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问题研究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问题研究

赖敏[1]2004年在《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乃至整体宏观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如何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已成为目前我国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是我国当前急需大力推进的重大课题之一。为此,政府和理论界提出了种种解决方案,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城市就业压力的增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反而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本文在归纳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状基础上,通过对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两条主要途径——异地转移及乡镇企业吸纳的绩效评价,分析了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的局限性及吸纳能力的非持续性,进一步提出了作者关于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的创新观点:即构筑合理的次级中心城市圈域空间结构,发挥其对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要素及经济活动的联系作用,实现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以次级中心城市吸纳为主,卫星城式的小城镇及农业产业化为辅的多渠道转移。

方艳[2]2006年在《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问题的研究》文中认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农业人口不断下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符合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本文拟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 农村富余劳动力在我国的产生是农村劳动力增长、耕地资源减少、农业生产技术进步以及农村社会制度改革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定体制下资本替代劳动的结果;通过发展资本有机构成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转移富余劳动力。转移富余劳动力非常有必要:一来有利于实现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二来根据劳动要素流动模型,从收入较低的农业转移到收入较高的非农产业,将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增进整个社会的财富总量。 在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践中,总共出现了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种转移模式。以往的研究都将农业与工业、服务业间的工资收入差距,即富余劳动力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作为转移的主要原因。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对于安全感、公平感、幸福感、受尊敬感和受关怀感以及自我实现的满足感等精神方面的财富的追求也锲而不舍。所以,比较两种转移模式的优劣时,应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变化都纳入分析框架。为此本文设定了一个精神标准,并引入了“等富裕线”,看在哪一种模式下,转移后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新的组合点能够跃到代表更高富裕水平的等富裕线上,那么这种模式就是较优的模式。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了就地转移是一种较优转移模式的结论,而且就地转移的方向将是农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门。 当前在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的障碍。一方面,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缓慢,以至没有足够的部门和岗位来吸纳富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富余劳动力本身的不利条件也限制了他们向非农产业转移。为克服这些障碍、实现富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就要发挥农村的优势,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村轻工业,建立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同时加快土地流转,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对农民的培训。

田万慧[3]2007年在《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叁农”问题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甘肃省贫困地区“叁农”问题有着特殊性:农业自然条件差、农村经济缺乏主导产业支撑、劳动力大量富余。要从根本上解决“叁农”问题,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做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只有农村劳动力实现了顺利和成功的转移,农民才有实现持续增收的有力保障,只有农民增收有了保障,“叁农”问题才能得到顺利解决。本文以实地调查资料和统计资料为依据,从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的分析入手,研究了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状况与特征。运用劳均负担耕地面积测算法与社会平均生产力测算法测算出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数量约为250.6万人;运用常规预测法与灰色预测法对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未来转移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未来15-20年的时间里,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将不断下降。论文从甘肃省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及农村发展的实际出发,运用定性分析法对影响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整体因素进行了分析。这些因素集中体现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转移成本的高昂;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制约;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基本就业服务缺乏,组织化程度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智力、法制、身体、心理素质的障碍;农业自身吸纳能力的减弱;小城镇总体水平不高,吸纳功能弱;城镇人口失业率日益提高的影响;政府部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认识不到位;农民思想观念陈旧,走出去的意识淡薄等。并依据实地调查资料,运用实证分析法分析了影响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区域因素和个体因素。区域因素主要有:社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的关注程度、乡镇企业发展程度等;个体因素主要有:劳动者的性别、劳动力的教育程度等。为了准确反映各种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程度,文章又运用相关分析法对影响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一步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城镇化水平、劳动力文化素质、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影响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论文在借鉴其他国家及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依据甘肃省贫困地区实际情况,认为甘肃省贫困地区今后可选择的有效路径主要有: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继续发挥农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增强农村内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积极而稳步地发展小城镇建设,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有组织地进行劳务输出,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异地转移。最后,论文从制度创新和政策完善等方面入手,提出进一步加快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渐进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彻底消除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制度障碍;完善并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实现城乡土地市场的一体化;建立健全高水平、广覆盖、多层次的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城市用工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增加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完善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创劳务品牌;建立健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强化法律服务,监管和保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科技进步;弱化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负面效应,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姚程[4]2007年在《城乡统筹解决农民就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就业问题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实现充分就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举措。对于我国这样人口众多,尤其是农村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当前就业问题的核心在于农民就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农民就业形势和途径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内部就业比重不断下降,转移就业比重不断上升。农民改变了就业仅限于土地的局面,开始大规模地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或就地转向非农产业就业,以获取更高的工资性收入。据资料统计,自2000年以来工资性收入一直是推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但在农民就业的进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障碍和问题,诸如农村就业空间小、转移就业流动性强、稳定性差、就业面狭窄、工资低、社会服务缺失等,严重阻碍了农民充分就业。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在于我国长期实行的二元经济政治体制,导致城乡彻底分割,农民至今尚未被纳入国民经济就业体系中。为了打破这种二元局面,实现农民充分就业,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实现城乡统筹,寻找农民就业新途径,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为此,本论文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首先研究了城乡统筹解决农民就业的内涵,使之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其次研究了农民就业的现状,重点分析影响农民就业途径选择的因素;最后借鉴了国外发达国家解决农民就业的经验,提出了城乡统筹解决农民就业的实现途径与保证措施。在研究方法上,拟采用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比较的研究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以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在研究当中,也存在着许多难点,例如基于我国实际情况,国外的农民就业理论基础并不能完全适用,资料搜集具有一定困难,而且在就业途径设计上,涉及许多体制性障碍,不是个人行为能够改变的。本文的研究成果有:第一,大多数研究只是将农民流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农民就业叁者简单地等同,本文研究是以农民充分就业为主体;第二,本文提出解决农民就业的最终有效途径应落实在城乡统筹上;第叁,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外农民就业的模式与途径相比较,对其现实途径进行有效探索,提出城乡统筹解决农民就业,为实现农民充分就业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支持。通过这些研究,本文在理论上将为如何将农民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就业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充分就业提供理论支持,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消除二元结构体制和制度障碍提供理论借鉴;实践上将为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供现实保障,为政府有关部门实施决策与指导提供依据和参考。

刘香平[5]2010年在《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否顺利实现转移就业,关系社会的稳定大局,关系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关系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更加关系我国现代化发展能否顺利进行。对此,自2004年以来,党中央连续出台了六个“中央一号文件”,这就对研究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性是本文的出发点,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新思路是本文落脚点。在此基础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为指导,运用西方发展经济学相关理论模式,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认识与判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路径。全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理论概述。该部分一方面重点研究本文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范畴,从而为本文的阐述奠定立论基础;另一方面侧重探究对本文研究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经典理论,包括西方发展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关论述;最后分析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意义,从而为本文的深入分析和论证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经验借鉴。本部分主要分析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模式,以便我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借鉴成功经验,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模式。通过分析,认为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应从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发展非农产:业、提高劳动力素质几个方面入手。第叁部分: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分析。该部分主要是分析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发展趋势、存在的主要问题,由此进一步分析出其不合理流动的制约因素,包括土地制度的严重束缚、户籍制度的二元化滞固、劳动力的低素质屏障、政府政策的偏差错位四个主要制约因素。第四部分:促进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途径与主要对策。该部分是针对以上叁部分解决现代化进程中“人往哪里去”和如何实现稳定持久就业的必要回答,认为基本途径依然是既要坚持异地转移就业,又要着眼于就地转移就业。而主要对策则是农村工业化发展、对制度层面、人力资本水平、政策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为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彻底转移就业提供有效的保障。

姜卫军[6]2007年在《关于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各届政府的领导下,我国的工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不断地提高。进入新的世纪,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步推进,“叁农”问题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稳定问题,就必须重视和安排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广泛就业。农村劳动力就业是农民的民生之本。劳务输出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渠道,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生产条件的有效途径。陕西省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民就业任务艰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农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目前陕西省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产业结构滞后、乡镇企业不发达、农民竞争力下降等原因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近年来,在中央的号召和政策支持下,陕西各级政府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开拓农民的转移途径,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陕西省的农民通过转移就业而获得的工资性收入迅猛增长,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贡献力量。因此,在全国广大农村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如何加快转移我省农村劳动力,提升农业生产率和生产环境,以便适应工业化、现代化的客观规律,建设现代新型农业和农村是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大事。本文从分析世界其他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模式、途径入手,对我国和陕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状况、特征、意义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包括整合资源,提高素质,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体系,促进城乡平等就业,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营造有利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环境,加快小城镇建设等来实现我省农村劳动力的优化转移,以期对政府决策提供理论支持。但由于相关资料和数据的欠缺,所引用的数据只是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和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情况,加上笔者知识水平有限,在分析上还不够深入,有待于进一步努力。

蔡囡囡[7]2012年在《大庆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方案构建与实施》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近年来,随着大庆市广大农村迅速走向城镇化、工业化,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已成为大庆市经济转型期的独特现象。如何化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以解决“叁农问题”一直是培训界关注的焦点课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培训尤其是面向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培训是一个最切实、最有效的手段。在对相关文献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发展现状认识与了解基础上,明确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国内外学者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相关研究状况,确定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基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培训项目等相关理论,结合多年来从事培训工作的经验,针对大庆市提出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遵循培训项目方案设计一般原则的基础上,明确大庆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方案设计的目标、任务与总体规划,确定大庆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方案的内容;提出大庆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市政协调管理、重视培训项目的宣传工作、解决培训项目经费短缺问题、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与培育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等;最后,以农村富余女性劳动力农家女为例设计农家女转移培训项目方案的内容,为本方案在大庆市的全面铺开打下坚实的基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不仅涉及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关系到社会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等问题,对改变大庆市农村落后面貌、解决“叁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玉连[8]2005年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闽西山区经济的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农村和农业历来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重视。我国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农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也逐步增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成为一种必然,是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运动形式。与此同时,我国农村正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急剧转换的时期,在这一大背景下,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的迁移,成为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劳动力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国内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在研究地域上以内陆省份为多,且多是从人口与经济学、宏现经济管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居多。而针对具体地域劳动力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针对闽西劳动力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分析探讨的还不多。历史上闽西经济较差,交通不甚便利,其自然资源严重不足,而劳动力资源相较于自然资源则丰富得多。闽西山区缺乏就地吸纳劳动力的空间,劳动力转移是闽西山区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闽西等贫困山区劳动力输出发挥了山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既提高了农民的个人与家庭收入,同时也对加快劳动力流出地——山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加快山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武平县桃溪镇与上杭县才溪镇是闽西较早组织劳动力转移的乡镇,劳动力转移给当地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形成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效应。山区劳动力转移还增强了城乡文化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是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产生辐射和示范效应的重要渠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提供了动力,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提高了农民收入和文化素质。而我国现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民较低的文化素质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尚处于“初级转移”阶段。只有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改良农村人力资本,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才能提高劳动力的适应能力,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向较高层次的“二次转移”发展; 才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顺利转移,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贫困地区实际情况决定了劳动力转移模式不是单一的。在开拓劳动力异地转移基础上,创建与发展多样化就地转移途径,尽快使贫困地区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这是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的一个发展趋势。

高敏[9]2007年在《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是劳动力资源的优化和重新配置,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性、全局性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广西转移了一千多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成为农民经济来源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农村人口多,劳动力素质偏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广西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不利于农民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转轨时期,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如何因势利导,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使我区的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优势,是解决“叁农”问题,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深入研究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简要概述了宋林飞等国内学者及配第等国外学者在劳动力转移方面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因、现状、特点以及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进行了论述。对影响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介绍了英、美等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和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的经验和经历,介绍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四种模式,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广西的区情实际,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在农业内部和外部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丁兆庆[10]2005年在《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叁农”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问题。“叁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要害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过低、农民太多、就业严重不足的问题。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尽管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传统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只是想方设法让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至于离开农村后的结局怎样,城市能否接纳他们,他们进入城市后能否留下来,劳动力转出后的农村经济社会能否取得发展等问题,则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论证。结果,伴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空壳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越来越深化,城市就业问题日益越来越突出,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成本越来越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道路越走越窄,从而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陷入新的困境。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要调整改革和发展思路,使改革和发展重点适度向农村倾斜、向“叁农”倾斜。把“叁农”问题摆在突出位置来抓,把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到与城市就业同等重要的高度来抓。转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思路,以社会全局为着眼点,以创新转移模式为突破口,以提高“叁农”为基础,来谋划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措施,即通过发展农村夯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础和平台,通过提高农民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技能和竞争力,通过敞开城市大门通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道路,通过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创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良好市场环境。全文分为八章,各章主要内容和核心观点如下:第一章和第二两章从总体上把握了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其转移状况,为全文的理论分析、战略选择和政策制定奠定了现实基础。中国农村劳动力规模大,富余比重高。农村劳动力过剩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难题。人口的高增长率与低生产力矛盾、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业就业比重低以及就业结构转换滞后等是农村劳动力过剩的一般原因,其中,人口高增长率和低生产力矛盾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头等难题;而政府对资源的垄断造成城乡发展和工农发展失衡、片面追求 GDP 增长导致以城市和工业为中心、不合理的政策阻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非科学发展观忽视了农村发展等则是导致中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特殊原因。需要指出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一定的失业人口也是正常的,这是特定的生产方式的产物,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路径和方式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农村劳动力转移中还存在着制度性、经济性以及农村劳动力自身性的障碍因素,存在着片面强调提高城市吸纳能力而忽视农村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性偏差。这些障碍和偏差不仅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彻底转移,还诱发

参考文献:

[1].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问题研究[D]. 赖敏. 广西大学. 2004

[2].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问题的研究[D]. 方艳. 上海海事大学. 2006

[3]. 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 田万慧. 甘肃农业大学. 2007

[4]. 城乡统筹解决农民就业研究[D]. 姚程. 东北农业大学. 2007

[5]. 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D]. 刘香平. 西南大学. 2010

[6]. 关于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问题研究[D]. 姜卫军. 西安工业大学. 2007

[7]. 大庆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方案构建与实施[D]. 蔡囡囡. 东北石油大学. 2012

[8].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闽西山区经济的发展研究[D]. 刘玉连. 福州大学. 2005

[9]. 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 高敏. 华中农业大学. 2007

[10]. 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战略研究[D]. 丁兆庆. 中共中央党校. 2005

标签:;  ;  ;  ;  ;  ;  ;  ;  ;  ;  ;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