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讨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讨

河北省青县流河镇大李庄小学董丽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是多样的,记得好多位著名教育专家都曾经说过:“教学有方,但教无定方。”至于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有很好的促进和提高作用的。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会选教法,能让学生在你的引导下尽可能用最少的时间捕捉到最多的信息。

〔关键词〕方法探索新课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1明确阅读方法,灵活掌握技巧

在学生已经初步体会到了快速阅读的乐趣后,我与学生共同总结出阅读方法,那就是“两快”与“两抓”。“两快”指看得快,想得快,要尽可能扩大视觉范围,也就是由原来一字一词地看书变为一句一行地看书,这时脑子要跟着眼睛看,进行思考。思考什么呢?这就需要“两抓”,一抓主要内容,二抓重点词句。学生阅读的程序仍是从整体到部分。在这一阶段的训练中,要求学生不但要快速掌握主要内容,还要能经过自己的分析、判断,找出全文或某一段中的重点词句,并谈出自己的见解。可见,这一环节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是最重要的。例如在教学《彭老总拒游北海》这篇短文时,学生通过本单元四篇课文及《读写例活》的教学,已经明确了阅读方法,进而体会彭总的可贵品质,当然,都无定法,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灵活运用这种快速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巧。比如《军神》一课的写作特点就是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语言与神态变化去体现人物品质。教师就可先引导学生概括出本文在描写上的特点,再深入理解课文。这样,学生就会带着一根“线”,自己把那些“珍珠”拾掇起来,组成完美的“项链”。

2充分发挥教师的范读作用

语文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把读书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读识篇,细读思意,精读悟道。教师的语言情感是联系教材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情趣。教师充沛的情感、生动的语言,不仅可以准确地表达教材的思想,更能把学生带入丰富的想象境界之中,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和美的熏陶。教师注重范读,师生的情感交流就能自然地进行。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在悲壮的哀乐声中,教师用慢读的速度、低沉悲痛的语调来渲染沉重悼念与缅怀的气氛,读着读着,眼泪就情不自禁地悄然而下,学生的泣声也自然而来。师生对周总理深切怀念的共同心声就在朗读声中产生了共鸣。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以声传情,会使学生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得到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范读作用。

3阅读教学要以讲促读

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是“读懂课文”而不是“教懂课文”。可见,读是阅读教学之本。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分诗,七分读”。读,就是语言符号刺激学生的感觉,反复读,反复刺激,学生就能逐渐领悟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脉络。教师要善于以讲来促进阅读教学。如《桂林山水》,教学中应用了教学挂图和演示幻灯,抓住中心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围绕“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里的山和水各有什么特色?”这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诵读,把几个“真”和“啊”读准,引导学生读到位,读出“味”,学生自然就会领略到桂林水的静、清、绿,山的奇、秀、险,与游人产生了“人在画中游”的同感。对较长篇幅的课文,则采取着重指导几处最动人、最能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句、段。如《穷人》一课,重点指导桑娜在家中等丈夫和她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这两段描写。要注意指导学生按文章情感发展的需要,处理好速度、语调、重音和停顿,把体会到的感情表现出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吃透教材和把握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因材施教,对重点部分“咬文嚼字”。讲是起点拨、引导、启发的作用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组织学生读书,使其读通、读懂、会读。所以讲是宣传,读是意会;讲是分析,读是综合;讲是诱导,读是反馈。

4摸清阅读方向,初步体验成功

学生刚开始阅读时只是盲目地读,个别学生读了一遍课文竟一无所获,学生读的速度倒是很快,可他们不知道抓住什么去读。有的老师就着急了,学生找不到问题,老师就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去读。我觉得这样做只是眼前的教学效果很明显,可这是违背了教学规律,它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与个性的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又怎能在教学中体现呢?当务之急是让学生摸清阅读方向,这时,才体现出教师"导"的作用。比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我首先限定了学生阅读时间,让学生自主捕捉信息。时间一到,合上书本,汇报你捕捉了哪些信息,学生汇报的内容真是五花八门,有的竟把五壮士牺牲前面的口号汇报上来了。原来初读课文时就是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呀!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确了阅读方向。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每当我让学生快速初读课文时,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抓住重点,再也不会“白”读书了。学生对快速阅读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原来快速阅读如此简单。

标签:;  ;  ;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