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代用资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模糊分类法,鄱阳湖流域,旱涝,文献
代用资料论文文献综述
王怀清,殷剑敏,孔萍,姜智怀[1](2015)在《采用模糊分类法构建鄱阳湖流域旱涝文献代用资料序列》一文中研究指出搜集整理江西省49种地方志中有关气象灾害的记录,制定了旱涝等级判断标准;采用模糊分类法,评判每条记录所反映的旱涝等级,构建了鄱阳湖流域在公元48~1950年的旱涝灾害代用资料序列;将洪涝、干旱灾害各分为重度、中度、轻度3个等级,对旱涝等级序列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洪涝发生频率高于干旱,约"叁年一涝、四年一旱";在旱、涝资料序列中均以中度等级频率最高,其次是重度等级,以轻度等级频率最低,且旱涝序列均呈偏态分布的特征;赣江下游在不同时期均为洪涝发生频率最高的区域,环鄱阳湖区则为干旱灾害频率最高的区域。(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刘鸿雁,郝倩,韩玥,王秋懿[2](2015)在《综合运用孢粉和其他代用资料验证古生态学假说》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生物与多种环境因子相互作用,孢粉学证据常常难以独立用于解读植被动态的驱动力和机制,进而验证古生态学的假说。本文通过两个实例,探讨了综合运用孢粉学、树木年轮学和遗传学的证据来验证古生态学假说的途径。树木年轮学的证据不仅能够提供独立的气候演化过程序列,而且能够提供树木死亡和更新的状况,说明森林演变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合前人通过树轮复原的季风气候尾闾区温度(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会第九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10-16)
MORRILL,Carrie,WAGNER,Amy,J,OTTO-BLIESNER,Bette,L,ROSENBLOOM,Nan[3](2011)在《多种代用资料和模型模拟得到的亚洲季风在8.2ka显着气候影响的证据(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Given the likelihood of future reductions in the strength of the 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AMOC),it is important to document how changes in the AMOC have altered climate patterns in the past and to assess the skill of coupled climate models in reproducing these teleconnections.Of past abrupt changes in the AMOC,the 8.2 ka event provides a particularly useful case study because its duration,magnitude of AMOC reduction and background climate state are closest to conditions expected in the future.In this research,we present an expanded proxy synthesis of the 8.2 ka event in monsoonal Asia,including new high-resolution lake and bog records,more sites from the East Asia monsoon region and proxies of winter monsoon strength.We compare proxy evidence with a new simulation of the 8.2 ka event using the Community Climate System Model version 3(CCSM3) and prescribing North Atlantic freshwater forcing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reconstructions.We find clear and objectively-determined evidence for 8.2 ka climate anomalies at nearly all of the fourteen proxy sites,emphasizing the strong and widespread impacts of the event in monsoonal Asia during both summer and winter seasons.The model simulation corroborates that these anomalies,described generally as a weakening of the summer monsoon and strengthening of the winter monsoon,were likely caused by a reduction of the AMOC.Examination of regional anomalies in East Asia reveals some spatial heterogeneity,however,that in the model simulation is caused by contraction of the seasonal migration of the subtropical monsoon front.The duration of climate anomalies at 8.2 ka in monsoonal Asia,both in proxy records and the model simulation,generally matches the duration of the event in Greenland ice core δ~(18)O,further supporting a tight connection to the North Atlantic.(本文来源于《地球环境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朱立平,梁尔源[4](2010)在《代用资料揭示青藏高原的气候和环境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人类利用温度计、量雨器、探空气球以及空间卫星等大量现代仪器来观测和研究气候。借助于全球气候环境观测网,研究人员几乎可以得到每时每刻的各地环境变化状况。然而,人类的现代观测记录仅有近百年的历史。为了探索地球气候环境(本文来源于《大自然》期刊2010年02期)
龚志强,封国林[5](2007)在《基于非线性分析方法的多种代用资料的相似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代用资料的重建与分析是古气候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应用小波变换和功率谱研究了都兰树轮等8种温度代用资料的主要周期,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滤波,结合动力学相关因子指数和相关系数从代用资料的动力学结构特征和外部特征两个角度研究其在不同尺度上的相似性.研究结果表明,准100a尺度是这些代用资料的共同周期,并且8种温度代用资料的动力学结构特征和外部特征在准100a及以上的尺度层次上是相似的,即外部特征和动力学结构特征两个方面均符合可比性条件.同时,随着尺度的降低,动力学结构特征和外部特征的可比性均降低.60—70a尺度及其以下的尺度,各分量之间的动力学结构特征失去了可比性;在小于30a的尺度上,它们的外部特征也不再具有可比性.(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万仕全,封国林,董文杰,李建平[6](2005)在《气候代用资料动力学结构的区域与全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一种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动力学相关因子指数Q(简称Q指数),是基于相空间重构技术的动力学指标,它能有效识别时间序列之间动力结构的异同性.利用该方法分析了几种典型代用资料的动力学结构,发现它们的演变特征基本相似,区域和全球范围的气候同步变化,区域气候受到全球气候系统制约.近2000年来的区域到全球气候系统有两个明显动力结构突变期:700—900a和1300—1700a,它们所对应的环境变化可能是中世纪暖期和现代小冰期事件.(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05年11期)
万仕全,封国林,董文杰,李建平[7](2005)在《气候代用资料动力学结构的区域与全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变化已成为当代科学界瞩目的新领域,作为其核心内容的过去气候变化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探索气候变化规律的途径主要是代用序列研究,目前尽管取得了不少进展,但由于受到分析方法的限制,许多结论仍停留在代用序列的外部特征上,譬如根据序列的演变趋势判断气候冷暖或旱涝变化,但我们并不清楚它们是属于自然变率下的正常位相调整还是由于异常外强迫所引(本文来源于《第六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期刊2005-08-01)
侯威,封国林,高新全,丑纪范[8](2005)在《基于复杂度分析冰芯和石笋代用资料时间序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动态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方法——Lemper Ziv复杂度 ,分别计算了古里雅冰芯资料和北京石花洞石笋资料的复杂度 ,探讨了复杂度的物理内涵及其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意义 ;小波多尺度分解分析表明 ,复杂度序列具有明显的特征周期 ,存在 780年、380年、16 0年和 10 5年的准周期 .进一步研究发现 ,当取不同的窗口长度时 ,复杂度序列的特征基本相同 ;并且复杂度序列的突变和气候突变在时间尺度上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 .揭示了近千年来 ,在380年时间尺度上的准周期振荡 ,其振幅一直是在减弱的 ,而且其固有周期频率逐渐减小 .190 0年复杂度开始持续下降 ,192 0年之后变化很小 ,类似于中国 6世纪中期及 12世纪中期的变暖期 ,因此造成 2 0世纪气候变暖的原因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05年05期)
杨保,施雅风[9](2001)在《近2000年古里雅冰心积累量与中国其它地区降水代用资料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古里雅冰心积累量与太阳活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中国过去 2 0 0 0 a降水变化的区域分异。结果表明 :过去 2 0 0 0 a古里雅冰心积累量在百年尺度以上受到了太阳活动的作用 ;以公元 6 0 0年为界 ,之前古里雅冰心积累量和中国东部干湿序列变化基本一致 ,之后二者变化相反 ;近 2 0 0 0 a青藏高原西北部与高原南部的降水变化基本一致 ,而与高原东北部的干湿变化位相相反 ;在中世纪暖期 (10 0 0~ 130 0 AD)北半球以干旱气候为主。(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01年03期)
杨保,康兴成,施雅风[10](2000)在《近2000年都兰树轮10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及其与中国其它地区温度代用资料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据高分辨率的青海都兰树轮年表 ,将过去 2 0 0 0年的气候变化划分为 2 30’S以前的高温期 ,2 40’S~ 80 0’S冷暖波动强烈的低温期 ,810’S~ 10 70’S显着高温期 ,即中世纪暖期 ,10 80’S~ 1880’S的低温期 ,其中包括 142 0’S~1870’S的小冰期 ,以及 1890’S后的升温期。统计发现 11次极端高温或低温事件 ,以及几次大的突变事件全部出现于中世纪之前 ,指示 15 0’S~ 110 0’S期间气候运行的高度不稳定性。和中国东部、古里雅冰芯和青藏高原南部温度代用资料比较后发现 ,公元初至 3世纪前期的东汉暖期 ,3世纪后期至 7世纪初的魏晋南北朝冷期 (期间约380’S~ 46 0’S暖 ) ,中世纪暖期以及小冰期等几次重大的气候事件在中国东部、都兰和青藏高原南部序列中均存在。古里雅冰芯仅记录了前两次重要事件 ,中世纪暖期以及小冰期在该序列中表现微弱。 2 0世纪的升温在古里雅冰芯最显着 ,都兰、中国东部次之 ,而高原南部似乎不明显。(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00年05期)
代用资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生物与多种环境因子相互作用,孢粉学证据常常难以独立用于解读植被动态的驱动力和机制,进而验证古生态学的假说。本文通过两个实例,探讨了综合运用孢粉学、树木年轮学和遗传学的证据来验证古生态学假说的途径。树木年轮学的证据不仅能够提供独立的气候演化过程序列,而且能够提供树木死亡和更新的状况,说明森林演变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合前人通过树轮复原的季风气候尾闾区温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代用资料论文参考文献
[1].王怀清,殷剑敏,孔萍,姜智怀.采用模糊分类法构建鄱阳湖流域旱涝文献代用资料序列[J].江西农业学报.2015
[2].刘鸿雁,郝倩,韩玥,王秋懿.综合运用孢粉和其他代用资料验证古生态学假说[C].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会第九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5
[3].MORRILL,Carrie,WAGNER,Amy,J,OTTO-BLIESNER,Bette,L,ROSENBLOOM,Nan.多种代用资料和模型模拟得到的亚洲季风在8.2ka显着气候影响的证据(英文)[J].地球环境学报.2011
[4].朱立平,梁尔源.代用资料揭示青藏高原的气候和环境变迁[J].大自然.2010
[5].龚志强,封国林.基于非线性分析方法的多种代用资料的相似性研究[J].物理学报.2007
[6].万仕全,封国林,董文杰,李建平.气候代用资料动力学结构的区域与全球特征[J].物理学报.2005
[7].万仕全,封国林,董文杰,李建平.气候代用资料动力学结构的区域与全球特征[C].第六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2005
[8].侯威,封国林,高新全,丑纪范.基于复杂度分析冰芯和石笋代用资料时间序列的研究[J].物理学报.2005
[9].杨保,施雅风.近2000年古里雅冰心积累量与中国其它地区降水代用资料的比较[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1
[10].杨保,康兴成,施雅风.近2000年都兰树轮10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及其与中国其它地区温度代用资料的比较[J].地理科学.2000