源价值的释放推动高质量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对叁条控制线需要关注的政策要点进行了梳理。(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期刊2019-10-19)

[3](2019)在《用于稳定油包水乳液及控制释放生物活性物质的山梨醇酐聚酯复合体》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发明揭示一种在水包油包水(W/O/W)乳液中的组合物,其组成成分包括:(a)含H2O的连续水相;(b)分散在连续水相间的油相或油壳;以及(c)用于稳定连续水相和油相(或油壳)界面的亲水性聚合物,使其形成水包油(O/W)乳液。油相或油壳包括:(i)油、(ⅱ)分散在油或油壳内的内部水相,以及(ⅲ)一亲脂性山梨醇酐-聚酯复合体,可稳定油和内部水相之间的界面,以形成油包水(W/O)乳液。(本文来源于《乙醛醋酸化工》期刊2019年10期)

廖书林,浦燕新,许龙霞,周梦凯[4](2019)在《锆改性沸石覆盖控制河道底泥污染物释放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对比天然沸石与锆改性沸石对黑臭河道底泥污染物释放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天然沸石覆盖与锆改性沸石覆盖的试验组均可有效降低上覆水体的氨氮、总磷与COD的污染浓度。第30天,锆改性沸石试验组的上覆水体的氨氮、总磷与COD分别下降了35.5%、45.2%与15.9%,其中锆改性沸石覆盖对于总磷的去除效果显着优于天然沸石覆盖。(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期刊2019年28期)

李想,吴盾,成骏峰,曹峥,刘春林[5](2019)在《PP加工过程VOCs释放与控制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加工温度、螺杆转速、后处理温度、后处理时间等4个主要因素对聚丙烯(PP)加工过程中去除挥发性有机物(VOCs)效果的影响。各个因素选取4个水平,设计4因素4水平的L_(16)(4~5)正交试验,试验结果采用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研究表明,影响PP中苯类VOCs散发的因素由大到小顺序为螺杆转速、后处理时间、加工温度、后处理温度;影响醛酮类VOCs散发的因素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后处理时间、后处理温度、螺杆转速、加工温度。苯类VOCs控制最佳组合:加工温度190℃、螺杆转速250 r/min、后处理温度90℃、后处理时间2 h;醛酮类VOCs控制最佳组合:加工温度190℃、螺杆转速250 r/min、后处理温度110℃、后处理时间4 h。(本文来源于《现代塑料加工应用》期刊2019年04期)

刘婷,赵钰颖,林建伟,詹艳慧,秦琴[6](2019)在《锆、镧和镧锆改性沸石添加控制底泥磷释放的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镧和锆作为改性剂制备了3种不同类型的改性沸石,即锆改性沸石(Zr MZ)、镧改性沸石(La MZ)和镧锆改性沸石(La Zr MZ),对比考察了其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作用,并对比研究了其添加对上覆水、间隙水和底泥中磷的影响.结果发现,3种改性沸石均可有效地吸附水中的磷酸盐,且La Zr MZ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性能明显优于La MZ和Zr MZ. 3种改性沸石添加均可有效地降低上覆水和间隙水中SRP的浓度.La MZ对底泥中潜在活性磷的钝化效果优于La Zr MZ,而后者又优于Zr MZ. 3种改性沸石添加均可以降低底泥中水溶性磷(WSP)、藻类可利用磷(AA-P)和铁氧化物-滤纸提取磷(Fe O-P)的含量,WSP和AA-P削减效应的排序为:La MZ> La Zr MZ> Zr MZ,Fe O-P削减效应的排序为:La Zr MZ> Zr MZ> La MZ. La Zr MZ和La MZ添加均可以降低底泥中易解吸磷(RDP)的含量,且削减效应的排序为:La MZ> La Zr MZ. La Zr MZ和Zr MZ添加均可以降低底泥中Na HCO_3提取磷(Olsen-P)的含量,且削减效应的排序为:La Zr MZ> Zr MZ.以上结果显示,镧、锆和镧锆改性沸石均可以有效控制水体内源磷向上覆水的释放;从吸附容量和生物可利性磷钝化效果看,镧锆联合改性沸石是一种非常有希望的用于控制水体内源磷释放的底泥改良材料.(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李书文,周真明,杨思明,刘淑坡,李飞[7](2019)在《煅烧改性净水厂污泥对底泥内源磷释放的控制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自主研发的煅烧改性净水厂污泥(C-WTPS)作为污染底泥活性覆盖材料,室内静态模拟实验研究C-WTPS覆盖强度对控制底泥磷释放效果的影响,分析C-WTPS和底泥中不同形态磷含量变化,探讨C-WTPS薄层覆盖对上覆水体中pH、DO和ORP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历时40天,在底泥TP释放强度为6.25~10.87 mg/(m~2·d)时,覆盖强度为0.25、0.50、1.00、1.50和2.00 kg/m2的C-WTPS对TP平均削减率分别为59.68%、75.71%、88.75%、92.42%和96.28%,可见覆盖强度为1.00 kg/m~2以上的C-WTPS能控制底泥中90%以上TP释放. C-WTPS吸附的磷主要以无机磷(IP)中的铁铝结合态磷(NAIP)形式存在,有机磷(OP)和钙磷(AP)形式较少. C-WTPS促进了底泥中易释放形态磷迁移到C-WTPS中,并转化较为稳定的形态磷,可见C-WTP覆盖不仅控制了底泥磷释放,而且也削减了底泥磷释放风险. C-WTPS覆盖后,上覆水体中p H开始呈现下降趋势,最终维持在p H=7范围波动; C-WTPS覆盖强度越大,上覆水体pH下降也明显; C-WTPS覆盖改善上覆水体中DO和ORP环境的效果不明显.(本文来源于《湖泊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王德宝,赵丽华,田建军,赵富元,吕金积[8](2019)在《不同发酵剂对发酵香肠中风味物质释放及有害生物胺控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接种植物乳杆菌与肉葡萄球菌,将试验分为复合发酵组和单一植物乳杆菌组,并以自然发酵为对照。探究发酵剂对发酵香肠加工过程中pH、Aw、色泽、亚硝酸盐、风味物质释放及有害生物胺含量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组产酸速率>单一组产酸速率>对照组产酸速率,且干燥结束时复配组降到组中最低为4.74;pH快速降低也使复配组Aw下降速率显着快于其它两组(P<0.05);9 d后成熟结束时,复配组亚硝酸盐含量为12.6 mg/kg,显着低于其它两组及国家安全规定30 mg/kg(P<0.05);从3组香肠中检出尸胺、β-苯乙胺、酪胺、组胺及精胺和亚精胺,由于精胺和亚精胺是肉中固有生物胺且含量变化微小,所以在试验中未加以说明;成品时所列4种生物胺总量在33.37~40.41 mg/kg范围,复配组中组胺及酪胺含量分别为2.89,22.54 mg/kg,低于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规定标准(组胺含量<50 mg/kg,酪胺含量≤100 mg/kg)(P<0.01)。从香肠中共检出2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添加微生物发酵组风味物质总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综上,复配发酵剂可使pH、Aw快速降低,有效抑制和降低香肠残留亚硝酸盐及有害生物胺含量,对香肠中风味物质释放和含量增加起主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郑庆伟[9](2019)在《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在农药控制释放制剂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化学与应用创新团队农药剂型与分析组在《Materials Science&Engineering C》(IF=5.08)上在线发表了"Biodegradable poly(3-hydroxybutyra te-co-4-hydroxybutyra te) microca psules for controlled release of(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12期)

李书文[10](2019)在《煅烧改性净水厂污泥覆盖控制底泥磷释放》一文中研究指出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是国内外科研人员研究的热点之一。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素。当外源磷得到控制时,内源(污染底泥)易释放磷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贡献者。覆盖法能够有效削减污染底泥易释放磷。课题组研发的煅烧改性净水厂污泥(C-WTPS)具有较强的磷固定能力。因此,本文采用C-WTPS作为底泥活性覆盖材料,通过实验室静态和动态模拟试验研究了C-WTPS薄层覆盖控制污染底泥磷释放效果,重点考察了覆盖强度、缺氧环境(DO<1mg/L)、底泥二次覆盖和水力停留时间等因素对C-WTPS控制污染底泥磷释放效果的影响,分析了C-WTPS的固磷能力和磷的存在形态,讨论了底泥磷的迁移转化途径。另外,初步研究了C-WTPS吸附饱和磷材料在不同初始pH和低氧化还原电位(ORP)环境中再释放情况。主要开展了如下研究。(1)C-WTPS控磷效果:(1)静态模拟试验:当底泥总磷释放强度为2.26~9.19mg/(m~2·d)、覆盖强度为2kg/m~2的C-WTPS覆盖对TP的平均削减率为92.14%;(2)动态模拟试验:初始TP浓度为3.55mg/L、覆盖强度为2kg/m~2的C-WTPS经过44d可将上覆水中TP浓度削减到0.18mg/L,在后续51d内持续维持在低浓度水平。(2)C-WTPS控磷效果的影响因素:(1)覆盖强度:当污染底泥总磷释放强度为6.25~10.87mg/(m~2·d)时,覆盖强度为1kg/m~2以上的C-WTPS能控制底泥中90%以上的TP释放。(2)缺氧环境(DO<1mg/L):在缺氧环境下污染底泥总磷释放强度为2.30~21.56mg/(m~2·d)时,覆盖强度为2.00 kg/m~2的C-WTPS对TP的平均削减率为为88.36%。(3)底泥二次覆盖:当污染底泥总磷的释放强度为4.07~14.04mg/(m~2·d)、底泥二次覆盖厚度为0、2、4、7、10和15mm时,C-WTPS对TP的平均削减率分别为87.57%、72.42%、58.21%、48.48%、41.93%和32.11%。(4)水力停留时间(HRT):当水力停留时间为0.5~3d、污染底泥磷释放强度为2.27~9.37mg/(m~2·d)时,覆盖强度为2kg/m~2的C-WTPS能够控制90%以上底泥释放磷。(3)C-WTPS固磷形态和底泥易释放磷迁移转化途径。采用SMT法测定了试验前后C-WTPS和底泥中5种形态磷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C-WTPS固定的磷主要是无机磷中的非磷灰石无机磷(NAIP);底泥中易释放磷主要也是NAIP,主要向C-WTPS中迁移并被固定。(4)C-WTPS吸附饱和磷再释放:(1)pH:在初始pH为5、6、7、8、9和10溶液中的磷再释放量分别占磷饱和吸附量6.23mg/g的0.23%、0.25%、0.21%、0.25%、0.30%和0.82%。(2)低ORP:在ORP分别为117~210mV与(-237)~53mV的自然和低ORP环境中C-WTPS吸附饱和磷材料不仅不会向上覆水再释放磷而且还能够削减污染底泥释放磷。(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9-05-31)

控制释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叁区叁线"是空间规划中全域管控的重要抓手,叁条控制线更是刚性管控的主要方式。国内目前对于叁条控制线划定的技术方法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探索,但对于其内涵和政策的讨论尚不充分。本文结合国内学者关于叁条控制线的研究,聚焦叁线的内涵与政策,认为对于叁条控制线不应当单纯从控制的角度来看待,应当发掘叁线内的空间资源所能释放的价值,通过资源价值的释放推动高质量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对叁条控制线需要关注的政策要点进行了梳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控制释放论文参考文献

[1].温宏炎,张光义,纪德馨,万利锋,张亮.油泥焦流化床燃烧NO_x释放特性及控制[J].燃料化学学报.2019

[2].韩经纬.从空间资源价值释放的角度看待叁条控制线——关于叁线内涵及政策的综述与思考[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2019

[3]..用于稳定油包水乳液及控制释放生物活性物质的山梨醇酐聚酯复合体[J].乙醛醋酸化工.2019

[4].廖书林,浦燕新,许龙霞,周梦凯.锆改性沸石覆盖控制河道底泥污染物释放试验研究[J].河南科技.2019

[5].李想,吴盾,成骏峰,曹峥,刘春林.PP加工过程VOCs释放与控制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19

[6].刘婷,赵钰颖,林建伟,詹艳慧,秦琴.锆、镧和镧锆改性沸石添加控制底泥磷释放的对比[J].环境科学.2019

[7].李书文,周真明,杨思明,刘淑坡,李飞.煅烧改性净水厂污泥对底泥内源磷释放的控制效果[J].湖泊科学.2019

[8].王德宝,赵丽华,田建军,赵富元,吕金积.不同发酵剂对发酵香肠中风味物质释放及有害生物胺控制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19

[9].郑庆伟.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在农药控制释放制剂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J].农药市场信息.2019

[10].李书文.煅烧改性净水厂污泥覆盖控制底泥磷释放[D].华侨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特征怠速、1.2t载荷下行走系统压力曲线紫外照射下活性分子(模型药物)从磁...1.5 中空球用于药物控制释放的示...(a)金纳米笼可控释放系统的示意图...格列吡嗪-CA控释给药系统的溶出曲线图

标签:;  ;  ;  ;  ;  ;  ;  

控制释放论文_温宏炎,张光义,纪德馨,万利锋,张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