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彩色印刷中网点变形分析与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易清珠[1](2021)在《基于全局与局部特征的涤纶色纤维混合呈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色纺织物颜色的准确表达至关重要,测色配色是色纺生产的关键环节。传统的人工测配色方法难以满足大生产的需求,计算机测配色方法较为复杂且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数字图像处理方法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纤维混合比例的测定。本文基于色纤维混合呈色与彩色印刷呈色的相似性,参考彩色印刷中的纽介堡(Neugebauer)方程,探究涤纶色纤维混合样品的全局整体色彩与其局部各色纤维的颜色和分布(面积率)之间的关系,对色纺纱混合的测配色方法进行研究,以提高色纺纱测配色的准确性。本文选用红、黄、蓝3种颜色的棉型涤纶纤维,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和混合比例制备大量的网状色纤维混合样品,用于探究并建立色纤维混合样品的全局整体色彩与其局部各色纤维的颜色和分布(面积率)之间的方程,然后对建立的颜色预测方程进行修正和验证,提出一种新的测配色方法以提高色纺纱的生产效率和配色精度。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测定色纤维混合比最佳参数的研究:选用红、黄、蓝3种颜色的涤纶纤维制备等比例的红+黄、红+蓝、黄+蓝3种纤维混合样品,用扫描仪采集色纤维混合样品图像并用模糊聚类(Fuzzy C-means clustering,FCM)算法对其进行聚类分析,探究颜色空间、聚类中心数、扫描分辨率、扫描面积对色纤维混合比例测定准确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黑色扫描背景下,用3500 ppi的扫描分辨率采集40 mm×40mm的样品图像,结合聚类中心数目为7的FCM算法在Lab颜色空间对纤维图像进行聚类分析时,聚类分析的效率快且结果稳定、准确,相对来说是现有试验条件下最优的色纤维混合比例测定方法。然后用该方法对任意混合比例的两色纤维混合样品进行分析,发现聚类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随着纤维混合比例差值的增大而减小。(2)色纤维混合样品颜色测量方法的研究:用多点测色法和PS测色法分别采集色纤维混合样品图像的颜色特征值并计算其相对差值,发现两种测色方法的试验结果相差不大,但PS测色法更为方便快捷。(3)色纤维混合样品全局与局部呈色关系的研究:根据纤维的光学性质、Neugebauer方程和概率学的乘法定理,分别建立了仅考虑样品表面第一层纤维颜色和比例的影响(假设条件1#)以及考虑样品表面第一层和第二层纤维颜色和比例影响(假设条件2#)的色纤维混合颜色预测方程。通过计算63个色纤维混合样品的预测色差,对比分析两种假设条件(假设条件1#和2#)下建立的纤维混合颜色预测方程在不同的颜色测量方法(PS测色法和测色仪测色)下的准确性,发现在PS测色法下,假设条件2#下建立的颜色预测方程更准确。根据63个样品的实测颜色值对该方程进行一阶线性回归修正,通过F检验和R2值可知用一阶线性回归方法对其进行修正是可行的,且修正方程显着而有效。可见PS测色法下的修正方程能够较好地预测色纤维混合样品的颜色,表示色纤维混合样品全局整体颜色与其表面局部各色元颜色和面积率之间的关系。(4)色纤维混合样品颜色预测方程准确性的验证:将修正方程的预测结果分别与Stearns-Noechel(S-N)模型和Friele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修正方程的预测色差较S-N模型和Friele模型更小,可见修正方程对现有条件下的色纤维混合颜色预测效果最好。根据修正方程分别预测12个标准样品和12个来样的纤维混合方案,按照预测的纤维混合方案依次制备标准样品的仿样和来样的仿样,结合实际测量的色差衡量修正方程的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修正方程可以很好地预测色纤维混合样品的颜色和配色方案。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色纤维混合颜色预测方程是一种可行的测配色方法,可以有效地描述色纤维混合样品全局整体色彩与其局部各色纤维颜色和分布(面积率)之间的关系,为色纺企业色纺纱的测配色提供参考。
王彩印[2](2017)在《面向保真印刷的彩色图像鲁棒水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技术和图像复制技术的发展,使得图像的传播和再复制过程更方便和快捷。通过多种数字处理软件和高质量的图形图像输入输出设备,可以轻易地对原作品进行任意编辑、修改并非法再复制和盗版的事件越来越多,因此迫切需要有效的印刷图像版权保护、取证和防伪的技术方法。数字水印技术作为用于数字媒体的版权保护、取证和防伪的解决手段之一,已经开展多年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对印刷再复制图像的版权保护研究刚开始起步。本文针对保真印刷的彩色图像版权保护,从典型的印刷图像保真复制原理和流程特点入手,开展面向保真印刷的彩色图像鲁棒水印方法研究,主要包括基于ICC色彩管理的保真印刷复制流程、未使用ICC色彩管理的保真复制流程(如:高保真印刷技术)和专色印刷流程的鲁棒水印技术研究。本文的主要创新工作如下:(1)针对使用ICC色彩管理技术的印刷流程,本文提出了基于ICC色彩空间转换的彩色印刷图像数字水印方法。首先提出在与设备无关颜色空间CIEL*a*b*的色度分量中嵌入水印信息,在黄-蓝分量中嵌入有意义的水印信息,在红-绿分量中嵌入了水印同步模板信号;然后使用调幅加网技术对水印图像进行半色调化处理,使用胶印印刷方式输出;在水印检测时,对印刷-扫描图像进行了去网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针对彩色印刷图像具有很好的水印透明性,对印刷过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对常规的图像处理和几何变换攻击均具有鲁棒性,该算法可以用于彩色数字图像和印刷图像版权的同步保护。(2)针对未使用ICC色彩管理技术的印刷流程,现有彩色图像水印方法在RGB颜色空间中嵌入水印信息,存在RGB颜色模式和CMYK颜色空间转换导致水印信息和颜色失真。本文提出面向CMYK图像的鲁棒水印方法,首先在图像的Y色和K色信息通道中分别嵌入有意义水印和结构模板信号;为了提高印刷图像的颜色保真度,建立了视觉蒙版,并在图像的空间域中对水印信号进行重塑,以胶版印刷为工业应用背景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测试。为了提高水印鲁棒性,提出使用网点扩大校正模型,减小印刷图像的像素失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适用于以胶版印刷方式为应用背景的CMYK图像保真复制。(3)针对专色印刷时,颜色通道少、水印容量低的问题,本文基于专色印刷中颜色空间的转换原理,结合整数小波转换(IWT)和奇异值分解(SVD),提出了一种可用于专色图像印刷的鲁棒水印算法。首先,提出在专色分色通道中嵌入水印信息的策略,将专色图像进行专色分色后进行IWT转换,将水印信息直接嵌入一级IWT各子带的奇异值S中,为了防止水印提取时的高虚警率,在嵌入水印的图像中嵌入一个数字签名进行提取验证;其次,在扫描灰度图中提取水印信息,为了提高水印鲁棒性,提出使用专色梯尺建立专色印刷-扫描图像网点转移曲线,获得专色阶调校正曲线,对扫描图像进行阶调校正。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本文选用胶版印刷方式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应用于专色具有很好的视觉不可见性,且可以抵抗胶版印刷过程。
李云香[3](2017)在《印刷系统中几何误差及其影响分析》文中提出在彩色印刷复制过程中,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印品上总会产生相较于原稿不同分布的色差。关于色差分布规律的研究揭示:产生色差的原始因素中,除了各种随机误差外,系统误差是一种不容忽视的主导因素。本文立足色彩再现的基本原理以及误差传递的基本规律,采用逻辑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几何误差的根源查找和影响分析。完成的主要工作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1)图文转移过程中的几何误差具有众多的根源。包括印前处理的原理误差,印刷材料和设备的适性误差,以及印刷过程中的动态误差。2)几何误差会产生彩色图像色彩映射偏差。但是一般而言,不同的误差根源具有不同的误差传递关系和色差映射关系。3)加网具有确定不同色版网点几何形态和关系的本质作用,作为一种原理性系统误差,不匹配的加网对印刷呈色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导致印刷品产生色偏现象。4)印刷过程中因为润湿作用以及压力作用会导致纸张变形,引起系统误差,因影响网点叠合(几何)关系而产生色偏现象。5)印刷设备的适性调节不当,包括印刷压力调节以及套印调节,产生几何误差,导致网点变形以及套印不准,从而引起色差。6)基于MATLAB平台,开发了一套模拟分析原型系统,实现了预定功能,为几何误差影响关系的分析提供了支持。
赵晨飞[4](2014)在《纸张性能对印刷色彩控制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印刷的质量受印刷机、油墨、纸张的影响,而纸张对印品质量的影响很大,纸张的成本在印刷品成本中占很大的比例,因此很有必要研究纸张对印品质量的影响尤其是色彩的影响。目前印刷质量的控制主要有灰平衡控制和色彩管理,而先进的色彩管理方式是光谱色彩管理。论文对纸张的性能对印刷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重点针对印刷色彩控制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包括纸张色彩对印品色彩的影响分析、纸张印刷品黄、品、青油墨单色网点面积的预测、纸张印刷品的灰平衡控制及纸张印刷品的色彩管理。纸张的印刷适性(包括纸张的物理性能、光学性能、机械性能、化学性能)对印品的质量,如阶调、层次、清晰度、颜色等有重要的影响。在印刷中需要对纸张的印刷效果进行评价。基于测试图的纸张印刷性能评价法比较直观,在使用不同纸张、其它印刷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印刷,得到不同印品。通过观察测试图的变形情况来判断纸张的印刷适性。利用计算机图像可以对纸张的匀度进行分析,对纸张印刷品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灰度值进行统计,做出灰度分布的直方图。直方图中,灰度分布得越窄,说明纸张的匀度越好。把纸张印刷品电子图像的一些物理性质进行检测,包括圆度偏差、边缘粗糙度等,可以评价喷墨印刷纸张的毛细管现象、羽化现象、渗透现象等。这种基于图像法的纸张评价方法适合在线检测。利用BP神经网络对不同质量胶版纸的性能和印刷效果进行训练,可以对胶版纸及其它纸张的印刷适性进行评估,这种方法具有速度快的特点。纸张的平滑度、光泽度、白度与印品色彩有很好的相关性。在造纸过程中使用的原料的颜色不纯净、有杂色,或者经过漂白的纸浆的颜色也会略带有一些浅黄、浅绿的颜色,所以要经过调色与增白处理。调色就是在纸浆中加入微量的补色染料,增白处理一般要加入一定量的荧光增白剂。由于浆料及造纸工艺上的差异,形成了纸张颜色的差异。白度是纸张的一个重要的光学性能,当光线照到纸面上,会发生反射、折射、散射、吸收现象,测定这些光线在特定条件下的通过量就可得到纸张的光学性能。纸张白度的测量主要是以波长在457nm(约380-510nm)为中心的光波照射在试样上的反射率来衡量,这种方法没有考虑人眼的视觉特征。因此在印刷中用L*a*b*值来表征纸张的颜色,即能直观的反映纸张的白度和色偏,又能与人眼对颜色的视觉一致。当纸张的底色不是纯白色时,纸张上所印色块呈现的颜色可以说是油墨的颜色和纸张的颜色混合后的综合颜色,这样一定会出现纸张的底色引起的偏色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印刷厂的工作人员必须根据原稿的内容和色彩进行分析,并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进行纠正色彩,排除纸张的干扰。为了符合光谱色彩管理的研究趋势,需对纸张的颜色参数特征化,采用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反射率来表示纸张和印刷品的颜色,研究纸张的光谱反射率与印品的反射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纸张的光谱反射率与单色印品的光谱反射率是线性相关的,纸张的光谱反射率与多色印品的光谱反射率不是线性相关的。目前数字印刷发展迅速,尤其是喷墨印刷发展很快,喷墨印刷主要使用水性油墨。在数字印刷中存在网点扩大现象。喷墨印刷的网点扩大主要是光学网点扩大和物理网点扩大。光学网点扩大主要是纸张内部的光线的物理反应引起的,而物理网点扩大主要是油墨在纸张上的铺展和渗透引起的。在喷墨印刷中,青油墨主要吸收570-700nm的红光,反射400-570nm的蓝光和绿光。青油墨的高反射区是400-570nm,选取高反射点为480nm,低反射区为570-700nm,选取低反射点为630nm。品红油墨主要吸收500-600nm的绿光,反射600-700nm的红光和400-500nm的蓝光;品红油墨的高反射区为600-700nm的红光和400-500nm的蓝光,选取高反射点为680nm,低反射区为500-600nm的绿光,选取低反射点为530nm。黄油墨主要吸收400-500nm的蓝光,反射500-700nm的绿光和红光。黄油墨的高反射区为500-700nm,选取高反射点为680nm,低反射区为400-500nm的蓝光,选取低反射点为430nm。通过分析黄、品、青油墨的光谱反射曲线,可以发现:各色油墨的高反射点与低反射点反射率之差除以相应油墨的高反射点与低反射点的反射率之和与油墨的网点面积率极为接近,因此可采用归一法的方法预测青、品、黄的网点面积值。在研究中,比较了不同纸张对网点面积值的差别,发现:纸张偏青的话,则预测的青油墨网点面积值大些;纸张偏品红的话,则预测的品红油墨网点面积值大些;纸张偏黄的话,则预测的黄油墨网点面积值大些。尤尔-尼尔森光谱聂格伯尔(YNSN)模型描述了网点与印品的光谱反射率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印品的光谱反射率可以预测网点面积,是一个理想的模型。为了更好的应用YNSN模型预测网点,需要确定其修正指数。在预测浅色调单色网点面积时,采用纸张的光谱反射率的倒数作为修正指数,利用最小二乘法对网点面积率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预测精度良好。在光谱色彩管理中,需要对不在特征文件中的多色印刷的光谱反射曲线与油墨网点面积进行转换,该过程参数多,计算量大,难度大。在研究中,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色彩转换。可以把光谱区间进行分段取点以表征不同颜色的光谱变化。把430nm、480nm、530nm、580nm、630nm、680nm的反射率作输入值,大大减小了训练的数据量,这种配色模型称为改进的基于光谱的BP色彩转换模型。基于光谱颜色空间模型采用Levenberg-Marquardt (L-M)优化算法,训练函数为trainlm,经过迭代后,满足了均方根误差小于0.1×10-3的要求,网络训练结束。为了寻找超色域色彩的转换方法,研究了单色、双色、三色油墨色块的光谱反射曲线图,来寻找色域特征。青油墨的波峰在420nm到560nm波长之间,网点面积值越小,在各个波长点的光谱反射率越大,尤其是在580-730nm波长处,网点面积差别越大,光谱反射率差别越大。且网点面积值为0-100%的青色油墨的色域处于最上面的光谱反射曲线(网点面积为0%)和最下面的光谱反射曲线之间(网点面积为100%)。青色油墨和黄色油墨的叠印,波峰出现在490-540nm波长处,在560-620nm波长处出现轻微的波谷,在630-730nm波长处的光谱反射率轻微变化。当青、品、黄三色油墨叠印时,随品红油墨的增加,波峰逐渐前移,且波长在380-630nm时,光谱反射率随着减少,且在波谷处的下降最大。品红油墨一定时,随着黄油墨的网点面积率的增加,在380-480nm波长处,光谱反射率下降多,而在其它波长处,光谱反射率轻微下降。双色叠印色(青和品红叠印色),随着品红油墨的网点面积的增加,反射率在380-560nm的波峰处变小,在540-580nm波长处形成波谷,在590-730nm波长处光谱反射率基本不变。对于色彩转换,可以寻找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与光谱反射曲线的关系。判断颜色是否在光谱色域内。如果不在的话,先根据光谱特征判断属于哪几种油墨的叠印,然后找到相关的色域,再根据印品选择是同色相压缩还是明度压缩还是饱和度压缩的方法,确定其中的高度、宽度或波峰的位置,再找出最近的曲线来代替即可。研究灰平衡数据可以使印刷品避免出现色偏的现象。目前有基于密度和色度的灰平衡数据的计算方法,没有基于光谱反射率做参数的灰平衡数据计算方法。根据灰平衡的一些基础知识,测量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相同青、品、黄油墨含量时的光谱反射率和黑墨的反射率,并作比较分析。利用Matlab软件进行BP神经网络训练,可得到灰平衡时青、品、黄油墨的实际网点百分比。
崔晓萌[5](2013)在《数字印刷图像质量检测与质量控制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印刷是一门古老的工业技术,其产品承载了图文信息供人们阅读品鉴。从物理形式上看,印刷品是承载所要传递信息的载体,从作用上讲,它是信息传递的一种途径,而从传播信息的方式上说,供人阅读观赏的印刷品又是一种视觉产品,概括地说,印刷技术是一门古老的视觉信息传播技术。随着印刷技术与计算机及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印刷已经进入了数字输入、处理、存储、传递及控制的全数字流作业时代,应用的典型代表就是数字印刷技术。数字印刷是一个完全数字化、网络化的生产流程,其核心是利用网络资源整合信息,实现集约化生产,以促进先进设备、技术和市场的融合;同时数字印刷实现了短版、可变数据、个性化印刷,可以很好的满足市场对提供信息按需化服务的要求。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使通过各种工艺生产的印刷图文复制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客户不会对数字印刷图像质量给予一味的妥协。随着数字印刷过程控制系统化、集成化、智能化发展,其质量控制已不仅仅是以“量测”为手段的工艺问题,而上升为一种以“视觉”为目标,基于数据回馈与系统控制的质量优化问题。在我国,数字印刷技术的应用发展十分迅速,与此不相称的是,目前生产型高端数字印刷设备仍然主要依赖进口。为扭转这种局面,有必要对数字印刷的核心技术进行研究,为数字印刷设备的自主研发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的核心目标是为数字印刷设备质量控制系统设计与性能优化提供理论基础与分析模型。本文抓住数字印刷的技术特点,针对数字印刷设备开发与应用对质量控制技术的不同需求,开展了有关数字印刷图像质量检测控制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工作。文中首先分析了现有印刷质量理论体系自身缺陷以及它在数字印刷领域应用的不适应性,确定了首先完善质量理论体系整体性的研究思想,其后,围绕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通过对成像过程建模的方法,搭建了从数字印刷设备到质量评价的双向映射质量模型框架,并进一步提出了基于MTF的质量回馈增强算法。主要创新之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梳理了印刷质量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印刷图像质量与图像质量之间的联系,为将图像质量理论引入印刷图像质量研究找到了理论依据,建立了基于Engeldrum图像质量环的数字印刷质量基础理论框架。2.提出了数字印刷质量控制工程理论,通过对数字印刷成像过程数学分析,建立了基于影响因素域的质量分析简化模型,并吸收国外学者在图像质量属性研究上的新成果,搭建了从数字印刷设备到质量评价的双向映射模型框架。3.围绕数字印刷图像质量特性、数字印刷质量检测仪器,呈色介质对数字印刷图像质量的影响,数字印刷品耐储存性四个方面进行了数字印刷质量检测实验,对印刷图像质量属性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摸索和探讨。4.提出了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图像输出质量优化的思想,开展了基于调制传递函MTF数的模拟实验,通过对图像滤波,频域卷积补偿与融合等处理方法,提高了图像的输出清晰度,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郭凌华[6](2012)在《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印刷色彩管理及评价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舒适高雅的家居环境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家庭装饰的日趋多样化、个性化需要更多色彩鲜艳的装饰面料,热转移印花产品正好能满足这种需求。将印刷方式引入到纺织行业,热转移印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热转移印花是印刷技术在纺织行业应用的延伸,织物表面凹凸不平有无数孔隙,跟纸张印刷效果相比,很难获得精细度很高的图案。因此热转移印花是将油墨通过印刷的方式制成印花纸,然后将织物处于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印花纸上的染料通过加压、加热升华、将印花纸上的图案转移到织物上。这是纺织行业的一次革命性变化,可以降低成本、节约能源、实现绿色低碳环保的生产工艺过程。本论文以高温热转移印花纸为研究对象,以热转移印花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为主线,按照工艺流程将热转移印花过程中的相关制版、印刷等核心技术及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热转移印花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在传统印刷基础上,以热转移印花最常用的凹版印刷方式为主线,研究了热转移印花纸印前制版雕刻网穴的优化选择、电雕分色曲线的设置;工艺流程中的色彩管理、色空间转换、印花专色印花浆调配,最后构建了热转移印花纸印刷质量评价模型;进而对所构建的热转移印花纸的印刷质量等进行了评价及表征。扩大了热转移印花技术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范围及用量。进行了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凹版印刷网穴再现半色调机理研究。优化了网穴结构、网穴参数,进而对网穴再现半色调过程中释墨量计算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网穴作为凹版印刷中再现层次和传递油墨的最基本单元,在热转移印花凹版印刷中,雕刻图文的铜面层亮调部分网穴的网值在3042μm左右,暗调部分的网值在155170μm左右。为提高印刷品暗调部分网穴的传墨量,在暗调部分需要做通沟,通沟尺寸在2632μm。常用的加网角度为:对于开口压偏的网穴采用38°,对于开口拉长的网穴采用60°。在凹版印刷中为了提高图文边缘的清晰度,黑版的加网线数为90线/cm,网穴角度为38°;品红版加网线数为70线/cm,网穴角度为60°;青版加网线数为70线/cm,网穴角度为30°;黄版的加网线数为60线/cm,网穴角度为45°。基于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分色制版电雕曲线的研究。从灰平衡入手,通过设置雕刻线数,雕刻网穴的形状及雕刻角度等要素建立一条适合热转移印花的电雕曲线,利用电雕曲线,通过设置印刷测试版,输出数码样张。对雕刻版的雕刻网穴利用网穴测量仪测试,对输出的数码样张的印刷密度、印刷相对反差分析,均达到国标要求,进而最终确定了适合凹版印刷的热转移印花电雕分色曲线。通过线性化处理之后,将转移印花的细微层次从8%10%提高到了5%,优化了网穴的结构,降低了暗调部分糊版的印刷故障。高温热转移印花纸色彩空间转换方法的研究。采用动态子空间划分的BP神经网络理论,将热转移印花制版分色系统的色空间进行划分,分别选择与输入点X(r,g,b)距离最小的采样点15、20、30等,最多取120个点建模,通过对模型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平均转换精度可达1.65个色差单位,属于小色差范围,可以满足大多数实际应用的要求。将色空间转换的模型嵌入到色彩管理的ICC文件中,并且将ICC文件应用在某知名制版公司的电脑分色制版中,对公司常用电脑的CRT进行了色空间转换,根据色差的计算公式ΔE=4.9NBS,属于精细产品。动态子空间划分的BP神经网络的色空间转换方法适合热转移印花纸的分色制版及色空间转换,对于提高热转移印花纸印刷的色彩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热转移印花纸印刷适性的研究。选取了热转移印花行业常用的国产和进口的打样纸和印刷纸输出样张。结果表明,热转移印花纸张印刷的实地密度控制在Y:0.50.7;M:0.80.95;C:0.80.9;K:1.151.25范围。热转移印花纸印刷反差一般在Y:0.20.25;M:0.250.3;C:0.20.25;K:0.20.25范围;热转移印花转移后织物的颜色再现色域范围基本能达到传统四色印刷的色域范围。为热转移印花行业提供质量评价的参考依据。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印刷色浆专色调配的研究。利用蒙版方程的机理,采集标准色谱上的数据作为建模样本,利用线性回归法求出各项线性回归系数。确定好各项回归系数后,利用C++程序,求出Dr、Dg、Db三滤色片密度值就能得到所需的配色方案。探索了一种热转移印花浆调配的方法,并建立基于蒙版方程的印花浆配色模型。对配色模型进行精度分析,平均色差范围为19.85。与目标配色块相比,配色精度偏低。在研究中分析了影响配墨精度的因素;提出了修正配墨模型的建议。建立了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印刷质量评价模型。利用CIE1976L*a*b*均匀颜色空间的特点,应用X-RITE530测试热转移印花纸样张的L,a,b值,建立三维CIE L*a*b*的颜色评价模型。该颜色评价模型符合人眼的观察习惯,能直观分析出待评价颜色点在CIE L*a*b*颜色空间中的偏色趋势,符合人们评价转移印花产品颜色的心理习惯。利用matlab构建了热转移印花纸中间媒介和纺织品色差之间的色差评价拟合函数:y=-0.0575x4+0.1508x3+3.5082x2-10.5732x+43.4983,并对拟合函数进行了验证,平均色差E=8.02,函数拟合精度较高。结果表明:作为中间媒介的热转移印花纸的印刷,平均色差可以控制在61.32NBS,可以大大降低热转移印花产品的生产成本,也为热转移印花纸印刷品色差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基于莫尔条纹的形成机理,通过设置印刷加网线数,加网角度,输出点数,建立了基于莫尔条纹的图像分析方法,并制作形成了印刷网线尺。对印刷品加网线数和角度进行量化测试。并从网点光学透射原理对设计的印刷网线尺给予机理说明。用网线尺评价印刷品质量在生产实践中也得到了验证,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精度,对于印刷实际生产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上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热转移印花纸生产中的制版确定了合理的网穴、电雕曲线;明确了印刷工艺过程中色彩管理、色空间转换、彩色印花浆调配的方法;最终构建了颜色评价方法并解释了工作机理。为进一步全面提高热转移印花纸印刷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研究经验。
徐国梁[7](2010)在《彩色印刷图像混合半色调化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图像在输出前必须转换成与输出设备深度相同的图像。图像半色调化是一种将深度较高的图像转换成深度较低的图像,并且使两者在视觉上尽可能相似的技术。图像半色调化技术在涉及图像输出的很多领域中有广泛的用途,如印刷、户外广告制作、电视、电子游戏、动画、联机的图像显示和网络传输等领域,它是决定输出图像质量的关键技术。图像半色调化技术对研究输出图像的质量控制和优化、输出图像的颜色预测、针对不同输出设备的半色调化图像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图像输出设备存在局限、图像输出设备的多元化、输出图像质量评价中主观因素给图像半色调化技术研究和应用带来了挑战。本文以彩色印刷为应用背景,以提高输出图像质量为目标,以图像半色调化及相关技术为研究内容,展开了从基于几何分割的半色调化抖动矩阵设计方法,到混合半色调化的色彩偏移问题,再到半色调化图像质量评价体系的系列深入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针对现有基于Delaunay三角化几何分割设计的混合半色调化抖动矩阵存在阴阳集束网点密度相差悬殊的缺陷,本文提出了通过优化几何分割减少该缺陷方法。该缺陷在实际应用中将妨碍集束网点密度的提高,而提高集束网点密度是提高输出图像质量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从欧拉公式推导出了两条关于几何分割的性质,其中关于全三角形几何分割的性质可以准确地解释造成现有研究成果中阴阳集束网点密度相差悬殊的原因,然后以全四边形几何分割的性质为依据,提出了优化几何分割的算法。实验中该算法将顶点数与子区域数的比例从优化前的0.5改进到了0.90以上。在该优化的几何分割的基础上设计混合半色调化抖动矩阵时,其阳集束网点和阴集束网点密度之比也相应地改进到了0.90以上。(2)提出了通过扩张初始集束网点中心点集构造阴阳集束网点密度相等的混合半色调化抖动矩阵的方法。它可以在满足印刷工艺限制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混合半色调化图像中的集束网点密度,从而提高印刷质量。为了验证扩张中心点集方法的合理性,实验中将扩张前后的中心点分布转换成半色调化图像以比较它们的均匀性。除此之外,还将全四边形化几何分割的四边形与优化的几何分割中四边形的质量因子做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扩张前后中心点分布对应的半色调化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SNR)接近,而且全四边形化几何分割中四边形质量因子与优化的几何分割中四边形质量因子相比也有所改进。(3)提出了一种用半色调化图像错位叠加仿真套印误差,并且用Yule-Nielsen Neugebauer颜色方程和彩色胶印颜色标准ISO12647计算色彩偏移量的方法。实验中将本论文研究设计的混合半色调化抖动矩阵的色彩偏移量与调幅半色调化的色彩偏移量比较后得到如下结论:用三个不同的随机数种子生成的混合半色调化抖动矩阵的色彩偏移量与调幅半色调化的色彩偏移量接近,色彩均匀性也接近。因此,用本论文方法设计的混合半色调化抖动矩阵,其色彩偏移量完全可以满足印刷工艺的要求。(4)提出了一个统一的针对不同图像输出设备的基于非理想打印机模型的半色调化图像质量评价体系。本论文研究用数学形态学的膨涨运算(Dilate)仿真印刷工艺过程的网点扩大现象,并将膨涨运算参数与胶印网点扩大曲线拟合,加上本文提出的小网点过滤算法,建立了面向胶印工艺过程的非理想打印机模型。结合人类视觉系统(HVS)模型计算人眼感知的图像,实验检验了基于非理想打印机模型的的半色调化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本论文研究的实验表明,用该评价方法比基于理想模型的评价方法得到的结果更接近胶印生产的实际。
安敬[8](2010)在《柱镜光栅立体地图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地图这一传统的应用工具,表示方法日趋多样化。从模拟地图到电子地图,从线划地图到影像地图,从二维地图到三维地图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三维地图由于直观、易懂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本文以柱镜光栅立体显示技术为基础,结合立体影像对,对如何应用光栅技术,显示立体地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在对影响光栅立体地图(图像)效果与质量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柱镜光栅立体地图质量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建立了几个与之相适应的模型和方法。攻克了阻碍光栅立体地图质量提高的几项关键技术,主要内容如下:1.阐述了普通柱镜光栅立体图像的成像原理,以及制作流程,将其应用到了柱镜光栅立体地图的制作上来。根据普通柱镜光栅立体图像的序列图像获取方法与原则,结合三维地形特点提出了柱镜光栅立体地图的序列图像获取渠道与方法。分析预测了柱镜光栅立体地图的使用对象以及范围,提出了几种地图符号的叠加方式。2.分析了现有光栅图像合成方式的不足之处,提出并构建了小数据量、无损式的光栅图像合成方法。大大减少了光栅图像的数据量,给图像的传输、存储带来了方便。3.结合光栅图像特点,分析了调幅加网和调频加网的原理,总结了光栅图像使用普通网点加网的一些弊端。主要有加网角度间隔小,容易形成龟纹;高加网线数导致网点尺寸变小,给印刷工作带来了困难;以及现有网点的加网方式,会造成光栅图像不同视角之间的像素混合,网点单元无法与柱镜光栅单元对准,从而导致柱镜光栅立体图像不清晰。4.提出了光栅图像逆向合成处理模式,采用较低的加网线数加网使得印刷困难减小;而且先加网后合成的模式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网点单元与柱镜单元无法对准,不同视角之间像素混合的问题。5.开发构建了柱形网点模型。主要解决了不同视角之间像素混合的问题,以及普通网点单元无法与柱镜光栅单元对准的问题。并且印刷网点扩大要小于现有的光栅图像加网网点。6.建立了两种柱形网点误差扩散模型,分别为单向与跳跃式误差扩散抖动模型。解决了由网点灰度等级较少而带来的图像阶调复制不平滑的问题。7.通过对印版滚筒包衬厚度、印版变形、纸张的印刷方向以及光栅图文印刷方向等影响光栅图像套印精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推导出了因印版滚筒包衬厚度变化造成的光栅图像在某个具体位置与柱镜光栅之间的误差公式,分析了由纸张变形引起的套印不准的原因,指出了光栅图像应采用横向晒版的方式,在立体印刷中应采用吸水量小、变形量小的纸张,并严格用横丝纸印刷。
龙永红[9](2009)在《印刷质量检测的彩色图像分割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印刷质量检测是现代印刷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印刷品质量、产量和效率。针对具有强非线性、不确定性、时变等特点的印刷过程,采用传统的检测理论或单一的图像处理技术难以满足多对象全画面在线检测的要求,本文提出印刷图像质量检测的彩色图像分割及相关技术,建立基于视觉感知的印刷质量评估体系,有效解决印刷图像质量客观评价与人眼主观评价一致的问题。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基于视觉感知的图像质量评价体系根据印刷工艺和人眼的视觉感知特点,将印刷图像质量分为图像质量和文字质量,提出基于视觉感知的印刷图像质量评价基本框架,包括色彩测量、图文检测和自动控制三部分。主要研究文字区域定位、图像感兴趣区域划分和半色调图像网点面积率三种分割策略,从而建立多对象、多过程与主观评价一致的印刷质量客观测控模型。(2)基于光照颜色补偿的在线颜色测量技术针对印刷在线色彩测量环境不能满足标准照明条件的问题,设计基于双色反射模型和有限维线性模型的光照颜色补偿方法,采用双色反射模型估计光源的颜色,解决光照估计难的问题,采用有限维线性模型,得到物体表面在标准光源下的颜色值。并对RGB色差计算公式进行改进,在保证色差计算精度的同时,提高计算速度。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光照颜色补偿的色彩测量精度满足要求。(3)半色调图像网点面积率智能测量策略由于印刷过程的复杂性、专色和黑版技术的影响,难以用单一模型实现印后图像的四色网点面积率的还原,提出基于颜色区域的组合神经网络RGB-CMYK转换策略。针对颜色相近像素的网点面积率趋于相近的特点,首先采用改进基于模糊集2的自适应彩色分割算法获取图像的主颜色,并通过定义模糊同一性,有效地克服了阈值不确定性、没有考虑空间信息的缺点,采用多个神经子网络分别实现对应主颜色区域的转换。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的网点面积率检测精度高,为有效检测各色印刷质量和实现印刷控制提供理论支持。(4)复杂背景的彩色印刷图像文字定位方法针对印刷文字背景复杂,语种、字体、颜色等形式多变,文字定位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主颜色和连通分量特征的文字区域分割方法。设计以强边缘内局部平滑颜色为聚类中心的粗分割,保留了页面文字的颜色,采用均值偏移的精分割进一步减少主颜色数量,提高计算的速度,最大相似法滤波的后处理提高识别的准确度。根据汉字结构特点,设计基于专家知识的汉字重建规则库、启发式滤波和基于区域几何位置的文本区域定位等连通分量方法,从彩色印刷版面中分割出文字区域。实验结果表明,以上方法能有效地去除复杂背景干扰,适应字体、尺度等变化,在不同类型的图像中都能得到较好的定位结果,也完整地将印刷图像分割成文字区和图像区。(5)基于视觉感知的图像“感兴趣区”分割模型为实现印刷页面图像质量与人眼视觉感知一致的目的,提出一种改进基于颜色和纹理的分割方法。采用基于可控金字塔的纹理分割方法,模拟人类视觉皮质分解为一系列具有方向性和空间频率的独立通道特点,将图像分割成六类纹理区域;应用最优颜色距离法提取区域颜色特征,该方法不仅结合图像像素间的相关性,还综合图像的局部和全局信息,提取的颜色特征符合人眼视觉的相似性准则;在每个纹理区内结合颜色特征,采用均值偏移算法进行自适应聚类,获得多个纹理相同、颜色特征接近的子区域,子区域合并后将图像中不同对象和背景完全区分。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对光照等影响鲁棒性好,“感兴趣区”具有颜色、纹理、语义一致的特点,为基于视觉感知的图像质量评价体系打下基础。
管力明[10](2009)在《胶印质量智能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字化、智能化是目前印刷业的发展趋势,本文采用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控制、事例专家系统和遗传算法等智能控制技术,对胶印质量控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胶印生产中的印刷品色彩在线检测、胶印机输纸机构无轴同步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在生产试验分析及总结印刷领域专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地构建了胶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指标评价参数;全面分析了胶印生产过程和质量影响因素,以及控制的要求与特性。详细讨论了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判法相结合应用于印刷品质量综合评价中。建立了印品质量评价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理论框架。所建立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不但对印品质量中的各一级指标给出评价,而且反映了各测量指标对印品质量的影响,从而更能对印品质量整体状态做出合理、科学的评价。在分析印刷色彩还原及其品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量印刷品颜色,并建立偏最小二乘的数据分析模型对印刷品颜色进行预测,从而为实现在线检测印刷品颜色奠定研究基础。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和PLS建模方法可以非常准确地测量印刷品的颜色值,为印刷生产过程中印刷品颜色的近红外光谱在线测量与优化控制创造了条件。结合单张纸输纸机多轴传动系统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无轴单张纸输纸系统的混合同步控制算法,为高速稳定的无轴单张纸输纸机研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为无轴传动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印刷工业生产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根据胶印过程与质量控制的特性,本文首次提出了胶印质量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方法,详细论述了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实现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设计中的知识表示、事例库的组织以及系统求解策略等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本文从工程实现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胶印质量智能控制技术的实现方案,该方案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二、彩色印刷中网点变形分析与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彩色印刷中网点变形分析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全局与局部特征的涤纶色纤维混合呈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纺织品颜色测量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色纤维混合测配色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1 传统测配色方法的研究概况 |
1.3.2 计算机测配色方法的研究概况 |
1.3.3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测配色方法的研究概况 |
1.4 Neugebauer方程的研究概况 |
1.4.1 Neugebauer方程的产生和发展 |
1.4.2 Neugebauer方程的意义与误差 |
1.5 色纤维混合呈色与彩色印刷呈色的比较 |
1.5.1 彩色印刷品的光学性质及呈色原理 |
1.5.2 色纤维的光学性质及混合呈色原理 |
1.5.3 色纤维混合呈色与彩色印刷呈色的异同 |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Neugebauer方程及其修正 |
2.1.1 Neugebauer方程 |
2.1.2 Neugebauer方程的修正方法 |
2.2 计算机配色模型 |
2.2.1 S-N模型 |
2.2.2 Friele模型 |
2.3 色差公式 |
2.3.1 CMC(l:c)色差公式 |
2.3.2 CIEDE2000(K_L,K_C,K_H))色差公式 |
2.3.3 色差与目视色差 |
2.4 图像分割方法 |
2.4.1 FCM算法及其原理 |
第3章 有色涤纶纤维混合比例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色纤维混合样品的制备 |
3.2.2 样品的图像采集 |
3.2.3 样品的颜色采集 |
3.2.4 样品的图像处理 |
3.2.5 样品的图像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扫描图像和颜色特征值 |
3.3.2 不同颜色空间对聚类分析结果的影响 |
3.3.3 聚类中心数对聚类分析结果的影响 |
3.3.4 扫描分辨率对聚类分析结果的影响 |
3.3.5 扫描区域面积对聚类分析结果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有色涤纶纤维混合样品色彩关系式的预测与建立 |
4.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色纤维混合样品的制备 |
4.2.2 样品的颜色测量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两种图片测色方法的比较 |
4.3.2 涤纶纤维混合比例的测定 |
4.3.3 色纤维混合颜色预测方程的建立 |
4.3.4 色纤维混合颜色预测方程的验证 |
4.3.5 考虑纤维叠合顺序的预测方程 |
4.3.6 一阶线性回归修正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颜色预测方程的对比分析及验证 |
5.1 模型的对比分析 |
5.2 根据标准样的仿样验证 |
5.3 根据来样的仿样验证 |
5.3.1 确定来样 |
5.3.2 根据来样制作仿样 |
5.4 验证结果汇总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2)面向保真印刷的彩色图像鲁棒水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国际抗打印-扫描数字水印相关研究 |
1.2.2 国内抗打印-扫描数字水印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抗印刷-扫描数字水印相关研究 |
1.2.4 技术应用和商业产品 |
1.3 面向保真印刷的彩色图像鲁棒水印技术框架 |
1.3.1 技术框架 |
1.3.2 技术优势 |
1.3.3 技术指标 |
1.4 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
2 面向保真印刷的图像复制系统分析 |
2.1 颜色和人眼视觉系统 |
2.1.1 颜色感知和描述 |
2.1.2 颜色空间 |
2.1.3 印刷颜色 |
2.2 彩色图像保真印刷复制技术 |
2.2.1 彩色图像保真印刷工艺流程和印刷方式 |
2.2.2 彩色图像半色调技术 |
2.2.3 彩色图像保真技术 |
2.3 印刷扫描图像失真分析 |
2.3.1 印刷扫描过程对图像的影响 |
2.3.2 印刷扫描图像几何失真分析 |
2.3.3 印刷扫描图像像素失真分析 |
2.3.4 印刷扫描图像颜色失真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ICC颜色空间转换的印刷图像数字水印方法 |
3.1 引言 |
3.2 基于ICC色彩管理技术保真印刷图像特征分析 |
3.2.1 基于ICC色彩管理的颜色转换分析 |
3.2.2 颜色空间特征和水印的嵌入分析 |
3.2.3 半色调化和去网(Descreening)模型分析 |
3.3 水印信息预处理技术 |
3.4 基于ICC颜色空间转换的鲁棒水印算法 |
3.4.1 嵌入算法 |
3.4.2 检测算法 |
3.5 性能评价指标 |
3.6 实验及结果 |
3.6.1 水印透明性评价 |
3.6.2 抵抗印刷-扫描过程的鲁棒性评价 |
3.6.3 抵抗其他图像失真及几何变换的鲁棒性评价 |
3.6.4 与在亮度分量中嵌入水印信息的比较 |
3.6.5 与现有算法的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4 面向保真印刷的CMYK图像数字水印方法 |
4.1 引言 |
4.2 CMYK印刷图像特征分析 |
4.2.1 CMYK颜色空间 |
4.2.2 CMYK印刷图像特征分析 |
4.3 CMYK图像水印嵌入通道分析 |
4.4 面向保真印刷的鲁棒水印算法 |
4.4.1 嵌入算法 |
4.4.2 提取算法 |
4.5 空间域视觉蒙版和印刷网点扩大校正模型 |
4.5.1 空间域视觉蒙版(Spatial Visual Masking) |
4.5.2 网点扩大校正模型(Dot Gain Correction) |
4.6 性能评价指标 |
4.7 实验及结果 |
4.7.1 视觉蒙版性能评价 |
4.7.2 网点扩大校正模型性能评价 |
4.7.3 水印鲁棒性评价 |
4.7.4 与现有算法的比较 |
4.8 算法优化 |
4.9 本章小结 |
5 专色印刷图像数字水印方法 |
5.1 引言 |
5.2 专色印刷和扫描过程图像特征分析 |
5.2.1 专色印刷 |
5.2.2 专色印刷图像扫描特征 |
5.3 本文提出的专色印刷水印框架 |
5.4 整数小波转换(IWT)和奇异值分解(SVD) |
5.4.1 整数小波转换(IWT) |
5.4.2 奇异值分解(SVD) |
5.5 专色印刷鲁棒水印算法 |
5.5.1 水印嵌入算法 |
5.5.2 水印提取算法 |
5.5.3 数字签名机制 |
5.6 扫描图像校正模型 |
5.7 性能评价指标 |
5.8 实验及结果 |
5.8.1 实验环境和参数设置 |
5.8.2 水印透明性评价 |
5.8.3 数字签名认证测试 |
5.8.4 抵抗印刷-扫描过程的鲁棒性评价 |
5.9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印刷系统中几何误差及其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印刷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
1.1.1 印前处理的影响因素 |
1.1.2 印刷过程的影响 |
1.1.3 印后加工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
1.2 印刷质量及其分析评价 |
1.3 印刷质量分析控制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 印刷系统几何误差及其根源分析 |
1.4.1 引起网点变形的因素 |
1.4.2 引起套印误差的因素 |
1.4.3 引起纸张变形的因素 |
1.5 论文研究意义和内容安排 |
1.5.1 论文研究意义 |
1.5.2 论文内容安排 |
2 印刷系统几何误差映射分析 |
2.1 半色调印刷原理及其操作流程 |
2.1.1 网点叠合 |
2.1.2 网点并列 |
2.2 颜色质量的评判理论及方法 |
2.2.1 CIE1976色差公式 |
2.2.2 CMC(l:c)色差公式 |
2.2.3 CIE94色差公式 |
2.2.4 CIE2000色差公式 |
2.3 颜色空间及其转换 |
2.3.1 RGB色彩空间 |
2.3.2 CMYK色彩空间 |
2.3.3 CIE 1931 XYZ色彩空间 |
2.3.4 CIE 1976 L~*a~*b~* 色彩空间 |
2.3.5 颜色空间转换 |
2.4 彩色预测模型 |
2.5 几何误差及其影响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几何误差数字分析系统的研究开发 |
3.1 几何误差分析系统的研发需求 |
3.1.1 网点变形引起的呈色差异 |
3.1.2 套印误差引起的呈色差异 |
3.1.3 纸张变形引起的呈色差异 |
3.2 系统开发的平台选择 |
3.3 数学形态学研究的应用 |
3.4 不同几何误差的建模 |
3.4.1 模拟网点变形 |
3.4.2 模拟套印误差 |
3.4.3 模拟纸张变形 |
3.4.4 色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加网误差的实验分析 |
4.1 印前处理及其几何误差 |
4.2 实验测试版的设计 |
4.3 实验过程与数据测试 |
4.4 不同加网引起的呈色误差分析 |
4.5 纽介堡方程应用误差的实验考证 |
4.6 本章小结 |
5 模拟仿真实验分析 |
5.1 模拟仿真实验流程设计 |
5.1.1 实验目标 |
5.1.2 实验方法 |
5.1.3 实验流程 |
5.2 虚拟实验测试版的设计 |
5.3 网点变形的模拟与呈色分析 |
5.3.1 网点变形的模拟 |
5.3.2 网点变形的色差计算与展示 |
5.3.3 网点变形的色差分析 |
5.4 套印误差的模拟与分析 |
5.4.1 套印误差的模拟 |
5.4.2 套印误差的色差计算与分析 |
5.5 纸张变形的模拟与分析 |
5.5.1 纸张变形的模拟 |
5.5.2 纸张变形的色差计算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所做工作总结 |
6.2 未来展望及进一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学习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和获奖情况 |
(4)纸张性能对印刷色彩控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颜色控制科学 |
1.3.1 颜色空间 |
1.3.2 标准照明体 |
1.3.3 标准观察者 |
1.3.4 颜色测量几何条件 |
1.3.5 颜色测量仪器 |
1.3.6 影响颜色因素 |
1.4 纸张性能与色彩 |
1.4.1 纸张制造与调色 |
1.4.2 纸张性能与色彩再现 |
1.5 研究内容 |
2 纸张印刷适性的评估 |
2.1 基于测试版的纸张印刷适性的检测 |
2.1.1 测试条理论 |
2.1.2 测试版图片 |
2.1.3 测控条 |
2.2 基于图像处理的数字印刷纸的印刷适性的检测 |
2.2.1 数字印刷性能对印品质量的影响 |
2.2.2 计算机图像检测系统 |
2.2.3 基于 matlab 的图像处理代码编写 |
2.2.4 纸张匀度的分析与评价 |
2.2.5 纸张打印质量的分析与评价 |
2.3 神经网络胶版纸评估体系 |
2.3.1 神经网络 |
2.3.2 纸张数据 |
2.4 印刷纸颜色耐久性的评价 |
2.4.1 纸张变黄的原因 |
2.4.2 纸张耐黄变性能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纸张性能对印品颜色的影响 |
3.1 纸张白度对印品色彩的影响 |
3.1.1 纸张颜色的表征方法 |
3.1.2 纸张颜色对色彩复制的影响 |
3.2 纸张光谱特性对印品色彩的影响 |
3.2.1 纸张的光谱反射率 |
3.2.2 纸张的光谱反射率对印品色彩再现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数字印刷油墨网点面积的预测 |
4.1 喷墨墨水简述 |
4.1.2 喷墨印刷墨水组成 |
4.1.3 喷墨印刷墨水主要性能指标 |
4.2 基于归一法的网点面积预测 |
4.2.1 三原色油墨的光谱分析 |
4.2.2 基于光谱分析的单色油墨网点面积的预测 |
4.3 光谱纽介堡方程修正 |
4.3.1 光谱纽介堡方程 |
4.3.2 浅色调网点的光谱纽介堡方程的修正 |
4.4 本章小结 |
5 纸张印刷品色彩管理控制 |
5.1 色彩管理过程 |
5.1.1 设备校准 |
5.1.2 设备特性化 |
5.1.3 色彩转换 |
5.2 色域表示 |
5.2.1 色域表示方法 |
5.2.2 不同数字印刷纸张色轮图显色范围比较 |
5.2.3 不同数字印刷纸的印品的马蹄形色域 |
5.2.4 基于光谱反射率的色域描述方法 |
5.2.5 不同纸张基于光谱反射率的色域描述方法 |
5.3 色彩转换 |
5.3.1 BP 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确定 |
5.3.2 BP 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 |
5.3.3 神经网络模型的检验 |
5.4 超色域色彩的处理 |
5.4.1 超色域色彩的判断 |
5.4.2 色彩处理方法 |
5.5 色彩管理系统质量评价指标 |
5.5.1 色彩还原能力 |
5.5.2 图象相关理论进行色彩管理效果 |
5.6 本章小结 |
6 纸张印刷品灰平衡控制 |
6.1 灰平衡基本理论 |
6.2 基于密度灰平衡曲线 |
6.2.1 等阶灰平衡密度 |
6.2.2 灰平衡数据确定 |
6.2.3 灰平衡数据修正 |
6.3 纽介堡方程 |
6.3.1 纽介堡方程 |
6.3.2 利用网点扩大量对纽介堡方程进行修正 |
6.3.3 实验方案 |
6.3.4 结果与分析 |
6.4 基于光谱特性灰平衡绘制 |
6.4.1 实验内容 |
6.4.2 彩色灰光谱曲线 |
6.4.3 BP 神经网络训练及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数字印刷图像质量检测与质量控制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论文的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对现有印刷质量理论的研究与分析 |
2.1 传统印刷质量理论 |
2.1.1 传统质量理论建立与发展 |
2.1.2 印刷质量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
2.2 印刷质量检测技术与评价方法 |
2.2.1 印刷质量客观检测方法 |
2.2.2 印刷质量主观检测方法 |
2.2.3 印刷质量测试版 |
2.2.4 印刷质量检测参数 |
2.3 印刷质量检测与控制标准 |
2.3.1 印刷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
2.3.2 印刷质量标准体系的构成 |
2.3.3 印刷质量控制标准与规范 |
2.4 对现有印刷质量理论的分析 |
2.4.1 传统质量理论存在的问题 |
2.4.2 现有质量理论难以适应数字印刷技术需求 |
2.4.3 本论文研究思想的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印刷质量理论框架的搭建 |
3.1 数字印刷系统的特点 |
3.1.1 数字印刷 |
3.1.2 数字印刷中的信息传输 |
3.1.3 数字印刷系统的技术特点 |
3.1.4 数字印刷质量控制技术的两极化发展趋势 |
3.2 数字印刷质量的基础理论 |
3.2.1 印刷质量的定义 |
3.2.2 印刷质量与图像质量的联系 |
3.2.3 图像质量与图像质量模型 |
3.2.4 Engeldrum 图像质量环 |
3.3 将图像质量环理论应用于数字印刷质量评价领域 |
3.3.1 印刷图像质量形成的要素 |
3.3.2 印刷图像质量模型 |
3.3.3 数字印刷图像质量评价理论 |
3.4 对数字印刷图像质量建模思路的思考 |
3.4.1 对现有印刷图像质量研究建模思路的总结 |
3.4.2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其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控制工程的数字印刷图像质量分析模型的研究 |
4.1 数字印刷质量控制工程理论 |
4.1.1 数字印刷质量控制工程的含义 |
4.1.2 数字印刷质量控制工程与传统印刷质量控制的区别 |
4.1.3 数字印刷质量控制工程的研究内容 |
4.2 基于因素域分析的成像过程数学建模 |
4.2.1 数字印刷成像过程模型 |
4.2.2 数字印刷系统成像质量影响因素域的定义 |
4.2.3 基于影响因素域分析的图像成像过程简化模型 |
4.3 基于质量控制工程的图像质量模型的研究 |
4.3.1 图像质量模型的分类 |
4.3.2 基于控制工程的印刷图像质量模型的研究 |
4.3.3 基于质量控制工程的图像质量模型系统架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印刷图像质量检测实验 |
5.1 对质量检测手段可靠性的研究—输入精度对微观质量检测的影响 |
5.1.1 研究方案 |
5.1.2 实验材料与步骤 |
5.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1.4 结论 |
5.2 不同数字印刷技术之印刷性能的研究—对两种主流数字印刷技术彩色印刷图像质量的比较 |
5.2.1 研究方案 |
5.2.2 实验材料与步骤 |
5.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4 结论 |
5.3 呈色介质因素对数字印刷图像质量的影响—纸张特性对数字喷墨印刷成色效果的影响 |
5.3.1 研究方案 |
5.3.2 实验材料与步骤 |
5.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4 结论 |
5.4 数字印刷品抗老化试验—静电印刷品与喷墨印刷品耐光老化实验 |
5.4.1 研究方案 |
5.4.2 实验材料与步骤 |
5.4.3 实验建模 |
5.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5 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数字印刷图像清晰度增强算法及其实现 |
6.1 基于 MTF 的图像清晰度算法原理 |
6.1.1 MTF 概述 |
6.1.2 调制传递函数理论在数字印刷系统的适用性分析 |
6.1.3 点扩散函数与线扩散函数 |
6.2 MTF 法在图像复制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
6.2.1 印刷图像清晰度与网点印刷质量的关系 |
6.2.2 基于 MTF 的印刷图像质量检测 |
6.3 高频调频图像印刷清晰度影响因素分析算法 |
6.3.1 透射反射模型 |
6.3.2 傅里叶转换算法 |
6.3.3 纸张的 MTF 计算模型 |
6.3.4 基于 MTF 的印刷图像质量影响分析实验 |
6.3.5 基于 MTF 的光学网点扩大的预测算法 |
6.4 基于 MTF 的图像复制质量增强算法 |
6.4.1 对加网图像的补偿 |
6.4.2 对补偿模型的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印刷色彩管理及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高温热转移印花技术简介 |
1.1.1 丝网印花方式 |
1.1.2 胶版印刷方式 |
1.1.3 凹版印刷方式 |
1.1.4 柔性版印刷方式 |
1.1.5 数码印刷方式 |
1.2 高温热转移技术 |
1.2.1 热转印原理 |
1.2.2 热转印方式 |
1.3 色彩管理 |
1.4 高温热转移印花研究目前国内外研究状况 |
1.4.1 热转移印花国内现状 |
1.4.2 热转移印花技术国外现状 |
1.4.3 国外印花研究现状 |
1.5 课题的提出 |
1.5.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5.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2 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凹版印刷网穴再现半色调机理的研究 |
2.1 引言 |
2.1.1 研究背景 |
2.1.2 本章的主要研究内容 |
2.2 网穴呈色的机理 |
2.2.1 网穴结构 |
2.2.2 网穴参数 |
2.2.3 凹版网穴的形成 |
2.2.4 凹版网孔的结构 |
2.3 凹版热转移印花纸制版网穴的研究 |
2.3.1 实验 |
2.3.2 热转移印花网穴的选择分析 |
2.3.3 实验数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基于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分色制版电雕曲线的研究 |
3.1 引言 |
3.1.1 研究背景 |
3.1.2 本章的研究内容 |
3.2 分色制版电雕曲线的研究机理 |
3.2.1 灰平衡原理 |
3.2.2 灰平衡方程 |
3.2.3 热转移印花纸灰平衡曲线的研究 |
3.2.4 凹印打样密度曲线的绘制 |
3.2.5 凹版电雕层次曲线的调整 |
3.3 电雕分色曲线的获得 |
3.3.1 准备工作 |
3.3.2 实施步骤 |
3.3.3 建立电雕机曲线 |
3.4 电雕曲线的验证 |
3.4.1 设计标准的测试版 |
3.4.2 数码打样 |
3.4.3 雕刻凹版参数对线性化的验证 |
3.4.4 线性化分析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高温热转移印花纸色彩空间转换方法的研究 |
4.1 引言 |
4.1.1 研究背景 |
4.1.2 研究内容 |
4.2 颜色空间转换基础理论 |
4.2.1 RGB 加色空间 |
4.2.2 CMYK 色空间 |
4.2.3 CIE 颜色系统 |
4.2.4 颜色空间转换的方法 |
4.3 基于动态子空间划分的 BP 神经网络理论的 RGB-LAB 转换模型的研究 |
4.3.1 RGB 到 Lab 变换模型的 BP 网络结构与学习规则 |
4.3.2 基于动态颜色空间划分的 BP 神经网络系统的 RGB 到 Lab 转换模型的要素优化设计 |
4.3.3 基于 BP 网络结构颜色 RGB 到 LAB 色转换模型的构建 |
4.4 色空间转换在热转移印花中的应用 |
4.4.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4.2 实验方法 |
4.4.3 CRT 色空间转换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印刷适性研究 |
5.1 引言 |
5.1.1 研究背景 |
5.1.2 本章研究内容 |
5.2 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印刷适性研究 |
5.2.1 高温热转移印花纸结构 |
5.2.2 热转移印花油墨 |
5.3 实验内容及方法 |
5.3.1 实验材料 |
5.3.2 实验仪器 |
5.3.3 测试样张参数及方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纸张性能参数 |
5.4.2 热转移印花纸实地密度研究 |
5.4.3 织物上印刷品密度的研究 |
5.4.4 转移印花纸及织物色域研究 |
5.4.5 印刷相对反差 |
5.4.7 网点增大值 |
5.5 本章小结 |
6 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印刷色浆专色调配的研究 |
6.1 引言 |
6.1.1 研究背景 |
6.1.2 研究内容 |
6.2 油墨调配机理 |
6.2.1 专色配色的理论基础 |
6.2.2 专色油墨特点及呈色机理 |
6.2.3 油墨调配的过程 |
6.3 基于蒙版方程理论的配墨理论 |
6.3.1 蒙版方程 |
6.3.2 线性回归法建立训练配色模型 |
6.3.3 尤尔 -尼尔逊公式 |
6.3.4 印刷色谱配色 |
6.3.5 颜色色差评价方法 |
6.4 专色油墨配色蒙版方程模型的建立 |
6.4.1 实验内容 |
6.4.2 测试数据分析 |
6.4.3 用蒙版方程验证配墨比例 |
6.4.4 蒙版方程配墨模型修正 |
6.4.5 验证模型精度的配色实验 |
6.5 本章小结 |
7 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印刷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 |
7.1 引言 |
7.1.1 研究背景 |
7.1.2 研究内容 |
7.2 色差 |
7.2.1 CIELAB 色差公式 |
7.2.2 CMC 色差公式 |
7.2.3 CIEDE2000 色差公式 |
7.2.4 色差单位 |
7.3 颜色视觉评价 |
7.3.1 实验材料 |
7.3.2 实验仪器 |
7.3.3 实验过程 |
7.3.4 Lab 值及 CIE1976 L*a*b*均匀颜色空间 |
7.4 色差分析 |
7.4.1 色差评价模型的提出 |
7.4.2 色差模型的建模方法 |
7.4.3 实验 |
7.4.4 色差模型的检验 |
7.4.5 结果分析 |
7.5 基于莫尔条纹原理的图像评价系统建立 |
7.5.1 图像评价系统的设计原理 |
7.5.2 图像评价模型的建立 |
7.5.3 图像评价模型的验证 |
7.5.4 结论 |
7.6 本章小结 |
8 总结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及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博士期间撰写着作的目录 |
攻读博士期间申请专利的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研及完成的项目 |
(7)彩色印刷图像混合半色调化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数字图像和图像半色调化 |
1.1.2 图像半色调化技术研究的意义 |
1.1.3 图像半色调化算法分类 |
1.1.4 混合半色调化在彩色印刷中的应用 |
1.2 图像半色调化的关键技术问题 |
1.2.1 半色调化图像质量的基本问题 |
1.2.2 半色调化算法的工艺适应性问题 |
1.2.3 半色调化图像叠加的色彩偏移问题 |
1.2.4 半色调化图像的质量评价问题 |
1.3 本文工作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图像半色调化技术相关研究综述 |
2.1 基本的图像半色调化算法 |
2.1.1 简单阈值比较算法 |
2.1.2 按序抖动算法 |
2.1.3 抖动算法 |
2.1.4 误差扩散算法 |
2.1.5 点扩散算法 |
2.2 堆栈限制 |
2.3 接触网屏 |
2.4 伪随机半色调化算法 |
2.4.1 随机阈值半色调化算法 |
2.4.2 使用随机数表的有序抖动算法 |
2.4.3 构造伪随机数抖动矩阵的方法 |
2.4.4 随机点分布算法 |
2.4.5 圆形装填问题 |
2.5 蓝噪声模型 |
2.6 绿噪声模型 |
2.7 半色调化图像的优化 |
2.7.1 优化的标准 |
2.7.2 DBS 算法 |
2.8 基于几何分割的抖动矩阵设计方法 |
2.9 其它图像半色调化的研究 |
第三章 构造集束网点密度均衡的混合半色调化抖动矩阵 |
3.1 集束网点密度均衡的问题 |
3.2 半色调化网屏的几何分析 |
3.2.1 半色调化网屏的对称性分析 |
3.2.2 集束网点中心点分布与Voronoi 多边形 |
3.2.3 集束网点密度的均衡性与几何分割性质 |
3.3 构造集束网点密度均衡的混合半色调化抖动矩阵 |
3.3.1 集束网点中心的分布 |
3.3.2 Voronoi 图和Delaunay 三角化几何分割 |
3.3.3 几何分割优化算法 |
3.3.4 灰度填充构造混合半色调化抖动矩阵的方法 |
3.4 实验和讨论 |
3.4.1 阴阳集束网点密度的比例 |
3.4.2 无缝拼接 |
3.4.3 混合半色调化图样 |
3.5 小结 |
第四章 构造等集束网点密度的混合半色调化抖动矩阵 |
4.1 全四边形化几何分割问题 |
4.2 中心点集扩张与全四边形化几何分割 |
4.3 扩张中心点分布的均匀性分析 |
4.4 构造阴阳集束网点密度相等的混合半色调化抖动矩阵 |
4.5 构造集束网点大小均衡密度相等的混合半色调化抖动矩阵 |
4.6 小结 |
第五章 彩色印刷色彩偏移的仿真与分析 |
5.1 彩色印刷的色彩偏移问题 |
5.2 颜色方程与色差计算 |
5.3 彩色印刷色彩偏移仿真的计算方法 |
5.4 实验与分析 |
5.5 结论 |
第六章 基于非理想打印机模型的半色调化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
6.1 打印机模型问题 |
6.2 打印机模型与半色调化图像质量评价 |
6.3 基于理想打印机模型的半色调化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
6.4 面向胶印工艺过程的非理想打印机模型 |
6.5 小网点过滤算法 |
6.6 胶印工艺过程网点扩大的模拟 |
6.7 基于非理想打印机模型的半色调化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
6.8 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渐变灰度填充函数 |
(8)柱镜光栅立体地图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 |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的内容结构 |
第二章 柱镜光栅立体地图的原理及设计 |
2.1 柱镜光栅立体地图的制作原理 |
2.1.1 柱镜光栅成像原理 |
2.1.2 柱镜光栅立体地图的制作流程设计 |
2.2 柱镜光栅立体地图图像序列获取 |
2.2.1 普通柱镜光栅立体图像的图像序列获取方法 |
2.2.2 柱镜光栅立体地图图像序列获取方法的提出 |
2.3 柱镜光栅立体地图符号叠加方法探索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柱镜光栅图像合成方法研究 |
3.1 现有的柱镜光栅图像合成方式分析 |
3.1.1 序列图像分辨率调整 |
3.1.2 序列图像离散 |
3.1.3 无损式序列图像离散方法 |
3.2 小数据量、无损式光栅图像合成模型的构建 |
3.2.1 n 值的确定 |
3.2.2 光栅图像的合成 |
3.3 光栅图像常规加网方式分析 |
3.3.1 调幅加网 |
3.3.2 调频加网 |
3.3.3 海德堡光栅立体加网算法 |
3.4 光栅图像逆向合成处理模式的提出 |
3.4.1 图像序列加网 |
3.4.2 图像序列合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立体印刷加网技术研究 |
4.1 网点形状的确立 |
4.2 网点单元尺寸的确定 |
4.3 网点生长模型的建立 |
4.3.1 模型一 |
4.3.2 模型二 |
4.3.3 模型三 |
4.3.4 模型四 |
4.4 几种网点模型的比较分析 |
4.4.1 四种柱形网点模型的比较 |
4.4.2 圆形网点与柱形网点的比较 |
4.5 柱形网点误差扩散抖动模型的建立 |
4.5.1 单向误差扩散抖动模型的构建 |
4.5.2 跳跃式误差扩散抖动模型的构建 |
4.5.3 灰度图像误差扩散抖动 |
4.6 模型实验验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柱镜光栅立体地图的套印精度控制方法研究[84] |
5.1 由印版滚筒包衬厚度引起的套印误差分析及解决方法 |
5.1.1 各印版滚筒包衬厚度不同 |
5.1.2 各印版滚筒包衬厚度相同 |
5.1.3 解决方法 |
5.2 由印版引起的套印误差分析及解决方法 |
5.2.1 印版拉伸变形引起的套印误差 |
5.2.2 印版弯曲变形引起的套印误差 |
5.2.3 解决方法 |
5.3 纸张对套印精度影响的分析及解决方法 |
5.4 光栅图像的印刷方向对套印精度影响的分析及解决方法 |
5.4.1 光栅图像横向印刷误差与变形分析 |
5.4.2 光栅图像纵向印刷误差与变形分析 |
5.4.3 解决方法 |
5.5 光栅图像拼版方式对套印精度影响的分析及解决方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致谢 |
(9)印刷质量检测的彩色图像分割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色彩测量研究 |
1.2.2 在线图文质量检测的研究 |
1.3 印刷品质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光照颜色补偿的在线色彩测量方法 |
2.1 印刷品颜色测量条件分析 |
2.2 印刷品色度和色差测量方法分析和设计 |
2.2.1 印刷品色度测量方法分析 |
2.2.2 印刷品色度和色差计算方法设计 |
2.3 基于有限维线性模型的颜色校正算法 |
2.3.1 有限维线性模型 |
2.3.2 基于双色反射模型的光谱功率分布估计 |
2.3.3 基于有限维线性模型的光照颜色校正算法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半色调图像网点面积率智能测量策略 |
3.1 印刷页面彩色图像的合成及工艺分析 |
3.2 基于视觉感知的主颜色提取方法 |
3.2.1 主颜色提取方法 |
3.2.2 基于模糊集2的自适应主颜色提取方法 |
3.3 基于组合神经网络RGB-CMYK转换方法 |
3.3.1 颜色空间 |
3.3.2 基于组合神经网络的网点面积率还原方法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主颜色提取实验 |
3.4.2 RGB-CMYK实验 |
3.5 小结 |
第四章 复杂背景的彩色印刷图像文字区域定位方法 |
4.1 印刷文字特点及文字质量检测方法分析 |
4.2 印刷版面文字区域分割方法设计 |
4.2.1 颜色减少方法设计 |
4.2.2 连通分量分析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汉字CCs重建实验 |
4.3.2 文本定位评价实验 |
4.3.3 颜色减少实验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视觉感知的印刷图像"感兴趣"区域分割 |
5.1 印刷页面中图像分析 |
5.2 基于可控金字塔的纹理分割方法 |
5.2.1 纹理表示和纹理特征的提取 |
5.2.2 可控金字塔频率分解 |
5.2.3 基于可控金字塔的纹理分割 |
5.3 基于视觉感知的颜色和纹理分割算法 |
5.3.1 自适应颜色特征 |
5.3.2 纹理特征相似性准则 |
5.3.3 平滑区的分割 |
5.3.4 非平滑区域的分割 |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完成论文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情况 |
(10)胶印质量智能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产过程质量检测与控制 |
1.2.2 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 |
1.2.3 印刷过程与质量检测控制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胶印质量特性分析 |
2.1 胶印过程特性分析 |
2.2 胶印质量控制的胶印过程参数分析 |
2.3 胶印质量特性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3.1 印刷品质量的内涵 |
2.3.2 胶印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的构建 |
2.4 胶印质量控制指标参数设计 |
2.5 印刷质量控制特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印刷品质量的综合评价 |
3.1 引言 |
3.2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算法 |
3.2.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 |
3.2.2 模糊综合评价 |
3.2.3 印刷品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印刷品色彩还原品质在线检测技术 |
4.1 印刷色彩还原机理 |
4.2 色彩还原品质的影响因素 |
4.2.1 网点增大 |
4.2.2 实地密度 |
4.2.3 印刷反差与叠印率 |
4.3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印刷品色彩还原检测 |
4.3.1 检测原理 |
4.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胶印机输纸机构无轴同步控制技术 |
5.1 绪论 |
5.2 输纸机运动控制要求与控制方案设计 |
5.2.1 速度环设计 |
5.2.2 位置环设计 |
5.3 系统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胶印质量智能控制的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
6.1 胶印质量智能控制的总体要求 |
6.2 胶印质量智能控制总体设计 |
6.3 胶印质量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
6.3.1 胶印质量智能控制的知识表示 |
6.3.2 胶印质量智能控制系统的事例库设计 |
6.4 胶印质量智能控制技术的求解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胶印质量智能控制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策略研究 |
7.1 模糊神经网络基本结构 |
7.2 胶印质量智能控制的模糊神经网络架构 |
7.2.1 胶印质量智能控制的模糊神经网络输入 |
7.2.2 胶印质量智能控制的模糊神经网络输出 |
7.3 胶印质量智能控制的模糊神经网络算法设计 |
7.3.1 传统的模糊神经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
7.3.2 基于遗传算法的胶印质量智能控制的模糊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
7.3.3 仿真实验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胶印质量智能控制技术的实现与仿真 |
8.1 胶印质量智能控制的软件流程及实现 |
8.1.1 胶印质量智能控制系统的软件流程 |
8.1.2 胶印质量智能控制系统的软件实现 |
8.2 系统仿真试验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总结 |
9.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神经网络算法的代码 |
附录B 神经网络学习训练算法的代码 |
四、彩色印刷中网点变形分析与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全局与局部特征的涤纶色纤维混合呈色研究[D]. 易清珠. 东华大学, 2021(09)
- [2]面向保真印刷的彩色图像鲁棒水印方法研究[D]. 王彩印.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8)
- [3]印刷系统中几何误差及其影响分析[D]. 李云香. 西安理工大学, 2017(02)
- [4]纸张性能对印刷色彩控制的影响[D]. 赵晨飞. 陕西科技大学, 2014(11)
- [5]数字印刷图像质量检测与质量控制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D]. 崔晓萌. 华南理工大学, 2013(11)
- [6]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印刷色彩管理及评价的研究[D]. 郭凌华. 陕西科技大学, 2012(06)
- [7]彩色印刷图像混合半色调化关键技术研究[D]. 徐国梁.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0(04)
- [8]柱镜光栅立体地图关键技术研究[D]. 安敬.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0(03)
- [9]印刷质量检测的彩色图像分割方法研究[D]. 龙永红. 中南大学, 2009(04)
- [10]胶印质量智能控制技术研究[D]. 管力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