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足阳明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经筋,关节炎,病灶,结点,药疗法,髌骨,骨关节炎。
足阳明经论文文献综述
刘景峰,董宝强,林星星,王树东,张志星[1](2018)在《经筋实质探索——足阳明经筋型KOA患者结筋病灶点血流灌注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观察健康志愿者筋结点与KOA患者结筋病灶点血流灌注量的差异,印证经筋结构-功能相关性。方法:KOA组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间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第二医院门诊及住院的KOA患者,通过经筋辨证为足阳明经筋型103例。健康组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间在辽沈地区,经诊断无膝骨性关节炎及其他腿部疾病的健康社区居民100名。(1) KOA组经触诊后,统计结筋病灶点出现频次,记录频次最高的5个结筋病灶点;(2)以激光散斑成像系统观察记录平静状态下KOA组结筋病灶点以及健康组相应筋结点的血流灌注量。结果:(1) 103例足阳明经筋型KOA患者频次最高的前5个结筋病灶点分别是髌内下(95. 15%)、胫骨内髁(92. 23%)、髌下(84. 47%)、髌外(82. 52%)、足叁里次(72. 82%);(2)与健康组筋结点相比,KOA组的髌内下、胫骨内髁、髌下、髌外、足叁里次的平均血流灌注量明显抬高(P <0. 05,P <0. 017)。结论:足阳明经筋型KOA患者膑内侧支持带、胫侧副韧带的筋结点损伤机会较多,结筋病灶点反映病候的功能可能是导致其血流灌注量升高的原因,激光散斑成像技术有助于建立经筋病候的客观疗效评价体系。(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吴泰炜[2](2018)在《足阳明经筋排刺治疗髌股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膝关节局部针刺配合大腿足阳明经筋排刺,治疗髌骨高位型髌股关节炎,与膝关节局部针刺治疗相对照,观察比较它们的疗效,寻找一种可行性高、疗效显着的治疗本病的方案.以期解决本病临床治疗中治愈率较低的问题。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针刺血海、梁丘、阳陵泉、内膝眼、外膝眼,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循足阳明经筋走行分两排进行针刺,一排为从鹤顶至箕门连线上,以鹤顶为起点,另一排为梁丘至伏兔连线上,以梁丘为起点,两排均每隔1寸选一穴,每排各5穴,各治疗30分钟。选用Lysholm量表总积分、IS指数和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作为指标进行疗效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治疗的差异。结果:(1)本次试验共计完成数量67例,其中治疗组剔除2例,对照组剔除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及治疗前Lysholm量表总积分、IS指数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两组Lysholm量表总积分、IS指数分别进行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3)治疗后,两组患者Lysholm量表总积分、IS指数分别进行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表明治疗组对患者的总体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对促进高位髌骨恢复正常生理位置方面较对照组有优势;(4)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75.75%,对照组治愈率50.00%,根据两组治愈率的比较,P<0.05,说明治疗组在治愈率方面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要好。结论:膝关节局部针刺配合大腿足阳明经筋排刺,能有效调节股四头肌与膝关节生物力学异常情况,促进高位髌骨恢复正常生理位置,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因此膝关节局部针刺配合大腿足阳明经筋排刺是治疗髌骨高位型髌股关节炎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的研究与运用。(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6-01)
林星星[3](2017)在《足阳明经筋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结筋病灶点体表血流灌注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观察健康志愿者筋结点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结筋病灶点体表血流灌注量的差异,印证经筋结构-功能相关性,进一步探索经筋实质。材料与方法:健康组:健康志愿者全部来自2016.3~2017.3间在辽沈地区,经诊断无膝骨性关节炎及其他腿部疾病的健康社区居民100名,年龄40~70岁,并征得志愿者书面同意。KOA组:全部足阳明经筋型KOA病例为2016.3~2017.3间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第二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患者共103名。通过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筛选病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次序进入研究,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KOA患者经触诊后,记录结筋病灶点出现频次,并进行统计;健康组与KOA组均仰卧位平躺,保持环境安静,光线、温度稳定。待呼吸、心情平稳后,标记频次最高的前5个结筋病灶点,以激光散斑成像仪进行扫描,以1cm*1cm为ROI。若身体不稳造成图像抽动,则在数据处理时避开该运动伪迹部分,选择感兴趣时间段。利用moorFLPI-2Review V4.0图像在计算机显示器上同步生成血液灌注图、强度图和彩色照片,并记录这五个筋结点(结筋病灶点)的血流灌注量(血流灌注单位,prefusion unit,PU值)。保持体位15min后,采用新杏林牌0.35*50mm一次性毫针分别针刺这五个筋结点(结筋病灶点),以激光散斑成像仪进行扫描,以1cm*1cm为ROI,记录这五个筋结点(结筋病灶点)5min、10min、15min、20min的血流灌注量。观察指标:(1)KOA患者结筋病灶点定位和临床出现比率;(2)记录、统计、比较静态情况下KOA患者结筋病灶点以及健康志愿者相应筋结点的血流灌注量;(3)记录、统计、比较动态(针刺)情况下KOA患者结筋病灶点以及健康志愿者相应筋结点针刺即刻、5min、10min、15min、20min的血流灌注量。结果:1.观察103例足阳明经筋型KOA患者,频次最高的前5个结筋病灶点分别是:髌内下98例,比率为95.15%;胫骨内髁95例,比率为92.23%;髌下87例,比率为84.47%;髌外85例,比率为82.52%;足叁里次75例,比率为72.82%。2.两组髌内下、胫骨内髁、髌下、髌外、足叁里次的静态体表血流灌注量经统计学检验,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膑内下、胫骨内髁、髌下、髌外、足叁里次针刺即刻的体表血流灌注量经统计学检验,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5min体表血流灌注量的体表血流灌注量经统计学检验,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10min的体表血流灌注量经统计学检验,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15min的体表血流灌注量经统计学检验,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0min的体表血流灌注量经统计学检验,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足阳明经筋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髌骨内下侧的结筋病灶点损伤机会较多;2.与健康志愿者相比,在静态情况下足阳明经筋型KOA患者的结筋病灶点体表血流灌注量呈显着升高的特征;3.与健康志愿者相比,在动态情况下足阳明经筋型KOA患者的结筋病灶点体表血流灌注量呈显着升高的特征;4.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经筋损伤存在结构-功能特征的相关性,激光散斑成像技术有助于建立膝骨性关节炎客观疗效评价体系;5.体表血流灌注量增高、组织微循环改善可能是针刺结筋病灶点临床起效的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5-01)
陈宇,杨林,吴煊[4](2016)在《足阳明经筋型膝骨关节炎临床影像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足阳明经筋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影像学特征,进一步完善经筋理论的科学内涵。【方法】选取足阳明经筋型KOA病例31例(31个膝关节)为足阳明经筋型KOA组(研究组),健康体检者31例(31个健康膝关节)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进行基于髌股关系的临床影像学回顾性研究。【结果】2组Insall指数及髌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髌股指数、髌股协调角与外侧髌骨角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髌股关系紊乱是足阳明经筋型KOA的主要病变特征之一。(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林芳石[5](2016)在《头针结合足阳明经排刺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头针结合足阳明经排刺在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符合筛选标准的中风后痉挛性下肢瘫痪的病患,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沿顶颞前斜线针刺与足阳明经排刺,每次留针四十分钟。每周治疗六天,休息一天。整个疗程为四周。对照组则使用传统针刺方法进行治疗,其疗程与治疗组相同。以上两组在治疗前经统计学分析,并无显着差异,具有可比性。本研究以1.改良Ashworth量表2.F 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价表(FMA) 3.Brunnstrom偏瘫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及评定标准4.临床痉挛指数(Composite Spasticity Index CSI),四种指标分别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疗效比较。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病患症状改善状况及其疗效。结果:由临床上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两组之间的比较不具差异性(P>0.05),差异无统计学上意义,具有可比性。在完整疗程前后的比较上,其改良Ashworth量表,FMA功能评价表,Brunnstrom评定标准以及临床痉挛指数CS I均有所改善。两组组内在治疗前后的比较均具有差异性(P<0.05)。在完整治疗疗程后,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两组组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上意义的差异性(P<0.05)。结论:1.头针结合足阳明经排刺治疗方法与传统针刺疗法,在完整疗程后,均可有效降低患者临床痉挛状态,以及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2.头针结合足阳明经排刺的治疗方法,可以成为临床上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偏瘫的另一项有效选择。(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6-01)
潘立文,王晓明,杨先振,王艳萍,陈珊珊[6](2016)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从足太阴足阳明经论治新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因病机当为饮食不节、劳逸失度以致脾胃损伤,水液运化失司,湿浊内生,下注足太阴脾经,经气壅遏,郁久化热,导致足太阴脾经荥穴处出现红、肿、热、痛以及关节活动障碍的表现。本病病位在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关系密切,当代高频使用的方剂多是清除脾胃湿热,使脾胃恢复其升清降浊之功的经典方剂组合。而高频使用的中药也多入脾胃二经,具有清热除湿之功,因此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无论从其病因病机还是治验方药的角度分析,都应当从足太阴、足阳明经论治。(本文来源于《江苏中医药》期刊2016年04期)
周双琳[7](2014)在《足阳明经埋线治疗面部皮肤老化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皮肤老化是机体老化的外在表现。面部皮肤老化可引发焦虑、抑郁、自卑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中医美容具有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理论,认为人体皮肤状态是内在脏腑气血阴阳变化的外在体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关乎肌肤的色泽、充盈和弹性。足阳明经属胃络脾,具有多气多血的生理特点,在面部循行分布广泛,是最重要的一条美容经脉。穴位埋线疗法是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主要是指羊肠线)置入穴位内,利用线对穴位产生的持续刺激作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本研究采用足阳明经埋线的方法治疗面部皮肤老化,为穴位埋线的临床应用及面部皮肤老化的治疗提供新思路。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古今中医及现代医学对皮肤老化的认识及治疗经验,分析足阳明经埋线治疗面部皮肤老化的可行性;通过临床研究论证足阳明经埋线治疗面部皮肤老化的有效性并探讨埋线的整体作用机制;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探讨埋线的局部作用机制,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面部皮肤老化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1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将60例符合纳入条件的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埋线治疗组30例,假埋线对照组30例。埋线治疗组接受足阳明经埋线治疗。假埋线对照组同样接受埋线针刺入,但不注线。各组操作均为2周1次,3次1疗程,共计42天。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14天)、第4周(28天)、第6周(42天)用VISIA及CK皮肤检测仪定量评价面部皮肤皱纹、纹理、毛孔、水分、弹性、色素6大指标的变化;采用问卷评分的方式评价治疗前后皮肤老化的中医兼证症状,中医兼证症状主要包括身体疲乏、胃脘不适、睡眠不佳、大便不调等;实验室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值,判断埋线对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探讨足阳明经埋线治疗面部皮肤老化的有效性及其可能的整体机制,同时评价其安全性。2实验研究:雌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埋线治疗组。埋线治疗组在背部皮下埋线1次;埋线治疗组与衰老模型组均行D-半乳糖腹腔注射100天,用于制造皮肤老化模型;空白对照组不做治疗。100天后对各组大鼠均进行皮肤取材。实验一:取材后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以及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观察埋线疗法对衰老大鼠皮肤胶原组织的作用效应。实验二:取材后检测皮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HS-Px)活力。观察埋线疗法对衰老大鼠皮肤的抗氧化作用。研究结果:1临床研究结果:1.1完成试验57例,其中埋线治疗组29例,假埋线对照组28例,脱落3例。1.2仪器检测结果显示:经过3次治疗后,埋线治疗组皮肤皱纹、纹理、毛孔、水分、弹性较前均明显改善(P<0.01),色素无明显变化(P>0.05)。假埋线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善(P>0.05)。但假埋线组的水分与毛孔两项指标有一定改善趋势。埋线治疗组与假埋线对照组组间有明显的差异(P<0.01)。不同时间点仪器检测结果显示,足阳明经埋线针对这5项指标的起效时间有所不同。对水分的改善2周起效明显,对毛孔的改善4周起效明显,对皱纹、纹理和弹性的改善均需要6周才能起效明显。1.3评分结果显示:埋线治疗组皮肤老化中医兼证症状总分较前明显下降(P<0.01)。提示:足阳明经埋线可有效调理脾胃功能,明显改善身体疲乏、胃脘不适、睡眠不佳、大便不调等症状。假埋线组皮肤老化中医兼证症状总分较前无明显改变(P>0.05),但显示有好转趋势。埋线治疗组与假埋线对照组组间有明显的差异(P<0.01)。1.4实验室结果显示:埋线治疗组血清SOD值较前明显升高(P<0.01);血清MDA值较前明显下降(P<0.01)。假埋线对照组血清SOD值及血清MDA值较前无明显改变(P>0.05)。埋线治疗组与假埋线对照组组间有明显的差异(P<0.01)。1.5埋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8%,假埋线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5.7%。埋线治疗组与假埋线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6安全性评价:两组均有出现皮下轻度瘀血情况,5天左右吸收。埋线组有3位受试者面部穴位出现结节,吸收时间延长,最终完全吸收。两组均无不良反应报告。2动物实验研究结果:2.1实验一: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衰老模型组大鼠皮肤明显变薄,胶原疏松,免疫组化染色Ⅰ、Ⅲ型胶原明显减少,羟脯氨酸含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埋线治疗组皮肤厚度正常,Ⅰ、Ⅲ型胶原无明显减少,羟脯氨酸含量减低不明显,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埋线治疗组与衰老模型组相比,各项指标有均明显差异(P<0.01)。2.2实验二: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衰老模型组皮肤组织中的SOD、GHS-Px活力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埋线治疗组皮肤组织中的SOD、MDA及GHS-Px活力无明显改变(P>0.05)。与衰老模型组相比,埋线治疗组皮肤组织中的SOD、GHS-Px活力明显升高(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结论:1.足阳明经埋线具有明显改善面部皱纹、纹理、毛孔、弹性和水分的作用,治疗面部皮肤老化具有安全性及有效性;治疗面部皮肤老化总体起效时间为6周左右。2.足阳明经埋线能整体调理脾胃虚弱的中医兼证症状,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标本兼治。这可能是埋线治疗面部皮肤老化的整体调理机制。3.埋线疗法对雌性衰老大鼠皮肤组织有明显的胶原刺激效应及抗氧化作用,可通过刺激胶原蛋白的增生及抗氧化作用来治疗皮肤老化。这可能是埋线治疗面部皮肤老化的局部调理机制。(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4-05-01)
陈日[8](2013)在《基于fMRI研究子午纳支针法运用于足阳明经与运动功能脑区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以青年健康人为研究对象,以fMRI技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为研究仪器,观察分析子午流注纳支针法运用于足阳明经原穴和合穴的脑功能成像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为针灸临床按时选穴治疗提供数据支持,间接地为后续“治痿独取阳明”理论研究奠定基础。材料和方法:纳入健康青年志愿者15例,每例志愿者均需接受3次fMRI扫描,共计45次,每例志愿者的3次fMRI扫描为:①辰时针刺足叁里和冲阳(按时按穴组);②申时针刺足叁里和冲阳(非时按穴组);③辰时针刺足叁里外1-2cm和冲阳外1-2cm(按时非穴组),每组共计15次扫描。观察在生理状态下,按时按穴组、按时非穴组和非时按穴组的脑fMRI成像的异同,以及探讨相关脑区的状态改变与运动功能的联系。结果:按时按穴组表现为左侧颞上回、右侧中央后回、右侧小脑后叶和小脑扁桃体、右侧岛叶的激活;按时按穴组表现为右侧前额叶和右侧颞中回的负激活。非时按穴组表现为左侧额中回、左侧顶叶楔前叶、左侧顶叶楔前叶白质、左侧扣带回皮质、左侧扣带回脑白质、右侧中央前回、右侧枕叶楔叶、右侧扣带回脑白质的负激活。按时非穴组表现为左侧额上回、左侧额中回、左侧额下回、左侧颞上回和右侧岛叶的激活。按时按穴组存在脑区的功能激活/负激活,非时按穴组仅存在脑区的负激活,按时非穴组仅有脑区的激活;叁组存在不全相同的脑区变化情况。本实验中,只有按时按穴组激活了与运动功能相关的右侧小脑,另外还激活了与运动功能息息相关的右侧中央后回、右侧岛叶。小脑的功能主要是调节躯体平衡和肌肉张力(肌紧张),以及随意运动的协调;中央后回则对恢复痿病患者深浅感觉尤为重要;岛叶则能诱发躯体感觉。结论:穴位刺激与脑区的激活密切相关,本研究应用Bold-fMRI观察子午流注纳支针法针刺健康青年人左侧足叁里和冲阳穴可以明显有效地激活右侧小脑、右侧岛叶和右侧中央后回,这些区域的激活将对于协调躯体平衡和肌肉张力、肌紧张,以及随意运动有一定的作用,该研究同时能为子午纳支法的经络系统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期刊2013-06-01)
薛艳芳[9](2012)在《细芒针疗法透刺面部足阳明经改善面部中下部皮肤松垂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细芒针透刺面部足阳明经改善面部中下部皮肤松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面部皮肤松垂Ⅰ型、Ⅱ型(脾胃气虚)的求美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1例。分别采用细芒针与面针对比治疗,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面部中下部皮肤松垂求美者的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综合疗效分别为97%、94%,显效率分别为13%、6%。经统计分析,两组间临床综合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两组比较,治疗组用的针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的针数,极大的减轻了求美者的痛苦。结论:细芒针透刺面部足阳明改善面部中下部皮肤松垂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本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期刊2012-04-01)
黄杰[10](2010)在《从足阳明经筋论治“颈及上肝筋病”诸症》一文中研究指出颈椎病、弹响指、拇指屈指肌肌腱炎、腕桡侧峡窄性腱鞘炎、网球肘、肩周炎等,以上诸症皆属中医血不荣筋,产生筋病的痿、擎、痹、溜、结等症状,是现代城市流行筋痛病症。中医治疗此类病症,多采取外敷或针灸,虽然病人信赖,但因治疗时间很长,或因未能即时显效,故缺乏耐性延续医治,或转投他医。现代医学多选用冲击波或类固醇治疗,虽能止痛,但副作用较多,停药后如故,治疗效果多不被病人所接受。(本文来源于《中国传统医学手法研究会第十六届、中港第五届骨伤手法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期刊2010-10-01)
足阳明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膝关节局部针刺配合大腿足阳明经筋排刺,治疗髌骨高位型髌股关节炎,与膝关节局部针刺治疗相对照,观察比较它们的疗效,寻找一种可行性高、疗效显着的治疗本病的方案.以期解决本病临床治疗中治愈率较低的问题。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针刺血海、梁丘、阳陵泉、内膝眼、外膝眼,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循足阳明经筋走行分两排进行针刺,一排为从鹤顶至箕门连线上,以鹤顶为起点,另一排为梁丘至伏兔连线上,以梁丘为起点,两排均每隔1寸选一穴,每排各5穴,各治疗30分钟。选用Lysholm量表总积分、IS指数和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作为指标进行疗效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治疗的差异。结果:(1)本次试验共计完成数量67例,其中治疗组剔除2例,对照组剔除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及治疗前Lysholm量表总积分、IS指数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两组Lysholm量表总积分、IS指数分别进行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3)治疗后,两组患者Lysholm量表总积分、IS指数分别进行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表明治疗组对患者的总体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对促进高位髌骨恢复正常生理位置方面较对照组有优势;(4)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75.75%,对照组治愈率50.00%,根据两组治愈率的比较,P<0.05,说明治疗组在治愈率方面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要好。结论:膝关节局部针刺配合大腿足阳明经筋排刺,能有效调节股四头肌与膝关节生物力学异常情况,促进高位髌骨恢复正常生理位置,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因此膝关节局部针刺配合大腿足阳明经筋排刺是治疗髌骨高位型髌股关节炎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的研究与运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足阳明经论文参考文献
[1].刘景峰,董宝强,林星星,王树东,张志星.经筋实质探索——足阳明经筋型KOA患者结筋病灶点血流灌注量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8
[2].吴泰炜.足阳明经筋排刺治疗髌股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8
[3].林星星.足阳明经筋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结筋病灶点体表血流灌注量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7
[4].陈宇,杨林,吴煊.足阳明经筋型膝骨关节炎临床影像学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
[5].林芳石.头针结合足阳明经排刺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
[6].潘立文,王晓明,杨先振,王艳萍,陈珊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从足太阴足阳明经论治新探[J].江苏中医药.2016
[7].周双琳.足阳明经埋线治疗面部皮肤老化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8].陈日.基于fMRI研究子午纳支针法运用于足阳明经与运动功能脑区的相关性[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3
[9].薛艳芳.细芒针疗法透刺面部足阳明经改善面部中下部皮肤松垂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
[10].黄杰.从足阳明经筋论治“颈及上肝筋病”诸症[C].中国传统医学手法研究会第十六届、中港第五届骨伤手法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